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2,2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用人工智能提供者内容审查注意义务的证成 被引量:14
1
作者 高阳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9-200,共12页
通用人工智能可自发或受用户操控被动生成有害信息,它的提供者作为新型的网络内容提供者,负有数字内容“守门人”职责,同时负有网络空间的安全保护义务,应承担内容审查的注意义务,从而预防有害信息的侵权风险。“以数据为中心”的内容... 通用人工智能可自发或受用户操控被动生成有害信息,它的提供者作为新型的网络内容提供者,负有数字内容“守门人”职责,同时负有网络空间的安全保护义务,应承担内容审查的注意义务,从而预防有害信息的侵权风险。“以数据为中心”的内容生产方式和算法黑箱效应降低了通用人工智能提供者对内容的管控力,导致对生成内容的普遍审查难以被实现。应针对有害信息,结合内容生产场景、提供者风险预见能力差异化构建内容审查的注意义务。该注意义务以技术性审查为标准,提供者采取符合技术特点的内容审查机制,便应当认定履行了相关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人工智能 有害信息 注意义务 信息内容安全 网络内容提供者 内容审查义务
下载PDF
基于数据生命周期的煤泥浮选智能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周长春 温智平 +1 位作者 周脉强 徐舸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7,共13页
随着国家政策和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牵引,矿山智能化研究取得突破,其中,选煤厂智能化建设受到高度关注,煤泥浮选智能控制技术一直是阻碍选煤厂智能化建设的关键瓶颈之一。以煤泥浮选数据生命周期为主线,从浮选精煤/尾煤灰分在线预... 随着国家政策和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牵引,矿山智能化研究取得突破,其中,选煤厂智能化建设受到高度关注,煤泥浮选智能控制技术一直是阻碍选煤厂智能化建设的关键瓶颈之一。以煤泥浮选数据生命周期为主线,从浮选精煤/尾煤灰分在线预测、浮选药剂智能添加和煤泥浮选系统智能决策3个角度综述了煤泥浮选智能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展望未来煤泥浮选智能控制技术发展趋势。浮选精煤灰分在线预测困难重重,单一视觉特征信息并不可靠,尾矿灰分的预测技术相对更加成熟可靠;浮选药剂添加量受多个过程变量同时制约,模型性能在整个工况区间的自适应性和泛化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当前浮选工业系统智能控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严重受限于浮选精煤/尾煤灰分等指标的预测精度、传感器检测精度、药剂添加精度等因素。浮选过程数据集维度更高,难以建立可靠的知识库,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能适应这类数据结构。此外,已有浮选监测系统只针对特定矿物,唯一性较高。未来浮选智能控制系统应集中攻克指标预测、传感器检测精度等方面限制,建立多煤种、模板化的煤泥浮选智能控制资料大数据集和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浮选 数据生命周期 灰分在线预测 药剂智能添加 智能控制技术
下载PDF
不同EMS处理时间对大豆诱变后代主要品质含量变化影响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新风 汪辉 +1 位作者 侯云龙 王跃强 《大豆科技》 2024年第2期14-18,共5页
为探究不同EMS处理时间对大豆诱变后代主要品质含量变化的影响,文章利用0.5%EMS溶液处理大豆高蛋白品系公交1057-1,分别浸泡4、7和10 h(清水冲洗处理为对照),对播种后获得的连续4代诱变后代主要品质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 为探究不同EMS处理时间对大豆诱变后代主要品质含量变化的影响,文章利用0.5%EMS溶液处理大豆高蛋白品系公交1057-1,分别浸泡4、7和10 h(清水冲洗处理为对照),对播种后获得的连续4代诱变后代主要品质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较,经EMS处理后的植株成活率随处理时间延长而降低。其中,经EMS-4处理后的植株成活率最高,为43.5%;经EMS-10处理后的植株成活率最低,仅为16.0%。不同EMS处理时间对大豆诱变后代的蛋白质含量影响显著,对脂肪含量影响不明显。其中经EMS-4处理的诱变后代蛋白质含量高于其他3组处理;经EMS-4处理后的M2代蛋白质含量发生显著分离,并出现超亲个体,脂肪含量变化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磺酸乙酯(EMS) 大豆 蛋白质含量 脂肪含量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设计产业中的应用及发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徐迎庆 周沁怡 +2 位作者 邓婕 张煜 付心仪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0,共10页
目的对人工智能在设计领域的应用进行梳理与总结,分析当下人工智能对设计流程和设计师的影响,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对设计行业的影响趋势。方法使用VOSviewer工具和文献计量法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人工智能在设计领域的创新与应... 目的对人工智能在设计领域的应用进行梳理与总结,分析当下人工智能对设计流程和设计师的影响,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对设计行业的影响趋势。方法使用VOSviewer工具和文献计量法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人工智能在设计领域的创新与应用”的文献进行详细的可视化和聚类分析,深入探讨文献中的核心观点和案例。结果基于四个主要聚类(AI+技术应用、AI+设计流程、AI+创意协作、AI+影响反思)来展开讨论。特别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对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的影响,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促进设计创新和提升设计效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设计师的传统角色及设计原创性提出了新的挑战并重新定义需求。预测未来人工智能将进一步整合进设计流程,促进设计创新,更加关注人工智能的原创性、责任边界问题,探讨人工智能与设计师合作的新模式。结论通过对人工智能在设计领域应用的全面综述,为未来设计创新与人工智能融合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参考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 生成式内容 设计产业革新 设计创新 创意过程 人机协作
下载PDF
杭州国家版本馆恒温恒湿空调系统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余红英 金涛 张浩 《暖通空调》 2024年第3期28-34,共7页
介绍了恒温恒湿库房空调系统的设计,提出了可在库房建成初期、运行稳定期、战时等灵活切换的3种运行模式,分析了其各自的处理过程与节能性;给出了平、战时空调系统选择方案,提出了平时回收空气源热泵机组和冷水机组的冷凝热作为再热热源... 介绍了恒温恒湿库房空调系统的设计,提出了可在库房建成初期、运行稳定期、战时等灵活切换的3种运行模式,分析了其各自的处理过程与节能性;给出了平、战时空调系统选择方案,提出了平时回收空气源热泵机组和冷水机组的冷凝热作为再热热源,战时利用新风预冷实现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方法;利用CFD模拟对室内气流组织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出了采用含湿量控制代替定露点法进行湿度控制和风机变频等控制策略。通过调试与运行,证明了各项设计措施在项目中应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温恒湿 平战结合 库房 空调 热回收 再热 含湿量控制
下载PDF
玉米种子真空冷冻干燥微观实验研究及模型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哲 张智弘 +4 位作者 张靖含 计宏伟 田津津 李昌宁 刘训杰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80,共9页
目的 探究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对玉米种子的影响。方法 基于光学显微镜成像及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探究各冻干条件(冻结终温、升华干燥温度、解析干燥温度)对玉米种子细胞微观结构的影响。对比分析细胞形态学参数(当量直径、周长、面积、圆度)... 目的 探究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对玉米种子的影响。方法 基于光学显微镜成像及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探究各冻干条件(冻结终温、升华干燥温度、解析干燥温度)对玉米种子细胞微观结构的影响。对比分析细胞形态学参数(当量直径、周长、面积、圆度)和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建立真空冷冻干燥条件与细胞形态学参数变化率之间关联的数学拟合模型。结果 细胞形态学参数变化率和含水率与冻结终温呈负相关趋势,随升华干燥和解析干燥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减少后增大的趋势,且升华干燥温度对玉米种子形态学参数变化率影响最大。在冻结终温为-25℃、升华干燥温度为5℃、解析干燥温度为40℃下,含水率(12.81%)最低。在细胞的当量直径(9.2%)、周长(8.4%)、面积(17.68%)的变化率最小且圆度(1.78%)小于4%时,干燥效果最好。采用二次多项式模型,决定系数R2均接近于1,FSSE和FRMSE均接近0。结论 该数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各真空冷冻干燥条件对玉米种子细胞形态学参数的影响,可在一定范围内对玉米米种子真空冷冻干燥后的品质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冷冻干燥 玉米种子 微观结构 含水率
下载PDF
智能采煤机器人关键技术 被引量:5
7
作者 马宏伟 赵英杰 +13 位作者 薛旭升 吴海雁 毛清华 杨会武 张旭辉 车万里 曹现刚 赵友军 王川伟 赵亦辉 王鹏 孙思雅 马柯翔 李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4-1182,共9页
采煤机是综采工作面的核心装备,研发智能采煤机器人是实现综采工作面智能化的关键。综合分析当前采煤机机器人化研究进程中的传感检测、位姿控制、速度控制、截割轨迹规划与跟踪控制等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研发智能采煤机器人必须破解的... 采煤机是综采工作面的核心装备,研发智能采煤机器人是实现综采工作面智能化的关键。综合分析当前采煤机机器人化研究进程中的传感检测、位姿控制、速度控制、截割轨迹规划与跟踪控制等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研发智能采煤机器人必须破解的“智能感知、位姿控制、速度控制、截割轨迹规划与跟踪控制、位-姿-速协同控制”五大关键技术,并给出解决方案。针对智能感知问题,提出了构建智能感知系统思路,给出了智能采煤机器人智能感知系统的架构,实现对运行状态、位姿、环境等全面感知,为智能采煤机器人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障;针对位姿控制问题,提出了智能PID位姿控制思路,给出了改进遗传算法的PID位姿控制方法,实现了智能采煤机器人位姿精准控制;针对速度控制问题,提出了融合“力-电”异构数据的截割载荷测量思路,给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截割载荷测量方法,实现了截割载荷的精准测量;提出牵引与截割速度自适应控制思路,给出了人工智能算法牵引与截割速度决策方法和滑模自抗扰控制的牵引与截割速度控制方法,实现了智能采煤机器人速度精准自适应控制;针对截割轨迹规划与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截割轨迹精准规划思路,给出了融合地质数据和历史截割数据的截割轨迹规划模型,实现了截割轨迹的精准规划;提出了截割轨迹精准跟踪控制思路,给出了智能插补算法的截割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实现了智能采煤机器人截割轨迹高精度规划与精准跟踪控制;针对“位-姿-速”协同控制问题,提出了“位-姿-速”协同控制参数智能优化思路,给出了基于多系统互约束的改进粒子群“位-姿-速”协同控制参数优化方法,实现了智能采煤机器人智能高效作业。深入研究五大关键技术破解思路,有利于加快推动研发高性能、高效率、高可靠的智能采煤机器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采煤机器人 智能感知 速度控制 截割轨迹规划与跟踪控制 协同控制
下载PDF
棉隆土壤消毒联合种植密度防除油菜田杂草及对作物产量和田间光照的影响
8
作者 朱文达 颜冬冬 +2 位作者 刘晓洪 李林 曹坳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1-365,共5页
在农田杂草的治理中,结合农艺措施来治理草害的发生,可有效减少化学除草剂的使用,实现草害的综合治理。本文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棉隆土壤消毒联合油菜不同种植密度对油菜田主要杂草野燕麦Avena fatua、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的防除效果... 在农田杂草的治理中,结合农艺措施来治理草害的发生,可有效减少化学除草剂的使用,实现草害的综合治理。本文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棉隆土壤消毒联合油菜不同种植密度对油菜田主要杂草野燕麦Avena fatua、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的防除效果,及杂草对氮、磷、钾及水分消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消毒联合种植密度对油菜田杂草防除效果显著,对野燕麦、苦苣菜均有良好防效,总鲜重防效达到89.8%~100.0%。采取防除措施后,杂草对田间氮、磷、钾和水分的消耗量减少85%以上,有效改善了田间的水肥和光照条件。土壤消毒联合种植密度不同处理的油菜籽产量达到3155.0~4920.5 kg/hm^(2),增产效果显著,产量较未消毒土壤区增加13.3%~76.8%,增收1857.3~10684.8元/hm^(2)。研究表明采用土壤消毒结合种植密度对油菜田杂草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适度增加油菜种植密度既能保证对杂草防效,同时也能保证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隆 种植密度 杂草防效 养分 油菜籽产量
下载PDF
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内容特征分析——以财经商贸大类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包金龙 王晓雪 张雪萌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70,共6页
内容是教材的灵魂。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教材设计理念、教材结构、教材设计、纸数融合四个维度,对财经商贸大类“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内容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认可能力本位教材设计理念,与标准对接不足;“章—节”式目录结... 内容是教材的灵魂。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教材设计理念、教材结构、教材设计、纸数融合四个维度,对财经商贸大类“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内容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认可能力本位教材设计理念,与标准对接不足;“章—节”式目录结构仍占较大比重,教材内容主题分歧明显;标题式项目、理实叠加现象突出;数字资源以二维码融入微课视频为主,存在不一致、使用率不高问题。据此,提出提升高职专业教学标准适应性、内容描述详尽度和时效性,重视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的技术理论知识开发,以实践性问题为纽带整合理论与实践知识,结合课程内容特性与学习者需求开发教材配套的数字化资源等优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国家规划教材 内容特征
下载PDF
含风光出力随机性的独立微电网二次频率控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钟诚 姜志富 +2 位作者 张翔宇 陈继开 李扬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3-533,共11页
针对风、光发电随机性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新能源减载参与二次调频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建立包含随机功率扰动的扩展状态矩阵,采用卡尔曼滤波估算随机未知扰动;依据风、光最大可用功率,建立实时变约束,避免机组功率越限;设置合理的权重... 针对风、光发电随机性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新能源减载参与二次调频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建立包含随机功率扰动的扩展状态矩阵,采用卡尔曼滤波估算随机未知扰动;依据风、光最大可用功率,建立实时变约束,避免机组功率越限;设置合理的权重系数,优先风、光发电出力参与二次调频;通过求解变约束二次规划问题,获得各个机组的优化调频功率。最后,建立含多个光伏、风电的微电网模型,在不同场景下与常规二次调频方法进行对比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提高系统频率恢复速度,减小系统频率波动,尤其在风、光发电剧烈波动场景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调频 模型预测控制 独立微电网 减载控制 随机扰动观测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网络控制的智能喷灌系统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蕊 李成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0-194,共5页
为了实现植株根部含水率的精确控制,基于ZigBee技术建立了智能喷灌系统。计算表层含水率变化量、平均温度、日照长度与根部含水率变化量的相对关联系数,选定表层含水率变化量为自变量参数,采用线性拟合的方法,建立根部含水率变化量模型... 为了实现植株根部含水率的精确控制,基于ZigBee技术建立了智能喷灌系统。计算表层含水率变化量、平均温度、日照长度与根部含水率变化量的相对关联系数,选定表层含水率变化量为自变量参数,采用线性拟合的方法,建立根部含水率变化量模型;探究喷灌阀控制信号和喷灌流量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喷灌阀控制信号与表层含水率变化量之间的模型;设计系统工作流程,实现根部含水率精确控制。对网络系统监测表层含水率的精度和根部含水率恒定控制进行测试,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喷灌系统 网络控制 根部含水率变化模型
下载PDF
广州地区成人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参考区间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静 熊铁 +4 位作者 何永建 刘志伟 冯丽梅 邱凯 孙德华 《海南医学》 2024年第2期249-251,共3页
目的 调查广州地区成人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的参考区间。方法 选择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5月25日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体检的1 064名健康者进行网织红细胞检测,参数为网织红细胞计数(RET#)、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 目的 调查广州地区成人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的参考区间。方法 选择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5月25日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体检的1 064名健康者进行网织红细胞检测,参数为网织红细胞计数(RET#)、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RF%)、低荧光网织红细胞百分比(LFR%)、中荧光网织红细胞百分比(MFR%)、高荧光网织红细胞百分比(HFR%)、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RET-He),健康志愿者按性别分组。另外,收集男女健康者各20份静脉血,进行参考区间验证。结果 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呈偏态分布(P<0.05),采用百分位数法建立参考区间,男性组RET%、RET#、IRF%、LFR%、MFR%、HFR%、RET-He的参考区间分别为0.93%~2.95%、(47.1~147.4)×10^(9)/L、5.60%~20.20%、79.86%~94.40%、5.00%~14.76%、0.30%~6.28%、32.60~37.88 pg,女性组以上参数参考区间分别为0.92%~2.64%、(41.57~118.56)×10^(9)/L、4.47%~18.53%、81.47%~95.53%、4.20%~13.47%、0.20%~5.67%、31.40~37.10 pg。男女组均通过参考区间验证。结论 初步调查了广州地区成人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参考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地区 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参考区间
下载PDF
锅炉炉膛含氧量神经元PID控制及其仿真
13
作者 杨森 杨长春 +1 位作者 王彭 薛国新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5期112-115,共4页
燃煤锅炉炉膛中过低的含氧量会使燃烧不充分,过高的含氧量又会使送风带走较多的热能。在一定的给煤速度之下,必须选择合适的送风量才能使炉膛燃烧维持在最佳状态。故必须给出送风量的调节控制方案。为此,首先对于锅炉炉膛的含氧量和送... 燃煤锅炉炉膛中过低的含氧量会使燃烧不充分,过高的含氧量又会使送风带走较多的热能。在一定的给煤速度之下,必须选择合适的送风量才能使炉膛燃烧维持在最佳状态。故必须给出送风量的调节控制方案。为此,首先对于锅炉炉膛的含氧量和送风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数学建模,进而尝试PID补偿控制设计,用根轨迹法确定使闭环系统能稳定的增益.另外,还采用了一种人工神经网络控制方案,比较了两种方法的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人工神经元PID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膛含氧量 控制 仿真
下载PDF
页岩含气量现场测试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金川 王香增 +5 位作者 李中明 刘树根 牛嘉亮 袁天姝 李兴起 唐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5-326,共12页
含气量是页岩气勘探评价及生产决策中的关键性基础参数,大三段式现场含气量解吸是准确、经济、快捷的首选方法。有别于煤层气思路,页岩含气量在测试原理、方法、技术及仪器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无管化测试技术和小三段式测量方法的... 含气量是页岩气勘探评价及生产决策中的关键性基础参数,大三段式现场含气量解吸是准确、经济、快捷的首选方法。有别于煤层气思路,页岩含气量在测试原理、方法、技术及仪器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无管化测试技术和小三段式测量方法的提出和应用,在提高解吸气测试精度的同时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从借鉴于煤层气的条件回推法到多点测量约束拟合法,页岩损失气测量方法更加摆脱了对假设条件的依赖。基于非接触式扭矩传递的方法原理,实现了残余气测试过程中的全程气密。双三段式的含气量准确测量,为总含气量、游吸比、可采系数等含气结构参数的分析和求取奠定了基础,但页岩的可采气量并不是损失气和解吸气的简单加和。高精度含气量现场解吸的应用领域广泛,高精度解吸数据的系统获得、含气结构多参数的预测评价、智能评价技术的实践应用等,是页岩含气量现场解吸发展的基本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含气量 含气结构 技术进展 发展趋势
下载PDF
SPA-H钢低氧出钢的生产技术实践
15
作者 李超 于海岐 +3 位作者 刘博 崔福祥 金百刚 苏小利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8,32,共6页
针对生产SPA-H钢冶炼中低氧控制出钢技术开展研究,分析了相关热力学理论及低氧出钢必要性,确定了SPA-H钢合理低氧范围应为(198~333)×10^(-6)。为实现低氧控制开展了技术改进,合理控制转炉终渣成分,合理排产,实行灵活的溅渣护炉措施... 针对生产SPA-H钢冶炼中低氧控制出钢技术开展研究,分析了相关热力学理论及低氧出钢必要性,确定了SPA-H钢合理低氧范围应为(198~333)×10^(-6)。为实现低氧控制开展了技术改进,合理控制转炉终渣成分,合理排产,实行灵活的溅渣护炉措施;改进冶炼制度,采用“一批料”模式或留少量料模式,改进氧枪工作参数,降低平均枪位,优化枪位控制,保证低枪位拉碳时间,终点温度按照1680℃控制,碳按照0.06%~0.11%控制;采用碳—氧修正模型、转炉质谱仪等辅助手段。改进后,平均终点氧含量降低,氧含量80%控制在选定合理范围,磷、硫、碳及锰含量控制水平均有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H 低氧 磷含量 硫含量 碳含量 锰含量
下载PDF
湖库蓝藻水华控制技术发展、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晶 袁静 +5 位作者 赵丽 潘正国 闫国凯 高思佳 储昭升 郑丙辉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7-500,共14页
蓝藻水华暴发会引起供水系统堵塞、水体异味、水生生物死亡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时还将威胁饮用水安全,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蓝藻水华控制技术对蓝藻水华防控至关重要。通过文献调研系统梳理了国内外蓝藻水华控制技术发展历程,综述... 蓝藻水华暴发会引起供水系统堵塞、水体异味、水生生物死亡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时还将威胁饮用水安全,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蓝藻水华控制技术对蓝藻水华防控至关重要。通过文献调研系统梳理了国内外蓝藻水华控制技术发展历程,综述了典型蓝藻水华控制技术及其适用范围、应用情况及优缺点等。结果表明:蓝藻水华控制技术总体分为物理控藻技术、化学控藻技术和生物控藻技术。从技术文献关键词时间发展脉络看,2010年之前国外蓝藻水华控制技术关键词多集中在絮凝、混凝等化学控藻技术,2010年后向水生植物抑藻等生物控藻技术发展;我国蓝藻水华控制技术关键词2010年前主要集中在鲢鳙鱼控藻、水生植物抑藻等生物控藻技术,2010年后超声波、机械除藻等物理控藻技术和絮凝等化学控藻技术快速发展,2015年后物理控藻技术进一步发展。国外蓝藻水华控制技术于20世纪50年代起步于化学控藻技术,2000年后研发了超声波、光波等物理控藻技术,2010年后主要以生物控藻和化学控藻技术为主;国内蓝藻水华控制技术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于针对小型水体的生物控藻技术,2000年后逐渐发展为针对大型湖库的机械除藻技术(物理控藻技术)。物理控藻、化学控藻技术的应急效果显著,但物理控藻技术存在成本高、长效性不足等缺点,化学控藻技术存在二次污染风险;而生物控藻技术存在见效慢、有外来物种入侵风险、生态系统被扰乱风险等生态安全问题,目前实际应用案例较少。未来应加快推进蓝藻水华控制技术优化筛选和示范应用,同时开展蓝藻水华控制技术与内外源污染控制、水生态修复等技术的集成应用,提高蓝藻水华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库 蓝藻水华 控制技术 物理控藻 化学控藻
下载PDF
补钙剂中钙含量测定实验的课程思政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小燕 王超 +2 位作者 戴冬梅 耿延玲 高洪涛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162-167,共6页
高锰酸钾法测定补钙剂中钙的含量是一个经典的分析化学实验。本案例由“中国人普遍缺钙”这一调查结果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测定市售某补钙剂产品中钙的含量,并开展分组实验重点探究草酸钙沉淀的生成条件及洗涤方法对补... 高锰酸钾法测定补钙剂中钙的含量是一个经典的分析化学实验。本案例由“中国人普遍缺钙”这一调查结果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测定市售某补钙剂产品中钙的含量,并开展分组实验重点探究草酸钙沉淀的生成条件及洗涤方法对补钙剂中钙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将“思政寓课程,课程融思政”的教学理念贯穿于实验教学全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切实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科学素养、团队意识及创新能力,同时强化其“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钙剂 钙含量 课程思政 健康
下载PDF
如何走出AIGC的“科林格里奇困境”:全流程动态数据合规治理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春春 孙瑞英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9,66,共12页
[目的/意义]AIGC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安全风险与规制问题,遵循AIGC的发展趋势构建全流程动态数据合规治理机制,能够帮助AIGC走出“科林格里奇困境”。[研究设计/方法]通过梳理AIGC与数据治理之间的赋能与保障关系,结合AIGC规制的国际实践... [目的/意义]AIGC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安全风险与规制问题,遵循AIGC的发展趋势构建全流程动态数据合规治理机制,能够帮助AIGC走出“科林格里奇困境”。[研究设计/方法]通过梳理AIGC与数据治理之间的赋能与保障关系,结合AIGC规制的国际实践经验进行“科林格里奇困境”规制博弈分析,探析AIGC创新发展与规制的路径。[结论/发现]无论是欧盟的强硬规制、中国的谨慎监管还是美国的行业自律,都在不同维度显现出规制的局限性,可以通过全流程动态化规制手段适配AIGC的动态化发展趋势,构建基于数据合规治理的AIGC全流程动态规制机制,帮助AIGC走出困境。[创新/价值]基于数据合规治理的AIGC动态规制机制能够不断改进规制体制和工具,为AIGC相关技术落地具体应用领域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数据治理 科林格里奇困境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醋酸氟卡尼片的含量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硕 邝咏梅 +1 位作者 徐文峰 金鹏飞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1期204-208,共5页
目的 建立醋酸氟卡尼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Alltima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2 mol·L^(-1)磷酸二氢铵溶液(含0.2%三乙胺)(用磷酸调至pH 3.0)(35∶65),流速为1.0 mL·min... 目的 建立醋酸氟卡尼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Alltima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2 mol·L^(-1)磷酸二氢铵溶液(含0.2%三乙胺)(用磷酸调至pH 3.0)(35∶6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00 nm,柱温为30℃。结果 醋酸氟卡尼在196.0~588.0μg·mL^(-1)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1.000;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考察RSD均小于1.0%;低、中、高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在98.79%~99.20%,RSD均<1.0%。结论 该方法准确、简单、快速,能够用于醋酸氟卡尼片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氟卡尼 醋酸氟卡尼片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LSTM的电离层TEC预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海军 雷东兴 +6 位作者 袁静 乐会军 单维锋 李良超 王浩然 李忠 袁国铭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9-451,共13页
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的监测与预报是空间环境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卫星通讯和导航定位等有重要意义.TEC值影响因素较多,很难确定精确物理模型来对其进行预测.本文设计了基于注意力机制的LSTM模型(Att-LSTM),采用... 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的监测与预报是空间环境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卫星通讯和导航定位等有重要意义.TEC值影响因素较多,很难确定精确物理模型来对其进行预测.本文设计了基于注意力机制的LSTM模型(Att-LSTM),采用过去24小时TEC观测数据对未来TEC进行预测.选择北半球东经100°上,每2.5°纬度选择一个位置,共计36个位置来验证本文提出模型的性能,并与主流的深度学习模型如DNN、RNN、LSTM进行对比实验.取得了如下成果:(1)在选定的36个地区未来2小时单点预测上,基于本文的Att-LSTM模型的TEC预测性能明显优于其他对比模型;(2)讨论了纬度对Att-LSTM预测未来2小时TEC值时性能的影响,发现在北纬0°到60°之间,Att-LSTM预测性能随着纬度的升高而略有降低,在北纬62.5°~87.5°之间,模型预测性能出现扰动,预测效果略差;(3)讨论了磁暴期和磁静期模型的预测性能,发现无论是磁暴期还是磁静期,本文模型预测性能均较好;(4)还讨论了对未来多时点预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对未来2、4个小时的预测拟合度R-Square均超过0.95,预测结果比较可靠,对未来6、8、10个小时预测拟合度最高为0.7934,预测拟合度R-Square下降迅速,预测结果不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机制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电离层 总电子含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