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olution of the Pearl River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East Asian Continental Landscape Reversion 被引量:6
1
作者 ZHANG Hao CUI Yuchi +2 位作者 QIAO Peijun ZHAO Meng XIANG Xuho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1期66-76,共11页
As the link connecting the South China Continent and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SCS),the Pearl River is the focus of sedimentology and petroleum geology research.Its evolutionary process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are ... As the link connecting the South China Continent and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SCS),the Pearl River is the focus of sedimentology and petroleum geology research.Its evolutionary process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revealing the East Asian continental landscape reorganization during the Late Cenozoic.Based on published data,’source-to-sink’provenance analyses allow systematic deliberation on the birth and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Pearl River.Close to the Oligocene/Miocene boundary,an abrupt shift in the sedimentary composition indicates significant westward and northward expansion of the river’s watershed area,followed by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ar-modern fluvial network.This sedimentary change generally concurred with a series of regional geological events,including the onset of the Yangtze throughflow,large-scale development of the loess plateau,and formation of the northwestern arid zone and Asian Monsoon system.These major changes in the geology-climate-ecoenvironment system are in close response to the process of the Cenozoic Xizang(Tibetan)Plateau uplift.Consequently,the East Asian continental landscape and most of midCenozoic drainage systems underwent critical reversion into east-tilting,or east-flowing netwo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igocene–Miocene landscape reversion source to sink provenance analyses East asian continental landforms Pearl River south China
下载PDF
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Significance of Carboniferous Granites on the North Side of the Solonker Suture,Central South Mongolia 被引量:1
2
作者 ZHANG Xiaowei TONG Ying +4 位作者 WANG Tao ZHAO Hui GUO Lei Narantsetseg TSERENDASH Delgerzaya UNTSA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2期481-499,共19页
The central part of South Mongolia,located to the north of the Solonker Suture,is a key region for studying the late Pale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CAOB).Voluminous late Paleozoic gran... The central part of South Mongolia,located to the north of the Solonker Suture,is a key region for studying the late Pale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CAOB).Voluminous late Paleozoic granitic rocks,especially of Carboniferous age,were intruded in this area.However,these granitoids have not been well studied and there is a lack of precise ages and isotopic data.This has hamper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southeastern Mongolia,and even the entire CAOB.In this paper,we provide new U-Pb isotopic ages and geochemical analyses for these Carboniferous granites.One granite from the Ulaanbadrakh pluton yielded a zircon U-Pb age of 326 Ma,which indicates emplacement in the Early Carboniferous,and three other granites from the Khatanbulag region gave zircon U-Pb ages of 316 Ma,315 Ma,and 311 Ma,which indicate emplacement in the Late Carboniferous.The Early Carboniferous granite has SiO2 contents of 70.04–70.39 wt%and K_(2)O+Na_(2)O contents of 6.48–6.63 wt%,whereas the Late Carboniferous granites have more variable compositions(SiO2=65.29–77.91 wt%and K2O+Na2O=5.30–7.27 wt%).All the granites are weakly-peraluminous I-types that are relatively enriched in U,Th,K,Zr,Hf,and LREEs.The whole rock Sr-Nd and zircon in situ Lu-Hf isotope analyses for the Early Carboniferous granite gave positive values ofεNd(t)(2.87)andεHf(t)(4.31–12.37)with young Nd(TDM=860 Ma)and Hf(TDMc=1367–637 Ma)two-stage model ages,indicating derivation from juvenile crustal material.In contrast,the Late Carboniferous granites had more diverse values ofεNd(t)(–4.03 to 2.18)andεHf(t)(–12.69 to 5.04)with old Nd(TDM=1358–1225 Ma)and Hf(TDMc=2881–1294 Ma)depleted mantle two-stage model ages,suggesting derivation from remelting of Precambrian basement.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ults,the tectonic setting of the Late Carboniferous granites in the central part of South Mongolia is known for its diversity,and 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the tectonic background of the carboniferous granite records the tectonic transition from a continental-margin-arc to a postcollisional extensional setting during the Late Carboniferous–Permi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iferous granites continental margin arc POST-COLLISIONAL central south Mongolia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下载PDF
南黄海中部隆起一个新的大地热流值:CSDP-2井热流测量结果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兴伟 孙旭东 +2 位作者 杨小秋 庞玉茂 张训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32-343,共12页
大地热流值,是岩石圈、地壳和盆地等各种尺度的构造演化和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参数.南黄海是东亚大陆边缘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东海陆架、冲绳海槽、渤海湾盆地等的大地热流研究相比,其研究程度较低,只有10个大地热流测点且大部分位于... 大地热流值,是岩石圈、地壳和盆地等各种尺度的构造演化和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参数.南黄海是东亚大陆边缘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东海陆架、冲绳海槽、渤海湾盆地等的大地热流研究相比,其研究程度较低,只有10个大地热流测点且大部分位于南部坳陷,不能很好地表征南黄海的大地热流特征.系统和准确的地温和热导率测量,是获得可靠大地热流值的基础.南黄海中部隆起之上的大陆架科学钻探CSDP-2井,全取心钻进2843.18 m,2016年先后5次系统测温,给了我们一个绝佳的系统研究其大地热流的机会.对井中295块沉积物或沉积岩进行了热导率测量,并进行了温度压力等校正.根据热导率的垂向分布特征将全井分为6个井段,地温梯度分别为31.86、24.38、23.54、18.09、18.21和20.18℃·km^(-1),平均23.46℃·km^(-1),热导率则分别为1.776、2.765、3.182、3.623、4.184和2.825 W·(m·K)^(-1),大地热流分别为56.5、67.4、74.9、65.5、76.2和57.0 mW·m^(-2).全井平均大地热流为68.9 mW·m^(-2),考虑地层裂缝孔隙影响后,大地热流校正为66.7 mW·m^(-2).这个大地热流值,比北部坳陷稍高而比南部坳陷稍低,是中晚侏罗纪前陆挤压和新生代伸展等构造热演化的大致反映.南黄海热流在东亚大陆边缘处于偏低的水平,反映了南黄海在东亚陆缘相对偏冷的地质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 大地热流 热导率 地温梯度 东亚大陆边缘
下载PDF
近4400年来南海北部陆架沉积地球化学记录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4
作者 徐方建 陈世悦 +3 位作者 操应长 陈木宏 李安春 肖尚斌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98-1205,共8页
对位于海南岛南部陆架的S20孔沉积物进行了沉积学、AMS14C年代、粒度和常微量元素分析,初步探讨了该区物质来源及蕴含的亚洲季风演化信息。近4400a以来,S20孔岩性较均一,其沉积作用受相对单一而稳定的水动力条件控制。S20孔沉积物源区... 对位于海南岛南部陆架的S20孔沉积物进行了沉积学、AMS14C年代、粒度和常微量元素分析,初步探讨了该区物质来源及蕴含的亚洲季风演化信息。近4400a以来,S20孔岩性较均一,其沉积作用受相对单一而稳定的水动力条件控制。S20孔沉积物源区物质硅酸盐矿物经历了明显的风化,A—CN—K图示和较低的CIA值(小于66)指示了源区较低的化学风化程度。海南岛东部河流和珠江物质是最为可能影响S20孔区域的两个来源,由于对海南岛河流物质的研究相当匮乏,本研究尚无法定量估算该两个可能物质来源的各自贡献。S20孔沉积物CIA、Al2O3/Na2O、CaO*/TiO2、Na2O/TiO2等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源区物质风化程度变化,该孔沉积物源区化学风化程度自4400~1600aBP逐渐减弱以及1600aBP以来的逐渐增强,与中国南部Dongge洞石笋氧同位素曲线记录的亚洲夏季风变化趋势对应良好,说明该区沉积物中蕴含了丰富的亚洲季风变化信息。S20孔沉积物揭示出的化学风化程度强弱可能主要受控于轨道时间尺度上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量变化。南海陆架区沉积物中物源与季风演化等信息的提取,亟待更多更高精度研究工作的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架 南海 物质来源 亚洲季风
下载PDF
秦岭—大别陆内造山带构造特征及抽拉构造造山模式 被引量:7
5
作者 杨志华 晁会霞 +1 位作者 吴旭 王北颖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71,共9页
秦岭造山带是横贯我国中部著名的大陆造山带,是大陆构造中典型的陆内造山带。这种类型的造山带没有经历洋壳俯冲形成的那种主缝合带性质的造山带;也不是华北与扬子"板块"相互作用形成的对接或碰撞造山带;更不是所谓的复合型... 秦岭造山带是横贯我国中部著名的大陆造山带,是大陆构造中典型的陆内造山带。这种类型的造山带没有经历洋壳俯冲形成的那种主缝合带性质的造山带;也不是华北与扬子"板块"相互作用形成的对接或碰撞造山带;更不是所谓的复合型造山带。从秦岭造山带的组成、不同深度的结构特征、立交桥构造、盆-山转换中的结构样式、商丹带与勉略带的构造特征以及中央造山系(秦岭)中独特的南北向构造,深入讨论这些特征在秦岭造山带中的非板块构造属性;综合分析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秦岭陆内造山带形成的抽拉-逆冲岩片构造(抽拉构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内造山带 结构特征 盆-山转换 立交桥构造 南北向与东西向构造 抽拉构造 中国秦岭
下载PDF
在东北亚一体化背景下次亚欧大陆桥物流标准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刚 敖丽红 李庆满 《标准科学》 2013年第7期86-88,共3页
本文主要阐述了在东北亚一体化背景下的次亚欧大陆桥物流标准化问题,分析了陆桥建设的专业化、涉桥国家利益博弈、涉桥区域经济影响等限制因素,提出了物流基础设施、物流设备、物流信息交换、物流作业和物流管理等标准化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东北亚一体化 次亚欧大陆桥 物流标准化
下载PDF
开辟新亚欧大陆桥南干线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家栋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9-463,共5页
新亚欧大陆桥开通后,在促进亚欧经济合作交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陆桥东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等因素,大陆桥的通衢、辐射、拉力作用发挥不够。宁(南京)西(安)铁路的建设形成了以上海为东方桥头堡的新的铁路大动脉。开辟新亚欧大陆桥南... 新亚欧大陆桥开通后,在促进亚欧经济合作交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陆桥东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等因素,大陆桥的通衢、辐射、拉力作用发挥不够。宁(南京)西(安)铁路的建设形成了以上海为东方桥头堡的新的铁路大动脉。开辟新亚欧大陆桥南干线将把东亚和北欧连接起来,把陆桥建成潜力巨大的洲际链和连接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轴。为此,应尽快制定规划、成立协调组织,整合沿陆桥地区产业和资源,更好地发挥南干线的内聚力和辐射力,在加强国际交流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亚欧大陆桥 南干线 区域经济合作 西部大开发 协调发展 地区差距 对外开放 产业关联度
下载PDF
开辟新亚欧大陆桥的南干线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家栋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8-14,共7页
新亚欧大陆桥开通后 ,在促进亚欧经济合作交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陆桥东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等因素 ,大陆桥的通衢、辐射、拉力作用发挥不够。宁西铁路的建设形成了以上海为东方桥头堡的新的铁路大动脉。开辟新亚欧大陆桥南干线将把... 新亚欧大陆桥开通后 ,在促进亚欧经济合作交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陆桥东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等因素 ,大陆桥的通衢、辐射、拉力作用发挥不够。宁西铁路的建设形成了以上海为东方桥头堡的新的铁路大动脉。开辟新亚欧大陆桥南干线将把东亚和北欧连接起来 ,把陆桥建成潜力巨大的洲际链和连接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轴。为此 ,应尽快制订规划、成立协调组织 ,整合沿陆桥地区的产业和资源 ,更好地发挥南干线的内聚力和辐射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欧大陆桥 南干线 开辟
下载PDF
重启泛亚铁路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俊杰 《经济论坛》 2019年第3期86-90,共5页
梳理泛亚铁路的"来龙去脉",有必要从冷战时代说起。从"一线三环"到"第三陆桥",中国有望将东南亚与欧洲连为一体。泛亚铁路要突破的三大瓶颈,包括外交协调、融资渠道与技术标准。从总体上看,中国主导泛亚... 梳理泛亚铁路的"来龙去脉",有必要从冷战时代说起。从"一线三环"到"第三陆桥",中国有望将东南亚与欧洲连为一体。泛亚铁路要突破的三大瓶颈,包括外交协调、融资渠道与技术标准。从总体上看,中国主导泛亚铁路的可行性喜大于忧。重启泛亚铁路工程任重道远,操作上宜循序渐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亚铁路 中国 第三陆桥 东南亚 博弈
下载PDF
新疆借助新亚欧大陆桥兴建中亚物流港的对策 被引量:5
10
作者 原帼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02-106,共5页
区位优势、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物流发展、运输合作机制的初步建立、口岸体系的初步形成为新疆发展物流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跨境陆路运输协调、口岸通关能力弱、物流体系发展滞后是新疆兴建中亚物流港存在的制约因素。发展特色物流、... 区位优势、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物流发展、运输合作机制的初步建立、口岸体系的初步形成为新疆发展物流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跨境陆路运输协调、口岸通关能力弱、物流体系发展滞后是新疆兴建中亚物流港存在的制约因素。发展特色物流、打造高效物流通道、培育物流企业联盟是新疆借助新亚欧大陆桥兴建中驻物流港、促进新疆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新欧亚大陆桥 中亚物流港 制约因素 对策
下载PDF
关于发展陆桥沿线旅游经济的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惠蓉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48-50,共3页
阐述了新亚欧大陆桥沿线的旅游资源优势,探讨发展旅游业对于推动新亚欧大陆桥沿线经济发展的意义,提出发展新亚欧大陆桥经济旅游,要优先建设多维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强化旅游发展的支撑条件,坚持以城市为中心,树立"大旅游"观... 阐述了新亚欧大陆桥沿线的旅游资源优势,探讨发展旅游业对于推动新亚欧大陆桥沿线经济发展的意义,提出发展新亚欧大陆桥经济旅游,要优先建设多维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强化旅游发展的支撑条件,坚持以城市为中心,树立"大旅游"观念,注重点、线、面相结合,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新亚欧大陆桥的文化旅游品位和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亚欧大陆桥 旅游业 发展 旅游资源优势 沿线经济 竞争力 旅游经济 优先 观念 挖掘
下载PDF
新亚欧大陆桥与蒙古经济发展
12
作者 高莎丽 刘力 《人文地理》 CSSCI 1993年第2期54-59,共6页
本文通过对蒙古目前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阐述了作为一个内陆大国,要发展现代经济,必须有铁路直通国际市场,而修建以图们江为支撑点的新亚欧大陆桥,横穿其腹地,能使其获得通往太平洋一条最便捷的通道,根本改善其社会经济发... 本文通过对蒙古目前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阐述了作为一个内陆大国,要发展现代经济,必须有铁路直通国际市场,而修建以图们江为支撑点的新亚欧大陆桥,横穿其腹地,能使其获得通往太平洋一条最便捷的通道,根本改善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亚欧大陆桥 蒙古 经济发展
下载PDF
南亚——未来的世界大市场
13
作者 张少峰 《企业技术开发》 2008年第6期119-121,共3页
文章中,南亚指的是中国、东盟十国和南亚次大陆各国所在的广大地区。该地区拥有1700多万km2的辽阔土地,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互补性较强,且有着相似的历史、文化、信仰和消费水平等人缘和地缘关系。从世界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现... 文章中,南亚指的是中国、东盟十国和南亚次大陆各国所在的广大地区。该地区拥有1700多万km2的辽阔土地,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互补性较强,且有着相似的历史、文化、信仰和消费水平等人缘和地缘关系。从世界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与趋势来考察,南亚区域的经济合作具有充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将会给区域内的各国带来繁荣,并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 南亚大市场 南亚大陆桥
下载PDF
近4400a南海北部陆架沉积物的东亚季风记录 被引量:4
14
作者 田旭 徐方建 +1 位作者 徐微 刘喜玲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2-68,共7页
对位于海南岛南部陆架的S20孔沉积物进行了岩性、AMS14C年代、粒度和微量元素分析,提取了东亚季风演化的代用指标,初步探讨了该沉积区蕴含的亚洲季风演化信息。结果表明,近4 400 a以来,S20孔研究区受相对稳定的水动力条件控制。主要富... 对位于海南岛南部陆架的S20孔沉积物进行了岩性、AMS14C年代、粒度和微量元素分析,提取了东亚季风演化的代用指标,初步探讨了该沉积区蕴含的亚洲季风演化信息。结果表明,近4 400 a以来,S20孔研究区受相对稳定的水动力条件控制。主要富集于相对粗粒和细粒物质的Zr/Rb陆源元素比值和<19μm细粒敏感粒度组分平均粒径可以作为冬季沿岸流和东亚冬季风强度的代用指标。二者与东海内陆架PC-6孔以及南海17940孔海水表层温度变化表现出良好的相似性,说明中国东南部不同地区季风代用指标揭示出的东亚冬季风演化具有一致性。因此,相对于陆地和深海而言,南海陆架区沉积物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季风演化信息,后续高分辨率研究工作亟待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架 南海 地球化学元素 粒度 亚洲季风 全新世
下载PDF
鲁南陆桥产业带隆起的战略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安伯平 范开龙 代合治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03-106,共4页
山东暨鲁南在新陆桥经济带上具有龙头、经济重心区和东方桥头堡的战略地位,鲁南必须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沿桥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深化对区情的认识,以陆桥经济为导向模式,系统开发,重点推进,从强化支柱体系建设入手,着力构筑鲁南发展的主... 山东暨鲁南在新陆桥经济带上具有龙头、经济重心区和东方桥头堡的战略地位,鲁南必须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沿桥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深化对区情的认识,以陆桥经济为导向模式,系统开发,重点推进,从强化支柱体系建设入手,着力构筑鲁南发展的主体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亚欧大陆桥 鲁南陆桥产业带 战略研究 山东
下载PDF
略论新亚欧大陆桥与江苏连云港 被引量:1
16
作者 秦光汉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51-53,共3页
新亚欧大陆桥以连云港为东桥头堡,经陇海、兰新铁路连接中亚、欧洲各国,直达大西洋沿岸的鹿特丹等港口,综观陆桥逶迤延展,其横跨大陆、连接两大洋、贯通洲际的"大陆桥"运输将会引发一场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全新革命,而这场革... 新亚欧大陆桥以连云港为东桥头堡,经陇海、兰新铁路连接中亚、欧洲各国,直达大西洋沿岸的鹿特丹等港口,综观陆桥逶迤延展,其横跨大陆、连接两大洋、贯通洲际的"大陆桥"运输将会引发一场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全新革命,而这场革命将直接对促进位处"陆桥"东端的江苏连云港的贸易运输、国际经济合作和社会发展等产生重要的战略影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亚欧大陆桥 连云港 经济 战略
下载PDF
利用新亚欧大陆桥优势发挥奎屯市在东联西出中的西桥头堡作用
17
作者 樊世春 李进华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9-14,共6页
在西部大开发中 ,奎屯市可利用其在第二亚欧大陆桥上的特殊位置 ,凭借有利的内外部条件 。
关键词 奎屯市 亚欧大陆桥 东联西出战略 信息网络系统 投资政策 出口加工区 西部开发 经济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国家出口贸易潜力分析
18
作者 王倍倍 《金融发展评论》 2020年第4期30-42,共13页
通过构建贸易引力模型,本文选取了1993-2014年中国对新亚欧大陆桥沿线24国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测算出中国对这24个国家的出口贸易潜力。通过对模型的实证检验,得出影响中国对新亚欧大陆桥沿线24国出口贸易潜力的因素有:各国经济总量,各... 通过构建贸易引力模型,本文选取了1993-2014年中国对新亚欧大陆桥沿线24国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测算出中国对这24个国家的出口贸易潜力。通过对模型的实证检验,得出影响中国对新亚欧大陆桥沿线24国出口贸易潜力的因素有:各国经济总量,各国人均GDP,进出口国之间的人均GDP差值,空间距离以及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如欧盟。通过预测中国对这24国的贸易潜力发现,中国与该24个国家大多是"贸易不足"的状态。本文将贸易潜力测算结果分为"潜力衰退型""潜力饱和型""潜力挖掘型""潜力巨大型"四种市场类型,并结合这四种市场类型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新亚欧大陆桥 贸易引力模型 出口贸易潜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