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ody Contour in the Post-Bariatric Male Patient
1
作者 Erick Zúñiga-Garza Israel Salgado-Adame +3 位作者 Claudio D. Rojas-Gutiérrez Laura María Rodríguez-Barrios Guillermo Álvarez-Sánchez Eduardo Camacho-Quintero 《Modern Plastic Surgery》 2024年第2期15-22,共8页
Background: Obesity is currently considered a public health problem. Bariatric procedure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obesity management and, consequently, the number of male patients seeking post-bariatric recon... Background: Obesity is currently considered a public health problem. Bariatric procedure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obesity management and, consequently, the number of male patients seeking post-bariatric reconstructive procedures have increased. Therefore, the clinical approach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body contour of this population have become more relevant. The goal of post-bariatric reconstruction is to enhance the male silhouette through removal of skin and adipose tissue excess, and abdominal rectus diastasis repair. Material and Methods: We conducted a retrospective study at the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Department of the National Medical Center “20 de Noviembre”. All male patients referred to our department to start a post-bariatric reconstruction protocol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22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Results: In total, 15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orporal contouring procedures were included;median age was 49.2 years with minimum of 33 years, and a maximum of 57 years. Median Body mass index was 28.4 kg/m<sup>2</sup> with minimum of 22 kg/m<sup>2</sup> and maximum of 38 kg/m<sup>2</sup>.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18 months after their bariatric surgery. All patients underwent an abdominoplasty as a body contouring procedure. 4 (26.7%) patients presented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the surgery. Conclusion: We described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approach to massive weight loss for male patients, suggesting an abdominal marking based on the patient’s clinical features and the expected results avoiding feminization of the abdominal body contou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sive Weight loss Post-Bariatric MALE ABDOMINOPLASTY contourING
下载PDF
基于条件GAN的复杂动作图像轮廓智能捕捉研究
2
作者 范蒙蒙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94-97,共4页
针对复杂动作本身的高动态性和多样性,传统的图像处理方法难以准确捕捉其轮廓,文中研究基于条件GAN的复杂动作图像轮廓智能捕捉方法,精准了解动作执行情况。该方法利用像素覆盖分割模型来分割原始复杂动作图像,获取复杂动作目标图像,将... 针对复杂动作本身的高动态性和多样性,传统的图像处理方法难以准确捕捉其轮廓,文中研究基于条件GAN的复杂动作图像轮廓智能捕捉方法,精准了解动作执行情况。该方法利用像素覆盖分割模型来分割原始复杂动作图像,获取复杂动作目标图像,将其作为约束条件输入生成器,经过编解码器处理后输出虚假复杂动作图像轮廓生成结果,判别器将生成器输出的虚假轮廓和真实复杂动作图像轮廓作为输入,在损失函数作用下进行真假判别,并采用反向传输的方式对生成器和判别器的参数进行迭代更新,实现最佳复杂动作图像轮廓智能捕捉。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有效捕捉不同类型的复杂动作图像轮廓,通过消融实验证明,改进后的条件GAN模型可显著提升捕捉到的图像轮廓的平滑度和形状保持性,为捕捉复杂动作图像轮廓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GAN 复杂动作图像 轮廓捕捉 生成器 判别器 损失函数 图像分割
下载PDF
甘蔗等高种植与新植配置比例对坡面沟蚀引起的氮磷养分流失的影响
3
作者 杨翠红 李勇 +6 位作者 王旭 陈婷婷 郭豪 杨江怡 吴宗猛 周小淇 黄智刚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9-78,共10页
[目的]探讨甘蔗等高种植与新植适宜的配置比例,为甘蔗种植区减少坡面沟蚀和养分流失、提升耕地质量和合理种植甘蔗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通过野外测量与试验分析相结合,确定苗期、分蘖期、伸长期和成熟期4个甘蔗生长时期内低、中、高3种... [目的]探讨甘蔗等高种植与新植适宜的配置比例,为甘蔗种植区减少坡面沟蚀和养分流失、提升耕地质量和合理种植甘蔗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通过野外测量与试验分析相结合,确定苗期、分蘖期、伸长期和成熟期4个甘蔗生长时期内低、中、高3种等高种植和新植比例的甘蔗坡面沟蚀量和养分流失量,并明确其影响因素。[结果](1)整个甘蔗生育期,那辣流域甘蔗种植坡面沟蚀及其导致的全氮、全磷流失量分别在31.3~66.3 t/hm^(2),39.0~82.5 kg/hm^(2),18.0~38.4 kg/hm^(2)之间;(2)苗期是那辣流域沟蚀和养分流失的主要时期,其贡献量占甘蔗全生育期的比例为47.7%~57.7%。(3)全生育期,高比例等高(H_C)的坡面沟蚀和养分流失比低比例新植坡面(L_C)低33.03%~35.42%(p<0.05),但中比例等高(M_C)和H_C,L_C的流失量均不显著;低比例新植(L_(Rp))坡面沟蚀和养分流失量比高比例新植(H_(Rp))低27.41%~32.98%,比中比例新植(M_(Rp))低21.02%~25.86%(p<0.05),凋落物覆盖度和根系密度是影响沟蚀与养分流失的重要因素。(4)全生育期,坡面全氮和全磷流失量分别占年氮肥和磷肥施用量的24.1%~39.5%和107.0%~156.7%。[结论]在甘蔗种植时,60%以上的等高种植比例和30%以下新植比例,可以有效减少坡面土肥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高比例 新植比例 沟蚀 生育期 氮磷流失
下载PDF
坡地等高植物篱带间距对表土养分流失影响 被引量:84
4
作者 许峰 蔡强国 +1 位作者 吴淑安 张光远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3-29,共7页
等高植物篱带间距选择是坡地植物篱-农作系统的表土养分流失控制的重要一环。通过对植物篱带间养分流失的发展过程分析,认为在带间径流侵蚀处于溅蚀分散-片流搬运为主的阶段时,篱前淤积层宽度应使水流流速衰减至小于一定粒径的土壤... 等高植物篱带间距选择是坡地植物篱-农作系统的表土养分流失控制的重要一环。通过对植物篱带间养分流失的发展过程分析,认为在带间径流侵蚀处于溅蚀分散-片流搬运为主的阶段时,篱前淤积层宽度应使水流流速衰减至小于一定粒径的土壤细颗粒的起动流速,才能有效减少养分流失。通过推导的一些公式估算,在三峡库区秭归县的植物篱试验区,带间距相当于细沟侵蚀发生的临界坡长(6m)时,天然降雨条件下片流侵蚀仍不足以侵蚀携带<0.02mm的土壤颗粒。因此,细沟侵蚀是决定此类地区土壤细粒物质侵蚀的关键因素。从控制带间表土流失出发,等高植物篱带间距应控制在细沟侵蚀发生的临界坡长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高植物篱 带间距 坡地 表土养分流失 土壤侵蚀
下载PDF
雨滴打击与壤中流交互作用对横坡垄作坡面侵蚀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安娟 殷小琳 +2 位作者 李国会 吴希媛 王立志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0-55,64,共7页
横坡垄作是被广泛采用的保护性耕作措施之一。垄沟低洼处的积水可诱发壤中流,并可造成雨滴打击对土壤颗粒分离/搬运的增强与减弱作用并存。因此,横坡垄作坡面雨滴打击与壤中流交互作用对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有别于传统坡面。基于人工模... 横坡垄作是被广泛采用的保护性耕作措施之一。垄沟低洼处的积水可诱发壤中流,并可造成雨滴打击对土壤颗粒分离/搬运的增强与减弱作用并存。因此,横坡垄作坡面雨滴打击与壤中流交互作用对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有别于传统坡面。基于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对有/无雨滴打击作用(RI,WRI)自由入渗(FD)和壤中流(SP)2种试验处理下的产流、产沙过程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1)径流量表现为SP+WRI>SP+RI>FD+RI>FD+WRI。雨滴打击作用和壤中流对径流的贡献分别为-47.09%~54.37%和41.96%~85.62%。(2)侵蚀量表现为SP+RI>SP+WRI>FD+RI>FD+WRI。雨滴打击作用和壤中流对侵蚀量的贡献分别为12.92%~94.94%和25.83%~97.28%。(3)自由入渗试验处理下,雨滴打击作用对产流过程影响不明显;土壤饱和后,雨滴打击作用和壤中流的存在均使产流、产沙过程波动幅度更大。(4)有/无雨滴打击作用,自由入渗试验处理下的侵蚀量与产流率符合幂函数关系,而壤中流试验处理下二者符合指数关系。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横坡垄作坡面土壤侵蚀过程的认识,为横坡垄作坡面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滴打击 壤中流 侵蚀量 横坡垄作
下载PDF
横坡耕作径流溶解态氮磷流失特征及其富营养化风险--以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马骞 于兴修 刘前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2-499,共8页
以鲁中南山地丘陵区的坡耕地为例,在模拟降雨条件下分析了横坡耕作地表径流溶解态硝态氮(DNN)、铵态氮(DHN)和磷(DIP)的流失特征,并通过溶解态无机氮DIN(DNN+DHN)/DIP、DNN/DIP和DHN/DIP等3种氮磷比衡量其径流的富营养化风险。结果表明... 以鲁中南山地丘陵区的坡耕地为例,在模拟降雨条件下分析了横坡耕作地表径流溶解态硝态氮(DNN)、铵态氮(DHN)和磷(DIP)的流失特征,并通过溶解态无机氮DIN(DNN+DHN)/DIP、DNN/DIP和DHN/DIP等3种氮磷比衡量其径流的富营养化风险。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典型的暴雨强度下(70mm·h-1),横坡耕作产流所需降雨量在8.07mm左右,产流后径流率在径流初期(0~5min)迅速增加,并在末期(14min后)趋于稳定,而径流泥沙浓度在降雨过程的变化表现出单峰型特征;溶解态氮、磷浓度在径流过程中逐渐降低,其中,径流末期DNN、DHN和DIN的平均浓度较初期分别下降12.1%、23.5%和12.6%,DIP浓度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溶解态氮,为32.5%;溶解态氮、磷浓度与径流率以及原表土速效养分含量在径流初期的相关程度较高,之后则逐渐降低,与泥沙浓度的相关系数在降雨过程中则呈高-低-高变化;各溶解态氮的流失率在径流过程中呈增加趋势,而DIP流失率在径流过程中的变化不显著;溶解态氮、磷流失率与径流率存在升幂函数关系,但相关性随径流时间延长逐渐减弱。N/P率分析表明,横坡耕作径流的富营养化风险较低,但风险水平在径流过程中呈逐渐增加趋势。控制径流末期DNN的径流流失,可减轻横坡耕作径流对于受纳水体富营养化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横坡耕作 径流 氮磷流失 富营养化风险
下载PDF
考虑气体-颗粒两相流效应的火箭发动机喷管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冰 方丁酉 +1 位作者 夏智勋 王林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4,共7页
火箭发动机喷管内型面设计是喷管设计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是提高喷管效率的关键。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直接优化设计方法对决定喷管内型面的关键参数进行优化,以减少喷管的比冲损失,提高发动机性能。比冲损失的大小通过喷管两相流计算获得,... 火箭发动机喷管内型面设计是喷管设计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是提高喷管效率的关键。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直接优化设计方法对决定喷管内型面的关键参数进行优化,以减少喷管的比冲损失,提高发动机性能。比冲损失的大小通过喷管两相流计算获得,设计了相应的软件自动完成常见喷管的喷管型面优化设计,对现有型号喷管进行优化的计算结果表明,喷管的相对比冲损失可以显著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管型面优化 遗传算法 两相流损失
下载PDF
生草覆盖与植物篱技术防治紫色土坡地土壤侵蚀与养分流失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2
8
作者 夏立忠 杨林章 李运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31,共4页
水土流失与农业面源污染是三峡库区农业生态环境的关键问题之一.研究采用生物治理的方法具有投资少、操作容易和见效快等特点。采用连续定位监测的方法,以常规旱作花生-小麦和黑麦草-大豆(紫粒苋)为对照,分别设置紫花苜蓿多年生牧... 水土流失与农业面源污染是三峡库区农业生态环境的关键问题之一.研究采用生物治理的方法具有投资少、操作容易和见效快等特点。采用连续定位监测的方法,以常规旱作花生-小麦和黑麦草-大豆(紫粒苋)为对照,分别设置紫花苜蓿多年生牧草、花生-小麦附设香椿生物篱、花生-小麦附设紫花苜蓿生物篱3个处理,连续3年监测各雨次径流、泥沙和泥沙氮磷养分流失量。结果表明,4~9月份是库首地区早坡地土壤侵蚀和泥沙氮磷养分流失的高峰期,不同利用管理方式下,由于植被覆盖和耕作、施肥措施的不同,造成的土壤侵蚀和氮磷养分流失量有明显的差异。与种植季节性牧草和旱坡地常规小麦-花生模式相比,种植多年生牧草和常规小麦-玉米模式附设香椿植物篱.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和泥沙态氮、磷流失。发展饲草-养殖模式的早坡地,选种多年生饲草,既能实现物质、能量多级利用,又能保持水土;常规旱坡地等高设置经济植物篱笆.同样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草覆盖 植物篱 紫色土坡地 土壤和氮磷养分流失
下载PDF
坡耕地垄作区田水土保持效益的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杨爱民 沈昌蒲 +2 位作者 刘福 尹嘉峰 邓玉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52-58,共7页
黑龙江省的耕地约有50%是坡耕地,在顺坡垄作改为横坡垄作以后,减轻了水土流失。但由于微地形的起伏变化,垄向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坡度,遇较大降雨仍能产生较强的水土流失。为此,探索一条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更为有效的途径是发展农... 黑龙江省的耕地约有50%是坡耕地,在顺坡垄作改为横坡垄作以后,减轻了水土流失。但由于微地形的起伏变化,垄向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坡度,遇较大降雨仍能产生较强的水土流失。为此,探索一条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更为有效的途径是发展农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该文采用天然降雨和人工降雨方法对本课题组由数学模型所确定的最佳土挡间距进行了充分验征。结果表明:大豆增产14.5%~22.8%,玉米增产16.2%~19.7%,径流量减少85%~100%,冲刷量减少90%~100%,径流发生时间延长15~1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垄作区田 水土保持
下载PDF
苕溪流域茶园不同种植模式下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 被引量:31
10
作者 刘宗岸 杨京平 +1 位作者 杨正超 邹俊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32,44,共5页
为探讨苕溪流域不同种植模式下茶园地表径流氮磷养分流失特征,于2010年5-10月对等高种植和顺坡种植2种种植模式下茶园地表径流水样进行取样测定,分析径流水样中的氮磷元素各指标的含量、形态特征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无论是... 为探讨苕溪流域不同种植模式下茶园地表径流氮磷养分流失特征,于2010年5-10月对等高种植和顺坡种植2种种植模式下茶园地表径流水样进行取样测定,分析径流水样中的氮磷元素各指标的含量、形态特征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无论是顺坡种植还是等高种植,茶园径流中氮素各指标含量的峰值均出现在6月底或7月初,茶园径流中磷素各指标含量的峰值出现在6月底、7月初或9月初。在整个监测时期内,等高种植茶园径流中总氮、硝氮、铵氮含量分别比顺坡种植茶园低8.54%~43.01%,4.05%~46.70%,5.92%~33.19%,但2种种植模式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等高种植茶园径流水中总磷、可溶态总磷、颗粒态磷的含量分别比顺坡种植低8.51%~31.07%,0.39%~17.91%,8.45%~36.86%,2种种植模式之间径流水中总磷、颗粒态磷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可溶态磷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无论是顺坡种植还是等高种植,硝态氮均为茶园氮素地表径流流失的主要形态,颗粒态磷则是茶园磷素地表径流流失的主要形态。总的来说,等高种植模式能有效地截留茶园氮磷营养元素,防止其随地表径流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顺坡种植 等高种植 氮磷流失 径流
下载PDF
基于3D的县级森林防火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徐爱俊 郑文达 +1 位作者 方陆明 唐丽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0-174,共5页
该文基于县级森林防火的需求,从森林防火指挥需要出发,以森林资源多源数据(遥感图像、GPS数据、地形图、DEM数据、地面调查数据和防火资源数据等)为基础,充分考虑森林资源空间性、多元性、多态性的特点,解决了森林防火本底数据中属性数... 该文基于县级森林防火的需求,从森林防火指挥需要出发,以森林资源多源数据(遥感图像、GPS数据、地形图、DEM数据、地面调查数据和防火资源数据等)为基础,充分考虑森林资源空间性、多元性、多态性的特点,解决了森林防火本底数据中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一体化管理问题,实现了将RS、GPS、GIS和3D4种技术有机结合的森林防火指挥的管理模式。对森林防火系统的技术构架进行了分析,对系统设计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以MapX、OpenGL、VC为开发工具,设计并开发了一个县级森林防火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防火 数据融合 灾后评估 等高线生成
下载PDF
北京地区等高草篱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效果 被引量:24
12
作者 喻定芳 戴全厚 +1 位作者 王庆海 肖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9-96,共8页
在北京地区采用自然降雨和模拟降雨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狼尾草和野古草两种等高草篱在不同坡度(5%、10%、15%、20%)下对裸露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一致表明,狼尾草和野古草2种草篱均可显著降低坡耕地水土流失,且狼尾草草篱的效果... 在北京地区采用自然降雨和模拟降雨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狼尾草和野古草两种等高草篱在不同坡度(5%、10%、15%、20%)下对裸露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一致表明,狼尾草和野古草2种草篱均可显著降低坡耕地水土流失,且狼尾草草篱的效果显著好于野古草草篱。在自然降雨下(平均雨强13.3mm/h),狼尾草草篱可减少72.7%的地表径流和86.3%的土壤流失,野古草草篱可减少53.8%的地表径流和64.1%的土壤流失;在模拟降雨下(平均雨强49.5mm/h),狼尾草草篱可减少80.7%的地表径流和94.5%的土壤流失,野古草草篱可减少59.5%的地表径流和71.5%的土壤流失。另外,2种等高草篱防治水土流失的效果与坡度成显著负相关关系,随坡度增加2种草篱的水土保持功能逐渐减弱,但至20%坡度时,其对径流和土壤流失的降低作用仍维持在40%和50%以上。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草篱因素已经超过坡度和雨强,成为控制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首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侵蚀 护坡 水土流失治理 坡耕地 等高草篱
下载PDF
种植和施肥方式对云南坡耕地氮素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建香 贾秋鸿 +2 位作者 田树 杨云 郭云周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6-590,602,共6页
通过野外坡度为14.6°的径流小区进行实地观测,研究种植和施肥方式对云南坡耕地氮素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高种植+平衡施肥+等高植物篱条带组合农艺措施条件下,玉米吸收氮素达到流失总量的99.42%,土壤侵蚀流失氮为流失总量的0.4... 通过野外坡度为14.6°的径流小区进行实地观测,研究种植和施肥方式对云南坡耕地氮素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高种植+平衡施肥+等高植物篱条带组合农艺措施条件下,玉米吸收氮素达到流失总量的99.42%,土壤侵蚀流失氮为流失总量的0.48%,径流流失氮为流失总量的0.10%;顺坡种植+农民习惯施肥玉米吸收氮为流失总量的79.36%,而土壤侵蚀流失氮占到流失总量的20.22%,径流流失氮占流失总量的0.42%。等高种植比顺坡种植增加玉米吸收氮7.86%,减少土壤侵蚀流失氮74.30%,减少径流流失氮29.31%。等高种植+平衡施肥条件下,等高植物篱条带减少玉米吸收氮3.32%,减少土壤侵蚀流失氮86.61%,减少径流流失氮达56.10%;顺坡种植+习惯施肥条件下,等高植物篱条带减少玉米吸收氮4.48%,减少土壤侵蚀流失氮96.51%,减少径流流失氮60.94%。平衡施肥比习惯施肥增加玉米吸收氮41.28%,减少土壤侵蚀流失氮19.38%;减少径流流失氮9.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坡种植 等高种植 习惯施肥 平衡施肥 等高植物篱条带 氮素流失
下载PDF
减重手术后的整形治疗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晓军 龙笑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4,共2页
减重手术是病理性肥胖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已被越来越多的肥胖症患者接受,然而手术后继发的皮肤过剩及肌肉软组织松弛同样给患者带来很大困扰,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减重手术后的整形治疗可提高患者对减重手术的满意度和自信心。
关键词 减重手术 整形 腹壁重塑
下载PDF
三峡库区坡地生态工程控制土壤养分流失研究——以等高植物篱为例 被引量:66
15
作者 许峰 蔡强国 +3 位作者 吴淑安 张光远 丁树文 蔡崇法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03-310,共8页
三峡库区紫色土陡坡地径流小区大雨强模拟降雨实验表明 ,以等高植物篱为代表的坡地生态工程能相当有效地减少坡面侵蚀量、径流量和坡面氮、磷养分损失量。由于植物篱和带间覆盖稿秆对径流的阻滞作用使坡面径流与表土的混合、养分溶解交... 三峡库区紫色土陡坡地径流小区大雨强模拟降雨实验表明 ,以等高植物篱为代表的坡地生态工程能相当有效地减少坡面侵蚀量、径流量和坡面氮、磷养分损失量。由于植物篱和带间覆盖稿秆对径流的阻滞作用使坡面径流与表土的混合、养分溶解交换过程更加充分 ,径流携带的养分流失成为有效养分流失的主要方式。通过施肥改善土壤渗透特性、抗蚀性及带间覆盖能明显提高控制坡面产沙、产流和养分流失。等高植物篱 -农作系统各种处理中以施用有机肥和配施有、无机肥 -带间麦秆覆盖两种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地生态工程 等高植物篱 养分流失控制 土壤
下载PDF
不同垦作方式水土流失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罗兴录 樊吴静 杨鑫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7期267-270,共4页
为了探明垦作方式与广西旱坡地水土流失的关系。为旱坡地水土流失治整理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对等高垦作、非等高垦作2种不同垦作方式的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状况进行研究,探讨不同垦作方式对旱坡地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非等高垦作... 为了探明垦作方式与广西旱坡地水土流失的关系。为旱坡地水土流失治整理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对等高垦作、非等高垦作2种不同垦作方式的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状况进行研究,探讨不同垦作方式对旱坡地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非等高垦作相比,等高垦作具有明显减轻水土流失和土壤养分流失的作用。其中,水流失量减少了10.51%,土壤流失量减少了67.09%,土壤速效氮磷钾分别减少了67.34%、66.46%、66.73%,土壤有机质减少了68.13%。由此可见,等高垦作是旱坡地防止水土流失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高垦作 非等高垦作 水土流失 土壤养分流失
下载PDF
香根草植物篱控制坡地侵蚀与养分流失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许峰 蔡强国 +1 位作者 吴淑安 张光远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0年第2期75-78,共4页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的模拟降雨实验表明 ,香根草 (Vetiverzizanioides)等高植物篱—农作系统能有效地控制坡面土壤侵蚀。单纯等高植物篱处理小区的侵蚀量仅为在相近雨强及雨量条件下对照坡耕地的 37 71%。植物篱截短坡长 ,防止细沟侵...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的模拟降雨实验表明 ,香根草 (Vetiverzizanioides)等高植物篱—农作系统能有效地控制坡面土壤侵蚀。单纯等高植物篱处理小区的侵蚀量仅为在相近雨强及雨量条件下对照坡耕地的 37 71%。植物篱截短坡长 ,防止细沟侵蚀产生和发展是侵蚀量明显减少的一个主要原因。等高植物篱—农作系统带间覆盖和施用有机或无机肥能进一步将小区侵蚀量减少至对照坡耕地的 0 18%~ 0 19%。植物篱能有效拦截流失的土壤大颗粒 ,使侵蚀泥沙中粒径 <0 0 2mm的细粒比例增加 ,多数养分有明显富集。土壤细颗粒的损失对土壤有效钾影响最大。植物篱—农作系统建成初期和单纯农作系统氮、磷养分流失途径以侵蚀泥沙的携带为主。植物篱完全蔽合 ,篱前淤积带形成后 ,由于植物篱和覆盖物的阻滞 ,径流与土壤的更充分分作用 ,使植物篱—农作系统的径流中钾含量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根草 土壤侵蚀 养分流失 等离植物篱 坡地
下载PDF
加速腐蚀环境下钢板表面坑蚀形貌统计规律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皓 徐善华 苏磊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29,共7页
采用光学表面测量技术对实验室加速腐蚀钢板试件进行坑蚀表面数据采集,通过建立不同龄期的锈蚀钢板表面形貌图讨论了锈蚀钢板表面点蚀特征随腐蚀时间的变化趋势。对于以局部腐蚀为主的锈蚀钢板,通过计算证明坑蚀平均深度近似等于腐蚀平... 采用光学表面测量技术对实验室加速腐蚀钢板试件进行坑蚀表面数据采集,通过建立不同龄期的锈蚀钢板表面形貌图讨论了锈蚀钢板表面点蚀特征随腐蚀时间的变化趋势。对于以局部腐蚀为主的锈蚀钢板,通过计算证明坑蚀平均深度近似等于腐蚀平均深度,且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可以采用新型weibull函数加以描述。经过对垂直于钢板受力方向的坑蚀截面损失率进行探究,指出可以利用正态分布模型表征其随机分布规律,并建立了模型参数与坑蚀平均深度之间关系式。最后讨论了与腐蚀时间相关的钢板屈服强度退化概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锈蚀钢板 形貌图 坑蚀平均深度 坑蚀截面损失率
下载PDF
一种新型涡轮叶栅非轴对称端壁造型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波 陈得胜 +2 位作者 那振喆 曹志远 黄建 《航空工程进展》 2012年第4期486-491,共6页
为探讨非轴对称端壁造型降低涡轮叶栅二次流损失的有效性,构建基于高压涡轮直列叶栅的非轴对称端壁气动优化设计方法,并用NUMECA/FineTurbo模块对优化后的结果和原涡轮叶栅分别进行流场计算。结果表明:非轴对称端壁造型使叶栅通道的总... 为探讨非轴对称端壁造型降低涡轮叶栅二次流损失的有效性,构建基于高压涡轮直列叶栅的非轴对称端壁气动优化设计方法,并用NUMECA/FineTurbo模块对优化后的结果和原涡轮叶栅分别进行流场计算。结果表明:非轴对称端壁造型使叶栅通道的总压损失系数ω-降低了2.84%;改变了通道内的叶片载荷分布,形成了叶型的载荷后置;改善了流场内的流动结构,使气流的流动变得更加通畅;延迟了通道涡的过早形成,减小了通道涡的强度和尺度。因此,非轴对称端壁造型可以有效地降低涡轮叶栅通道内的二次流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栅 非轴对称端壁造型 二次流损失 通道涡
下载PDF
针对轴流压气机的非轴对称端壁造型优化设计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得胜 刘波 +4 位作者 那振喆 王雷 曹志远 黄建 闫守成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21,52,共7页
针对某轴流压气机构建了一种新的非轴对称端壁造型,该造型可通过抑制角区分离来达到减小通道内二次流损失的目的。首先,在设计工况下,针对基准叶栅建立非轴对称端壁的自动优化设计方法。然后,在设计和非设计工况下,用NUMECA/Fine turbo... 针对某轴流压气机构建了一种新的非轴对称端壁造型,该造型可通过抑制角区分离来达到减小通道内二次流损失的目的。首先,在设计工况下,针对基准叶栅建立非轴对称端壁的自动优化设计方法。然后,在设计和非设计工况下,用NUMECA/Fine turbo模块分别对基准叶栅和优化叶栅进行定常流场计算。结果表明,两种工况下,优化叶栅有效抑制了角区分离,原因为非轴对称端壁造型改变了通道内的涡系结构;优化叶栅出口截面总压损失系数显著降低,叶栅出口气流角更加均匀和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压气机 二次流损失 非轴对称端壁造型 角区分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