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rge-scale Tazhong Ordovician Reef-flat Oil-Gas Field in the Tarim Basin of China 被引量:3
1
作者 ZHOU Xinyuan WANG Zhaoming +3 位作者 YANG Haijun ZHANG Lijuan HAN Jianfa WANG Zhenyu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79-188,共10页
The Tazhong reef-fiat oil-gas field is the first large-scale Ordovician organic reef type oil-gas field found in China. Its organic reefs were developed in the early Late Ordovician Lianglitag Formation, and are the f... The Tazhong reef-fiat oil-gas field is the first large-scale Ordovician organic reef type oil-gas field found in China. Its organic reefs were developed in the early Late Ordovician Lianglitag Formation, and are the first large reefs of the coral-stromatoporoid hermatypic community found in China. The organic reefs and platform-margin grain banks constitute a reef-flat complex, mainly consisting of biolithites and grainstones. The biolithit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e framestone, baffiestone, bindstone etc. The main body of the complex lies around the wells from Tazhong-24 to Tazhong-82, trending northwest, with the thickness from 100 to 300 m, length about 220 km and width 5-10 km. It is a reef-flat lithologic hydrocarbon reservoir, with a very complex hydrocarbon distribution: being a gas condensate reservoir as a whole with local oil reservoirs. The hydrocarbon distribution is controlled by the reef complex, generally located in the upper 100-200 m part of the complex, and largely in a banded shape along the complex. On the profile, the reservoir shows a stratified feature, with an altitude difference of almost 2200 m from southeast to northwest. The petroleum accumulation is controlled by karst reservoir beds and the northeast strike-slip fault belt. The total geologic reserves had reached 297.667 Mt by 2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anglitag Formation ORDOVICIAN organic reef oil-gas field reef-fiat complex TARIM
下载PDF
Gravity and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and regional ore prospecting of the Yili ancient continent, West Tiansha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被引量:2
2
作者 Xue-zhong Yu Yi-yuan He +3 位作者 Meng Wang Jian Zhang Xuan-jie Zhang Zheng-guo Fan 《China Geology》 2020年第1期104-112,共9页
Gold,iron,copper,lead-zinc and other mineral exploration in West Tianshan,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has made remarkable progress in recent years.However,due to the dispute on the tectonic division of West Tians... Gold,iron,copper,lead-zinc and other mineral exploration in West Tianshan,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has made remarkable progress in recent years.However,due to the dispute on the tectonic division of West Tianshan,the ore-controlling factors and the regional metallogenic laws are controversial.The authors analyze regional gravity data and notice that the high-value region corresponds to the Yili ancient continent,thus the southeastern boundary of the Yili ancient continent is delineated.Comparative analysis of gravity,aeromagnetic and geologic data reveals that the Tulasu basin,where some medium to large epithermal gold deposits locate,lies above the Yili ancient continent;the Yili Carboniferous-Permian rift extends in E-W direction,numbers of copper deposits have been found in the mid-west section of the rift which lies above the Yili ancient continent,whereas few copper deposit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the east section which is outside the Yili ancient continent.Accordingly,the Yili ancient continent may be rich in gold,copper and other metal elements;the metal-bearing hydrothermal solution moves up with the activity of magmatism,and deposits in the favorable places(the Tulasu basin and the Yili Carboniferous-Permian rift),forming numerous small and medium gold,copper deposits,as well as some large and super-large gold deposits.Therefore,the tectonic-magmatic hydrothermal zone above the Yili ancient continent should be the prospective area for epithermal gold and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ili ancient continent Yili Carboniferous-Permian rift Gravity field Epithermal gold deposit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 Geophysical and remote sensing survey engineering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下载PDF
Mesozoic-Cenozoic Tectonics of the Yellow Sea and Oil-Gas Exploration 被引量:4
3
作者 WAN Tianfeng HAO Tianyao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期77-90,共14页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study the tectonics of the Yellow Sea. Although oilgas exploration has been undertaken for more than 30 years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the exploration progress has achieved l...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study the tectonics of the Yellow Sea. Although oilgas exploration has been undertaken for more than 30 years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the exploration progress has achieved little. There are three tectonic periods with near N-S trending shortening and compression (260-200 Ma, 135-52 Ma and 23-0.78 Ma) and three tectonic periods with near E-W trending shortening and compression (200-135 Ma, 52--23 Ma and 0.78 Ma) at the Yellow Sea and adjacent areas during the Mesozoic and Cenozoic. The lndosinian tectonic period is the collision period between the Sino-Korean and Yangtze Plates, which formed the basic tectonic framework for the Yellow Sea area. There were strong intraplate deformations during the Yanshanian (200-135 Ma) and Sichuanian (135-52 Ma) periods with different tectonic models, which are also the main formation periods for endogenic metallic mineral deposits around the Yellow Sea. The three tectonic periods during the Cenozoic affect important influences for forming oil-gas reservoirs. The Eocene-Oligocene (52-23 Ma) is the main forming period for oil-gas sources. The Miocene-Early Pleistocene (23-0.78 Ma) was a period of favorable passage for oil-gas migration along NNE trending faults. Since the Middle Pleistocene (0.78 Ma) the NNE trending faults are closed and make good conditions for the reservation of oil-gas. 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w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oil-gas exploration at the intersections between the NNE trending existing faults and Paleogene- Neogene systems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TONICS stress field oil-gas exploration MESOZOIC-CENOZOIC Yellow Sea
下载PDF
New Model of Predicting Remaining Recoverable Reserves and Application in the Oilfield
4
作者 Jiaguang Li,Shaobin Guo School of Energy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29-129,共1页
As a significant inducement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oil and gas,the role of remaining recoverable reserves is more observable especially in the later phase of development of oilfield.Depended on the production decli... As a significant inducement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oil and gas,the role of remaining recoverable reserves is more observable especially in the later phase of development of oilfield.Depended on the production decline method in petroleum reservoir engineering,a new model of predicting recoverable and remaining recoverable reserves has be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gas field prediction NEW model REMAINING recoverable RESERVES
下载PDF
由大量的地震资料推断的我国大陆构造应力场 被引量:216
5
作者 许忠淮 汪素云 +1 位作者 黄雨蕊 高阿甲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636-647,共12页
利用多个小地震的P波初动方向数据推断了新疆和西藏部分地区主应力轴的方向.根据以前华北、东部大陆和西南地区的工作结果,对个别地区补充新数据后重新作了分析;加上本文关于新疆和西藏地区的新结果,编制了我国大陆的地震构造应力场方向... 利用多个小地震的P波初动方向数据推断了新疆和西藏部分地区主应力轴的方向.根据以前华北、东部大陆和西南地区的工作结果,对个别地区补充新数据后重新作了分析;加上本文关于新疆和西藏地区的新结果,编制了我国大陆的地震构造应力场方向图.利用Brillinger等的概率模型,估计了用多个地震P波初动方向推断平均P、T轴的误差.讨论了单个大地震震源机制解的P轴与所在地区平均P轴方位角的差异.总结了我国大陆地震构造应力场的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 应力场 中国 大陆
下载PDF
中国大陆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分区 被引量:247
6
作者 谢富仁 崔效锋 +2 位作者 赵建涛 陈群策 李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54-662,共9页
以“中国大陆地壳应力环境基础数据库”资料为基础 ,总结了中国大陆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基本特征 ,提出了划分构造应力分区的原则 ,将中国大陆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划为四级应力区 .指出一级构造应力区主要受板块边界的几何特征和作... 以“中国大陆地壳应力环境基础数据库”资料为基础 ,总结了中国大陆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基本特征 ,提出了划分构造应力分区的原则 ,将中国大陆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划为四级应力区 .指出一级构造应力区主要受板块边界的几何特征和作用在边界上的力所控制 ,应力作用在大范围和长时间内保持均匀和稳定 ;二级构造应力区受控于区域块体间的相互作用 ,在较大区域范围内应力作用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三级构造应力区受控于区域内部块体间的相互作用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应力结构具有相似性 ;四级构造应力区受控于块体和断裂相互作用的影响 ,其应力性状 (方向、强度、结构等 )一致性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应力场 分区 动力学 中国大陆
下载PDF
利用局域复测GPS网研究中国大陆块体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 被引量:33
7
作者 刘经南 施闯 +1 位作者 许才军 姜卫平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9-195,共7页
利用 1992年以来我国进行的 6项不同规模高精度GPS地壳监测网的资料 ,采用统一的数据处理策略 ,重新进行了数据处理 ,并统一进行了平差 ,归算到相同的ITRF97坐标框架基准之下 ,获得了中国目前覆盖最广、测站最多的一个较为完整的、框架... 利用 1992年以来我国进行的 6项不同规模高精度GPS地壳监测网的资料 ,采用统一的数据处理策略 ,重新进行了数据处理 ,并统一进行了平差 ,归算到相同的ITRF97坐标框架基准之下 ,获得了中国目前覆盖最广、测站最多的一个较为完整的、框架统一的GPS地壳运动图像和速度场 ,并对结果作了初步的地学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大陆块体 地壳运动 速度场 平差 数据处理
下载PDF
中国大陆地壳运动与强震关系研究 被引量:58
8
作者 江在森 杨国华 +6 位作者 王敏 张希 吴云 方颖 王双绪 张晓亮 平建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共9页
利用GPS观测结果研究了中国大陆当前地壳运动的空间分布及其所揭示的大区域构造变形背景与趋势;讨论了区域水平运动、应变率场分布与强震地点的关系;通过对昆仑山口西Ms8.1等地震区域水平运动与形变的分析,研究了强震过程的区域形变场... 利用GPS观测结果研究了中国大陆当前地壳运动的空间分布及其所揭示的大区域构造变形背景与趋势;讨论了区域水平运动、应变率场分布与强震地点的关系;通过对昆仑山口西Ms8.1等地震区域水平运动与形变的分析,研究了强震过程的区域形变场变化的主要特征;提出了识别孕震形变场以进行中长期强震地点预测的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中国大陆 地壳运动 孕震形变场 强震地点预测
下载PDF
重力场实数尺度小波分解及其应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侯遵泽 杨文采 +1 位作者 王允 李春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35-1041,共7页
重力异常的多尺度分解是利用重力资料进行地质解释的重要环节,以往的小波多尺度分解,其小波细节尺度都是2的正整数次幂,这虽然非常有效,但在某些情况下,细节还是不够细致.因此,本文提出用无理数槡2的正整数次幂为尺度细节进行多尺度分解... 重力异常的多尺度分解是利用重力资料进行地质解释的重要环节,以往的小波多尺度分解,其小波细节尺度都是2的正整数次幂,这虽然非常有效,但在某些情况下,细节还是不够细致.因此,本文提出用无理数槡2的正整数次幂为尺度细节进行多尺度分解,以便取关于地壳三维密度结构的更多细节.中国陆地布格重力异常的实例表明,该方法得到的异常细节更为细致,新增加的无理尺度小波细节为我们提取了更多地壳构造信息,可对地质构造解释发挥更有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陆地 重力场 实数尺度 小波细节 地壳密度结构
下载PDF
发展中的板块边界:天山-贝加尔活动构造带 被引量:19
10
作者 冯锐 马宗晋 +1 位作者 方剑 吴宣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7,共17页
亚洲内陆的强地震密集地发生在天山一贝加尔一线,但该处并不存在一条连续的大断裂,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长期相左。文中分析了这条地震带的时空分布、分区特点、应力状态和活动周期,计算了欧亚大陆的布格重力异常场、均衡重力异常... 亚洲内陆的强地震密集地发生在天山一贝加尔一线,但该处并不存在一条连续的大断裂,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长期相左。文中分析了这条地震带的时空分布、分区特点、应力状态和活动周期,计算了欧亚大陆的布格重力异常场、均衡重力异常场,反演了上地幔的密度分布和剪切波速分布。发现在这个部位的70~250b的深部有一条北东向的密度、速度陡变带,它是新生代的冷地幔和热地幔的交界带,与浅部构造存在立交关系,对亚洲大陆的现今构造运动和应力场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这个带的地震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板缘地震和板内地震,是一种因为深浅构造不同而造成的结构性地震,性质上为大陆内缘地震。文中还就深浅构造的空间立交关系、时间镜像关系进行了讨论,指出在南北地震带和伊朗东侧地震带的立交结构也与上地幔构造有关。天山-贝加尔活动构造带是正在发展中的板块边界,是大陆内部的一个典型构造,北侧为稳定的俄罗斯-西伯利亚次板块,南侧为活动的中国-东南亚次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交结构 结构性地震 重力场 上地幔构造 板块边界 欧亚大陆
下载PDF
用单元降刚法探索中国大陆强震远距离跳迁及主体活动区域转移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树新 陆远忠 +2 位作者 陈连旺 叶际阳 米琦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中国大陆强震有成组活动、远距离跳迁和不同时段形成主体活动地区的特征.本文利用强震发生位置处单元降刚法,对中国大陆地区强震的远距离跳迁和主体活动地区转移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出的新认识是:(1)在地壳中存在初始应力场的环境... 中国大陆强震有成组活动、远距离跳迁和不同时段形成主体活动地区的特征.本文利用强震发生位置处单元降刚法,对中国大陆地区强震的远距离跳迁和主体活动地区转移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出的新认识是:(1)在地壳中存在初始应力场的环境中,已发生强震区部分丧失承载能力(模拟中作为显著降低单元组的弹性模量来处理),可以引起大范围兆帕量级的应力场调整,它是后续强震可远距离跳迁的主要因素;(2)一个活动期中,中国大陆强震主体活动地区及其迁移,受主要活动断层分布、初始应力场和边界载荷的配置方式的综合影响,但在十年左右的活动幕中,边界载荷的配置方式可能是控制主体活动地区及主体活动地区转移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刚度 应力场调整 数值模拟 强震迁移 初始应力场 中国大陆
下载PDF
利用GPS资料采用非连续变形分析模型确定中国大陆地壳运动速度场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泽民 伍岳 +1 位作者 刘经南 崔天鹏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1-245,共5页
利用近 10年来我国先后建立的多个大规模高精度GPS地壳形变监测网资料 ,科学合理地计算出各GPS站点的速度值。采用球面非连续变形分析 (DDA)模型 ,以GPS观测得到的速度值为约束 ,拟合出了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的速度场。它不仅客观地描... 利用近 10年来我国先后建立的多个大规模高精度GPS地壳形变监测网资料 ,科学合理地计算出各GPS站点的速度值。采用球面非连续变形分析 (DDA)模型 ,以GPS观测得到的速度值为约束 ,拟合出了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的速度场。它不仅客观地描述了地壳运动的刚性成分 ,也客观地描述了块体内部的变形 ,并且具有物理意义。该速度场模型较地质构造速度模型、离散点速度模型、刚体转动速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非连续变形分析 DDA 地壳运动速度场 中国大陆
下载PDF
中国大陆现今水平形变动态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峡 郭良迁 +2 位作者 胡新康 杨国华 孙东颖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57-1266,共10页
2001~2004大陆水平应变场大致沿玉树、阿尼玛沁、鲜水河、小江等断裂带形成一条由东西走向转为南北走向的应变高值带.2004~2007高值带向局部收缩,并维持前期高值.新疆于田Ms7.3、四川汶川Ms8.0分别位于该高值带的东段、西段剪应变梯... 2001~2004大陆水平应变场大致沿玉树、阿尼玛沁、鲜水河、小江等断裂带形成一条由东西走向转为南北走向的应变高值带.2004~2007高值带向局部收缩,并维持前期高值.新疆于田Ms7.3、四川汶川Ms8.0分别位于该高值带的东段、西段剪应变梯度带上,具备大尺度形变背景.分析认为昆仑山Ms8.1对青藏高原内部块体、川滇块体的相对运动产生重大影响,导致震中两侧一系列断裂带附近区域水平差异运动处于较高水平,印尼Ms8.7地震则有利于上述区域应变能进一步积累.此外,2001~2004、2004~2007应变分布特征总体从无序趋向有序,体现构造应力场经历调整与再积累过程.现阶段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俯冲作用可能有所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应变场 形变特征 中国大陆
下载PDF
从卫星重力资料看中国及邻区地壳密度结构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杨文采 陈召曦 +1 位作者 侯遵泽 孟小红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67-2175,共9页
本文应用小波多尺度分析等信息提取新方法,从地球重力场模型(EGM2008)经各项校正得到的中国及邻区卫星布格重力异常中提取和反演了中国及邻区上、中、下地壳的密度信息,揭示了区域地壳三维密度结构。下地壳低密度扰动主要出现在青藏高... 本文应用小波多尺度分析等信息提取新方法,从地球重力场模型(EGM2008)经各项校正得到的中国及邻区卫星布格重力异常中提取和反演了中国及邻区上、中、下地壳的密度信息,揭示了区域地壳三维密度结构。下地壳低密度扰动主要出现在青藏高原和华南沿海到对马海峡一带,其它地区多现较高密度扰动。所有克拉通地体密度在中下地壳都是高密度的。中下地壳低密度扰动带可分成四类:(1)出现在板块边界的低密度扰动条带,(2)出现在中国西部挤压构造有关的山脉下方,(3)与拉张走滑构造有关的构造带,(4)和与大陆内部板内造山有关的构造带。上地壳结晶基底的低密度扰动可出现在显生宙造山带和未充分发育的大陆裂谷。碰撞俯冲造山带以地壳低密度大厚度为特征,但是板内造山带不同,以地壳局部高密度中厚度为特征,局部高密度反映了中基性结晶岩的存在,莫霍面上拱反映了中基性岩浆侵入。板内拉张裂谷带上地壳基底密度局部低、中地壳低速带发育反映拉张区的流体活动,而下地壳反射体发育、莫霍面变厚成层反映拉张区的玄武岩浆底侵。由于卫星重力测量资料分辨率毕竟有限,对中国东部地区还未能给出关于中地壳密度扰动的细节,还必须开展地面重力测量资料的小波多尺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及邻区 地壳构造 卫星重力场 小波多尺度分析 三维密度 密度扰动图像
下载PDF
中国大陆水平运动特征与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延兴 黄城 +2 位作者 朱文耀 王琪 孙中朋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28-33,共6页
提出了将不同 GPS网融合为一体的方法 ,实现了中国大陆 4个高精度 GPS网的融合 ,并据此获得了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水平运动的速度场 ,以及北向与东向分量场的等值线图。在全球框架下 ,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存在明显的向东运动趋势 ;中国大... 提出了将不同 GPS网融合为一体的方法 ,实现了中国大陆 4个高精度 GPS网的融合 ,并据此获得了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水平运动的速度场 ,以及北向与东向分量场的等值线图。在全球框架下 ,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存在明显的向东运动趋势 ;中国大陆西部与东部 SN向运动的方向相反 ;西藏高原东部是中国大陆地壳运动最强烈的地区 ;中国大陆水平运动方向为同出于一源的一束放射状弧线。根据中国大陆地壳水平运动的特征 ,分析了中国大陆周围的动力学环境 ,并对各板、地块对中国大陆作用力的大小进行了概略估计。表明印度板块对中国大陆碰撞力最大 ,其次是菲律宾海板块对中国大陆的俯冲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网融合 中国大陆速度场 动力学环境
下载PDF
中国大陆造山带地壳密度结构特征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杨文采 瞿辰 +2 位作者 侯遵泽 颜苹 于常青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39-548,共10页
本文探讨中国大陆造山带地壳介质密度的变化特征和不同类型,并用大陆动力学机制解释这些特征产生的原因。根据重力场小波变换的尺度—源深度转换律,进行地面重力异常场多尺度分解,取得了反映中国地壳不同埋藏深度的小波细节,揭示了造山... 本文探讨中国大陆造山带地壳介质密度的变化特征和不同类型,并用大陆动力学机制解释这些特征产生的原因。根据重力场小波变换的尺度—源深度转换律,进行地面重力异常场多尺度分解,取得了反映中国地壳不同埋藏深度的小波细节,揭示了造山带地壳的密度结构。和克拉通地体不同,中国大陆的造山带下地壳密度都偏低,只有古生代块体弱碰撞形成的摺皱山脉是例外。这些造山带大都与古大洋封闭和俯冲碰撞作用有关。古大洋封闭后在地壳中留下的裂隙和海水,会造成地壳密度降低。中国大陆造山带地壳密度结构大致可以分四类。上中下地壳密度都偏低的属于第一类造山带。第二类造山带上中地壳密度偏低,而下地壳密度偏高。第三类造山带上中地壳密度偏高,而下地壳密度偏低。第四类造山带上中下地壳密度都偏高。通过板块构造原理和岩石物理规律对青藏高原造山带地壳密度结构分类的解释可见,青藏高原南部,中部和北部地壳密度结构分属三类不同的造山带,体现印度次大陆和欧亚板块碰撞不同阶段作用造成的结果。根据地壳密度变低和厚度是否加大,还可以识别板沿和板内造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动力学 中国大陆 地壳构造 造山带 布格重力场 小波多尺度分析 三维密度扰动图像
下载PDF
大巴山陆内造山带构造流体及其形成条件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覃小丽 李荣西 +1 位作者 董树文 刘海青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3-189,共7页
构造脉体作为构造流体的宏观标志记录了与构造运动有关的流体来源、形成环境条件和动力学等信息。大巴山构造带是一个典型的陆内造山带,发育了代表构造前、同构造期和构造后3期构造流体的方解石脉(V1、V2和V3)。本文在对构造后伸展背景... 构造脉体作为构造流体的宏观标志记录了与构造运动有关的流体来源、形成环境条件和动力学等信息。大巴山构造带是一个典型的陆内造山带,发育了代表构造前、同构造期和构造后3期构造流体的方解石脉(V1、V2和V3)。本文在对构造后伸展背景下形成的方解石脉(V3)野外产状、几何特征和围岩力学性质统计分析基础上,通过其形成古应力场恢复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研究V3脉体形成环境条件及其流体来源。结果表明,V3脉体走向以NE-SW向为主,脉体倾角较陡,大多近于直立,其形成的主应力轴σ_1,σ_2和σ_3方位分别为67°∠76°、200°∠13°和293°∠10°,形成时的应力场为NW-SE向拉张。V3脉体形成时流体压力pf<σ_2<σ_1,流体超压Δsi在92~167 MPa,形成最大深度为1.8~7.2km。δ^(13)C-δ^(18)O反映V3方解石脉形成与围岩碳酸盐岩脱CO_2作用有关,V3方解石脉流体包裹体水的δD-δ^(18)O同位素分析表明其为盆地内部变质建造水向浅部迁移并有浅部表生水的参与。结合大巴山前陆构造广泛存在的异常高压流体,认为大巴山前陆在晚白垩世—古近纪时期处于伸展构造背景下,原来封存在深部的异常高压流体超压Δsi突破围岩形成裂缝,并上升到浅部与表生流体混合沉淀形成了V3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流体 脉体 古应力场 异常压力 大巴山构造带 陆内造山
下载PDF
光纤陀螺测斜仪设计和实验 被引量:7
18
作者 颜廷洋 张春熹 +1 位作者 高爽 林铁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9-181,203,共4页
为满足复杂油田环境中精确高效井眼测量需要,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光纤陀螺测斜仪。利用小型三轴光纤陀螺、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和DSP+FPGA架构导航计算机构建核心硬件平台,设计动态环境捷联解算算法和电缆速度辅助卡尔曼滤波器误... 为满足复杂油田环境中精确高效井眼测量需要,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光纤陀螺测斜仪。利用小型三轴光纤陀螺、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和DSP+FPGA架构导航计算机构建核心硬件平台,设计动态环境捷联解算算法和电缆速度辅助卡尔曼滤波器误差控制算法,实现井斜角和方位角的动态测量。现场实验结果表明,井斜角误差优于0.1°,方位角误差优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 测斜仪 捷联解算 误差控制 动态测量 现场实验
下载PDF
欧亚大陆大中型油气田分布规律探讨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景廉 朱炳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53-356,共4页
根据最新同位素证据,中东—中亚地区应是古亚洲构造域部分而不是传统所称的特提斯构造域,世界油气田、中国油气田主要分布在古亚洲构造域,而不是特提斯构造域;大型、超大型油气田分布还与太平洋型微陆块、Pb同位素地球化学急变带... 根据最新同位素证据,中东—中亚地区应是古亚洲构造域部分而不是传统所称的特提斯构造域,世界油气田、中国油气田主要分布在古亚洲构造域,而不是特提斯构造域;大型、超大型油气田分布还与太平洋型微陆块、Pb同位素地球化学急变带有关。古亚洲构造域、太平洋型微陆块、Pb同位素地球化学急变带三者的耦合是大型、超大型油气田的定位制约。中国准噶尔陆块(准噶尔盆地、吐哈盆地)、东北佳木斯陆块(松辽盆地)已发现大型、超大型油气田,其深部还有十分良好的勘探前景;而内蒙古的中蒙古块体,尽管仅有二连、陆家堡、海拉尔等中小油田,(在蒙古国有东方油田),但其勘探前景良好;中国未来的大型、超大型油气田将在这里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 亚洲 大陆 油气田 同位素异常 分布规律
下载PDF
东亚大陆形变应力场格局演化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20
作者 傅容珊 黄建华 +1 位作者 常筱华 曹抗震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2000年第3期1-10,共10页
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后 40 Ma以来青藏高原的挤压隆升、东亚大陆形变及应力场的演化过程。模型将东亚大陆限定在一梯形边界框架之中 ,大陆岩石层被视为由幂指数律控制的薄层 ,它上伏在粘滞性较低的软流层之上蠕... 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后 40 Ma以来青藏高原的挤压隆升、东亚大陆形变及应力场的演化过程。模型将东亚大陆限定在一梯形边界框架之中 ,大陆岩石层被视为由幂指数律控制的薄层 ,它上伏在粘滞性较低的软流层之上蠕变流动。模型设定印度板块以 5cm/ a的恒定速度向北推进 ,并视其为青藏高原挤压隆升的主要驱动力。除此可活动边界之外 ,其余均被设为固定边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模型预测的现代水平形变速度和 GPS观测的格局吻合很好 ;数值模拟所确定的中国及邻区之区域构造应力场格局与用地震、地质观测所推断的东亚大陆现代构造应力场也能够吻合。这一结果意味着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是构成现代中国大陆内部岩石层水平形变及应力场格局的主要驱动力。模型计算还表明 ,大陆水平形变及应力场格局受多种因素如岩石层的力学参数 ,特别是边界条件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场 东亚大陆 岩石层 数值模拟 地球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