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隐的建筑,呈现的舞台——记2011年蛇形画廊临时展亭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早 张颀 《建筑师》 2012年第6期72-75,共4页
2011年蛇形画廊临时展亭——"封闭花园"由著名瑞士建筑师彼得·卒姆托设计。在这个展亭中,建筑师关心的是如何使建筑成为呈现他者的舞台,而建筑本身则退为环境的背景。因此,在这个建筑中,游人的建筑体验更多的来自鲜花、... 2011年蛇形画廊临时展亭——"封闭花园"由著名瑞士建筑师彼得·卒姆托设计。在这个展亭中,建筑师关心的是如何使建筑成为呈现他者的舞台,而建筑本身则退为环境的背景。因此,在这个建筑中,游人的建筑体验更多的来自鲜花、芳草以及伦敦的雨水。最终,建筑本身与2011的伦敦记忆交织在一起,消融在人们的体验与感知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形画廊 彼得·卒姆托 临时建筑 封闭花园
下载PDF
“灵之园”与“爱欲之园”:中世纪文学中的“园子” 被引量:2
2
作者 孙纯 《德语人文研究》 2014年第2期50-59,共10页
作为中世纪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园子"以自己独特而诗意的方式,表达出中世纪的文化与精神内涵。在对于"园子"的勾勒中,诗人们往往采用一个古老的文学图景"风景宜人之地"(locus amoenus)。此外,中世纪... 作为中世纪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园子"以自己独特而诗意的方式,表达出中世纪的文化与精神内涵。在对于"园子"的勾勒中,诗人们往往采用一个古老的文学图景"风景宜人之地"(locus amoenus)。此外,中世纪文学中的"园子"还尤其从《旧约·创世纪》与《旧约·雅歌》中汲取了深厚的宗教内涵。中世纪诗歌与艺术作品中对"灵之园"与"爱欲之园"的描摹也揭示出中世纪欧洲,尤其是12世纪以来,虔诚的宗教信仰与世俗爱欲两种看似相悖的价值景观共存的有趣现象。以上这些思考会集中体现在我对12世纪的诗人哈特曼·冯·奥埃的亚瑟王叙事诗《埃里克》的分析中。亚瑟王骑士埃里克的最后一次冒险"宫廷之乐"(Joie de la curt)在全书中具有关键的作用。在这一次冒险中出现的"林园"(Baumgarten)是中世纪诗歌"园子勾勒"的一个典例,从中我们既可以看出"风景宜人之地"作为传统文学图景的的"新生",甚至包括《荷马史诗》中园子与爱欲的关系以及奥维德笔下以"优美之地"为背景而创作的"恐怖之事"。同样重要的是,《埃里克》作为中世纪的叙事诗,深受《雅歌》与《创世纪》中的"园子"形象的影响,尤其是《雅歌》中的"封闭的园子"关涉圣母玛利亚的神学阐释也融汇到了哈特曼对于"园子"的想象和描摹中。哈特曼笔下的"园子"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以"伊甸园"和"玛利亚之园"为模板的"灵之园",另一方面是承载着中世纪宫廷爱情(minne)的深受世俗文化影响的"爱欲之园"。同时,在这篇论文中,我也以"园子"为中心,探讨了中世纪文学中与此紧密相关的概念和主题:如"冒险"(aventiure)与"骑士爱情"(min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之园 爱欲之园 优美之地(10cus amoenus) 封闭的园子(hortus conclusu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