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糖废水CSTR甲烷发酵系统的污泥驯化与运行特征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建政 叶菁菁 +2 位作者 王卫娜 马超 昌盛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55-60,共6页
与厌氧颗粒污泥相比,絮状悬浮活性污泥具有传质界面大、速度快的突出优点,但要形成具有完整甲烷发酵过程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则比较困难。采用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Continuous flow Stirred-Tank Reactor,CSTR),探讨了制糖废水厌氧生物处理... 与厌氧颗粒污泥相比,絮状悬浮活性污泥具有传质界面大、速度快的突出优点,但要形成具有完整甲烷发酵过程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则比较困难。采用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Continuous flow Stirred-Tank Reactor,CSTR),探讨了制糖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系统的絮状污泥驯化与运行特征。研究表明,以有机废水好氧处理工艺的剩余污泥为种泥,在接种量MLVSS为8.52g/L,温度为(35±1)℃,COD浓度为4000mg/L,HRT为18h,系统pH值保持在6.5~7.5等条件下,CSTR可在84d左右形成具有完整甲烷发酵过程的絮状悬浮厌氧活性污泥系统。CSTR甲烷发酵系统对负荷冲击表现出了良好的调节能力,在有机负荷从5.3kgCOD/(m3·d)提高到9.33kgCOD/(m3·d)时,反应系统可在16d内重新达到稳定运行状态,其出水COD可稳定在1100mg/L左右,COD去除率和产气量平均为84%和38L/d,发酵气中的CO2和CH4含量分别为41%和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TR 甲烷发酵 絮状污泥 驯化 COD去除率
下载PDF
pH对发酵系统的产甲烷活性抑制及产氢强化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建政 苏晓煜 +2 位作者 昌盛 张立国 于泽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3-66,共4页
为抑制厌氧发酵系统的产甲烷活性,强化其发酵产氢性能,采用逐级降低pH的调控方法,探讨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从具有显著甲烷发酵特征的厌氧发酵系统向发酵产氢系统转变的运行特征.在进水COD 7 000 mg/L、水力停留时间(HRT)8 h条件... 为抑制厌氧发酵系统的产甲烷活性,强化其发酵产氢性能,采用逐级降低pH的调控方法,探讨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从具有显著甲烷发酵特征的厌氧发酵系统向发酵产氢系统转变的运行特征.在进水COD 7 000 mg/L、水力停留时间(HRT)8 h条件下,发酵体系在pH由6.5~7.2降低到6.0~6.5时,虽然发酵气中的甲烷体积分数逐渐减少乃至消失,但氢气体积分数一直在3%以下;当pH下降到4.0~5.0时,系统中的产酸发酵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挥发性发酵产物总量平均为2 052 mg/L,呈现为典型的乙醇型发酵,发酵气产量平均为26 L/d,其氢气体积分数稳定在45%左右,活性污泥的比产氢率达1.67 L/(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废水 甲烷发酵 发酵产氢 pH调控 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
下载PDF
纯菌种R3连续流厌氧发酵生物制氢
3
作者 李永峰 聂荣涛 +2 位作者 韩伟 陈瑛 杨传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0-72,共3页
以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作为厌氧发酵生物制氢反应装置,并采用纯菌种R3为产氢菌株,对发酵法生物制氢反应系统的启动和运行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以糖蜜废水为发酵底物,在温度为(35±1)℃、水力停留时间为8 h的条件下,反... 以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作为厌氧发酵生物制氢反应装置,并采用纯菌种R3为产氢菌株,对发酵法生物制氢反应系统的启动和运行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以糖蜜废水为发酵底物,在温度为(35±1)℃、水力停留时间为8 h的条件下,反应器具有持续产氢能力,并在16 d运行后达到稳定。此时COD平均去除率28%左右,氧化还原电位在-445 mV~-420 mV,产气量约6.6 L/d,氢气体积分数59.4%,产氢效果显著。这表明R3是一株高效产氢菌株,可以应用于连续流制氢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氢细菌 生物制氢 CSTR 乙醇型发酵
下载PDF
ABR发酵系统运行特性及产氢效能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郑国臣 李建政 +5 位作者 昌盛 张照韩 官涤 金羽 郭静波 卢海凤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5-81,共7页
为解决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发酵制氢系统存在的不足,如单位基质氢气转化率低、因搅拌带来的耗能,抗负荷冲击能力不强等问题,开展了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发酵产氢的研究.结果表明,在35℃和进水COD 5000mg/L等条件下,ABR系统可在... 为解决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发酵制氢系统存在的不足,如单位基质氢气转化率低、因搅拌带来的耗能,抗负荷冲击能力不强等问题,开展了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发酵产氢的研究.结果表明,在35℃和进水COD 5000mg/L等条件下,ABR系统可在26d达到乙醇型发酵,其比产氢速率为0.13L/(gMLVSS.d),而在同样条件下,CSTR达到乙醇型发酵后,比产氢速率仅为0.06L/(gMLVSS.d).ABR通过生物相的分离,使产氢系统梯级利用有机物并达到深度产氢的目的.与CSTR相比,ABR具有较高的产氢活性、较低能源消耗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有机废水发酵制氢反应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废水 厌氧发酵 生物制氢 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
下载PDF
利用浓缩污泥对污水中污染物的连续回收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苏翌 袁林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22-1429,共8页
为了回收污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以便资源化,在工艺流程为好氧活化-好氧吸附-厌氧释放连续流处理系统中,研究了浓缩污泥对模拟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吸附及污泥中污染物的厌氧释放,确定了活化浓缩污泥所需时间,揭示了吸附段HRT对污泥吸附... 为了回收污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以便资源化,在工艺流程为好氧活化-好氧吸附-厌氧释放连续流处理系统中,研究了浓缩污泥对模拟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吸附及污泥中污染物的厌氧释放,确定了活化浓缩污泥所需时间,揭示了吸附段HRT对污泥吸附效果的影响及厌氧释放段pH对污泥中污染物释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水厂浓缩污泥好氧活化120min以上即可提高其对污染物的吸附/吸收能力.控制吸附段HRT为25~50 min和污泥负荷〔Ns,为投配CODCr量(kg)/污泥量(kg.d)〕为3~5 kg/(kg.d),系统运行良好.活化污泥对CODCr,NH4+-N和PO43--P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86.78%,64.78%和75.5%.在连续厌氧释放段,pH对各污染物释放的影响不尽相同,在pH为11.0,SRT为3 d的条件下,CODCr,NH4+-N和PO43--P分别被浓缩了3.6,1.3和8.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厌氧发酵 连续流反应器 资源回收 浓缩污泥
下载PDF
产酸发酵细菌演替规律研究—pH≤5条件下ORP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任南琪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29-34,共6页
废水生物处理产酸发酵细菌生态学研究是一项新课题,此项研究对提高厌氧生物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以碳水化合物为底物,采用连续流试验,对影响产酸发酵类型的生态因子(pH和ORP)及群落演替规... 废水生物处理产酸发酵细菌生态学研究是一项新课题,此项研究对提高厌氧生物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以碳水化合物为底物,采用连续流试验,对影响产酸发酵类型的生态因子(pH和ORP)及群落演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H=5时生物群落处于非稳定状态,随ORP改变将呈现丙酸型或了酸型发酵。当pH为4.1~4.4时,典型的乙醇型发酵将会出现。研究结果还揭示出启动阶段初期发生丙酸型发酵是由于ORP过高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演替 产酸发酵细菌 演替规律 废水生物处理
下载PDF
上推流厌氧反应器连续干发酵猪粪产沼气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陈闯 邓良伟 +3 位作者 信欣 郑丹 刘刈 孔垂雪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33-1040,共8页
为解决猪粪连续干发酵存在的氨抑制和出料难等难题,在温度(25±2)℃、有机负荷为干物质(TS)4.44 g.(L.d)-1的条件下,采用上推流式厌氧反应器(UPAR)对猪粪进行连续干式发酵试验,研究了猪粪干发酵过程的产气情况、氨抑制现象和出料流... 为解决猪粪连续干发酵存在的氨抑制和出料难等难题,在温度(25±2)℃、有机负荷为干物质(TS)4.44 g.(L.d)-1的条件下,采用上推流式厌氧反应器(UPAR)对猪粪进行连续干式发酵试验,研究了猪粪干发酵过程的产气情况、氨抑制现象和出料流动性,并考察了上推流厌氧反应器进行猪粪干发酵的可行性.试验采用4种不同TS质量分数(20%、25%、30%、35%)的猪粪作为原料,经160 d的运行.结果表明,进料TS质量分数对发酵过程有很大的影响,4种不同进料TS质量分数稳定的池容产气率分别为2.40、1.73、0.89、0.62 L.(L.d)-1,进料TS质量分数为20%、25%和30%的产气效率明显优于进料TS=35%的产气效率.随着进料TS质量分数从20%增加到35%,氨氮质量浓度>2 300 mg.L-1会出现明显的产气抑制.在进料TS=35%时,氨氮质量浓度能达到3 800 mg.L-1,产气速率相对于进料TS=20%递减74.1%.当进料TS达到35%、出料TS质量分数达到17.1%、流速<0.002 m.s-1时,UPAR不能顺利出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 上推流式厌氧反应器(UPAR) 连续干发酵 氨抑制 流动性
原文传递
CSTR和ABR甲烷发酵系统运行特征比较
8
作者 李雨霏 郑国臣 +4 位作者 项丽君 李建政 郭静波 张照韩 王英伟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4-28,共5页
厌氧发酵技术是解决环境污染及能源需求问题的重要途径。针对常见的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和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存在的甲烷发酵技术问题,开展了产甲烷系统的调控技术研究。在特定条件下,比较CSTR和ABR两类反应器的甲烷发酵系统... 厌氧发酵技术是解决环境污染及能源需求问题的重要途径。针对常见的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和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存在的甲烷发酵技术问题,开展了产甲烷系统的调控技术研究。在特定条件下,比较CSTR和ABR两类反应器的甲烷发酵系统效能。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4 000 mg/L、HRT为24 h条件下,CSTR系统运行73 d后可形成完整甲烷发酵,对COD的去除率维持在70%左右,但系统运行不够稳定。在接种污泥、进水COD、HRT等相同的情况下,ABR系统运行17 d后,对COD的去除率即可达到74%;保持有机负荷为4 kg/(m3·d)不变,通过调控ABR进水COD浓度、HRT等后,对COD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与CSTR相比,ABR通过生物相的分离(产酸发酵菌群、产氢产乙酸菌群和产甲烷菌群等沿程分布于各格室并呈现不同的优势度),增强了产氢产乙酸作用,使系统去除效能更高、抗冲击负荷能力更强,运行也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废水 甲烷发酵 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mixture ratio on anaerobic co-digestion with fruit and vegetable waste and food waste of China 被引量:38
9
作者 Jia Lin Jiane Zuo +5 位作者 Lili Gan Peng Li Fenglin Liu Kaijun Wang Lei Chen Hainan G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8期1403-1408,共6页
The biochemical methane potentials for typical fruit and vegetable waste (FVW) and food waste (FW) from a northern China city were investigated, which were 0.30, 0.56 m3 CH4/kgVS (volatile solids) with biodegrad... The biochemical methane potentials for typical fruit and vegetable waste (FVW) and food waste (FW) from a northern China city were investigated, which were 0.30, 0.56 m3 CH4/kgVS (volatile solids) with biodegradabilities of 59.3% and 83.6%, respectively. Individual anaerobic digestion testes of FVW and FW were conducted at the organic loading rate (OLR) of 3 kg VS/(m3-day) using a lab-scale continuous stirred-tank reactor at 35°C. FVW could be digested stably with the biogas production rate of 2.17 ma/(m3-day) and methane production yield of 0.42 m3 CH4/kg VS. However, 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 for FW was failed due to acids accumulation. The effects of FVW: FW ratio on co-digestion stability and performance were further investigated at the same OLR. At FVW and FW mixing ratios of 2:1 and 1:1, the performance and operation of the digester were maintained stable, with no accumulation of volatile fatty acids (VFA) and ammonia. Changing the feed to a higher FW content in a ratio of FVW to FW 1:2,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in VFAs concentration to 1100-1200 rag/L, and the methanogenesis was slightly inhibited. At the optimum mixture ratio 1:1 for co-digestion of FVW with FW, the methane production yield was 0.49 m3 CH4/kg VS, and the volatile solids and soluble chemical oxygen demand (sCOD) removal efficiencies were 74.9% and 96.1%,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erobic co-digestion biochemical methane potential continuous stirred-tank reactor (CSTR) fruit and vegetable waste food wast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