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grated Approach to the Vital Mechanism Theory and Ant Colony Algorithm for Optimized Land Use Alloc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Liangjiang New Area in Chongqing
1
作者 LI Yuan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7年第5期59-63,66,共6页
Optimal allocation of land use is essential to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However,research on such allocations in development zones is limited.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land use allocation method... Optimal allocation of land use is essential to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However,research on such allocations in development zones is limited.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land use allocation method for development zones and tests its feasibility.Based on prior research,this study predicts the developmental stage of a development zone and sets the objective functions and constraint conditions accordingly.This paper then measures the convers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nd use types in an unit according to the land use suitability results and the vital mechanism theory and uses the ant colony algorithm to construct a land use optimization model on the basis of this conversion relatonship.The model is then applied successfully to a case study of the Liangjiang New Area,Chongqing,China.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ital mechanism theory better refl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use types.The economic benefits increase 3.5 times and compactness improves by 46.5%between the initial year(2009)and the optimized year(2020),after the proposed model is appl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velopment zone Optimized land use liangjiang new area
下载PDF
Measurement of Urban Economic Gravity of China’s Three Major Agglomeration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2
作者 Yang Weizhong Mei Guohui +4 位作者 Yu Jian Tao Yana Li Kang Yang Xiaoxuan Editage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19年第6期53-67,共15页
This paper adopts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economic linkage and the modified urban economic gravity model to conduc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gravity among cities in China’s three major urban agglomerat... This paper adopts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economic linkage and the modified urban economic gravity model to conduc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gravity among cities in China’s three major urban agglomerations,including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the Yangtze River Delta,and the Pearl River Delta.The results show that,despite the ever-tightening economic linkages among cities in the urban agglomerations,the development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falls behind that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the Pearl River Delta in terms of coordination,closeness,and balance.The economic linkages among cities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re not as cohesive as they could be and display a significant“siphon effect”through Beijing and Tianjin as well as a prominently unidirectional economic flow.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efforts should be put into directing the orderly flow of resources from Beijing and Tianjin to cities in Hebei and promoting a balanced economic flow among cities,thus facilitating the coordina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AGGLOMERATION measure of URBAN economic GRAVIT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Xiongan new area
下载PDF
雄安新区缩小与北京公共服务差距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3
作者 柳天恩 田梦颖 孙雨薇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6,共10页
雄安新区缩小与北京公共服务差距,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前提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本质要求,在推进共同富裕、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中发挥着引领带动作用。七年来,雄安新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 雄安新区缩小与北京公共服务差距,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前提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本质要求,在推进共同富裕、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中发挥着引领带动作用。七年来,雄安新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教育、医疗、社保、就业、住房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然而由于经济发展阶段不同,雄安新区与北京公共服务差距依然较大,存在资源分布不均衡、北京功能疏解有阻力、雄安自身供给能力不足、共建共享机制不健全等难题。建议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从优化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完善承接配套政策体系、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几个方面着手,率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动态扩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公共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京津冀 协同发展 公共服务 区域协调
下载PDF
都市圈内部城市间的韧性互动逻辑及响应路径
4
作者 王文彬 卫鹏飞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0,共7页
推进都市圈内部城市间的良性互动既是建设现代化都市圈的应有之义,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扩散—回浪效应”旨在凸显某个经济主体对邻近地区的多重影响,借此可剖析都市圈内部核心城市与外围城市间的互动网络,并引入韧性治... 推进都市圈内部城市间的良性互动既是建设现代化都市圈的应有之义,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扩散—回浪效应”旨在凸显某个经济主体对邻近地区的多重影响,借此可剖析都市圈内部核心城市与外围城市间的互动网络,并引入韧性治理理论,共同搭建都市圈内部城市间的韧性互动框架。研究发现,都市圈内部城市间的韧性互动逻辑为结构共生、功能互补、资源承接与成果共享,城市规模差序、产业柔韧分工、创新优势溢出与公共服务普惠则深刻诠释了都市圈内部核心城市与外围城市间的韧性互动关系。立足实践,应从政府引导、产业支撑、数字赋能和文化凝聚等方面助力都市圈内部城市间的良性韧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治理 现代化都市圈 区域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
下载PDF
中国海上油气田海域整体开发新模式的提出与探索——以渤海油田为例
5
作者 米立军 范廷恩 +2 位作者 苑志旺 付殿福 段瑞凯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101,共8页
中国海上油气面临低品位储量占比持续增加、主力油田高含水且稳产难、工程设施局部饱和及地下资源与地面工程亟待整体协同等问题,特别是在“双碳”战略下,传统的开发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下需求。提出了海域整体开发新模式,即将单个海域作... 中国海上油气面临低品位储量占比持续增加、主力油田高含水且稳产难、工程设施局部饱和及地下资源与地面工程亟待整体协同等问题,特别是在“双碳”战略下,传统的开发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下需求。提出了海域整体开发新模式,即将单个海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时空域协同统筹地下油气资源“一网”与地面工程“五网”(油、气、水、电、信),构建协同、共享、高效、绿色的开发新模式。以渤海油田为例,系统梳理地下油气资源和地面工程设施特征,构建地下油气资源“一网”和地面工程设施“五网”,开展“一网”+“五网”协同方案研究,优化了多项现有工程设施,统筹了多个新建工程设施预留,提出多项未来工程设施整体布局,推动向标准化、移动共享、绿色开发转型升级,助力渤海油田高质量上产稳产4000万吨。海域整体开发模式是支撑海上油田增储上产稳产的前瞻性探索,为国内外海上其他油气田高质量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气田 海域整体开发 新模式 地下资源网 地面工程网 时空域协同
下载PDF
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立群 孙久文 +2 位作者 肖金成 张云 陈文晖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23年第2期1-10,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应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以做强自身为基础,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着力应对好三重压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要全面落实好扩大内需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应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以做强自身为基础,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着力应对好三重压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要全面落实好扩大内需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五个方面的阐述,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进一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具体任务出发,赋予区域协调发展新的内涵。此外,还应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区域协调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城市群 都市圈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数字经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抓手与雄安新区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可云 庄宗武 《金融理论探索》 2023年第6期10-19,共10页
数字经济为缩小区域差距、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然而,各地区在数字经济的应用基础和产出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为区域协调发展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若不能及时缩小地区间数字经济差距,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构建将面临更... 数字经济为缩小区域差距、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然而,各地区在数字经济的应用基础和产出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为区域协调发展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若不能及时缩小地区间数字经济差距,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构建将面临更多难以克服的阻力。本文主要以京津冀地区为样本,研究京津冀数字经济差距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对数字经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雄安新区数字经济发展与京津冀协同的重点。主要启示在于,要充分重视数字经济差距这一区域经济新风险,发挥各地数字经济合力,促进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京津冀协同发展 雄安新区 差距 新动能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研究
8
作者 李盼道 寇光彩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16-125,共10页
文章以农村社会结构为研究对象,以农村社会结构变迁为研究主题,以文献研究为基础,以经验研究为补充,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历程划分为两大阶段,系统描述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深刻阐释我国农村社会... 文章以农村社会结构为研究对象,以农村社会结构变迁为研究主题,以文献研究为基础,以经验研究为补充,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历程划分为两大阶段,系统描述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深刻阐释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基本规律,充分展现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历史发展趋势。研究认为,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呈现出政治经济二元化、凝固化和身份化的特点;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现代化和新兴化的特点。其变迁趋势呈现出传统阶层趋向转型、知识和技术型阶层稳步成长、新兴阶层逐步壮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结构 新型城镇化 乡村振兴战略 城乡协调发展 资源均衡配置
下载PDF
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阜阳城市圈协同发展评价研究
9
作者 张泉 李笑盈 聂慧娟 《住宅产业》 2023年第11期17-21,共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阜阳城市圈进入了新发展阶段。本文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三方面构建阜阳城市圈协同发展评价体系,再对2019-2021年阜阳城市圈10个县市的分项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阜阳城市圈进入了新发展阶段。本文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三方面构建阜阳城市圈协同发展评价体系,再对2019-2021年阜阳城市圈10个县市的分项指标、整体协同度和引力值进行测算,分析阜阳城市圈的协同发展水平。从加强政府合作交流、统筹区域产业布局、促进交通互联互通三方面提出阜阳城市圈协同发展对策,为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构建一流发展新格局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 新发展格局 高质量发展 协同发展水平 阜阳城市圈
下载PDF
重庆市两江新区生态城市规划思考
10
作者 李文哲 宗会明 吴函颖 《环境影响评价》 2023年第2期35-40,共6页
通过分析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经验,从生态城镇空间结构,城镇生态廊道打造与旧城区生态改造三个方面展开两江新区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思考,提出规划建设思路和方案,并指出两江新区未来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有机模式。
关键词 两江新区 生态城市规划 生态发展观
下载PDF
基于产业差异的工业企业集约用地效益测度研究——以重庆两江新区工业开发区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伟 李晓华 +2 位作者 张海珍 廖和平 朱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9-106,共8页
为探索工业企业集约用地效益测度的有效方法,提高集约用地效益,采用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统计分析与数学模型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企业投入率、产出率、税收率、企业影响力等维度构建了一套工业企业集约用地效益测度指标体系,并基于... 为探索工业企业集约用地效益测度的有效方法,提高集约用地效益,采用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统计分析与数学模型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企业投入率、产出率、税收率、企业影响力等维度构建了一套工业企业集约用地效益测度指标体系,并基于不同产业的差异并考虑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设置了各指标权重,对研究区工业企业集约用地效益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研究区成立的时间短,土地供应、利用与监管等机制不健全,研究区工业企业集约用地效益整体不高,亟需建立贯通土地供应与利用全过程的多部门联动的监管机制.研究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反映区域产业发展实际,方法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企业 集约用地 效益测度 产业差异 两江新区工业开发区
下载PDF
基于L-V模型的重庆两江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协同发展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伟 李晓华 +2 位作者 张海珍 廖和平 褚远恒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8-74,共7页
为探索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之间的竞争与协同互动发展的内在机制,借鉴生物学共生理论,采用LV模型分析、非线性最小二乘、调查访谈等方法分析了两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机制,以两江新区为实证分析估算了L-V模型及离散转化模型的相关参... 为探索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之间的竞争与协同互动发展的内在机制,借鉴生物学共生理论,采用LV模型分析、非线性最小二乘、调查访谈等方法分析了两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机制,以两江新区为实证分析估算了L-V模型及离散转化模型的相关参数值,并对模型的均衡点和稳定性予以分析并得到均衡点的稳定性特征值;结果表明L-V模型能较好地契合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机制研究,两产业之间存在互利共生、互为支撑,实现共同升级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现代制造业 L-V模型 协同发展 两江新区
下载PDF
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42
13
作者 李国平 宋昌耀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56,共10页
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高质量发展是雄安新区开发建设的内在要求。为实现雄安新区的发展定位,雄安新区应当采取优质承接战略、枢纽城市战略、创新发展战略和智慧宜居战略等四大战略,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疏... 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高质量发展是雄安新区开发建设的内在要求。为实现雄安新区的发展定位,雄安新区应当采取优质承接战略、枢纽城市战略、创新发展战略和智慧宜居战略等四大战略,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是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打造枢纽城市是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创新发展是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智慧宜居是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雄安新区的高质量发展将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也将对国内外新区新城建设提供示范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高质量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实践与思考——基于湖北省襄阳市4个典型村的调查 被引量:18
14
作者 胡银根 廖成泉 刘彦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98-103,共6页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及其路径探索的不断深入,农村就地城镇化已成为理论和政策研究的热点。文章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内涵,并通过对湖北省4个典型农村的调研,在分析其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若干建...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及其路径探索的不断深入,农村就地城镇化已成为理论和政策研究的热点。文章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内涵,并通过对湖北省4个典型农村的调研,在分析其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若干建议:农村就地城镇化应有序推进;增强农村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农村就业的比较利益;建立合理的农村建设投融资机制;扩大镇级政府行政管理权限,探索建立资源"贡享对等"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村 就地城镇化 城乡统筹发展
下载PDF
雄安新区精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思考 被引量:19
15
作者 武义青 柳天恩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69,共6页
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首要任务,规划建设河北雄安新区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在准确识别北京非首都功能和前瞻分析雄安新区... 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首要任务,规划建设河北雄安新区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在准确识别北京非首都功能和前瞻分析雄安新区功能需求的基础,雄安新区建设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需要做好"七个结合",抓紧制定承接方案和配套政策,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制定差异化的政绩考核标准,增强承接"引力",高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推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北京 非首都功能 区域功能定位 功能疏解 京津冀协同发展 大城市病 新区建设
下载PDF
多中心背景下大都市区空间战略转型的国际经验与启示——基于轨道交通与新城建设的视角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道勇 贾东 任利剑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7-55,共9页
"多中心"空间体系是应对持续快速城镇化、高密度、连绵发展带来的发展压力的重要手段,而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协调建设是构建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关键。文章选取东京、新加坡、巴黎作为研究个案,分析其空间体系发展的特点,探究轨道... "多中心"空间体系是应对持续快速城镇化、高密度、连绵发展带来的发展压力的重要手段,而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协调建设是构建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关键。文章选取东京、新加坡、巴黎作为研究个案,分析其空间体系发展的特点,探究轨道交通与新城成长的路径,从空间战略整合、投资建设运营及规划实施与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基于此提出对我国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发展的启示,以期为当前的政府决策和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新城:大部市区 协调发展
下载PDF
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视野下的雄安新区发展方向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国平 宋昌耀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3-140,共8页
城市发展离不开其所根植的区域环境,雄安新区的高质量发展应当在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视角下明确方向。本文在梳理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特征与规律的基础上,从城市群规模、结构、职能、联系、质量和治理六个维度分析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差... 城市发展离不开其所根植的区域环境,雄安新区的高质量发展应当在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视角下明确方向。本文在梳理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特征与规律的基础上,从城市群规模、结构、职能、联系、质量和治理六个维度分析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差距与不足,进而从实现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目标的角度出发,提出品质雄安、创新雄安、融汇雄安、韧性雄安、数字雄安“五个雄安”战略方向。这对于“十四五”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及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而言,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雄安新区 城市群 协同发展
下载PDF
新时代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任务初探 被引量:17
18
作者 孙久文 夏添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24,共10页
"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三地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交通一体化水平显著提高,环境质量出现较大改善,产业协同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逐步打牢。作为协同发展的"牛鼻子",疏解北京非首... "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三地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交通一体化水平显著提高,环境质量出现较大改善,产业协同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逐步打牢。作为协同发展的"牛鼻子",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任重道远。北京"大城市病"的矛盾凸显,产业升级面临巨大压力,减量发展需要有新的思维。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任务,包括加快推进产业升级,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加快推进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加快构建环境共治与补偿的制度机制,加快推进雄安新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非首都功能疏解 雄安新区建设
下载PDF
国家级新区辐射带动力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解——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 被引量:10
19
作者 范巧 王成纲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0-89,116,共11页
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结合绝对经济联系和引力模型等理念和方法,评价了重庆两江新区对重庆市内区县发展的辐射带动程度。通过设定和试算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3种空间计量模型,优选出空间误差模型用于评估重庆两江新区辐射带动力的主要影响... 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结合绝对经济联系和引力模型等理念和方法,评价了重庆两江新区对重庆市内区县发展的辐射带动程度。通过设定和试算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3种空间计量模型,优选出空间误差模型用于评估重庆两江新区辐射带动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力度。结果显示:重庆两江新区辐射带动重庆市内区县的拉力效应不太稳定、推力效应尚未形成,但综合推拉力效应呈上升趋势,表明重庆两江新区具有成为增长极的潜力;重庆两江新区对重庆市内区县的辐射带动力主要受到消费、投资、财政投入、城镇居民收入提升以及利用内资等因素的正向影响,受到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城镇化率等因素的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重庆两江新区 辐射带动力
下载PDF
香港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历程与启示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坚 潘国庆 +1 位作者 李和平 王超深 《城市交通》 2018年第4期43-50,共8页
轨道交通是大都市区多中心结构形成的重要支撑条件。香港作为典型的高密度都市,在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耦合协调发展,尤其是轨道交通引导和支撑新城发展方面拥有大量的实践经验。从轨道交通与新城发展的相互关系视角将香港新城发展划分为... 轨道交通是大都市区多中心结构形成的重要支撑条件。香港作为典型的高密度都市,在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耦合协调发展,尤其是轨道交通引导和支撑新城发展方面拥有大量的实践经验。从轨道交通与新城发展的相互关系视角将香港新城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在分析香港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状况的基础上,梳理香港轨道交通的管理经营模式。系统归纳香港轨道交通近期、中长期规划方案,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梳理轨道交通与新城发展协调策略。最后,总结提出香港轨道交通规划引领新城布局、建设综合开发、运营共享互通等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大都市区 新城 协调发展 经营模式 香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