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gand Based Virtual Screening of Molecular Compounds in Drug Discovery Using GCAN Fingerprint and Ensemble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
1
作者 R.Ani O.S.Deepa B.R.Manju 《Computer Systems Science & Engineering》 SCIE EI 2023年第12期3033-3048,共16页
The drug development process takes a long time since it requires sorting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inactive compounds from a large collection of compounds chosen for study and choosing just the most pertinent compound... The drug development process takes a long time since it requires sorting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inactive compounds from a large collection of compounds chosen for study and choosing just the most pertinent compounds that can bind to a disease protein.The use of virtual screening in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s growing in popularity.During the early phases of medic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it is crucial.Chemical compound searches are nowmore narrowly targeted.Because the databases containmore andmore ligands,thismethod needs to be quick and exact.Neural network fingerprints were created more effectively than the well-known Extended Connectivity Fingerprint(ECFP).Only the largest sub-graph i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o learn the representation,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 conventional graph network generates a better-encoded fingerprint.When using the average or maximum pooling layer,it also contains unrelated data.This article suggested the Graph Convolutional Attention Network(GCAN),a graph neural network with an attention mechanism,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Additionally,it makes the nodes or sub-graphs that are used to create the molecular fingerprint more significant.The generated fingerprint is used to classify drugs using ensemble learning.As base classifiers,ensemble stacking is applied to 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Random Forest,Nave Bayes,Decision Trees,AdaBoost,and Gradient Boosting.When compared to existing models,the proposed GCAN fingerprint with an ensemble model achieves relatively high accuracy,sensitivity,specificity,and area under the curve.Additionally,it is revealed that our ensemble learning with generated molecular fingerprint yields 91%accuracy,outperforming earlier approach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ug likeness prediction machine learning ligand-based virtual screening molecular fingerprints ensemble algorithms
下载PDF
Virtual Screening and Structure Generation Applied to Drug Design
2
作者 FAN B.T. A. PANAYE J-P. DOUCET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4年第z1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drug design STRUCTURE GENERATION 3D-QSAR DOCKING virtual screening
下载PDF
传统和机器学习策略在基于结构虚拟筛选中的应用
3
作者 张宏 高毅勤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77-191,I0101,I0102,共17页
计算机辅助药物发现和人工智能驱动药物设计在制药行业中是减少时间和经济成本的重要策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方法包括虚拟筛选、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评估、药物药代动力学性质预测以及药物设计.通常来说,虚拟筛选是药物发现的第一步,其... 计算机辅助药物发现和人工智能驱动药物设计在制药行业中是减少时间和经济成本的重要策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方法包括虚拟筛选、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评估、药物药代动力学性质预测以及药物设计.通常来说,虚拟筛选是药物发现的第一步,其主要目标是识别和发现潜在的先导化合物的候选物.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经开发了多种传统的和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来提高虚拟筛选的准确性和速度.本综述总结了传统和机器学习方法在基于结构的虚拟筛选中的应用,讨赖性较弱,且分布非常冷并在j=1处达到峰值,但(0,1,0)振动态的转论了它们的性能、优势和局限性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对接 机器学习 基于结构的虚拟筛选 计算机辅助药物发现 人工智能驱动药物设计
下载PDF
生姜蛋白酶水解产物中二肽基肽酶-Ⅳ抑制肽的虚拟筛选及活性分析
4
作者 刘芬娣 李婧铭 +3 位作者 陈洪娇 李雪岩 刘洋 刘伟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42,共9页
根据生姜蛋白酶的水解特异性,从其水解物中虚拟筛选出高活性肽段,进行体外活性验证和体内吸收入血成分研究。利用Peptide Ranker和分子对接虚拟筛选出高活性肽段,建立体外酶促反应体系测定活性肽对二肽基肽酶-Ⅳ(DPP-Ⅳ)的抑制活性(IC5... 根据生姜蛋白酶的水解特异性,从其水解物中虚拟筛选出高活性肽段,进行体外活性验证和体内吸收入血成分研究。利用Peptide Ranker和分子对接虚拟筛选出高活性肽段,建立体外酶促反应体系测定活性肽对二肽基肽酶-Ⅳ(DPP-Ⅳ)的抑制活性(IC50),并且在此基础上,引入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深入研究DPP-Ⅳ与活性肽的相互作用,并开展大鼠灌胃实验研究活性肽在胃肠道消化系统中的稳定性。通过计算机模拟,虚拟筛选得到Gly-Pro-Ser-Gly-Pro-Hyp-Gly-Pro-Hyp-Gly-Pro-Hyp-Gly(GPSGPXGPXGPXG)DPP-Ⅳ抑制肽。体外酶促实验表明GPSGPXGPXGPXG对DPP-Ⅳ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为457.3μmol/L,SPR实验进一步表明二者之间具有快速结合和快速解离的动力学过程,但是大鼠体内实验提示,该多肽无法维持胃肠道稳定性,不是以原型形式被消化道吸收,而是部分以二肽和三肽的形式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包括Pro-Hyp、Gly-Pro-Hyp和Pro-Hyp-Gly等寡肽。该研究表明筛选得到的活性肽口服经消化道吸收后无法保持结构完整性,会被体内的肽酶水解,这为后续进行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蛋白酶 虚拟筛选 药靶结合动力学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
下载PDF
LSM7抑制剂的药物虚拟筛选及验证其促乳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5
作者 刘瑞健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7期31-34,共4页
目的对LSM7抑制剂进行药物虚拟筛选并验证LSM7抑制剂是否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方法下载并分析公共数据库中的乳腺癌的基因表达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LSM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以LSM7为靶点进行药物虚拟筛选,选出Valrubicin作为... 目的对LSM7抑制剂进行药物虚拟筛选并验证LSM7抑制剂是否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方法下载并分析公共数据库中的乳腺癌的基因表达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LSM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以LSM7为靶点进行药物虚拟筛选,选出Valrubicin作为LSM7抑制剂,使用MTT方法确定Valrubicin浓度梯度,用不同浓度的Valrubicin处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检测Valrubicin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促凋亡情况,使用蛋白印迹法验证Valrubicin对LSM7以及凋亡相关蛋白的P53、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LSM7在乳腺癌中显著过表达;虚拟药物筛选结果确定Valrubicin为LSM7抑制剂的潜在最佳药物,MTT结果显示Valrubicin对MCF-7细胞增殖抑制存在浓度及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分析显示Valrubicin处理后MCF-7细胞的早期和晚期凋亡率均明显升高。蛋白印迹分析结果验证了Valrubicin通过下调LSM7、Bcl2的表达,上调P53、Bax的表达实现促乳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LSM7在乳腺癌中高表达,Valrubicin作为LSM7抑制剂能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M7 药物虚拟筛选 Valrubicin 乳腺癌 凋亡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Computer-Aided Drug Design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被引量:2
6
作者 Jie Y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2013年第1期1-16,共16页
Computer-aided drug design (CADD)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 playing a pivotal role during new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discovery and optimization of lead compoun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 Computer-aided drug design (CADD)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 playing a pivotal role during new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discovery and optimization of lead compoun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modernization is the only way of TCM development and also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drugs and the discovery of potential drug targets (PDTs). Discovery and validation of PTDs has become the “bottle-neck” restricted new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is urgently solved. Innovative drug resear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bright prospect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druggability” and specificity of PTDs, the “druglikeness” of drug candidates, the methods and technologies of the discovery and validation of PTD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achieve the invention and innovation strategy “from gene to drug”. In virtue of modern high-new technology, especially CADD, combined with TCM theory, research and develop TCM and initiate an innovating way fitting our country progres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CADD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drug research, especially TCM modern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rug Target Discovery CHINESE HERBAL drugS drug Design virtual screening
下载PDF
Drug repurposing against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A review
7
作者 Lianxiang Luo Qin Qiu +6 位作者 Fangfang Huang Kaifeng Liu Yongqi Lan Xiaoling Li Yuge Huang Liao Cui Hui Luo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6期683-690,共8页
Since December 2019,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has been found to be the culprit in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causing a global pandemic.Despite the existence of many vaccine programs,t... Since December 2019,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has been found to be the culprit in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causing a global pandemic.Despite the existence of many vaccine programs,the number of confirmed cases and fatalities due to COVID-19 is still increasing.Furthermore,a number of variants have been reported.Because of the absence of approved anticoronavirus drugs,the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of COVID-19 has become a global challenge.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drug repurposing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identify candidate drugs with a shorter cycle of clinical trials.Here,we summarize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application of drug repurposing in COVID-19,including drug repurposing based on virtual computer screening,network pharmacology,and bioactivity,which may be a beneficial COVID-19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ug repurposing COVID-19 SARS-CoV-2 virtual screening 3C-like protease
下载PDF
超大规模药物虚拟筛选的实现与应用
8
作者 张宝花 李辉 +5 位作者 刘倩 高美娜 黄荷 赵毅 于坤千 金钟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49-1056,共8页
基于分子对接的药物虚拟筛选技术通过评估多个配体化合物与受体的结合强度来筛选最强结合的分子。在新冠病毒疫情全球蔓延形势下,超大规模快速药物虚拟筛选对于从海量配体结构中筛选出潜药分子至关重要。超级计算机的强大算力为药物虚... 基于分子对接的药物虚拟筛选技术通过评估多个配体化合物与受体的结合强度来筛选最强结合的分子。在新冠病毒疫情全球蔓延形势下,超大规模快速药物虚拟筛选对于从海量配体结构中筛选出潜药分子至关重要。超级计算机的强大算力为药物虚拟筛选提供了硬件保障,但超大规模的药物虚拟筛选还面临着很多挑战,影响了计算的有效进行。在对挑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中央数据库进行集中任务分发的方案,设计了多层级任务分发框架,并通过多层级智能调度、海量小分子文件多层级压缩处理、动态负载均衡、高容错管理等技术有效应对了面临的各种挑战,开发了简单易用的“树”形多层级任务分发系统,实现了快速高效稳定的药物虚拟筛选任务分发、计算和结果处理功能,计算效率近线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异构计算技术在国产先进计算系统上针对新冠病毒两种不同活性位点快速完成了超过20亿化合物的药物虚拟筛选,为应对暴发性恶性传染病的超大规模快速虚拟筛选提供了强大计算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虚拟筛选 分子对接 并行分发 容错管理 动态负载均衡
下载PDF
靶向大肠杆菌DksA蛋白的小分子化合物的虚拟筛选及其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9
作者 武周慧 王瑜 +5 位作者 杜衡 王之文 肖爽 甄思慧 李磊 王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16-1126,共11页
大肠杆菌DksA蛋白是RNA聚合酶结合转录因子,前期研究发现其与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性相关。为获得靶向大肠杆菌DksA蛋白的小分子化合物,并鉴定其体外抗菌活性,本研究利用Openeye中的apopdb2receptor工具处理并生成基于DksA蛋白晶体结构(1T... 大肠杆菌DksA蛋白是RNA聚合酶结合转录因子,前期研究发现其与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性相关。为获得靶向大肠杆菌DksA蛋白的小分子化合物,并鉴定其体外抗菌活性,本研究利用Openeye中的apopdb2receptor工具处理并生成基于DksA蛋白晶体结构(1TJL)模型、冷冻电镜结构(7KHE)模型和AlphaFold预测结构(AF)模型3个模型的3D结构,分析3个3D结构间的差异以及生成3个结构的叠合图,采用MOE中的SiteFinder插件搜寻各结构表面可能存在的化合物的结合口袋(Pocket),并分析pocket位置及其属性等指标。结果显示,DksA蛋白的3个3D结构高度重叠,3个结构表面均包含2个pocket,其中pocket1在3个模型中均优于pocket2,因此基于3个结构模型选择pocket1虚拟筛选(VS)小分子化合物。采用VS软件中的FRED对3个DksA蛋白3D结构的pocket1与38969个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采用Chemgauss4打分函数通过亲和力对接打分得到对接分值(Docking score,该值为负值且值越小表示化合物与蛋白的相互作用越强,亲和力也越强)后经第一轮VS与DksA蛋白具有高亲和力的化合物;采用Stardrop软件分析小分子化合物属性和成药性属性,并计算成药性分值(Drug score)及类药五原则分值(Lipinski score),经第二轮VS成药性属性较好的化合物;采用MOE插件中的蛋白-配体相互作用指纹图谱(PLIF)经第三轮VS化合物与DksA蛋白的相互作用位点。结果显示,第一轮VS获得551个与DksA蛋白亲和力较高(-11 kcal/mol<docking score<-7 kcal/mol)的化合物。第二轮VS获得drug score>0.2以及lipinski score>0.4的340个与DksA蛋白有高亲和力和成药属性较好的化合物。第三轮VS结果显示,340个化合物中有296个化合物与DksA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并且获得了296个具有潜在活性靶向大肠杆菌DksA蛋白的化合物。其中95个化合物结合ppGpp和DksA蛋白的结合位点(Lys98、Arg129、Lys139),表明这些化合物间接影响细菌的耐药性和致病性。选择综合评分排名前40的化合物,通过菌悬液定量抑菌试验分别测定这些化合物在体外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结果显示,9个化合物对大肠杆菌标准株E的抑菌率达50%以上,其中有5个化合物(7、10、12、19和25)对大肠杆菌标准株E的抑菌率达80%以上。选择上述筛选出的9个化合物利用VS软件FRED与3种模型3D结构的DksA蛋白进行分子对接、亲和力打分和相互作用模式分析。结果显示,9个化合物与3种模型3D结构DksA蛋白的氨基酸通过氢键相互作用,docking score均较理想,且其周围分布着带正电荷的氨基酸。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该9个化合物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析化合物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其中4个化合物在低浓度时即可对大肠杆菌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株起到杀菌作用。即化合物7、10、12和25对大肠杆菌标准株的MIC值分别为50μmol/L~100μmol/L,对其的MBC值分别为100μmol/~200μmol/L;对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的MIC值分别为50μmol/L~100μmol/L,对其的MBC值分别为100μmol/L~200μmol/L。本研究借助VS技术首次筛选到4个具有显著抗菌活性的化合物,并经体外抗菌试验验证了这4个化合物的抗菌与杀菌活性,为开发防治多重耐药性大肠杆菌感染的新型靶向药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DksA蛋白 多重耐药性 抗菌活性 虚拟筛选
下载PDF
基于核范数正则化的抗癌药物组合协同作用预测
10
作者 史磊晶 王波 +2 位作者 张杉 任福全 李玉双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4-646,共13页
目的抗癌药物联合疗法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策略。针对特定癌症类型,选择高度协同的药物组合,对提高癌症疗效至关重要。然而,确定具有协同作用的药物组合是一项复杂而困难的工作。本研究旨在完全以数据驱动、计算建模的方式优化抗癌药... 目的抗癌药物联合疗法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策略。针对特定癌症类型,选择高度协同的药物组合,对提高癌症疗效至关重要。然而,确定具有协同作用的药物组合是一项复杂而困难的工作。本研究旨在完全以数据驱动、计算建模的方式优化抗癌药物组合高通量虚拟筛选,为“旧药重新定位新组合”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借鉴矩阵填充思想,构建了基于核范数正则化的计算模型NNRM,用于预测抗癌药物组合的协同得分和协同状态。针对固定细胞系构造对称的协同得分观测矩阵;采用分折技巧将观测矩阵稀疏化;借助“交替方向乘子法”和“软阈值估计”求解模型。结果将NNRM应用于O’Neil团队发布的数据集,预测的协同得分与观测值之间的均方根误差为14.78,预测的协同状态准确率为0.94,优于随机森林(RF)和支持向量机(SVM),完全可以与深度学习模型相媲美。此外,NNRM预测的部分缺失值结果与已有研究或临床实践相吻合。结论NNRM可实现大规模、批量预测抗癌药物组合的协同作用,极大地降低了已有模型对数据的要求和计算成本,缩短了高通量虚拟筛选的测试时间,可以作为抗癌药物组合高通量虚拟筛选的可选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癌药物组合 协同作用 高通量虚拟筛选 矩阵填充 核范数正则化 计算模型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VEGFR2和PD-L1双靶点抑制剂的筛选
11
作者 郑伟 童荣生 +1 位作者 何俊 师健友 《合成化学》 CAS 2023年第5期321-328,共8页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最具侵袭性的实体恶性肿瘤之一,尽管近几十年来在肝切除术、射频消融和肝移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HCC患者的愈后仍不乐观,主要原因是HCC的高复发率和转移率以及该疾病对化疗和靶向治疗的耐受性。VEGFR2和PD-L...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最具侵袭性的实体恶性肿瘤之一,尽管近几十年来在肝切除术、射频消融和肝移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HCC患者的愈后仍不乐观,主要原因是HCC的高复发率和转移率以及该疾病对化疗和靶向治疗的耐受性。VEGFR2和PD-L1抑制剂联合应用能对小鼠体内的HCC肿瘤进行显著抑制并延长其寿命,因此开发VEGFR2与PD-L1双靶点抑制剂对HCC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经过以分子对接为基础的虚拟筛选、MM-GBSA和ADMET评价以及QSAR模型预测,得到了一系列VEGFR2和PD-L1的双靶点活性化合物,有望为后续抑制剂的开发提供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R2 PD-L1 双靶点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虚拟筛选 MM-GBSA QSAR
下载PDF
药物设计软件AutoDock概述及其虚拟筛选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柏强 《化工管理》 2023年第12期89-93,共5页
AutoDock是一款开源的分子模拟软件,并可在多平台运行,因此适用性非常广泛。通过对AutoDock软件的用途,结合十款包含商业和学术软件的性能打分评估,以及目前存在的不足,结合Python代码块功能进行可行性优化改进,使可以利用其良好的核心... AutoDock是一款开源的分子模拟软件,并可在多平台运行,因此适用性非常广泛。通过对AutoDock软件的用途,结合十款包含商业和学术软件的性能打分评估,以及目前存在的不足,结合Python代码块功能进行可行性优化改进,使可以利用其良好的核心程序来完成全流程的自动化虚拟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设计 AUTODOCK 虚拟筛选
下载PDF
In Silico Screening of Potential Spike Glycoprotein Inhibitors of SARS-CoV-2 with Drug Repurposing Strategy 被引量:4
13
作者 WEI Tian-zi WANG Hao +9 位作者 WU Xue-qing LU Yi GUAN Sheng-hui DONG Feng-quan DONG Chen-le ZHU Gu-li BAO Yu-zhou ZHANG Jian WANG Guan-yu LI Hai-ying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9期663-669,共7页
Objective:To select potential molecules that can target viral spike proteins,which may potentially interrup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human angiotension-converting enzyme 2(ACE2)receptor and viral spike protein by ... Objective:To select potential molecules that can target viral spike proteins,which may potentially interrup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human angiotension-converting enzyme 2(ACE2)receptor and viral spike protein by virtual screening.Methods:The three-dimensional(3D)-coordinate file of the receptor-binding domain(RBD)-ACE2 complex for searching a suitable docking pocket was firstly downloaded and prepared.Secondly,approximately 15,000 molecular candidates were prepared,including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approved drngs from DrugBank and natural compound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TCMSP),for the docking process.Then,virtual screening was performed and the binding energy in Autodock Vina was calculated.Finally,the top 20 molecules with high binding energy and their Chinese medicine(CM)herb sources were listed in this paper.Results:It was found that digitoxin,a cardiac glycoside in DrugBank and bisindigotin in TCMSP had the highest docking scores.Interestingly,two of the CM herbs containing the natural compounds that had relatively high binding scores,Forsyfh/ae frucft/s and/saf/d/s racWx,are components of Lianhua Qingwen(莲花清痕),a CM formula reportedly exerting activity against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Cov-2.Moreover,raltegravir,an HIV integrase inhibitor,was found to have a relatively high binding score.Conclusions:A class of compounds,which are from FDA-approved drugs and CM natural compounds,that had high binding energy with RBD of the viral spike protein.Our work provides potential candidates for other researchers to identify inhibitors to prevent SARS-CoV-2 infection,and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CM and integrative application of CM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treating COVID-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SARS-CoV-2 drug repurposing virtual screening Chinese medicine
原文传递
融合多模态数据的药物合成反应的虚拟筛选
14
作者 孙晓飞 朱静远 +1 位作者 陈斌 游恒志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2-629,共8页
药物合成反应,特别是不对称反应是现代药物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家们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资源来识别各种化学反应模式,以实现高效合成和不对称催化。量子力学计算和机器学习算法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证明了通过计算机学习现有药物合... 药物合成反应,特别是不对称反应是现代药物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家们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资源来识别各种化学反应模式,以实现高效合成和不对称催化。量子力学计算和机器学习算法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证明了通过计算机学习现有药物合成反应数据并进行精确虚拟筛选的巨大潜力。然而,现有方法局限于单一模态的数据来源,并且由于数据少的限制,只能使用基本的机器学习方法,使它们在更广泛场景中的普遍应用受到阻碍。因此,提出两种融合多模态数据的药物合成反应的筛选模型来进行反应产率和对映选择性的虚拟筛选,并给出了一种基于Boltzmann分布进行加权的3D构象描述符,从而将分子的立体空间信息与量子力学性质结合起来。这两种多模态数据融合模型在两个代表性的有机合成反应(C-N偶联反应和N,S-缩醛反应)中进行了训练和验证,结果表明前者的R2相对于基线方法在大多数据划分上的提升超过了1个百分点,后者的平均绝对误差(MAE)相对于基线方法在大多数据划分上的下降超过了0.5个百分点。可见,在有机反应筛选的不同任务中采用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模型都会带来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合成反应 不对称反应 机器学习 多模态数据 3D分子描述符 虚拟筛选
下载PDF
新冠病毒SARS-CoV-2主蛋白酶3CLpro抑制剂的多步虚拟筛选
15
作者 杜宏金 余晓谭 +2 位作者 李翰旭 万洛婷 邹瑜 《药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0期801-806,共6页
目的通过构建多步虚拟筛选模型和方法,寻找有效筛选新冠状病毒SARS-CoV-2主蛋白酶3CLpro抑制剂的方法,为抗击COVID-19提供潜在的候选药物。方法利用Discovery Studio Client 2016和AutoDock Vina 1.5.6软件对ZINC数据库共5811个化合物... 目的通过构建多步虚拟筛选模型和方法,寻找有效筛选新冠状病毒SARS-CoV-2主蛋白酶3CLpro抑制剂的方法,为抗击COVID-19提供潜在的候选药物。方法利用Discovery Studio Client 2016和AutoDock Vina 1.5.6软件对ZINC数据库共5811个化合物进行基于结构的虚拟筛选,然后基于配体的药效团模型,选取最佳模型后进行基于配体的虚拟筛选,最后基于构效关系筛选出与抗病毒有关的药物。结果经过3步筛选最终得到11个具有高亲和力、高拟合值和适当药理作用的化合物。结论通过3种不同方法的多步筛选可以快速寻找出具有高活性的候选化合物,表明构建的虚拟筛选的方法和模型有效,为今后抗COVID-19药物研究提供了潜在的研究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SARS-CoV-2 虚拟筛选 药物再利用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后基因组时代的药物发现:趋势和实践 被引量:19
16
作者 陈凯先 蒋华良 +1 位作者 罗小民 沈建华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57-260,共4页
人类基因组计划深刻地影响了药物研究和开发的思路和策略 ,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与药物研究的结合日益紧密 ,计算机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多应用到药物研究过程中来。本文以实例说明了虚拟筛选。
关键词 药物研究 药物发现 虚拟筛选 后基因组时代 靶标 配体垂钓
下载PDF
虚拟筛选与新药发现 被引量:42
17
作者 李洪林 沈建华 +5 位作者 罗小民 沈旭 朱维良 王希诚 陈凯先 蒋华良 《生命科学》 CSCD 2005年第2期125-131,共7页
虚拟筛选是创新药物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技术,近年来引起了研究机构和制药公司的高度重视,并且已经成为一种与高通量筛选互补的实用化工具,加入到了创新药物研究的工作流程(pipeline)中。本文介绍国际上虚拟筛选及其在创新药物发现中应用... 虚拟筛选是创新药物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技术,近年来引起了研究机构和制药公司的高度重视,并且已经成为一种与高通量筛选互补的实用化工具,加入到了创新药物研究的工作流程(pipeline)中。本文介绍国际上虚拟筛选及其在创新药物发现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特别介绍了我国这方面研究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筛选 分子对接 药物设计 功能基因组
下载PDF
分子对接软件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8
作者 赵晨 夏春光 +2 位作者 于敏 潘月 王辂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4-240,共7页
近10年来,随着X-射线晶体学和高通量测序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蛋白晶体结构得到确证,其相应的基因信息也随之公布。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信息的"井喷",产生了愈来愈多的药物靶标,加之计算科学的蓬勃发展亦极... 近10年来,随着X-射线晶体学和高通量测序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蛋白晶体结构得到确证,其相应的基因信息也随之公布。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信息的"井喷",产生了愈来愈多的药物靶标,加之计算科学的蓬勃发展亦极大地促进了分子对接和虚拟筛选技术在药物设计领域的应用推广。如今,计算技术已成为药物设计领域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计算机模拟的分子对接运算,研究人员能快速准确地描述药物与靶标间的相互作用,从而缩短了药物研发周期。本文简要介绍了分子对接化学机理、分子表征方法以及3种分子对接机制。同时着重介绍了一些在药物设计中广泛使用的分子对接软件,包括Auto Dock、SLIDE、DOCK以及Auto Dock Vina。这些软件分别采用不同的搜索算法以及打分函数,但其功能较为相似且囊括了分子对接领域的最近研究进展。为了使分子对接过程更为方便快捷,研究者们不断更新计算技术,推出各种图形分析工具。最后,以G蛋白偶联受体和蛋白激酶为例,简要说明分子对接及虚拟筛选领域的部分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设计 分子对接 虚拟筛选 蛋白质
下载PDF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整合计算机虚拟筛选、化学合成和生物测试方法 被引量:11
19
作者 叶德举 罗小民 +4 位作者 沈建华 朱维良 沈旭 蒋华良 柳红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39-1946,共8页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在药物研究中起关键作用。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筛选是创新药物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已成为一种与高通量筛选互补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中。本文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实例,综述了通过计算机虚拟筛选、化学合...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在药物研究中起关键作用。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筛选是创新药物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已成为一种与高通量筛选互补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中。本文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实例,综述了通过计算机虚拟筛选、化学合成和生物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来发现先导化合物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导化合物 虚拟筛选 分子对接 合成 生物测试
下载PDF
计算机药物虚拟筛选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26
20
作者 朱伟 陈可冀 徐筱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3-266,共4页
计算机技术、分子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药物虚拟筛选技术在药物开发中广泛而成功的应用;结合文献及本研究组的工作,本文系统阐述了计算机药物虚拟筛选技术的原理、方法和策略,对近年来有关计算机虚拟药物筛... 计算机技术、分子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药物虚拟筛选技术在药物开发中广泛而成功的应用;结合文献及本研究组的工作,本文系统阐述了计算机药物虚拟筛选技术的原理、方法和策略,对近年来有关计算机虚拟药物筛选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回顾。笔者认为计算机药物虚拟筛选技术必将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在中医药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药物虚拟筛选 中医药 有效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