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性便秘患者相关经穴红外热温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辉 谷忠悦 +2 位作者 杜天龙 王波 陈苏宁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2631-2634,共4页
目的:通过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常用经穴的红外温度比较研究,探讨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敏感经穴,为提升功能性便秘的针灸诊治水平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招募功能性便秘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受试者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ATIR-M301医用红外... 目的:通过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常用经穴的红外温度比较研究,探讨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敏感经穴,为提升功能性便秘的针灸诊治水平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招募功能性便秘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受试者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ATIR-M301医用红外热像仪,采集受试者红外热图,采用点测温方法检测受试者腹部及文献报道四肢部可治疗便秘的特定穴、经验用穴的红外温度,计算相对温度(经穴温度/腋下温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左侧支沟、上巨虚、下巨虚、曲池穴位相对温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侧支沟、上巨虚、下巨虚、曲池是功能性便秘的病理反应敏感点,其经穴红外温度变化可作为临床治疗选穴的依据,体现了特定穴理论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功能性便秘 经穴 下合穴 特定穴
下载PDF
早期电针下合穴对肠道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陈辉 瞿丽 +1 位作者 黄永钢 谢达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5期143-145,153,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电针下合穴对肠道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9月浙江医院收治的行开腹胃肠道手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治疗组于术后2... 目的:探讨早期电针下合穴对肠道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9月浙江医院收治的行开腹胃肠道手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治疗组于术后24 h内给予电针下合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血浆胃泌素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7%,显著高于对照组(74.4%)(P〈0.05);治疗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进食时间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缩短(P〈0.05);术后1、2 d两组血浆胃泌素水平均明显下降,治疗组术后2、3 d血浆胃泌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电针下合穴治疗肠道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可改善血清胃泌素水平,促进胃肠功能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手术 电针治疗 下合穴 胃肠功能
下载PDF
八脉交会穴配穴规律浅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李丹丹 孟向文 +1 位作者 刘华朋 牟明园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30-1232,共3页
在针灸理论体系中,穴位是最基本的元素,穴位配伍应用是针灸发挥治疗作用的基础,现作者通过分析八脉交会穴治疗疾病的针灸配穴应用方法,试探索其配伍规律。
关键词 八脉交会穴 配穴规律
下载PDF
针刺八脉交会穴加穴位贴敷治疗妊娠恶阻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4
作者 赵然 乔林静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第8期891-894,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八脉交会穴加穴位贴敷治疗肝胃不和型妊娠恶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肝胃不和型妊娠恶阻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补液组,分别采用针刺加穴位贴敷和常规补液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起效时间、治疗次数。结果针刺组治... 目的观察针刺八脉交会穴加穴位贴敷治疗肝胃不和型妊娠恶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肝胃不和型妊娠恶阻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补液组,分别采用针刺加穴位贴敷和常规补液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起效时间、治疗次数。结果针刺组治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其疗效与补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针刺组在起效时间、治疗次数方面也优于补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八脉交会穴加穴位贴敷治疗肝胃不和型妊娠恶阻较静脉补液治疗效果显著,起效快,治疗次数少,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八脉交会 穴位贴敷法 妊娠并发症 妊娠恶阻 肝胃不和
下载PDF
浅谈灵龟八法之灸法 被引量:8
5
作者 丁玉宝 庄礼兴 《针灸临床杂志》 2019年第3期71-73,共3页
灵龟灸是运用灵龟八法按时开穴进行施灸的一种操作方法。其理论可追溯到殷商时期,首次提出于徐凤所著之《针灸大全》。操作关键在于通过灵龟八法计算开穴行灸法补泻。尤适用于虚寒性疾病,较普通灸法起效更捷,疗效更显,可弥补灵龟八法针... 灵龟灸是运用灵龟八法按时开穴进行施灸的一种操作方法。其理论可追溯到殷商时期,首次提出于徐凤所著之《针灸大全》。操作关键在于通过灵龟八法计算开穴行灸法补泻。尤适用于虚寒性疾病,较普通灸法起效更捷,疗效更显,可弥补灵龟八法针刺之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龟八法 灸法 八脉交会穴 时间针灸
下载PDF
八脉交会穴配穴疗法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婉瑜 代金豹 +1 位作者 靳勇 丁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390-394,共5页
目的:探讨八脉交会穴配穴疗法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八脉交会穴配穴组(35例)和常规针刺组(35例)。常规针刺组取病变段颈椎夹脊穴、大椎、风池、肩井、肩外俞进行针刺治疗;八脉交会穴配穴... 目的:探讨八脉交会穴配穴疗法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八脉交会穴配穴组(35例)和常规针刺组(35例)。常规针刺组取病变段颈椎夹脊穴、大椎、风池、肩井、肩外俞进行针刺治疗;八脉交会穴配穴组在常规针刺组的基础上增加双侧后溪穴、双侧申脉穴进行针刺治疗。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随访3个月。应用SF-36量表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4周及12周由第三方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八脉交会穴配穴组在治疗结束时、4周及12周随访中的各维度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0.01),其中治疗结束时全部维度均具有高度差异(均P<0.01),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时躯体疼痛(BP)、精力(VT)、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等4个维度具有高度差异(均P<0.01)。常规针刺组治疗结束时各维度生存质量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0.05),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时除一般健康状况(GH)和精神健康(MH)外其余6个维度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0.05),治疗结束后12周随访时生理职能(PH)、躯体角色(RP)和社会功能(SF)等3个维度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0.05)。组间比较,八脉交会穴配穴组在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4周及12周随访时的各个维度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针刺组(均P<0.05)。结论:八脉交会穴配穴疗法能较好的提高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尤其是在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上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八脉交会穴 生存质量 SF-36评分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针灸治疗房颤选穴规律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雯敏 杨雨滢 +3 位作者 刘晶晶 丁束宁 齐葭 张宇沁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128-135,共8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和可视化分析系统,探讨针灸治疗房颤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8个数据库,筛选...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和可视化分析系统,探讨针灸治疗房颤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8个数据库,筛选建库至2020年11月针灸治疗房颤的全部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对腧穴频次、归经及腧穴关联规则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25篇文献,涉及腧穴24个,腧穴核心配伍3组,核心腧穴4个。【结论】选穴频次最高的穴位为内关,特定穴以交会穴为主,多选取任脉、心包经的腧穴,腧穴配伍以膻中、内关、中脘、气海为核心。针灸治疗房颤的选穴体现了中医的辨证论治思想,注重经络循行与经气的互通,重视特定穴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心房颤动 选穴规律 数据挖掘 内关穴 交会穴 任脉 心包经 腧穴
下载PDF
针刺治疗霍纳综合征验案举隅
8
作者 代兴举 马磊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第14期92-94,共3页
霍纳综合征西医治疗以病因治疗为主,对于经病因治疗后疗效不佳的霍纳综合征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八脉交会穴申脉、照海分别通阳跷脉和阴跷脉,阴、阳跷脉交会于目内眦,阴阳气相并,能共同濡养眼目,针刺八脉交会穴申脉、照海配合眼区局部穴... 霍纳综合征西医治疗以病因治疗为主,对于经病因治疗后疗效不佳的霍纳综合征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八脉交会穴申脉、照海分别通阳跷脉和阴跷脉,阴、阳跷脉交会于目内眦,阴阳气相并,能共同濡养眼目,针刺八脉交会穴申脉、照海配合眼区局部穴位治疗霍纳综合征可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纳综合征 针刺 跷脉 八脉交会穴 申脉
下载PDF
百会功能浅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久行 赵义静 +1 位作者 王春兰 王振国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14年第3期19-21,共3页
百会穴属于督脉,是足太阳、手足少阳、督脉、足厥阴之交会穴,位居巅顶。笔者根据文献中有关百会穴的应用进行分析,认为百会穴具有升阳举陷,升清降浊;温阳散寒,固脱回厥;健脑益髓;镇静安神,醒脑开窍;调节气血,通调经脉和祛风熄风的作用。
关键词 百会 督脉 交会穴
原文传递
八脉交会穴理论分析 被引量:28
10
作者 赵京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9-322,共4页
八脉交会穴为经典针灸理论之后腧穴理论建构的代表,本文从学术发展角度予以分析,认为其理论本质是以奇经概括和解释正经腧穴主治特性与规律;突出的学术贡献在于揭示上下肢对应部位腧穴具有共同主治的规律;主要思维方法为同气相求。其有... 八脉交会穴为经典针灸理论之后腧穴理论建构的代表,本文从学术发展角度予以分析,认为其理论本质是以奇经概括和解释正经腧穴主治特性与规律;突出的学术贡献在于揭示上下肢对应部位腧穴具有共同主治的规律;主要思维方法为同气相求。其有别于经典理论的特性,对思考不同经脉理论的解释对象、适用范围,腧穴特异性及其经脉关系等问题颇具启发意义。同时指出八穴与八脉的对应关系,也有较强主观规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脉交会穴 奇经八脉 配穴 十二经脉 窦汉卿 针经指南
原文传递
针刺下合穴为主治疗小儿呃逆56例
11
作者 龙书科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50-51,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下合穴为主,与常规针刺治疗小儿呃逆的疗效差异。方法:治疗组采用针刺足三里(双侧),上巨虚(双侧),下巨虚(双侧),左右交替使用;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8.57%,对照组治愈率为57.14%... 目的:观察针刺下合穴为主,与常规针刺治疗小儿呃逆的疗效差异。方法:治疗组采用针刺足三里(双侧),上巨虚(双侧),下巨虚(双侧),左右交替使用;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8.57%,对照组治愈率为57.14%,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本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治疗 下合穴 小儿呃逆
原文传递
自拟养血通络方联合八脉交会穴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12
作者 王青 曹蓉 +3 位作者 王瑶 闵鹏 戴欣珏 王彬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75-78,共4页
目的观察自拟养血通络方联合八脉交会穴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9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营养神经、甲钴胺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自拟养血通络方联合八脉交会穴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9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营养神经、甲钴胺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养血通络方联合八脉交会穴针刺。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评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评分(TCSS)、震动感觉阈值[双侧下肢震动感觉阈值检查评分(VPT)]、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感觉传导速度(SNCV)]、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ESR)]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药症状评分、TCSS评分、左右侧VPT、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ESR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NCV、SNCV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拟养血通络方联合八脉交会穴针刺用于DPN治疗中疗效确切,可减轻症状严重程度,提升下肢震动感觉阈值与神经传导速度,降低血液黏稠度,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自拟养血通络方 八脉交会穴 针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