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fining Landscape: Resolving Contradictions at Postcolonial Omhedi, the Oukwanyama Royal Palace, Namibia
1
作者 Napandulwe Shiweda 《History Research》 2017年第2期102-114,共13页
The history of Omhedi in north-central Namibia is not simply about place but is a site that internalizes conflictual and contradictory social forces which are inscribed in place. While Omhedi was a contested site of c... The history of Omhedi in north-central Namibia is not simply about place but is a site that internalizes conflictual and contradictory social forces which are inscribed in place. While Omhedi was a contested site of conflict during the war of liberation and served as a stage for ethnographic tours and photography, it has in post-colonial period come to represent a segment of important local power as it is currently the seat of the new Oukwanyama kingship. The central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a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Omhedi as a site of"spectacles" of culture during the colonial period and as the seat of Oukwanyama monarchy in post-colonial Namibia. It centrally asks how the colonial politics of the time influenced the way Omhedi was organized and accessed and the ways in which people attach meaning to and organize a sense of space and place in the postcolonial era. This paper is significant as it explores how political legitimacy can be reactivated at such a contradictory site of"traditional" power like Omhedi and what meanings these hold in terms of access in postcolonial Namibia. I conclude by raising issues of the past with the restoration of the Oukwanyama monarchy and its installation at Omhedi after independence, posing key questions about shifts in political legitimacy in both the colony and the post-colony. My analysis utilizes theories on the important use of landscape as a physical "space" for living, but also as a "place" with its meanings and contributions to societal identity. Consequently the place identity is a particular element contributing to sense of place. I argue that there exists a sense of nostalgia that many Ovakwanyama people have for a precolonial past, and the Omhedi landscape serves that purpose. In analyzing these sentiments against the construction of Omhedi as a space and place, this highlights a sense of identity and belonging that many Ovakwanyama people have towards Omhedi in default of any site with deeper legitimation or authent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hedi history post-colonial Omhedi the colonial period contradictionS
下载PDF
No change of attitude toward forensic psychiatry: 5 years after the Medical Treatment and Supervision Act in Japan
2
作者 Akihiro Shiina Kyoji Okita +2 位作者 Mihisa Fujisaki Yoshito Igarashi Masaomi Iyo 《Ope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13年第2期203-205,共3页
Objective: The forensic mental health system in Japan changed dramatically with the enforcement of the “Act on Medical Care and Treatment for the Persons Who Had Caused Serious Case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sanity”... Objective: The forensic mental health system in Japan changed dramatically with the enforcement of the “Act on Medical Care and Treatment for the Persons Who Had Caused Serious Case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sanity” or MTS Act, in 2005.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changes in attitude and behavior of general psychiatrists, towards forensic psychiatry. Methods: We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2010 on forensic psychiatry for Japanese psychiatrists, mirroring a previous study from 2007. Results: Comparing the results from both questionnaires, it is not evident that awareness of forensic mental health has improved among psychiatrists in the intervening three years. Conclusion: Further education about forensic mental health needs to be considered inJa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YCHIATRY Law and ethics history of PSYCHIATRY Forensic PSYCHIATRY Education in PSYCHIATRY EPIDEMIOLOGY & Public Health
下载PDF
文化突围:大女主热播剧中的女性形象特征辨析
3
作者 王影君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2-91,共10页
大女主热播剧是当下中国的霸屏类型剧,剧中大女主的形象均有着独立于时代的主体自我意识。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传统形成文化突围,主要表征在三个方面:一是女性在传统家庭伦理中对生存场域的文化突围;二是在审美维度上,对传统男性审美... 大女主热播剧是当下中国的霸屏类型剧,剧中大女主的形象均有着独立于时代的主体自我意识。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传统形成文化突围,主要表征在三个方面:一是女性在传统家庭伦理中对生存场域的文化突围;二是在审美维度上,对传统男性审美凝视的文化突围;三是在创作技巧上,以架空剧独特的时空叙事手段,通过异质时空对传统形成文化突围。这三重文化突围的深层次原因,分别源自传统文化伦理机制的内在缝隙、大数据时代区块链承载起的群体话语权力,以及数字人文时代受众对逻辑真实的认知范式。对传统的文化突围,令大女主热播剧将虚拟娱乐和现实人生中女性对主体自我的欲求相互渗透,持续建构出深受女性受众所喜爱的艺术想象的精神乌托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女主 文化突围 家庭伦理 架空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与能力建设
4
作者 马泽放 邹绍清 《学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6期34-41,共8页
党的长期执政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性问题。迈入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对于自身长期执政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从历史维度... 党的长期执政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性问题。迈入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对于自身长期执政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从历史维度考察,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并非出自自身利益的统筹考量,而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是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始终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己任,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从现实维度审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要观照现实,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实践逻辑,统筹考量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所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和社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从未来发展角度考量,中国共产党要持续提升长期执政能力,就要坚持自我革新,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厚植执政基础,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接续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执政能力 历史规律 矛盾转化 自我革新
下载PDF
能动的世界:儿童校外学习空间的特征研究
5
作者 巫锐 秦琳 +1 位作者 黄豪宇 王怡瑞 《中国校外教育》 2024年第1期70-81,共12页
校外学习空间是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大学生视角,通过主题绘画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引导学生回溯成长过程中在校外空间的体验和经历,建构儿童校外学习空间的三大特征:有限与无限的分界,个体与公共区域共存,自然与社会要素共构... 校外学习空间是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大学生视角,通过主题绘画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引导学生回溯成长过程中在校外空间的体验和经历,建构儿童校外学习空间的三大特征:有限与无限的分界,个体与公共区域共存,自然与社会要素共构。这些特征均有内在张力,正是因为这些张力的存在,儿童校外学习空间才成为一种充满活力且多元的环境,为个体能动性的生成奠定了基础。在此过程中,儿童的学习不仅包括知识的获取,更蕴含着情感智能的培养、社交技能的锻炼以及社会和环境责任感的形成。基于此,儿童校外学习空间的建构,需要在多重张力中寻求平衡,尤其注重发挥儿童日常经验在空间建构中的能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校外学习空间 儿童成长矛盾 生命史
下载PDF
校园内外的“日规”——论汪曾祺写作中的学院性格
6
作者 康宇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8-205,219,220,共10页
汪曾祺的文学穿越漫长的时代,在20世纪80年代绽放异彩。这一让“寻根”文学倾慕的写作,其最初的营养来源何在?汪氏在西南联大求学的经历,实是他文学的一个根源。汪曾祺文学在战时学院的“工作而等待”氛围下起步,吸收中西现代主义资源,... 汪曾祺的文学穿越漫长的时代,在20世纪80年代绽放异彩。这一让“寻根”文学倾慕的写作,其最初的营养来源何在?汪氏在西南联大求学的经历,实是他文学的一个根源。汪曾祺文学在战时学院的“工作而等待”氛围下起步,吸收中西现代主义资源,相信“建设”的意义和价值,并由此发展出一种“日规”式的学院人格理想。与此同时,在漫长的当代史中,特别是校园以外,汪曾祺也客观而有分寸地书写了“日规”式学院人格的意义和限度,这在联大老学生们对母校的追慕和塑造中,达到了他人不及的深度,是一个珍贵的“大学想象”的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 西南联大 工作伦理 日规 当代史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两大矛盾”与“早期探索”释疑
7
作者 李向东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82-88,共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中关于近代中国“两大矛盾”决定了“两大历史任务”的表述不太严谨,对于“早期探索”的概念解释亦不十分明确。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对应的历史任务,近代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决定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中关于近代中国“两大矛盾”决定了“两大历史任务”的表述不太严谨,对于“早期探索”的概念解释亦不十分明确。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对应的历史任务,近代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决定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两大历史任务。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完成历史任务的过程就是对国家出路探索的过程,早期探索均以失败告终,只有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并夺取了伟大的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材 两大矛盾 道路探索
下载PDF
医学史课程中的死亡教育
8
作者 谷晓阳 姜姗 《医学教育管理》 2024年第5期511-516,共6页
面向医学生的死亡教育至关重要,而医学史能够让学生从长时段回看人类个体生命,加深对疾病、衰老和死亡的理解。通过讨论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医学史课程的死亡教育主题内容,提出医学史能够加深学生对不同时空下死亡文化的理解,增强对逝... 面向医学生的死亡教育至关重要,而医学史能够让学生从长时段回看人类个体生命,加深对疾病、衰老和死亡的理解。通过讨论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医学史课程的死亡教育主题内容,提出医学史能够加深学生对不同时空下死亡文化的理解,增强对逝者亲属的同理心,还能引发学生对医学科研伦理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教育 医学人文 医学史 医学伦理
下载PDF
《塔纳赫》“毁灭”叙事的文学伦理学研究
9
作者 莫铮宜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24年第1期82-94,共13页
《塔纳赫》①中的大洪水灭世、降火所多玛和耶路撒冷倾覆都是典型的“毁灭”叙事,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看,这些叙事是伦理性的,它们共同的“罪-罚-恩典”的叙事结构传递出鲜明的神学伦理主题,旨在对古代以色列民族进行基于律法的道德... 《塔纳赫》①中的大洪水灭世、降火所多玛和耶路撒冷倾覆都是典型的“毁灭”叙事,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看,这些叙事是伦理性的,它们共同的“罪-罚-恩典”的叙事结构传递出鲜明的神学伦理主题,旨在对古代以色列民族进行基于律法的道德教海和警戒。对两河流域相关神话的考察与比较表明,《塔纳赫》中的这些“毁灭”叙事在很大程度上借鉴并改造了前者,它们以一神论的视角消解了两河神话中多神的神谱体系,并引入了善恶的价值判断,从而构建了自身。这一构建促成了基于伦理特征的雅威③一神论及神人关系的确立,成为流放时期以色列群体支持和深化申命历史观的重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纳赫》 “毁灭”叙事 文学伦理学批评 两河流域神话 申命历史观
下载PDF
The complicated life of a physician-soldier: Medical readiness training exercises &the problem of dual loyalties
10
作者 Sheena M. Eagan Chamberlin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3年第10期8-18,共11页
While physicians are generally understood as owing moral obligation to the health and well being of their individual patients, military health professionals can face ethical tensions between responsibilities to indivi... While physicians are generally understood as owing moral obligation to the health and well being of their individual patients, military health professionals can face ethical tensions between responsibilities to individual patients and responsibilities to the military mission. The conflicting obligations of the two roles held by the physician-soldier are often referred to as the problem of dual loyalties and have long been a topic of debate. This paper seeks to enrich the dualloyalties debate by examining the embedded case study of medical civilian assistance programs. These programs represent the use of medicine within the military for strategic goals. Thus, a physician is expected to meet his obligation to his role as a soldier while also practicing medicine. These programs involve obligations inherent in both roles of the physician-soldier and thusly they serve as excellent exemplars for the problem of dual loyalties at an institutional level. This paper focuses on Medical Readiness Training Exercises (MEDRETEs). These programs are short-term, generally taking place in low-income nations in order to accomplish strategic goals including training opportunities for military medical professionals that are not possible on the home front. This form of temporary program raises ethical concerns regarding the exploitation of vulnerable populations and the value of what is termed “parachute medicine”. The short-term nature of these interventions makes long-term treatment and follow-up impossible, begging the question as to whether this peak and trough approach to foreign civilian aid is of any use. Physicians are generally understood as having obligations towards the well being of the patient, which these programs do not necessarily prioritize. Rather, the programmatic intent is military, with political and strategic aims of further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creasing US military global presence and providing austere and tropical training opportunities for military healthcare providers. This can be morally problematic for the physician-soldi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ITARY MEDICINE DUAL Loyalty MEDICAL ethics history of MEDICINE MILITARY history MILITARY ethics MEDRETEs Civic Action
下载PDF
Literature as a Means to Foster Tolerance and Respect
11
作者 Helen Osieja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5年第7期561-564,共4页
Literature need not be limited to studying the narratives of authors of other countries. Just like any other subject, literature lessons can serve to foster tolerance and respect among cultures by creating awareness i... Literature need not be limited to studying the narratives of authors of other countries. Just like any other subject, literature lessons can serve to foster tolerance and respect among cultures by creating awareness in our students about the different traditions, the different history, and the different mentalities existing in other countries. In a world that is ever more globalized but ever more fragmented, in which a great technological leap has not been accompanied by a leap in tolerance and dialogue, the role of the literature teacher can be of great importance in either fostering tolerance or fostering bigo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DAGOGY DIDACTICS ethics LITERATURE history TOLERANCE
下载PDF
近40年中国主线生态哲学研究的现状分析——范式演变、基本理论、基本经验和主要问题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平 迟学芳 +2 位作者 王维斌 周瑞 张炜铎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46-100,共55页
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哲学思想和精神资源研究,构建中国生态哲学思想史学科,对近40年中国主线生态哲学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中国主线生态哲学的发展是随着国家环境治理的发展而发展。从环境保护国策走向可持续发展战略,再走向... 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哲学思想和精神资源研究,构建中国生态哲学思想史学科,对近40年中国主线生态哲学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中国主线生态哲学的发展是随着国家环境治理的发展而发展。从环境保护国策走向可持续发展战略,再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生态哲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经历了“环境观”“、发展观”到“文明观”,再到生态文明与生命文明双向建构观。生态哲学的范式从人类-环境整体范式、人类-环境-发展范式、人类-环境-发展-文明范式发展为生态文明与生命文明整合范式,积淀形成了生态学哲学论、生物圈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论、生态文化论、动物物种价值论和生命共同体论。中国主线生态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经验是:生态哲学的发展要适应我国生态实践发展的重大需求,生态哲学的理论观念和实践观念要服务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强调得不够,贯彻落实有空白点;偏重人与自然关系的人类伦理观与社会建构论,对自然观、发展观、伦理观的逻辑关联重视不够;最近10年,理论开始落后于实践,缺少多学科交叉的源头活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哲学 生态哲学思想史 环境伦理学 环境治理
下载PDF
党史事业亟需人才与党史学生对口就业困难的矛盾解析与对策思考
13
作者 唐正芒 熊慧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9-154,共6页
较长时间以来,党史事业发展亟需大量专业人才与党史毕业生难以找到对口就业工作的矛盾现象突出,造成党史专业人才流失、党史教育资源浪费,阻碍党史高质量人才培养。这已成为当今影响党史学科建设、制约党史事业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体... 较长时间以来,党史事业发展亟需大量专业人才与党史毕业生难以找到对口就业工作的矛盾现象突出,造成党史专业人才流失、党史教育资源浪费,阻碍党史高质量人才培养。这已成为当今影响党史学科建设、制约党史事业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体制性障碍“难”题。在党史人才供不应求、党史党建被列入一级学科的有利条件下,这一矛盾问题的解决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从政治高度认识党史事业的战略性地位,可多措并举、多管齐下:走出认识误区,提升思想高度;创新就业思路,试行“特区”政策;提高准入门槛,试行专职专招;跟进党史需要,力行人尽其才;加开党史课程,增加师资队伍;等等。通过综合施策,努力解决这个既矛盾但又并不难解决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事业发展 党史毕业生对口就业 供不应求 对策思考
下载PDF
“旧文科”的新文科建设——以中国伦理学史学科与课程建设为例
14
作者 金香花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年第4期8-15,共8页
在新文科建设的视野下,中国伦理学史的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应以系统反思其在现代分科体系下的发展过程,重新审视学科定位和自身发展特色为前提。就本质而言,这也是建构中国哲学话语方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国伦理学史的学科与课程... 在新文科建设的视野下,中国伦理学史的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应以系统反思其在现代分科体系下的发展过程,重新审视学科定位和自身发展特色为前提。就本质而言,这也是建构中国哲学话语方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国伦理学史的学科与课程建设既需要恢复文史哲会通的大视野,也要尊重学科自身的特色与发展规律,培养基于经典的学术品位与创新性,并在此基础上与其他专业实现动态融合,从而达到激活优秀文化传统、服务现实生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伦理学史 新文科 学科与课程建设
下载PDF
关于人工智能的五个认识观点探究
15
作者 莫宏伟 《科技风》 2023年第4期4-9,共6页
近五年以来,以深度学习为主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政府、企业、学术界以及社会各界对于人工智能的认识程度不一,产业界和学术界对于人工智能的认识实际上还存在很多分歧。总体上,在科学、产业、教育等各领域,对于人工智能都缺乏全面... 近五年以来,以深度学习为主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政府、企业、学术界以及社会各界对于人工智能的认识程度不一,产业界和学术界对于人工智能的认识实际上还存在很多分歧。总体上,在科学、产业、教育等各领域,对于人工智能都缺乏全面认识。本文尝试从大历史、系统、知识、教育和伦理五个方面来全面认识和理解人工智能,提出人工智能大历史观、大系统观、大知识观、大教育观和大伦理观五个认识观点。通过这五个观点,相对全面地把握和理解人工智能的本质、理论、知识、技术、应用和伦理等多方面内容,对于人工智能科学发展和教育教学都有一定借鉴和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历史观 大系统观 大知识观 大教育观 大伦理观
下载PDF
工具、文化、自然:河流伦理的历史论证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永义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0-136,共7页
人河伦理关系史依据历时性进路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这三个历史阶段的演进特征依序分别为工具维度的历史论证、文化维度的历史论证、自然维度的历史论证。工具维度的历史论证视河流为极具可用性的工具性资源,关注人际、国际、代际间... 人河伦理关系史依据历时性进路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这三个历史阶段的演进特征依序分别为工具维度的历史论证、文化维度的历史论证、自然维度的历史论证。工具维度的历史论证视河流为极具可用性的工具性资源,关注人际、国际、代际间河流资源分配的公平与正义问题;文化维度的历史论证突破工具主义和实用主义之局囿,强调河流历史文化价值的不可量化以诉求对河流文化及其载体的保护与尊重;自然维度的历史论证立足于非人类中心主义,肯定河流的自然生命和主体价值,赋予河流独立的道德地位,试图开启人与河流和谐共生的伦理关系史向度。建构完整的河流伦理图式,需要三种历史论证进路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河伦理关系史 河流伦理史 和谐共生
下载PDF
《大医精诚》思想内涵对当代医德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秋玉 陈旻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第1期102-107,共6页
《大医精诚》对医者应具备的道德规范和人文素养提出了相关要求。通过追溯《大医精诚》的形成背景,探析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并以《大医精诚》的医德规范为基础反思当代社会对医学道德的需求,结合新时代社会发展和医改背景,以及医疗环境中... 《大医精诚》对医者应具备的道德规范和人文素养提出了相关要求。通过追溯《大医精诚》的形成背景,探析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并以《大医精诚》的医德规范为基础反思当代社会对医学道德的需求,结合新时代社会发展和医改背景,以及医疗环境中存在的道德困境,提出当代社会应以“道德自律”的内在要求和“道德他律”的外在约束相互结合作为医德建设新路径,旨在为完善当代医德建设体系、提高医务人员的道德品行及构建良好医疗环境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史 大医精诚 思想内涵 医德建设
下载PDF
创伤理论:语境、政治和伦理
18
作者 苏珊娜·雷德斯通 何卫华(译) 《探索与批评》 2023年第1期111-131,共21页
本文探讨了创伤研究在当下人文领域变得“时髦”的原因,同时结合卡鲁斯、费尔曼和劳伯的相关论述,分析了创伤理论的伦理和政治维度。以拉普兰奇的观点和客体关系心理分析理论为视角,本文首先检视了创伤理论的主体性模式,以及其与指称和... 本文探讨了创伤研究在当下人文领域变得“时髦”的原因,同时结合卡鲁斯、费尔曼和劳伯的相关论述,分析了创伤理论的伦理和政治维度。以拉普兰奇的观点和客体关系心理分析理论为视角,本文首先检视了创伤理论的主体性模式,以及其与指称和表征理论、历史和见证理论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批判性意见。本文继而指出,尽管创伤理论的讨论对象——他者的苦难——使得批判困难重重,但和任何其他理论一样,这一理论涉及的政治问题,被其纳入或排除的内容,及其无意识之中的驱动力和欲望都值得研究。由于创伤理论兴起的政治和文化语境在很大程度上都没有得到学界的注意,本文最后指出,对于文化和政治领域的摩尼教式非善即恶论,创伤理论起到的应该是急刹车的作用,而不是加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理论 文化 伦理 政治 记忆 主体性 历史
下载PDF
中国史类通识课在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优势与路径 被引量:1
19
作者 郝素娟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98-105,共8页
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民族院校的重要任务。中国史类通识课在引领民族院校大学生准确了解中国历史、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天然禀赋和独特优势。民族院校开设中国史类通识课的核心目标... 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民族院校的重要任务。中国史类通识课在引领民族院校大学生准确了解中国历史、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天然禀赋和独特优势。民族院校开设中国史类通识课的核心目标应是增强各民族大学生同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身份认同,提高大学生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觉性、主动性等。在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路径上,民族院校要充分发挥中国史类通识课的优势,实现课堂知识讲授、本土历史资源转化、课程教材编写等环节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史 通识课 民族院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新革命史”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路径新探
20
作者 金典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84-89,140,共7页
作为一个将革命史与社会史紧密相连的新兴研究模式,“新革命史”这个名词早已频繁出现于各类以研究中共革命史为主题的学术活动中。通过对传统革命史研究视角的拓展与重构,“新革命史”自其被提出以来逐渐被许多学者所认识和接受。既然... 作为一个将革命史与社会史紧密相连的新兴研究模式,“新革命史”这个名词早已频繁出现于各类以研究中共革命史为主题的学术活动中。通过对传统革命史研究视角的拓展与重构,“新革命史”自其被提出以来逐渐被许多学者所认识和接受。既然“新革命史”开始将叙事方向延伸至社会领域,那么以包含对立统一规律的社会矛盾分析法,探求“新革命史”主要研究对象的本质及其运作规律,就成为了更全面理解中共革命与社会基础之间具体关系的重要步骤。文章试图以“新革命史”为引,以社会矛盾分析法为基本研究方法,对“新革命史”视野下中共与民众、社会的互动进行更为具象化的解读,从而展现史学界提出并赞同“新革命史”观的适当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革命史” 矛盾 社会 成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