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species of Cymbasoma Thompson, 1888(Copepoda: Monstrilloida) from the Fujian coast, China
1
作者 LIAN Xiping TAN Yehui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5期1708-1713,共6页
A new monstrilloid copepod species, Cymbasoma cheni sp. nov., from Meizhou Bay (an embayment in Fujian Province, southeastern China) is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The diagnostic character of the new species is the str... A new monstrilloid copepod species, Cymbasoma cheni sp. nov., from Meizhou Bay (an embayment in Fujian Province, southeastern China) is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The diagnostic character of the new species is the structure and armature of the fi fth leg, which is represented by a single lobe armed with three naked setae subequal in length. The new species closely resembles Cymbasoma bowmani Suárez- Morales and Gasca, 1998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fi fth legs, and the body proportions, including total body length, and relative lengths of the cephalothorax and the genital double somite. However, Cymbasoma cheni sp. nov. is distinguished by lack of cuticular ornamentation on the cephalothorax, the position of the oral papilla,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fi fth leg with three naked setae. Although the structure of the fi fth legs is similar in Cymbasoma cheni sp. nov. and Cymbasoma quintanarooense (Suárez-Morales, 1994), the new species can be easily distinguished from Cymbasoma quintanarooense by the relative length of the antennule, diff erences in the genital double-somite and the ovigerous spines, and the shape of ocelli. This is the sixth record of this genus from China s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epoda Monstrilloida Cymbasoma NEW SPECIES Fujian COAST
下载PDF
Comparison on ec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repanopus bispinosus (Copepoda:Calanoida) between two populations in Burton Lake and Fletcher Lake, two Antarctic lagoons
2
作者 Wang Zipan Secon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Hangzhou 310012, China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4期613-624,共12页
Calanoida copepod, Drepanopus bispinosus occurred in both saline lakes, Burton ( S=40) and Fletcher ( S = 56) in Vestfold Hills, Antarctica. Evident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populations in biology and physiology were o... Calanoida copepod, Drepanopus bispinosus occurred in both saline lakes, Burton ( S=40) and Fletcher ( S = 56) in Vestfold Hills, Antarctica. Evident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populations in biology and physiology were observed in September and December, 1984. The population in the Burton lake was denser with stronger body and more tolerant to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than that in the Fletcher Lake, reflecting their possible differences of genetic or nongenetic adaptation. The population in the Burton lake has been adaptated to the lake environment, and the population in the Flethcer Lake is in the acclimatization course in the lake habit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o Antarctic lagoons between two populations in Burton Lake and Fletcher Lake copepoda
下载PDF
渤海浮游动物群落生态特点 Ⅱ.桡足类数量分布及变动 被引量:44
3
作者 毕洪生 孙松 +1 位作者 高尚武 张光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7-185,共9页
用 1 959年全国海洋普查浮游动物中网样品分析渤海浮游动物 ,尤其是中小型浮游动物的数量分布及变动特点。结果表明 ,渤海浮游动物全年平均丰度为 384 1 ind/ m3,最大 33756ind/ m3,最小 6.5ind/ m3。其中桡足类年平均密度为 34 1 3ind/... 用 1 959年全国海洋普查浮游动物中网样品分析渤海浮游动物 ,尤其是中小型浮游动物的数量分布及变动特点。结果表明 ,渤海浮游动物全年平均丰度为 384 1 ind/ m3,最大 33756ind/ m3,最小 6.5ind/ m3。其中桡足类年平均密度为 34 1 3ind/ m3,是数量的主要构成者。渤海浮游动物主要的高峰期出现在夏季 ,此外春、秋两季各自有一个小的高峰。春季峰主要是由双毛纺锤水蚤 ( Acartia bifilosa)的大量繁殖造成 ,秋季峰主要是由拟长腹剑水蚤 ( Oithona similis)构成 ,夏季峰是由于小拟哲水蚤 ( Paracalanus parvus)、强额拟哲水蚤 ( Paracalanus crassirostris)、拟长腹剑水蚤等多种桡足类和一些幼虫大量繁殖造成。渤海浮游动物季节演替比较明显 ,双毛纺锤水蚤、墨氏胸刺水蚤 ( Centropagesmcmmurrichi)和中华哲水蚤 ( Calanussinicus)是春季的优势种 ;小拟哲水蚤、拟长腹剑水蚤、近缘大眼剑水蚤 ( Corycaeusaffinis)和太平洋纺锤水蚤( Acartia pacifica)是夏季的优势种 ;拟长腹剑水蚤、真刺唇角水蚤 ( Labidocera euchaeta)等是秋季的优势种。数量的水平分布同温度的水平分布趋势基本一致 ,同盐度趋势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桡足类 丰度 季节变动
下载PDF
胶州湾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 被引量:64
4
作者 张志南 周红 +1 位作者 于子山 韩洁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9-147,共9页
1995年 5月— 1 996年 1月 ,在胶州湾北部软底水域进行每 2月一次的调查。结果表明 ,小型底栖生物的年平均丰度为 1 .51× 1 0 6ind/m2 ,最高值出现在 95B1和 95B2站 ,分别为 2 .73× 1 0 6 和 2 .75× 1 0 6ind/m2 ,最低... 1995年 5月— 1 996年 1月 ,在胶州湾北部软底水域进行每 2月一次的调查。结果表明 ,小型底栖生物的年平均丰度为 1 .51× 1 0 6ind/m2 ,最高值出现在 95B1和 95B2站 ,分别为 2 .73× 1 0 6 和 2 .75× 1 0 6ind/m2 ,最低值出现在 95B3站 ,数量为 0 .46× 1 0 6ind/m2 。小型底栖生物的年平均生物量为 1 .32 g/m2 (干重 )。皮尔逊相关分析表明 ,小型生物的数量与以碳和氮表示的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呈负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 0 .969和 - 0 .947(P <0 .0 5)。共鉴定出 1 4个小型生物类群。自由生活的海洋线虫占总数量的 86.6% ,底栖桡足类居第 2位 ,占总数量的 5.7%。按生物量 ,海洋线虫 (35.9% )、介形类 (32 .6% )、多毛类 (1 3.7% )和桡足类 (8.3% )共同构成小型动物的优势类群 ,80 %以上的小型生物分布在 0— 2cm以浅表层内。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生物 自由生活海洋线虫 底栖桡足类 丰度 生物量 胶州湾
下载PDF
鲢鱼对淡水浮游植物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郎宇鹏 朱琳 +4 位作者 刘春光 李涛 朱小山 赵乐军 孙红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9期683-686,共4页
为分析滤食性鲢鱼对浮游植物的控制作用,分别在室内(30L水箱)和室外(2m×2m×1.5m试验池)对鲢鱼的滤食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鲢鱼对蓝藻和桡足类浮游动物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室内27~35g.m-3,室外50g.m-3的鲢鱼投放... 为分析滤食性鲢鱼对浮游植物的控制作用,分别在室内(30L水箱)和室外(2m×2m×1.5m试验池)对鲢鱼的滤食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鲢鱼对蓝藻和桡足类浮游动物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室内27~35g.m-3,室外50g.m-3的鲢鱼投放密度使蓝藻在浮游植物中所占比例明显下降;鲢鱼对浮游植物的摄食率随藻类密度增大而升高。投放鲢鱼是控制富营养化水体中蓝藻水华的有效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鲢鱼 浮游植物 富营养化 生物操纵 蓝藻 桡足类
下载PDF
典型河口浮游动物种类数及生物量变化趋势的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张达娟 闫启仑 王真良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6-540,共5页
依据国家海洋局2004—2006年每年5月和8月的黄河口、长江口和珠江口生态监控区浮游动物的监测结果,对上述河口浮游动物和桡足类种类数及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将结果与历史资料进行同测区、同季节的对比。结果表明,与全国海... 依据国家海洋局2004—2006年每年5月和8月的黄河口、长江口和珠江口生态监控区浮游动物的监测结果,对上述河口浮游动物和桡足类种类数及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将结果与历史资料进行同测区、同季节的对比。结果表明,与全国海洋普查时期相比,2006年黄河口浮游动物种类数下降了50.6%,桡足类种类数下降了53.3%;桡足类在浮游动物中所占比重由1985年的42.4%下降到2006年的32.6%。长江口浮游动物种类数有所上升,但是桡足类种类数由1985年的62种降低到2006年的37种;桡足类在浮游动物中的比重从1958年的54.2%降低到2006年的42.5%。珠江口桡足类在浮游动物中所占的比例由1959年的59.3%下降到54.4%,未发生明显变化。黄河口春季、夏季浮游动物生物量上升趋势不明显,夏季增幅较小;长江口自2000年以后春季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528.36mg/m3,是1958年的2.4倍,2005年与2006年夏季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别是1958年的2.2和2.7倍,增加趋势十分明显;珠江口春季浮游动物生物量上升趋势最为显著,2004—2006年3年春季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是1959年同期的5.7—8.7倍,1981年、2006年夏季生物量分别比1959年增加了3.1倍和11倍。就这3个河口生物量变化趋势看,珠江口生物量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长江口次之,黄河口变化幅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 浮游动物 桡足类 种类 生物量
下载PDF
湛江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周年变化 被引量:11
7
作者 龚玉艳 张才学 +4 位作者 陈作志 叶丽娣 陈伟杰 王伟荣 孙省利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6-55,共10页
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对湛江湾浮游动物进行了周年调查,研究了其群落结构的周年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共检出浮游动物87种和29类浮游幼虫,隶属于16大类群,群落结构主要由桡足类(30种)、浮游幼虫(29类)和原生动物(23种)所组成,分... 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对湛江湾浮游动物进行了周年调查,研究了其群落结构的周年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共检出浮游动物87种和29类浮游幼虫,隶属于16大类群,群落结构主要由桡足类(30种)、浮游幼虫(29类)和原生动物(23种)所组成,分别占总种类数的25.86%、25.00%和19.83%。浮游动物种类数以4月最多,2月和3月最少,4~9月的总种类数均高于其他月份。湛江湾浮游幼虫以底栖动物幼虫为主,在4月种类最多,5月丰度最高,4~7月为湛江湾海洋动物的繁盛时期。浮游动物优势种共有22种(类),其中浮游幼虫9类,原生动物7种,桡足类3种,水母类、毛颚类、被囊类各1种,以12月、4月和5月优势种最多(8种),2月最少(2种),无全年优势种,群落结构明显趋于小型化。各相邻月份的共有种类数在18~33种,物种更替率R的范围为37.25%~73.61%,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J及丰富度d的年均值较低,分别为2.64、0.54和3.32。在调查期间,湛江湾浮游动物丰度出现了3个高峰,且分别由不同的浮游动物类群组成,其中12月份的高峰主要由原生动物组成,2月份的高峰主要由桡足类组成,而5月份的高峰则主要由浮游幼虫组成,3大类群共同主导湛江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浮游动物生物量仅在2月和9月出现高峰,呈现月份双峰型变化。湛江湾浮游动物的周年变化主要受水温、食物及摄食压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桡足类 原生动物 浮游幼虫 湛江湾
下载PDF
亚热带喀斯特水库桡足类和枝角类动物群落季节变化——以贵州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陈椽 龙胜兴 +4 位作者 任启飞 马健荣 王叁 李荔 李秋华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0年第1期55-61,共7页
2008年至2009年对贵州红枫湖(HF)、百花湖(BH)、阿哈水库(AH)的桡足类和枝角类动物进行4次采样调查,共发现桡足类5科11属19种,其种包含一未定种。枝角类5科9属14种。三个水库中都存在的桡足类优势种为绿色近剑水蚤、叶片剑水蚤、短尾温... 2008年至2009年对贵州红枫湖(HF)、百花湖(BH)、阿哈水库(AH)的桡足类和枝角类动物进行4次采样调查,共发现桡足类5科11属19种,其种包含一未定种。枝角类5科9属14种。三个水库中都存在的桡足类优势种为绿色近剑水蚤、叶片剑水蚤、短尾温剑水蚤;枝角类的优势种为长刺溞、长额象鼻溞;角突网汶溞。桡足类和枝角类的总密度在红枫湖为春季最高,秋季次之,夏季最低;在百花湖为夏季最高,秋季次之,冬季最低;在阿哈水库为春季最高,秋季次之,夏季最低。三个水库季节生物多样性比较:春季的多样性是AH>BH>HF;夏季和冬季是BH>AH>HF;秋季是AH>HF>BH。季节性气候变化和污染是影响桡足类和枝角类动物群落变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水库 动物群落 桡足类 枝角类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钱塘江流域浮游甲壳动物的分布与季节变化 被引量:8
9
作者 俞建 于海燕 +3 位作者 姚建良 蔡桢 薛俊增 吴惠仙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71,共11页
为了阐明钱塘江流域主要河段水生态环境状况,2006年在钱塘江的干流及支流设置10个监测采样点,按季节采集浮游甲壳动物。标本分析显示,共采集浮游甲壳动物到32种,其中枝角类5科19种,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分别为7种、9种、8种和6种,优... 为了阐明钱塘江流域主要河段水生态环境状况,2006年在钱塘江的干流及支流设置10个监测采样点,按季节采集浮游甲壳动物。标本分析显示,共采集浮游甲壳动物到32种,其中枝角类5科19种,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分别为7种、9种、8种和6种,优势种为远东裸腹溞(Moina weismanni)、短尾秀体溞(Diaphanosoma brachyurum)和脆弱象鼻溞(Bosmina fatalis);桡足类共鉴定3目13种,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分别为3种、4种、5种和10种,优势种为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和棘尾刺剑水蚤(Acanthocyclops bicuspidatus)。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枝角类的密度分别为1.0、9.0、7.5和2.0 ind/L,生物量分别为0.005、1.195、1.254和0.330 mg/L;桡足类的密度分别为30.2、54.7、167.6、45.9 ind/L,生物量分别为1.53、1.56、4.65和0.89 mg/L。枝角类和桡足类的密度和生物量的最大点都出现在浦阳江的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塘江 枝角类 桡足类 空间分布 季节变化
下载PDF
上海淀山湖浮游桡足类群落组成与季节变动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赖伟 李逸平 堵南山 《水生生物学报》 CAS 1987年第2期173-183,共11页
本文报道了1984年2月至1985年2月上海淀山湖浮游桡足类的群落及优势种数量季节变动的调查结果。在淀山湖共获得11种浮游桡足类,隶属2目5科10属;根据各种类出现的月份,可以把这11种桡足类划分成4种类型,终年出现型、夏秋季型、冬春季型... 本文报道了1984年2月至1985年2月上海淀山湖浮游桡足类的群落及优势种数量季节变动的调查结果。在淀山湖共获得11种浮游桡足类,隶属2目5科10属;根据各种类出现的月份,可以把这11种桡足类划分成4种类型,终年出现型、夏秋季型、冬春季型和畏严冬型;在湖泊敞水区的浮游桡足类,年数量变动曲线有春季、夏季以及秋季三次高峰,秋季高峰比春季、夏季高峰更突出,持续时间约两个月;中华窄腹剑水蚤、汤匙华哲水蚤、广布中剑水蚤和近邻剑水蚤这4个优势种制约了桡足类群落总数量的季节消长。浮游桡足类生物量的季节变动有4次高峰,春季及秋季高峰出现时间迟于总数量高峰,其原因是数量高峰期桡足类群落中含有约80—90%的幼体,幼体成长之后方能达到生物量高峰期。本文还就影响浮游桡足类群落数量、生物量的生态因子作了初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群 桡足类 秋季 春季 生物量 群落数量 幼体 群落组成 优势种 季节变动
下载PDF
千岛湖浮游甲壳类群落结构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盖建军 王丽卿 +4 位作者 刘其根 陈马康 陈来生 任丽萍 洪荣华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0-565,共6页
研究了浙江千岛湖2004年浮游甲壳类的群落结构组成及现存量的时空变化。千岛湖浮游甲壳类主要由33种组成,其中桡足类14种,优势种为右突新镖水蚤(Neodiaptomus schmackeri)、特异荡镖水蚤(Neutrodiaptomus tumidus)、球状许水蚤(Schmacke... 研究了浙江千岛湖2004年浮游甲壳类的群落结构组成及现存量的时空变化。千岛湖浮游甲壳类主要由33种组成,其中桡足类14种,优势种为右突新镖水蚤(Neodiaptomus schmackeri)、特异荡镖水蚤(Neutrodiaptomus tumidus)、球状许水蚤(Schmackeria forbes)、近邻剑水蚤(Cyclops vicinuss)等;枝角类19种,优势种为透明溞(Daphnia hyaline)、象鼻溞(Bosminaspp)、短尾秀体溞(Diaphanosoma brachyurum)等。桡足类年平均密度为8.26±1.25 ind/L,年均生物量为0.13±0.09 mg/L,物种多样性指数为1.88;枝角类年平均密度为5.27±1.33 ind/L,年均生物量为0.42±0.23 mg/L,物种多样性指数为3.03。桡足类和枝角类密度均在8月份出现峰值,分别为42.76 ind/L和30.57 ind/L;水平分布上,千岛湖浮游甲壳类现存量在Ⅰ站点(宅上)最高,生物密度和生物重量分别达130.83 ind/L、7.83 mg/L,Ⅵ站点(湖村岛)最低,生物密度和生物重量仅有25.20 ind/L和2.93 mg/L。垂直分布以离水表8 m的生物量最高,分别为242.27 ind/L、13.98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岛湖 枝角类 桡足类 生物密度 生物量
下载PDF
虾池中桡足类及其休眠卵携带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初步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家松 董双林 +3 位作者 董云伟 闫冬春 田相利 刘相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5-408,412,共5页
探讨对虾白斑综合症(White Spot Syndrome WSS)与虾池中桡足类之间的关系,于2003年5~10月份,在暴发过对虾白斑综合症的池塘中采集桡足类样品共128个,并从冬季底泥样品分离出桡足类休眠卵样品20个,以及此种休眠卵孵化得来的桡足... 探讨对虾白斑综合症(White Spot Syndrome WSS)与虾池中桡足类之间的关系,于2003年5~10月份,在暴发过对虾白斑综合症的池塘中采集桡足类样品共128个,并从冬季底泥样品分离出桡足类休眠卵样品20个,以及此种休眠卵孵化得来的桡足类幼体样品5个。利用PCR斑点杂交法以及巢式PCR法检测样品中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携带情况。结果表明,5~10月份桡足类样品中均能检测到阳性样品,总的阳性率为56.3%;其中,5月份样品阳性率为37.5%,6,8,9,10月份各取样1次,每次样品中的阳性率均在60%以上。在20例桡足类休眠卵样品中有1例为阳性,阳性率为5%;并且实验室中孵化此种休眠卵得来的桡足类幼体样品中检测到阳性,阳性率为40%。本研究初步表明,桡足类是WSSV的携带者或传播媒介之一,且冬季池塘底泥中携带WSSV的桡足类休眠卵可萌发出带病毒的桡足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 桡足类 休眠卵 PCR斑点杂交法
下载PDF
三北地区内陆盐水的浮游甲壳类 被引量:30
13
作者 赵文 姜宏 何志辉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1-13,共13页
1990~1991年间在三北地区盐度0.57~214g/L的28个内陆水体采集了浮游甲壳类水样.共检出43种甲壳类,其中无甲类2种,枝角类23种,桡足类18种。根据出现率和平均密度,浮游甲壳类的主要种类有12种,即无... 1990~1991年间在三北地区盐度0.57~214g/L的28个内陆水体采集了浮游甲壳类水样.共检出43种甲壳类,其中无甲类2种,枝角类23种,桡足类18种。根据出现率和平均密度,浮游甲壳类的主要种类有12种,即无甲类:卤虫;枝角类:大型、蒙古裸腹、点滴尖额和矩形尖额;桡足类:细巧华哲水蚤、亚洲后镖水蚤、直刺北镖水蚤、近邻剑水蚤、短角异剑水蚤、扁平小剑水蚤和等刺温剑水蚤。结果表明,浮游甲壳类总种数随盐度增大而趋于下降,文中讨论了内陆盐水浮游甲壳类的种类组成、分布和盐度耐性以及种类多样性与盐度、碱度、pH、离子系数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甲类 枝角类 桡足类 盐度耐性 内陆盐水
下载PDF
广东深圳大鹏湾的桡足类腹刺纺锤水蚤对链状亚历山大藻摄食的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江天久 杞桑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3期99-105,共7页
在不同条件下,大鹏湾浮游动物优势种腹刺纺锤水蚤对链状亚历山大藻的摄食实验表明,摄食率随饵料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当达到最大值后,饵料浓度继续增加,摄食率反而下降,温度为15℃、20℃、25℃时,最大摄食率亦随温度增高而... 在不同条件下,大鹏湾浮游动物优势种腹刺纺锤水蚤对链状亚历山大藻的摄食实验表明,摄食率随饵料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当达到最大值后,饵料浓度继续增加,摄食率反而下降,温度为15℃、20℃、25℃时,最大摄食率亦随温度增高而增大,且温度高时在低饵料浓度情况下即可达到最大摄食率,链状亚历山大藻虽能发先,但影响腹刺纺锤水蚤摄食的主要是光照的长短,在由链状亚历山大藻和亚心形扁藻组成的混合饵料中,腹刺纺锤水蚤偏食后者,它对二者的理论摄食模型为:y=12707.68-29073x+0.00018055x ̄2(r=0.9989)(y为对链状亚历山大藻的摄食率,x为亚心形扁藻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足类 摄食 亚历山大藻 赤潮
下载PDF
桡足类刺尾纺锤水蚤(Acartia spinicauda)对赤潮生物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摄食的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孙雷 杞桑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3期74-79,共6页
以浮游桡足类刺尾纺锤水蚤(Acartia spinicauda)对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的摄食实验表明,摄食率随着饵料密度增高而增大。在水温20℃时,最大摄食潜力约为33000细胞/个·天,夜间摄食力显著大于白昼,混合饵料实验中,刺尾纺... 以浮游桡足类刺尾纺锤水蚤(Acartia spinicauda)对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的摄食实验表明,摄食率随着饵料密度增高而增大。在水温20℃时,最大摄食潜力约为33000细胞/个·天,夜间摄食力显著大于白昼,混合饵料实验中,刺尾纺锤水蚤表现出较强的择食倾向。由实验结果推导出摄食经验公式为:1=33 000(1-e^(-0.4x^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桡足类 摄食 刺尾纺锤水蚤
下载PDF
赤潮藻对桡足类摄食、产卵及孵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邢小丽 高亚辉 林荣澄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69-376,共8页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赤潮藻对桡足类摄食、产卵及孵化的影响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一般认为,海洋桡足类对赤潮藻存在着潜在的调控作用,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某些赤潮藻反过来对桡足类的生长、发育、产卵等生理状态也存在着负面影响.文中提出...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赤潮藻对桡足类摄食、产卵及孵化的影响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一般认为,海洋桡足类对赤潮藻存在着潜在的调控作用,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某些赤潮藻反过来对桡足类的生长、发育、产卵等生理状态也存在着负面影响.文中提出在今后赤潮研究中,应加强对有毒赤潮藻和桡足类相互作用和特异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藻 海洋生物学 桡足类生态 摄食 产卵 孵化
下载PDF
夏季南黄海浅海潮汐锋对小拟哲水蚤和叶绿素a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光兴 孔维 杨桂朋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64,共7页
为分析夏季南黄海潮汐锋及其对浮游动物和初级生产分布的影响,本文利用2011年夏季航次的水文数据、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样品及叶绿素a资料,对南黄海潮汐锋区位置及小拟哲水蚤丰度和叶绿素a分布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夏季南黄海... 为分析夏季南黄海潮汐锋及其对浮游动物和初级生产分布的影响,本文利用2011年夏季航次的水文数据、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样品及叶绿素a资料,对南黄海潮汐锋区位置及小拟哲水蚤丰度和叶绿素a分布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夏季南黄海潮汐锋对小拟哲水蚤丰度和初级生产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调查水域存在明显的浅海潮汐锋;小拟哲水蚤丰度高值(18267ind/m3)出现在锋区,其低丰度值(1480ind/m3)出现于锋区附近混合区,两者之间相差1个数量级,其丰度由远岸层化区至锋区逐渐升高。叶绿素a表层浓度高值(4.7μg/L)出现在锋区附近层化区,锋区叶绿素a表层浓度较低(2.2μg/L)。锋区中出现小拟哲水蚤丰度高、表层叶绿素a浓度较低的现象,表明桡足类的摄食压力对初级生产具有明显影响。可见,潮汐锋是影响南黄海浮游生物分布的重要驱动因子。本研究可为深入探讨潮汐锋对跨锋区生物要素分布乃至海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锋 桡足类 小拟哲水蚤 初级生产 南黄海
下载PDF
三道河水库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冯坤 彭建华 +3 位作者 万成炎 胡莲 邹曦 张志永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22,共5页
研究了湖北省三道河水库2007年8月至2008年4月浮游甲壳动物的群落结构及现存量的时空变化。三道河水库6个采样点(Ⅰ~Ⅵ)共鉴定出浮游甲壳动物8科、13属、21种,其中枝角类5科、9属、14种,优势种为简弧象鼻溞(Bosmina coregoni)、短尾秀... 研究了湖北省三道河水库2007年8月至2008年4月浮游甲壳动物的群落结构及现存量的时空变化。三道河水库6个采样点(Ⅰ~Ⅵ)共鉴定出浮游甲壳动物8科、13属、21种,其中枝角类5科、9属、14种,优势种为简弧象鼻溞(Bosmina coregoni)、短尾秀体溞(Diaphanosoma brachyurum)和透明溞(Daphnia hyalin);桡足类3科、4属、7种,优势种为广布中剑水蚤(Microcyclops leuckarti)和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 dorrii)。浮游甲壳动物年平均密度为92.6个/L,枝角类和桡足类分别为36.9个/L和55.7个/L;平均生物量为1.126mg/L,枝角类和桡足类分别为0.737mg/L和0.389mg/L。浮游甲壳动物现存量的季节变化明显,密度和生物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浮游甲壳动物密度的水平分布差异明显,采样点的密度和生物量由高到低为Ⅱ>Ⅵ>Ⅲ>Ⅰ>Ⅳ>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甲壳动物 枝角类 桡足类 群落结构 三道河水库
下载PDF
山东省东平湖桡足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林育真 李玉仙 +1 位作者 郭沛涌 许士国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2-36,共5页
1994年,分别于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对东平湖桡足类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同时探讨了东平湖桡足类区系结构特征。
关键词 桡足类 动物区系 种类组成 东平湖
下载PDF
火腿许水蚤染色体组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曹文清 林元烧 张跃军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853-856,共4页
采用秋水仙素溶液浸泡,空气干燥,Giemsa染色等方法,对采自九龙江口的火腿许水蚤染色体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桡足类二倍染色体数目为2n=24,其核型公式为14M+6SM+2ST+2T,其中有一对是随体染色体.
关键词 桡足类 火腿许水蚤 染色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