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Tentative Analysis of Idiomatic Compound Verbs
1
作者 肖杨 《海外英语》 2016年第14期206-208,共3页
In English,especially in oral English,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verb+particle combinations for us to account for.Among these combinations,many are idiomatic ones,of which the meanings cannot be easily figured out by... In English,especially in oral English,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verb+particle combinations for us to account for.Among these combinations,many are idiomatic ones,of which the meanings cannot be easily figured out by simply adding the literal meaning of the verb to that of the particle.Therefore,even quite advanced 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learners get confused from time to time when trying to catch what such combinations are intended to mean.Studied from either the semantic or the syntactic point of view,such combinations show certain linguistic features which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assumptions of the EFL learners and therefore worth our efforts to analyze.This paper is supposed to offer a tentative analysis of such combinations,in hope of enhancing EFL learners’mastery of them,practically as well as theoretic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ACTIC tentative literal intended SENTENCE semantic CATCH supposed LEXICAL LEARNER
下载PDF
滇中南华彝语卢辘话存在动词语义指向研究
2
作者 王海滨 何菊香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9-57,共9页
“存在”是一切事物的运动方式和表现形式,任何事物都存在于某一个时空中,存在句作为表现事物存在的语言形式,在不同的民族语中用法各异。滇中南华五街镇华双村彝语卢辘话存在动词可分为肯定存在动词和否定存在动词两种,其中肯定存在动... “存在”是一切事物的运动方式和表现形式,任何事物都存在于某一个时空中,存在句作为表现事物存在的语言形式,在不同的民族语中用法各异。滇中南华五街镇华双村彝语卢辘话存在动词可分为肯定存在动词和否定存在动词两种,其中肯定存在动词可分典型存在动词“有”(dʐa33)“在”(dʐa33 la55)和非典型存在动词“处置类”“运动类”“生产类”等六类;否定存在动词则用“ŋ21”来构成。在对存在动词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存在动词的用法和所构成的存在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南华 彝语卢辘话 存在动词 语义指向
下载PDF
结果义指宾状语句的句法语义分析
3
作者 姜行 《现代语文》 2023年第5期70-75,共6页
在现代汉语的指宾状语中,有这样一类表达:“老张脆脆地炸了一盘花生米。”其中,单音节形容词重叠作状语,其表结果的语义则指向动词的宾语。着重分析这类结构中指宾状语“脆脆地”的语义制约条件与句法位置。就动词的选择而言,只有客体... 在现代汉语的指宾状语中,有这样一类表达:“老张脆脆地炸了一盘花生米。”其中,单音节形容词重叠作状语,其表结果的语义则指向动词的宾语。着重分析这类结构中指宾状语“脆脆地”的语义制约条件与句法位置。就动词的选择而言,只有客体量变动词、置放类动词能够进入到结果义指宾状语结构中;就宾语的选择而言,动词宾语都是量化了的名词性结构,直接宾语为整个事件提供了一个确定的界限,动词所描述的整个事件都是有界的。这类状语的语义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如核心动词所描述的事件论元、动词的词汇语义学特征、动词及其直接宾语的内部事件结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宾状语 结果义 语义制约条件 句法位置 事件论元 动词的及物性
下载PDF
基于规则的汉语名名组合的自动释义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魏雪 袁毓林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0,共10页
该文以现代汉语(特别是网络搜索词)中的名名组合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一种基于规则的汉语名名组合的自动释义方法。其研究步骤为:(1)利用《现代汉语语义词典》中名词的语义类别,来建立名名组合的语义类组合模式;(2)在"生成词库论&qu... 该文以现代汉语(特别是网络搜索词)中的名名组合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一种基于规则的汉语名名组合的自动释义方法。其研究步骤为:(1)利用《现代汉语语义词典》中名词的语义类别,来建立名名组合的语义类组合模式;(2)在"生成词库论"中物性角色思想的指导下,用名名组合中某个名词的施成角色或功能角色作为释义动词,来揭示这两个名词之间的语义关系;(3)以语义类组合模式为单位构建名名组合的释义模板,并汇集成名名搭配数据库;(4)利用《知网》资源,来获取具体名词的施成角色和功能角色,建立汉语名词知识库。在这两个数据库的基础上,我们初步实现了一个汉语名名组合的自动释义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名组合 自动释义 释义动词 语义类 释义模板 施成 功能角色
下载PDF
中动句对动词形容词的选择限制及其理据 被引量:70
5
作者 曹宏 《语言科学》 2004年第1期11-28,共18页
本文利用变换分析、语义特征分析和语义指向分析等方法,揭示中动句NP+VP-AP对进入其中的动词和形容词的选择限制条件是:动词必须是及物的自主动词;形容词必须在语义上指向句首的受事NP,或者在语义上指向中动词的隐含的施事,但必须是非... 本文利用变换分析、语义特征分析和语义指向分析等方法,揭示中动句NP+VP-AP对进入其中的动词和形容词的选择限制条件是:动词必须是及物的自主动词;形容词必须在语义上指向句首的受事NP,或者在语义上指向中动词的隐含的施事,但必须是非自主的。还从句式义的角度解释这种选择限制的理据:1)选择自主动词,以保证隐含的施事可以有意识地V-NP,来使NP呈现出AP这种状态;2)AP描写NP的状态,所以它必须是指向这个受事主语,或者是表示隐含的施事受这个受事主语影响而产生的非自主的心理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动句 动词 形容词 语义特征 语义指向 汉语 语法
下载PDF
基于轻动词理论的汉语动结式补语指向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大然 周长银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51,共6页
先前研究对汉语部分动结式的补语指向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基于Huang et al.(2009)的轻动词理论对动结式的补语指向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英汉语结果性结构的形式差异做出了解释。本文的研究表明,动结式补语V2所指向的论元必然是由词根... 先前研究对汉语部分动结式的补语指向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基于Huang et al.(2009)的轻动词理论对动结式的补语指向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英汉语结果性结构的形式差异做出了解释。本文的研究表明,动结式补语V2所指向的论元必然是由词根√V2携带的轻动词Lv1筛选出的事件客体,在句法中投射到内部论元位置,因此汉语的动结式与英语的结果性结构一样,都遵守"Simpson法则"。两种结构在形式上的某些差异归因于只有汉语词库中允许存在光杆性动词词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结式 补语指向 轻动词理论 Simpson法则
下载PDF
动宾倒置复合词研究述评 被引量:14
7
作者 应学凤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3-80,共8页
关于动宾倒置复合词生成的解释,主要有三种思路:形式语法解释、韵律语法解释、韵律与句法、语义等多动因互动解释,尤其是后两者广受关注。韵律语法解释和韵律与句法、语义等多因素互动解释各有所长。韵律语法的规则性很强,但正是由于规... 关于动宾倒置复合词生成的解释,主要有三种思路:形式语法解释、韵律语法解释、韵律与句法、语义等多动因互动解释,尤其是后两者广受关注。韵律语法解释和韵律与句法、语义等多因素互动解释各有所长。韵律语法的规则性很强,但正是由于规则性强,因而也会碰到很多例外。韵律与句法、语义等多因素互动的规则性弱,属于一种事后的说明。具体来看,动宾倒置复合词实质上就是定中黏合结构,从黏合结构的特性出发,分析其句法、韵律、语义、语用各自的作用范围和互动规则也许会有更多的新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宾倒置复合词 韵律语法 黏合结构 语义
下载PDF
动结式中补语语义歧指现象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姜红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1-34,共4页
动结式中补语的语义歧指现象主要包括补语语义既可以指向施事也可以指向受事、补语语义既可以指向受事也可以指向工具、补语语义指向受事既可以表示结果的实现也可以表示结果的偏离等三种情况。动结式中补语语义歧指现象与动词的自主性... 动结式中补语的语义歧指现象主要包括补语语义既可以指向施事也可以指向受事、补语语义既可以指向受事也可以指向工具、补语语义指向受事既可以表示结果的实现也可以表示结果的偏离等三种情况。动结式中补语语义歧指现象与动词的自主性等多方面原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语 语义 歧指 动词 自主性
下载PDF
大学英语学习者对情态动词can的语义习得——基于语料库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孙李丽 林文治 《商洛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67-71,共5页
为帮助我国大学英语教师讲授和学习者习得英语情态动词can的语义,在语料库的基础上,调查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对can的语义习得情况,发现英语学习者笔语中英语情态动词can的语义使用频率分布与英语本族语使用者的使用频率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为帮助我国大学英语教师讲授和学习者习得英语情态动词can的语义,在语料库的基础上,调查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对can的语义习得情况,发现英语学习者笔语中英语情态动词can的语义使用频率分布与英语本族语使用者的使用频率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即大学英语学习者对can的语义习得不地道。试图从学习者的语言输入(主要针对教材)和母语迁移两个方面分析其习得不地道的原因,结果显示,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对情态动词can的语义习得不地道的这一现象,受其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影响不大,而可能受其母语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大学英语 二语习得 情态动词 语义使用的地道性
下载PDF
汉语动结式在维吾尔语中的表现形式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青 刘秀明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15年第4期56-62,90,共8页
动结式是汉语中普遍使用的句法形式,也是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习得的难点之一。文章以动结式的指称关系类型为切入点,在分析语料的基础上考察汉语动结式在维吾尔语中的表现形式,发现对应于汉语动结式结构的维吾尔语表达在语言的表层形成了... 动结式是汉语中普遍使用的句法形式,也是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习得的难点之一。文章以动结式的指称关系类型为切入点,在分析语料的基础上考察汉语动结式在维吾尔语中的表现形式,发现对应于汉语动结式结构的维吾尔语表达在语言的表层形成了一个从并列谓语结构到光杆动词的连续状态,说明动结式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形式,存在一个由"实"到"虚"的语法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结式 结果补语 致使关系 语义指向
下载PDF
汉语动补式复合词深层结构探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丽云 曹昭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94-99,共6页
作为汉语中特有的复合词结构类型,动补式复合词最能体现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在表层形式上,它们和其他类型的复合词一样体现为简单的双音节形式,但是它们所能表达的语义内容却十分复杂,体现了动补式复合词的独特表达效果。将... 作为汉语中特有的复合词结构类型,动补式复合词最能体现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在表层形式上,它们和其他类型的复合词一样体现为简单的双音节形式,但是它们所能表达的语义内容却十分复杂,体现了动补式复合词的独特表达效果。将乔姆斯基"深层结构"学说与汉语复合词结构研究结合起来,以动补式复合词内补语性成分的语义指向、语义类型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对动补式复合词"动+补"的表层形式下所隐藏的深层结构进行挖掘,可以揭示出动补式复合词内"动"和"补"之间的致使性语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补式复合词 深层结构 致使性关系 语义指向 语义类型
下载PDF
一种特殊的致使结构——动补式复合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丽云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4年第4期18-22,共5页
动补式复合词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一种独特的复合词结构类型。它在形式上表现为一个简单的双音节词,但所表达的语义内容却是一个复杂的致使事件,两个构词语素之间大都具有一种或隐或显的致使性语义关系。根据词内语素自身语义类型的不... 动补式复合词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一种独特的复合词结构类型。它在形式上表现为一个简单的双音节词,但所表达的语义内容却是一个复杂的致使事件,两个构词语素之间大都具有一种或隐或显的致使性语义关系。根据词内语素自身语义类型的不同,可以将动补式复合词分为致使移动、致使变化以及致使评价等类型。动补式复合词是一种构式,作为其构词成分的"动"和"补"本身都不具有致使性,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形成"动+FS"的结构式以后这种致使性意义才得以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补式复合词 构式语法理论 致使结构 特殊性 语言学 动词性语素 语义格式 短语型式
下载PDF
认知语义学视域下「打ち~」的语义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俊 朱姝璇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4-157,共4页
以认知语义学的核心含义图式论为指导,以复合动词「打ち~」为研究对象,在单纯动词「打つ」的核心含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实例分析,可以构建「打ち~」复合动词的A、B、C、D4类意象图式。当「打ち~」属于A类、B类时,认知焦点为共通要素&qu... 以认知语义学的核心含义图式论为指导,以复合动词「打ち~」为研究对象,在单纯动词「打つ」的核心含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实例分析,可以构建「打ち~」复合动词的A、B、C、D4类意象图式。当「打ち~」属于A类、B类时,认知焦点为共通要素"对象物的位置、性状变化",「打ち」具有实际语义。不同之处是A类复合动词的力和对象物的位置、性状都是具象的、物理性的,而B类复合动词的力和对象物的位置、性状都是抽象的、非物理性的。当「打ち~」属于C类时,认知焦点为共通要素"力的施与",「打ち」起使复合动词的语感更加生动的作用。当「打ち~」属于D类时,认知焦点由"力的施与"转向"某个动作"这一共通要素。此时,「打ち」只是构词成分。认知焦点不同,复合动词「打ち~」中「打ち」的虚实程度也不同。焦点从主体到对象物再到力的变化过程,体现了「打ち」的语义由实到虚的变化过程,具有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ち~」 复合动词 核心含义图 意象图式 认知焦点
下载PDF
中国日语专业大学生日语复合动词「~こむ」的习得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曦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8年第3期53-59,共7页
本文旨在探析日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日语复合动词「~こむ」的习得情况,对中国西安外国语大学的87名日语专业大四学生进行了「~こむ」的产出能力测试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学生对「~こむ」的语义用法掌握不全面。2.给前项动词添加"... 本文旨在探析日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日语复合动词「~こむ」的习得情况,对中国西安外国语大学的87名日语专业大四学生进行了「~こむ」的产出能力测试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学生对「~こむ」的语义用法掌握不全面。2.给前项动词添加"向内部移动"的方向性,即「~こむ」原型语义,以及与前项动词结合后,语义完全变化成为熟语的「~こむ」类习得情况较为容易;而前项动词和「~こむ」结合后,语义发生扩大或缩小等微妙变化的「~こむ」类习得较为困难。3.中国学生的「~こむ」偏误多来自母语迁移和认知差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动词 「~こむ」 二语习得 语言迁移
下载PDF
复合动词「V+切る」的多义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爱华 《嘉应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78-82,共5页
通过分析后项动词的语义特征对日语复合动词「V+切る」的多义性进行考察,进而探讨「V+切る」语义变化的机制。考察结果显示,「V+切る」经历了由具体的受事切断义向受事分离义,进而向受事变化终结义、施事变化终结义的词汇层面的语义扩... 通过分析后项动词的语义特征对日语复合动词「V+切る」的多义性进行考察,进而探讨「V+切る」语义变化的机制。考察结果显示,「V+切る」经历了由具体的受事切断义向受事分离义,进而向受事变化终结义、施事变化终结义的词汇层面的语义扩张以及语法化后由动作终结义、变化终结义向程度极限义的句法层面的语义扩张过程。复合动词「V+切る」的语义变化机制不仅受到前项动词的影响,而且还与受事的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动词 「V+切る」 语义特征 语义连续性
下载PDF
复合动词「V+切る」的语义变化路径研究——以前项动词为及物动词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爱华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65-70,95,共6页
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以前项动词为及物动词的日语复合动词「V+切る」为研究对象,分析复合动词的前后项动词的语义特征,探讨各语义之间的关系,考察复合动词「V+切る」从词汇复合动词向语法复合动词演变的语法化过程,归纳出在前项动词为... 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以前项动词为及物动词的日语复合动词「V+切る」为研究对象,分析复合动词的前后项动词的语义特征,探讨各语义之间的关系,考察复合动词「V+切る」从词汇复合动词向语法复合动词演变的语法化过程,归纳出在前项动词为及物动词时复合动词「V+切る」的语义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切る] 复合动词 语义 语义变化路径
下载PDF
“被”字句谓语动词的语义指向与感情色彩指向 被引量:1
17
作者 范颖睿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67-69,共3页
通常,被字句的谓语动词由及物动词充当,但也有不及物动词充当谓语的现象。及物动词构成的"被"字句,VP的语义指向都是N1(受事),但感情色彩的指向是丰富的,可以指向N1,N2(施事者)、所有者或相关者。不及物性质的动词或形容词进... 通常,被字句的谓语动词由及物动词充当,但也有不及物动词充当谓语的现象。及物动词构成的"被"字句,VP的语义指向都是N1(受事),但感情色彩的指向是丰富的,可以指向N1,N2(施事者)、所有者或相关者。不及物性质的动词或形容词进入"被"字句,它们的语义指向都指向N1,同时感情色彩指向规律性较强,不论VP的感情色彩是积极、消极或中性,进入"被"字句后,其感情色彩同时指向N1和N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字句谓语动词 (VP)语义指向 感情色彩指向
下载PDF
普通话动结式结构的语义及句法特征分析(英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奉栖 李琳 《海外英语》 2010年第8X期321-322,共2页
动结式是汉语普通话中的一种特殊结构,带有独特的语义及句法特征。从构成、解构、使役关系以及与功能词的搭配等方面来分析,汉语动结式结构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它必须由"动词+补语"两部分构成,其中动词代表致使的动作或事件,补... 动结式是汉语普通话中的一种特殊结构,带有独特的语义及句法特征。从构成、解构、使役关系以及与功能词的搭配等方面来分析,汉语动结式结构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它必须由"动词+补语"两部分构成,其中动词代表致使的动作或事件,补语代表结果的状态或事件;这两部分不能拆分、不能插入其他词语;在语义解构之后它必须能从语义上成立,而且解构后的两个部分之间必须为使役关系,前一部分为起因,后一部分为结果;它必须能和表示结果的功能词"了"搭配,或者和表示将来事件或可能性的功能词"将"、"要"、"会"搭配,但不能和表示持续和过程的功能词"正"搭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普通话 动结式 语义特征 句法特征 使役
下载PDF
基于概念距离的汉语动结式类型学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美芳 鹿士义 逯芝璇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18年第1期36-46,共11页
本文从汉语动结式中动词和补语的语义推导关系及动结式补语的语义指向出发,通过挖掘汉语动结式的特点和跨语言的比较,发现汉语动结式具有很强的标记性。从动词与补语的语义推导关系来看,汉语中存在语义推导关系弱的强动结式;从补语的语... 本文从汉语动结式中动词和补语的语义推导关系及动结式补语的语义指向出发,通过挖掘汉语动结式的特点和跨语言的比较,发现汉语动结式具有很强的标记性。从动词与补语的语义推导关系来看,汉语中存在语义推导关系弱的强动结式;从补语的语义指向来看,汉语中也存在大量补语指向主语的动结式。这些都证明汉语动结式在类型学上具有较强的标记性。本文提出,动词与补语的语义推导关系及补语的语义指向均与动结式中动词与补语的概念距离有关,并综合两方面的视角总结出了汉语动结式的类型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结式 类型学 强动结式 指向主语 概念距离
下载PDF
论隐喻在日语复合动词形成过程中的重大作用——以方向隐喻“上/下”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晓敏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73-78,共6页
日语复合动词后项中,表示方向"上/下"的动词数量多且语义丰富,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究隐喻在复合动词的形成及语义扩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上/下"有关的隐喻有:多为上、少为下;意识到的为上;便于感知的为上;热闹... 日语复合动词后项中,表示方向"上/下"的动词数量多且语义丰富,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究隐喻在复合动词的形成及语义扩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上/下"有关的隐喻有:多为上、少为下;意识到的为上;便于感知的为上;热闹兴盛为上、消沉沮丧为下;丧失理性为上、保持理性为下;支配者为上、被支配者为下;受人尊重者为上、受人鄙视者为下;完成为上,这些隐喻解释了复合动词形成及其语义扩张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动词的形成 语义扩张 方向隐喻 领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