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4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Whole Pre-stressing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Directed by Conception Reinforcement and the Prospect of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DuanJingmin QianYongjiu ZhouMiao 《工程科学(英文版)》 2005年第2期87-90,共4页
The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thinking and thought in engineering structural reinforcement-“conception reinforcement”. The “conception reinforcement”means using the human being’s thinking and judgment, deciding th... The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thinking and thought in engineering structural reinforcement-“conception reinforcement”. The “conception reinforcement”means using the human being’s thinking and judgment, deciding the fundamental question and principle of engineering structural reinforcement in macrocosm. It expounds the whole prestressing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owing to the direction of conception reinforcement thought, and introduces the prospect of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学 工程结构 预应力加强 发展前景
下载PDF
Without thought的“无意识”误区——深泽直人(Naoto Fukasawa,1956~)设计观念的思想基础及其开展路径阐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占炜 宋武 《艺术设计研究》 2023年第4期99-106,共8页
日本设计师深泽直人提出的without thought本意为“无需思考”,在国内被翻译为“无意识设计”并广为传播,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学者过分强调该理念中的“无意识”内容而忽视其思想基础,还同时造成一些学者对该设计理念开展路径的误解... 日本设计师深泽直人提出的without thought本意为“无需思考”,在国内被翻译为“无意识设计”并广为传播,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学者过分强调该理念中的“无意识”内容而忽视其思想基础,还同时造成一些学者对该设计理念开展路径的误解。深泽直人设计观念的思想基础可以在生态心理学和禅学中找到来源,从个体意义到普遍价值,without thought中的无意识内涵则可从“行为—意义—价值”三个层面来理解。生态心理学和禅学皆有超越“二元”的思想特征,在认识方法上皆反对将他者对象化和主题化,与此呼应,深泽直人认为设计是一种直觉行为,并明确表明自己不用“分析—推理”的方式开展设计工作,概而言之,其接触“无意识”的设计路径旨在让设计者回到由感性直观构成的“生活世界”中,并以“具身性”的方式实现对他者的理解,通过这种“生命体验”扩展自我的边界,进而创造出具有“共感”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thout thought 无意识 深泽直人 生态心理学 禅学 现象学
下载PDF
The Hard Problem of Consciousness from a Bio-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3
作者 Franz Klaus Jansen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7年第11期579-594,共16页
Chalmers introduced the hard problem of consciousness as a profound gap between experience and physical concepts. Philosophical theories were based on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concerning the qualia/concept gap, such ... Chalmers introduced the hard problem of consciousness as a profound gap between experience and physical concepts. Philosophical theories were based on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concerning the qualia/concept gap, such as interactive dualism (Descartes), as well as mono aspect or dual aspect monism. From a bio-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the gap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different activity of two mental functions realizing a mental representation of extra-mental reality. The function of elementary sensation requires active sense organs, which create an uninterrupted physical chain from extra-mental reality to the brain and reflect the present. The function of categorizing reflection no longer needs sense organs, so that the physical chain to extra-mental reality is interrupted and now reflects the past. Whereas elementary sensation is an open system, categorizing reflection remains a closed system, separated from extra-mental reality. This creates the potentiality/reality gap, since prediction from the closed to the open system remains always uncertain. Elementary sensation is associated to specific qualia for each sense organ. Chalmers also attributed qualia to thoughts, with more neutral thought qualia. Thus at the qualia level, there is also an important gap, but now between specific sense qualia and neutral thought qualia. Since all physical concepts are simultaneously linked to neutral thought qualia, the hard problem might be explained by a qualia/qualia gap instead of a qualia/concept gap. The mental function of categorizing reflection induces the change from sense qualia to thought qualia by a categorization process. The specific sense qualia mosaic of an apple is reduced to physical concepts with neutral qualia by progressive categorization first to fruit, then to food, to chemicals and finally to calories. This might explain the gap felt in the hard problem, since specific sense qualia are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neutral thought qualia, so that the hard problem could already be encountered at the qualia level. Since the gap of the hard problem is due to the interaction of different mental functions, it is compatible with a philosophical mo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d problem bio-psychological perception mental functions qualia mosaic sense qualia thoughtqualia thought concepts brain locations
下载PDF
China’s Development Concepts,Thoughts,and Strategies for the New Era
4
作者 XIA YIPU 《China Today》 2017年第12期50-55,共6页
In the past five years the CPC set two centenary goals and the goal to realize the Chinese Dream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which reflects the Party's self-confidence. Meanwhile it has demonstrated greater resolve in ... In the past five years the CPC set two centenary goals and the goal to realize the Chinese Dream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which reflects the Party's self-confidence. Meanwhile it has demonstrated greater resolve in self- improvement, picking up efforts to exercise full and rigorous self-govern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C China’s Development concepts thought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New Era
下载PDF
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合作发展理念:逻辑构成、理论贡献与现实意义
5
作者 刘传春 张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4,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合作的和平方式走出崛起于世界的和平发展道路。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合作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论总结,由以人类命运与共的利益交融为动力、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形式为进程、强劲联动均衡的共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合作的和平方式走出崛起于世界的和平发展道路。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合作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论总结,由以人类命运与共的利益交融为动力、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形式为进程、强劲联动均衡的共同发展为目标所构成,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中国特色大国地位建构的合作发展观。随着中国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合作发展理念为国内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也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新的道路选择,更为遭受严重冲击的全球发展进程提供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外交思想 合作发展理念 和平发展道路
下载PDF
杜威的道德观及其道德教育路径
6
作者 方明军 任昕岳 《山东高等教育》 2024年第1期32-37,89,共7页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基于其实用主义哲学观,质疑了传统道德的孤立、僵化、教条主义、至高无上等特征,可概括为“道德是个体行为与心灵的统一;道德是不断生长的道德;道德是具体情境中的道德”。结合杜威的思维观、兴趣观等教育思想,杜威...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基于其实用主义哲学观,质疑了传统道德的孤立、僵化、教条主义、至高无上等特征,可概括为“道德是个体行为与心灵的统一;道德是不断生长的道德;道德是具体情境中的道德”。结合杜威的思维观、兴趣观等教育思想,杜威的道德教育思路体现为: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拥有面对复杂道德情境的清晰判断力;关注学生道德情感上的敏锐性,孕育积极的道德性格力量;基于“经验道德”改造学校德育“三位一体”,构建学生的完整道德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哲学思想 道德观 道德教育路径
下载PDF
论程抱一作品中的诗画意境
7
作者 唐毅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法文)》 2024年第3期1-9,90,共10页
法国华裔作家程抱一曾以西方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方法对中国传统诗画艺术做系统研究,这使他备受西方学界赞誉。他在早期诗画共论的批评实践中呈现出整体、转化、和谐等美学意蕴,进而在诗画一体的文艺创作中深入存在、死亡、虚、元气、道等... 法国华裔作家程抱一曾以西方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方法对中国传统诗画艺术做系统研究,这使他备受西方学界赞誉。他在早期诗画共论的批评实践中呈现出整体、转化、和谐等美学意蕴,进而在诗画一体的文艺创作中深入存在、死亡、虚、元气、道等哲学思考,力图在跨越中西文化的对话中揭示隐秘而真实的生命和世界。诗画共论的批评范式和诗画一体的创作风格共同营造出趋虚向道、走向大开的诗画意境,构成程抱一文艺思想的重要面向。得益于中西合璧的诗画艺术,他在多个领域的写作都体现出生命存在的和谐以及宇宙整体的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抱一 诗画意境 整体观 道家思想
下载PDF
文化传承与引领:新时期综合性学术期刊的使命担当
8
作者 魏建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6-62,共7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为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在具体办刊实践中,要以之为指引,紧紧围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中心任务,提出标识性学术概念、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为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在具体办刊实践中,要以之为指引,紧紧围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中心任务,提出标识性学术概念、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努力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不断开辟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新境界。要以“四有”理念为办刊基准,强化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解,通过深入挖掘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学术研究的创新和发展,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勇担文化传承与引领的时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综合性学术期刊 文化传承 “四有”理念
下载PDF
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法治理论体系
9
作者 范进学 《交大法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5,共21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法治法理思想,并形成了思想深刻、内容完整、体系宏大、逻辑严密的法治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具体包括法治概念论、法治本质论、法治目的论、法治精神论、法治规范论、法治体系论、法治方法论、法治教... 习近平法治思想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法治法理思想,并形成了思想深刻、内容完整、体系宏大、逻辑严密的法治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具体包括法治概念论、法治本质论、法治目的论、法治精神论、法治规范论、法治体系论、法治方法论、法治教育论、法治信仰论、法治自信论、法治文化论等。前五论阐明了法治内在与外在的理论与制度的本体问题,概念论阐释法治是什么,本质论诠释法治的政治方向与定位,目的论解决法治的意义与归属,精神论阐明法治的灵魂何谓,规范论则为作为理想、理念、价值的法治找到安身立命的制度载体。因此,前五论关乎法治的内在道德与外在规范以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原理。后六论阐释了法治的全过程、全领域的运行过程及其规律,解决法治的目的、精神、本质、规范何以实现以及怎样实现的战略、战术与策略问题:体系论确立了法治建设的目标与法治运行规律,方法论解决了法治战略目标如何实现的路径、方法、方式问题,教育论解决了法治何以使人尊法守法用法的问题,信仰论解决了人们对待法治的根本道德态度、道德习惯与道德义务问题,自信论解决了人们对待本国法治的信心与内在认同问题,文化论阐释了法治的意识形态构成与人文精神积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法治概念 法治精神 法治规范体系 法治信仰 法治十一论
下载PDF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背景、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6
10
作者 郑保卫 郑权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传承与总结党的百年文化工作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职责使命、实践要求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通过系统论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传承与总结党的百年文化工作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职责使命、实践要求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通过系统论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背景、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坚持斗争精神,打好新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动仗;立足伟大实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唯此才能有效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意识形态 斗争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下载PDF
浅析新时代中国外交思想的理论内涵
11
作者 于小惠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2-88,共7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不断丰富了指导新时代中国外交实践的系列理论。新时代中国外交思想是一整套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时代特性、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新中国外交实践经验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相继与辩证耦合,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不断丰富了指导新时代中国外交实践的系列理论。新时代中国外交思想是一整套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时代特性、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新中国外交实践经验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相继与辩证耦合,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成果。因此,探析新时代中国外交思想的理论内涵,有利于深刻领悟其价值意蕴与实践伟力,推动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外交思想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共同体思想 正确义利观
下载PDF
中国政治经济学:自主的话语体系与标识性概念
12
作者 周绍东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7,共8页
提炼标识性概念是构建中国政治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工作之一。在立场概念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矛盾概念上,深刻把握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在战略概念上,以生产方式重构实施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提炼标识性概念是构建中国政治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工作之一。在立场概念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矛盾概念上,深刻把握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在战略概念上,以生产方式重构实施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在制度概念上,坚持社会主义根本经济制度、延伸经济制度和基础经济制度。立场阐明态度,矛盾揭示方法,战略指明方向,制度夯实保障,“立场—矛盾—战略—制度”这一话语体系构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集中表达形式,彰显了中国政治经济学鲜明的自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经济学 习近平经济思想 自主知识体系 标识性概念 话语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整体性思维研究
13
作者 卫郭敏 马炎林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以系统观念为方法论依据,从整体性思维出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认识层面上的整体性体现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重要论述中;在治理层面上的整体性体现在生态系统与社... 以系统观念为方法论依据,从整体性思维出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认识层面上的整体性体现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重要论述中;在治理层面上的整体性体现在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综合治理的整体性、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法治体系的整体性、全社会共同保护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性以及世界生态文明和谐共赢的全球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系统观念 整体性思维
下载PDF
思想情境与读书研讨: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改革思路
14
作者 潘梦璐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85-94,共10页
西方政治思想史是政治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经历了初创、冲击、恢复重建、走向繁荣等发展阶段。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也是政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或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内容主要是西方国家的各种政治思想,具有历史性、复杂性、系... 西方政治思想史是政治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经历了初创、冲击、恢复重建、走向繁荣等发展阶段。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也是政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或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内容主要是西方国家的各种政治思想,具有历史性、复杂性、系统性、思辨性、交叉性等特点。受教材及教学内容的影响,在目前的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中教师可能会遇到历史年代久远、缺乏时代共鸣,课程内容繁多、难以合理把握课程进度,学科思辨意味浓厚、学科发展受到一定限制等方面的挑战。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育理念,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完善课程框架,使课程与读书研讨相配合,同时理论联系实际,洋为中用、古为今用,逐步提升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政治思想史 教学内容 教学理念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消费主义思潮视域下大学生消费观:异化、生成与调适
15
作者 黄文静 孙艳秋 《合肥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8-53,共6页
当代大学生是最具活力的青年消费群体,科学的消费观对其行为指导意义重大。但在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物欲性、符号性、虚假性等影响下,其衍生出了超前性、炫耀性、情绪化消费等异化现象。反思大学生消费观异化背后大学生自身认知不足、“... 当代大学生是最具活力的青年消费群体,科学的消费观对其行为指导意义重大。但在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物欲性、符号性、虚假性等影响下,其衍生出了超前性、炫耀性、情绪化消费等异化现象。反思大学生消费观异化背后大学生自身认知不足、“圈层化”消费观的裹挟与带动、大众传媒与信贷平台的推波助澜等生成逻辑的同时,可以从强化消费观教育,提升大学生认知、突破“圈层化”消费行为,重构朋辈系统、规范新媒体信息,加强舆论引导等方面着手,实现消费主义思潮视域下大学生消费观异化的现实调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主义思潮 大学生 消费观 异化表征
下载PDF
儒家体用观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构建
16
作者 宫宇昕 李俊奎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5,共5页
2023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其中,“明体达用、体用贯通”被勘定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品格”。数千年来儒家体用观因时而变,但“经世致用”一直是其核心精神,“明体达用”也逐渐成为... 2023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其中,“明体达用、体用贯通”被勘定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品格”。数千年来儒家体用观因时而变,但“经世致用”一直是其核心精神,“明体达用”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特征。作为对儒家体用观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崭新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特征之“体”,阐述了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原则、目标、路径之“用”,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体用贯通”。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关联,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的创新、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推进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体用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价值取向与时代启示
17
作者 郭呈才 邢静玥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14,96,共6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价值取向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世界文明发展中彰显中国担当等。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带来深刻启示,...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价值取向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世界文明发展中彰显中国担当等。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带来深刻启示,文化建设要发展高质量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助推世界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社会主义文化 以人民为中心
下载PDF
论习近平经济思想中的历史主动精神与系统观念从马克思的“剧场”和“有机体”隐喻谈起
18
作者 孙贺乾 《实事求是》 2024年第4期17-26,共10页
马克思经常用隐喻的方式来阐释复杂深奥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思想。“剧场”隐喻和“有机体”隐喻是马克思思想历程中两个重要的隐喻,“剧场”隐喻能帮助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出场语境和理论使命;“有机体”隐喻可以从历史(历时... 马克思经常用隐喻的方式来阐释复杂深奥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思想。“剧场”隐喻和“有机体”隐喻是马克思思想历程中两个重要的隐喻,“剧场”隐喻能帮助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出场语境和理论使命;“有机体”隐喻可以从历史(历时态)和结构(共时态)两个向度帮助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内涵和思想深度。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蕴含着鲜明的历史主动精神和系统观念,这是对马克思“两个隐喻”精髓要义的坚持和继承。在新发展阶段,开展经济工作要始终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经济思想 历史主动精神 系统观念 有机体隐喻 剧场隐喻
下载PDF
论“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包容性绿色发展理念的统摄——兼论包容性绿色发展理念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辩证运动
19
作者 王新建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7,107,共8页
中国实践和中国理论孕育并生成了包容性绿色发展理念,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赋予包容性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中国话语“走出去”的历史使命。包容性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成和出场,表现出对“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尊崇和弘扬;而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实践和中国理论孕育并生成了包容性绿色发展理念,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赋予包容性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中国话语“走出去”的历史使命。包容性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成和出场,表现出对“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尊崇和弘扬;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全要素建设路向的规范,以及新发展理念和“两山”理论对符合时空双维时代潮流发展取向的理论预设,凸显“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包容性绿色发展理念的预设和规范作用。由此,包容性绿色发展理念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话语“走出去”的过程中,将形成相互砥砺、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辩证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 包容性绿色发展理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六个必须坚持”
下载PDF
马克思人学理论视域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探究
20
作者 文大稷 杨桦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41-147,共7页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于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百年奋斗历程,汲取了马克思人学理论中的思想精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中不断发展。其中“现实的人”构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逻辑起点,“人的价值”彰显...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于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百年奋斗历程,汲取了马克思人学理论中的思想精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中不断发展。其中“现实的人”构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逻辑起点,“人的价值”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价值意蕴,“人的发展”表明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目标指向。在马克思人学理论视域下深入探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深刻内涵,有助于揭示百年大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内在根源,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凝聚起团结奋斗的人民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人学 以人民为中心 发展思想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