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Geophysical Background of Superlarge Deposits in the Chinese Continent
1
作者 PENG Cong PEI Rongfu GAO Ru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93-200,共8页
Based on the study of tens of geophysical profiles (seismic, geothermal flow and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profiles) and 3-D shear wave velocity structures of the Chinese continent and its neighbouring regions, this pa... Based on the study of tens of geophysical profiles (seismic, geothermal flow and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profiles) and 3-D shear wave velocity structures of the Chinese continent and its neighbouring region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3-D crustal and upper mantle structures and discusses briefly the deep geophysical background of superlarge ore deposits in the Chinese continent. Superlarge deposits are usually very few in number, but they are distributed still in certain forms such as “point”, “zone” and “area”. Most of the large-, medium- and small-sized deposits occur near the margins of different tectonic units; while the superlarge endogenic polymetallic deposits occur mostly in thinned mantle lithosphere, uplifts of the asthenosphere (vertical low-velocity zone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zones of lateral inhomogeneity (weak zones) in the upper mantle. The superlarge endogenic polymetallic deposits are almost unevenly distributed in three major ore zones in China, corresponding to the boundaries of inhomogeneous regions in the asthenosph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continent superlarge deposits mantle lithosphere asthenosphere
下载PDF
特提斯喜马拉雅然巴地区早白垩世变基性岩的岩浆源区和成因机制
2
作者 俞有志 刘志超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7-542,共16页
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单元中出露有大量的早白垩世基性岩,记录了印度大陆北缘在新生代碰撞造山前的深部构造—岩浆过程,其成因机制是研究印度被动大陆边缘形成演化历史的关键。文章对特提斯喜马拉雅东部然巴地区出露的早白垩世变基性... 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单元中出露有大量的早白垩世基性岩,记录了印度大陆北缘在新生代碰撞造山前的深部构造—岩浆过程,其成因机制是研究印度被动大陆边缘形成演化历史的关键。文章对特提斯喜马拉雅东部然巴地区出露的早白垩世变基性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这些变基性岩主要包括角闪石岩和斜长角闪岩,以脉体或透镜体形式出露于然巴穹窿周边的变沉积岩地层中。地球化学结果显示,它们的原岩为拉斑玄武岩系列岩石,具有较低的SiO_(2)含量(44.78~47.42 wt%),TiO_(2)含量变化较大(0.73~2.16 wt%),较为富MgO(7.31~9.60 wt%)和FeOt(9.68~15.87wt%),Mg~#值中等偏高(46.4~63.9)。在同位素组成上,这些变基性岩的ε_(Nd)(t)值主要变化于5.7~6.5之间,落入印度洋MORB范围内,指示亏损地幔源区的贡献。另一方面,这些变基性岩具有类似于E-MORB的稀土和微量元素配分特征,指示岩浆中应存在富集组分的物质贡献。由于然巴变基性岩并未表现出明显的高场强元素亏损特征,同时它们的Nb/U比值与地幔系列岩石相近,因此推测这些基性岩在成岩过程中受陆壳混染的程度不高,其富集组分主要应是来自富集地幔源区的贡献。综上,然巴早白垩世基性岩可能是来自亏损的软流圈地幔与富集的印度大陆岩石圈地幔相互作用的产物,该岩浆作用发生在东冈瓦纳大陆的裂解早期(约140 Ma),是凯尔盖朗地幔柱活动早期阶段引发软流圈地幔上涌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提斯喜马拉雅 变基性岩 亏损软流圈地幔 富集大陆岩石圈地幔
下载PDF
对流地幔输入大陆与大陆成矿作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邓晋福 邱瑞照 +6 位作者 肖庆辉 吴宗絮 周肃 彭聪 赵国春 苏尚国 刘翠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24-31,共8页
文章讨论了对流地幔向大陆的输入是大陆成矿作用的直接驱动力。以华北燕山造山带为例,认为卷入的对流地幔可能深达670km界面。对流地幔的热和物质输入大陆诱发形成一个新的被扰乱的岩石圈–软流圈系统(LAS),它成为大陆成矿作用的重要深... 文章讨论了对流地幔向大陆的输入是大陆成矿作用的直接驱动力。以华北燕山造山带为例,认为卷入的对流地幔可能深达670km界面。对流地幔的热和物质输入大陆诱发形成一个新的被扰乱的岩石圈–软流圈系统(LAS),它成为大陆成矿作用的重要深部环境。提出了被扰乱的大陆岩石圈–软流圈系统及其成矿作用的4个类型:①伸展环境下的岩石圈巨大减薄作用;②挤压环境下的岩石圈巨大减薄作用;③挤压环境下的岩石圈巨大加厚作用;④太古克拉通岩石圈根在造陆运动中,地幔深部小的热扰乱。最后讨论了大陆成矿作用的基本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地幔 岩石圈-软流圈系统 大陆成矿作用
下载PDF
大陆岩石圈伸展与斑岩铜矿成矿作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晓峰 华仁民 +5 位作者 马东升 徐净 张龙 齐有强 武丽艳 朱艺婷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6-88,共13页
华南地区自古生代以来一直属于陆内构造演化环境。华南陆内伸展型斑岩铜矿主要形成于早侏罗世、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3个时期,其中晚侏罗世成矿期与华南中生代大规模钨锡成矿作用的形成基本属于一个时期。这些斑岩型矿床的时空分布与同时... 华南地区自古生代以来一直属于陆内构造演化环境。华南陆内伸展型斑岩铜矿主要形成于早侏罗世、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3个时期,其中晚侏罗世成矿期与华南中生代大规模钨锡成矿作用的形成基本属于一个时期。这些斑岩型矿床的时空分布与同时期的俯冲带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有明显不协调的关系,且与俯冲有关的、后俯冲伸展背景以及陆陆碰撞有关的斑岩铜矿的线性分布特点明显不同,尤其是早白垩世斑岩铜矿的分布明显呈面状分布,与华南中生代地壳明显减薄的区域基本一致。虽然这3个时期的斑岩型铜矿在地球化学上显示出弧岩浆岩的特点,但是地质事实证明在这3个时期,华南岩石圈发生了明显的伸展作用,尽管每个时期华南不同地区岩石圈伸展的程度可能不同。因此,我们把华南这种类型的斑岩铜矿归称之为"陆内伸展型"斑岩铜矿。陆内伸展型斑岩铜矿的成矿机制可能是岩石圈伸展背景下软流圈上涌导致陆下岩石圈地幔或者下地壳被改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伸展 软流圈上涌 岩石圈地幔 斑岩成矿 华南
下载PDF
热-流-固耦合方法模拟岩石圈与软流圈相互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陈建业 杨晓松 石耀霖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39-949,共11页
岩石圈和软流圈的相互作用是现今地球动力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针对岩石圈与软流圈的相互作用模型,开发了新的基于热-流-固三场耦合方法的有限元程序.岩石圈变形和对流的地幔之间的耦合方式为:地幔在热驱动(或运动岩石圈的拖曳)下... 岩石圈和软流圈的相互作用是现今地球动力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针对岩石圈与软流圈的相互作用模型,开发了新的基于热-流-固三场耦合方法的有限元程序.岩石圈变形和对流的地幔之间的耦合方式为:地幔在热驱动(或运动岩石圈的拖曳)下产生对流,对流的地幔对耦合边界施加载荷并造成岩石圈的变形,变形的岩石圈反作用于软流圈从而影响其地幔对流的状态.温度场根据速度场和网格变形的结果适时调整,如此反复推动整个系统的演化.利用该耦合方法模拟了"地幔柱作用下地表隆升"地质过程,其结果与实际地质资料和地质认识能很好的吻合,验证了该方法模拟地幔与软流圈相互作用过程的有效性及处理复杂耦合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对流 岩石圈-软流圈相互作用 热-流-固耦合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大陆岩石圈对扩张机制的响应--辽蒙地质走廊中-新生代火山活动的时空分布 被引量:8
6
作者 邵济安 季建清 +1 位作者 路凤香 张履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31-1440,共10页
选择以辽西为中心,近东西向延伸800km的辽蒙地质走廊为研究区,通过年代学研究,确认130Ma以来的中、新生代火山活动对称分布的时空格局具有"中间老、两侧新"的特点,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软流圈来源的岩浆向东西两侧侧向流动,岩... 选择以辽西为中心,近东西向延伸800km的辽蒙地质走廊为研究区,通过年代学研究,确认130Ma以来的中、新生代火山活动对称分布的时空格局具有"中间老、两侧新"的特点,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软流圈来源的岩浆向东西两侧侧向流动,岩浆来源不断加深。在此基础上提出"软流圈底辟体上涌和水平侧向流动"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蒙地质走廊 火山岩时空分布 软流圈 对流 大陆岩石圈 扩张
下载PDF
大陆岩石圈、地幔底部异常体与地幔对流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亭 傅容珊 +1 位作者 黄川 班磊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49-1061,共13页
在地球表层存在着占地表面积约30%的具有低固有密度、高黏度的大陆岩石圈.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大陆岩石圈通常不直接参与下方的地幔对流,但其与地幔对流格局有着重要的相互影响.大量研究显示,在中太平洋和非洲的下地幔底部,存在... 在地球表层存在着占地表面积约30%的具有低固有密度、高黏度的大陆岩石圈.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大陆岩石圈通常不直接参与下方的地幔对流,但其与地幔对流格局有着重要的相互影响.大量研究显示,在中太平洋和非洲的下地幔底部,存在着两块占核幔边界(CMB)面积约20%的高密度热化学异常体(由于其剪切波速度较低,常称作低剪切波速度省(LSVPs)).LSVPs的演化既受地幔对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地幔物质运动的格局和动力学过程.本文系统研究了存在大陆岩石圈,下地幔LSVPs的地幔对流模型.模拟结果显示:(1)当大陆体积较小时,其边缘常伴随着俯冲,大陆区域地幔常处于下涌状态,其上地幔温度较低,大陆岩石圈在水平方向处于压应力状态.随着大陆体积的增大,大陆边缘的俯冲逐渐减弱,大陆区域地幔由下涌转为上涌,其上地幔温度较高,大陆岩石圈水平方向处于拉应力状态.(2)岩石圈与软流圈边界(LAB)在大陆下方较深,温度较低;在海洋区域较浅,温度较高.随着大陆体积的增大,陆洋之间LAB深度、温度的差异逐渐减小.(3)大陆区域地幔底部LSVPs物质的丰度与大陆的体积呈正相关.当大陆体积较小时,大陆下方的LSVPs丰度比海洋区域少.随着大陆体积的增大,大陆下方LSVPs的丰度逐渐增大.(4)海洋地区地表热流高,且随时间波动大,大陆地区地表热流低,随时间波动较小;LSVPs区域的核幔边界热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岩石圈 下地幔热化学异常 地幔对流 相互作用
下载PDF
Small-scale convection beneath oceans and continents
8
作者 SLEEP Norman H.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1年第13期1292-1317,共26页
Small-scale convection supplies heat flow of ~17 mW m-2 to the base of stable continents where xenolith studies resolve the geotherm.However,effects of small-scale convection are difficult to resolve in ocean basins.... Small-scale convection supplies heat flow of ~17 mW m-2 to the base of stable continents where xenolith studies resolve the geotherm.However,effects of small-scale convection are difficult to resolve in ocean basins.On first pass,most seafloor appears to subside to an asymptote compatible with ~40 mW m-2 convective heat flow.These common regions are tracked by hotspots so uplift associated with ponded mantle material is an attractive alternative.Unaffected seafloor in the North and South Atlantic continues to subside with the square root of age as expected from pure conduction.The theory of stagnant-lid convection provides good scaling relationships for heat flow.For linear viscosity,heat flow is proportional to the underlying "half-space" viscosity to the 1/3 power and the temperature to change viscosity by a factor of e to the 4/3 power.The formalism is easily modified to represent convection beneath a lid of highly viscous and buoyant cratonal lithosphere and to represent transient convection beneath thickening oceanic lithosphere.Asthenospheric mantle with linear,strongly temperature-dependent,and weakly depth-dependent viscosity is compatible with both oceanic and continental data.More complicated rheology may allow vigorous small-scale convection under most but not all old ocean basins.Still viable hypotheses require poorly understood global features,including lateral variations of asthenospheric temperature.Seismological studies have the potential to resolve the lithosphere-asthenosphere boundary,including local variations of its depth associated with small-scale conv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尺度对流 大陆 大洋岩石圈 海洋 大洋盆地 地幔物质 温度改变 数据兼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