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理论与建议 被引量:7
1
作者 巴胜超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9年第4期139-147,共9页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基于生态学视角下文化传承的新理念而设立的。与“生态博物馆”“民族生态博物馆”“民族文化生态村”和“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对照,其在产生背景、经济基础、倡导者、选择标准、区域范围、性质、要素和功能...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基于生态学视角下文化传承的新理念而设立的。与“生态博物馆”“民族生态博物馆”“民族文化生态村”和“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对照,其在产生背景、经济基础、倡导者、选择标准、区域范围、性质、要素和功能、建设方式、文化自觉(原住民参与)、设立目的、保护原则等11项指标的测评中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在保护区的建设中,应尊重文化持有者的主体地位,对保护区的类型、层级和范围进行合理划分,完善遗产的认定、普查、存录、整理、宣传、教育、监督、退出、奖励等机制,从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扩展到文化遗产“生态”的整体性保护,从外在的传承场所回到村寨、社区,在文化共同体中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形成保护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生态学视角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整体性保护
下载PDF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龙佑铭 《生态文明新时代》 2019年第3期60-75,共16页
本文在梳理文化生态保护国际趋势和在中国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辨析文化生态、文化生态系统、文化生态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概念,指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揭示内在动因,提出"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本文在梳理文化生态保护国际趋势和在中国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辨析文化生态、文化生态系统、文化生态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概念,指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揭示内在动因,提出"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加强文化遗产项目和重点区域的整体性保护""发挥民众的主体作用"的保护思路,最后以黔东南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为例,总结其保护目标与保护措施,为其他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生态保护区 黔东南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
下载PDF
关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思考——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为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盛学峰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6-149,共4页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国还没有成熟的推广模式。文章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为例,提出了全面启动生态保护区建设应具备系统的制度体系、保障体系和管理工作体系等基本条件,包括领导体制、规划编制、法规政策、...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国还没有成熟的推广模式。文章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为例,提出了全面启动生态保护区建设应具备系统的制度体系、保障体系和管理工作体系等基本条件,包括领导体制、规划编制、法规政策、资金保障,以及实施工作措施的系统性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保护区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设 建议
下载PDF
从场所到场域: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空间转变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秀伟 延书宁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0年第1期152-160,共9页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空间结构可分为物理空间、生活空间和文化空间三个维度。依托物理空间和生活空间的文化空间是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内核空间。在列入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前后,文化空间发生了由当地民众寄托身心的场所向各类主体进...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空间结构可分为物理空间、生活空间和文化空间三个维度。依托物理空间和生活空间的文化空间是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内核空间。在列入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前后,文化空间发生了由当地民众寄托身心的场所向各类主体进行角力的关系场域的转变。这种转变丰富了文化空间内的资本积累,激发了原住民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同时引发了原真性悖论,导致原住民之间稳定的社会关系遭到破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在现代语境下对保护对象及其生活环境的保护,不可避免地导致文化空间转变与原真性悖论的出现。需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充分考虑原住民的意见,在保持原真性的前提下保护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存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场所 场域 空间转变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平潭综合实验区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雪珍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4年第5期152-155,共4页
研究将结合平潭自然环境状况、现有及五大风口生态防护林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从生态防护林的功能角度出发,提出加强生态防护体系建设内容与任务、重点建设和保护区域,构建以基干林带为主体,消浪林、防护林、农田林网、道路林网、城乡绿... 研究将结合平潭自然环境状况、现有及五大风口生态防护林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从生态防护林的功能角度出发,提出加强生态防护体系建设内容与任务、重点建设和保护区域,构建以基干林带为主体,消浪林、防护林、农田林网、道路林网、城乡绿化美化相结合,建成以城市、乡镇、村庄、森林公园、风景区绿化为"点",以基干林带、道路绿化、农田防护林为"线",以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和其他防护林为"面",逐步形成由浅海水域向内陆延伸的带、网、片相结合的林种树种丰富、层次多样、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综合防护林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潭综合实验区 生态防护林体系 建设
下载PDF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晋商关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代晨强 王铭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45-52,共8页
该文以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目前公布的5批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主要线索,讨论其与保护区整体文化生态之间的关系。以晋商作为关键的连接要素,结合碑刻、地方志、文人笔记等地方文献及田野调查资料,按照非遗类型进... 该文以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目前公布的5批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主要线索,讨论其与保护区整体文化生态之间的关系。以晋商作为关键的连接要素,结合碑刻、地方志、文人笔记等地方文献及田野调查资料,按照非遗类型进行分类,讨论晋商与民间文学、晋商与民间表演艺术、晋商与武文化、晋商与传统工艺与技能、晋商与商贸习俗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晋商对保护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上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保护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晋商的历史情况亦有所反映,晋商文化走廊则是串起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商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7
作者 尼玛永泽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19期67-70,共4页
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成立为玉树州地域文化生态传承提供了一套整体性的保护方案。该文归纳了该实验区文化生态特色,梳理并分析了实验区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 文化生态特色 问题 建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