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湄公河流域农业生态建设经验及其对中国长江经济带的启示
1
作者 姜常宜 高靖昆 +3 位作者 王锐 杨勇 郭雷风 张蕙杰 《农业展望》 2024年第5期33-42,共10页
农业生态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农业发展模式导致土壤、水体污染,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加大。加速转向高效节能、可持续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本研究以湄公河流域国家为例... 农业生态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农业发展模式导致土壤、水体污染,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加大。加速转向高效节能、可持续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本研究以湄公河流域国家为例,在分析湄公河流域国家农业生态建设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湄公河流域国家农业生态建设经验,对标中国长江经济带,提出农业生态建设的对策和建议。研究发现,湄公河流域国家农业生态建设的经验包括:以硬约束为支撑的缅甸农业生态建设、以合作社为抓手的泰国农业生态建设、因地制宜的老挝农业生态建设、越南数字化赋能农业生态建设、强化气候适应性为重点的柬埔寨农业生态建设。据此,本研究提出应完善顶层设计,加快长江经济带农业生态建设布局;强化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引导小农户参与农业生态建设;因地制宜,探索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的发展模式;发展数字化农业产业,打造智慧高效型农业生产模式;采取多样化措施来增强气候适应性,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建设 湄公河流域 中国长江经济带 启示
下载PDF
西南丘陵地区小流域土地利用格局与生态环境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兵 何春杉 +2 位作者 王璞 肖正龙 李双志 《四川环境》 2024年第2期93-99,共7页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与人类的实践活动与自然演变息息相关,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西南丘陵地区小流域—琼江流域内的遂宁市安居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研究了遂宁市安居区土地利...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与人类的实践活动与自然演变息息相关,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西南丘陵地区小流域—琼江流域内的遂宁市安居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研究了遂宁市安居区土地利用格局与生态环境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10—2019年间安居区土地利用变化速度整体呈先增加后变缓的趋势,城镇用地变化显著,主要由耕地转化而来;安居区城镇用地土地利用动态度较大,其他4类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较小;10年间安居区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增大,但总体上升平缓;2010—2019年间安居区生态环境质量逐渐下降,林地、耕地面积减少为主要原因。本研究成果可为我国西南小流域城镇土地利用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环境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动态变化 小流域
下载PDF
河西内陆河流域生态屏障建设综合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
3
作者 代兰海 宋娟 +1 位作者 刘焕波 宋永永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2期217-222,共6页
生态屏障建设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内陆河流域生态屏障建设评价对于总结生态屏障建设成效与问题及落实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战略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社会—生态耦合视角,在构建生态屏障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基础... 生态屏障建设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内陆河流域生态屏障建设评价对于总结生态屏障建设成效与问题及落实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战略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社会—生态耦合视角,在构建生态屏障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综合指数法,对2015—2020年河西内陆河流域生态屏障建设状况进行了动态综合评价,并据此提出提升策略。结果表明:(1)河西内陆河流域生态屏障建设综合指数呈小幅上升态势,生态屏障建设处于发展提升阶段,流域生态安全多处于一般和较差状态;(2)流域生态屏障建设成效空间上整体呈现出自西往东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张掖市生态屏障建设成效明显,生态屏障建设综合指数稳步提升。基于上述研究,建议从社会—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将生态屏障建设融入流域建设全过程,在生态产业、生态文化和生态社会等方面进行整体谋划和系统安排,统筹推进流域生态屏障建设转型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屏障建设 生态安全 社会—生态耦合视角 河西内陆河流域
下载PDF
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机制成效评价与完善对策
4
作者 吴雪 何佳 +2 位作者 张英 朱启凤 周鸿斌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73,共6页
2017年4月起实施的昆明市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机制,为市级层面小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提供了先行先试经验。为充分发挥生态补偿机制对河道水质改善的促进作用,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昆明市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机制... 2017年4月起实施的昆明市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机制,为市级层面小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提供了先行先试经验。为充分发挥生态补偿机制对河道水质改善的促进作用,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昆明市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运行情况和水环境改善效益,评估该机制的有效性,总结成效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机制完善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机制实施以来,河湖水环境明显改善、水质监测网络逐步健全、水环境管理能力明显提升,机制总体有效,但也还存在考核指标待优化、补偿范围不全面、补偿方式单一、监管评估和公众参与有待加强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补偿机制,多渠道筹集补偿资金,健全生态补偿绩效评价制度,促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滇池流域生态补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生态补偿 补偿标准 水环境 滇池流域 中小流域 昆明市
下载PDF
平原河网地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5
作者 刘成 朱艳华 +1 位作者 雷晓琴 张兴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10期100-105,共6页
为解决平原河网地区河渠功能退化、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生活垃圾与污水等生态环境问题,以汉川市幸福渠小流域为例,研究总结平原河网地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提出遵循以问题为导向的设计理念,将小流域划分为人居生态治理区、农田生... 为解决平原河网地区河渠功能退化、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生活垃圾与污水等生态环境问题,以汉川市幸福渠小流域为例,研究总结平原河网地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提出遵循以问题为导向的设计理念,将小流域划分为人居生态治理区、农田生态保护区、水系生态修复区,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多部门协同治理,因地制宜实施水系景观保护与修复、污水及垃圾处理、乡村绿化美化、面源污染防治、实用技术及生态产业推广等措施。结果表明:通过多部门协同治理,可推动平原河网地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从减量降级向提质增效转变。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小流域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河网地区 生态清洁小流域 协同治理 面源污染防治 提质增效
下载PDF
基于“黄河流域生态文化建设”情境的初中“生物与环境”单元复习课设计与实践
6
作者 王娜 朱俊凤 李金耿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1,共4页
以国家重大战略议题“黄河流域生态文化建设”为单元主题情境,通过构建复习单元、确定单元复习目标、设计学习任务群、细化教学评价等,对初中“生物与环境”学习主题进行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与实践。
关键词 单元教学设计 黄河流域 生态文化建设 学习任务群 教学评一致性
下载PDF
乌土河红星水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施工管理
7
作者 吴润昊 《云南水力发电》 2024年第7期194-198,共5页
分析了乌土河红星水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施工管理,重点探讨了工程建设和施工管理方面的内容。研究发现,该项目采用了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和管理措施,有效地保证了项目的质量和效果。同时,该项目也注重与当地村民的沟通和合作,增强了项目... 分析了乌土河红星水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施工管理,重点探讨了工程建设和施工管理方面的内容。研究发现,该项目采用了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和管理措施,有效地保证了项目的质量和效果。同时,该项目也注重与当地村民的沟通和合作,增强了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小流域 综合整治 生态自然修复 施工管理
下载PDF
广州市从化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划分及建设模式研究
8
作者 柳叶 莫靖龙 张晓远 《广东水利水电》 2024年第7期99-103,109,共6页
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对河湖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涵养、生态环境的恢复、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研究以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为研究区域,基于DEM数据,通过ArcGIS技术将境内水源保护区、农... 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对河湖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涵养、生态环境的恢复、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研究以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为研究区域,基于DEM数据,通过ArcGIS技术将境内水源保护区、农业发展区、生态旅游区、城镇宜居区等划分为85条生态清洁小流域,划定为水源保护型、绿色发展型、和谐宜居型和生态旅游型4种类型,并探索其适宜的小流域建设模式,可为后续生态清洁小流域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清洁小流域 水土保持 小流域划分 建设模式 从化区
下载PDF
红原县白河瓦切镇塔林段水生态保护方案之浅见
9
作者 陈建伟 欧阳凯华 屈思潮 《四川水力发电》 2024年第4期51-53,65,共4页
黄河上游高寒草甸草原小流域生态环境脆弱,部分小流域因受过度放牧、草皮层冻融剥离、河水冲刷等因素影响出现了河流两岸草甸退化、水土流失严重、水源涵养能力降低等现象。阐述了针对该区域小流域出现的上述水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的研究,... 黄河上游高寒草甸草原小流域生态环境脆弱,部分小流域因受过度放牧、草皮层冻融剥离、河水冲刷等因素影响出现了河流两岸草甸退化、水土流失严重、水源涵养能力降低等现象。阐述了针对该区域小流域出现的上述水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的研究,结合阿坝州红原县黄河流域白河瓦切镇塔林段水生态保护项目,提出了“草甸修复、生态护岸、封禁治理、湿地建设、水污染防治”的综合治理思路,并给出了相应的治理方案。该方案落实后,可以起到在维持该地区原有生态景观的同时修复河流两岸受损草原的生态系统,改善水环境质量,提高当地小流域水土保持及水源涵养能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小流域治理 水土流失 水源涵养 瓦切镇 水生态保护
下载PDF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规范》解读 被引量:5
10
作者 乔殿新 赵莹 +1 位作者 李天毅 宗小天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10期17-20,I0001,共5页
自2013年《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导则》(以下简称《技术导则》)出台以来,全国各地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制定出台了生态清洁小流域相关地方标准。近年来,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都对生态清洁小流域提出了... 自2013年《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导则》(以下简称《技术导则》)出台以来,全国各地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制定出台了生态清洁小流域相关地方标准。近年来,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都对生态清洁小流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技术导则》的内容和深度已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的需要。2023年水利部对《技术导则》进行修订,并于7月18日颁布了修订后的《技术导则》——《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从标准修订背景、标准定位、标准原则、标准方法、标准主要内容、修订主要内容和强化内容等6个方面对《规范》进行解读,以期为相关从业单位及从业人员学习、理解和掌握《规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清洁小流域 流域建设 技术规范 解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三水协同调控关键技术应用展望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万顺 王浩 周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3,23,共7页
长江流域三水统筹协同共治是支撑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当前长江流域干流水生态环境质量全面转好,但是仍存在支流和局部区域水资源调控复杂、水环境污染频发、水生态风险突出等多重问题。在长江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亟需从水... 长江流域三水统筹协同共治是支撑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当前长江流域干流水生态环境质量全面转好,但是仍存在支流和局部区域水资源调控复杂、水环境污染频发、水生态风险突出等多重问题。在长江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亟需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统筹视角出发,破解三水融合协同共治与精准调控难题。深入分析了长江流域三水存在的问题及协同调控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三水协同调控作用机制剖析、调控手段策略以及智慧化建设等三水协同调控关键技术体系的创新和应用。以期支撑流域三水量、质、效同步提升,推动实现长江流域“高颜值”生态环境和“高质量”经济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长江流域 三水协同共治 靶向精准调控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黄河流域生态韧性的影响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力 李欣烨 《决策与信息》 2023年第5期86-96,共11页
近年来,沿黄各城市在快速扩张中普遍面临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土壤植被破坏、空气质量下降等问题,生态韧性趋弱。借助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以提升沿黄城市的生态韧性,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从生态系统抵抗力、... 近年来,沿黄各城市在快速扩张中普遍面临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土壤植被破坏、空气质量下降等问题,生态韧性趋弱。借助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以提升沿黄城市的生态韧性,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从生态系统抵抗力、适应力、恢复力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研究2006-2017年沿黄46个城市的生态韧性演变特征,运用面板模型、时空地理加权模型分析表明:样本期内沿黄城市生态韧性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下游>中游>上游,下游城市的生态适应力、恢复力较高,但是生态抵抗力低于中上游;生态韧性大小在空间分布上呈“低-低”或“高-高”韧性区集聚特征,以省会城市为高韧性区向周边递减;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提升沿黄城市的生态适应力和恢复力,但对抵抗力有抑制作用,各因素影响生态韧性的作用强度和方向存在异质性。基于此,实现黄河流域城市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完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通过实施数字技术向制造业、能源化工业赋能渗透,提高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推广数字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其次,要加强省会城市对周围城市的带动,严防生态韧性风险连锁反应。三是沿黄城市尤其是中上游城市在吸引外商投资时要警惕产业“污染转移”问题,限制严重损害城市生态韧性的企业。四是沿黄城市只有加快高质量发展才能真正获得保障生态韧性的底蕴和底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生态韧性 区域协调发展 黄河流域 城市治理 时空演变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整体系统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法治建构的应然逻辑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祖增 王灿发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5-188,共14页
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目标,需要以法治保障作为核心论题。整体系统观作为一种聚合于传统文化、政治思想及哲学理论等诸多学科的全景化研究视角,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机理与法治建构原理予以有机... 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目标,需要以法治保障作为核心论题。整体系统观作为一种聚合于传统文化、政治思想及哲学理论等诸多学科的全景化研究视角,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机理与法治建构原理予以有机统合,与黄河流域生态法治的秩序期待和构造逻辑相契合。以此为分析工具,整体系统观视域下的黄河流域生态法治向度应基于法理基础的铺陈与“良法善治”的建构两个理路展开。之于前者,黄河流域生态法治建构的法理基础以时间、理念与规范三个场域为基本构成,以纵向时间的回溯与预见、权力主义与专业主义的整合、公私法的交融为进阶呈现;之于后者,理想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法治构造应依照以下进路展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这部综合性立法为基础,对下位法进行补位与修订,建构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从提升流域治理效能的目标定位出发,以立法确立的流域协调机制为统筹,实现“环境权利—环境权力”二元架构均衡配置基础上法律实施机制的协同作用;以适度环境司法能动主义为价值遵循,塑造预防性价值为主、救济性功能为辅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障体系;建立“三位一体”守法机制,推动形成党政领导干部带头守法、企业模范尊法、社会公众全民崇法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守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整体系统观 法治建构 法理基础 良法善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
下载PDF
全球水系格局与水网构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易初 倪晋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74-1086,共13页
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科学合理的水网构建已成为新时期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多目标下如何把握各级水系对应水网构建的“度”也就成为当前关注的核心... 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科学合理的水网构建已成为新时期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多目标下如何把握各级水系对应水网构建的“度”也就成为当前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回顾了全球天然水系格局、识别与表征方法、形成机制、时空分布及演化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典型水系格局所对应的流域水资源禀赋和水资源结构特征,指出了水系格局的若干生态环境效应.进一步在对世界著名大河跨流域引水工程与骨干水网构建关系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面向生态的水系格局优化与骨干水网构建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格局 水网构建 跨流域引水 水资源配置 面向生态
下载PDF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多元实践路径及其对跨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启示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良瑞 祁程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3年第1期42-45,共4页
为了探索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改善道路,打破生态文明建设区划壁垒,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试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应运而生。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改善了沿岸自然生态环境,鉴于皖浙两省不同的地理、经济背景,现阶段生态补偿机制... 为了探索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改善道路,打破生态文明建设区划壁垒,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试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应运而生。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改善了沿岸自然生态环境,鉴于皖浙两省不同的地理、经济背景,现阶段生态补偿机制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完善。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应从实际出发,健全补偿机制,丰富补助方式,加快整治进程,增强法治保障,推动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变,实现经济绿色转型。未来跨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更要团结各方力量,从多维度、各方面共建秀美山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江流域 跨省 综合治理 生态文明建设 补偿机制
下载PDF
基于生态连续性角度的广西丘陵地区中小河流滨水景观营造策略研究
16
作者 许颖 《广西水利水电》 2023年第3期124-126,130,共4页
当前围绕河流治理的理论已形成一定体系,相应的实践工作也在广泛铺开,但在具体实践中,对生态连续性的考虑并不充分。本文立足广西丘陵地区中小河流,在生态连续性的理论基础上研究滨水景观设计,提出生态滨水景观时空连续的营造策略,积极... 当前围绕河流治理的理论已形成一定体系,相应的实践工作也在广泛铺开,但在具体实践中,对生态连续性的考虑并不充分。本文立足广西丘陵地区中小河流,在生态连续性的理论基础上研究滨水景观设计,提出生态滨水景观时空连续的营造策略,积极推进综合目标的河道生态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连续性 中小河流 滨水景观 营造策略
下载PDF
赤水河流域生态渔业养殖与信息化建设工程探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诗笛 《科学与信息化》 2023年第2期168-170,共3页
为探究流域“以渔治水”的生态修复效果及其与信息化手段相结合的发展方式,文章以贵州省遵义市赤水河流域水库生态渔业养殖及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为例,概括信息化生态渔业养殖的特点,明确信息化监测技术对于养殖水体的重要性,从学科未来... 为探究流域“以渔治水”的生态修复效果及其与信息化手段相结合的发展方式,文章以贵州省遵义市赤水河流域水库生态渔业养殖及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为例,概括信息化生态渔业养殖的特点,明确信息化监测技术对于养殖水体的重要性,从学科未来的走向和应用的视角入手,提出信息化渔业养殖对实现水环境调控的技术难点及未来发展对策,可为流域生态修复和管控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水河流域 生态渔业养殖 信息化建设
下载PDF
基于贴近度分析的东江小流域生态基流计算方法优选
18
作者 曹涛涛 李燕磊 +4 位作者 余菁 王文鹏 邹鉒 涂龙杰 唐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4-40,共7页
河湖生态基流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估算方法众多;应根据流域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计算方法。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在《东江生态流量实施方案》中推荐了8种用于生态基流计算的水文学方法,但计算结果存在很大差异;以东江上游2个小流域为研... 河湖生态基流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估算方法众多;应根据流域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计算方法。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在《东江生态流量实施方案》中推荐了8种用于生态基流计算的水文学方法,但计算结果存在很大差异;以东江上游2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从中寻找一个最适合东江小流域的生态基流计算方法。首先,基于监测断面的历史流量数据,分别采用8种方法计算相应的生态基流。继而,通过主、客观赋权方法的比选,赋予8种方法合适的权重;从而综合利用它们的计算成果得到生态基流的理想方案。最后,通过分析8种方法的结果与理想方案的贴近度,优选出1种最佳方法。结果表明,月流量变动法适合东江小流域的生态基流计算;南方丰水型小流域的生态基流计算,可以优先考虑月流量变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基流 贴近度 月流量变动法 东江 小流域
下载PDF
中小流域系统治理规划与方法探索——以丹江口库区湖北省郧西县为例
19
作者 尹忠武 陆非 《中国水利》 2023年第13期18-22,共5页
分析了中小流域特性及开展流域治理的必要性,探索系统治理规划理念与路径。选取丹江口库区湖北省郧西县作为剖析案例,构建了郧西“一带二廊七区”总体格局,提出了矩阵式系统治理理念和方法,完成了兼顾流域上、中、下游不同区段和流域水... 分析了中小流域特性及开展流域治理的必要性,探索系统治理规划理念与路径。选取丹江口库区湖北省郧西县作为剖析案例,构建了郧西“一带二廊七区”总体格局,提出了矩阵式系统治理理念和方法,完成了兼顾流域上、中、下游不同区段和流域水域、岸边、山上不同需求的“一江两河”流域系统治理空间布局,提出了流域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流域 系统治理 功能分区 生态修复 绿色发展
下载PDF
济南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做法及建议
20
作者 赵小辉 周勇 王玉丽 《山东水利》 2023年第6期19-21,共3页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本文分析了济南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保障黄河流域引水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合理配置水资源的管理措施,为更好推进...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本文分析了济南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保障黄河流域引水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合理配置水资源的管理措施,为更好推进济南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提出了建议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水资源管理 水生态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