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的内在机理、价值蕴涵与发展路径
1
作者 李学林 刘美驿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0-97,共8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蕴含着丰富的内在机理,它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三者之间的紧密联...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蕴含着丰富的内在机理,它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陈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范例,描绘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现代化可持续蓝图,贡献了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国共产党必须领导全国人民加快推进“两个结合”,加强与西方现代化生态道路的界限划分和交流互鉴,提升人民群众的现代化生态意识与动力,赋予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观 生态文明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载PDF
“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本体论基础与美丽中国建设
2
作者 程广丽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概念和本体论基础,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念在本体论层面表征着人与自然之间休戚与共、共生共荣的关系,既为美丽中国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概念和本体论基础,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念在本体论层面表征着人与自然之间休戚与共、共生共荣的关系,既为美丽中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又与美丽中国建设在价值论指向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二者共同推动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以“生命共同体”理念引领美丽中国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立足于唯物史观研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本体论基础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关系,有利于从理论上阐释“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思想内涵与精神实质,从而更好地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共同体” 本体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美丽中国建设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生态正义的理论与实践
3
作者 孙健健 李宗明 《南海学刊》 2024年第2期40-49,共10页
生态正义是生态价值体系的核心范畴,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哲学基础。开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重要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仅是对传统正义范式的超越,更是对新时代生态正义实践的理性考量。新时代生态正义的具体内涵表现... 生态正义是生态价值体系的核心范畴,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哲学基础。开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重要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仅是对传统正义范式的超越,更是对新时代生态正义实践的理性考量。新时代生态正义的具体内涵表现为种际关系、代内主体和代际主体三重正义维度。中国式现代化下的生态正义以和谐共生、责任义务以及整体主义为价值特征,体现出马克思生态正义思想的逻辑导向、中国式现代化与生态正义的内在关切以及时代命题的构建逻辑。基于此,要坚持种际生态正义,构建新型“人-境”关系;坚持代内生态正义,推动生态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坚持代际生态正义,优化发展动态接续结构,积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生态正义的现实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正义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4
作者 李艳 刘汉杰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3-29,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独特的生态观,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实践超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诸多成就,但仍面临传统高耗能产业转型艰难、政府绿色行政水平有待提高、绿色文化建设不到位等现实挑战。新时代,中国应积极引导绿色产业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独特的生态观,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实践超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诸多成就,但仍面临传统高耗能产业转型艰难、政府绿色行政水平有待提高、绿色文化建设不到位等现实挑战。新时代,中国应积极引导绿色产业发展,利用绿色先进技术降低生产能耗,健全绿色公共行政体系,构建中国生态文明话语体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彰显出愈发强大的生态可持续性与绿色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文明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载PDF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研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显明 钱乘旦 +4 位作者 陈学明 罗方述 桑玉成 孙蚌珠 冯仕政 《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 2023年第4期36-57,共22页
党的二十大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一系列重要讲话中,系统深刻地... 党的二十大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一系列重要讲话中,系统深刻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了以多学科学术研究服务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事业,2023年5月,本刊参与主办了北京大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多方面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本刊本期先行刊发徐显明、钱乘旦、陈学明、罗方述、桑玉成、孙蚌珠、冯仕政7位与会学者的学术见解,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依法治国 人类文明新形态 高质量发展 全过程人民民主 文化自信 社会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论来源、发展历程与现实展开 被引量:3
6
作者 徐越如 曾文钫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641-646,共6页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标志和鲜明特色之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理论来源包括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以及对西方传统...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标志和鲜明特色之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理论来源包括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以及对西方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反思。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断发展完善,可以在理念现代化、技术现代化以及法治现代化等具体展开,以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人类生存的诗意之源——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美学建构 被引量:4
7
作者 宋生贵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7-100,共4页
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求 ,总是促使其与自然环境保持一种根本性的关系 ,但要真正实现“和谐共存” ,则必须建立相适的制衡机制。其中 ,关键性的问题 ,是要实现对于人自身的调节 ,而调节的重心则是要抑制贪欲 ,高扬诗性 ,建立起富有审美特... 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求 ,总是促使其与自然环境保持一种根本性的关系 ,但要真正实现“和谐共存” ,则必须建立相适的制衡机制。其中 ,关键性的问题 ,是要实现对于人自身的调节 ,而调节的重心则是要抑制贪欲 ,高扬诗性 ,建立起富有审美特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生存 自然环境 美学建构 和谐共存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灌区水利现代化建设框架及实践探索 被引量:7
8
作者 左其亭 邱曦 +2 位作者 符运友 曹宏斌 纪义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0-35,45,共7页
灌区水利现代化建设是新时期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先进理念,是实现灌区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指引。在深入探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灌区水利现代化建设是新时期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先进理念,是实现灌区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指引。在深入探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和灌区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构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灌区水利现代化建设框架,包括六条基本原则、四大建设目标、五大体系布局和八项主要内容;并在河南省广利灌区开展了灌区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初步探索,进一步明确了灌区水利现代化的建设目标与主要工作内容,为灌区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现代化 建设框架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水和谐论 广利灌区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东 陈引弟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30-34,共5页
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话题,人类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获得自身长远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原本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是从自然当中分化出来的一个部分。在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之后也就有了人与自... 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话题,人类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获得自身长远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原本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是从自然当中分化出来的一个部分。在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之后也就有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很多著作中深刻论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自然对人的优先地位、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以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等内容,这些内容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不但有极其丰富的内涵,也有巨大的时代价值,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当代价值
下载PDF
交换价值视域下的生态危机根源探碛--以《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为原本
10
作者 姚松 《理论界》 2024年第1期12-18,共7页
《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是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重新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成果。作为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经典著作,《手稿》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客观规律性及其内在对抗性矛盾的分析,深刻地揭示了资本... 《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是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重新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成果。作为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经典著作,《手稿》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客观规律性及其内在对抗性矛盾的分析,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与资本追逐交换价值的潜在联系。不仅如此,《手稿》还着重论述了通过建立生产者的联合以克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弊端,进而从根源上消解生态危机,为当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思想引领与实践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 交换价值 生态危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