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flection on China's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Construction after Rainstorm and Snowstorm
1
作者 Jianguang HAN Haijiang ZHAO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23年第2期45-49,共5页
On July 10,2004,Beijing was hit by the rainstorm that has not been seen for many years,which caused water accumulation in many places of the urban area,power supply interruption in many places,and traffic paralysis fo... On July 10,2004,Beijing was hit by the rainstorm that has not been seen for many years,which caused water accumulation in many places of the urban area,power supply interruption in many places,and traffic paralysis for nearly 5 h. On July 12,2004,the rainstorm in Shanghai lasted less than 1 h,but it caused 7 deaths,more than 20 injuries,extensive power outages and traffic paralysis. At the end of 2005,the continuous snowfall in Weihai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for half a month caused direct economic losses of over 200 million yuan,and the continuous heavy snowfall had a serious impact on people’s lives. From July 17 to 23,2021,Henan Province suffered a rare extremely heavy rainstorm in history,with a direct economic loss of 120.6 billion yuan. Faced with such urban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and other types of urban disasters,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in China,what will managers,decision-makers,and experts and scholars think about from th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INSTORM SNOWSTORM urban disasters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下载PDF
Comprehensive Disaster Risk Preven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Important Significance,Catastrophe Risk,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Strategic Countermeasure
2
作者 Feng KO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9年第9期46-50,共5页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is major decision proposed by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with comrade Xi Jinping as the core co-ordinating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overall situations,and concerns peaceful...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is major decision proposed by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with comrade Xi Jinping as the core co-ordinating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overall situations,and concerns peaceful rise of China and extension of the strategic opportunity period of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It needs multi-faceted safeguards to successfully impel"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in which disaster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its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re indispensable links.By integrating geogeographic and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factors,countries along"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elong to frequent occurrence region of major natural disasters.It restricts not only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countries but also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construction,and is also related to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Chinese enterprises going out to a certain extent.It should enhanc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and ensure safety of major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related to interconnection of"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y disaster identification and prevention,which is the key of successfully impelling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and major need for guaranteeing the people s livelihood of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line.The work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in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line is generally weak,and it is urgent to raise the level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s a whole by promoting th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cooperation in the"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area;improve the coverage and level of disaster risk insurance;enhance construction in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capability of natural disaster;strengthen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economy,industry and land use responding to climate change risks;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disaster reduction forum of"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and contain relevant content in"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eries of high-end forum top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omprehensiv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CATASTROPHE risk Climate change National secur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Social Vulnerability to Natural Disasters on a County Scale in Henan Province
3
作者 Shanfeng HE Liping DU Xiuhua GAO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6年第3期27-31,35,共6页
Social vulnerability evaluation is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analyzing risks of natural disasters to human society and economy. By using expert investigation and AHP method,12 indicators from four aspects( populati... Social vulnerability evaluation is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analyzing risks of natural disasters to human society and economy. By using expert investigation and AHP method,12 indicators from four aspects( population,economy,infrastructure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capacity) are selected to assess social vulnerability to natural disasters on a county scale in Henan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pulation vulnerability and economic vulnerability to natural disasters in the eastern region is generally higher than in the western region,while the areas with high infrastructure vulnerability are mainly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th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capacity in northwest is higher than in east and south,and this capacity of various districts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unties; in terms of the spatial pattern,social vulnerability to natural disasters is roughly higher in a belt from northeast to southwest,and lower on both sides of the belt.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planning in Henan Provi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VULNERability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ability COUNTY SCALE HENAN Province
下载PDF
Strengthen the City's Ability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in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4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in China》 1997年第1期16-23,共8页
关键词 Strengthen the City’s ability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in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避难场所规划历程回顾和新时代展望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威涛 万汉斌 李翔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4,共6页
在多种灾害形势愈加严峻和城市化持续推进的双重驱动下,城市避难场所规划作为我国城市规划和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交集,经历了从试点规划引领的“起步”,到国家标准支撑的“普及”,再到综合防灾减灾主导的“升级”3个发展阶段。在国土空... 在多种灾害形势愈加严峻和城市化持续推进的双重驱动下,城市避难场所规划作为我国城市规划和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交集,经历了从试点规划引领的“起步”,到国家标准支撑的“普及”,再到综合防灾减灾主导的“升级”3个发展阶段。在国土空间规划和韧性城市建设交叉融合的新时代,避难场所规划在新的上位规划体系下,又迎来上接安全发展战略、下落社会生态系统、分级空间规划响应、落实空间治理现代化等新要求。通过政府文件和实践案例的梳理研究,划分我国城市避难场所规划历程和特点,提出新时代发展方向,为未来避难场所规划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避难场所规划 综合防灾减灾 国土空间规划 韧性城市
下载PDF
城市极端暴雨洪涝灾害成因及对策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金良 罗秋实 +3 位作者 王冰洁 李荣容 盖永岗 陈翠霞 《水资源保护》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5,共10页
从极端暴雨形成机制、城市洪涝致灾机理及风险评估、防灾减灾措施和应对极端暴雨的城市韧性4个方面对城市暴雨洪涝问题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研究中下垫面对强降水和产汇流过程的影响机制认识不清,以单灾种为研究对象的风险评... 从极端暴雨形成机制、城市洪涝致灾机理及风险评估、防灾减灾措施和应对极端暴雨的城市韧性4个方面对城市暴雨洪涝问题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研究中下垫面对强降水和产汇流过程的影响机制认识不清,以单灾种为研究对象的风险评估缺乏对各类灾害关系的厘定,应对极端暴雨的城市韧性研究多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等问题,未来应重点研究城市极端暴雨预报预警能力提升技术、洪涝灾害形成及灾害链传导机制、洪涝灾害治理措施、可实施层面的城市韧性提升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暴雨 城市洪涝 致灾机理 防灾减灾
下载PDF
市、县级国土空间综合防灾专项规划编制内容要点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婷婷 戴慎志 高晓昱 《城乡规划》 2024年第1期70-76,共7页
市、县级国土空间综合防灾专项规划作为国土空间“相关专项规划”编制体系的重要规划类型,是确保国土空间规划与各类防灾减灾专项规划相互衔接的关键综合性专项规划。文章基于自然资源部行业标准《国土空间综合防灾规划编制规程》,总结... 市、县级国土空间综合防灾专项规划作为国土空间“相关专项规划”编制体系的重要规划类型,是确保国土空间规划与各类防灾减灾专项规划相互衔接的关键综合性专项规划。文章基于自然资源部行业标准《国土空间综合防灾规划编制规程》,总结目前市、县级国土空间综合防灾规划存在的问题,提出市、县级国土空间综合防灾专项规划编制基本内容、编制要点、难点和对策,为市、县级国土空间综合防灾专项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 综合防灾专项规划 韧性城市 编制要点
下载PDF
交叉学科视角下的综合灾害风险防范凝聚力模式与优化路径
8
作者 孔锋 康欣蕊 王一飞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综合灾害风险防范凝聚力模式是凝聚力在应急管理领域的应用,在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对综合灾害风险防范凝聚力模式的研究既是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需求,也是总结和优化中国综合减灾模式的需求。该文综述了不同... 综合灾害风险防范凝聚力模式是凝聚力在应急管理领域的应用,在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对综合灾害风险防范凝聚力模式的研究既是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需求,也是总结和优化中国综合减灾模式的需求。该文综述了不同领域凝聚力的研究特征,梳理了不同领域凝聚力的作用机制和逻辑关系,阐述了综合灾害风险防范凝聚力运作的中国实践。研究发现:①综合灾害风险防范凝聚力模式运行受到灾害经济学、政府治理体制机制和社会网络的影响。②综合灾害风险防范凝聚力模式与灾害韧性和应急管理能力在主体特征、运作逻辑和灾前、灾中、灾后三阶段的任务有明显区别。③综合灾害风险防范凝聚力模式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多元主体的利益取向、主体特征及其之间的关系和规章制度的完善程度等。提高综合灾害风险防范凝聚力模式运作效率的路径包括增加多元主体参与渠道和完善非政府主体参与的奖励机制、提高资源分配公平度、适当放权和完善监督机制、加强防灾减灾常态化建设、推动综合减灾的“举民体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灾害风险防范 凝聚力模式 防灾减灾 气候变化 复杂灾害 自然灾害防治
下载PDF
韧性视角下应急避难场所防灾减灾能力综合评价:以温州市瓯海区为例
9
作者 朱安峰 范秀芳 +2 位作者 杜温瑞 孙婉馨 徐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230,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应急避难场所在综合防灾减灾中的基础作用,基于韧性视角,从场所安全性、管理规范性、交通可达性、服务保障性、重建恢复性5个维度,构建多维度的应急避难场所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地理信息系统(G... 为进一步提高应急避难场所在综合防灾减灾中的基础作用,基于韧性视角,从场所安全性、管理规范性、交通可达性、服务保障性、重建恢复性5个维度,构建多维度的应急避难场所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温州市瓯海区为例,根据其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和开源数据,综合评估该区应急避难场所防灾减灾能力,验证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构建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能够分析评估应急避难场所防灾减灾能力,可找出应急避难场所的薄弱指标,为管理者提供优化提升的方向。实例分析中,瓯海区低韧性的应急避难场所主要集中在西部山区,且村级应急避难场所韧性较低,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 应急避难场所 防灾减灾能力 综合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城市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站及周边隧道防灾救援管理体系探究
10
作者 陈伟庚 周平 +2 位作者 吴仲伦 张晨妍 郭晓晗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2-70,共9页
城市铁路隧道多以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站为中心,包含多条放射状铁路线路,因周围地面建筑物复杂、紧急出口设置困难、多交通方式汇集等特点,防灾疏散救援难度极大。因此,为满足复杂城市铁路隧道的防灾疏散救援需求,基于城市铁路隧道结构、... 城市铁路隧道多以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站为中心,包含多条放射状铁路线路,因周围地面建筑物复杂、紧急出口设置困难、多交通方式汇集等特点,防灾疏散救援难度极大。因此,为满足复杂城市铁路隧道的防灾疏散救援需求,基于城市铁路隧道结构、灾害类型等特点,结合资料调研及理论分析,对城市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区段、事故等级、分区分级运营管理机制等内容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考虑结构型式、隧道连接的目标城市的方向及防灾疏散救援功能和特点等因素,建立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站及隧道区段划分方法;2)依据处置措施类型,可将城市铁路隧道事故划分为日常事故及紧急事故2类,紧急事故又可依据预计影响程度和实时灾情信息进一步划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及一般事故,并进行分级管理;3)建立城市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分级分区运营管理机制,在综合交通枢纽站内特设综合交通枢纽站专职应急组织机构,以实现多交通方式联动救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站 城市铁路隧道 灾害事故 防灾疏散救援 运营管理机制
下载PDF
综合防灾发展驱动下避难场所与救助设施的协同规划探讨
11
作者 张威涛 徐漫辰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45,共6页
城市避难场所与应急救助设施的协同布局,是综合防灾发展驱动下城市避难场所规划的必然要求。基于此,先通过厘清避难场所在传统职能运行基础上,从灾害暴发期至缓解期参与治安消防、医疗救护、物资供应等应急救助的行动机制,构建以避难场... 城市避难场所与应急救助设施的协同布局,是综合防灾发展驱动下城市避难场所规划的必然要求。基于此,先通过厘清避难场所在传统职能运行基础上,从灾害暴发期至缓解期参与治安消防、医疗救护、物资供应等应急救助的行动机制,构建以避难场所为核心空间节点、多方专业救助设施紧密联结的“避难协同空间系统”;再提出灾害风险评估、空间规划决策、规划实施保障的三段式避难场所和救助设施协同规划路径和策略,以此落实避难场所和多方救助单位之间行动兼空间上的密切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防灾 避难场所 救助设施 行动机制 协同规划
下载PDF
洪涝诱发城市下穿隧道工程灾害风险评价研究
12
作者 李长寿 张素君 《公路交通技术》 2024年第4期212-220,共9页
为解决城市洪涝诱发下穿隧道工程灾害风险的量化分析问题,分析了隧道工程洪涝的致灾、孕灾、承灾和减灾等因素,构建了城市下穿隧道洪涝风险评价模型。采用AHP-FCE模型评价法,选择某下穿隧道工程作为应用实例,借助AHP法获得了各层级指标... 为解决城市洪涝诱发下穿隧道工程灾害风险的量化分析问题,分析了隧道工程洪涝的致灾、孕灾、承灾和减灾等因素,构建了城市下穿隧道洪涝风险评价模型。采用AHP-FCE模型评价法,选择某下穿隧道工程作为应用实例,借助AHP法获得了各层级指标的两两权重数据,依靠FCE法实现了各层级指标的评判得分。结果表明:1)防灾减灾能力指标对隧道工程洪涝灾害的影响程度最显著,承灾体脆弱性指标诱发隧道工程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该下穿隧道在综合评价中获得“中等”风险等级,对施工质量和进度产生较大影响,需采取基本预防措施;2)提出了在城市下穿隧道洪涝风险治理方面应重点关注和改进的风险指标,实现了下穿隧道工程在洪涝情景下灾害风险的定量评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洪涝 下穿隧道 防灾减灾 风险评价 地质灾害 层次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PDF
昆明市森林火灾综合减灾资源基本情况探讨
13
作者 宿爱芝 付磊 +2 位作者 胡杰 马勇 杨瀚翔 《森林防火》 2024年第1期6-11,共6页
概述了昆明市防灾减灾救灾情况,阐述了昆明市森林火灾综合减灾资源储备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为提升昆明市森林火灾综合减灾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 昆明市 基本情况 森林火灾 综合减灾资源 防灾减灾救灾
下载PDF
韧性城市视角下惠州国土空间综合防灾规划策略研究
14
作者 刘博文 王征 贾晓强 《价值工程》 2024年第28期152-156,共5页
在实施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加快构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期盼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成为未来一段时期规划和防灾管理领域的紧迫任务,也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文章在韧性理念的引领下,以“问题和风险识别-安全韧性战略引导-防灾减... 在实施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加快构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期盼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成为未来一段时期规划和防灾管理领域的紧迫任务,也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文章在韧性理念的引领下,以“问题和风险识别-安全韧性战略引导-防灾减灾空间布局-应急救援空间资源配置”为主线,探讨韧性城市角度下国土空间综合防灾规划策略和思路,丰富国土空间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韧性 国土空间 综合防灾规划 惠州
下载PDF
城市地下空间恢复韧性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路德春 廖英泽 +4 位作者 曾娇 江媛 王国盛 秦博宇 杜修力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44,共7页
防灾减灾理念及其运用在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安全保障作用,但在自然风险和工程安全风险交织的背景下,无法全面满足城市地下空间未来发展需求;转向以“适灾”为导向的韧性防灾减灾理念,重视城市地下空间的灾后恢复韧性,... 防灾减灾理念及其运用在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安全保障作用,但在自然风险和工程安全风险交织的背景下,无法全面满足城市地下空间未来发展需求;转向以“适灾”为导向的韧性防灾减灾理念,重视城市地下空间的灾后恢复韧性,成为未来发展亟需。本文分析了恢复韧性的内涵和影响因素,从工程、非工程角度阐述了国内外恢复韧性相关研究;重点从结构体系、评价方法、管理机制、空间规划、应急预案等方面,剖析了我国城市地下空间韧性发展现状。研究提出了“三阶段+评价体系”的城市地下空间恢复韧性发展策略,将灾后恢复过程划分为应急救援、恢复重建、规划适应三阶段,分别给出各阶段的恢复目标并为城市地下空间恢复韧性评价体系建设提供依据。研究建议,健全城市地下空间管理规章与应急预案,提高城市地下空间韧性规划水平,推动城市地下空间管理智能化,以促进城市地下空间恢复过程的有序与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防灾减灾 适灾 恢复韧性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以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实践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艺丹 赵菊梅 杨长卫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51期109-112,共4页
新工科的产生与发展势必对未来的高等教育改革产生深刻的意义,面向未来,在新工科指引下,防灾减灾专业研究生培养,为实现创新型卓越工程师科技人才培养目标,在高校一线教学中积极探索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针对目前陆地交通地质... 新工科的产生与发展势必对未来的高等教育改革产生深刻的意义,面向未来,在新工科指引下,防灾减灾专业研究生培养,为实现创新型卓越工程师科技人才培养目标,在高校一线教学中积极探索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针对目前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研究生培养现状,基于该中心特有的大国重器,结合国家重大工程,提出以国家平台支撑,重大项目引领,推进多学科融合,探索一种新型的交通防灾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为交通强国提供强有力的创新型人才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防灾减灾工程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下载PDF
城乡安全与综合防灾规划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模式探索
17
作者 王威 瞿孜诺 +2 位作者 费智涛 郭小东 薛飞 《高等建筑教育》 2023年第6期165-171,共7页
课程思政具有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等时代价值,是教育结构变化的外在体现。文章以城乡安全与综合防灾规划课程为例,论述了课程思政改革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显性思政要素和隐性思政要素,进而针对性提出以讲授引导法为主... 课程思政具有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等时代价值,是教育结构变化的外在体现。文章以城乡安全与综合防灾规划课程为例,论述了课程思政改革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显性思政要素和隐性思政要素,进而针对性提出以讲授引导法为主、正反面案例法和任务驱动法为辅的思政要素切入模式,结合原教学章节构建本课程具体的思政教学整体框架,以实现建立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基因式”融合,丰富学科底蕴和理论内涵,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要素 城乡安全与综合防灾规划 思政融入 课程模式设计
下载PDF
“韧性”理念下的城市滨水风光带设计策略——基于长沙市湘江风光带和首尔市汉江风光带的分析
18
作者 龙天翔 李博 +1 位作者 雷文韬 蔡汇涓 《中外建筑》 2023年第5期33-40,共8页
城市滨水区作为人与自然互动的主要场所,不仅是城市中重要的生境区域,也是人们重要的户外活动地。如何缓解因人类过度参与而对城市滨水区生境产生的压力,提升滨水区域的整体韧性,制定合适的设计策略,成为城市滨水区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城市滨水区作为人与自然互动的主要场所,不仅是城市中重要的生境区域,也是人们重要的户外活动地。如何缓解因人类过度参与而对城市滨水区生境产生的压力,提升滨水区域的整体韧性,制定合适的设计策略,成为城市滨水区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结合“韧性”理念,通过湘江长沙段和汉江首尔段滨水风光带的对比分析,总结出适合我国韧性特征的滨水风光带设计策略。首先,整理出中韩两地在韧性概念上的共同要素,结合我国滨水区景观评价标准的主要子项内容,总结出了滨水景观的韧性评估体系。其次,在韧性评估体系的框架下,对湘汉两地风光带韧性设计的每个子项进行了详细对比,并总结分析了两者之间的优劣。最后,通过对湘汉两地风光带韧性设计的分析整理,总结出适合我国的城市滨水风光带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 城市滨水风光带 生境 植物群落 近自然 城市人文活力 防灾减灾
下载PDF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脆弱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20
19
作者 姚蕊 杨群涛 张书亮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3-100,共8页
针对传统脆弱性研究存在的概念和研究框架缺乏共识、空间尺度精细化不足以及耦合自然-社会经济要素的动态模拟薄弱等局限性,梳理了城市暴雨内涝灾害脆弱性认知、测度方法、时空模拟3个维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未来要不断完善城市暴... 针对传统脆弱性研究存在的概念和研究框架缺乏共识、空间尺度精细化不足以及耦合自然-社会经济要素的动态模拟薄弱等局限性,梳理了城市暴雨内涝灾害脆弱性认知、测度方法、时空模拟3个维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未来要不断完善城市暴雨内涝脆弱性的理论体系,加强大数据驱动下的内涝脆弱性定量测度方法和人类行为对脆弱性的适应性调控研究,实现城市暴雨内涝灾害脆弱性的多尺度、精细化动态模拟,满足城市防灾减灾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暴雨 内涝灾害 脆弱性 测度方法 时空模拟 防灾减灾
下载PDF
北京市地质灾害韧性水平评估 被引量:1
20
作者 于富才 闫逸晨 +4 位作者 李聆宇 黄靖玲 胡成 许映军 童行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6-312,共7页
从经济条件、人口情况、社会保障与发展、基础设施和灾害管理5个方面构建了北京市地质灾害韧性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定量计算了各区县地质灾害内在韧性得分,并结合地质灾害易发性分数得到了地质灾害韧性水平评估结果.结果表明... 从经济条件、人口情况、社会保障与发展、基础设施和灾害管理5个方面构建了北京市地质灾害韧性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定量计算了各区县地质灾害内在韧性得分,并结合地质灾害易发性分数得到了地质灾害韧性水平评估结果.结果表明:1)北京市地质灾害韧性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城区高、郊区低的趋势,其中海淀、朝阳区地质灾害韧性水平最高;2)朝阳、密云、怀柔地质灾害易发性总体水平最高,城6区中除了朝阳区以外,其他城区的地质灾害易发性水平较低;3)朝阳区地质灾害韧性水平较高,但地质灾害易发性偏高,仍具有较高的地质灾害风险;怀柔、密云、门头沟和房山的地质灾害韧性水平较低,并且地质灾害易发性水平较高,在突发地质灾害时具有高风险,需加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做好泥石流防治工程建设以及地质灾害避难场地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韧性 地质灾害 防灾减灾 熵权-TOPSIS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