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ory of Degrees of Freedom for Parallel Mechanisms with Three Spherical Joints and Its Applications 被引量:3
1
作者 QU Haibo FANG Yuefa GUO Sheng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737-746,共10页
The analysis of degrees of freedom(DOF) of a moving platform is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in kinematics of parallel mechanism. However, many problems should be considered to correctly perform the DOF calculation by us... The analysis of degrees of freedom(DOF) of a moving platform is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in kinematics of parallel mechanism. However, many problems should be considered to correctly perform the DOF calculation by using the traditional DOF criterion, and it is difficult to find a DOF criterion suitable for all kinds of mechanisms. A rule that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of the moving platform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proposed rule, a new form of DOF criterion is proposed, which is suitable for a class of parallel mechanisms with three spherical joints attached to the moving platform. The basic types of generalized limb structures are given based on the possible dimension of achieving the center of spherical joint attached to the moving platform, and the general steps of analyzing the DOF are presented. This proposed formula simplifies the DOF analysis of parallel mechanisms with spherical joints attached to the moving platform,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tructural synthesis of such parallel mechanis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llel mechanism DOF criterion spherical joint structural synthesis
下载PDF
Dynamic modelling and properties analysis of 3RSR parallel mechanism considering spherical joint clearance and wear 被引量:4
2
作者 HOU Yu-lei DENG Yun-jiao ZENG Da-x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3期712-727,共16页
The collision and wear caused by inevitable clearance in kinematic pair have an effect on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chanism.Therefore,we established the dynamic model of a 3RSR(R is the revolute joint and S... The collision and wear caused by inevitable clearance in kinematic pair have an effect on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chanism.Therefore,we established the dynamic model of a 3RSR(R is the revolute joint and S is the spherical joint)parallel mechanism with spherical joint clearance based on the modified Flores contact force model and the modified Coulomb friction model using Newton-Euler method.The standard quaternion was introduced in the constraint equation,and the four-order Runge-Kutta method was adopted to solve the 3RSR dynamic model.The simula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with the numerical results.The geometrical parameters of the worn ball socket were solved based on the Archard wear model,and the geometric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worn surface was carried out.The geometric reconstruction parameters were substituted into the dynamic model,which was to analyze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3RSR parallel mechanism with wear and spherical joint clearance.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irregular wear occurs in the spherical joint with clearance under the presence of the impact and friction force.The long-term wear will increase the fluctuation of the contact force,thereby decreasing the movement stability of the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llel mechanism DYNAMICS spherical joint clearance WEAR Newton-Euler method
下载PDF
Dynamic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4UPS-UPU Spatial Parallel Mechanism with Spherical Clearance Joint 被引量:1
3
作者 Xiulong Chen Mengqiang Cui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CAS 2021年第3期61-78,共18页
Clearance between the moving joints is unavoidable in real working process. At present, many researches are mainly focused on dynamics of plane revolute joint in plane mechanism, but few on dynamics of spatial spheric... Clearance between the moving joints is unavoidable in real working process. At present, many researches are mainly focused on dynamics of plane revolute joint in plane mechanism, but few on dynamics of spatial spherical joint clearance in spatial parallel mechanism. In this paper, a general method is proposed for establishing dynamic equations of spatial parallel mechanism with spatial spherical clearance by Lagrange multiplier method. The kinematic model and contact force model of the spherical joint clearance were established successively. Lagrange multiplier method was used to deduce the dynamics equation of 4 UPS-UPU mechanism with spherical clearance joint systematically. The influence of friction coefficient on dynamics response of 4 UPS-UPU mechanism with spherical clearance joint was analyzed.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of clearance joint and moving platform were analyzed by Poincare map, phase diagram, and bifurcation diagram. The results show that variation of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clearance value had little effect on stability of the mechanism, but the chaotic phenomenon was found at spherical clearance joint. The research has theore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avoiding of chaos of parallel mechanisms including spherical joint clear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tial parallel mechanisms spherical joint clearance dynamic modeling dynamic analysis
下载PDF
考虑球面副润滑间隙的空间并联机构动力学建模与响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修龙 樊慧凯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890-2898,共9页
为了分析含球面副润滑间隙的空间并联机构动力学响应特性,以2RPS-SPR(R转动副,P移动副,S球面副)空间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结合Reynolds方程和Gümbel边界条件,建立了含多个球面副润滑间隙的空间并联机构动力学模型,对比分析了含润滑... 为了分析含球面副润滑间隙的空间并联机构动力学响应特性,以2RPS-SPR(R转动副,P移动副,S球面副)空间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结合Reynolds方程和Gümbel边界条件,建立了含多个球面副润滑间隙的空间并联机构动力学模型,对比分析了含润滑间隙、不考虑间隙的理想情况和含干摩擦间隙的机构动力响应特性,以及分析了不同动力粘度、不同间隙值对润滑状况下的机构动力学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润滑间隙相比于干摩擦间隙能有效改善并联机构的动力特性,且随着润滑油动力粘度的增大以及间隙值的减小,机构运行状况越好。该研究为含球面副润滑间隙并联机构动力学响应特性分析提供了理论方法,为指导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并联机构 球面副间隙 润滑间隙 动力学响应
下载PDF
全簧片式空间大行程并联柔性微定位平台及其轨迹控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云壮 赖磊捷 +1 位作者 李朋志 朱利民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675-2686,共12页
为了解决传统微定位平台运动范围小、寄生运动和交叉轴耦合严重导致运动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音圈电机驱动的全簧片式大行程、空间多自由度并联柔性解耦微定位平台。首先,介绍了含簧片型柔性球铰的大行程多自由度并联柔性机构的结构... 为了解决传统微定位平台运动范围小、寄生运动和交叉轴耦合严重导致运动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音圈电机驱动的全簧片式大行程、空间多自由度并联柔性解耦微定位平台。首先,介绍了含簧片型柔性球铰的大行程多自由度并联柔性机构的结构和变形原理。接着,以空间三自由度为例,推导了动平台的运动学方程,建立了机构的输入刚度模型,并基于柔度矩阵法对柔性球铰进行了柔度建模和设计,从而确定了微定位平台的参数。此外,分别对三自由度方向进行了系统动力学模型辨识,并基于模型设计了一种相位超前PI反馈控制结合滑模前馈控制的复合控制器。最后,搭建了平台实验系统来验证其轨迹跟踪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经典的PID控制相比,该复合控制方法能够使得轨迹跟踪性能提高95%以上,加入的滑模前馈也能够有效消除单纯反馈控制产生的相位滞后。并且,所提出的多自由度微定位平台能够实现±3.23 mm×±21.50 mrad×±20.30 mrad的运动范围,具有行程大、稳定性好和精度高等特点,可以用于许多需要大行程高精度的空间定位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柔性机构 音圈电机 大行程 簧片型柔性球铰 相位超前PI控制 滑模控制
下载PDF
新型机器人肩关节及其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金振林 曹舜 高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639-1642,共4页
基于新型正交布置的3RRR球面并联机构,设计了一种机器人肩关节,介绍其结构布局特点,由几何关系推导了该肩关节的位置反解方程和雅可比矩阵,在给定约束条件下,绘制了肩关节的工作空间,定义了该种肩关节的灵巧度评价指标,并绘制了灵巧度... 基于新型正交布置的3RRR球面并联机构,设计了一种机器人肩关节,介绍其结构布局特点,由几何关系推导了该肩关节的位置反解方程和雅可比矩阵,在给定约束条件下,绘制了肩关节的工作空间,定义了该种肩关节的灵巧度评价指标,并绘制了灵巧度评价指标在工作空间上的分布图。该肩关节具有结构紧凑、解耦性好、加工及装配性好等特点,是一种较理想的人形机器人肩关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球面并联机器人 正交 工作空间 灵巧度
下载PDF
3-P_CSS/S球面并联肩关节机构优化与仿生设计 被引量:12
7
作者 侯雨雷 汪毅 +2 位作者 范建凯 胡鑫喆 曾达幸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23,共8页
以实现人体肩关节结构和功能仿生为目标,提出以3-PCSS/S(PC表示具有环形导轨的移动副,S为球面副)球面并联机构为仿生肩关节的原型机构,并针对其开展机构优化与仿生设计。将具有环形导轨的移动副PC等价为转动副,进行机构的位置反解并求... 以实现人体肩关节结构和功能仿生为目标,提出以3-PCSS/S(PC表示具有环形导轨的移动副,S为球面副)球面并联机构为仿生肩关节的原型机构,并针对其开展机构优化与仿生设计。将具有环形导轨的移动副PC等价为转动副,进行机构的位置反解并求解其运动雅可比。应用遗传算法,依据所确定的姿态工作空间约束条件,以机构姿态工作空间的点数为优化目标,对机构尺寸参数进行全局优化;提出偏置设计以扩大机构输出转角范围,提高肩关节的灵活度。研究工作对人形机器人肩关节实体仿生设计及其研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球面并联机构 仿生设计 姿态工作空间 偏置输出
下载PDF
基于串并联机构的自重构移动机器人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巍 张厚祥 +2 位作者 邓志诚 宗光华 傅华蕾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2-101,共10页
为验证具有大输出力矩和工作空间的可重构机构对提高移动机器人运动性能的有效性,设计一种基于串并联等效球铰机构的可对接自重构多模块移动机器人。利用丝杠摇块机构构成并联机构支链,两个支链并联然后与一个旋转机构串联构成主动等效... 为验证具有大输出力矩和工作空间的可重构机构对提高移动机器人运动性能的有效性,设计一种基于串并联等效球铰机构的可对接自重构多模块移动机器人。利用丝杠摇块机构构成并联机构支链,两个支链并联然后与一个旋转机构串联构成主动等效球铰机构。所提出的等效球铰机构结合并联机构和串联机构的优点,能以紧凑的结构提供较大的输出力矩和工作空间。对该串并联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获得运动学逆解,作为机器人控制算法依据。进行机构静力学分析,获得确定驱动力和负载条件下机构的可控工作空间,为结构设计和工作路径选择提供理论指导。提出能实现平面偏差补偿和大负载能力的对接机构,实现机器人模块间的对接和脱离。设计JL-1型机器人样机,并利用该样机进行试验。试验验证了所提出串并联主动等效球铰机构和对接机构的有效性,同时证明自重构功能赋予野外机器人主动扩展地形适应性的能力,从而有效地增强机器人对环境和任务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铰 可重构机器人 并联机构 串联机构
下载PDF
一种串并联结构拟人七自由度冗余手臂的设计 被引量:33
9
作者 刘辛军 汪劲松 +1 位作者 高峰 金振林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1-104,共4页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求仿制人自己手臂的途径和解决方案 ,虽然人手臂的组织、肌肉、软骨和骨头不适合做重复性工作 ,但是人手臂的结构对仿制手臂和设计机器人手臂有很多启发。根据这些启发 ,提出一种串并联结构拟人七自由度冗余手...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求仿制人自己手臂的途径和解决方案 ,虽然人手臂的组织、肌肉、软骨和骨头不适合做重复性工作 ,但是人手臂的结构对仿制手臂和设计机器人手臂有很多启发。根据这些启发 ,提出一种串并联结构拟人七自由度冗余手臂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案 ,该手臂采用球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作为肩关节和腕关节 ,该设计不仅结构紧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人手臂 串并联机构 球关节 三动杆理论 设计
下载PDF
新型过约束球面并联式关节机构仿生设计 被引量:11
10
作者 侯雨雷 胡鑫喆 周玉林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23-726,730,共5页
以3-RRR三自由度球面并联机构为原型,在其静力学及刚度特性分析基础之上,从仿生学角度出发,采用植入中心球面副的方式,提出了两种改进的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肩关节、髋关节的过约束四支链仿生关节机构,并实现了静力全部或部分卸载及刚度... 以3-RRR三自由度球面并联机构为原型,在其静力学及刚度特性分析基础之上,从仿生学角度出发,采用植入中心球面副的方式,提出了两种改进的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肩关节、髋关节的过约束四支链仿生关节机构,并实现了静力全部或部分卸载及刚度均衡。对引入的机构中心球面副进行结构改进,大幅扩大了机构实际工作空间。新型仿生关节机构的提出及其结构设计对人形机器人关节的研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面并联机构 仿生关节 静力卸载 刚度 工作空间
下载PDF
球面并联式人形机器人髋关节机构运动学与仿生设计 被引量:6
11
作者 侯雨雷 赵春秀 +3 位作者 范建凯 胡鑫喆 曾达幸 周玉林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5-30,共6页
从结构和功能仿生角度出发,提出球面并联式人形机器人髋关节机构,并针对其开展运动学分析与仿生设计。根据人体髋关节结构和运动特性,选取3-SPS/S(S为球面副,P为移动副)球面并联机构作为髋关节仿生原始构型;依据螺旋理论对髋关节原型机... 从结构和功能仿生角度出发,提出球面并联式人形机器人髋关节机构,并针对其开展运动学分析与仿生设计。根据人体髋关节结构和运动特性,选取3-SPS/S(S为球面副,P为移动副)球面并联机构作为髋关节仿生原始构型;依据螺旋理论对髋关节原型机构自由度数目、性质及位置反解进行分析;采用遗传算法,以姿态工作空间最大化为目标对并联髋关节机构进行优化;结合人体髋关节实际结构特点,提出偏置输出方式,从而使得机构实际输出空间的形状和位置更加符合人体髋关节运动轨迹需求。研究内容为人形机器人髋关节仿生的理论研究和进一步的样机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球面并联机构 关节仿生 偏置输出 工作空间
下载PDF
3-SPS/S球面并联髋关节机构奇异位形与静力卸载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侯雨雷 李志森 +3 位作者 魏晓晨 周治宇 赵刘见 曾达幸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3-340,共8页
结合人体髋关节的实际结构与功能特性,选取3-SPS/S(S为球面副,P为移动副)球面并联机构作为仿生髋关节原型机构,求取机构运动学反解,建立奇异轨迹方程,绘制奇异轨迹曲线;运用矢量法建立机构各构件的静力平衡方程,通过数值算例绘制机构各... 结合人体髋关节的实际结构与功能特性,选取3-SPS/S(S为球面副,P为移动副)球面并联机构作为仿生髋关节原型机构,求取机构运动学反解,建立奇异轨迹方程,绘制奇异轨迹曲线;运用矢量法建立机构各构件的静力平衡方程,通过数值算例绘制机构各支链受力随位姿变化曲线,分析中心支链卸载效果;借助Adams软件对机构进行仿真,以获取在预定运动轨迹下机构各分支铰链所受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从而进一步验证机构静力卸载功能。研究内容对人形机器人髋关节样机的研制与控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球面并联机构 奇异 静力卸载
下载PDF
偏置输出的3-RRR+(S-P)仿生关节机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龙 邱雪松 +1 位作者 侯雨雷 周玉林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6-371,共6页
针对3-RRR+(S-P)球面并联机构安全工作空间较小,不能满足人形机器人肩关节、髋关节工作空间设计需求的问题,依据仿生设计理论,参照人体肱骨结构,提出了偏置输出的设计思想,并以3-RRR+(S-P)球面并联机构为原型,设计完成了偏置输出的3-RRR... 针对3-RRR+(S-P)球面并联机构安全工作空间较小,不能满足人形机器人肩关节、髋关节工作空间设计需求的问题,依据仿生设计理论,参照人体肱骨结构,提出了偏置输出的设计思想,并以3-RRR+(S-P)球面并联机构为原型,设计完成了偏置输出的3-RRR+(S-P)仿生关节机构。通过坐标变换的方法,得到新型仿生关节机构与原型机构工作空间的映射关系,进而得到新型仿生关节机构的安全工作空间。在保留原型机构运动学、力学特性的基础上,新型仿生关节机构的安全工作空间大幅增大,完全可以满足人形机器人肩关节、髋关节工作空间的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面并联机构 仿生关节 偏置输出 空间映射
下载PDF
考虑球面副间隙的4-SPS/CU并联机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2
14
作者 王庚祥 刘宏昭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3-51,共9页
基于机械系统动力学方程的增广法建立考虑球面副间隙的4-SPS/CU并联机构动力学模型。为了简化该并联机构的动力学模型,通过质量矩的方法视驱动支链为一个整体。根据含间隙球面副元素的接触方式建立该间隙运动副的运动学模型,求出含间隙... 基于机械系统动力学方程的增广法建立考虑球面副间隙的4-SPS/CU并联机构动力学模型。为了简化该并联机构的动力学模型,通过质量矩的方法视驱动支链为一个整体。根据含间隙球面副元素的接触方式建立该间隙运动副的运动学模型,求出含间隙球面副元素之间的接触变形量与相对接触速度。考虑到接触体之间接触刚度与机械系统动力学模型之间的耦合性,以非线性刚度系数代替Flores接触模型中的常数刚度系数而提出一种改进的接触力模型,并基于该接触力模型利用接触变形量与相对法向接触速度建立间隙运动副元素之间的法向接触力模型,为了保证数值运算的稳定性,采用具有动态修正系数的Coulomb摩擦模型,建立接触体之间的切向接触力模型。进一步把间隙运动副元素之间的接触力转换到该间隙运动副所连接的驱动支链和上平台的质心上,并把该接触力集成到4-SPS/CU并联机构动力学模型的广义力中,从而成功引入了关节间隙效应,采用Baumgarte稳定约束法避免了积分过程中的约束违约问题。通过数值分析预测球面副间隙对4-SPS/CU并联机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SPS/CU并联机构 球面副间隙 Flores接触模型 Coulomb摩擦模型 动力学
下载PDF
并联机构复合球副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运忠 张玉茹 曹永刚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16,24,共5页
分析了复合球副的结构及其工作空间,研究了复合球副结构夹角对6-RSS并联机构工作空间的影响。针对复合球副极限转角条件下无法满足并联机构工作空间指标要求这一问题,进行了复合球副的安装角度的优化设计,使得6-RSS并联机构工作空间不... 分析了复合球副的结构及其工作空间,研究了复合球副结构夹角对6-RSS并联机构工作空间的影响。针对复合球副极限转角条件下无法满足并联机构工作空间指标要求这一问题,进行了复合球副的安装角度的优化设计,使得6-RSS并联机构工作空间不受复合球副工作空间的限制,并联机器人的工作空间算法限制因素减少、运动控制算法简单,提高了并联机器人的机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球副 并联机构 工作空间
下载PDF
一种新型运动副及其在并联机床上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立杰 李永泉 黄真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16-221,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运动副——复合球铰的虚拟轴机床,它是由5-SPS分支组成的并联机构,其中3个分 支汇交于一个三重球铰,另2个分支汇交于一个二重球铰,两个球铰固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复合球铰,代替了并联 机构的活动平台,而且机床主轴位于... 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运动副——复合球铰的虚拟轴机床,它是由5-SPS分支组成的并联机构,其中3个分 支汇交于一个三重球铰,另2个分支汇交于一个二重球铰,两个球铰固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复合球铰,代替了并联 机构的活动平台,而且机床主轴位于复合球铰中心线上。这种基于复合球铰的5个分支新型虚拟轴机床与基于 Stewart平台机构的6个分支的虚拟轴机床相比具有同样多的实用自由度,并且机床结构简单、解耦,其正反解 计算及控制亦相对简单。探讨了5分支机床的结构形式,尤其对关键结构——复合球铰的结构,机构位置反解, 以及一定姿态下的可达工作空间进行了分析和计算。这种新型虚拟轴机床在空间曲面加工领域将有着广泛的应 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球铰 并联机构 位置解 工作空间
下载PDF
一种新型并联机床的位置正反解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立杰 李永泉 黄真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1-23,共3页
提出一种基于新型的运动副———复合球铰的虚拟轴机床,它是由5SPS分支组成的并联机构,其中3个分支交于一个三重球铰,另2个分支交于一个二重球铰,两个球铰固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复合球铰,代替了并联机构的活动平台,而且机床主轴位于复合球... 提出一种基于新型的运动副———复合球铰的虚拟轴机床,它是由5SPS分支组成的并联机构,其中3个分支交于一个三重球铰,另2个分支交于一个二重球铰,两个球铰固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复合球铰,代替了并联机构的活动平台,而且机床主轴位于复合球铰中心线上。该机床的特点是结构简单、解耦。针对机构模型建立了约束方程,利用解析法求解机构的位置正反解,并绘制出机构装配简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复合球铰 位置正反解
下载PDF
含球面副间隙的空间并联机构动态特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研彪 徐涛涛 +1 位作者 郑航 王泽胜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8-356,共9页
为了分析含球面副间隙的5-PSS/UPU并联机构的动态特性,建立含多个球面副间隙的空间并联机构的刚体动力学模型.基于"接触-分离"二状态模型建立含球面副间隙的运动学模型;基于改进的接触模型和修正的Coulomb摩擦模型建立运动副... 为了分析含球面副间隙的5-PSS/UPU并联机构的动态特性,建立含多个球面副间隙的空间并联机构的刚体动力学模型.基于"接触-分离"二状态模型建立含球面副间隙的运动学模型;基于改进的接触模型和修正的Coulomb摩擦模型建立运动副元素之间的法向与切向接触力模型,进一步将接触力转化到运动副元素对应的部件质心;采用牛顿-欧拉法并结合拉格朗日乘子建立含间隙空间并联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利用数值仿真分析其动态特性,计算得到间隙分别为0.05、0.10、0.20、0.40 mm时的动平台角加速度均方根误差(RMSE)指标,分别为40.046、65.385、98.489、145.715 rad/s2.结果表明,在存在多个球面副间隙的情况下,当间隙增加时,空间并联机构的动态性能严重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球面副间隙 接触模型 牛顿-欧拉法 动态特性
下载PDF
新型过约束球面并联式关节机构仿生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侯雨雷 胡鑫喆 周玉林 《新型工业化》 2013年第8期50-55,共6页
关节设计是人形机器人研发的关键。以3-RRR 3自由度球面并联机构为原型,在其静力学及刚度特性分析基础之上,从仿生学角度出发,通过植入中心球面副的方式,提出两种改进的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肩、髋关节的过约束四支链仿生关节机构,并实现... 关节设计是人形机器人研发的关键。以3-RRR 3自由度球面并联机构为原型,在其静力学及刚度特性分析基础之上,从仿生学角度出发,通过植入中心球面副的方式,提出两种改进的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肩、髋关节的过约束四支链仿生关节机构,并实现了静力全部或部分卸载及刚度均衡。对引入的机构中心球面副进行结构改进,大幅扩大了机构实际工作空间。本文新型仿生关节机构的提出及其结构设计对人形机器人关节的研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面并联机构 仿生关节 静力卸载 刚度 工作空间
下载PDF
仿人关节并串结构位姿求解算法研究
20
作者 梁辉 张广兴 +3 位作者 王术徽 孔祥旭 王辉 汪传生 《轻工机械》 CAS 2020年第4期33-36,42,共5页
针对用于脑卒中患者上肢的康复训练,针对肩关节和肘关节运动的特点,课题组提出了一种6自由度仿人关节并串机构。该结构是由2种不同位姿并联机构进行并串组合而成,课题组利用Kutzbach-Grüble公式对其进行了自由度的求解;采用解析法... 针对用于脑卒中患者上肢的康复训练,针对肩关节和肘关节运动的特点,课题组提出了一种6自由度仿人关节并串机构。该结构是由2种不同位姿并联机构进行并串组合而成,课题组利用Kutzbach-Grüble公式对其进行了自由度的求解;采用解析法对该机构进行位姿分析研究,运用了球面三角形余弦定理来分析机构运动中弧形杆弧长不确定的情况;采用分部求解法把整体问题拆分成2个互有关联的部分进行求解。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对整体结构直接求解的方法相比,课题组采用的求解算法大大减小了求解的计算量。文中研究的方法适用于同类型位姿分离的并串组合,对其他同类型结构的位姿分析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人关节 球面并联机构 并串结构 位姿 余弦定理 分部求解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