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o-temporal Evaluation of Multi-scale Cultivated Land System Resilience in Black Soil Region from 2000 to 2019:A Case Study of Liaoning Province,Northeast China
1
作者 WANG Yue JIANG Yuting ZHU Guoxu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4年第1期168-180,共13页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cultivated land system resilience(CLSR) for the black soil protection and national food security.The CLSR is impacted by planting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cul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cultivated land system resilience(CLSR) for the black soil protection and national food security.The CLSR is impacted by planting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decline,posing major hidden dangers to food security.It is urgent to evaluate the CLSR at multiple spatio-temporal scales.This study took Liaoning Province in the black soil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 as an example.Based on the resilience theory,this study constructed the CLSR evaluation system from the input-feedback perspective at the provincial-scale and the city-scale,and used the rank-sum ratio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RSR) to analyze the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LSR in Liaoning Province and its 14 cities from 2000 to 2019.The results showed that:1) the time series changes of CLSR at the provincial-scale and the city-scale in Liaoning Province were similar,both showing an increasing trend.2) The CLSR in Liaoning Province presented a spatial pattern of ‘high in the west and low in the east’ at the city-scale.3) There were seven and six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LSR at the provincial-scale and the city-scale,respectively.In addition to the net income per capita of rural households,other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LSR were different at the provincial-scale and the city-scale.The feedback factors were dominant at the provincial-scale,and the input factors and feedback factors were dominant at the city-scale.The results coul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utilization of black soil and draw on the experience of regional agricultural planning and adjus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tivated land system resilience(CLSR) rank-sum ratio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RSR) multi-scales influencing factors black soil region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下载PDF
顾及城郊农田生态服务价值的中心城区生态安全网络重构
2
作者 彭李智 胡石元 +3 位作者 张金亭 周恒 石庆翠 吴秀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801-5815,共15页
针对中心城区日益凸显的农业、生态、城镇三类空间冲突问题,借鉴田园城市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利用城郊高生态价值农田细化城市生态安全网络,构建“三生”空间协调有序的国土空间格局的方法。利用防城港市遥感影像、国土调查和社会经... 针对中心城区日益凸显的农业、生态、城镇三类空间冲突问题,借鉴田园城市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利用城郊高生态价值农田细化城市生态安全网络,构建“三生”空间协调有序的国土空间格局的方法。利用防城港市遥感影像、国土调查和社会经济数据,在城郊耕地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采用评价结果修正的当量因子法评估其农田生态价值。进一步利用InVEST、MSPA及MCR模型初步构建市域生态安全网络,再将高生态价值农田作为临时生态节点完成网络重构,并进行对比分析。以重构的新网络指导中心城区的规划分区优化,并对市域和中心城区两级生态网络要素的空间管控规则及联合管理机制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1)防城港市区单位面积农田生态价值为35540元/hm^(2),高生态价值农田较均匀的环城分部。(2)重构后的网络新增34个临时节点和51条绿带,延长48.425 km,增加808.89 hm^(2)生态源。(3)新网络能有效引导中心城区形成圈层发展结构,较原网络在连通性、有效性、稳定性上均有所提升。研究结果为注重协调发展的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区域空间格局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综合评价 当量因子法 生态安全网络重构 田园城市理论 临时生态节点
下载PDF
干旱区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空间演变测度研究——以新疆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蒋慎港 胡宝华 《水利发展研究》 2023年第7期26-32,共7页
为了解干旱区耕地资源与水资源协调发展特点,以干旱典型地区新疆为研究对象,基于新疆2007—2021年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相关数据,利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测算模型以及耦合协调测算模型,构建新疆及各地州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耦... 为了解干旱区耕地资源与水资源协调发展特点,以干旱典型地区新疆为研究对象,基于新疆2007—2021年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相关数据,利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测算模型以及耦合协调测算模型,构建新疆及各地州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耦合协调度模型。结果表明:从时间序列上看,2007—2021年新疆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的时间序列综合协调指数呈波动式小幅增长趋势;新疆耕地资源与水资源耦合协调发展程度总体处于波动上升趋势,但两者的耦合关系水平较低,耦合协调度也呈现出较大波动的失调状态。从空间演变上看,新疆各地州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空间演变综合发展指数差异性较大,耦合关系较弱,耦合协调度整体较低,协调发展面临一定的压力,北疆整体协调度高于南疆、优于东疆,整体上呈现“南弱北强”“西强东弱”的协调发展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水资源 新疆 综合评价测算模型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耕地土壤肥力损害分级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振铎 周其文 +1 位作者 王伟 米长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780-2786,共7页
从土壤肥力整体状况出发,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耕地土壤肥力损害程度分级方法,综合考虑了土壤肥力指标对耕地土壤损害程度的影响,可以对耕地土壤的损害破坏程度进行量化。同时通过案例对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模... 从土壤肥力整体状况出发,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耕地土壤肥力损害程度分级方法,综合考虑了土壤肥力指标对耕地土壤损害程度的影响,可以对耕地土壤的损害破坏程度进行量化。同时通过案例对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较为全面,评价结果清晰、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模糊综合评价法 损害程度等级
下载PDF
荆门市耕地不同利用方式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段碧辉 孙奥 +3 位作者 王芳 赵敏 杨军 项剑桥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71-1379,共9页
为研究江汉平原荆门地区耕地不同利用方式土壤质量,以水田(水稻田、油稻田、麦稻田)、旱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有机质、全量氮磷钾硫、速效磷钾和重金属As、Cd、Cr、Hg、Ni、Pb等15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确定权重并以间距法进行肥力... 为研究江汉平原荆门地区耕地不同利用方式土壤质量,以水田(水稻田、油稻田、麦稻田)、旱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有机质、全量氮磷钾硫、速效磷钾和重金属As、Cd、Cr、Hg、Ni、Pb等15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确定权重并以间距法进行肥力综合评价,以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进行土壤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两者叠加构造矩阵进行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耕地土壤肥力总体较好,土壤肥力综合指数为4.45,以二等和三等为主,各养分指标含量中等及以上均超过60%,不同耕地利用方式土壤肥力不同,以油稻田最高,麦稻田次之,水稻田和旱地最低;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较好,以清洁为主,不同耕地利用方式土壤环境不同,油稻田和麦稻田无轻度及以上污染,旱地有1.25%轻度污染,水田有1.27%中度污染,主要污染贡献为Cd和Hg。综合评价显示研究区耕地土壤质量较好,中等以上耕地占比98.93%,且以油稻田和麦稻田中等以上占比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方式 土壤肥力 土壤环境 土壤质量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基于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的县域基本农田空间布局 被引量:164
6
作者 奉婷 张凤荣 +2 位作者 李灿 曲衍波 朱凤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0-210,F0003,共12页
当前耕地质量综合评价已具有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其对耕地生态安全因素方面考虑稍显不足。全面系统评价耕地质量是基本农田划定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工作科学开展的重要前提,该文在深入剖析耕地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基本... 当前耕地质量综合评价已具有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其对耕地生态安全因素方面考虑稍显不足。全面系统评价耕地质量是基本农田划定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工作科学开展的重要前提,该文在深入剖析耕地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基本农田划定内在要求,从耕地自然质量、利用条件、空间形态与生态安全4个方面选取相关指标,构建耕地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基于GIS平台实现各指标定量化分析与耕地质量综合指数测算。在此基础上,依据最大相似性原理将北京平谷区现有5 916块耕地地块划分为优先划定、适宜调入、重点调控和缩减退出4大类型,通过分析各类型耕地综合质量特征,整理得到平谷区基本农田划定时空配置方案。该研究结果客观反映了区域耕地资源综合质量状况,为县域范围耕地资源功能分区与差别化管控、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区划 地理信息系统 基本农田 耕地质量 综合评价 平谷区
下载PDF
基于农用地分等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耕地综合质量评价 被引量:73
7
作者 路婕 李玲 +2 位作者 吴克宁 赵华甫 黄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3-329,共7页
该文从耕地生态管护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实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融合。基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农用地分等的理论和方法,该文提出了耕地综合质量评估技术,即在农用地分等所建立的等级体系基础上,引入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该文从耕地生态管护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实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融合。基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农用地分等的理论和方法,该文提出了耕地综合质量评估技术,即在农用地分等所建立的等级体系基础上,引入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系数概念,进一步利用该系数对农用地利用等指数进行修订,得到耕地综合评价指数,并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作了实证研究。根据洛阳市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与原农用地利用等别相比,无污染的耕地综合等别保持不变,有污染倾向的耕地综合等别有所下降,存在污染的耕地等别降为末等。这些评价结果可以为土地利用管理、环境污染防治规划将提供更有效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土壤污染 耕地综合质量评价 修订系数 农用地分等 利用等指数
下载PDF
珠三角丘陵区耕地质量综合评价及指标权重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35
8
作者 赵小娟 叶云 +4 位作者 周晋皓 刘洛 戴文举 王秋香 胡月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26-235,共10页
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给珠三角地区的耕地造成一系列土壤环境污染问题,合理评价这些区域耕地质量对指导耕地的有效利用和保护以及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耕地质量评价中,较少考虑土壤污染因素,并且缺乏对指标... 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给珠三角地区的耕地造成一系列土壤环境污染问题,合理评价这些区域耕地质量对指导耕地的有效利用和保护以及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耕地质量评价中,较少考虑土壤污染因素,并且缺乏对指标的权重敏感性分析验证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因此该文以珠三角土壤受污染区之一的增城区为例,综合考虑土壤肥力因素以及土壤环境评价指标,从土壤理化性质、农业生产条件、区位条件、土壤环境4个方面构建耕地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增城区耕地质量总体特征及空间布局与行政区域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基于OAT(one-at-a-time)法来评估各指标权重的不确定性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增城区耕地整体质量较高但优质耕地较少。在耕地质量综合评价中融入土壤污染因素,并对其进行微观定量分析,使得评价体系更全面。不同指标权重变化对耕地质量变化率影响的空间差异较大;对于同一指标,权重增加或减少的值相同时,其对耕地质量评价结果的敏感性相同。最大的MACR(mean absolute change rate)值3.558 2%远低于相应的权重变化率30%,表明评价结果总体相对稳定,该文初始确定的权重是合理的。该研究有助于国土相关部门更好地掌握土壤受污染区域的耕地质量,在空间多准则决策中减少不确定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整治 土壤 耕地质量 土壤污染指标 质量综合评价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不同管理措施下高寒退化草地恢复效果评估 被引量:26
9
作者 刘延斌 张典业 +6 位作者 张永超 石明明 尚振艳 贺磊 宗文杰 傅华 牛得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68-275,共8页
为了科学评估不同管理措施下退化高寒草地生态治理的综合成效,该研究采用VOR及CVOR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对甘肃省玛曲退化高寒草甸实施2a的围封、划破、施肥、补播和综合措施等五种不同生态恢复措施,以及自由放牧下的草地生态系统健康... 为了科学评估不同管理措施下退化高寒草地生态治理的综合成效,该研究采用VOR及CVOR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对甘肃省玛曲退化高寒草甸实施2a的围封、划破、施肥、补播和综合措施等五种不同生态恢复措施,以及自由放牧下的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估。根据两种模型测算结果,用VOR指数评价综合生态恢复措施的效果大致为:综合措施、施肥>划破、补播、围封>放牧,用CVOR指数评价综合生态恢复措施的效果:综合措施>划破>施肥、补播、围封>放牧。综合措施在2种评价体系下均显著优于各单一处理措施,实施2a后其CVOR数值处于健康范围,高达0.917,且放牧导致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健康趋于警戒水平,健康指数值为0.572。结果表明,VOR及CVOR指数模型应用于生态恢复管理措施的效果评价,可反映出不同措施实施后的具体量化效果,可进行更广泛适用。在退化严重亟需生态恢复的草地,可通过综合生态恢复措施的实施,以达到全面迅速恢复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目的。此外,需具体考量每种措施的经济学和生态学双重效益,利用更全面的CVOR指数模型评价草地健康状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实施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模型 土地利用 健康评价 VOR综合指数 CVOR综合指数 高寒草甸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耕地细碎化程度多指标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吕振宇 牛灵安 +1 位作者 郝晋珉 沈广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26期200-206,共7页
为了探索耕地细碎化程度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采用归纳演绎法、数学模型法、实证分析法,构建了新的耕地细碎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的7个指标按重要性大小排序为:地块平均面积、地块长度一致度、农户平均地块数... 为了探索耕地细碎化程度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采用归纳演绎法、数学模型法、实证分析法,构建了新的耕地细碎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的7个指标按重要性大小排序为:地块平均面积、地块长度一致度、农户平均地块数、耕地方田率、地块行向一致度、农户现实耕地经营规模与适度规模的差距、地块道路通达度。基于层次分析法,用上述指标体系对西魏村耕地细碎化程度实证分析表明,西魏村耕地细碎化程度处于"较严重"的级别。评价结果反映了西魏村耕地细碎化的现状。研究认为,耕地细碎化程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应该涵盖地块的空间属性与社会属性指标,该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及采用的层次分析方法,可以对一定区域内的耕地细碎化程度进行科学的量化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细碎化程度 耕地细碎化程度综合评价 耕地细碎化综合评价指标 耕地细碎化程度综合评价方法
下载PDF
基于RS和PRA的横山县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衍毓 史衍玺 +2 位作者 王静 刘庆 方琳娜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3-136,共4页
为了解该县目前的耕地质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当地的耕地资源保护提供参考撰写此文。采用PRA技术进行农户调查,得到农户普遍关注的耕地质量因素有坡度、灌溉条件、土壤质地、产量、肥料投入、作物长势、沙化和水蚀程度,将这些因素通过... 为了解该县目前的耕地质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当地的耕地资源保护提供参考撰写此文。采用PRA技术进行农户调查,得到农户普遍关注的耕地质量因素有坡度、灌溉条件、土壤质地、产量、肥料投入、作物长势、沙化和水蚀程度,将这些因素通过基于遥感数据的SVMI、MSAVI、SARP等指标反映出来,构建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构建生产压力指数、耕地状态指数以及农户行为指数,从不同角度分别描述耕地质量,并进行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当地将近70%的耕地质量现状较差,并且其中大部分耕地面临巨大的退化危险;60%以上的耕地其社会经济条件和管理行为是不可持续的。最后,针对不同等级耕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 GIS PRA 耕地质量 综合评价模型
下载PDF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黑龙江省宁安市为例 被引量:53
12
作者 徐辉 雷国平 +1 位作者 崔登攀 赵宏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0-184,189,共6页
耕地生态安全关系到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以黑龙江省宁安市为研究区,从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3方面构建了影响耕地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赋权法确定其指标权重,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宁安市2000-2009年耕地生态安... 耕地生态安全关系到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以黑龙江省宁安市为研究区,从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3方面构建了影响耕地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赋权法确定其指标权重,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宁安市2000-2009年耕地生态安全进行定量评价及分析。结果表明:2000-2009年宁安市耕地生态安全水平处于"较安全-敏感-风险-敏感"的"U"型发展阶段,且总体上耕地生态安全程度相对较低,其中2000-2001年宁安市的耕地生态安全处于较安全状态,2002-2003年处于敏感水平,2004-2006年处于风险水平,2007-2009年耕地生态安全状况有所回升,但仍处于敏感水平。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宁安市耕地生态安全水平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生态安全 组合赋权法 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模型 宁安市
下载PDF
区域耕地资源安全综合评价——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海洋 杨庆媛 +2 位作者 冯应斌 文森 石彦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3期158-161,共4页
从区域耕地资源安全综合评价的内涵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对象属性解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区域耕地资源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对重庆市1997-2005年间耕地资源安全运行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7-2005年,重庆市... 从区域耕地资源安全综合评价的内涵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对象属性解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区域耕地资源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对重庆市1997-2005年间耕地资源安全运行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7-2005年,重庆市耕地资源安全综合评价值处于稍不安全等级区间,其值呈明显增长趋势,重庆市耕地安全程度降低;从时间尺度上看,重庆市耕地资源安全态势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1997-2001年间的波动变化阶段和2002-2005年间的持续恶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耕地资源 安全 综合评价 重庆市
下载PDF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综合探讨——以重庆市丰都县为例 被引量:20
14
作者 邱道持 田水松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03-307,共5页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是土地开发整理的关键,构建一套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确保评价结果科学合理的基础.从重庆市丰都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际出发,构建了一套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的方法,对丰都县耕地整理潜力进行...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是土地开发整理的关键,构建一套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确保评价结果科学合理的基础.从重庆市丰都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际出发,构建了一套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的方法,对丰都县耕地整理潜力进行定级评价,从而为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方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整理潜力 土地开发 指标体系 重庆 丰都县 多因素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
下载PDF
重庆市渝北区耕地整理潜力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辉 廖和平 +1 位作者 洪惠坤 王生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6-139,共4页
通过划分潜力评价单元、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值标准化处理,加权求和得到渝北区耕地整理潜力综合指数Fi及潜力分区,提出耕地整理的促进措施,以期有助于实现渝北区耕地保护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关键词 耕地整理潜力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渝北区
下载PDF
基于耕地质量评价的县域基本农田分区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侯淑涛 王语檬 +2 位作者 张琪 陈建龙 邸延顺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7-113,共7页
耕地综合质量评价与分区是基本农田划定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前提与基础。从土壤质地、农田基础设施、耕地空间形态及规模3方面选取10个指标,以综合指数模型及GIS分区技术,将绥化市北林区耕地划分为优先划定、适宜调入、重点建设和退... 耕地综合质量评价与分区是基本农田划定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前提与基础。从土壤质地、农田基础设施、耕地空间形态及规模3方面选取10个指标,以综合指数模型及GIS分区技术,将绥化市北林区耕地划分为优先划定、适宜调入、重点建设和退出型耕地类型区。优先划定型耕地综合质量最优,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重点,是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建设的示范优选区域;适宜调入型耕地也可作为基本农田近期建设的优先区域;重点建设型耕地宜采取中、远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分步建设;退出型耕地不宜划定基本农田。研究成果可为区域基本农田分区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综合评价 分区 基本农田 北林区
下载PDF
农业用地土壤重金属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圣伟 刘刚 +1 位作者 冯娟 张天蛟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8-415,共8页
利用6种重金属元素Pb,Cd,Cu,Cr,Zn和类重金属As构建综合评价标准,提出生态毒性和健康因子相结合的模糊修正综合评价模型.利用Hakanson毒性系数修正方法进行生态和人体健康毒性因子的权重归一化,对比验证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有效... 利用6种重金属元素Pb,Cd,Cu,Cr,Zn和类重金属As构建综合评价标准,提出生态毒性和健康因子相结合的模糊修正综合评价模型.利用Hakanson毒性系数修正方法进行生态和人体健康毒性因子的权重归一化,对比验证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有效性.引入农田土地分等AEZ方法进行重金属评价比较,对比研究区域47个农用地土地分类图斑的综合评价结果,其中有一定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土地占总数29.8%,面积比例为32.1%,土地分类级别与重金属污染具有一定的正比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适用于农田土壤的重金属综合评价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地 重金属 模糊综合评价 生态健康 土地分等
下载PDF
基于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的贵溪市基本农田划定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汪晓燕 赵小敏 郭熙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73-580,共8页
合理评价耕地综合质量是基本农田划定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重要前提与基础。从耕地自然质量、利用条件、空间形态、生态安全4个方面选取13个指标构建江西省贵溪市耕地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以综合指数模型在GIS平台上实现指标量化分析与... 合理评价耕地综合质量是基本农田划定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重要前提与基础。从耕地自然质量、利用条件、空间形态、生态安全4个方面选取13个指标构建江西省贵溪市耕地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以综合指数模型在GIS平台上实现指标量化分析与耕地质量综合指数测算,并根据测得的耕地质量综合分值,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城镇发展的要求划定贵溪市基本农田。研究结果表明:1)依据加权指数和模型计算得到的贵溪市耕地综合质量分值在[58.51,97.78],耕地质量加权平均综合指数为81.89,耕地综合质量整体较优。2)通过耕地质量综合评价和布局调整优化,贵溪市划定的基本农田面积为45 413.25 hm2,基本农田综合质量分值较调整前增加了5.58。该研究可以为县域基本农田划定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农田 耕地质量 综合评价 生态安全
下载PDF
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佳 雷国平 +1 位作者 柳杨 徐辉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8-324,共7页
耕地利用效益是衡量耕地生产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从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方面选取19项指标构建耕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评价1990—2009年河南省耕地利... 耕地利用效益是衡量耕地生产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从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方面选取19项指标构建耕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评价1990—2009年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益水平,最后利用协调度模型判断影响耕地利用效益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程度。结果表明:(1)1990—2009年河南省耕地利用综合效益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2)20a间耕地利用系统协调度呈现出不稳定的波动状态,总体上由极不协调转变为基本协调状态。为实现河南省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应通过挖掘耕地利用潜力,加大土地整治和环境保护,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科技,加大惠农支农力度,控制人口数量等方面提高耕地利用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效益 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协调度模型 河南省
下载PDF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及财政转移支付——以湖北省为例 被引量:12
20
作者 曹瑞芬 张安录 蔡银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22,共9页
耕地保护不仅要确保耕地的数量不减少、而且要保证耕地的质量和生态功能不下降。本文综合考虑耕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属性,采用加权求合法计算耕地的综食水平,并据此采用Jenks自然断裂点法将湖北省102个县(市、区)划分为耕地赤字区... 耕地保护不仅要确保耕地的数量不减少、而且要保证耕地的质量和生态功能不下降。本文综合考虑耕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属性,采用加权求合法计算耕地的综食水平,并据此采用Jenks自然断裂点法将湖北省102个县(市、区)划分为耕地赤字区、耕地平衡区以及耕地盈余区,界定了县级层面耕地保护补偿关系。分区结果显示:全省共有56个耕地赤字区。28个耕地平衡区以及18个耕地盈余区,盈余区个数仅占总样本的18%。说明湖北省耕地资源综合水平偏低;省内耕地资源综合水平差异较大,综合水平值最高为0.2099(钟祥市),最低为0(江汉区、武昌区和黄磊港区)。平均水平为0.0838。此外。通过构建耕地资源综合水平与土地财政之间的定量关系,实行跨区域的财政转移支付,以均衡各区域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耕地资源综合水平每增长1个效用值,土地财政收入约减少115.811万元。结合分区结果和定量关系可知。18个受偿区中。耕地综合水平最高的钟祥市得到最高的补偿款I315.7154万元);56个支付区中,江汉区、武昌区和黄石港区的耕地综合水平均为0,修正后三者的补偿款分别为203.5802万元、89.3710万元和135.4527万元。此外,财政转移支付行为具有一定的现实可操作性,各个县(市、区)的转移支付额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较低。约为0.007%~3.374%,均在政府可承受的范围之内。研究成果能为均衡湖北省各区域的发展提供依据。对于我国耕地保护的实施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补偿分区 财政转移支付 综合评价 Jenks自然断裂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