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8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sessment of Soil Water Content in Field with Antecedent Precipitation Index and Groundwater Depth in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被引量:5
1
作者 XIE Wen-ping YANG Jing-so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4期711-722,共12页
To better understand soil moisture dynamics in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YRE) and predict its variation in a simple way, a field monitoring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along the north branch of the Yangtze River, wh... To better understand soil moisture dynamics in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YRE) and predict its variation in a simple way, a field monitoring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along the north branch of the Yangtze River, where seawater intrusion was strong and salt-water variation is one of the limiting factors of local agriculture. In present paper, relation between antecedent precipitation index (API) and soil water content is studied, and effects of groundwater depth on soil water content was analyzed. A relatively accurate prediction result of soil water content was reached using a neural network model. The impact analysis result showed that the variation of the API was consistent with soil water content and it displaye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with soil water content in both 20 and 50 cm soil layer, and higher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layer of 20 cm. Groundwater impact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soil moisture was affected by the depth of groundwater, and was affected more greatly by groundwater at depth of 50 cm than that at 20 cm layer. By introducing API, groundwater depth and temperature together, a BP artificial network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predict soil water content and an acceptable agreement was achieved. The model can be used for supplementing monitoring data of soil water content and predicting soil water content in shallow groundwater areas, and can provide favorable support for the research of water and salt transport in estuary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ecedent precipitation index groundwater depth soil water content ASSESSMENT
下载PDF
Opto-thermal Moisture Content and Moisture Depth Profile Measurements in Organic Materials
2
作者 XIAOPeng GUOXin-xin +2 位作者 CUIYing-xin RobertE.Imhof DaneBicanic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17-420,共4页
Opto-thermal transient emission radiometry(OTTER) is a infrared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 which has been successfully used in in vivoskin moisture content and skin moisture depth profiling measurements. In present pap... Opto-thermal transient emission radiometry(OTTER) is a infrared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 which has been successfully used in in vivoskin moisture content and skin moisture depth profiling measurements. In present paper, we extend this moisture content measurement capability to analyze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fruit(tomato, grape, etc.) skins, an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uits ripening process and their surface moisture and moisture depth profi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R Opto-thermal radiometry INFRARED Moisture content depth profiling Organic material
下载PDF
黄土盾构隧道开挖围岩扰动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3
作者 韩兴博 陈子明 +3 位作者 叶飞 梁晓明 冯浩岚 夏天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8-977,共10页
为了探究不同含水率和埋深等工况下的黄土盾构隧道开挖对围岩的扰动作用特征,采用相似模型试验,首先通过三轴试验测定了不同含水率下原状黄土物理参数及强度指标,通过大量试配得到了不同含水率下与原状黄土强度指标参数相似的试验用土... 为了探究不同含水率和埋深等工况下的黄土盾构隧道开挖对围岩的扰动作用特征,采用相似模型试验,首先通过三轴试验测定了不同含水率下原状黄土物理参数及强度指标,通过大量试配得到了不同含水率下与原状黄土强度指标参数相似的试验用土。其后,考虑盾构隧道盾尾间隙特征,开展不同含水率及埋深等组合工况下盾构开挖模拟试验,通过微型土压力传感器、百分表等监测元件以及数字图像技术等手段,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地层变形、地表沉降和围岩应力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含水率较低时,围岩的自稳能力强;含水率越高,埋深越大,开挖对地层的扰动作用也越大;地表最大沉降值与含水率呈正相关,与埋深呈负相关;围岩剩余应力随含水率和埋深的增大而增大,但当含水率增大至一定值(26.6%)时,围岩剩余应力骤减;基于不同含水率下的围岩应力及变形发展规律,可将黄土含水率分为自稳、形变以及松动含水率,基于含水率和埋深引起的围岩松动情况,可将不同工况下的黄土盾构隧道围岩压力作用模式按照形变压力和松动压力计算,以更加适应黄土地层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盾构隧道 相似模型试验 含水率 埋深 围岩变形 应力
下载PDF
埋深和水土含量对松散岩堆抗剪强度的影响
4
作者 陈志敏 易明炀 +1 位作者 杨志强 王壹敏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7,共6页
针对松散岩堆剪切力弱会引起滑坡、崩塌等严重自然灾害的问题,运用相似理论,以石英砂为基本岩块、黏性土为填充土,配置相似材料,分别控制不同填充土含量和含水率并进行三轴试验,研究不同埋深下填充土的含量和含水率对松散岩堆抗剪强度... 针对松散岩堆剪切力弱会引起滑坡、崩塌等严重自然灾害的问题,运用相似理论,以石英砂为基本岩块、黏性土为填充土,配置相似材料,分别控制不同填充土含量和含水率并进行三轴试验,研究不同埋深下填充土的含量和含水率对松散岩堆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填充土的含量和含水率是松散岩堆咬合力和内摩擦角的关键影响因素,咬合力受影响程度更大;填土中的水对于松散岩堆的剪切力起着削弱作用;岩堆剪切力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埋深处岩堆有相同的最佳填充土含量和含水率;在恒定岩堆土重度情况下,抗剪强度和埋深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散岩堆 抗剪强度 三轴试验 填充土 含水率 埋深
下载PDF
沁水盆地郑庄区块残存煤层气的埋深和构造综合控气模式分析
5
作者 董良 张琨 +3 位作者 刘会虎 马萌芽 徐宏杰 方辉煌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2024年第4期467-478,共12页
煤层含气量是影响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条件.实际生产中,煤储层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含气量往往受多个因素综合控制.以沁水盆地郑庄区块3^(#)煤层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含气量分布特征及控气地质因素,得到以下结论:郑庄区块煤层含气量较高,其... 煤层含气量是影响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条件.实际生产中,煤储层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含气量往往受多个因素综合控制.以沁水盆地郑庄区块3^(#)煤层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含气量分布特征及控气地质因素,得到以下结论:郑庄区块煤层含气量较高,其分布特征受煤层埋深和构造条件综合作用;在构造条件不发育地区,煤层埋深通过改变储层温度和压力控制煤层气的产生和保存,随着埋深增加,煤层含气量先增加后降低,逐渐由强压力敏感性转变为强温度敏感性;在构造发育区域,煤层含气量受埋深和构造条件综合作用,构造条件通过改变煤层埋深和储层封闭能力引起煤层气的运移逸散,褶皱和断层作用改变煤层埋深,为煤层气运移提供驱动力,伴生的节理是煤层气的运移通道,其走向和密度控制煤层气的运移方向和程度,运移目标区的埋深等储层特征影响煤层气的最终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含气量 煤层埋深 构造作用 综合控气
下载PDF
含Ni量、渗氮层深度及喷丸强化对42CrMo齿轮弯曲疲劳性能影响研究
6
作者 武忠睿 陈地发 +2 位作者 吴吉展 杨玉典 刘怀举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404,共11页
针对不同含Ni量、渗氮层深度和喷丸强化组合的42CrMo齿轮开展弯曲疲劳试验,探究了不同工艺组合的齿轮弯曲疲劳极限提升效果,为齿轮抗疲劳制造提供工艺指导。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分析了不同工艺组合齿轮的表面硬度、渗氮层深度、表面残余应... 针对不同含Ni量、渗氮层深度和喷丸强化组合的42CrMo齿轮开展弯曲疲劳试验,探究了不同工艺组合的齿轮弯曲疲劳极限提升效果,为齿轮抗疲劳制造提供工艺指导。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分析了不同工艺组合齿轮的表面硬度、渗氮层深度、表面残余应力和含Ni量对弯曲疲劳极限的贡献度,采用多元回归建立了考虑表面硬度、渗氮层深度、表面残余应力和含Ni量的齿轮弯曲疲劳极限预测公式。预测值与试验值相比,最大误差可以控制在7.80%以内,为工程应用中快速、低成本评估齿轮弯曲疲劳极限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疲劳 含镍量 渗氮层深度 喷丸 疲劳极限预测
下载PDF
华北平原禹城地区地下水埋深对地下水及土壤水分和盐分分布的试验研究
7
作者 李绪润 李兆 +2 位作者 张秋英 李发东 付伟章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S01期108-119,共12页
【目的】研究不同浅层地下水埋深下的土壤水盐分布规律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方法】在体积蒸渗仪样地中设置4个地下水埋深处理,分别为G0(无地下水埋深)、G1(地下水埋深40 cm)、G2(地下水埋深70 cm)、G3(地下水埋深110 cm)和G4(地下... 【目的】研究不同浅层地下水埋深下的土壤水盐分布规律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方法】在体积蒸渗仪样地中设置4个地下水埋深处理,分别为G0(无地下水埋深)、G1(地下水埋深40 cm)、G2(地下水埋深70 cm)、G3(地下水埋深110 cm)和G4(地下水埋深150 cm),监测夏玉米在自然蒸发条件下的浅层地下水盐分离子量变化和夏玉米收获后土壤水分和盐分的垂直变化。【结果】(1)地下水埋深越深,表层(0~20 cm)土壤含水率与含盐量越低。与G0处理相比,G1处理和G2处理表层土壤含水率分别显著增加27.54%和26.97%,G3处理增加8.25%,而G4处理仅增加2.18%;G1、G2、G3处理表层土壤含盐量分别增加0.79、0.47、0.43 g/kg,而G4处理则减少了0.01g/kg。G1、G2、G3处理下的盐分主要积累在表层土壤,G4处理主要积累在40~70 cm土层;(2)地下水埋深与表层(0~20 cm)土壤含水率与含盐量呈线性关系,地下水埋深每增加0.1 m,表层土壤含水率降低0.53%,含盐量降低0.065 g/kg。(3)浅层地下水中的主要阳离子为Na^(+)、Mg^(2+),主要阴离子为SO_(4)^(2-)和HCO_(3)^(-),集中降水使浅层地下水中离子由Na-Cl·SO_(4)向Na-HCO_(3)转化;(4)在强烈的地表蒸发下,地下水埋深越浅,地下水中离子浓度上升越快。其中HCO_(3)^(-)浓度在各处理中波动较大,总体呈上升趋势;而NO_(3)^(-)由于施肥的影响,地下水埋深越浅,NO_(3)^(-)在浅层地下水中达到峰值的速度越快,且浓度越高。【结论】增加浅层地下水埋深可有效降低表层土壤水盐量,减小浅层地下水受蒸发、降水的影响。浅层地下水埋深为1.2 m最适宜夏玉米生长,产量最优。研究不同浅层地下水埋深对农田土壤水分和盐分的影响有助于掌握农业生态系统中水盐迁移以及地下水与土壤的相互作用机制,对于防止土壤盐渍化、保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埋深 土壤含水率 土壤含盐量 地下水盐离子 华北平原
下载PDF
基于StarGAN的多属性风格图像生成的轻量化网络
8
作者 孙志伟 曾令贤 马永军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7-64,共8页
生成对抗网络已广泛用于图像到图像的翻译任务,其中多属性变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应用,目前网络架构的参数多而且模型复杂,需要较高的计算能力和存储成本;网络压缩技术如蒸馏和剪枝,主要侧重于视觉识别任务,很少实现对生成任务的压... 生成对抗网络已广泛用于图像到图像的翻译任务,其中多属性变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应用,目前网络架构的参数多而且模型复杂,需要较高的计算能力和存储成本;网络压缩技术如蒸馏和剪枝,主要侧重于视觉识别任务,很少实现对生成任务的压缩。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StarGAN的低级和高级特征训练参数较少的学生网络(stuStarGAN)的方法,首先采用知识蒸馏对生成器进行蒸馏,并设计学生判别器让教师判别器蒸馏学生判别器;然后在学生网络设计中采用skip-connection进行跨模块的特征融合;接着增加内容损失函数保持生成图像和原图像的内容信息的一致性;最后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进一步降低参数量并提高图像生成质量。在CelebA和Fer2013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在保证生成质量不降低的情况下,用较少参数生成多属性风格的图像,可以方便地移植到多种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对抗网络 知识蒸馏 skip-connection 深度可分离卷积 内容损失
下载PDF
不同耕翻深度对土壤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9
作者 徐灿 张敏 +7 位作者 陈永伟 杨波 哈蓉 王昊 靳韦 杨宏波 王琦 马文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141-144,147,共5页
[目的]了解不同耕翻深度对引黄灌区农田土壤蓄水保墒、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探寻能充分营造水、肥、气等水稻良好生长环境的合理耕翻深度,以期为引黄灌区水稻合理耕层构建及作物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设置3个... [目的]了解不同耕翻深度对引黄灌区农田土壤蓄水保墒、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探寻能充分营造水、肥、气等水稻良好生长环境的合理耕翻深度,以期为引黄灌区水稻合理耕层构建及作物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设置3个耕翻深度处理,分别为耕翻22~25 cm、耕翻30~32 cm、耕翻38~42 cm,研究不同耕翻深度对土壤容重、含水率、土壤养分、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在不同耕翻深度下土壤含水率整体表现在耕翻30~32 cm处理下较高;土壤容重在0~10 cm土层下以耕翻22~25 cm处理较低,在20~40 cm土层下以耕翻30~32、38~42 cm处理较低,且耕翻30~32 cm处理显著低于38~42 cm处理;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0~20 cm土层以耕翻30~32 cm处理较高,在20~40 cm土层以耕翻38~42 cm处理较高;水稻产量耕翻30~32 cm处理显著高于耕翻22~25和38~42 cm处理;通过主成分综合评价得到耕翻30~32 cm处理>耕翻38~42 cm>耕翻22~25 cm。[结论]不同耕翻深度可影响耕层土壤结构及土壤养分,进而影响土壤的蓄水保温效应,促进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在该地土壤条件下耕翻30~32 cm处理对土壤的综合改善效果最佳,水稻产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翻深度 容重 含水率 土壤养分 水稻 产量
下载PDF
播种深度与土壤水分含量对川牛膝出苗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10
作者 郭晓亮 张雅娟 +1 位作者 段媛媛 黄浩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118-122,共5页
分析不同播种深度与土壤水分含量对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种子出苗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探寻适宜的播种深度与苗床土壤水分含量。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不同的播种深度与土壤水分含量处理,通过称重进行补水,测定发芽势、出苗率... 分析不同播种深度与土壤水分含量对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种子出苗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探寻适宜的播种深度与苗床土壤水分含量。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不同的播种深度与土壤水分含量处理,通过称重进行补水,测定发芽势、出苗率及幼苗生长与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播种深度与土壤水分含量对种子出苗率及幼苗生长有显著影响。播种深度为0.31~0.61 cm时,种子发芽势与出苗率较高;播种深度为0.61~0.92 cm时,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高,抗逆性较好;土壤水分含量为60.71%时,种子发芽势与出苗率较高;土壤水分含量为53.35%~60.71%时,幼苗长势较旺;土壤水分含量为38.62%~53.35%时,幼苗抗逆性较好;土壤水分含量为45.98%~53.35%时,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川牛膝种子适宜播种深度为0.61 cm,播种后土壤水分含量保持在60.71%左右,可以获得较高出苗率,出苗较整齐;出苗后,土壤水分含量保持在53.35%左右,幼苗长势旺盛,叶片叶绿素含量高,抗逆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 土壤水分含量 播种深度 出苗率 幼苗生长
下载PDF
基于植被光学厚度的全球植被动态监测进展
11
作者 杨妮 邓树林 +1 位作者 樊艳红 谢国雪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植被光学厚度(vegetation optical depth,VOD)为一种基于微波的植被含水量和生物量估算方法。与光学遥感相比,卫星VOD对大气扰动的敏感性较低,可测量植被不同方面的特征和信息,为全球植被监测提供了一个独立和互补的数据源,已经被广泛... 植被光学厚度(vegetation optical depth,VOD)为一种基于微波的植被含水量和生物量估算方法。与光学遥感相比,卫星VOD对大气扰动的敏感性较低,可测量植被不同方面的特征和信息,为全球植被监测提供了一个独立和互补的数据源,已经被广泛用于研究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对植被的影响。了解目前VOD在全球植被动态监测的应用研究进展,对其进一步发展和深入应用非常重要。鉴于此,文章首先重点介绍了被动微波和主动微波反演VOD的主要方法,对比分析不同传感器VOD产品的主要特点;然后,从植被特征监测(如植被含水量、生物量)、碳平衡分析、干旱监测、物候分析等方面总结当前VOD在植被动态监测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探讨了VOD产品的优缺点和改进方法,进一步展望了VOD技术在植被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光学厚度 植被含水量 生物量 植被物候分析 碳平衡分析
下载PDF
建新煤矿4^(-2)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及瓦斯富集区域判定
12
作者 王贵余 《陕西煤炭》 2024年第1期79-82,共4页
为了获得建新煤矿4^(-2)煤层的瓦斯赋存规律以及主控因素,从煤岩层特征以及煤层瓦斯含量入手,讨论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煤层厚度、煤层埋深及煤层底板标高各种因素对瓦斯含量的影响,明晰建新煤矿4^(-2)煤层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研究... 为了获得建新煤矿4^(-2)煤层的瓦斯赋存规律以及主控因素,从煤岩层特征以及煤层瓦斯含量入手,讨论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煤层厚度、煤层埋深及煤层底板标高各种因素对瓦斯含量的影响,明晰建新煤矿4^(-2)煤层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建新煤矿4^(-2)煤层的瓦斯含量与煤层厚度呈线性正相关,煤层的厚度直接影响着瓦斯含量的大小,煤层越厚,其瓦斯含量越大;煤层瓦斯含量与埋深呈正相关,随埋深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瓦斯含量与底板标高呈负相关关系。基于对建新煤矿4304工作面瓦斯含量的现场实测及分析,绘制瓦斯赋存规律等值线图,得到工作面瓦斯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赋存规律 主控因素 煤层埋深 瓦斯含量
下载PDF
广告智能化内容生产:核心领域、时代困境与发展趋势
13
作者 谭辉煌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5,共7页
智能化生产打破了传统广告内容生产中人是唯一主体的局面,生产主体表现出多元化特征;数据作为生产对象走向中颗粒化;以机器学习尤其是深度学习为技术驱动的自动化生产方式,对海量的广告数据进行快速分析处理,产出广告成品;生产效率上,... 智能化生产打破了传统广告内容生产中人是唯一主体的局面,生产主体表现出多元化特征;数据作为生产对象走向中颗粒化;以机器学习尤其是深度学习为技术驱动的自动化生产方式,对海量的广告数据进行快速分析处理,产出广告成品;生产效率上,通过多种智能化方式达到时间短、数量多、不重样的效果。广告智能化内容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广告内容生产主体之间融合协作不够紧密、广告智能化内容生产还是局部的独立的智能化生产、广告内容交互的智能化程度不足。基于此,广告智能化内容生产的发展趋势是生产主体的“三人合一”、智能一体化运作和广告内容交互的深度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 内容生产 “三人合一” 智能一体化运作 深度化服务
下载PDF
近43年江西省太阳辐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4
作者 甘瑞杰 李军利 +2 位作者 王刘铭 苏校平 雷星宇 《江西科学》 2024年第3期595-604,653,共11页
基于江西省20个国家站1980—2022年逐日气象数据,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了太阳辐射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其与气溶胶光学厚度、整层大气水汽含量、低云量和总云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近43年来,受气溶胶光学... 基于江西省20个国家站1980—2022年逐日气象数据,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了太阳辐射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其与气溶胶光学厚度、整层大气水汽含量、低云量和总云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近43年来,受气溶胶光学厚度和整层大气水汽含量显著增长的影响,江西省太阳辐射以-5.7×10^(-3) MJ m^(-2) decade^(-1)的速度下降,总云量、低云量的微弱变化对太阳辐射的影响有限;2)夏季、秋季和冬季太阳辐射分别以-24×10^(-3) MJ m^(-2) decade^(-1)、-2.4×10^(-3) MJ m^(-2) decade^(-1)、-2.8×10^(-3) MJ m^(-2) decade^(-1)的速度下降,而春季太阳辐射以11.5×10^(-3) MJ m^(-2) decade^(-1)的速度上升,其中,夏季太阳辐射的下降受气溶胶光学厚度和低云量显著增加的影响,秋、冬季太阳辐射的下降受气溶胶光学厚度显著增加的影响,春季太阳辐射的增长主要取决于总云量的显著下降;3)气溶胶光学厚度和整层大气水汽含量增加导致80%的台站太阳辐射呈下降趋势,总云量和低云量下降导致20%的台站太阳辐射呈上升趋势,而修水、赣州站太阳辐射与4个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相同的原因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 太阳辐射 气溶胶光学厚度 整层大气水汽含量 总云量 低云量
下载PDF
Combined effects of snow depth and nitrogen addition on ephemeral growth at the southern edge of the Gurbantunggut Desert,China 被引量:19
15
作者 LianLian FAN Yan LI +1 位作者 LiSong TANG Jian MA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3年第4期500-510,共11页
Water and nitrogen (N) inputs are considered as the two main limiting factors affecting plant growth.Changes in these inputs are expected to alter the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plant community,thereby influen... Water and nitrogen (N) inputs are considered as the two main limiting factors affecting plant growth.Changes in these inputs are expected to alter the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plant community,thereby influencing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Snowfall is a form of precipitation in winter,and snow melting can recharge soil water and result in a flourish of ephemerals during springtime in the Gurbantunggut Desert,China.A bi-factor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and deployed during the snow-covering season from 2009 to 2010.The experiment aime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now-covering depths and N addition levels on ephemerals.Findings indicated that deeper snow cover led to the increases in water content in topsoil as well as density and coverage of ephemeral plants in the same N treatment; by contrast,N addition sharply decreased the density of ephemerals in the same snow treatment.Meanwhile,N addition exhibited a different effect on the growth of ephemeral plants:in the 50% snow treatment,N addition limited the growth of ephemeral plants,showing that the height and the aboveground biomass of the ephemeral plants were lower than in those without N addition; while with the increases in snow depth (100% and 150% snow treatments),N addition benefited the growth of the dominant individual plants.Species richness wa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snow in the same N treatment.However,N additio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species richness in the same snow-covering depth.The primary productivity of ephemerals in the N addition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now depth.These variations indicated that the effect of N on the growth of ephemerals was restricted by water supply.With plenty of water (100% and 150% snow treatments),N addition contributed to the growth of ephemeral plants; while with less water (50% snow treatment),N addition restricted the growth of ephemeral pl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w depth soil water content N addition ephemeral plant plant density species richness
下载PDF
高含泥量水力冲填粉细砂地基强夯处理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万东 陈建宇 何汉艺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23-228,共6页
在高含泥量的粉细砂地基中,强夯法的处理效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水力冲填砂土地基和天然砂土地基中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也不同。结合具体工程研究水力冲填粉细砂的工程性质,进行5 MN·m能量的强夯试验性施工,对全场地强夯后的... 在高含泥量的粉细砂地基中,强夯法的处理效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水力冲填砂土地基和天然砂土地基中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也不同。结合具体工程研究水力冲填粉细砂的工程性质,进行5 MN·m能量的强夯试验性施工,对全场地强夯后的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和载荷板试验等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强夯法适用于平均含泥量为22.7%的水力冲填粉细砂地基,5 MN·m能量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约为11 m,大于规范JGJ 120—2012建议的8.0~8.5 m。强夯后的粉细砂地基满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低于150 kPa、压缩模量不低于10 MPa的要求,并达到7度抗震设防烈度的抗液化标准。当砂性冲填土上部覆盖薄层黏性冲填土时,采用夯坑内回填砂的方法减小上覆软弱层对处理效果的不利影响。在高含泥量的水力冲填粉细砂中进行强夯加固效果良好,强夯有效加固深度修正系数取0.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冲填粉细砂 强夯 含泥量 有效加固深度
下载PDF
Prediction of Water Content of Eucalyptus Leaves Using 2.4 GHz Radio Wave
17
作者 Sonam Peden Ronald C. Bradbury +1 位作者 David William Lamb Mark Hedley 《Journal of Electromagnetic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2021年第8期111-122,共12页
Assessing plant water status is important for monitoring plant physiology. Previous studies showed that radio waves are attenuated when passing through vegetation such as trees. The degree of radio frequency (RF) loss... Assessing plant water status is important for monitoring plant physiology. Previous studies showed that radio waves are attenuated when passing through vegetation such as trees. The degree of radio frequency (RF) loss has previously been measured for various tree types b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content and RF loss has not been quantified. In this study, the amount of water inside leaves was expressed as an effective water path (EWP), the thickness of a hypothetical sheet of 100% water with the same mass. A 2.4331 GHz radio wave was transmitted through a wooden frame covered on both sides with 5 mm clear acrylic sheets and filled with <em>Eucalyptus laevopinea</em> leaves. The RF loss through the leaves was measured for different stages of dry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is a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effective water path (EWP) in mm and RF loss in dB.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2.4 GHz frequency radio waves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water content inside eucalyptus leaves (0 < EWP < 14 mm;RMSE ± 0.87 mm) and demonstrates the potential to measure the water content of whole tre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o Attenuation LEAVES Water content Path Loss Vegetation depth
下载PDF
毛乌素沙区地下水对植被盖度空间格局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贺军奇 赵同强 +6 位作者 陈云飞 尚晓伟 刘树平 李安林 刘秀花 马延东 郑策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0-99,共10页
通过在榆溪河流域沿地下水埋深增大方向设置植被调查样带,基于植被盖度、地下水埋深及土壤含水量等数据,利用多元经验模态分解(MEMD)获取植被盖度及其影响因子所表征的空间尺度,结构方程解析植被盖度空间分布的驱动因素,并结合聚类分析... 通过在榆溪河流域沿地下水埋深增大方向设置植被调查样带,基于植被盖度、地下水埋深及土壤含水量等数据,利用多元经验模态分解(MEMD)获取植被盖度及其影响因子所表征的空间尺度,结构方程解析植被盖度空间分布的驱动因素,并结合聚类分析划分了植被群落自然恢复演替空间格局状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MEMD将空间多元数据分解为3个本征模态函数,经希尔伯特转换得到各模态函数相应的空间尺度分别为14,27,38 km;(2)结构方程模型和MEMD分解后的最大表征尺度相关分析表明,地下水埋深与植被盖度在整个样带尺度上呈显著负相关(R 2=-0.95,p<0.001);土壤含水量与植被盖度以地下水埋深5 m空间尺度为分界点,<5 m的区域呈显著正相关(路径系数为0.68,p<0.001),>5 m的区域呈显著负相关(路径系数为-0.43,P<0.01);(3)在此基础上,结合系统聚类分类结果将植被盖度划分为核心区(地下水埋深0~3 m)、过渡区(地下水埋深3~4 m)、稳定区(地下水埋深4~5 m)、外围区(地下水埋深5~10 m)及边缘区(地下水埋深10~15 m)。研究表明,植被盖度对地下水埋深的响应在空间上存在多尺度特征,该结果可为沙地生态恢复及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埋深 土壤含水量 植被空间格局 多空间尺度效应 多元经验模态分解
下载PDF
GNSS反射信号陆面遥感应用综述
19
作者 杨东凯 李杰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23年第3期3-11,32,共10页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发展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导航、定位和授时(PNT)服务,还可用于地球遥感,其应用超乎想象.本文基于GNSS反射信号(GNSS-R)的应用,系统介绍了GNSS-R的基本概念和信号特征,重点针对陆面遥感应用进...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发展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导航、定位和授时(PNT)服务,还可用于地球遥感,其应用超乎想象.本文基于GNSS反射信号(GNSS-R)的应用,系统介绍了GNSS-R的基本概念和信号特征,重点针对陆面遥感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就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做出分析,可为GNSS-R的应用提供一个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反射信号 陆地遥感 土壤湿度 植被含水量 雪深 水体识别 河流遥感
下载PDF
不同条件下冻融循环过程对土壤结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东 何禹衡 +1 位作者 张亮亮 李佳民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8-72,共15页
冻融循环过程是高纬度寒区一种典型特殊现象,冻融循环作用使土壤结构发生改变。以东北典型地区耕地黑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冻融试验,设置20%、24%、28%(W1、W2、W3)3个土壤初始质量含水率,0、30、60和90 mm(L0、L1、L2、L3)4个积... 冻融循环过程是高纬度寒区一种典型特殊现象,冻融循环作用使土壤结构发生改变。以东北典型地区耕地黑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冻融试验,设置20%、24%、28%(W1、W2、W3)3个土壤初始质量含水率,0、30、60和90 mm(L0、L1、L2、L3)4个积雪深度,共计12组试验。整体采用-16~4℃,-12~8℃,-8~12℃,-4~16℃梯度冻融循环温度,每个冻融温度循环2次,共8次冻融过程。分别测定不同处理下冻融循环对土壤结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孔径分布在冻融作用下发生改变,而土壤初始含水率的增加使冻融后土壤大孔径含量增加与极微孔径含量减少受抑制,同时冻融后土壤极微孔径随积雪深度增加而增加,大孔径随积雪深度增加而减少,其余孔径波动小。(2)冻融作用减小土壤粒径,土壤初始含水率增加抑制冻融作用下微团聚体向黏粉粒转变,而初始含水率继续增加则使土壤粒径整体向微团聚体转变。(3)冻融作用改变土壤稳定性,其中平均质量直径(Mean weight diameter,MWD)、几何平均直径(Geometric mean diameter,GMD)、>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WR>0.25)及土壤可蚀性K值均下降,团聚体破坏率(PAD)和分形维数D增加,通过对土壤稳定性与土壤粒径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稳定性主要受大团聚体(>2 mm)、小团聚体(0.25~2 mm)和黏粉粒(<0.106 mm)含量的影响。(4)经多因素方差分析,冻融次数是土壤结构变化主要驱动因素,土壤初始含水率对土壤结构影响其次,积雪深度变化对土壤结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土壤结构 初始含水率 积雪深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