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馈控制护理在腰突手术全麻复苏中的应用
1
作者 沈雅琪 张卉 +1 位作者 李文娇 唐朝亮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5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的麻醉恢复室全麻复苏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在某院接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接受常规全麻复苏护理的对照组(46例)和接受前馈...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的麻醉恢复室全麻复苏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在某院接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接受常规全麻复苏护理的对照组(46例)和接受前馈控制的全麻复苏护理的观察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躁动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麻醉复苏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长及完全苏醒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馈控制的麻醉恢复室全麻复苏护理策略能有效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的术后躁动现象,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并促进患者的快速麻醉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控制 麻醉恢复室 全麻复苏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后躁动
下载PDF
强化麻醉恢复室控制措施对血管外科手术患者苏醒期麻醉恢复效果的影响
2
作者 张悦 李国利 郭飞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4期475-479,共5页
目的 探讨强化麻醉恢复室控制措施对血管外科手术患者苏醒期麻醉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血管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恢复室干预措施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目的 探讨强化麻醉恢复室控制措施对血管外科手术患者苏醒期麻醉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血管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恢复室干预措施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于麻醉恢复阶段辅以强化麻醉恢复室控制措施)和对照组(于麻醉恢复阶段辅以传统麻醉恢复室干预措施),每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指标(呼之睁眼、呼之握拳、拔管及恢复自主呼吸时间)、不同时间(麻醉前、苏醒期)的生命体征[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苏醒恢复阶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苏醒期躁动程度。结果 苏醒期,观察组患者呼之睁眼、呼之握拳、拔管及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1)。苏醒期,观察组患者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麻醉恢复阶段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6.00%(18/50),高于观察组患者的16.00%(8/50)(P﹤0.05)。苏醒期,观察组患者的躁动总发生率、严重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无明显躁动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于进行血管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麻醉恢复阶段辅以强化麻醉恢复室控制措施可促进患者尽快恢复意识和自主呼吸,避免血压和心率出现过大的波动,并控制麻醉苏醒期躁动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科手术 强化麻醉恢复室控制措施 苏醒期 躁动
下载PDF
手术室舒适护理结合麻醉苏醒护理在股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镇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袁天栋 张雪婷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3期153-157,共5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舒适护理结合麻醉苏醒护理在股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镇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80例股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镇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手... 目的探讨手术室舒适护理结合麻醉苏醒护理在股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镇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80例股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镇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手术室舒适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麻醉苏醒护理。比较两组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疼痛程度、血压、心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苏醒期躁动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理舒适、体位舒适、护理态度、健康教育、治疗结果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12、24 h,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舒适护理结合麻醉苏醒护理可降低股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镇痛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缓解疼痛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神经阻滞 自控镇痛 手术室舒适护理 麻醉苏醒护理 护理满意度 疼痛程度
下载PDF
麻醉复苏室的护理隐患分析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杨 任长和 +2 位作者 程燕 梁静 杨晓莹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3期367-367,共1页
目的:研究麻醉复苏室护理隐患,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期提升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麻醉复苏室护理质量控制记录和护理投诉,分析其中的安全隐患,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通过调查得知,从2012年7月开始麻... 目的:研究麻醉复苏室护理隐患,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期提升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麻醉复苏室护理质量控制记录和护理投诉,分析其中的安全隐患,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通过调查得知,从2012年7月开始麻醉复苏室护理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不仅保障了护理安全,而且患者对于麻醉室的服务满意态度也显著提升,另外护理技术以及文件规范化书写等方面也得到提高。结论只有最大限度的解决麻醉复苏室的护理安全隐患,才能够良好的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理纠纷发生概率,进而提升患者的满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复苏室 护理隐患 预防措施
下载PDF
前馈控制在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患者躁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夏静 《中外医疗》 2020年第35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究前馈控制在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病人躁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该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间收治的麻醉手术患者中便利选取94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47例。对照组患者在麻醉... 目的探究前馈控制在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病人躁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该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间收治的麻醉手术患者中便利选取94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47例。对照组患者在麻醉恢复室恢复期间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麻醉恢复室期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前馈控制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躁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麻醉恢复室苏醒指标、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躁动发生率为17.02%,对照组躁动发生率为40.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8,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拔管时间、完全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意外拔管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38%,对照组为21.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4,P<0.05)。观察组患者对麻醉恢复室中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馈控制在麻醉恢复室的护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显著减少患者发生躁动的风险,同时降低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可为患者提供更高质的护理干预,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恢复室 麻醉手术 前馈控制 护理质量
下载PDF
单肺移植术后手术室内气管拔管方案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延然 董庆龙 +9 位作者 杨汉宇 刘辉 陈磊 李颖芬 吴蕾 徐鑫 杨超 彭桂林 刘梦杨 梁丽霞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6-252,共7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单肺移植术后手术室内气管拔管方案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因终末期COPD行单肺移植的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本院制定的手术室内气管拔管评估指标进行评估,符合条件、在手术室完成... 目的探讨终末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单肺移植术后手术室内气管拔管方案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因终末期COPD行单肺移植的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本院制定的手术室内气管拔管评估指标进行评估,符合条件、在手术室完成气管拔管的为手术室拔管组(OR拔管组,17例),在重症监护室(ICU)完成气管拔管的为ICU拔管组(40例)。比较两组术中气管拔管评估结果和术后康复情况。结果与ICU拔管组比较,OR拔管组受者的氧合指数较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乳酸水平较低,血压波动幅度较小,术中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例数较少(均为P<0.05)。OR拔管组2例受者分别于返回ICU 6、8 h再次气管插管,术后6、9 d拔除气管导管。OR拔管组受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ICU入住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较ICU拔管组受者短(均为P<0.05)。两组受者术后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3级、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例数和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本院制定的COPD患者单肺移植术后手术室内气管拔管方案安全可行,可减少受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缩短术后ICU入住时间及住院时间,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麻醉管理 加速康复外科 气管拔管 机械通气 手术室 重症监护室 氧合指数 体外膜肺氧合
下载PDF
麻醉恢复室患者术后低温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5
7
作者 盛淑红 钱丽英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399-400,共2页
目的分析麻醉恢复室患者术后低温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腹部麻醉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注意环境因素影响,调节合理的环境温度... 目的分析麻醉恢复室患者术后低温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腹部麻醉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注意环境因素影响,调节合理的环境温度,必要时可给予热水袋,做好吸氧护理,预防寒颤,增加保暖。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体温、复温时间和寒颤次数和停留时间。结果经过对应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复温时间为(30.90±2.32)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48.90±4.7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寒颤次数为19次,实验组出现寒颤次数为6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停留时间为(62.30±3.89)min,显著长于实验组停留时间为(38.90±5.7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麻醉恢复室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预防寒颤护理及升温护理措施,增加保暖,能够显著降低寒颤发生次数,缩短患者复温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恢复室 术后低温 护理措施 寒颤
下载PDF
前馈控制在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患者躁动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史春妤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分析前馈控制在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患者躁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麻醉恢复室行全身麻醉的116例患者资料,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给予常规躁动护理干预)和研究组(在躁动护理中应用... 目的分析前馈控制在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患者躁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麻醉恢复室行全身麻醉的116例患者资料,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给予常规躁动护理干预)和研究组(在躁动护理中应用前馈控制管理),每组58例。对比两组干预后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躁动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要素质量指标、环节质量指标、终末质量指标)以及因躁动诱发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干预,研究组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的躁动发生率为5.17%,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7.24%(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55%,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4.48%(P<0.05);研究组的要素质量指标、环节质量指标、终末质量指标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45%,低于常规组的15.52%(P<0.05)。结论在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患者躁动护理中应用前馈控制管理,可减少躁动的发生,平稳患者心率、血压,避免因躁动因素而引起的坠床、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护理质量,护理效果理想,最终让患者更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控制 麻醉恢复室 全身麻醉 躁动护理 心率 血压 不良事件发生率
下载PDF
全麻患者麻醉恢复期的麻醉恢复室前馈控制理念基础下的躁动护理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淑端 张剑英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12期91-93,共3页
目的:探究前馈控制应用于麻醉恢复室全麻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5月于笔者所在医院麻醉恢复室进行麻醉恢复的64例全麻手术患者,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全麻恢复期躁动... 目的:探究前馈控制应用于麻醉恢复室全麻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5月于笔者所在医院麻醉恢复室进行麻醉恢复的64例全麻手术患者,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全麻恢复期躁动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前馈控制护理。记录对比两组患者躁动发生情况及躁动引发的不良状况。结果:观察组躁动发生率(15.63%)明显低于对照组(46.88%);其不良状况发生率(9.38%)明显低于对照组(59.38%);其无痛护理质量、情绪护理质量及躁动预防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馈控制在PACU全麻患者恢复期躁动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有效降低患者躁动发生率和躁动引发的不良状况发生率,值得临床护理工作中实践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控制 全身麻醉 麻醉恢复室 躁动 护理效果
下载PDF
麻醉复苏室的安全隐患与防范管理措施
10
作者 祝丽娇 林冬红 林鹏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15期98-101,共4页
目的分析麻醉复苏室安全管理中采用针对性管理措施对安全隐患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工作的30名麻醉复苏室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2020年7—12月麻醉复苏室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纳入对照组;2021... 目的分析麻醉复苏室安全管理中采用针对性管理措施对安全隐患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工作的30名麻醉复苏室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2020年7—12月麻醉复苏室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纳入对照组;2021年1—6月麻醉复苏室总结上一阶段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后采取针对性防范管理措施,纳入研究组,另选择120例本院麻醉复苏室接收的患者为调查对象。分析两组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文书记录(23.24±0.55)分、护理态度(23.17±0.87)分、护理技能(23.28±0.43)分、安全管理(23.44±0.87)分、总分(95.49±1.27)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60、4.563、5.025、4.938、4.517,P<0.05);其增强专业技能(96.27±1.87)分、合理使用药物(96.42±1.55)分、提升沟通水平(96.72±1.43)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7、4.524、5.285,P<0.05);其患者投诉率1.67%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1,P<0.05);其护理总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7,P<0.05)。结论目前麻醉复苏室仍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根据实际情况展开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能显著提升管理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隐患 麻醉复苏室 防范管理措施 满意度
下载PDF
阶段式教学法在麻醉恢复室实习带教及医疗风险控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慧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18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究阶段式教学法应用于麻醉恢复室实习带教中的实际效果以及对医疗风险控制作用。方法该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进入该院参加麻醉恢复室实习的共20名实习生作为参照组,采取传统教学。另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进入该院参... 目的探究阶段式教学法应用于麻醉恢复室实习带教中的实际效果以及对医疗风险控制作用。方法该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进入该院参加麻醉恢复室实习的共20名实习生作为参照组,采取传统教学。另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进入该院参加麻醉恢复室实习的20名实习生作为实验组,采取阶段式教学法。实习结束后采取对比两组实习生的风险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考核结果,并对比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实习生对临床带教的效果评价。结果参照组风险理论知识(71.52±3.63)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75.16±3.15)分明显低于实验组(83.96±3.05)分、(83.61±2.84)分(P<0.05)。实验组风险事故风险事故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参照组13.00%(P<0.05)。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优良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P<0.05)。结论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阶段式教学法应用于麻醉恢复室实习带教中的实际效果更好,且能有效控制医疗风险,在提高实习生风险控制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的同时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式教学法 麻醉恢复室 实习带教 医疗风险控制
下载PDF
全麻术后患者非计划转入ICU的临床特征及结局分析
12
作者 丁卫卫 张璐瑶 +2 位作者 张会 张伟 张加强 《医药论坛杂志》 2024年第13期1389-1393,共5页
目的 观察全麻术后从不同场所非计划转入ICU的临床特征和结局。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行全麻手术,术后因不良事件非计划转入ICU的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由麻醉后监护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 PA... 目的 观察全麻术后从不同场所非计划转入ICU的临床特征和结局。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行全麻手术,术后因不良事件非计划转入ICU的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由麻醉后监护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 PACU)直接转入ICU或由PACU顺利转回普通病房后又转入ICU,分为PACU组和病房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是否输血、PACU停留时间、转入ICU的主要不良事件、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和住院死亡率。主要结局为住院死亡率,次要结局为ICU停留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结果 转入PACU患者共122 546例,其中689例(0.56%)因不良事件术后非计划转入ICU,445例(0.36%)由PACU转入,244例(0.20%)由普通病房转入。ICU停留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病房组均显著长于PACU组(P<0.05),两组住院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手术后非计划转入ICU率较低,ICU停留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病房组均长于PACU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事件 PACU 非计划转入ICU 麻醉重症监护病房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对妇科全身麻醉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期生命体征影响及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钟虹婷 陈旭慧 +2 位作者 谢乐天 周园园 陈斯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540-545,共6页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Dex)对妇科全身麻醉(全麻)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期生命体征的影响及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3年至2022年3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妇科全麻手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随机对照研...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Dex)对妇科全身麻醉(全麻)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期生命体征的影响及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3年至2022年3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妇科全麻手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各40例,两组均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泵入0.5μg/kg Dex,然后以0.2μg·kg-1·h-1的速度输注至手术结束前20~30 min;对照组以同样速率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苏醒质量、术前及苏醒期生命体征[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体温]及苏醒期并发症。根据患者苏醒期是否出现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非并发症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妇科全麻患者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较低(t=3.74、2.97、2.56,均P<0.05),苏醒期SBP、DBP、HR升高幅度明显较低(t=5.71、4.53、4.53,均P<0.001),体温下降幅度明显较低(t=4.40,P<0.001),苏醒期并发症明显较低(χ^(2)=5.69,P<0.05);根据患者苏醒期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n=22)和非并发症组(n=58),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级、存在基础疾病、白细胞计数异常、未使用Dex是影响妇科全麻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OR=2.38、2.86、2.17、3.60,均P<0.05)。结论Dex可改善妇科全麻患者苏醒期质量,更好的改善患者苏醒期生命体征,减少苏醒期并发症发生,影响妇科全麻患者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有ASA分级、基础疾病、白细胞计数异常、是否使用D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外科手术 右美托咪定 麻醉 全身 苏醒室 危险因素 手术后并发症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5S 管理法在麻醉恢复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4
作者 邓曼丽 陈文珂 韩燕敏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第19期2402-2404,共3页
目的:运用5S管理法规范麻醉恢复室感染控制制度和措施。方法通过应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5项管理法,加强麻醉恢复室及附属区域感染控制管理。结果空气培养含尘浓度自2009年的4211.3粒/L下降至2013年的2600.4粒/L,麻醉恢... 目的:运用5S管理法规范麻醉恢复室感染控制制度和措施。方法通过应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5项管理法,加强麻醉恢复室及附属区域感染控制管理。结果空气培养含尘浓度自2009年的4211.3粒/L下降至2013年的2600.4粒/L,麻醉恢复室空气培养非致病菌落浓度从2009年2个/20 cm2下降至2013年0个/20 cm2,自使用5S管理法以来,入恢复室患者无一例出现交叉感染,并建立了规范的感染管理制度,空气检测结果取得明显进步。结论5S管理法能有效提高麻醉恢复室感染控制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苏醒室 感染控制 5S管理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