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康德的良知观
1
作者 董滨宇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4-154,共11页
在康德伦理学中,良知是一个充满着诸多争议的问题。对康德而言,良知属于理性还是情感?与此相关,它属于理性慎思还是直觉性反应?就此,学界大体上可以分为情感主义与理性主义两种立场。其实,良知应该属于一种道德直觉,其中蕴含着理性与情... 在康德伦理学中,良知是一个充满着诸多争议的问题。对康德而言,良知属于理性还是情感?与此相关,它属于理性慎思还是直觉性反应?就此,学界大体上可以分为情感主义与理性主义两种立场。其实,良知应该属于一种道德直觉,其中蕴含着理性与情感的交融。就产生根源而言,良知在康德那里是一种判断力,也属于一般性的实践理性,但仍然主要呈现为一种道德情感,包含了理性与情感两种心灵状态。作为道德直觉的良知最好从一种自然主义的角度加以理解,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它既有敏锐性、瞬时性的优势,但也由于各种原因而会导致模糊的、歧义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知 道德情感 道德直觉 判断力 理性
下载PDF
阳明心学中的道德知识与道德动机——从“良知发用”的角度看
2
作者 任远 焦雯雯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66,共15页
基于比较哲学视野的分析,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题的解释在传统中包含着三种不同路径的理解,即形而上学论题、知识论论题和元伦理学论题。致良知学说体现了知行合一的三种路径理解的统一,其中道德知识和道德动机的关系是把握知行合一与致... 基于比较哲学视野的分析,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题的解释在传统中包含着三种不同路径的理解,即形而上学论题、知识论论题和元伦理学论题。致良知学说体现了知行合一的三种路径理解的统一,其中道德知识和道德动机的关系是把握知行合一与致良知学说的关键。本文把心学工夫论理解为道德意识的自我展开和实现,通过论证良知发用的功能,阐明阳明心学中包含着近似于内在主义道德动机的混合模型,并由此产生奠基于道德感知和道德情感交互性的美德伦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心学 知行合一 良知 道德知识 道德动机
下载PDF
反古与返古之间:唐君毅、牟宗三以良知摄受知识的建构
3
作者 蔡家和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1,28,共12页
在近代西风东渐、民族文化遭受冲击与挑战之际,“当代新儒家”对传统的态度虽有所疑,但仍排除种种纷陈,不与主张全盘西化者为伍,选择立定优良文化传统之脚跟,而后摄受西洋文化之优异面,借以取长补短,增益民族文化之生命力与内涵。依此原... 在近代西风东渐、民族文化遭受冲击与挑战之际,“当代新儒家”对传统的态度虽有所疑,但仍排除种种纷陈,不与主张全盘西化者为伍,选择立定优良文化传统之脚跟,而后摄受西洋文化之优异面,借以取长补短,增益民族文化之生命力与内涵。依此原则,唐君毅和牟宗三先生都曾进行深刻的探讨与回应。简言之,乃是以良知、性善、人格之挺立,用以吸收、结合西学之重知识、科学、宗教等传统,创造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的关联,从而实现人文精神与物质文明之齐头并进且与时俱进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古 唐君毅 牟宗三 知识 良知
下载PDF
“本心之知”视域下王阳明“知行合一”重探 被引量:3
4
作者 傅锡洪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29-39,共11页
作为龙场悟道以后提出的首个重要命题,“知行合一”贯穿于王阳明中晚年思想。在他看来,“知”从根本上来说是指直接发自本心的痛切感受、本然好恶,即“本心之知”。知行合一有三层含义:本来合一、能够合一,应该合一。这一命题旨在纠正... 作为龙场悟道以后提出的首个重要命题,“知行合一”贯穿于王阳明中晚年思想。在他看来,“知”从根本上来说是指直接发自本心的痛切感受、本然好恶,即“本心之知”。知行合一有三层含义:本来合一、能够合一,应该合一。这一命题旨在纠正朱子对本心之知作用的忽视,强调它具有直接性和充足性,提醒人们将它的直接性和充足性具体实现出来。知行合一的表述形式并不完美,因为“知”既可表示本心之知,也可表示知识或知觉,以至于容易混淆;而“合一”的逻辑前提是分离,因而这个命题本身就潜藏着否定知行一体的因素。王阳明之所以仍采取这一形式,是为了提醒人们重建知与行,进而重建我与万物的原初关联,让人意识到知原本就是能导出行的痛切之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行合一 本心之知 万物一体 王阳明
下载PDF
阳明学与阳明后学的演化趋向——从阳明各指点语的意义与局限看 被引量:1
5
作者 傅锡洪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43-53,共11页
言意关系是理解阳明学与阳明后学演化趋向的一个重要视角。阳明的宗旨是即用是体,工夫可以直接凭借呈现的本体展开。“心即理”与“知行合一”等指点语都不同程度地表达了这一宗旨,最能表达这一宗旨的指点语则是“良知”,阳明思想的演... 言意关系是理解阳明学与阳明后学演化趋向的一个重要视角。阳明的宗旨是即用是体,工夫可以直接凭借呈现的本体展开。“心即理”与“知行合一”等指点语都不同程度地表达了这一宗旨,最能表达这一宗旨的指点语则是“良知”,阳明思想的演化趋向首先便是“良知”的拈出。不过,“良知”这一表述存在对情感和意志的维度有所忽略,以及偏向于用而体的意味有所不足等问题。当然,即便突出体的地位,也不应忽视用的一面,体与用的分量应该保持平衡。这些问题不仅成为阳明在拈出“良知”后所要解决的主要课题,也深刻地影响了阳明后学的演化趋向。阳明后学朝着两个方向分化,或者过度重视用以至于凡用皆体,或者过度提揭体以至于离用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知 言意关系 即用是体 心即理 知行合一
下载PDF
从诚意到致知:王阳明晚年教法之变 被引量:1
6
作者 姚军波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5-70,共6页
王阳明自龙场悟道到宁藩之变前教法都是以诚意作为统帅,晚年提出“致良知”学说后则变成了以致知为主。在本体方面,良知比诚更为自然;在功夫方面,致知比诚意更为基础,更为简易直捷。在王阳明哲学体系中,致知相较于诚意能够更好地收摄“... 王阳明自龙场悟道到宁藩之变前教法都是以诚意作为统帅,晚年提出“致良知”学说后则变成了以致知为主。在本体方面,良知比诚更为自然;在功夫方面,致知比诚意更为基础,更为简易直捷。在王阳明哲学体系中,致知相较于诚意能够更好地收摄“心即理”和“知行合一”等心学的基本命题,能够更简捷地将本体论和功夫论贯通起来,而且实现了对“静坐”和“省察克治”等具体教法的收摄和整合。因此,致知就成为了王阳明教法的最终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教法 诚意 良知 致知
下载PDF
差异时间性:论阿尔都塞历史理论的时间理论基础——兼驳霍耐特与汤普森的批评
7
作者 肖柯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2023年第1期313-331,共19页
阿尔都塞的《读<资本论>》中,建构了以“差异时间性”为核心的时间理论,从而以新的时间形式回答历史何以可能的问题。阿尔都塞试图为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奠定时间理论基础,并提供能够打开未来政治的情势理论。但对“差异时间性”... 阿尔都塞的《读<资本论>》中,建构了以“差异时间性”为核心的时间理论,从而以新的时间形式回答历史何以可能的问题。阿尔都塞试图为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奠定时间理论基础,并提供能够打开未来政治的情势理论。但对“差异时间性”概念的简单理解,使霍耐特认为阿尔都塞放弃了历史连续性,也使汤普森认为阿尔都塞丢弃了历史统一性。在他们看来,阿尔都塞无法获得整全的历史,也无法触及政治情势。事实上,阿尔都塞对“在场”与“缺席”概念的用法与胡塞尔相通,使其能够提供对历史的更加整全性的认识;经由借鉴斯宾诺莎的直观知识理论,阿尔都塞使自己的共时性概念能够为革命情势中的政治决断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时间性 政治情势 时间理论 历史理论 直观知识
下载PDF
直觉对内隐学习优势效应的特异性贡献 被引量:11
8
作者 郭秀艳 姜珊 +2 位作者 凌晓丽 朱磊 唐菁华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77-982,共6页
已有人工语法的内隐学习研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被试在不同指导语诱发下究竟形成了什么样的知识表征?实验借助结构知识的测量方式,采用记忆和规则探索两种指导语,考察了两组被试所获得的深层知识表征(结构知识)。结果发现:(1)在记忆指... 已有人工语法的内隐学习研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被试在不同指导语诱发下究竟形成了什么样的知识表征?实验借助结构知识的测量方式,采用记忆和规则探索两种指导语,考察了两组被试所获得的深层知识表征(结构知识)。结果发现:(1)在记忆指导语条件下,被试获得了语法规则;(2)直觉在记忆指导语条件下贡献突出,表现出特异性。该结果表明记忆指导语引发了被试基于直觉区分人工语法规则的内隐学习优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觉 内隐学习优势效应 结构知识
下载PDF
阳明心学的管理价值及践履路径 被引量:9
9
作者 李非 杨春生 +1 位作者 苏涛 吕智宇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3-639,共7页
阳明心学是儒家思想的正脉和当代新儒家的哲学根基,其思想的特点重在心上发力、心上用功,但却在中国本土管理哲学领域长期被忽视。从管理思想史来审查,西方的种种人文管理思想没有显著成效的原因,在于其思想特质注重人身之外,而缺乏一... 阳明心学是儒家思想的正脉和当代新儒家的哲学根基,其思想的特点重在心上发力、心上用功,但却在中国本土管理哲学领域长期被忽视。从管理思想史来审查,西方的种种人文管理思想没有显著成效的原因,在于其思想特质注重人身之外,而缺乏一种向内的工夫。阳明心学"良知说"、"知行合一"、"致良知"构成的本体工夫论,正是解决西方管理理论这一困境的出路所在,这也是阳明心学在当今管理哲学如火如荼发展之时对于管理学界的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控制 信任 知行合一 致良知 心上功夫
下载PDF
隐性知识、内隐认知与科学创造 被引量:34
10
作者 周治金 杨文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2期106-110,共5页
通过程序化、自动化、组块化等方式,显性知识可以转化为隐性知识,这种转化一方面有利于个体充分利用有限的认知资源加工更多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使已转化为长时工作记忆的信息被迅速准确地提取,而被用于创造活动之中。隐性知识对创造活动... 通过程序化、自动化、组块化等方式,显性知识可以转化为隐性知识,这种转化一方面有利于个体充分利用有限的认知资源加工更多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使已转化为长时工作记忆的信息被迅速准确地提取,而被用于创造活动之中。隐性知识对创造活动的作用,主要通过问题意识、直觉、酝酿效应、灵感等认知活动表现出来。例如,一些特定线索可以激活语义记忆中的相关信息,引导思维指向某种假设,获得直觉,或以类比推理形成对问题的深层结构的认识等等。创造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内隐认知和隐性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知识 内隐认知 直觉 酝酿效应
下载PDF
王阳明致良知学说及其实践论内涵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百成 赵晶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89-892,共4页
从实践论的角度,对致良知学说进行深层次的解读。王阳明的心学理论,一言以蔽之,就是良知与致良知。王阳明到晚年才提出致良知说,被他的门人奉为晚年的亲切教训,致良知的提出标明阳明心学已完全成熟,臻于化境。
关键词 王阳明 致良知 实践
下载PDF
王阳明“致良知”道德哲学及其精神维度 被引量:10
12
作者 方国根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1-68,308,共18页
王阳明作为明代"心学"运动的代表人物与最具影响力的理学家,提出"讲自己"的"致良知"说,昭示着阳明学术思想的突破与创新精神。本文将王阳明置于宋明理学思潮的大视域,通过对阳明"良知"与"... 王阳明作为明代"心学"运动的代表人物与最具影响力的理学家,提出"讲自己"的"致良知"说,昭示着阳明学术思想的突破与创新精神。本文将王阳明置于宋明理学思潮的大视域,通过对阳明"良知"与"致良知"道德哲学的基本内涵的考察、梳理,揭示其理论最大特色是强调"正心"、"诚意"、"知行合一",即本体即工夫,本体工夫一贯,凸显主体道德自觉与道德践履的内在统一,从而表明其具有使命担当、道德主体、大胆怀疑、革新创造、尊师重教和务实力行的六种真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良知 致良知 道德哲学 知行合一 精神维度
下载PDF
模糊知识处理与模糊集理论的若干拓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雷英杰 孙金萍 王宝树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4年第3期40-44,共5页
模糊系统是一种基于知识或基于规则的系统 ,模糊知识处理技术的发展引起模糊集理论出现了各种拓展。首先叙述了模糊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以及模糊集理论在人工智能、知识处理领域的作用与应用。其次 ,给出了对模糊集合的各种拓展 ,如直... 模糊系统是一种基于知识或基于规则的系统 ,模糊知识处理技术的发展引起模糊集理论出现了各种拓展。首先叙述了模糊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以及模糊集理论在人工智能、知识处理领域的作用与应用。其次 ,给出了对模糊集合的各种拓展 ,如直觉模糊集、L -模糊集与L -直觉模糊集、区间值模糊集与区间值直觉模糊集、Vague集等的定义与描述。最后 ,重点讨论了各种模糊集拓展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可能对模糊集理论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统一集理论 ,提出了通过某种变换或算子建立起各种集合理论拓展形式之间联系的假设。结论认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集合 人工智能 模糊知识处理 直觉模糊集合 L-模糊集 区间值模糊集
下载PDF
“文化治理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建构全面深化改革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为” 被引量:56
14
作者 张鸿雁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0,共8页
当代中国的改革正处在一个关键期,由经济改革必然带来的"文化转向"为深化改革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创新的土壤比创新本身更重要;发展的方式比发展本身更重要。改革需要建构一种发展的土壤,而这个土壤就是一种具有核心价值... 当代中国的改革正处在一个关键期,由经济改革必然带来的"文化转向"为深化改革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创新的土壤比创新本身更重要;发展的方式比发展本身更重要。改革需要建构一种发展的土壤,而这个土壤就是一种具有核心价值认同的社会文化整合机制。从深化改革的视角我们可以认识到"文化治理模式"建构的时代价值;从全球竞争视角可以看出本土化核心价值建构的理论意义;从文化认同感和"集体良知"建构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文化治理模式"承担着群体社会价值重塑、文化权威重塑和现代人伦理重塑,并在此基础上培育具有民族共同价值内核的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治理 核心价值 文化自觉 集体良知
下载PDF
运动水平、知识表征及其年龄对羽毛球竞赛情景中直觉性运动决策的影响 被引量:22
15
作者 程勇民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6-95,共10页
研究了羽毛球运动员的运动水平、知识表征和年龄对直觉性运动决策速度和准确率的影响。被试来自全国各省(市)羽毛球队,共计371人,年龄在7~26岁之间。实验采用自主开发的“羽毛球运动决策能力测试系统”。用MANOVA分析了实验结果,... 研究了羽毛球运动员的运动水平、知识表征和年龄对直觉性运动决策速度和准确率的影响。被试来自全国各省(市)羽毛球队,共计371人,年龄在7~26岁之间。实验采用自主开发的“羽毛球运动决策能力测试系统”。用MANOVA分析了实验结果,表明:预期对羽毛球运动水平的作用机制主要依赖预期正确率。直觉性运动决策效果主要取决于关键信息,“出手动作、被动状态、习惯球路、战术意图、比赛局势”等是羽毛球运动员直觉性运动决策的关键线索。10~14岁是羽毛球运动员直觉性运动决策能力发展的快速增长期,14~20岁为平台期,20岁以后为缓慢发展期。专项知识贫乏和传授不足可能是导致直觉性运动决策能力发展平台期的重要原因。羽毛球预期反应时的最佳定格时机在球拍击球前40ms,动作选择反应时的定格时机在球拍击球后的280ms,以此技术为核心而编制的“羽毛球运动员直觉性运动决策能力测评系统”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毛球 预期 直觉 决策 知识表征 运动水平
下载PDF
数学活动经验的内涵及特征探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武江红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经验的哲学概念包含了经验的结果和过程两层含义。缄默知识理论观下的数学活动经验强调主体在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的对于数学的体验和认知模式,它是不可表述的缄默知识,是个体实践智力的一个标志。数学活动经验具有个体性、实践性... 经验的哲学概念包含了经验的结果和过程两层含义。缄默知识理论观下的数学活动经验强调主体在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的对于数学的体验和认知模式,它是不可表述的缄默知识,是个体实践智力的一个标志。数学活动经验具有个体性、实践性、社会性、迁移性等四个特征。数学活动经验对直觉思维有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 缄默知识 直觉思维
下载PDF
法治与良知 被引量:14
17
作者 姚建宗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41-46,共6页
健全的良知是真正的法治能够顺利地良性运作的社会心理基础。法治的昌明要求社会活动主体形成与法治的精神实质相一致的、基于法律并以对法律的忠诚为核心的法治良知。法治的推行必须以个人、社会和国家 (政府 )
关键词 法治 良知 社会活动主体 道德良知 法治良知
下载PDF
试论王龙溪的易学哲学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月清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3-80,共8页
王畿易学认为易之体用不二,易为心易,太极为心之极,反对以易为书、泥于言象;继承和发展了王阳明的良知易说,视《周易》为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境界的典籍,在修养方法上力倡先天之学,而以自然为宗。王畿易学是宋明时期陆王一路下来心学派易... 王畿易学认为易之体用不二,易为心易,太极为心之极,反对以易为书、泥于言象;继承和发展了王阳明的良知易说,视《周易》为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境界的典籍,在修养方法上力倡先天之学,而以自然为宗。王畿易学是宋明时期陆王一路下来心学派易学思想最根本和最集中的体现,对传统易学起到一种解构的作用,是陆王心学在其本质上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知 心易 心之极 先天之学 自然
下载PDF
拟人类思维的形式结构模型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蓁蓁 邢汉承 《智能系统学报》 2008年第6期529-535,共7页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促使人们关注人脑思维功能并积极开发概括性的心智模型.如果能恰当地表示人类思维特征和推理方面的信息,则对智能概念的理解十分有益.因此在现有的思维科学研究基础上,将人类思维形式化,为它构造一个数学模型,主要包...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促使人们关注人脑思维功能并积极开发概括性的心智模型.如果能恰当地表示人类思维特征和推理方面的信息,则对智能概念的理解十分有益.因此在现有的思维科学研究基础上,将人类思维形式化,为它构造一个数学模型,主要包括对知识空间,直觉空间,潜意识空间这三个空间进行形式建模.以此说明人类思维的重要特征是:在知识空间里人类思维是逻辑的;在潜意识空间里,虽然人类思维出现随机、混沌现象,但在整体上仍是属于人类的理性活动,所以总能在与之联系的直觉空间里,找到"确定性"的概率方式进行,也就是说直觉空间是提供算法的.最后简单叙述它的理论可行性,由此阐述人类思维的创造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思维 知识空间 直觉空间 潜意识空间
下载PDF
第二语言教学应以培养语感为导向 被引量:41
20
作者 周健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3-57,共5页
本文考察和论述了语言知识、语言能力和言语能力之间的关系,强调言语能力是在使用语言中形成的,并进一步论证了语言能力的核心是语感能力,提出对外汉语教学应以培养语感为导向。
关键词 语言知识 言语能力 语感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