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SITU HVEM STUDY ON PHASE TRANSITION OF YBa_2Cu_3O_(7-x) SUPERCONDUCTING COMPOUND IN PROCESS OF HEATING
1
作者 王瑞坤 邸秀萱 +4 位作者 王振海 贺庆 俞定安 周和平 王英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1990年第2期99-103,共5页
In-situ HVEM observation on phase transition of the YBa_2Cu_3O_(7-x) superconducting compound in pro- cess of heating was carried out,and high temperature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in air and X-ray diffraction phase ... In-situ HVEM observation on phase transition of the YBa_2Cu_3O_(7-x) superconducting compound in pro- cess of heating was carried out,and high temperature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in air and X-ray diffraction phase analysis for the sample treated in vacuum condition were mad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mperature of phase transition is related to oxygen content in the sample and in general,is 100℃ to 120℃ lower in vacu- um condition than in air.At 320℃ to 350℃ twin bands begin to disappear,and some Cu_2O are form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sample and transit from orthorhombic YBa_2Cu_3O_(7-x) to arthorhombic Y_2BaCuO_5 compound. This transition was completed at about 500℃.Above 900℃,this compound consists of the Y_2BaCuO_5, BaCuO_2,Y_2O_3 and some other minor compounds.No phase transition was observed during cooling the sam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VEM SUPERCONDUCTING compound IN PROCESS OF heatING IN-SITU HVEM STUDY ON phase transition OF YBa2Cu3O Cu
下载PDF
Exchange interactions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光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lattice parameters a and c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RMn 2Ge 2(R=La, Sm and Gd)were measured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10800 K by using the X-ray diffractometer . It is found that the ...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lattice parameters a and c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RMn 2Ge 2(R=La, Sm and Gd)were measured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10800 K by using the X-ray diffractometer . It is found that the high temperature magnetic transitions of Mn-subsystem in light rare earth compounds from paramagnetic to antiferromagnetic state accompany the negative magnetoelastic anomalies of lattice parameters c, where a does not change.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antiferromagnetic component of intralayer Mn-Mn exchange coupling is correlated with lattice constant c. The low temperature first order ferromagnetism→antiferromagnetism transitions(or antiferromagnetism→ferromagnetism transition) of Mn-subsystem in SmMn 2Ge 2 and GdMn 2Ge 2 accompany the abruptly decrease(or increase) of lattice parameter a, and Δa/a≈0.15%. Th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interlayer Mn-Mn exchange interaction is very sensitive to the intralayer Mn-Mn distance. The critical value of lattice constant a k, at which the interlayer Mn-Mn coupling changes its sign, is 4.044 5×10 -10 m. Based on the molecular field model of exchange interaction the magnetic curves of GdMn 2Ge 2 single crystal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ere calculated and a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data had gotten. The Gd-Gd, Gd-Mn, intralayer Mn-Mn and interlayer Mn-Mn exchange coupling parameters were estim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间化合物 磁相转变 交换相互作用 磁性能
下载PDF
Phase transition and critical behavior of spin–orbital coupled spinel ZnV_2O_4
3
作者 王理 王蓉娟 +4 位作者 朱媛媛 卢志红 熊锐 刘雍 石兢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期736-741,共6页
We present the temperature-dependent susceptibility and specific heat measurement of spinel ZnV204. The structural transition with orbital ordering and the antiferromagnetic transition with spin ordering were observed... We present the temperature-dependent susceptibility and specific heat measurement of spinel ZnV204. The structural transition with orbital ordering and the antiferromagnetic transition with spin ordering were observed at 50 K and 37 K, respectively. By analysis of the hysteresis behavior between the specific heat curves obtained in warming and cooling processes, the structural transition was confirmed to be the first-order transition, while the antiferromagnetic transition was found to be of the second-order type. At the structural transition, the latent heat and entropy change were calculated from the excess specific heat, and the derivative of pressure with respect to temperature was obtained using the Clausius--Clapayron equation. At the magnetic transition, the width of the critical fluctuation region was obtained to be about 0.5 K by comparing with Gaussian fluctuations. In the critical region, the critical behavior was analyzed by using renormalization-group theory. The critical amplitude ratio A+/A- = 1.46, which deviates from the 3D Heisenburg model; while the critical exponent a is -0.011, which is close to the 3D XY model. We proposed that these abnormal critical behaviors can be attributed to strong spin-orbital coupling accompanied with the antiferromagnetic transition. Moreover, in the low temperature range (2-5 K), the Fermi energy, the density of states near the Fermi surface, and the low limit of Debye temperature were estimated to be 2.42 eV, 2.48 eV-1, and 240 K,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nel compounds specific heat phase transition critical behavior
下载PDF
相变储热系统热性能强化技术研究进展
4
作者 宋丽萍 《浙江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9-13,19,共6页
相变储热技术利用材料在相变过程存储大量潜热量,可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问题。相变储热技术虽然具有高蓄热量,但是存在相变材料导热系数小的问题,导致系统换热效率较低,在实际应用中被限制。本文概述当前相变储热... 相变储热技术利用材料在相变过程存储大量潜热量,可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问题。相变储热技术虽然具有高蓄热量,但是存在相变材料导热系数小的问题,导致系统换热效率较低,在实际应用中被限制。本文概述当前相变储热系统性能强化技术,并从提高材料导热性、优化装置结构、调整系统布局三个层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全面回顾,总结不同换热强化技术对储热系统蓄热/放热过程热性能的影响,探讨相变储热系统性能强化技术的发展前景,为相变储热技术在电力系统、能源、化工、建筑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储热 换热强化技术
下载PDF
中压废热锅炉换热装置节能控制技术及效益研究
5
作者 张蓉 《工业加热》 CAS 2023年第2期54-58,共5页
中压废热锅炉换热装置受换热面积裕度、换热面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换热能耗较高,为此以管壳式相变储能换热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其节能控制技术,并探究该技术的应用效果。以管壳式相变储能换热器的蓄放热特性为基础,将管壳式相变储能... 中压废热锅炉换热装置受换热面积裕度、换热面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换热能耗较高,为此以管壳式相变储能换热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其节能控制技术,并探究该技术的应用效果。以管壳式相变储能换热器的蓄放热特性为基础,将管壳式相变储能换热器的储能材料和管材作为约束条件,构建节能控制优化目标函数。利用粒子群算法求解构建的目标函数,实现管壳式相变储能变换器的节能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技术应用后可有效降低管壳式相变储能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裕度、实际换热面积,具有较强的节能控制性能,同时减少了换热器费用,提高了其成本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换热器 管壳式 相变 蓄放热特性 节能控制 粒子群算法 成本效益
下载PDF
横掠管束降膜流动和传热特性 被引量:4
6
作者 何雪静 王吉 李振林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76,共8页
为了明确绕管式换热器壳侧降膜流动特性对传热性能的影响,建立三维壳侧计算域,采用VOF模型,在干度工况范围为0.1~0.9,热流密度为1 275~8 000 W/m^(2),质量流率为120 kg/(m^(2)·s)时,分析了乙烷在绕管式换热器壳侧降膜流动过程。结... 为了明确绕管式换热器壳侧降膜流动特性对传热性能的影响,建立三维壳侧计算域,采用VOF模型,在干度工况范围为0.1~0.9,热流密度为1 275~8 000 W/m^(2),质量流率为120 kg/(m^(2)·s)时,分析了乙烷在绕管式换热器壳侧降膜流动过程。结果表明:对于乙烷工质,流型依次为层状流、半环状流、液滴流。干度为0.3,热流密度为4 000 W/m^(2)时为层状流向半环状流转化点;干度为0.6和0.7,热流密度4 000 W/m^(2)时为半环状流向液滴流转化点;在层状流向半环状流及半环状流向液滴流转化点传热系数均下降。干度为0.1~0.2,传热系数与干度成正相关;干度为0.3~0.7,传热系数与干度成负相关;干度为0.8~0.9,传热系数随干度变化不明显;流型为层状流和半环状流时,热流密度与传热系数成正相关。流型为液滴流时,热流密度与传热系数成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管式换热器 降膜流动 气液两相 流型转化 相变换热
下载PDF
重力热管防止气井井筒天然气水合物新技术 被引量:5
7
作者 吴晓东 张玉丰 +2 位作者 韩国庆 马春红 李伟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9-101,共3页
利用重力热管的高效导热并且在不额外消耗能量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能量转移的特性,无需改变井下管串结构,借助空心抽油杆将重力热管应用于天然气井,可以防止天然气水合物在气井井筒内产生。该技术将代替目前的井下节流和添加抑制剂等防止... 利用重力热管的高效导热并且在不额外消耗能量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能量转移的特性,无需改变井下管串结构,借助空心抽油杆将重力热管应用于天然气井,可以防止天然气水合物在气井井筒内产生。该技术将代替目前的井下节流和添加抑制剂等防止天然气水合物的方法,使井筒天然气水合物的防止工作变得更加简单、方便、有效。研究结果表明,重力热管的应用改善了气井井筒温度分布,提高了井筒上部天然气的温度,使其高于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最高温度,从而有效地防止天然气水合物的产生,并且重力热管的作用效果随着重力热管长度的增加而变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气井 水合物 重力热管 相变换热 温度
下载PDF
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吸热器换热管试验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4
8
作者 侯欣宾 袁修干 +1 位作者 邢玉明 崔海亭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8-512,共5页
吸热器换热管地面试验是空间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吸热/蓄热器研制的重要阶段,是为了验证相变材料的蓄放热性能。对以共晶盐LiF CaF2为蓄热介质的换热管进行了27个周期共2511分钟的地面试验,包括变参数试验和稳态试验,获得了容器表面温... 吸热器换热管地面试验是空间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吸热/蓄热器研制的重要阶段,是为了验证相变材料的蓄放热性能。对以共晶盐LiF CaF2为蓄热介质的换热管进行了27个周期共2511分钟的地面试验,包括变参数试验和稳态试验,获得了容器表面温度和工质出口温度等试验结果。利用焓法建立相变蓄热换热管试验的传热模型,采用试验参数对地面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的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比较接近。证明了地面单管试验的成功性,也验证了换热管传热分析软件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蓄热 太阳能热动力发电 换热管 试验
下载PDF
强化相变传热换热管束的制造技术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学生 徐宏 +1 位作者 侯峰 刘阿龙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9-32,共4页
强化传热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领域的管壳式换热器中。本文从强化传热的机理出发,对螺旋槽管、烧结型表面多孔管强化冷凝和沸腾传热换热管束的结构特点、制造工艺、强化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该类高效节能换热器的广泛工程应用... 强化传热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领域的管壳式换热器中。本文从强化传热的机理出发,对螺旋槽管、烧结型表面多孔管强化冷凝和沸腾传热换热管束的结构特点、制造工艺、强化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该类高效节能换热器的广泛工程应用提供了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强化传热 相变传热 制造工艺
下载PDF
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8
10
作者 韩非 辛浩波 张云峰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43-46,共4页
以1,4-丁二醇分别与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苯二甲酰氯为原料通过熔融酯交换反应合成1,4-二(对羟基苯甲酸)丁二醇酯(I)、α,ω-双(苯甲酰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BCPBT);将(I)与对苯二甲酰氯反应制得α,ω-双(酚基)聚对苯二甲酸-(1,4-对... 以1,4-丁二醇分别与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苯二甲酰氯为原料通过熔融酯交换反应合成1,4-二(对羟基苯甲酸)丁二醇酯(I)、α,ω-双(苯甲酰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BCPBT);将(I)与对苯二甲酰氯反应制得α,ω-双(酚基)聚对苯二甲酸-(1,4-对羟基苯甲酸丁二醇酯)二酯(PPBT),BCPBT和PPBT采用溶液缩合法合成共聚酯(II);PPBTI、I分别与2,4-TDI反应制得聚氨酯弹性体;并表征了弹性体结构及聚合物的热稳定性,熔融温度分别达到288.4℃和30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弹性体 熔融酯交换 相转变温度 耐热性能
下载PDF
O_2/CO_2气氛下单相介质换热器的仿真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建强 侯致福 +1 位作者 尹相雷 刘宪岭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1-95,共5页
基于O2/CO2燃烧方式的烟气成分和换热特点,建立了O2/CO2气氛下单相介质换热器的动态数学模型,并开发了通用化的仿真算法模块。以某300 MW富氧煤粉燃烧锅炉概念设计中的过热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减温水、入口烟温扰动下的仿真试验,结果... 基于O2/CO2燃烧方式的烟气成分和换热特点,建立了O2/CO2气氛下单相介质换热器的动态数学模型,并开发了通用化的仿真算法模块。以某300 MW富氧煤粉燃烧锅炉概念设计中的过热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减温水、入口烟温扰动下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O2/CO2=30/70气氛下过热系统的动态特性与空气气氛的变化趋势一致,但汽温的变化过渡时间缩短,对各扰动的响应更加敏感,可为O2/CO2气氛下过热器的控制系统设计和机组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锅炉 O2/CO2燃烧技术 单相介质换热器 仿真
下载PDF
热处理时间对La(Fe_(0.92)Co_(0.08))_(11.9)Si_(1.1)化合物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肖素芬 陈云贵 涂铭旌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5-27,共3页
用非自耗电弧炉熔炼制备了La(Fe_(0.92)Co_(0.08))_(11.9)Si_(1.1)化合物,用XRD及SEM研究了热处理对La(Fe_(0.92)Co_(0.08))_(11.9)Si_(1.1)化合物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900℃短时(<72h)热处理得不到NaZn13型晶体结构;900℃热处... 用非自耗电弧炉熔炼制备了La(Fe_(0.92)Co_(0.08))_(11.9)Si_(1.1)化合物,用XRD及SEM研究了热处理对La(Fe_(0.92)Co_(0.08))_(11.9)Si_(1.1)化合物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900℃短时(<72h)热处理得不到NaZn13型晶体结构;900℃热处理使试样的组织发生了变化,α-Fe由在铸造态试样中的非主相变为热处理态中的主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Fe-Si合金 热处理 晶体结构 相变点
下载PDF
制冷剂R-134a在螺旋环形通道内凝结换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吉田 苏国萍 《热能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4-137,141,共5页
制冷剂R 134a在螺旋管内的凝结换热和压力降特性数据对于制冷空调和热泵等系统的设计改造及运行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对R 134a在螺旋环形通道内的凝结换热和压力降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平均的凝结换热系数和... 制冷剂R 134a在螺旋管内的凝结换热和压力降特性数据对于制冷空调和热泵等系统的设计改造及运行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对R 134a在螺旋环形通道内的凝结换热和压力降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平均的凝结换热系数和压力降特性的实验数据,并与文献报导的R 134a在直管和螺旋管内凝结换热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所得实验数据可望为新型螺旋管换热器的开发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结换热 螺旋环形通道 替代制冷剂 压力降 相变传热
下载PDF
热处理对La-Fe-Si合金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肖素芬 陈云贵 涂铭旌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04年第4期168-171,175,共5页
研究了热处理对La Fe Si化合物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保温时间在24h以内及温度在900~1300℃之间,铸态试样在两个温度点发生相变,即900~1200℃为一个相变点,α Fe相从铸态的非主相变为主相;1300℃为另一个相变点。在900~110... 研究了热处理对La Fe Si化合物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保温时间在24h以内及温度在900~1300℃之间,铸态试样在两个温度点发生相变,即900~1200℃为一个相变点,α Fe相从铸态的非主相变为主相;1300℃为另一个相变点。在900~1100℃范围材料中α Fe相的晶胞常数逐渐减小,当热处理温度继续增加,其α Fe相的晶胞常数缓慢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镧-铁-硅合金 热处理 晶体结构 相变点 保温时间 晶胞常数
下载PDF
过热蒸汽相变换热转变点温度求解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文忠 牛传凯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4-636,共3页
研究过热蒸汽相变换热转变点温度,对于过热蒸汽换热器的设计是非常必要的.过热蒸汽的相变换热转变点温度可以根据换热的具体条件,通过分析计算确定。据此可以判定过热蒸汽在换热器内具体的换热形式及过程.结合过热蒸汽不同换热过程及形... 研究过热蒸汽相变换热转变点温度,对于过热蒸汽换热器的设计是非常必要的.过热蒸汽的相变换热转变点温度可以根据换热的具体条件,通过分析计算确定。据此可以判定过热蒸汽在换热器内具体的换热形式及过程.结合过热蒸汽不同换热过程及形式的具体特点,才能正确地进行换热器换热面的热工设计.本文给出了一种可利用计算机程序求解过热蒸汽相变换热转变点温度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热蒸汽换热器 相变换热转变点温度 迭代过程
下载PDF
螺旋管式相变蓄能换热器的蓄冷特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戴源德 易勇 温鸿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7期141-146,共6页
将螺旋管式相变蓄能换热器应用于太阳能-空气源复合热泵系统中,搭建了该系统的蓄冷试验台并进行蓄冷实验。通过实验测得了系统各测点的蒸发压力、冷凝压力以及所研究的相变蓄能换热器内部换热材料的温度。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各环节的能量... 将螺旋管式相变蓄能换热器应用于太阳能-空气源复合热泵系统中,搭建了该系统的蓄冷试验台并进行蓄冷实验。通过实验测得了系统各测点的蒸发压力、冷凝压力以及所研究的相变蓄能换热器内部换热材料的温度。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各环节的能量以及COP,并且绘制出了这些参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最后分析了整个蓄冷实验过程中各个参数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总结了螺旋管式相变蓄能换热器的蓄冷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技术 复合热泵 相变蓄能 螺旋管式换热器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化合物Gd_(1-x)La_xMn_2Ge_2(x=0.06,0.07)中场诱导的反铁磁→铁磁一级磁相变
17
作者 郭光华 吴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3-216,共4页
在脉冲强磁场中测量了Gd1-xLaxMn2 Ge2 (x =0 .0 6 ,0 .0 7)化合物在不同温度下的磁化曲线。结果表明 ,当这些化合物处于反铁磁状态的温度范围内时 ,Mn次晶格中发生了场诱导的从反铁磁状态到铁磁状态的一级磁相变。随着温度的降低 ,相... 在脉冲强磁场中测量了Gd1-xLaxMn2 Ge2 (x =0 .0 6 ,0 .0 7)化合物在不同温度下的磁化曲线。结果表明 ,当这些化合物处于反铁磁状态的温度范围内时 ,Mn次晶格中发生了场诱导的从反铁磁状态到铁磁状态的一级磁相变。随着温度的降低 ,相变临界磁场逐渐增大 ,达到最大值后 ,随着温度的进一步降低 ,临界磁场很快减小 ;随La含量的增加 ,相变临界磁场也很快减小。在交换相互作用的分子场模型基础上 ,考虑层面间Mn Mn交换作用随晶格常数a以及温度的变化 ,从理论上计算了这种场诱导的反铁磁→铁磁一级磁相变所对应的临界磁场 ,理论计算结果较好地描述了临界磁场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金属间化合物 交换相互作用 磁相变 场诱导
下载PDF
相变储热的传热强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8
作者 林文珠 凌子夜 +1 位作者 方晓明 张正国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166-5179,共14页
相变储热技术具有储热密度大、相变温度稳定以及过程容易控制等优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相变储热技术在应用中需完成热能的储存与释放过程,其传热特性直接决定应用效果。储热技术的传热强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相变材料本身的导热强化... 相变储热技术具有储热密度大、相变温度稳定以及过程容易控制等优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相变储热技术在应用中需完成热能的储存与释放过程,其传热特性直接决定应用效果。储热技术的传热强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相变材料本身的导热强化;二是潜热型功能热流体的对流传热强化;三是储热器的传热强化。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相变储热技术的传热强化研究方面的进展,主要介绍了膨胀石墨、泡沫金属等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强化,相变微胶囊及相变微、纳米乳液潜热型功能热流体传热强化以及管壳式储热器、板式储热器、螺旋盘管储热器等储热器的传热强化。文章指出,膨胀石墨基复合相变材料具有高热导率、大储热密度以及良好的定型特性,且价格低廉,极具应用前景。纳米乳液功能热流体具有表观比热容大、流阻较小等优势,但存在稳定性较差、过冷度大等问题。板式储热器具有较大的传热面积、较高的传热功率,适宜应用于相变材料传热系统。但应用背景不同,针对不同场景提供不同储热器的选型及指导值得作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储热技术 传热强化 储热器 潜热流体
下载PDF
节能技术在燃煤机组上的研究与应用
19
作者 王森 王桂林 +2 位作者 边疆 周义刚 薛泽海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8年第2期163-164,共2页
针对当前我国火电站燃煤机组的高耗高排问题,为有效提升我国火电站燃煤机组的节能性,论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火电站燃煤机组进行节能减排的必要性,继而详细分析了相变换热器节能技术、在线实时监测粉料流量技术2种可在燃煤机组节能减排上充... 针对当前我国火电站燃煤机组的高耗高排问题,为有效提升我国火电站燃煤机组的节能性,论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火电站燃煤机组进行节能减排的必要性,继而详细分析了相变换热器节能技术、在线实时监测粉料流量技术2种可在燃煤机组节能减排上充分应用的节能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技术 燃煤机组 相变换热器 在线实时监测
下载PDF
超声速换热装置的开发及应用
20
作者 张九鼎 《能源与环保》 2017年第12期251-254,共4页
超声速换热装置是对一种超声速换热撞击机理进行研究,寻求合理的换热装置结构形式,通过分析换热过程各阶段机理及流动特性,以确定换热装置的结构特性对汽水交换过程的影响,采用最新的两相流技术开发的变声速增压换热装置。按照热力学第... 超声速换热装置是对一种超声速换热撞击机理进行研究,寻求合理的换热装置结构形式,通过分析换热过程各阶段机理及流动特性,以确定换热装置的结构特性对汽水交换过程的影响,采用最新的两相流技术开发的变声速增压换热装置。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该装置可以在热能损失最小的情况下直接完成热能到动能的转换,不需要动力和电力的驱动来实现热交换,对环境没有影响,同时也起着泵的作用。该装置外表上看去像一个简单的"三通"管道,但是在这个管道的内部却蕴含着节约能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 换热装置 汽水交换 两相流技术 热交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