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县域人口-经济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黄耀裔 孙境蔚 +1 位作者 陈文成 赵益民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44-48,共5页
根据人口、经济及其相关指标数据,运用人口地理集中度、经济地理集中度和人口-经济匹配指数,对福建省人口与经济之间耦合关系和空间差异进行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地理集中度在阈值为1时呈现东—西两级分异;经济... 根据人口、经济及其相关指标数据,运用人口地理集中度、经济地理集中度和人口-经济匹配指数,对福建省人口与经济之间耦合关系和空间差异进行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地理集中度在阈值为1时呈现东—西两级分异;经济地理集中度在阈值为1时呈现闽东和闽东南集聚态势,将人口-经济匹配指数按3类划分,2010—2021年期间同类型县域逐渐呈现集聚效应,福建省县域人口-经济匹配度整体有趋好态势,但匹配程度仍有待提高,人口-经济稳定型逐渐形成一个“U”字形,与福建省“十四五”规划较为吻合,说明该划分有利于宏观决策。在今后的发展中,福建省仍要注重区域间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人口地理集中度 经济地理集中度 人口与经济匹配指数 时空分异
下载PDF
人口高质量发展指数构建与国际评价研究
2
作者 沙勇 周建芳 +1 位作者 张耀宇 许昕 《人口与社会》 2024年第5期1-14,共14页
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和中国的人口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运用科学而简明的指标体系评价人口高质量发展状况及趋势有利于全球共同科学应对人口新常态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巨大影响。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理论内涵是指人... 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和中国的人口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运用科学而简明的指标体系评价人口高质量发展状况及趋势有利于全球共同科学应对人口新常态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巨大影响。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理论内涵是指人口总量、素质、结构和分布等要素有力支撑现代化发展和有助于实现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运用专家咨询法和熵权法,从人口现代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2个维度、5个分维度共选择12个指标构建人口高质量发展指数。实证研究显示人口素质、人口经济发展、人口生活质量、人口宜居环境、全民共享发展的最终权重系数分别为0.398 9、0.299 6、0.102 8、0.130 5和0.068 2。据此对世界有数据可得的国家和地区人口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测算,结果爱尔兰得分排名第一,中国排名第四十六。人口高质量发展指数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亚洲和非洲。发达国家的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研究构建的人口高质量指数与既有相关国际指标具有一定的区分度,体现了人口高质量发展方面中国开放式的自主话语体系。世界人口高质量发展区域失衡与存在差异的关键影响因素仍然是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素质和人口经济发展是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相对优势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高质量发展指数 人口素质 人口经济发展 人口生活质量 人口宜居环境 全民共享发展
下载PDF
中国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空间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108
3
作者 封志明 刘晓娜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1,共9页
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备受瞩目。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构建人口经济一致性系数和人口经济偏离度指数等指标,定量分析与评价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分县、分省、四大地区及全国,不同时空尺度的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备受瞩目。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构建人口经济一致性系数和人口经济偏离度指数等指标,定量分析与评价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分县、分省、四大地区及全国,不同时空尺度的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空间一致性。研究表明:2000~2010年,中国分县人口集聚程度高于经济集聚水平,人口集聚呈现出显著的经济导向性,人口集聚与经济集聚表现出向好趋势;2000~2010年,中国分省人口经济一致性程度呈增强趋势,受经济差距缩小影响,省际一致性差距在缩小;1978~2010年,东部地区人口经济一致性程度基本稳定,中部保持最优,西部呈减弱态势,东北呈增强特征,全国人口经济空间一致性程度总体呈减弱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分布 经济发展 多尺度 人口经济一致性系数 人口经济偏离度指数
下载PDF
基于人口规模的沿海沿江城市群发展规律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大海 欧阳慧敏 +1 位作者 李晓璇 纪瑞雪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19-123,共5页
基于人口规模,从沿海、沿江、内陆城市的新分类视角构建适用于沿海沿江城市群的两城市、四城市首位度模型,制定首位城市、周边城市、城市边界的相关设定,探讨城市群的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提出海陆差异、发展阶段、行政区位和特殊事件四... 基于人口规模,从沿海、沿江、内陆城市的新分类视角构建适用于沿海沿江城市群的两城市、四城市首位度模型,制定首位城市、周边城市、城市边界的相关设定,探讨城市群的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提出海陆差异、发展阶段、行政区位和特殊事件四个命题。研究表明:大部分地区遵循从增长极到中心—外围,再向稳定协调阶段发展的规律,在此过程中受四大命题的影响存在一定发展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规模 城市首位度 城市群 区域经济发展
下载PDF
中国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实证研究——基于2000~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曹洪刚 佟昕 +1 位作者 陈凯 李刚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4-96,共13页
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如何分配减排目标和减排义务成为解决碳排放问题的焦点内容。通过碳排放的差异分析可以评估各区域的减排工作成果和未来的减排潜力,能够为分配减排目标和减排义务提供理论依据。本... 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如何分配减排目标和减排义务成为解决碳排放问题的焦点内容。通过碳排放的差异分析可以评估各区域的减排工作成果和未来的减排潜力,能够为分配减排目标和减排义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首先参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ntergover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指导目录计量碳排放的方法测算了2000~2011年中国30个省份碳排放量,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相结合的特征,将中国划分为三大经济区域,运用泰尔指数法分解分析了以人口为权重和以经济增长为权重的中国区域碳排放量差异,通过对比分析人口因素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碳排放差异的影响,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节能减排对策。实证结果表明:(1)中国碳排放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以人口为权重和以经济增长为权重的碳排放总差异整体上都呈下降的趋势;(2)中国区域碳排放的总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差异,其以人口为权重的区域内差异主要是由西部区域内差异引起的,以经济增长为权重的区域内差异主要是由东部区域内差异引起的;(3)以人口为权重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小于以经济增长为权重的碳排放区域差异,两种权重下的西部区域内差异总体都呈上升趋势,中部区域内差异都呈明显下降趋势。可以得出结论,在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宏观调控政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最后基于本文分析,对未来的低碳经济区域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区域差异 人口 经济增长 泰尔指数
下载PDF
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增长地区差异的影响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15
6
作者 袁晓玲 张宝山 胡得佳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09年第9期27-31,共5页
人口的大规模迁移流动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其流动态势与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渐扩大趋势相耦合。文章以我国西部地区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陕西省为例,分析迁移对省内各地级市的经济地区... 人口的大规模迁移流动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其流动态势与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渐扩大趋势相耦合。文章以我国西部地区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陕西省为例,分析迁移对省内各地级市的经济地区差距的影响。通过运用泰尔指数以及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证明了迁移流动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极高的关联度。建立的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之间计量模型的结果显示:1991-2004年期间劳动力流动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使区域经济呈现出速度大于3%的条件收敛。并且人口迁移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也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迁移 经济增长 区域差距 泰尔指数 灰色关联度 条件收敛
下载PDF
高速铁路建设对人口流动空间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4
7
作者 李祥妹 刘亚洲 曹丽萍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0-147,共8页
作为快速交通流线的主要形式,高速铁路建设能有效拓展区域人口流动空间、增强区域联系度。本研究以沪宁城际高速铁路为例,基于宏观经济联系及问卷调查,通过构建经济联系强度模型、人口流动空间联系指数以及产业人口联系指数,定量分析城... 作为快速交通流线的主要形式,高速铁路建设能有效拓展区域人口流动空间、增强区域联系度。本研究以沪宁城际高速铁路为例,基于宏观经济联系及问卷调查,通过构建经济联系强度模型、人口流动空间联系指数以及产业人口联系指数,定量分析城际高速铁路建设对区域人口流动空间的影响,探讨沪宁地区"一轴双核"经济结构运行机理。研究发现:①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建设有效拓宽了城市间人口流动时空,缩短了区域经济距离,以南京市和上海市为核心的人口、产业以及经济空间集聚效应明显,宁镇扬(南京、镇江、扬州)和苏锡常(苏州、无锡、常州)一体化程度增加,并且上海市与苏锡常地区相互联系增强,人口、产业、经济发展均质化程度提高;②高速铁路建成后,南京及上海周边地区呈现人口集聚的极核效应,上海与苏州、无锡与常州、南京与镇江的人口流动联系强度加强,高速铁路沿线区域"一轴双核"空间发展特征明显,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③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建成后,沿线居民出行频次增加,尤其是20-44岁之间的有较高职业声望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动频次增加显著,这种微观变化一方面表征了区域经济联系度的增加,另一方面体现了区域人力资本之间的融合与相互依赖,是经济一体化的内在表现形式;④高速铁路服务水平、舒适度、准时性、高效性等是居民选择乘坐高速铁路的主要影响因子,居民出行及相互交流更注重实效;⑤结合区域产业分工与人口集聚,上海、南京的批发和零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镇江市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的产业人口流动趋势指数为正值,这些产业人口的流动是区域人口集聚的主要因素;同时苏州、无锡的制造业、常州的金融业等产业人口流动趋势指数为负值,从而导致这些城市人口呈现扩散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沪宁城际高速铁路 经济联系强度 人口流动空间 产业人口流动趋势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群组AHP法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被引量:13
8
作者 侯晓东 杨江平 +1 位作者 王永攀 苗伟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9-154,200,共7页
针对传统群组AHP聚类分析法没有考虑同类专家意见差异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群组AHP赋权方法。在确定出各个专家权重系数的基础上,通过计算群体一致度系数和个体差异性系数,将同类专家评价意见之间的差异性表示出来并利用线性加权法... 针对传统群组AHP聚类分析法没有考虑同类专家意见差异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群组AHP赋权方法。在确定出各个专家权重系数的基础上,通过计算群体一致度系数和个体差异性系数,将同类专家评价意见之间的差异性表示出来并利用线性加权法将各个专家权重向量综合为最终指标权重向量。实例验证的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聚类分析法 指标权重 群体一致度系数 个体差异性系数 线性加权法 作战效能评估
下载PDF
我国省级政府人力规模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丙红 李和中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57,共5页
目前,国内学界对政府人力规模所进行的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主要局限于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基本视角对中国政府的人力规模进行历史考察和国际比较,对我国省级政府人力规模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尚不多见,基本上是政府人力规模问题研究的空白点... 目前,国内学界对政府人力规模所进行的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主要局限于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基本视角对中国政府的人力规模进行历史考察和国际比较,对我国省级政府人力规模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尚不多见,基本上是政府人力规模问题研究的空白点。本文以2006年全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台湾、香港、澳门、西藏除外)为样本,通过Eviews5.1软件对省级政府人力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回归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综合指数、地域面积、政府财力因素与我国省级政府人力规模呈正相关关系,人口因素与省级政府人力规模呈负相关关系。这个结论与我国许多学者的经验观察与主观感受是相反的。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对我国省级政府构建合理、适度人力规模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人力规模 经济发展水平 市场化综合指数 地域面积 人口数量 政府财力
下载PDF
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城市区位与区域均衡发展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林山 杨青山 +1 位作者 刘贺贺 马延吉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29,66,共6页
以吉林省中部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城市区位对区域均衡发展产生影响的角度,在构建城市区位测度指标及区域均衡性测度指标的基础上,对2000年以来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县级城市区位与县域间发展的均衡状况进行时空演变分析,探讨二者内在影响机... 以吉林省中部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城市区位对区域均衡发展产生影响的角度,在构建城市区位测度指标及区域均衡性测度指标的基础上,对2000年以来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县级城市区位与县域间发展的均衡状况进行时空演变分析,探讨二者内在影响机制。研究表明,近年来,区域经济重心、人口重心均逐渐向长春靠近;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区位偏离度总体变小,城市区位趋优;城市群发展尚处于单中心极化阶段,区域经济与人口要素在首位城市集聚明显;广域范围趋于扩散,特别是2005年以后,县域经济、城乡人口数量差距反而减小;影响城市区位与区域均衡发展状况的内在原因是城市能级的此消彼长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城市区位 重心模型 经济重心 人口重心 地理集中指数 吉林省
下载PDF
江西省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态势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彩虹 兰叶霞 +1 位作者 赵先贵 王书转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1-224,共4页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及其相关衍生模型,分析了江西省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态势,以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1980年以来江西省人口由3 270.2万人增长为4 339.1万人,同期生态人口容量却由2 162.63万人降低为1 512.94万人,因...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及其相关衍生模型,分析了江西省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态势,以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1980年以来江西省人口由3 270.2万人增长为4 339.1万人,同期生态人口容量却由2 162.63万人降低为1 512.94万人,因此生态超载人口由1 107.57万人增长为2 826.19万人,生态超载率由33.87%提高到65.13%,人口生态超载情况日益严重;人均生态足迹呈缓慢的波动式上升态势,由1.439 0 hm2增长到1.950 9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却逐渐降低,由0.951 7 hm2降低为0.680 2 hm2,资源环境压力指数由1.26增大为2.05,生态安全等级由"稍不安全"降低为"很不安全"等级;生态经济耦合指数由0.51降低到0.43,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资源环境压力指数 生态超载人口 生态经济耦合指数
下载PDF
安徽省人口与经济空间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汪桂生 徐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3-29,共7页
为了分析经济发展与人口要素的关联关系,利用空间重心模型、地理联系率、人口经济一致性系数等指标,并结合空间自相关和热点分析等空间统计方法,对安徽省人口演变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96—2018年安徽省人口的... 为了分析经济发展与人口要素的关联关系,利用空间重心模型、地理联系率、人口经济一致性系数等指标,并结合空间自相关和热点分析等空间统计方法,对安徽省人口演变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96—2018年安徽省人口的不均衡性在持续扩大但幅度有所减缓,经济发展趋向均衡并逐渐稳定;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不一致性,1996—2012年人口与经济不一致性持续增强,而2012—2018年这种趋势得到轻度改善,其空间上表现为从“西高东低”逐渐演变为“南北高、中部低”的格局;人口与经济一致性系数存在高值和低值集聚现象,且集聚呈现波动并上升的态势。热点分布区域由西部向西北部转移,冷点区则由东部向中部沿江地区转移;相比人口与经济一致性系数本身,其变化率热点分布更为分散且切换更加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一致性 人口分布 经济发展 安徽省
下载PDF
不同栽培因素对油菜群体干物重等的影响 被引量:21
13
作者 赵继献 朱文秀 王华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1999年第5期283-288,共6页
运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栽培因素对甘蓝型杂交油菜群体干物重、经济系数、收获指数的影响 ,其顺序为密度 >播期 >施钾量 >施磷量 >施氮量 ,其中播期和密度对群体干物重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播期与施氮量、施磷量... 运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栽培因素对甘蓝型杂交油菜群体干物重、经济系数、收获指数的影响 ,其顺序为密度 >播期 >施钾量 >施磷量 >施氮量 ,其中播期和密度对群体干物重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播期与施氮量、施磷量与施钾量的交互作用对群体干物重的影响达显著水平。五因素对经济系数、收获指数不产生显著影响 ,不同产量水平下 ,群体干物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而经济系数间收获指数间无显著差异性。群体产量与群体干物重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群体干物重与经济系数、收获指数间和群体产量与经济系数、收获指数间均无显著相关性 ,经济系数与收获指数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 ,要提高群体产量 ,必须首先提高整个群体的干物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群体产量 群体干物重 经济系数 栽培因素
下载PDF
基于GM(1,1)模型的东北三省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秀英 谷晓蕾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5,共6页
为准确预测东北三省及其36个城市2015年及2020年的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状况,本文在已有的1995~2010年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状况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基于灰色系统的GM(1,1)模型进行预测并分析其协调发展类型、过渡发展类型及不... 为准确预测东北三省及其36个城市2015年及2020年的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状况,本文在已有的1995~2010年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状况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基于灰色系统的GM(1,1)模型进行预测并分析其协调发展类型、过渡发展类型及不协调发展类型在空间格局上的变化。36个地级市、州、区及以上城市的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度总体呈上升态势,但部分城市呈持续波动性发展,甚至协调度不断降低,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人口老龄化、人口文化素质偏低及产业结构不合理几方面,并在此基础上从人口、经济、社会方面提出相应的可操作性对策,以引导人口——经济系统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 1)模型 东北三省 人口——经济系统 协调指数
下载PDF
云南高产生境下影响油菜DH株系收获指数的相关性状筛选 被引量:2
15
作者 符明联 原小燕 +5 位作者 张云云 李淑琼 俎峰 田正书 贺斌 奚俊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9-485,共7页
采用高、低收获指数材料纯合自交系G25和H008杂交,然后小孢子培养获得200份DH株系材料,在丽江和临沧两个云南早熟油菜高产生境下种植,应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从各生育阶段时间长度、初花期和成熟期干物质重量、不同部位角果数和角粒数... 采用高、低收获指数材料纯合自交系G25和H008杂交,然后小孢子培养获得200份DH株系材料,在丽江和临沧两个云南早熟油菜高产生境下种植,应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从各生育阶段时间长度、初花期和成熟期干物质重量、不同部位角果数和角粒数、单株产量、千粒重、小区实收产量和籽粒含油量等17个性状中筛选与籽粒产量收获指数(YHI)关系密切的性状,为高收获指数油菜品种选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临沧育苗移栽高产生境下,营养体健壮,生物产量高、花期长,特别是一次分枝和二次分枝的角果数多,是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高的主要因素。丽江直播栽培高产生境下,油菜苗期长而花期短,营养体不足,主花序角果多而分枝角果少,一次分枝角果数和角粒数、二次分枝角粒数、单株角果数、单株产量和含油量与收获指数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培育壮苗提高单株经济性状水平,可进一步提高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进而提高收获指数。云南高产生境下,单株产量对收获指数有密切相关的正向效应,初花期干物质产量有密切的负向效应,一次分枝和二次分枝的角果数变幅大,通过品种和栽培技术调控,控制初花期干物质产量、保持合理的一次分枝角果数、二次分枝角果数和千粒重,获得较高的单株籽粒产量,是提高云南高产生境下油菜收获指数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DH群体 高产生境 收获指数 生育期 经济性状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山西经济与人口协调发展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保华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2-55,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的人口转变过程和快速经济增长基本上是同步的,人口转变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加速了人口转变过程的实现。从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山西的经济人口密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快速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的人口转变过程和快速经济增长基本上是同步的,人口转变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加速了人口转变过程的实现。从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山西的经济人口密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缓解了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但山西的实际人口要大于经济人口容量,人口压力较大,相对经济发展水平而言人口总量已超负荷。因此,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提高经济适度人口容量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在经济发展中应注重提高人民的收入及消费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人口密度 经济人口容量 人口压力指数 经济与人口
下载PDF
湖北省矿业经济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容东林 成金华 张意翔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7年第7期34-40,共7页
在对湖北省矿业经济区划分进行介绍基础上,运用均方差决策方法和客观赋权法对湖北省三大矿业经济区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并将湖北省矿业经济区土地资源承载力与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尽管湖北省矿业经济区土地资源承载... 在对湖北省矿业经济区划分进行介绍基础上,运用均方差决策方法和客观赋权法对湖北省三大矿业经济区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并将湖北省矿业经济区土地资源承载力与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尽管湖北省矿业经济区土地资源承载力在近年不断增大,但和发达地区矿业经济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分析影响湖北省矿业经济区土地资源承载力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三个矿业经济区各自的产业结构基本特点,提出相应的产业结构转型建设,以从调整产业结构角度出发提出提升湖北省矿业经济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基本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经济区 土地资源承载力 指标体系 人口承载力 经济承载力 湖北
下载PDF
经济指标在城乡防护等级划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海亮 何予川 陈卫宾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10,13,共3页
城市和乡村防洪标准与保护区人口、经济规模等密不可分。通过研究GDP及与之有关的多个经济指标的内涵、合理性、稳定性等,推荐采用经济当量人口指标作为防护等级划分的指标。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城市经济当量人口指标建议按自然人口的... 城市和乡村防洪标准与保护区人口、经济规模等密不可分。通过研究GDP及与之有关的多个经济指标的内涵、合理性、稳定性等,推荐采用经济当量人口指标作为防护等级划分的指标。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城市经济当量人口指标建议按自然人口的2倍取值,乡村经济当量人口指标建议按自然人口的1/2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等级 经济指标 GDP 经济当量人口 防洪标准
下载PDF
中国沿海沿江沿边与内陆城市经济梯度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大海 李晓璇 +1 位作者 李森 邢文秀 《海洋经济》 2017年第1期39-45,共7页
基于区位商理论,构建衡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新指标——人口区位指数,系统测算2000—2014年中国城市的人口区位指数,探索沿海、沿江、沿边与内陆城市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及演变趋势。研究表明,我国沿海、沿江、沿边城市的人口区位... 基于区位商理论,构建衡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新指标——人口区位指数,系统测算2000—2014年中国城市的人口区位指数,探索沿海、沿江、沿边与内陆城市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及演变趋势。研究表明,我国沿海、沿江、沿边城市的人口区位指数均值明显高于内陆城市,说明城市间存在经济梯度;沿海城市的人口区位指数均值最高,表明海洋这一区位因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时也发现行政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对经济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基于以上,从空间布局、时间次序和数量分配三个视角,提出中国区域经济布局的对策建议,为缩小海陆发展差距、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区位指数 经济梯度 对策研究
下载PDF
河南省人口与经济空间格局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正兵 郑力绪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73-79,共7页
为了揭示河南省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状态,采用空间一致性指数与空间自相关对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变化及地域关联性在县域与市域两个尺度上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人口集聚大于经济集聚的县域数量大于经济集聚高于人口集聚的县域数... 为了揭示河南省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状态,采用空间一致性指数与空间自相关对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变化及地域关联性在县域与市域两个尺度上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人口集聚大于经济集聚的县域数量大于经济集聚高于人口集聚的县域数量,且人口集聚大于经济集聚的县域主要位于河南东部、南部地区,而经济集聚高于人口集聚的县域主要位于中西部的郑州、洛阳、许昌及周边区域。市域中周口市、驻马店市人口经济一致性偏离程度最大,人口经济一致性程度较差,且较其他地区变化大。各县域人口经济一致性空间自相关系数逐年增加,显著的"高—高"与"低—低"的一致性关联模式在区域分布较广,分别位于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呈"带"状与"团状"分布。而人口经济一致性空间相互作用为"高—低"与"低—高"模式的数量最少,且变化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经济 一致性 空间自相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