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8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术本质核心元素探析
1
作者 张奎志 刘秀哲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43,共9页
艺术的本质问题是一个论争了几个乃至十几个世纪的话题,也是一个曾经被“反本质主义”要放弃和搁置讨论的形而上问题。从历史上看,研究者曾从“模仿”“形式”“表现”来界定艺术的本质。可以说,艺术既是对现实的“模仿”,又不完全是,... 艺术的本质问题是一个论争了几个乃至十几个世纪的话题,也是一个曾经被“反本质主义”要放弃和搁置讨论的形而上问题。从历史上看,研究者曾从“模仿”“形式”“表现”来界定艺术的本质。可以说,艺术既是对现实的“模仿”,又不完全是,因为“模仿”的目的是要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感受。艺术既是要创造一种美的“形式”,又不完全是,因为通过美的“形式”也还是要表达作者的艺术追求和主观感受。因此,无论“模仿说”还是“形式说”,最终的目的都是要表达或表现作者的主观感觉。“表现”才是艺术中最主要和最核心的元素,“表现说”也更充分地体现着艺术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本质 反本质主义 文艺理论 文艺批评 文艺审美
下载PDF
人民文艺作为新时代的文艺
2
作者 彭锋 《中国文艺评论》 2024年第6期8-16,I0001,共10页
人民文艺是新时代的文艺,它不同于民间文艺、消费文艺和群众文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产力被极大地释放出来,才会出现真正的人民文艺。人民文艺将精英文艺、民间文艺、消费文艺、群众文艺整合起来,以建设性介入的方式参... 人民文艺是新时代的文艺,它不同于民间文艺、消费文艺和群众文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产力被极大地释放出来,才会出现真正的人民文艺。人民文艺将精英文艺、民间文艺、消费文艺、群众文艺整合起来,以建设性介入的方式参与社会建设,突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分野,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文艺 民间文艺 消费文艺 群众文艺 建设性介入
下载PDF
论新时代党的文艺创新理论的教育价值
3
作者 王利华 包涵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3-47,共5页
新时代党的文艺创新理论是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智慧结晶,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了科学指导与努力方向。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新时代党的文艺创新理论的鲜明特质与主... 新时代党的文艺创新理论是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智慧结晶,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了科学指导与努力方向。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新时代党的文艺创新理论的鲜明特质与主要内涵,领会新时代党的文艺创新理论在升华理想信念、夯实辩证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夯实文化自信等方面所蕴含的重要教育价值,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推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共进,为充分实现新时代党的文艺创新理论的教育价值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党的文艺创新理论 社会主义文艺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教育价值 为人民服务
下载PDF
“新文科”视域下的海外华人/华文文学研究
4
作者 张宝林 《华文文学》 2024年第2期5-11,共7页
海外华人/华文文学是一种跨语种、文化、媒介、族群、国籍和区域,兼具在地性和中国性的世界性文学现象。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对其展开研究,中文和外语两个学科的学者既需直面这一研究领域长期存在的窘境,努力突破学科壁垒,构筑学术... 海外华人/华文文学是一种跨语种、文化、媒介、族群、国籍和区域,兼具在地性和中国性的世界性文学现象。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对其展开研究,中文和外语两个学科的学者既需直面这一研究领域长期存在的窘境,努力突破学科壁垒,构筑学术共同体,运用现代技术搭建协同共享平台;又需在坚守文学问题本位导向的同时,找寻与其它学科交叉融合的有效路径,大力开展跨学科研究;还需立足世界文学场域,开展立体多维透视,力求准确还原、深入阐释其多元景观和多维面相。鉴于海外华人/华文文学与中国和中华文化存在天然的血脉关系,研究者探讨相关问题时很有必要彰显中国视角,力求有效服务于中国社会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海外华人文学 海外华文文学
下载PDF
基于系统理论的中国-东盟网络安全合作系统构建研究
5
作者 肖军 陈嘉鑫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0,24,共9页
[研究目的]针对中国-东盟网络安全合作在观念、制度、人才、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构建合作系统框架,提出合作路径及解决方案,旨在提高中国-东盟网络安全合作的水平。[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结合系统理论,从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 [研究目的]针对中国-东盟网络安全合作在观念、制度、人才、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构建合作系统框架,提出合作路径及解决方案,旨在提高中国-东盟网络安全合作的水平。[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结合系统理论,从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环境等维度进行研究。[研究结论]中国与东盟在构建网络安全合作系统时可以实施以下路径:在系统要素方面,以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展开合作、以建立统一的网络安全制度规范框架进行合作、以构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培训教育体系保障合作、以创新网络安全技术加强合作;在系统结构(功能)方面,增强系统不同要素间的协同联动、准确把握系统要素最优与结构(功能)最优关系;在系统环境方面,在梳理可供利用的外部环境的基础上,重点利用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优化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 网络安全合作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网络安全制度 系统理论 系统构建 文献分析法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的积极育人体系建构
6
作者 陈永涌 甄宸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60-168,共9页
为了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变革趋势,促进文科教育的转型和升级,“新文科”建设是新时代提升高校文科教育质量的关键。要培养中国风格的高质量“新文科”人才,其中课程思政工作是举足轻重的。因此,“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应立足新时... 为了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变革趋势,促进文科教育的转型和升级,“新文科”建设是新时代提升高校文科教育质量的关键。要培养中国风格的高质量“新文科”人才,其中课程思政工作是举足轻重的。因此,“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应立足新时代,充分结合积极性教育优势,融合PEMRA理论,以立德树人为根基,构建以知识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为发展路径的课程思政积极育人体系模型,探寻积极有效的实践路径,最终实现全面、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课程思政 育人体系构建 PEMRA理论 积极心理学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
7
作者 杜光熙 马小会 孙春青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1-144,共4页
中国古代文学在“新文科”理念引导下,将迎来课程建设的全面提升。体系完善方面,应结合专业认证、教学评估新动向,形成培养学科素养、加强教学技能、推进立德树人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模式创新方面,要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引入“翻转课堂... 中国古代文学在“新文科”理念引导下,将迎来课程建设的全面提升。体系完善方面,应结合专业认证、教学评估新动向,形成培养学科素养、加强教学技能、推进立德树人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模式创新方面,要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引入“翻转课堂”理念,辅以过程管理与效果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对专业内涵的主动探索与领悟。目标转向方面,需格外重视教学教法、课程思政与古代文学的结合,为培养具备高尚情怀、实践能力的优秀学生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中国古代文学 课程建设 教学创新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论的总名:建立、演变、意义
8
作者 张法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9,177,共13页
中国现代文论经历了民国时期的文学概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早期的文艺学、改革开放后的文学理论三个总名的演进。民国时期的文学概论,主要来自英语世界的文学批评,但在现实中又有三种模式:英语文论模式、中国古代模式、苏俄文论模式。194... 中国现代文论经历了民国时期的文学概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早期的文艺学、改革开放后的文学理论三个总名的演进。民国时期的文学概论,主要来自英语世界的文学批评,但在现实中又有三种模式:英语文论模式、中国古代模式、苏俄文论模式。1949年前的文艺学,虽然其名来自汉语文化圈对德国文学科学的汉译,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早期主要来自苏联的文学科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文艺学有三个阶段的演进:20世纪50年代以苏联模式为主,60年代开始加上中国内容的转型,改革开放后有与时俱进的思想革新。但改革开放后主要与英语文论互动,产生了文学理论这一新词新义,与同时存在的文艺学和文学概论进行总名的竞争,各显风采。以2010年为标志,文学理论作为文论的总名基本获得共识,其意义不但要从中国文论自身的演进,更要从中国文论与世界文论的互动中去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论总名 文学概论-文艺学-文学理论 中外文论互动
下载PDF
新文科与传统文体学融合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革新
9
作者 李翠叶 李山 +1 位作者 阎开振 唐雪莹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6期136-141,共6页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教育载体。为满足新时代文科建设的价值教育、专业教育、现代化教育等多种功能,该文探索中国本身学术生长体系中“文体学”在当代教学建设中的重要学理支撑,通过教育理念、教材建设、课内实训等课...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教育载体。为满足新时代文科建设的价值教育、专业教育、现代化教育等多种功能,该文探索中国本身学术生长体系中“文体学”在当代教学建设中的重要学理支撑,通过教育理念、教材建设、课内实训等课程改革,实现中国古代文学学理体系与教学实践一体化的创新改革,形成广东省特色专业的核心建设成果。该文的初步探索涉及到具有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学理建构、价值认同和教育策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新文科建设 文体学 学理建构 价值认同 教育实践路径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国艺术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10
作者 谢纳 宋伟 《艺术传播研究》 2024年第2期4-13,共10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开辟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崭新境界。作为新时代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新时代中国艺术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构中国艺术学自主知识体系,已成为当代中国艺术学界的学术使... 习近平文化思想开辟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崭新境界。作为新时代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新时代中国艺术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构中国艺术学自主知识体系,已成为当代中国艺术学界的学术使命和文化任务。从经典继承上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与方法,继承、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从体系建构上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当代艺术理论建构奠定了文化哲学基础,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新时代中国艺术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提供了整体视域、理论指南和方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中国艺术学 艺术文化学 新时代学科建设
下载PDF
中国特色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的理论探析与实践
11
作者 夏燕靖 《民族艺术研究》 2024年第1期12-20,共9页
加快中国特色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其成效应当是完整体现富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大体系”建设是推动中国特色艺术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新时代艺术学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和历史职责。事实证明,改革... 加快中国特色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其成效应当是完整体现富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大体系”建设是推动中国特色艺术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新时代艺术学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和历史职责。事实证明,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国艺术学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步入新时代,紧跟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的步伐,进行中国特色艺术学“三大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学科走向理论自觉新高度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艺术学“三大体系” 理论与实践 建设思路
下载PDF
桥梁与借镜:“日本民族艺术学的历史与理论”学术研讨会综述
12
作者 颜景旺 陈虹廷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93-200,共8页
2023年10月11日,“日本民族艺术学的历史与理论”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此次会议是国内艺术学界首次将目光明确聚焦于日本民族艺术学领域,经过中日学者的研究互动,通过“桥”与“镜”的研究理念定位,不仅拓宽了中国民族艺术学研究的新视... 2023年10月11日,“日本民族艺术学的历史与理论”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此次会议是国内艺术学界首次将目光明确聚焦于日本民族艺术学领域,经过中日学者的研究互动,通过“桥”与“镜”的研究理念定位,不仅拓宽了中国民族艺术学研究的新视域,开辟了中国民族艺术学研究向国际视野出发的新征程,更标志着中国民族艺术学在中日友好的学术互鉴当中重新定位、发现自己,并尝试在超越层面深入建构民族艺术学的普遍价值,这将为我国民族艺术学的学科发展与学术研究,切实推进艺术学“三大体系”的建设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民族艺术学 历史与理论 学术研讨会 桥与镜 学科建设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三通三融”的新闻实务类课程思政教学创新研究
13
作者 陈珂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0期119-123,共5页
新闻实务类课程的育人实践普遍面临思政元素融入理念碎片化、融入方式嵌入化、融入资源零散化等困境,该课程思政教学创新研究以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为例,从能力培养入手,依据“三个层面实现三项转变”的设计思路,构建对应新闻采访与写作... 新闻实务类课程的育人实践普遍面临思政元素融入理念碎片化、融入方式嵌入化、融入资源零散化等困境,该课程思政教学创新研究以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为例,从能力培养入手,依据“三个层面实现三项转变”的设计思路,构建对应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四大教学模块的“四精神+五能力”的育人体系。对标新文科建设理念,教师通过项目式、场景化等创新性教学方式和丰富的教学设计,打造教研与科研融合、专业与思政融合的线上线下混合课堂,达成情理贯通、知行合一的育人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课程思政 新闻实务 实践教学 应用型高校
下载PDF
百年中国红色文艺的文化精神及当代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学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7,共12页
红色文艺作为一种贯穿百年中国历史的重大文艺现象,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理、精神结构、生命意识、审美追求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由此成为数代中国人理解社会、理解革命、理解人生的重要窗口。红色文艺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中国革... 红色文艺作为一种贯穿百年中国历史的重大文艺现象,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理、精神结构、生命意识、审美追求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由此成为数代中国人理解社会、理解革命、理解人生的重要窗口。红色文艺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中国革命深度互动,与百年中国文艺现代化密切同步,其以独特的叙事方式与审美表达重建了文艺与现实的关系。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实践成果,红色文艺包含着政治与审美、历史与想象、通俗与典雅、传统与现代的艺术张力,并以革命性、人民性、现代性的思想文化特征以及民族性、本土性的美学风貌,表征着百年中国文艺发展及其文化创造的民族精神和审美范型。红色文艺与百年中国社会生活、与现代中国革命、与中国文学现代化、与中外文艺传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艺实践、与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的百年历史经验等重大问题的深度研究,对当代中国文艺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艺 文学历史 文化创造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中国文艺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视域下非遗的文化建构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知遥 常国毅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30,共10页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非遗当下的文化建构是要使其接续传统与现代生活。面对非遗在现代生活中的“失语”,必须将其文化话语贴合现代生活进行适当转述。作为一种日常生活事象,非遗的文化建构本质是建构我们自身的文化身份和文化自信。其主...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非遗当下的文化建构是要使其接续传统与现代生活。面对非遗在现代生活中的“失语”,必须将其文化话语贴合现代生活进行适当转述。作为一种日常生活事象,非遗的文化建构本质是建构我们自身的文化身份和文化自信。其主要途径包括,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视域下,返回生活现场将非遗所从出的日常生活真正纳入关怀视野,剖析非遗生存空间的地域性、限制性与所承担的消费意义的无限性、全民性之间的矛盾,促进非遗在日常生活场域中“自然性”的恢复与扩散,建构人民大众共享的公共文化;以人民为中心使艺术可以接近人民,人民可以接近艺术,尊重民众自身的选择和实践,进行具有人文关怀的文化建构。将人文精神的人学标准作为非遗当下文化建构的检验标准,兼顾世俗性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使之从一种文化事象成为一种文化体系,从一种生活实践成为一种生命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非遗 文化建构 日常生活 人文精神
下载PDF
Discussion about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al criticism and mass culture
16
作者 Shaoxiang M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4年第6期82-84,共3页
关键词 大众文化 中国文化 审美本质 问题意识 西方文化 文学 中国式 问题域
下载PDF
从课程、教研室到学科:文艺学的中国生产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国华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8-88,共21页
对文艺学学科的历史建构进行批判性分析具有重要学术意义。文艺学学科的建构过程可以以教研室的出现和运作方式作为观测点,判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文艺学教研室尚未出现,学科尚未形成,以弱态方式呈现的文艺学主要可... 对文艺学学科的历史建构进行批判性分析具有重要学术意义。文艺学学科的建构过程可以以教研室的出现和运作方式作为观测点,判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文艺学教研室尚未出现,学科尚未形成,以弱态方式呈现的文艺学主要可以理解为课程和教材,重点分析了教材的思想资源的构成以及这门课在当时的基本性质;第二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30年,教研室成立后,文艺学作为一个文学研究中具有领导性的领域得以呈现,政治成为将文艺学体制化的重要塑造方式。在周扬等人领导下,文艺学为维护其知识价值做了很多努力;最后阶段,新时期40多年来,文艺学在结束了行政命令的支配、通过教研室或学科的运作而获得相当程度自主性之后,它面临来自内部的学术危机,这也就是当一门基础入门课变成了一门高深学科之后,其发展面临的更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研室 文学概论 文艺学 文学理论 学科
下载PDF
新文科视野下艺术人类学的发展与推进——2022年度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述评
18
作者 安丽哲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8-74,共7页
2022年度,艺术人类学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与研究热点,主要显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新文科研究潮流中,艺术人类学本身所自带的跨学科性及超学科性特征得以彰显,为艺术学实现了建构本土一般性的艺术学理论,提供了基础。跨学科的交融,甚... 2022年度,艺术人类学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与研究热点,主要显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新文科研究潮流中,艺术人类学本身所自带的跨学科性及超学科性特征得以彰显,为艺术学实现了建构本土一般性的艺术学理论,提供了基础。跨学科的交融,甚至超学科的研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其次,西方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得以继续引进。如英国人类学家盖尔的艺术人类学理论以及审美人类学方面的译著,更多地受到关注。这些,都为中国艺术人类学理论的探讨,提供了国际视野。与此同时,门类艺术人类学相关译著的推出,也为国内门类艺术人类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再次,中国艺术人类学参与社会发展方面的讨论仍然比较火热,其中就包括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讨以及艺术乡建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人类学 新文科 学科建设 艺术学
下载PDF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高校经管类新文科建设探索研究——依据CiteSpace与文献述评的分析
19
作者 万莹 刘雅楠 《天津电大学报》 2023年第3期60-65,共6页
新文科建设以培养高质量新文科人才为立脚点,而经管类新文科人才的培养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文章运用CiteSpace软件描绘了高校经管类新文科建设改革研究的概况,并辅以文献述评的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发现经管类新文科建设研究的热点聚焦课程... 新文科建设以培养高质量新文科人才为立脚点,而经管类新文科人才的培养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文章运用CiteSpace软件描绘了高校经管类新文科建设改革研究的概况,并辅以文献述评的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发现经管类新文科建设研究的热点聚焦课程思政、学科的交叉融合及教学模式的创新等方面,而翻转课堂作为创新教学模式的一种重要方式,在经管类课程思政以及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体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所以,高校经管类新文科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可以从创新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入手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 经管类人才培养 CITESPACE 文献述评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拓展实践
20
作者 王启东 徐大鑫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22-129,144,共9页
从目前各高校写作课程体系的建设情况来看,基础写作的核心地位多被忽略,各学科、各层次、各能力的培养没有体现,综合写作素质提升的覆盖面还有所欠缺。在比较视域下,通过对一流高校、一流学科高校和普通综合性大学三个层次的汉语言文学... 从目前各高校写作课程体系的建设情况来看,基础写作的核心地位多被忽略,各学科、各层次、各能力的培养没有体现,综合写作素质提升的覆盖面还有所欠缺。在比较视域下,通过对一流高校、一流学科高校和普通综合性大学三个层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课程体系建设的关照,可以看出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程体系建设具有鲜明的特色,即三融合、三培养、三提升为一体的“三三三制”课程体系,以及新文科理念指导下的富有地方综合性大学特色的拓展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写作课程 体系建设 拓展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