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aminolaevulinic Acid-photodynamic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Condylomata Acuminata 被引量:10
1
作者 Yong-xin Liu He-yi Zheng Xiu-rong Liu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51-155,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with topical 5-aminolaevulinic acid (ALA) on cervical condylomata acuminata. Methods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ondylomata (n=30) were...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with topical 5-aminolaevulinic acid (ALA) on cervical condylomata acuminata. Methods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ondylomata (n=30) were allocated into primary and recurrent group, and were given topical ALA under occlusive dressing for 3 hours followed by irradiation with semiconductor laser at a dose of 100 Jcm 2 and a power of 100 roW. The treatment was repeated 7 days later if the lesion was not completely removed after the first treatment. Complete response rate and recurrence rate of wart lesions as well as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total complete response rate of PDT was 100% and the total recurrence rate was 5% after 3 months of follow-up. Recurrence rate of recurr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prior managements (100%, P〈0.01). The side effects of PDT in patients mainly included mild burning and/or stinging restricted to the illuminated areas, and was significant lower than their own control (25% vs. 100%,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ies, topical application of ALA-PDT is a simple, effective, safe, well-tolerated, and low recurrence rate treatment for cervical condylomata acumin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aminolaevulinic acid cervical condylomata acuminata photodynamic therapy
下载PDF
Relationship Between Apoptosis and PCNA Expression of Keratinocytes in Condylomata Acuminata
2
作者 樊翌明 马泽粦 +2 位作者 冯进云 吴志华 李顺凡 《Chinese Journal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2002年第4期16-19,共4页
Objecr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poptosis and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cn (PCNA)expression of keratinocytes in Condylomata acuminata (CA). Methods: PCNA expression was observed byimmunohistoc... Objecr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poptosis and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cn (PCNA)expression of keratinocytes in Condylomata acuminata (CA). Methods: PCNA expression was observed byimmunohistochemistry technique (ABC method) in 51 CAspecimens and 1 normal specimens of foreskin or vaginalmucosae. 55 specimens (40 in the CA group and 15 in thecontrol group) were randomly sampled for in situ labelingof apoptotic cells using the TUNEL method. Results: Positive expression of PCNA in CA and controlgroups were 90.2% and 77.8%, respectively, and theproliferation index in CA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01). The positive rateof apoptosis was 42.5% in the LA group and 53.3% in the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the apoptotic index and apoptosis-proliferation ratiobetween two groups (P>0.05). The proliferation indexshowed a significant negativc correlation with theapoptosis-proliferation ratio (r=-0.62, P=0.01) in the CAgrp. Conclus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proliferativeappearance of CA could be due to the imbalance betweencell growth and cell death which is caused by moreproliferation and less apoptosis in keratinocy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dylomata acuminata KERATINOCYTE Apoptosis: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下载PDF
外阴获得性淋巴管瘤六例误诊分析
3
作者 杨慧 崔静 +4 位作者 苏丹妮 吕玲 刘思萌 姚玉芳 陈永国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3期29-32,共4页
目的 探讨外阴获得性淋巴管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3年2月初诊误诊的外阴获得性淋巴管瘤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因大阴唇及大阴唇外侧皮肤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充满... 目的 探讨外阴获得性淋巴管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3年2月初诊误诊的外阴获得性淋巴管瘤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因大阴唇及大阴唇外侧皮肤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充满液体水疱,部分水疱因摩擦后破裂,局部表现为鲜红色糜烂面就诊,病程3个月~4年。就诊初期误诊为尖锐湿疣3例、生殖器疱疹2例、血管角皮瘤1例,误诊时间2 d~5个月。后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定诊断为外阴获得性淋巴管瘤,均给予液氮冷冻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2例复发,4例未复发。结论 外阴获得性淋巴管瘤发病率低,临床少见,组织病理学检查前易误诊。当患者因外阴水疱、丘疹、结节就诊时,临床医生应仔细询问病史、手术史,掌握疾病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及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减少外阴获得性淋巴管瘤早期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获得性淋巴管瘤 误诊 尖锐湿疣 生殖器疱疹 血管角皮瘤 冷冻疗法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Human papillomavirus and p53 protein immunoreactivity in condylomata acuminatum an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penis
4
作者 Xin-Hua ZHANG Gui-Qin SUN +1 位作者 Yu YANG Tai-He ZHANG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General Hospital of Nanjing Command, PLA, Nanjing 210002, China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5-77,共3页
Aim: To determine the immunoreactive pattern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antigen and p53 protein in condylo-mata acuminatum (CA) an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 of penis.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stry for HPVand p... Aim: To determine the immunoreactive pattern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antigen and p53 protein in condylo-mata acuminatum (CA) an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 of penis.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stry for HPVand p53 were performed in 40 specimens of formalin fixed, paraffin embedded tissues using a polyclonal (rabbit) anti-body against HPV and a monoclonal (mouse) antibody against human p53 protein. Twenty one cases of CA and nine-teen cases of SCC were examined. Results: HPV antigen was detected in all 21 CA and 2 penile SCC. p53 proteinoverexpression was observed in 12 of 19 (63%) SCC in which 6 cases were strong positive. Five of 21 CA (24%)showed low-grade p53 protein overexpression. Conclusion; CA is related to HPV infection and some cases showp53 protein low-grade overexpression. In contrast, p53 protein overexpression is common in penile SCC, which is sel-dom related to HPV infection. (Asian J Androl 2001 Mar; 3: 75-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dylomata acuminata penile diseases CARCINOMA HPV protein p53
下载PDF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与CO_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96
5
作者 王宏伟 王秀丽 +1 位作者 过明霞 刘放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74-675,共2页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与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采用ALA-PDT与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各30例。结果:光动力组患者痊愈率为63.3%(19/30),复发率为15.8%(3/19);CO2激光组痊愈率为100.0%(30/30),复发率为60.0%(...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与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采用ALA-PDT与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各30例。结果:光动力组患者痊愈率为63.3%(19/30),复发率为15.8%(3/19);CO2激光组痊愈率为100.0%(30/30),复发率为60.0%(18/30)。结论:CO2激光组痊愈率高于光动力组,特别是一次性去除疣体方面;光动力组在复发率及安全性方面明显优于CO2激光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激光 CO2
下载PDF
196例肛门及肛管尖锐湿疣病变中HPV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唐永发 耿建祥 +5 位作者 张金浩 刘飞 赵雪 吴崑岚 叶辉 吴金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1303-1304,1307,共3页
目的探讨南京地区肛门及肛管尖锐湿疣病变中人乳头瘤病毒(HPV)不同基因型别的感染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从196例肛门及肛管尖锐湿疣(CA)石蜡组织标本中提取23种HPVDNA,采用基因扩增芯片杂交技术对其进行HPV基因型别的检测,并对患者进... 目的探讨南京地区肛门及肛管尖锐湿疣病变中人乳头瘤病毒(HPV)不同基因型别的感染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从196例肛门及肛管尖锐湿疣(CA)石蜡组织标本中提取23种HPVDNA,采用基因扩增芯片杂交技术对其进行HPV基因型别的检测,并对患者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 196例肛门及肛管CA病变组织标本中检出HPV总阳性率为67.86%(133/196),其中单一型别的阳性率为55.61%(109/196);单一型别的感染中HPV6型阳性率为28.06%(55/196),是最主要的感染型别,其次为HPV11型,阳性率为27.04%(53/196);混合型HPV感染阳性率为12.25%(24/196),其中HPV6型与11型混合感染占50.00%(12/24),是混合型感染的主要型别,此外还有5例4种型别的混合感染,占混合感染的20.83%(5/24)。结论基因扩增芯片检测技术是一种比较适合临床进行HPV分型检测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的诊断方法,尤其适合开展某种病变中HP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肛门 肛管 基因分型
下载PDF
尤脱欣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家壁 刘跃华 +5 位作者 曹仁烈 纪黎明 傅志宜 刘子文 赵广 车乃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8-30,共3页
尤脱欣(0.5%鬼臼毒素酊)治疗300例尖锐湿疣,痊愈270例,第1疗程治愈124例(41.3%),第2疗程治愈97例(32.3%),第3疗程治愈49例(16.4%),治愈率90%,有效率98%,仅有轻度疼痛、红斑、... 尤脱欣(0.5%鬼臼毒素酊)治疗300例尖锐湿疣,痊愈270例,第1疗程治愈124例(41.3%),第2疗程治愈97例(32.3%),第3疗程治愈49例(16.4%),治愈率90%,有效率98%,仅有轻度疼痛、红斑、糜烂局部刺激反应。结果表明尤脱欣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臼毒素酊 尖锐湿疣 尖脱欣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与超脉冲CO_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8
作者 向光 龚宇 +3 位作者 黎斌 向进 张昆梅 汪春惠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41-742,共2页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与超脉冲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CA)的疗效。方法采用ALA-PDT与超脉冲CO2激光治疗CA各68例,其中两组治疗尿道尖锐湿疣(UCA)各12例。结果光动力组患者完全缓解率为67.64%,复发率为13.04%,其中非尿...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与超脉冲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CA)的疗效。方法采用ALA-PDT与超脉冲CO2激光治疗CA各68例,其中两组治疗尿道尖锐湿疣(UCA)各12例。结果光动力组患者完全缓解率为67.64%,复发率为13.04%,其中非尿道CA组为65.29%和13.89%,尿道CA组为83.33%和10.00%;激光组为100.00%和55.88%,其中非尿道CA组为100.00%和51.79%,及尿道CA组为100.00%和75.00%,两组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3.5,9.29,P均<0.01)。结论激光组完全缓解率高于光动力组,特别是一次性去除疣体方面;光动力组在复发率及安全性方面明显优于激光组,治疗UCA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5-氨基酮戊酸 光动力疗法 激光 CO2超脉冲
下载PDF
二氧化碳激光联合α-干扰素栓阴道用药治疗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56
9
作者 黄跃深 程新旺 卜少庸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评估免疫疗法联合二氧化碳(CO2)激光治疗生殖道尖锐湿疣的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用CO2激光联合α-干扰素阴道用药治疗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60例(治疗组),并与60例单用CO2激光(对照组)相比较。结果两组治愈复发率... 目的评估免疫疗法联合二氧化碳(CO2)激光治疗生殖道尖锐湿疣的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用CO2激光联合α-干扰素阴道用药治疗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60例(治疗组),并与60例单用CO2激光(对照组)相比较。结果两组治愈复发率分别为6.67%、31.67%,前者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CO2激光联合干扰素栓阴道用药治疗生殖道尖锐湿疣能提高治愈率,有效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女性生殖道 CO2激光 Α-干扰素 治疗
下载PDF
患尖锐湿疣孕妇分娩方法及其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33
10
作者 廖元兴 王俊杰 谢卫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6-27,共2页
报告用保守-剖宫分娩法治疗13例孕妇尖锐湿疣,结果全部痊愈。经1~9年的随访观察,无1例复发。她们所产的6男7女发育正常。结果表明,保守-剖宫分娩疗法既简单、方便、无痛苦,又避免了其它创伤性治疗对母婴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对患尖... 报告用保守-剖宫分娩法治疗13例孕妇尖锐湿疣,结果全部痊愈。经1~9年的随访观察,无1例复发。她们所产的6男7女发育正常。结果表明,保守-剖宫分娩疗法既简单、方便、无痛苦,又避免了其它创伤性治疗对母婴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对患尖锐湿疣而又需要生育的孕妇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安全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腹产 尖脱湿疣 孕妇 治疗
下载PDF
男性尖锐湿疣皮损HPV基因芯片型别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谭娟 徐顺明 +3 位作者 蔡海斌 曹艳云 周贤琼 张惠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探讨本地区男性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的HPV型别感染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基因芯片微阵列技术对200例男性尖锐湿疣皮损进行26种HPV基因型别检测。结果男性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HPV检出率为99.00%(198/200),检出的198例阳性患者中... 目的探讨本地区男性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的HPV型别感染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基因芯片微阵列技术对200例男性尖锐湿疣皮损进行26种HPV基因型别检测。结果男性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HPV检出率为99.00%(198/200),检出的198例阳性患者中单一型别感染42.42%(84/198),以HPV6/11为主(94.00%);多重HPV混合感染以高低危HPV混合感染为主(P<0.05),18~35岁组较>35岁组高危HPV感染率偏多(P<0.05),皮损部位间存在HPV型别差异(P<0.05)。皮损中检测出HPV7型感染4例和HPV67型感染1例。结论男性尖锐湿疣皮损以HPV6/11型感染为主,并多伴有其他HPV型别感染;年龄、皮损部位和感染重数影响HPV型别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芯片 型别
下载PDF
TLR9在初发和复发尖锐湿疣皮损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的表达 被引量:17
12
作者 姜培红 李志豪 +1 位作者 陈榕 房婕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检测初发和复发尖锐湿疣(CA)患者皮损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TLR9的表达情况,并探讨TLR9在HPV感染和CA复发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选用30例初发CA和27例复发CA患者皮损,并以28例正常人皮肤石蜡切片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抗... 目的检测初发和复发尖锐湿疣(CA)患者皮损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TLR9的表达情况,并探讨TLR9在HPV感染和CA复发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选用30例初发CA和27例复发CA患者皮损,并以28例正常人皮肤石蜡切片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抗体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入选者外周血T细胞中TLR9的表达。结果初发CA组和复发CA组皮损颗粒层和棘层TLR9表达(1.38±0.72和2.06±0.84)和外周血CD3+CD4+T细胞内TLR9表达[(11.4±3.2)%和(14.6±2.4)%]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97±0.43和(6.2±2.1)%];另外,复发CA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内TLR9的表达也显著高于初发CA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是该两组患者的外周血CD3+CD8+T细胞内TLR9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CA皮损及外周血CD3+CD4+T细胞内TLR9表达上调可能是HPV病毒感染的识别受体,并参与机体的抗HPV免疫应答。TLR9可能在CA复发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尖锐湿疣 TLR9 T细胞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6,11的原位检测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莺 王康敏 +2 位作者 何长武 靳耀锋 强雷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6-248,共3页
目的 探讨组织原位检测HPV的方法。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DNA原位杂交法、PRINS(primedinsitulabeling)技术检测 3 4例尖锐湿疣 (CA)和 8例女阴假性湿疣 (pseudo condyloma)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抗原 (HPV Ag)和病毒核酸序列 (HPV DNA)... 目的 探讨组织原位检测HPV的方法。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DNA原位杂交法、PRINS(primedinsitulabeling)技术检测 3 4例尖锐湿疣 (CA)和 8例女阴假性湿疣 (pseudo condyloma)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抗原 (HPV Ag)和病毒核酸序列 (HPV DNA)。结果 尖锐湿疣组织中HPV Ag阳性率为 70 .6% (2 4/3 4) ,原位杂交法HPV (6,11) DNA阳性率为 91.2 % (3 1/3 4) ,PRINS法HPV(6,11) DNA阳性率为 10 0 % (3 4/3 4)。原位杂交法及PRINS法与免疫组化法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均 <0 .0 5 ) ;女阴假性湿疣组织中均为阴性。结论 PRINS法检测HPV DNA ,敏感快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免疫组化法 原位杂交法 PRINS法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多灶性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宋学红 于秀梅 +1 位作者 翁梨驹 唐小奈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46-149,共4页
对176例外阴尖锐湿疣患者的子宫颈进行检测,以诊断是否同时伴有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结果:肉眼观察诊断宫颈HPV感染23例(13%),阴道镜诊断146例(83%),宫颈活检病理诊断112例(64%),其中合并... 对176例外阴尖锐湿疣患者的子宫颈进行检测,以诊断是否同时伴有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结果:肉眼观察诊断宫颈HPV感染23例(13%),阴道镜诊断146例(83%),宫颈活检病理诊断112例(64%),其中合并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2级32例(18%)。结果提示:①外阴尖锐湿疣患者子宫颈伴有HPV感染和/或亚临床感染相当常见。②借助阴道镜取宫颈活检是诊断宫颈HPV感染的常用方法。③宫颈表现为糜烂者较之光滑者更多伴有HPV感染和/或亚临床型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阴道镜术 外阴湿疣 诊断
下载PDF
液氮冷冻联合胸腺五肽局部注射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5
作者 安全平 于秉伦 +2 位作者 王德旭 秦毓青 张炜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6-167,共2页
目的观察胸腺五肽联合液氮冷冻预防尖锐湿疣(CA)复发的疗效。方法选择347例C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胸腺五肽皮损局部注射联合液氮冷冻,对照组给予液氮冷冻。结果治疗组复发率为12.9%(19例),对照组为47.9%(83例),两组复发率差异... 目的观察胸腺五肽联合液氮冷冻预防尖锐湿疣(CA)复发的疗效。方法选择347例C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胸腺五肽皮损局部注射联合液氮冷冻,对照组给予液氮冷冻。结果治疗组复发率为12.9%(19例),对照组为47.9%(83例),两组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胸腺五肽联合液氮冷冻预防尖锐湿疣(CA)复发的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五肽 液氮冷冻 尖锐湿疣
下载PDF
YKL-40和VEGF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强 胡芳 +5 位作者 赵静 牛理达 张希琳 于倩 郑庆虎 吴建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9-644,共6页
目的探讨人类软骨糖蛋白-39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3例尖锐湿疣组织和10例正常包皮组织中YKL-40和VEGF的表达。结果尖锐湿疣组织中YKL-40和VEGF阳性强度多在(■)~(■),正常对... 目的探讨人类软骨糖蛋白-39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3例尖锐湿疣组织和10例正常包皮组织中YKL-40和VEGF的表达。结果尖锐湿疣组织中YKL-40和VEGF阳性强度多在(■)~(■),正常对照组多在(-)~(+),两种蛋白表达阳性强度分别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r=0.27,P>0.05)及在不同临床因素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尖锐湿疣组织中存在YKL-40和VEGF过表达,YKL-40和VEGF的过表达可能对尖锐湿疣的发生发展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KL-4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尖锐湿疣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6、11型的检测及L1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明策 刘跃华 +5 位作者 刘世德 张宝祥 司静懿 许雪梅 陈莲凤 宋国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63-466,共4页
目的 检测尖锐湿疣患者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 (HPV)6型和 11型的感染率,分析 L1晚期基因序列及其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 PCR方法测定北京和锦州两地区 34例尖锐湿疣患者病损组织中 HPV6型及 11型... 目的 检测尖锐湿疣患者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 (HPV)6型和 11型的感染率,分析 L1晚期基因序列及其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 PCR方法测定北京和锦州两地区 34例尖锐湿疣患者病损组织中 HPV6型及 11型的感染率 ,并扩增 L1晚期基因,构建重组测序质粒,双脱氧法测序观察其变异状况。结果 HPV11型感染率为 73.5% (25/34), 6型感染率为 44.1% (15/34),其中两型混合感染率为 17.6% (6/34)。 11型 L1基因 7~ 8个碱基变异,推导的蛋白质一级结构中可能有 1~ 3个氨基酸变异, 6型 L1基因仅有 3个碱基发生同义突变。结论 检测的 34例患者中以 HPV11型感染为主,兼有 6型和两型的混合感染。 11型 L1基因及蛋白有一定变异, 6型 L1基因仅发生少数碱基同义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L1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尖锐湿疣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丁红炜 张莉 +1 位作者 孙越英 马国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87-290,共4页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5-aminolevulinic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尖锐湿疣(condylomata acuminata,CA)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变化及复发率。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5-aminolevulinic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尖锐湿疣(condylomata acuminata,CA)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变化及复发率。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A患者198例治疗前后及对照组90例CD3^+、CD4^+、CD8^+、CD4^+/CD8^+的变化,同时观察治疗后的复发率。结果治疗A组100例,痊愈92例,复发8例(8.00%),治疗B组98例,痊愈59例,复发39例(39.80%),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患者与对照组比较,CD3^+、CD4^+、CD4^+/CD8^+比值下降,CD8^+升高(P<0.05)。治疗结束后,2组CD3+、CD4^+、CD8^+、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及亚临床感染与CA的复发密切相关,ALA-PDT联合匹多莫德治疗CA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氨基酮戊酸 光化学疗法 匹多莫德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11型L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高艳娥 张菊 +5 位作者 苏振兴 阎小君 宋天保 陈蕤 李丁 张玉燕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克隆和分析HPV11的晚期表达基因序列L1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HPV感染的检测和基因工程疫苗研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了1例尖锐湿疣患者疣组织中HPV 11 L1基因,并对其进行了克隆及全序列分析。结果本例尖锐湿疣临床标本HP... 目的克隆和分析HPV11的晚期表达基因序列L1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HPV感染的检测和基因工程疫苗研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了1例尖锐湿疣患者疣组织中HPV 11 L1基因,并对其进行了克隆及全序列分析。结果本例尖锐湿疣临床标本HPV 11 L1基因与GenBank收录的原型(收录号:M14119)比较有8个碱基变异。结论 中国地区尖锐湿疣HPV 11 L1基因存在着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11型 L1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的抗病毒药效评价及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20
作者 曹琳 张磊 +1 位作者 田莉 邓杰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11年第5期336-340,共5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抑制单纯疱疹病毒、流感病毒、SARS冠状病毒有效浓度范围,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并进行治疗病毒性皮肤疾病临床验证。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研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抑制单纯疱疹病毒HSV-1及HSV-2攻击V... 目的研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抑制单纯疱疹病毒、流感病毒、SARS冠状病毒有效浓度范围,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并进行治疗病毒性皮肤疾病临床验证。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研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抑制单纯疱疹病毒HSV-1及HSV-2攻击Vero细胞,抑制流感甲型及乙型病毒攻击人胚肾细胞,抑制SARS冠状病毒攻击Vero细胞的体外抗病毒作用。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对流感甲型及乙型病毒、尖锐湿疣的治疗效果。结果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抑制单纯疱疹病毒HSV-1及HSV-2对Vero细胞的攻击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81.2IU/ml和390.0IU/ml;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抑制流感甲型及乙型病毒对人胚肾细胞攻击的IC50分别为534.1IU/ml和3645.5IU/ml;抑制SARS冠状病毒对Vero细胞攻击的IC50为11.77IU/ml。多中心、随机、双盲的临床研究表明,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单纯疱疹的有效率为89.09%,治疗尖锐湿疣有效率为22.0%,治愈率为17.0%,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体外实验表明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对单纯疱疹病毒、流感病毒、SARS冠状病毒有显著抑制作用,临床研究表明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作为蛋白经皮给药制剂可用于单纯疱疹和尖锐湿疣的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2B 投药 皮肤 单纯疱疹病毒属 尖锐湿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