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7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trollable blood–brain barrier(BBB)regulation based on gigahertz acoustic streaming 被引量:1
1
作者 Hang Qi Shuaihua Zhang +2 位作者 Jiaxue Liang Shan He Yanyan Wang 《Nanotechnology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 CAS CSCD 2022年第4期1-7,共7页
The blood–brain barrier(BBB)is a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barrier necessary for brain homeostasis,and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alization of neural function and in protecting the brain from damage by circu... The blood–brain barrier(BBB)is a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barrier necessary for brain homeostasis,and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alization of neural function and in protecting the brain from damage by circulating toxins and pathogens.However,the extremely dense BBB also severely limits the transport of molecules across it,which is a great hindrance to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diseases.This paper reports a new method for controllable opening of the BBB,based on the gigahertz acoustic streaming(AS)generated by a bulk acoustic wave resonant device.By adjusting the input power and working distance of the device,AS with tunable flow rate can be generated to disrupt tight junction proteins(TJs)between endothelial cells.The results obtained with this method show that the gigahertz AS promotes the penetration of dextran molecules with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s across the BBB.This work provides a new platform for studying the mechanical regulation of BBB by fluid shear forces and a new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drug deliv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od–brain barrier Mechanical regulation drug delivery Bulk acoustic wave Acoustic streaming
下载PDF
Early effects of Lansoprazole orally disintegrating tablets on intragastric pH in CYP2C19 extensive metabolizers 被引量:2
2
作者 Hatsushi Yamagishi Tomoyuki Koike +10 位作者 Shuichi Ohara Toru Horii Ryousuke Kikuchi Shigeyuki Kobayashi Yasuhiko Abe Katsunori Iijima Akira Imatani Kaori Suzuki Takanori Hishinuma Junichi Goto Tooru Shimosegaw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3期2049-2054,共6页
AIM: To compare rabeprazole (RPZ; 10 mg) with Lansoprazole orally disintegrating tablets (LPZ; 30 mg OD) in terms of antisecretory activity and blood drug concentration after a single dose. METHODS: Eight H pylori-neg... AIM: To compare rabeprazole (RPZ; 10 mg) with Lansoprazole orally disintegrating tablets (LPZ; 30 mg OD) in terms of antisecretory activity and blood drug concentration after a single dose. METHODS: Eight H pylori-negative cytochrome P450 (CYP) 2C19 extensive metabolizers were assigned to receive a single oral dose of RPZ 10 mg or LPZ 30 mg OD. Twelve hour intragastric pH monitoring was perform- ed on the day of treatment. Blood samples were also collected 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each drug. RESULTS: LPZ 30 mg OD induced a significantly earlier rise in blood drug concentration than RPZ 10 mg; consequently, LPZ 30 mg OD induced a significantly earlier rise in median pH in the third and fourth hours of the study. CONCLUSION: In H pylori-negative CYP2C19 extensive metabolizers, LPZ 30 mg OD induced a significantly faster inhibition of gastric acid secretion than RPZ 10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Z 30 mg orally disintegrating tablets intragastric pH blood drug concentration Cytochrome P450 2C19 extensive metabolizers H pylori-negative
下载PDF
同时测定血浆INH、AcINH、RFP和PZA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及其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亮 钱智磊 +3 位作者 陆磊 侯文洁 丁红梓 王洁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8期23-26,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血浆异烟肼(INH)、乙酰异烟肼(Ac 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并验证其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HPLC色谱柱为Waters Xselect-HSS T3(250 mm×4.6 mm,5μm),以乙腈和磷酸二氢...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血浆异烟肼(INH)、乙酰异烟肼(Ac 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并验证其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HPLC色谱柱为Waters Xselect-HSS T3(250 mm×4.6 mm,5μm),以乙腈和磷酸二氢钾为流动相,柱温40℃,流速0.8~1.0 m L/min,进样体积20μL。同时进样含INH、Ac INH、RFP、PZA对照品的血浆,检验方法的专属性、线性关系、精密度和准确度、稳定性及回收率。取联合服用INH、乙胺丁醇、RFP和PZA的10例肺结核患者的血浆样本,采用上述HPLC测定INH、Ac INH、RFP和PZA的血药浓度。结果血浆样本中INH、Ac INH、RFP和PZA各组分有较好的分离,互不干扰;在线性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日内、日间精密度均<10%;稳定性较好;回收率为80%~120%。肺结核患者中除1例Ac INH和1例RFP血药浓度低于线性范围外,其余数据均在线性范围内。结论成功建立了同时测定血浆INH、Ac INH、RFP、PZA的HPLC方法,该方法专属性好,样品处理简单,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高效液相色谱法 异烟肼 利福平 吡嗪酰胺 乙酰异烟肼 血药浓度
下载PDF
阿帕替尼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段贤春 薛苏君 祝永福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00-1504,共5页
目的 建立测定阿帕替尼血药浓度的方法并进行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进行血药浓度测定,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柱温为40℃,进样量为5μL。收集26例... 目的 建立测定阿帕替尼血药浓度的方法并进行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进行血药浓度测定,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柱温为40℃,进样量为5μL。收集26例服用阿帕替尼癌症患者的病例资料,检测其血药浓度,分析阿帕替尼血药浓度与患者年龄、给药剂量、不良反应及联合用药的相关性,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肾损伤相关因子[胱抑素C(CysC)、肾损伤分子1(KIM-1)、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阿帕替尼检测质量浓度在500~2 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试验RSD为3.7%,稳定性试验RSD为4.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0%(RSD为2.1%)。26例患者的阿帕替尼血药浓度最低为103 ng/mL,最高为1 932ng/mL。患者的血药浓度随年龄呈波动降低趋势。在0.125或0.25 g给药剂量下,服用阿帕替尼的患者体内血药浓度集中在1 000~2 000 ng/mL范围内。26例癌症患者中有13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血药浓度500~<1 000 ng/mL者未见不良反应发生。20例患者同时联用了其他药物,其血药浓度高低不同。治疗后,患者的血清CysC、KIM-1、IL-18、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所建立的UPLC方法能快速检测阿帕替尼血药浓度。临床使用阿帕替尼时应综合考虑患者年龄和药物联用等情况,并注意防范阿帕替尼可能导致的急性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血药浓度监测 超高效液相色谱 肾损伤 不良反应
下载PDF
MALDI-TOF MS快速检测血流感染大肠杆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的药敏研究
5
作者 刘春林 黄德兵 +1 位作者 吴清念 蔡甜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10期146-149,共4页
目的评价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MALDI-TOF MS)直接靶板微滴生长法(direct-on-target microdroplet growth assay,DOT-MGA)快速检测血流感染大肠杆菌对第3代头... 目的评价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MALDI-TOF MS)直接靶板微滴生长法(direct-on-target microdroplet growth assay,DOT-MGA)快速检测血流感染大肠杆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药敏实验的价值。方法收集血流感染大肠杆菌50株作为实验菌株。采用菌液与不同浓度头孢噻肟在靶板上混合作为检测孔,不加抗菌药物的菌液作为生长对照孔,孵育4h后,根据DOT-MGA法鉴定靶板上的待测菌,所对应检测孔位代表头孢噻肟最低抑菌浓度,并以微量肉汤稀释法作为比较。结果微量肉汤稀释法和DOT-MGA法检测大肠杆菌对头孢噻肟最低抑菌浓度基本一致率为96%,分类一致率为94%,较大偏差为2%,次要偏差为4%,未发现重大偏差,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结论MALDI-TOF MS结合DOT-MGA法能够短时间内准确提供大肠杆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的药敏信息,为临床早期精准管理血流感染患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靶板微滴生长法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血流感染 第3代头孢菌素 最低抑菌浓度
下载PDF
胃肠间质瘤患者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仿制药和原研药的血药浓度及安全性评估
6
作者 陈欣然 刘明峰 +3 位作者 郭腾 杜丽英 侯娟 霍丽曼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4年第4期256-260,共5页
目的:比较胃肠间质瘤患者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仿制药与原研药的血药浓度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医生和患者选择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门诊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药物的胃肠间质瘤患者,分为原研... 目的:比较胃肠间质瘤患者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仿制药与原研药的血药浓度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医生和患者选择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门诊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药物的胃肠间质瘤患者,分为原研药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组,仿制药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组,以及仿制药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患者用药后的伊马替尼及其代谢产物N-去甲基伊马替尼的血液稳态谷浓度。收集患者用药后的所有不良反应,并根据常见不良反应评估标准5.0版(CTCAE 5.0)确定不良反应等级。分析3组患者血药浓度和服药后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原研药组和两个仿制药组伊马替尼稳态谷浓度,N-去甲基伊马替尼稳态谷浓度,以及伊马替尼和N-去甲基伊马替尼稳态谷浓度之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原研药和两个仿制药组不良反应等级也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原研药和两个仿制药安全性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马替尼 仿制药 原研药 血药浓度 不良反应 队列研究
下载PDF
ICU患者多黏菌素B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分析
7
作者 宋小玲 肖雄 +3 位作者 吕燕妮 万青 钟海利 王燕霞 《药品评价》 CAS 2024年第3期312-316,共5页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多黏菌素B血药浓度达标情况及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ICU患者使用多黏菌素B治疗后的稳态24 h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_(ss,24h))达标情况、影响因素及不良反应。结果 61例...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多黏菌素B血药浓度达标情况及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ICU患者使用多黏菌素B治疗后的稳态24 h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_(ss,24h))达标情况、影响因素及不良反应。结果 61例患者多黏菌素B AUC_(ss,24h)达标率为37.70%(23/61)。肌酐清除率与谷浓度(C_(min))及AUC_(ss,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酐清除率与C_(min)(r=-0.45)及AUC_(ss,24h)均为负相关(r=-0.34)。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AUC_(ss,24h)与滴注时间显著相关(P<0.05),输注时间>1小时组AUC_(ss,24h)达标率高于1小时组。虽然AUC_(ss,24h)与年龄及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年龄增大或中重度肾功能不全,AUC_(ss,24h)达标率降低。多黏菌素B相关肾损伤发生率为45.24%(19/42),肾损伤组AUC_(ss,24h)>100 (mg·h)/L比例较高。结论 多黏菌素B AUC_(ss,24h)可能与年龄、输注时间及肾功能有关,多黏菌素B相关肾损伤与AUC_(ss,24h)>100(mg·h)/L有关,临床需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和个体化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B 治疗药物监测 血药浓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治疗药物监测》实验课线上教学模式的探索
8
作者 高惠静 袁圆 +4 位作者 李静 陈蓓 马丽娟 陈雯雯 赵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2期1-5,共5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移动终端的普及,传统的实验课线下教学模式呈现出一定的短板,线上教学模式成为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药学专业必修课程《治疗药物监测》实验课“高效液相色谱...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移动终端的普及,传统的实验课线下教学模式呈现出一定的短板,线上教学模式成为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药学专业必修课程《治疗药物监测》实验课“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卡马西平血药浓度”为例,围绕临床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标准,基于线上平台,从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巩固三阶段探索实验课线上教学模式,推动了信息技术与课堂的融合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促进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为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实验教学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药物监测 实验课 线上教学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血药浓度 探索
下载PDF
万古霉素腹腔给药治疗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9
作者 谢静 张莹 沈正泽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7期789-792,共4页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RP)万古霉素腹腔给药方案与血药浓度监测情况,探讨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海南省人民医院经万古霉素腹腔给药治疗且监测血药浓度的40例PDRP患者资料,分析万...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RP)万古霉素腹腔给药方案与血药浓度监测情况,探讨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海南省人民医院经万古霉素腹腔给药治疗且监测血药浓度的40例PDRP患者资料,分析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分布情况、各方案首次血药浓度水平、依据血药浓度调整给药方案的情况以及血药浓度与临床结局的关系。结果:(1)69例次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结果中,血药浓度主要分布于10~15 mg/L(28例次,占40.58%),平均浓度为(15.54±5.25)mg/L;治疗期间,监测1次、2次和3次及以上血药浓度的患者分别为20、15和5例,其中,依次有6、15和5例患者依据血药浓度调整了万古霉素给药方案。(2)以万古霉素0.5 g,1日1次、隔日1次和隔2日1次腹腔给药;1日1次方案的首次血药浓度为(17.11±4.43)mg/L,隔日1次方案的首次血药浓度为(14.92±4.21)mg/L,隔2日1次方案的首次血药浓度为(11.27±2.66)mg/L,1日1次方案与隔2日1次方案首次血药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以15 mg/L为界分组,高浓度组与低浓度组患者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10 mg/L为界分组,浓度<10 mg/L组患者的有效率为25.00%(1/4),显著低于浓度≥10 mg/L组的83.33%(3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古霉素腹腔给药的血药浓度存在着较大个体差异,建议优先选用0.5 g、1日1次方案或首剂给予更高的负荷剂量,血药浓度维持≥10 mg/L;对于多次给药及方案调整的患者,应动态监测血药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万古霉素 治疗药物监测 血药浓度
下载PDF
伏立康唑致氯气中毒患者肝损伤1例
10
作者 田丹丽 麻小英 刘江波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24年第3期186-190,共5页
目的分析伏立康唑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原因、机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充分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参与1例氯气中毒后继发真菌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结果临床药师结合用药史及药物作用特点,协助医... 目的分析伏立康唑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原因、机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充分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参与1例氯气中毒后继发真菌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结果临床药师结合用药史及药物作用特点,协助医师查找和判断急性肝损伤的原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最终患者预后良好。结论临床药师参与诊疗,对患者进行用药监护,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危害,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肝损伤 血药浓度 不良反应:抗感染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的还原型和氧化型辅酶Q10
11
作者 袁博 李烜 李鹏飞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3期2908-2912,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用于同时测定人血浆中的还原型辅酶Q10(泛醇-10)和氧化型辅酶Q10(泛醌-10),并实现临床应用。方法血浆标本经甲醇沉淀蛋白,以辅酶Q9为内标,使用Kinetex C18(3.0×50 mm,2.6μm...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用于同时测定人血浆中的还原型辅酶Q10(泛醇-10)和氧化型辅酶Q10(泛醌-10),并实现临床应用。方法血浆标本经甲醇沉淀蛋白,以辅酶Q9为内标,使用Kinetex C18(3.0×50 mm,2.6μm,100?)色谱柱等度洗脱进行柱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化方式,以多反应监测方式进行质谱定量检测。考察该方法的特异性、标准曲线与定量下限、精密度与正确度、稳定性等。结果泛醇-10和泛醌-10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07和1.81 min,单个样品分析时间为3.2 min。泛醇-10和泛醌-10分别在50~2000和1~100 ng/mL的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定量下限均可达1 ng/mL。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均≤9.7%,正确度为96.2%~103.9%,该方法具备较高的正确度和精密度。室温放置6 h、4~8℃冷藏5 d、-20℃冷冻放置30 d存放条件不影响对分析物浓度进行准确测定。结论该方法分析时间短,灵敏度较高,血浆用量少,适用于血浆标本中泛醇-10和泛醌-10的血药浓度监测及准确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Q10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还原型辅酶Q10 氧化型辅酶Q10 血药浓度监测
下载PDF
恩他卡朋双多巴片联合美多芭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爱滨 李飞飞 +3 位作者 陈保增 陈孝伟 郝强 陶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1008-1012,共5页
目的分析恩他卡朋双多巴片联合美多芭治疗老年帕金森病(PD)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03—2023-03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PD老年患者1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服用美多芭,77例)和研究组(服用恩他卡朋双多巴片联合美多芭,77例),比较2组患者的... 目的分析恩他卡朋双多巴片联合美多芭治疗老年帕金森病(PD)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03—2023-03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PD老年患者1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服用美多芭,77例)和研究组(服用恩他卡朋双多巴片联合美多芭,77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评分、血药浓度、氧化应激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2.21%,高于对照组的79.22%(χ^(2)=5.303,P=0.021)。治疗后2组患者的UPDRSⅠ~Ⅳ评分均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左旋多巴(LD)血药浓度为(2.59±0.51)mg/L,高于对照组的(2.16±0.45)mg/L(t=5.548,P<0.001)。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氧化应激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丙二醛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均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他卡朋双多巴片联合美多芭治疗老年PD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血药浓度与机体抗氧化水平,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恩他卡朋双多巴片 美多芭 左旋多巴 血药浓度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北京某三甲医院6537例7种新型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与分析
13
作者 李欣恬 张冬婕 +3 位作者 杨莉 赵志刚 梅升辉 霍记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26-2032,共7页
目的对7种新型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LEV)、奥卡西平(OXC)、拉莫三嗪(LTG)、托吡酯(TPM)、拉考沙胺(LCM)、唑尼沙胺(ZNS)、吡仑帕奈(PER)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某三甲医院2021年11月—2... 目的对7种新型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LEV)、奥卡西平(OXC)、拉莫三嗪(LTG)、托吡酯(TPM)、拉考沙胺(LCM)、唑尼沙胺(ZNS)、吡仑帕奈(PER)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某三甲医院2021年11月—2023年3月7种新型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共收集有效浓度数据6537例次。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用药情况进行分组,分析并比较各组间的血药物浓度水平及达标率。结果患者男/女比例为1.35∶1。OXC、LEV、LCM、TPM的血药浓度分布在性别上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LEV血药浓度在儿童组与老年组、青中年组与老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XC、ZNS、TPM的血药浓度分别在儿童组与青中年组、青中年组与老年组、儿童组与青中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药浓度总达标率最高和最低的药物分别为OXC、LCM;不同年龄段间达标率进行多组间比较,儿童组OXC和TPM浓度达标率显著高于青中年组(P<0.05),老年组LEV浓度达标率显著高于儿童组和青中年组(P<0.05)。合并用药共计2133例次,添加治疗时使用频次高且疗效好、相互作用弱的药物为LEV、OXC和LTG。结论新型抗癫痫药物在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前景,通过治疗药物监测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个体化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抗癫痫药物 治疗药物监测 血药浓度 合并用药 癫痫
下载PDF
羟氯喹血药浓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黄萱 谢菡 +1 位作者 葛卫红 周玉皆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5-220,共6页
羟氯喹最初被用作抗疟药,由于其成本效益、安全性和有效性,现已被广泛用于治疗风湿免疫病。除了免疫调节作用外,羟氯喹还表现出抗血栓、降脂和降糖的特性。羟氯喹血药浓度和临床治疗结果和不良反应相关,并且能反映患者依从性。但由于羟... 羟氯喹最初被用作抗疟药,由于其成本效益、安全性和有效性,现已被广泛用于治疗风湿免疫病。除了免疫调节作用外,羟氯喹还表现出抗血栓、降脂和降糖的特性。羟氯喹血药浓度和临床治疗结果和不良反应相关,并且能反映患者依从性。但由于羟氯喹药动学特征复杂,即使服用相同剂量,血药浓度在个体间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该文从生理因素、病理因素、代谢酶基因多态性、药物因素等方面探讨影响羟氯喹血药浓度的因素,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氯喹 血药浓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Paxlovid对肺移植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影响的研究
15
作者 任涵 梁艳 +7 位作者 张莎莎 朱笳悦 张文想 王炎 牛玉坤 彭紫琪 马明玥 郭冬杰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86-91,共6页
目的探索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Paxlovid)对肺移植患者他克莫司(Tacrolimus,TAC)血药浓度的影响,为肺移植术后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服用Paxlovid与TAC时的用药安全提供合理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1月31... 目的探索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Paxlovid)对肺移植患者他克莫司(Tacrolimus,TAC)血药浓度的影响,为肺移植术后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服用Paxlovid与TAC时的用药安全提供合理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5例肺移植术后服用Paxlovid的患者(服用Paxlovid之前,5例患者的TAC血药浓度均已达稳态),测定服用Paxlovid期间及之后的TAC谷浓度,记录Paxlovid停药后重新启用TAC的时间和剂量,同时收集用药期间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数据。结果在Paxlovid使用期间,3例患者的TAC血药浓度分别下降19.4%、8.4%、14.7%,另外2例分别升高了21.6%、80.6%。重新启用TAC之后,3例患者TAC谷浓度出现了先上升(平均上升59.5%)后下降(平均下降33.3%)的趋势,而另外2例患者TAC谷浓度则一直持续下降。4例患者分别是在TAC血药浓度为基线水平的47.2%、72.6%、83.8%、60.3%时开始恢复使用TAC,1例则是在基线水平的171.2%开始启用TAC。2例患者以基线剂量开始启用TAC,另外3例患者分别以85.7%、44.4%、90.9%的基线剂量开始重新使用。结论Paxlovid会对TAC血药浓度产生影响,不仅是在Paxlovid治疗期间,甚至持续至停药后第6天,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建议在患者治疗期间严密监测TAC血药浓度,根据血药浓度实行个体化TAC给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 他克莫司 血药浓度 药物相互作用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季节、病原菌特点及药敏分析
16
作者 张炎 高志伟 +1 位作者 廉秀花 王尊松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12期943-946,共4页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发病季节、病原菌特点及药敏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21年6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发病季节、病原菌特点及药敏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21年6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学科行带隧道和涤纶套导管(tunnel-cuffed catheter,TCC)置入手术患者的导管使用情况,共纳入因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住院患者62例,其中血培养有明确病原菌患者48例,分析其感染发生季节、病原菌特点及药敏性。结果导管血流感染在春夏季高于秋冬季(χ^(2)=6.323,P=0.012)。导管血流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氏阳性菌占52.9%,革兰氏阴性菌占45.1%,革兰氏阳性菌一半以上是金黄色葡萄球菌(63.0%),其次是表皮葡萄球菌(22.2%);革兰氏阴性菌种类较多,感染比例最高的是大肠埃希菌(21.7%)。对革兰氏阳性菌较敏感的抗生素有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替加环素,耐药率较高的抗生素有青霉素G、红霉素、克林霉素。对革兰氏阴性菌较敏感的抗生素有厄他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高的抗生素有氨苄西林、头孢唑啉。结论导管血流感染在春、夏季发病率较高。导管血流感染的革兰氏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占绝大部分,革兰氏阴性菌种类较多,最常见的是大肠埃希菌。特殊使用级抗生素使用受到限制时,可考虑莫西沙星加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头孢哌酮/舒巴坦作为CRBSI经验性抗生素治疗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病原菌 药敏分析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对老年患者伏立康唑常见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研究
17
作者 唐锦心 侯齐书 +1 位作者 戴伟伟 叶继锋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3期284-287,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伏立康唑常见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温州市中心医院2017年8月至2022年8月接受伏立康唑治疗并实施血药浓度监测老年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90例患者,31例(34.44%)患者出现肝损伤,15例(16.6...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伏立康唑常见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温州市中心医院2017年8月至2022年8月接受伏立康唑治疗并实施血药浓度监测老年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90例患者,31例(34.44%)患者出现肝损伤,15例(16.67%)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9例(10.00%)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谷浓度是伏立康唑发生肝损伤和精神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肝损伤和精神症状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4和0.86,临界值分别为1.92 mg·L^(-1)(敏感度87.1%,特异度50.0%)和4.02 mg·L^(-1)(敏感度88.9%,特异度76.7%)。结论伏立康唑高谷浓度与不良反应密切相关,基于血药浓度监测引导个体化给药,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老年患者 药品不良反应 危险因素 血药浓度
下载PDF
原研与仿制伏立康唑注射剂的血药浓度对比与疗效分析
18
作者 杨丹 王漪檬 +1 位作者 李巧艳 马爱玲 《中国药物评价》 2024年第5期384-387,共4页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原研和仿制注射剂的血药浓度差异对住院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瑞美实验室管理系统(LIS),查询收集某院使用伏立康唑原研药和仿制药的住院患者病例,应用Excel软件和SPSS 23.0软件对数...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原研和仿制注射剂的血药浓度差异对住院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瑞美实验室管理系统(LIS),查询收集某院使用伏立康唑原研药和仿制药的住院患者病例,应用Excel软件和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伏立康唑原研药血药浓度在>5.0μg·mL^(-1)所占比例最高(55.81%),仿制药血药浓度在(0.5~5.0)μg·mL^(-1)所占比例最高(72.53%)。原研药和仿制药均是好转率最高,且二者的治愈情况、一般情况和危重情况基本一致;仿制药好转率(53.85%)高于原研药(44.19%),原研药死亡率(9.30%)高于仿制药(1.10%)。二者在3个血药浓度范围的治愈率基本一致;仿制药在(0.5~5.0)μg·mL^(-1)范围的治愈率、好转率和一般率均优于其他两个浓度,且好转率、一般率均高于原研药;原研药在>5.0μg·mL^(-1)范围的好转率和一般率均优于其他两个浓度。结论:仿制药在某院的临床使用率高于原研药,二者的疗效基本一致。伏立康唑仿制药的血药浓度更贴近有效血药浓度,原研药更易达到中毒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原研药 仿制药 血药浓度 治疗结局
下载PDF
伏立康唑基因多态性与血药浓度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李雅暄 宋沧桑 +3 位作者 李兴德 王国徽 毛盼盼 马雪娇 《中国药物评价》 2024年第4期307-313,共7页
伏立康唑(Voriconazole,VRZ)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广泛用于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然而,VRZ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存在显著个体差异,包括非线性药代动力学和不良反应。基因多态性,特别是与CYP酶相关的基因多态性,对VRZ的代谢速率和血药浓度有... 伏立康唑(Voriconazole,VRZ)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广泛用于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然而,VRZ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存在显著个体差异,包括非线性药代动力学和不良反应。基因多态性,特别是与CYP酶相关的基因多态性,对VRZ的代谢速率和血药浓度有显著影响。在VRZ治疗过程中,根据个体基因型和血药浓度调整药物剂量至关重要。本研究综述了VRZ治疗窗和不良反应等问题,强调基因多态性在VRZ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中的关键作用。特别分析了CYP家族基因(如CYP2C19、CYP2C9、CYP3A)、POR基因、FMO3基因以及转运蛋白基因(如SLCO2B1、ABCB1)多态性对VRZ血药浓度及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影响,为VRZ的个体化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减少不良反应,提升治疗效果,并为未来研究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基因多态性 血药浓度 个体化治疗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伏立康唑治疗隐球菌病血药浓度不足1例
20
作者 廖荣强 王秀娟 +1 位作者 何瑶 郑晓媛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285-287,305,共4页
隐球菌感染主要由新生隐球菌引起,可攻击肺和中枢神经系统等人体组织。该文报道1例极可能为CYP2C19快代谢型患者感染隐球菌,在抗感染治疗期间先后经历氟康唑耐药及伏立康唑反复血药浓度不足的问题,最终及时调整为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氟... 隐球菌感染主要由新生隐球菌引起,可攻击肺和中枢神经系统等人体组织。该文报道1例极可能为CYP2C19快代谢型患者感染隐球菌,在抗感染治疗期间先后经历氟康唑耐药及伏立康唑反复血药浓度不足的问题,最终及时调整为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氟胞嘧啶治疗方案得到改善。通过此病例分析,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 耐药 血药浓度 伏立康唑 CYP2C19快代谢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