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Large Intracranial Aneurysms with Cine MRA and 3D Contrast-Enhanced MRA
1
作者 朱文珍 冯定义 +2 位作者 漆剑频 夏黎明 王承缘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4年第1期95-98,106,共5页
The value of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both ECG gated cine MRA and 3D CEMRA in the detection of large intracranial aneurysms was evaluated and the finding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conventional MRA and DSA. Twenty ... The value of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both ECG gated cine MRA and 3D CEMRA in the detection of large intracranial aneurysms was evaluated and the finding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conventional MRA and DSA. Twenty four patients with 26 large intracranial aneurysms underwent MRI and DSA. All these aneurysms, diameter from 15 to 39 mm, were located at internal cerebral artery ( n= 12), vertebral artery ( n= 3), basilar artery ( n= 4),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 n= 2), middle cerebral artery ( n= 2), anterior communicate artery ( n= 2) and posterior communicate artery ( n= 1). Thirteen cases of hematoma or cavernoma were studied as control group. All patients were examined on GE 1.5T MR system. ECG gated cine MRA was performed with 2D multi phase fast gradient recalled echo sequence in a single section. All the images were analyzed with signal intensity VS time curve for differentiating intraaneurysmal blood flow from static tissue. The results were analzsed by statistic ' t ' test. 3D CEMRA was performed with spoiled gradient recalled echo and one dose of Gd DTPA. All data was processed with multi plannar reformat (MPR) and tomography for the demonstration of aneurysms in detail. All 26 aneurysms were demonstrated successfully by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both cine MRA and 3D CEMRA. Compared to DSA and conventional 3D MOTSA, its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figures were both 100 %. Cine MRA could differentiate the blood flow from the static tissue. The intensity VS time curves of intraaneurysmal blood flow offered fluctuating form and average signal change between systole and diastole period was about 89.8±37.4; However, under the control group, intraaneurysmal thrombus or cerebral hemorrhage or cavernomas had no significant signal change and the curves offered steady form with the average signal change being about 8.2±6.3.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traaneurysmal blood flow and static tissue ( P =0.025, <0.05). 3D CEMRA was very useful in demonstrating the aneurysmal size, intraaneurysmal thrombus formation, neck and the detailed relationship of the aneurysm to the surrounding structure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both cine MRA and 3D CEMRA might be a valuable clinical tool for the detection of large intracranial aneurys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EURYSM BRAIN mra contrast enhancement
下载PDF
3D CE-MRA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符忠祥 徐敬慈 +3 位作者 朱勇 蔡瑾 许永华 罗行中 《上海医学影像》 2007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3D CE-MRA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查40例疑有下肢动脉疾的患者行三维增强下肢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检查。仪器为1.5T磁共振成像仪(Magneton Avanto,Siemens)配置32个接收通道和并行采集技术。其中24... 目的探讨3D CE-MRA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查40例疑有下肢动脉疾的患者行三维增强下肢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检查。仪器为1.5T磁共振成像仪(Magneton Avanto,Siemens)配置32个接收通道和并行采集技术。其中24例患者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结果40例病例包括临床诊断或怀疑行CE-MRA中37例下肢动脉可见不同程度的狭窄及闭塞,阳性诊断率92.5%(37/40)。与手术结果的符合率为92.7%。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符合率为88%。结论3D CE-MRA对下肢动脉病变的显示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一种无创、安全、可靠、有应用价值的检查方法,甚至是首选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增强下肢MR血管成像 下肢动脉 硬化性闭塞症
下载PDF
3D DCE-MRA对头颈部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蔡龙波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12期37-38,共2页
目的:评价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CE-MRA)显示头颈部血管情况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对照,探讨3D DCE-MRA在头颈部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有头颈部血管狭窄病变的50例病人进行3D DCE-MRA检查,采用K空间中心优先... 目的:评价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CE-MRA)显示头颈部血管情况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对照,探讨3D DCE-MRA在头颈部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有头颈部血管狭窄病变的50例病人进行3D DCE-MRA检查,采用K空间中心优先采集技术,3D FLASH序列进行扫描,扫描范围自颅顶至主动脉弓。获得满意的头颈部任意位置任意角度的三维动脉血管像。结果:与DSA比较3D DCEMRA诊断头颈部血管狭窄>50%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88%和97.83%,与DSA比较有较好一致性,但3D DCEMRA存在过高估计血管狭窄程度。结论: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CEMRA)是一种无创、无辐射、便宜的血管成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头颈部血管
下载PDF
CE-MRA在比格犬头颈部血管的成像效果及与NCE-MRA的对比分析
4
作者 吕玉淋 王超 +2 位作者 毋鹏 刘少军 邓立新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56-61,共6页
为了评估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技术在比格犬头颈部的成像效果,试验应用1.5 T动物磁共振仪对比格犬头部、颈部行3D-TOF扫描,然后进行最大强度投影(MIP)处理,获得三维头部、颈部血管造影图,与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 为了评估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技术在比格犬头颈部的成像效果,试验应用1.5 T动物磁共振仪对比格犬头部、颈部行3D-TOF扫描,然后进行最大强度投影(MIP)处理,获得三维头部、颈部血管造影图,与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在小动物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CE-MRA能够显示所有的主要颅内外动脉和静脉,以及所有的主要静脉窦和脑丛,而NCE-MRA只显示颅内外主要的动脉,以及少数的静脉窦。其中CE-MRA成像信息较多,血管复杂,较难区别目标血管和血管段,动脉血管容易受到静脉血管干扰,而NCE-MRA图像血管数量少,易于判断动脉血管情况。说明CE-MRA可应用于小动物临床中动脉瘤、血管畸形等罕见疾病的诊断及颅内占位性血管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格犬 头颈部 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 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 血管造影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MRA联合超声微泡造影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桑鋆智 李醒 +2 位作者 吕禄廷 张春宇 王颖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12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联合超声微泡造影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72例疑似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设...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联合超声微泡造影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72例疑似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设为研究对象,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明确动态对比增强MRA、超声微泡造影以及MRA联合超声微泡造影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生心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以临床综合诊断为金标准,72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MRA联合超声微泡造影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高于动态对比增强MR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6、4.247,P均<0.05);MRA联合超声微泡造影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高于超声微泡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3、6.844,P均<0.05);动态对比增强MRA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与超声微泡造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1、0.419,P均>0.05)。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生心脑血管疾病中动态对比增强MRA(AUC=0.793)、超声微泡造影(AUC=0.823)、MRA联合超声微泡造影(AUC=0.898)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有预测价值(P均<0.05)。结论动态对比增强MRA联合超声微泡造影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符合率较高,对早期明确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病情及发病部位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比增强mra 超声微泡造影 联合应用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载PDF
动态增强MRA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杨军 周康荣 +3 位作者 杨培强 陈财忠 施伟斌 沈继章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46-249,共4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来评估动态增强MRA(DCEMRA)潜在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选择6条狗同时行2DTOFMRA和DCEMRA检查,以DSA图像为黄金标准,比较两者对不同部位血管的显示满意率。结果:2DTOFMRA...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来评估动态增强MRA(DCEMRA)潜在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选择6条狗同时行2DTOFMRA和DCEMRA检查,以DSA图像为黄金标准,比较两者对不同部位血管的显示满意率。结果:2DTOFMRA和DCEMRA的显示满意率,主动脉弓及弓上分支分别为22.2%和100%,颈、椎动脉分别为70%和75%,腹主动脉及肾动脉分别为66.7%和26.7%,髂、股动脉分别为83.3%和100%。利用配对计数资料χ2检验,主动脉弓及弓上分支两种方法显示满意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通过本组动物实验研究,我们认为DCEMRA安全可靠,克服了常规MRA的一些缺点,特别适合于主动脉弓及弓上分支血管的检查,随着技术的改进,必将成为常规MRA技术的重要补充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 NMR 成像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3D DCE MRA诊断 被引量:6
7
作者 陈祖望 周康荣 +5 位作者 林江 王佩芬 杨军 沈继章 陈财忠 施伟斌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9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3DDCE MRA 对主动脉夹层诊断的价值及其检查技术。材料和方法:共作主动脉夹层28 例3DDCEMRA 检查。采用3DFSGR,团注Gd - DTPA20ml。屏气扫描时间16 ~22 秒。经工作站进行MIP ... 目的:探讨3DDCE MRA 对主动脉夹层诊断的价值及其检查技术。材料和方法:共作主动脉夹层28 例3DDCEMRA 检查。采用3DFSGR,团注Gd - DTPA20ml。屏气扫描时间16 ~22 秒。经工作站进行MIP 和MPR 重建。结果:分析28 例主动脉夹层3DDCE MRA 表现,发现3DDCE MRA 对主动脉夹层的上下范围,内膜片、破口、真假两腔以及分支受累情况均能满意显示。比较MIP,MPR 及原始图像对内膜片的显示和MIP 及MPR 对分支受累的显示,发现MPR 及原始图像对内膜片的显示优于MIP。MPR 对分支受累的显示优于MIP。结论:在常规MRI 检查基础上,辅以3DDCE MRA 技术,将大大提高MR 对主动脉夹层的显示和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三维动态增强 NMR 成像 诊断
下载PDF
3D增强MRA在恶性胰腺肿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欢 汪登斌 +7 位作者 江浩 唐永华 丁蓓 宋琦 杜联军 倪根雄 沈军 刘建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1年第5期322-325,共4页
目的 :评估3D增强MRA在胰腺肿瘤术前评估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 :18例胰腺肿瘤患者进行上腹部MR检查 ,均包括3D增强MRA及MRCP ,其中11例于检查后6~17天行外科手术 ,另7例评估为无法切除而未行手术。结果 :11例手术切除的恶性肿瘤中 ,8... 目的 :评估3D增强MRA在胰腺肿瘤术前评估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 :18例胰腺肿瘤患者进行上腹部MR检查 ,均包括3D增强MRA及MRCP ,其中11例于检查后6~17天行外科手术 ,另7例评估为无法切除而未行手术。结果 :11例手术切除的恶性肿瘤中 ,8例为胰头部腺癌 ,3例为胰体尾部腺癌。7例未能切除的胰头恶性肿瘤中侵犯腹腔干3例次、肝总动脉2例次、脾动脉4例次及门脉系统者12例次 ,胰体尾部恶性肿瘤侵犯脾动脉或静脉4例次。其中肿瘤与邻近血管无法分割且突向血管腔 ,相交边界尚清晰者10例次 ,肿瘤侵入血管腔内或部分包绕血管 ,使血管狭窄、变细者4例次 ;完全包绕血管 ,其间无脂肪组织存在者3例次 ,使血管闭塞者1例次 ,相应部位侧支循环形成11例次。远处转移5例次。结论 :MR常规扫描 ,3D增强MRA及MRCP的综合运用在诊断胰腺肿瘤以及其可切除性评估有重要作用 ,具有很高的准确性、无创伤性和直观性 ,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很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3D增强mra MRCP MRI
下载PDF
门静脉、肝静脉和下腔静脉的三维动态增强MRA:快、慢速灌注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林江 陈祖望 +5 位作者 周康荣 王佩芬 杨军 沈继章 陈财忠 施伟斌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8年第3期145-149,共5页
目的:比较快速和慢速注射造影剂法3DDCEMRA显示PV,HV和IVC的差别;评价3DDCEMRA在门静脉和肝脏静脉系统中的使用价值。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分两部分。首先行肝脏横断面动态扫描,测定快速法和慢速法注射造影剂... 目的:比较快速和慢速注射造影剂法3DDCEMRA显示PV,HV和IVC的差别;评价3DDCEMRA在门静脉和肝脏静脉系统中的使用价值。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分两部分。首先行肝脏横断面动态扫描,测定快速法和慢速法注射造影剂PV、HV和IVC达信号峰值的时间,以确定第二部份快速法和慢速法3DDCEMRA的最佳延迟时间。然后在此基础上,我们做了40次快速法和80次慢速法3DDCEMRA成像。对两种增强方式显示血管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对各种病变的3DDCEMRA的表现做分析。结果:快速法和慢速法均能较好显示PV,显示效果相仿(p>0.05)。慢速法显示HV和IVC效果较好,优于快速法(分别为p<0.01,p<0.05);3DDCEMRA能较好显示多种疾病。结论:快速法和慢速法3DDCEMRA显示PV均较满意,但后者显示HV和IVC优于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注射速率 门静脉 肝静脉 3D DCE mra
下载PDF
三维对比增强MRA在下肢动脉病变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楼俭茹 王伟 +3 位作者 刘佰林 栾立 陈嘉麟 李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2期1745-1747,共3页
目的:评价三维对比增强MRA在下肢动脉病变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临床疑有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行三维对比增强MRA检查,同时24例行DSA检查,3例行手术治疗。结果:双下肢主干动脉满意显示1032个,显示满意率为96.9%(1032/1064... 目的:评价三维对比增强MRA在下肢动脉病变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临床疑有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行三维对比增强MRA检查,同时24例行DSA检查,3例行手术治疗。结果:双下肢主干动脉满意显示1032个,显示满意率为96.9%(1032/1064)。在所显示动脉血管节段中,正常或轻度狭窄543个节段,严重狭窄382个节段,闭塞107个节段。与DSA或手术结果比较,两者诊断符合率为96%(24/25)。结论:三维对比增强MRA应用于下肢动脉病变检查,具有定位准确、无医源性损伤、安全迅速及可重复进行等优越性,是外科治疗下肢动脉疾病的重要依据,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增强mra 下肢动脉血管
下载PDF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合并子宫动静脉畸形与预后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周清 刘源涛 +3 位作者 马凤华 鹿欣 张鹤 张国福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5-322,共8页
目的通过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contrast enhanced-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CE-MRA了解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trophoblasticneoplasia,GTN)合并子宫动静脉畸形(uterine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UAVM)与预后的... 目的通过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contrast enhanced-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CE-MRA了解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trophoblasticneoplasia,GTN)合并子宫动静脉畸形(uterine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UAVM)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疑诊GTN的患者,在治疗前行磁共振常规扫描和CE-MRA扫描,对所有病例进行国际妇产科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和预后评分。对患者的治疗方式(化疗、手术治疗、动脉栓塞治疗)及预后进行记录。结果共纳入44例GTN患者,包括5例胎盘部位滋养层肿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PSTT)和39例其他GTN。PSTT合并UAVM 3例,GTN合并UAVM 23例。根据UAVM的存在与否,将39例其他GTN患者分为两组。对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值<10000 mIU/mL和≥10000 mIU/mL的数据进行四格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病例的FIGO预后评分平均为(4.19±3.69)分和(6.70±3.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当β-hCG值≥10000 mIU/mL时,UAVM发生概率增加。预后评分越高,发生UAVM的可能性就越大。运用CE-MRA技术有助于更好地诊断UAV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 子宫动静脉畸形(UAVM) 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ce-mra) 磁共振成像技术
下载PDF
非对比剂增强MRA在肾静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涛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第3期376-377,共2页
目的:探讨非对比剂增强MRA在肾静脉血管成像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某院收治的肾脏肿瘤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实施非对比剂增强MRA扫描,参照组实施对比剂增强MRA扫描检查。结果:研究组患者... 目的:探讨非对比剂增强MRA在肾静脉血管成像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某院收治的肾脏肿瘤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实施非对比剂增强MRA扫描,参照组实施对比剂增强MRA扫描检查。结果:研究组患者肾静脉图像肿瘤评分在两分以上患者多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非对比剂增强MRA在肾静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比剂 增强mra 肾静脉血管成像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乳腺癌的动态增强MRA的特点研究
13
作者 胡美玉 潘希敏 刘迪敏 《临床医学工程》 2014年第10期1239-1240,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动态增强MRA特点。方法选取2009年7月到2014年3月期间行乳腺常规MRI及动态增强MRA检查的51例乳腺病变患者,扫描序列有T1WI、T2WI-STIR及dyn-THRIVE动态增强,动态扫描时间间隔46 s。连续扫描12个时相,获取动脉早期、动...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动态增强MRA特点。方法选取2009年7月到2014年3月期间行乳腺常规MRI及动态增强MRA检查的51例乳腺病变患者,扫描序列有T1WI、T2WI-STIR及dyn-THRIVE动态增强,动态扫描时间间隔46 s。连续扫描12个时相,获取动脉早期、动脉晚期及静脉期3期图像。手术病理证实乳腺癌14例共16个病灶。观察乳腺的动态增强MRA特点及动态增强MRA动脉早期、动脉晚期、静脉期乳腺癌与邻近正常乳腺实质或健侧乳腺实质的信号比值差异。结果乳腺癌动态增强MRA特点:瘤体动态显现,自动脉早期信号明显增强,周围有多支或粗大供血血管,动脉晚期可见增粗回流静脉。动脉早期、动脉晚期、静脉期乳腺癌与邻近正常乳腺实质或健侧乳腺实质的信号比值分别约1.56±0.32、1.48±0.35、1.45±0.30。结论结合动态增强MRA的恶性新生肿瘤血管、瘤体染色特点,有助于诊断乳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核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mra
下载PDF
对比剂增强MRA与MR血管壁成像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联合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郭书丽 张翠兰 +6 位作者 逯书娟 王俊义 张书芹 李庆娟 徐因 孙俊霞 贠红雨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6期50-53,共4页
目的:研究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联合磁共振血管壁成像(MR-VWI)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73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为颅内动脉瘤患者,分别给予CE-MRA、MR-VWI检查,分析其联合应用于疾... 目的:研究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联合磁共振血管壁成像(MR-VWI)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73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为颅内动脉瘤患者,分别给予CE-MRA、MR-VWI检查,分析其联合应用于疾病诊断中的检出率及对瘤体最大直径的测定。结果:所有患者经过DSA检查发现,7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中共检出77个病灶。MRA检查显示70个病灶,检出率90.91%(70/77),漏诊7个,漏诊率9.09%(7/77)。MR-VWI技术检查显示68个病灶,检出率88.31%(68/77),漏诊9个,漏诊率11.69%(9/77)。所有患者经DSA、CE-MRA与MRVWI检查后,其病灶最大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比剂增强MRA联合MR-VWI技术运用于颅内动脉瘤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不仅增加病灶的检出率,同时可获得管壁相关信息,进一步提升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具有临床使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颅内动脉瘤 血管壁成像(VWI) 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
下载PDF
三维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在胸腹部大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祝红线 冯瑞 +6 位作者 李相生 王萍 柴晓媛 樊红霞 张红超 李悦 江岳娈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6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CE-MRA)技术在胸腹部大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8例患有胸腹部主动脉病变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3DCE-MRA检查,行平扫轴位常规T_(1)加权成像(T_(1)WI)和T_(2)加权成像(T_(... 目的:探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CE-MRA)技术在胸腹部大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8例患有胸腹部主动脉病变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3DCE-MRA检查,行平扫轴位常规T_(1)加权成像(T_(1)WI)和T_(2)加权成像(T_(2)WI);再采用小剂量对比剂行轴位单层动态扫描,获得扫描延迟时间,平扫后采集靶血管冠状位图像作为后期减影的蒙片。利用获得的延迟时间行3DCE-MRA血管造影技术。注射对比剂后采集2次靶血管冠状位图像与增强前蒙片减影,分别为动脉期和静脉期。采集增强后的轴位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T_(1)WI,观察胸腹部主动脉血管病变的信号表现。结果:28例患者中,大动脉炎5例(占17.9%),髂动脉瘤1例(占3.6%),动脉粥样硬化3例(占10.7%),肾动脉狭窄6例(占21.4%),主动脉瘤13例(占46.4%),3DCE-MRA血管造影技术对28例患者胸腹部主动脉血管及分支血管的病变显示效果良好。结论:3DCE-MRA技术诊断明确,且具有准确、快速及无创伤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动态对比增强(3DCE)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技术 胸腹部主动脉病变 轴位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T1加权成像(T_(1)WI)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螺旋CT血管造影与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对胸腹部大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16
作者 祝红线 冯瑞 +6 位作者 李相生 柴晓媛 王萍 刘晓 马梦然 张红超 李悦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1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CTA)与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DCE-MRA)在胸腹部大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进行治疗的32例胸腹部大血管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CTA和DCE-MRA检查,将两种检查方法所得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CTA)与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DCE-MRA)在胸腹部大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进行治疗的32例胸腹部大血管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CTA和DCE-MRA检查,将两种检查方法所得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对比分析图像质量评分,并对两种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评价。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均一次成功,对病变的定位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均可明确判断。32例患者中CTA图像质量评分为3分、2分和1分者分别为30例(占93.75%)、2例和0例;DCE-MRA评分分别为31例(占96.87%)、1例和0例,两种检查方法图像质量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356,P>0.05)。CTA诊断符合率为96.88%(31/32),漏诊1例,误诊0例;DCE-MRA诊断符合率为96.88%(31/32),漏诊1例,误诊0例;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相比无差异。结论:CTA和DCE-MRA在胸腹部大血管疾病诊断中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CTA检查过程快速、扫描范围大,分辨率高;DCE-MRA图像质量较好且造影方式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Dce-mra) 螺旋CT血管造影(CTA) 胸腹部主动脉病变
下载PDF
非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在评估移植肾血管并发症方面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汤浩 胡晓萌 +5 位作者 王秋霞 孟晓岩 王梓 李建军 王艳春 胡道予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6-541,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翻转脉冲空间标记技术(SLEEK)的非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序列在显示移植肾血管并发症方面的价值。方法:对23例移植肾血管并发症患者行SLEEK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由两位放射医师对SLEEK显示移植肾血管并发症情况进... 目的:探讨基于多翻转脉冲空间标记技术(SLEEK)的非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序列在显示移植肾血管并发症方面的价值。方法:对23例移植肾血管并发症患者行SLEEK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由两位放射医师对SLEEK显示移植肾血管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估,并将SLEEK结果与彩色多普勒超声、DSA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23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SLEEK扫描,其中移植肾动脉狭窄11例,移植肾动脉闭塞3例,移植肾动脉扭曲3例,移植肾静脉狭窄2例,动静脉瘘2例,假性动脉瘤1例,肌纤维发育不良1例。SLEEK检出了所有23例并发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了其中19例,两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SLEEK的非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序列无创、无辐射,在显示移植肾血管并发症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肾 血管并发症 SLEEK 非对比剂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下载PDF
后循环缺血与椎-基底动脉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6
18
作者 居克举 郭建一 倪贵华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5-216,共2页
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PCI)与椎-基底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57例PCI患者(PCI组)进行颅颈部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DCE-MRA)检查,并与同期住院的非PCI脑卒中患者(NPCI组)进行比较。结果与NPCI组相比,PCI组椎-基底动脉异常率显著增高(50.7... 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PCI)与椎-基底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57例PCI患者(PCI组)进行颅颈部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DCE-MRA)检查,并与同期住院的非PCI脑卒中患者(NPCI组)进行比较。结果与NPCI组相比,PCI组椎-基底动脉异常率显著增高(50.7%vs 70.2%;P<0.05),病变多在椎动脉起始部和颅内段;椎-基底动脉多发性病变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椎动脉一侧优势、椎动脉颈段、基底动脉及前循环病变情况与NPC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I患者最常见的血管病变部位为椎动脉起始部和颅内段,并且椎-基底动脉病变呈多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 磁共振血管成像动态增强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的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与X线心血管造影的影像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波 冯敢生 +2 位作者 孔祥泉 韩萍 刘定西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54-357,共4页
目的 评估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 (DCE MRA)诊断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 )复杂畸形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2 8例先心复杂畸形和大血管畸形患者术前同时接受DCE MRA、平扫和 /或电影以及X线心血管造影 (CAG)检查。对DCE MRA原始图像进... 目的 评估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 (DCE MRA)诊断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 )复杂畸形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2 8例先心复杂畸形和大血管畸形患者术前同时接受DCE MRA、平扫和 /或电影以及X线心血管造影 (CAG)检查。对DCE MRA原始图像进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法 (MIP)和多轴位重建法 (MPR)重建处理。以手术病理发现为基础 ,将MR图像与CAG进行诊断价值对比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DCE MRA所获取的图像对比鲜明 ,靶血管轮廓清晰 ,其显示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态和空间分布的能力与CAG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关系数r =0 .88。 2种检查方法均能良好地显示心脏、大血管病变 ,DCE MRA发现病变能力略优于CAG ,两者显示病变符合率达 93 %。结论 DCE MRA检查安全、无创 ,与CAG一样能显示复杂的、多部位的病变 ,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有望部分替代常规血管造影而成为一种新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 X线心血管造影 先天性心脏病 对比研究
下载PDF
三维主动脉增强磁共振造影技术(附32例报告)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振贤 谢道海 +3 位作者 郭亮 陈剑华 郭茂风 傅引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9期1133-1135,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l contrast enhancemen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DCEMRA)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2例动脉瘤病例中男性23例,女性9例。最大年龄为82岁,最小年龄为32岁,平均年龄64岁。... 目的:探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l contrast enhancemen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DCEMRA)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2例动脉瘤病例中男性23例,女性9例。最大年龄为82岁,最小年龄为32岁,平均年龄64岁。所有病例均进行3DCEMRA检查。增强对比剂为钆-喷替酸萄甲胺(Gd-DTPA)。增强扫描前先行横断位FSE序列T1WI和/或T2WI。CEMRA扫描后行横断位FSET1WI。观察指标包括动脉瘤的起始位置、真假性、范围(长度和最宽直径)、有无血栓、动脉瘤周围结构有无异常等。结果:①动脉瘤的位置:32例动脉瘤中,8例为胸主动脉瘤,22例腹主动脉瘤,1例髂血管动脉瘤,1例肠系膜上动脉瘤;②动脉瘤的真假性:25例呈真性,7例呈假性;③动脉瘤的范围:长度范围为25~162mm,平均长度为80.4mm;宽度范围为32~101mm,平均宽度为54.8mm;④伴有血栓情况:12例动脉瘤内可见附壁血栓形成;⑤动脉瘤累及分支情况:1例累及右侧颈总动脉,7例压迫左肾动脉,9例向髂动脉延伸或累及;⑥动脉瘤周围情况:2例动脉瘤可见周围组织炎症表现。结论:3DCEMRA是一种对评价胸腹部大血管动脉瘤的有效微创伤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