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地区植被多样性的研究Ⅰ.寒温带针叶林区域垂直植被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关文彬 陈铁 +1 位作者 董亚杰 周以良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5期465-470,共6页
用Renyi及Hill多样性指数簇相结合的方法 ,对中国寒温带针叶林区域垂直植被的区系多样性、生活型多样性及叶级多样性进行了分析 ,将亚高山矮曲林带 (Ⅰ )、寒温性针叶疏林带 (Ⅱ )、山地上部寒温性针叶林亚带 (Ⅲ1 )、山地中部寒温性针... 用Renyi及Hill多样性指数簇相结合的方法 ,对中国寒温带针叶林区域垂直植被的区系多样性、生活型多样性及叶级多样性进行了分析 ,将亚高山矮曲林带 (Ⅰ )、寒温性针叶疏林带 (Ⅱ )、山地上部寒温性针叶林亚带 (Ⅲ1 )、山地中部寒温性针叶林亚带 (Ⅲ2 )和山地下部寒温性针叶林亚带 (Ⅲ3) ,划分为生物多样性的特殊性植被带 (Ⅰ )、过渡性植被带 (Ⅱ )及生物多样性的交汇性植被亚带 (Ⅲ1 )、稀疏性植被亚带 (Ⅲ2 )和富集性植被亚带 (Ⅲ1 ) .对Ⅰ、Ⅱ带及Ⅲ1 亚带的植被宜采取保护性经营对策 ,对Ⅲ2 、Ⅲ3亚带 ,采取恢复和提高其生物多样性 ,促进植被进展演替的经营对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植被 寒温带针叶林区 垂直植被带 多样性
下载PDF
20世纪末期大兴安岭北段林地变化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杜国明 张树文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9-65,共7页
大兴安岭北段是我国唯一的寒温带针叶林带。本文以MSS和TM影像为基本数据源,采用人机交互的方法提取该区1976年和2000年土地利用信息,分析了林地变化的特征和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与林地相关的土地利用变化类型是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的... 大兴安岭北段是我国唯一的寒温带针叶林带。本文以MSS和TM影像为基本数据源,采用人机交互的方法提取该区1976年和2000年土地利用信息,分析了林地变化的特征和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与林地相关的土地利用变化类型是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的主体;伴随着有林地的快速减少、灌木林地的大体平衡,疏林地和其他林地快速增加;林地动态变化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灌木林地的区域差异最大;在林地整体变化的整体强度上,呼玛县处于较低水平;内蒙古部分及漠河县居中,塔河县相对较高。该区林地动态变化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人类活动和森林火灾,是驱动力和约束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最后提出全球变化研究的两种基本模式:根据全球变化的特征分析全球变化的动力机制;根据全球变化的动力机制和动力要素的发展状态来预测全球变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北段 林地 GLP 寒温带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部植被演替规律探讨 被引量:16
3
作者 杜晓明 周志强 +1 位作者 张悦 周琳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2年第2期67-68,共2页
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以北为我国唯一的寒温带明亮针叶林区 ,有森林、草甸、沼泽化草甸、沼泽、泡沼等多种自然景观 ,生物多样性较复杂 ,植被动态变化可分为森林植被演替和湿地植被演替。探讨这些规律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北部 植被演替 规律
下载PDF
长白山山地寒温针叶林带主要林型的细根生物量与土壤养分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赵莹 金慧 +4 位作者 尹航 赵伟 陈庆红 秦立武 代玉红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91-94,共4页
以长白山山地寒温针叶林带为研究对象,选取4种不同林型(典型云冷杉林、红松云冷杉林、亚高山型落叶松林、落叶松林)分析林内细根生物量与土壤养分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细根生物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0—10cm土层细根生物量富... 以长白山山地寒温针叶林带为研究对象,选取4种不同林型(典型云冷杉林、红松云冷杉林、亚高山型落叶松林、落叶松林)分析林内细根生物量与土壤养分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细根生物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0—10cm土层细根生物量富集,亚高山型落叶松林〉红松云冷杉林〉典型云冷杉林〉落叶松林,10~20cm土层细根生物量为典型云冷杉林〉落叶松林〉亚高山型落叶松林〉红松云冷杉林;细根生物量与土壤养分的偏相关分析显示:0~10cm土层的细根生物量与土壤养分无显著相关性,10~20cm土层细根生物量能有效地改善土壤有机质及氮素营养水平,均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性,与土壤全P、全K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山地寒温针叶林带 细根生物量 土壤养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