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质性研究概念框架的本土探索--以一项实习生与指导教师互动的研究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陈向明 曲霞 张玉荣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0,28,共9页
质性研究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活动。为了揭示研究现象的深层机理,研究者在设计阶段需要构建一个初步的概念框架,并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实地资料的不断丰富,对这个框架进行修改。文章讨论的... 质性研究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活动。为了揭示研究现象的深层机理,研究者在设计阶段需要构建一个初步的概念框架,并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实地资料的不断丰富,对这个框架进行修改。文章讨论的就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行为和意义世界以及与相关理论互动,逐步生成并不断完善概念框架的过程。为了便于理解,文章借助研究者自己一项有关师范实习生与指导教师互动的研究来说明这个问题。该概念框架经由借鉴西方行动科学理论和互动仪式链理论,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仁"和"礼"的观念,最后到华人人际和谐与冲突理论——其演化过程不仅充分体现了质性研究循环往复、逐步聚焦的动态生成特征,而且凸显了作为中国研究者的本土诉求。在这个一波三折的探询过程中,研究者也一步步深入地逼近了研究现象的真实状态和文化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性研究概念框架 实习生与指导教师互动 行动科学理论 互动仪式链理论 仁与礼 华人人际和谐与冲突理论
下载PDF
何谓“真正的中国人”: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的启示 被引量:2
2
作者 陶志琼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14-117,共4页
文章探讨了辜鸿铭关于"中国人的精神"的三个问题,即良民宗教精神是中国儒家文明的精神,真正的中国人具有纯朴、博大、深沉和细腻"四德",真正中国人的理想人格应该是每一个现实中国人追求的目标。揭示出了什么样的... 文章探讨了辜鸿铭关于"中国人的精神"的三个问题,即良民宗教精神是中国儒家文明的精神,真正的中国人具有纯朴、博大、深沉和细腻"四德",真正中国人的理想人格应该是每一个现实中国人追求的目标。揭示出了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中国人。在大力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人人努力做"真正中国人"更是意义重大,有助于确保国泰民安、合家欢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的精神 良民宗教 真正的中国人 “四德”
下载PDF
从《申报》看19世纪70年代的民教冲突
3
作者 韩小林 陈顺达 黎燕林 《嘉应学院学报》 2017年第9期27-32,共6页
《申报》作为近代中国创办最早并有重要影响的报刊,对激烈的民教冲突进行了大量的跟踪报道和评论,通过对这些报刊资料的研究和分析,可以进一步厘清近代中国民教冲突成因、类型以及民众对西方教会的态度,对于我们了解和研究近代中国社会... 《申报》作为近代中国创办最早并有重要影响的报刊,对激烈的民教冲突进行了大量的跟踪报道和评论,通过对这些报刊资料的研究和分析,可以进一步厘清近代中国民教冲突成因、类型以及民众对西方教会的态度,对于我们了解和研究近代中国社会具有独特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报》 民教冲突 教案 近代中国
下载PDF
诗性叙事的汉语转化——以吴琪拉达、吉狄马加、阿库乌雾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毛燕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8年第3期13-17,共5页
四川当代彝族汉语诗歌的创作经历了从建立到发展再到繁荣的时期,有人数众多的作家队伍,他们的汉语诗歌创作成为我国多民族社会主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各个创作时期的特点,选择了吴琪拉达、吉狄马加、阿库乌雾三位具有代表性的诗... 四川当代彝族汉语诗歌的创作经历了从建立到发展再到繁荣的时期,有人数众多的作家队伍,他们的汉语诗歌创作成为我国多民族社会主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各个创作时期的特点,选择了吴琪拉达、吉狄马加、阿库乌雾三位具有代表性的诗人来作为个案分析,力求展现诗人们所代表的那一时期的诗歌创作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汉语诗歌 “普化的宗教” “万物有灵”观
下载PDF
明代中期尹直文言小说集《謇斋琐缀录》考论
5
作者 邱昌员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0-16,共7页
尹直《謇斋琐缀录》是明代颇有影响的一部琐闻、轶事类文言小说集,集中作品叙事质朴自然,文辞切直雅洁,存留了众多明中前期内阁掌故与朝廷重臣的奇闻轶事,反映了明代最高统治者的荒淫昏庸和权贵阶层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谄媚趋附,揭... 尹直《謇斋琐缀录》是明代颇有影响的一部琐闻、轶事类文言小说集,集中作品叙事质朴自然,文辞切直雅洁,存留了众多明中前期内阁掌故与朝廷重臣的奇闻轶事,反映了明代最高统治者的荒淫昏庸和权贵阶层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谄媚趋附,揭露了官场腐败、科举舞弊、士风堕落等社会问题,研讨了明代典章制度的沿革演变,提出了一些卓有见解的政论史论,是明代中前期社会政治文化状况的真实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中期 尹直 《謇斋琐缀录》 文言小说 朝野遗事 政坛争斗
下载PDF
对《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两点论”评析
6
作者 景明浩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69-73,共5页
已于2011年4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改变了以往我国国际私法立法体系分散、法律规定不明确、相关制度规定不科学的状况,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制度。无论在立法体... 已于2011年4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改变了以往我国国际私法立法体系分散、法律规定不明确、相关制度规定不科学的状况,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制度。无论在立法体系,还是在编排体例、相关制度方面该法都体现了"两点论"的指导原则和影响,既充分借鉴了当今世界国际私法制度的先进理念,同时又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冲突规范 法律适用 “趋同论”与“特色论” 立法模式
下载PDF
红河哈尼族传统宗教与基督教的冲突与调适探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杨佳鑫 《保山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38-42,共5页
宗教冲突与调适问题,是构建宗教和谐的重要话题。以云南红河县哈尼族聚居地区为个案,对当地哈尼族传统宗教与基督教之间的冲突和调适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信仰和习俗的差异以及现实利益的冲突,是引发不同宗教文化之间矛盾冲突的主要... 宗教冲突与调适问题,是构建宗教和谐的重要话题。以云南红河县哈尼族聚居地区为个案,对当地哈尼族传统宗教与基督教之间的冲突和调适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信仰和习俗的差异以及现实利益的冲突,是引发不同宗教文化之间矛盾冲突的主要原因,并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有着不同的类型和表现。这种冲突和矛盾可以通过双方在现实生活中的不断调适而得以解决,也体现了社会文化发展的"相遇—冲突—调适—共存"的一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哈尼族 传统宗教 基督教 冲突 调适
下载PDF
清代台湾科举中的“粤籍”与“粤籍举人”述论 被引量:1
8
作者 蔡正道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2-81,共10页
本文拟由粤人来台的发展历程,分析在经济、社会、文化与政治的面向上,粤人如何从闽粤矛盾冲突里一步步站稳脚跟,取得官方的承认。在这种"我粤认同"的发展下,科举考试中的"粤籍"虽由其而来,但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认同... 本文拟由粤人来台的发展历程,分析在经济、社会、文化与政治的面向上,粤人如何从闽粤矛盾冲突里一步步站稳脚跟,取得官方的承认。在这种"我粤认同"的发展下,科举考试中的"粤籍"虽由其而来,但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认同,并将所谓的粤籍概念整合进客人族群中,使这种认同更有动员力,也愈能与闽人分庭抗礼。只是在这过程中不应忽视科举在文化层面所带来的整合作用,特别是其载体"粤籍举人"的特殊角色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而这是要将其放置在科举制度作为王朝统合意识形态的文化纽带下,才可能观察到的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粤矛盾 科举制度 粤籍 粤籍举人
下载PDF
清末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民教冲突与蒙地放垦
9
作者 吴超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39-50,共12页
学者们对清末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民教冲突的研究视角大都从事件的处理及影响进行探讨,却忽视了民教冲突与蒙地放垦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民教冲突事件的分析,认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民教冲突以1900年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190... 学者们对清末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民教冲突的研究视角大都从事件的处理及影响进行探讨,却忽视了民教冲突与蒙地放垦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民教冲突事件的分析,认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民教冲突以1900年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1900年以前,教会利用各种手段获得土地,且以土地为诱饵吸引民众入教而成为教民,教民在教会的支持下成为民教冲突事件的获胜者——以私垦土地升科宣告结束。1900年以后,则是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为解决赔教问题,各蒙古旗自愿将土地抵给教堂或垦务局。这些抵给教堂或垦务局的土地亦被用于开垦。因此,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民教冲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地区土地开发的进程。在清廷放垦蒙地之时,该地区已经无地可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内蒙古中西部 民教冲突 土地
下载PDF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三维论析:基础、依据与路径 被引量:3
10
作者 章兴鸣 陈佳利 《前沿》 2018年第4期11-15,42,共6页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唯物史观人民至上价值的遵循和时代创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合理借鉴,坚持和传承了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来我们党从社会主要矛盾运动实践...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唯物史观人民至上价值的遵循和时代创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合理借鉴,坚持和传承了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来我们党从社会主要矛盾运动实践中得出的具体规律。用高质量发展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需要坚持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国家政策引导作用三方面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社会主要矛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