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ree-phase Fluid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Water Modeling Experiment of Supersonic Oxygen Jet Impingement on Molten Bath in EAF 被引量:2
1
作者 Shao-chun CHEN Rong ZHU +2 位作者 Jing-she LI Chun-lai HE Ming Lü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6期589-595,共7页
By means of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oftware Fluent 6.3,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ree-dimensional three-phase fluid flow field in the molten bath of electric arc furnace (EAF) with side accessorial oxygen ... By means of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oftware Fluent 6.3,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ree-dimensional three-phase fluid flow field in the molten bath of electric arc furnace (EAF) with side accessorial oxygen lances was developed to study the transient phenomena of oxygen jet impingement on the molten steel and the molten slag. The water modeling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he impingement of the supersonic oxygen jet caused impact dent on the molten steel surface accordingly. The area of impact dent changed almost in linear relationship to flow rate of oxygen jet, which can be expressed by a deduced mathematical equ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pact force of oxygen iet and the correspondingly formed apparent static pressure on molten bath was obtained, which was in linear relationship and a direct proportion, and can also be expressed by a deduced mathematical eq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ic arc furnace oxygen jet three-phase fluid numerical simulation water modeling experiment
原文传递
Physical 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the Argon-Oxygen Decarburization Refining Process of Stainless Steel 被引量:5
2
作者 魏季和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2年第1期1-23,共23页
The available studies in the literature on physical 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the argon oxygen decarburization (AOD) process of stainless steel have briefly been reviewed. The latest advances made by the author wi... The available studies in the literature on physical 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the argon oxygen decarburization (AOD) process of stainless steel have briefly been reviewed. The latest advances made by the author with his research group have been summarized. Water modeling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fluid flow and mixing characteristics in the bath of an 18 t AOD vessel, as well as the 'back attack' action of gas jets and its effects on the erosion and wear of the refractory lining, with sufficiently full kinematic similarity. The non rotating and rotating gas jets blown through two annular tuyeres, respectively of straight tube and spiral flat tube type, were employed in the experiments. The geometric similarity ratio between the model and its prototype (including the straight tube type tuyeres) was 1:3. The influences of the gas flow rate, the angle included between the two tuyeres and other operating parameters, and the suitability of the spiral tuyere as a practical application, were examined. These latest studies have clearly and successfully brought to light the fluid flow and mixing characteristics in the bath and the overall features of the back attack phenomena of gas jets during the blowing, and have offere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fining process. Besides, mathematical modeling for the refining process of stainless steel was carried out and a new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process was proposed and developed. The model performs the rate calculations of the refining and the mass and heat balances of the system. Also, the effects of the operating factors, including adding the slag materials, crop ends, and scrap, and alloy agents; the non isothermal conditions; the changes in the amounts of metal and slag during the refining; and other factors were all considered. The model was used to deal with and analyze the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making (including ultra low carbon steel) and was tested on data of 32 heats obtained in producing 304 grade steel in an 18 t AOD vessel. The changes in the bath composition and temperature during the refining process with time can be accurately predicted using this model. The model can provide some very useful information and a reliable basis for optimizing the process practice of the refining of stainless steel and control of the process in real time and onl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inless steel argon oxygen decarburization (AOD) process fluid flow and mixing back attack phenomenon non rotating and rotating gas jets DECARBURIZATION water model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下载PDF
150 t转炉底吹工艺布置研究
3
作者 谷莹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7-19,共3页
介绍了某钢厂150转炉的底吹特点。根据水模试验,本文分析不同布置下底吹强度、不同布置下顶吹强度、不同布置下枪位对混匀时间的影响。最终确定了合理的底吹工艺布置,为双环不对称布置(内环≈0.45 D,外环≈0.55D)。
关键词 氧气转炉 转炉底吹 水模试验
下载PDF
100t转炉四孔聚合射流氧枪三相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杰杰 张旭 《冶金能源》 2023年第3期32-36,共5页
文章采用数值模拟软件Fluent,建立了一个四孔聚合射流氧枪顶吹转炉的三维模型,通过改变氧枪枪位和氧枪喷孔夹角,对转炉炼钢条件下的聚合射流与熔池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操作条件下,随着氧枪枪位的提高,射流对熔... 文章采用数值模拟软件Fluent,建立了一个四孔聚合射流氧枪顶吹转炉的三维模型,通过改变氧枪枪位和氧枪喷孔夹角,对转炉炼钢条件下的聚合射流与熔池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操作条件下,随着氧枪枪位的提高,射流对熔池的冲击直径由1.93 m增大到2.30 m、冲击深度由0.48 m降低到0.32 m,同时低枪位时射流对熔池的冲击动能大;在同一喷吹枪位下,随着氧枪喷孔夹角的增大,射流对转炉熔池的冲击直径由1.41 m增加到2.14 m、冲击深度由0.60 m降低到0.48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吹转炉 聚合射流氧枪 熔池 三相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大型转炉多孔喷头射流与熔池作用的水模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杨文远 丁永良 +3 位作者 王明林 石洪志 王涛 朱立新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19,共4页
利用 1/ 10有机玻璃模型 ,根据相似原理 ,研究了宝钢 30 0 t转炉多孔喷头射流与熔池的作用。测定了不同吹炼条件 (氧气流量、枪位高度、喷头孔数、炉容比 )下的熔池混匀时间、喷溅量、穿透深度与渣钢之间的乳化率。测定结果表明 ,氧气... 利用 1/ 10有机玻璃模型 ,根据相似原理 ,研究了宝钢 30 0 t转炉多孔喷头射流与熔池的作用。测定了不同吹炼条件 (氧气流量、枪位高度、喷头孔数、炉容比 )下的熔池混匀时间、喷溅量、穿透深度与渣钢之间的乳化率。测定结果表明 ,氧气流量、炉容比对喷溅量影响较大 ;氧气流量、枪位高度对穿透深度有重要影响。渣钢间的乳化要求有适当的枪位高度。 6孔交错布置喷头有较好的吹炼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炼钢 多孔喷头 射流 熔池 水模实验
下载PDF
唐钢50t复吹转炉水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曾亚南 李俊国 +2 位作者 韩志杰 李守章 吴雨晨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24,共4页
针对唐钢50 t复吹转炉,采用1:6.35水模型的正交试验,研究了氧枪枪型、枪位、顶吹流量和底吹流量对熔池混匀时间、穿透深度、冲击面积和喷溅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4孔氧枪相比,使用改进后的4孔变角氧枪可增加对熔池的冲击面积,降低穿透... 针对唐钢50 t复吹转炉,采用1:6.35水模型的正交试验,研究了氧枪枪型、枪位、顶吹流量和底吹流量对熔池混匀时间、穿透深度、冲击面积和喷溅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4孔氧枪相比,使用改进后的4孔变角氧枪可增加对熔池的冲击面积,降低穿透深度和炉口溅出量,缩短混匀时间。对于50 t复吹转炉实际枪位≤1.3 m,有利于缩短冶炼时间,提高冶炼强度;顶吹流量控制在13 000~14000 m^3/h,可缩短混匀时间和减少炉口溅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孔变角氧枪 转炉 水模型 混匀时间 喷溅量
下载PDF
180t转炉聚合射流流场的水力学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包丽明 刘坤 吕国成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14,共4页
采用几何相似比1∶10水模型对180 t顶底复吹转炉内射流与熔池相互作用进行模拟试验,研究了在最佳枪位(150 mm)时氧气流量(38~42 m^3/h)对均混时间的影响以及最佳顶枪流量(39 m^3/h)下聚合射流氧枪枪位(40~150 mm)对均混时间的影响。结... 采用几何相似比1∶10水模型对180 t顶底复吹转炉内射流与熔池相互作用进行模拟试验,研究了在最佳枪位(150 mm)时氧气流量(38~42 m^3/h)对均混时间的影响以及最佳顶枪流量(39 m^3/h)下聚合射流氧枪枪位(40~150 mm)对均混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射流氧枪对熔池的搅拌效果完全能达到顶底复吹的搅拌效果,如能在转炉冶炼工艺中应用,可取消底吹系统,简化转炉设备,提高转炉炉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 聚合射流 均混时间 气体流量 氧枪枪位 水模型
下载PDF
180 t转炉超音速射流和聚合射流与炼钢熔池作用的水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吕国成 包丽明 刘坤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共5页
以鞍钢180 t顶底复吹转炉为原型,设计超音速氧枪喷头进行了复吹转炉传统射流与聚合射流对熔池相互作用的水力学模型实验。超音速射流水模实验确定最佳的均混时间为12.6 s;在保持最佳顶吹气体流量的条件下,以降低枪位模拟聚合射流对熔池... 以鞍钢180 t顶底复吹转炉为原型,设计超音速氧枪喷头进行了复吹转炉传统射流与聚合射流对熔池相互作用的水力学模型实验。超音速射流水模实验确定最佳的均混时间为12.6 s;在保持最佳顶吹气体流量的条件下,以降低枪位模拟聚合射流对熔池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当氧枪枪位下降到40 mm时,均混时间为11.8 s,这说明聚合射流完全可以达到传统射流对熔池的搅拌效果,可取消底吹系统,简化转炉设备和提高转炉炉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0t顶底复吹转炉 超音速射流 聚合射流 均混时间 气体流量 氧枪枪位 水模实验
下载PDF
转炉局域搅拌和混匀效果的水模型实验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子亮 苍大强 +1 位作者 倪松明 欧阳成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5-50,共6页
为研究转炉的局域搅拌和混匀效果,以55 t转炉为原型,建立转炉水模型,在不同喷吹条件下,通过多点测量的方式,对转炉进行水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纯底吹条件下,底部中心处的混匀时间较短;顶吹条件下,底部中心处搅拌最弱;顶底复吹条件下,随... 为研究转炉的局域搅拌和混匀效果,以55 t转炉为原型,建立转炉水模型,在不同喷吹条件下,通过多点测量的方式,对转炉进行水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纯底吹条件下,底部中心处的混匀时间较短;顶吹条件下,底部中心处搅拌最弱;顶底复吹条件下,随着枪位的升高,熔池内4个测量点的混匀时间均先变小后增大,并找到平均混匀时间最短的底吹方式,在此底吹布置方式下的枪位为0.16 m时,侧壁面的上部和下部以及环流中心附近混匀效果较好,枪位为0.20 m时,底部中心处的混匀时间最短。进一步比较底吹对称布置和非对称布置下的搅拌和混匀效果可知,底吹喷嘴的非对称且集中布置更有利于改善转炉内流场,减少搅拌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钢 转炉 水模型 局域混匀效果 多点测量 搅拌弱区
下载PDF
80t转炉复吹工艺水模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同友 杨治争 +1 位作者 孙云虎 陈国威 《武钢技术》 CAS 2015年第1期28-31,共4页
针对钢厂转炉吹炼过程中频繁发生喷溅粘枪及脱磷效果不佳的现象,在实验室利用水模对80 t转炉复吹工艺进行了研究。水模试验参数包括氧枪枪头喷孔夹角、枪位、底吹布置和流量等。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几种复吹工艺优化方案:氧枪喷孔倾角从... 针对钢厂转炉吹炼过程中频繁发生喷溅粘枪及脱磷效果不佳的现象,在实验室利用水模对80 t转炉复吹工艺进行了研究。水模试验参数包括氧枪枪头喷孔夹角、枪位、底吹布置和流量等。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几种复吹工艺优化方案:氧枪喷孔倾角从现有的12°增大至13°;将底吹透气砖数减为4个,分布半径不变;保持底吹流量在200 m3/h以上;枪位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可偏高或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 氧枪喷头 复吹 水模试验
下载PDF
不锈钢AOD转炉吹炼过程中熔池混合特性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车立兵 朱宏利 +3 位作者 王新超 魏季和 史国敏 江庆元 《上海金属》 CAS 2006年第5期25-30,共6页
利用水力学模拟,对不锈钢AOD转炉吹炼过程中熔池混合特性作了初步研究。模型和原型(包括喷枪)间的几何相似比为1/4。依据喷枪内气流特性参数的理论计算确定模型吹气量,并考察了侧枪数及枪位和侧、顶吹气量对混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利用水力学模拟,对不锈钢AOD转炉吹炼过程中熔池混合特性作了初步研究。模型和原型(包括喷枪)间的几何相似比为1/4。依据喷枪内气流特性参数的理论计算确定模型吹气量,并考察了侧枪数及枪位和侧、顶吹气量对混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吹炼过程中液体循环运动活跃,熔池中不存在明显的“死区”,混合效果良好。侧吹主枪气量对熔池内液体的混合起决定性的作用,适当增大侧吹副枪气量也可使混合效率提高,而顶枪气流使混合时间延长。对应于工艺规定的顶吹氧量,对于侧枪,5枪-22·5°或27°夹角,6枪-27°夹角都能达到大体相当的良好的混合效果。得到了混合时间与主、副侧枪及顶枪气量、两相邻侧枪间夹角和侧枪数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冶炼 水力学模拟 AOD转炉 侧顶复吹过程 熔池混合特性
下载PDF
转炉聚合射流氧枪水模实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雷 沈明钢 +1 位作者 张振山 亢淑梅 《冶金能源》 2009年第5期15-17,共3页
以炼钢厂180 t转炉为原型,进行顶底复吹转炉聚合射流氧枪吹炼的水力学模拟实验。实验通过降低枪位提高射流到达液面的速度,模拟聚合射流氧枪,在优化顶底复吹参数的基础上,研究聚合射流氧枪对转炉钢液搅拌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合... 以炼钢厂180 t转炉为原型,进行顶底复吹转炉聚合射流氧枪吹炼的水力学模拟实验。实验通过降低枪位提高射流到达液面的速度,模拟聚合射流氧枪,在优化顶底复吹参数的基础上,研究聚合射流氧枪对转炉钢液搅拌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合射流氧枪可显著降低熔池均匀混合时间,其搅拌效果与顶底复吹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 聚合射流 氧枪 水力学模型
下载PDF
150t提钒转炉熔池流场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雯聃 李京社 +1 位作者 陈永峰 田东方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8-62,共5页
通过1∶6的水力学模型,对顶枪枪位、顶枪气体流量、底吹气体流量、底部供气元件的布置等影响提钒转炉混匀时间的因素进行研究和优化。确定最佳喷吹方案为:枪位183.3 mm,顶吹气体流量85.6 m3/h,底吹气体流量1.05 m3/h;最佳底枪布置方案... 通过1∶6的水力学模型,对顶枪枪位、顶枪气体流量、底吹气体流量、底部供气元件的布置等影响提钒转炉混匀时间的因素进行研究和优化。确定最佳喷吹方案为:枪位183.3 mm,顶吹气体流量85.6 m3/h,底吹气体流量1.05 m3/h;最佳底枪布置方案为:8支底枪分两组布置在转炉底部直径0.4D和0.6D的两个环上,相邻4支底枪成菱形排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钒转炉 流场优化 水力学模拟 底枪布置
下载PDF
射流式单重态氧发生器的气液两相耦合模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苏华 李守先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9-224,共6页
将气液两相耦合模型应用于射流式单重态氧发生器,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的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分析了发生器工作参数对其动力学过程的影响,发现在保持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氯气和BHP溶液的相对浓度决定了发生器动力学过程的类型。... 将气液两相耦合模型应用于射流式单重态氧发生器,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的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分析了发生器工作参数对其动力学过程的影响,发现在保持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氯气和BHP溶液的相对浓度决定了发生器动力学过程的类型。给出了利用氯气吸收速率变化曲线判定发生器动力学过程类型的方法。在原有模型基础上考虑了热效应及其对模型参数的影响,计算了水蒸气的含量。模型改进后,模拟结果更接近于实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式单重态氧发生器 气液两相耦合模型 数值模拟 热效应 水蒸气
下载PDF
150t提钒转炉模型中炉壁冲刷现象的研究
15
作者 唐雯聃 李京社 +1 位作者 陈永峰 丁小明 《工业加热》 CAS 2011年第4期57-60,共4页
通过6:1水力学模型,对150t提钒转炉中的炉壁冲刷现象进行研究。试验中,使用电导率仪连接压力探头直接测试在纯顶吹、顶底复吹和顶底复吹增加侧枪三种状况下的炉壁上的压力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氧枪喷孔之间的炉壁受到的压力更大,相对的... 通过6:1水力学模型,对150t提钒转炉中的炉壁冲刷现象进行研究。试验中,使用电导率仪连接压力探头直接测试在纯顶吹、顶底复吹和顶底复吹增加侧枪三种状况下的炉壁上的压力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氧枪喷孔之间的炉壁受到的压力更大,相对的区域受到的压力相对较小;底枪集中布置能降低顶吹气流对相应区域炉壁的冲刷,但底吹气流量不宜过大;在本试验条件下,A、B两个侧枪方案不合理,因为侧枪气流不一定能减弱炉壁冲刷,而且会增加混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钒转炉 水力学模拟 炉壁冲刷 侧枪布置
下载PDF
180t转炉底吹和顶-底复吹射流与熔池作用的水模型研究
16
作者 包丽明 吕国成 刘坤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12,共4页
根据180 t转炉的实际生产情况,以修正的Froude准数为相似准数,建立几何相似比10:1水模型,进行了四孔对称单纯底吹试验,并在最佳的底吹工艺参数下(底吹最佳位置为喷嘴所在同心圆直径:转炉熔池直径:0.3处;最佳流量为0.7 m^3/h,均混时间18.... 根据180 t转炉的实际生产情况,以修正的Froude准数为相似准数,建立几何相似比10:1水模型,进行了四孔对称单纯底吹试验,并在最佳的底吹工艺参数下(底吹最佳位置为喷嘴所在同心圆直径:转炉熔池直径:0.3处;最佳流量为0.7 m^3/h,均混时间18.2 s),通过改变顶吹氧枪的气体流量和吹炼枪位进行了顶底复吹转炉射流与熔池作用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底吹条件下,增加顶吹工艺(最佳枪位150 mm,最佳流量39 m^3/h),熔池平均的均混时间减少了5.6 s,180 t转炉顶底复吹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0 t转炉 顶底复吹 均混时间 气体流量 氧枪枪位 底吹位置 水模型
下载PDF
300t顶底复吹转炉氧枪枪位的水模型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闫心怡 沈明钢 冯超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8,共3页
研究了300 t顶底复吹转炉1:10几何相似比的水模型顶枪枪位(150~300 mm)和流量(44~48m^3/h)对钢液混匀时间的影响。模拟结果得出,最佳枪位为170 mm,最佳流量为45 m^3/h。钢厂300 t顶底复吹转炉应用结果表明,顶吹流量60 000 m^3/h和底吹流... 研究了300 t顶底复吹转炉1:10几何相似比的水模型顶枪枪位(150~300 mm)和流量(44~48m^3/h)对钢液混匀时间的影响。模拟结果得出,最佳枪位为170 mm,最佳流量为45 m^3/h。钢厂300 t顶底复吹转炉应用结果表明,顶吹流量60 000 m^3/h和底吹流量1 000 m^3/h时,当顶枪枪位由1 900 mm改进为1 700 mm时,碳氧积平均值由原来的27.94降为23.49,提高了转炉内熔池的搅拌效果,吹炼时间由原15.8 min降低至15.5 min,降低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0 t顶底复吹转炉 氧枪枪位 水模型 均混时间
下载PDF
新型双结构氧枪与转炉熔池交互行为的水模实验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国新 刘广强 +1 位作者 刘坤 李绘祥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9,共4页
以钢厂260 t顶吹炼钢转炉为研究对象,建立了1:7的物理模型,分析了新型双结构氧枪喷头与熔池作用的交互作用,讨论了不同工况下的冲击坑深度和宽度以及射流对转炉熔池的搅拌强度,并将结果与传统结构氧枪喷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型喷头... 以钢厂260 t顶吹炼钢转炉为研究对象,建立了1:7的物理模型,分析了新型双结构氧枪喷头与熔池作用的交互作用,讨论了不同工况下的冲击坑深度和宽度以及射流对转炉熔池的搅拌强度,并将结果与传统结构氧枪喷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型喷头与熔池作用形成的冲击坑深度与传统氧枪喷头的差别不大,设计流量下,枪高为H=35 de时,新型喷头形成的冲击坑深度最大为147 mm;不同枪位下,新型氧枪射流冲击坑直径比传统氧枪射流冲击坑直径平均增加22%;新型喷头的射流对熔池的搅拌效果好于传统喷头,设计流量下的最佳操作枪位为35~40 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结构氧枪 转炉熔池 冲击坑 混匀时间 水模实验
下载PDF
侧吹气流的旋转对侧顶复吹AOD转炉熔池内流体混合特性的影响
19
作者 段永彬 魏季和 《上海金属》 CAS 2007年第6期31-36,共6页
基于在保证足够高的运动相似性下对非旋转气体射流120 t侧顶复吹AOD转炉内流体混合特性的研究,利用水模拟研究了套管式螺旋板型喷枪的旋转气体射流下AOD熔池内流体的混合特性。考察了侧吹气体射流的旋转和吹气量(侧吹和顶吹)及相邻两侧... 基于在保证足够高的运动相似性下对非旋转气体射流120 t侧顶复吹AOD转炉内流体混合特性的研究,利用水模拟研究了套管式螺旋板型喷枪的旋转气体射流下AOD熔池内流体的混合特性。考察了侧吹气体射流的旋转和吹气量(侧吹和顶吹)及相邻两侧枪间夹角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吹气量下,旋转气体射流可提供更强烈的搅拌,提高混合效率。枪间夹角对流体流动和混合有更大的影响。与非旋转侧吹气流下的情况相类似,相邻两侧枪间的夹角由18°增至22.5°有利于熔池内液体的混合。顶吹气体射流会明显降低熔池内液体的混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D转炉 侧顶复吹过程 旋转气体射流 混合特性 水模拟
下载PDF
基于氧枪喷头磨损的熔池搅拌特性
20
作者 吕明 陈双平 +3 位作者 郝翊杰 邢相栋 张朝晖 郭红民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7-116,共10页
研究氧枪喷孔出口磨损程度对射流动力学参数及熔池搅拌效果的影响可以为氧枪喷头设计和冶炼工艺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建立了0°、10°和20°磨损角度氧枪自由射流几何模型,分析了喷孔出口磨损程度对射流轴向和径向动力学参数... 研究氧枪喷孔出口磨损程度对射流动力学参数及熔池搅拌效果的影响可以为氧枪喷头设计和冶炼工艺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建立了0°、10°和20°磨损角度氧枪自由射流几何模型,分析了喷孔出口磨损程度对射流轴向和径向动力学参数分布的影响,发现入口压力相同时,喷孔出口磨损程度增大,射流速度、动压和马赫数衰减加快,射流聚合程度增强。在喷孔出口0.18 m范围内,磨损后氧枪的湍动能大于未磨损氧枪,且磨损程度越大,射流湍动能越大。超过此范围后,未磨损氧枪湍动能大于磨损后氧枪。在喷孔出口1000 mm处,射流径向最大速度、动压、马赫数和湍动能均随着喷孔出口磨损程度的增大而减小。建立了120 t转炉和5孔氧枪1∶4水力学试验模型,研究了枪位和气体流量变化对不同磨损程度氧枪冲击效果和混匀时间的影响,分析了枪位和气体流量相同时氧枪喷孔出口磨损对熔池流场的影响。发现气体流量相同时,随着枪位升高,熔池冲击深度减小,冲击直径增大,混匀时间增大。枪位相同时,随着气体流量增大,熔池冲击深度和冲击直径增大,混匀时间减少。枪位和气体流量相同时,喷孔出口磨损程度增大,冲击深度和冲击直径减小,混匀时间增大,高锰酸钾溶液完全扩散时间增大。磨损角度由0°增至20°,高锰酸钾溶液完全扩散时间由47 s增至59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炼钢 喷头磨损 水模拟 熔池搅拌 混匀时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