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沧源模式 |
沈向兴
梁晓芬
尤功胜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2
|
文明自觉与历史自觉的统一——论彭树智先生文明交往史观的理论特质和实践价值 |
王瑞媛
王成军
|
《中东研究》
|
2023 |
0 |
|
3
|
唐代有关河湟诗歌的诗史意义 |
余恕诚
王树森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4
|
论李贺诗歌的生命意识 |
张宗福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2
|
|
5
|
杜甫诗歌“诗史”说溯源 |
孙亭玉
|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7
|
|
6
|
公共空间、历史意识与主体重建——论胡丘陵的长诗写作 |
邓艮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7
|
“先锋”的变迁与在当下诗歌写作中的意义 |
钱文亮
|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5 |
2
|
|
8
|
新诗编年史写作:一种“无关批评”的批评 |
周俊锋
刘馨逸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1
|
|
9
|
论魏源的赠答诗 |
李姣玲
|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2
|
|
10
|
勇妓与怯将的对比——读吴梅村的《临淮老妓行》 |
张宇声
|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11
|
新时期历史小说的女性表述及其文学史意义 |
杨建华
何勋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2
|
诗意与激情中的历史意识——论谢冕的诗歌批评 |
张大为
|
《阴山学刊》
|
2005 |
1
|
|
13
|
托马斯·怀亚特宫廷诗的女性意识与性别书写 |
王进
陈卓雯
|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4
|
菽庄吟社与上海南社之比较 |
黄乃江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5
|
试论史学视野下的晋代诗歌 |
于志鹏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16
|
从怪变至平淡:贾岛诗风变迁的诗史意义 |
郭春林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7
|
晚清文学思想对传统诗学体用观的超越及学术史意义——从“诗界革命”到“摩罗诗学” |
马建高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1 |
0 |
|
18
|
新诗的精神及前景 |
李定通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9
|
香格里拉旅游文化蕴涵的历史和审美意识 |
蔡维琰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20
|
论文化自觉的历史担当及当代价值 |
王淑敏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