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尼龙1010/66共聚物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友文 朱诚身 +1 位作者 雷伟 余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12-115,共4页
本文研究了尼龙1010/66共聚物的熔点、熔程、熔融热和熔融熵等热力学参数与其组成的关系,其相图中最低共熔点时尼龙1010重量比为60~70%,与理论值相近,此时熔点、熔融热和熔融熵最低,熔程最大。
关键词 尼龙1010 共聚物 热力学 尼龙66
下载PDF
尼龙6/66/510热熔胶合成与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周磊 孙莉 +2 位作者 薛为岚 曾作祥 朱万育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48-1352,共5页
通过熔融共聚法合成了尼龙6/66和尼龙6/66/510热熔胶,在尼龙510含量(Xm)为0%-20%(mol),考察了尼龙6/66/510的热性质和力学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随着Xm的增大,尼龙6/66/510的熔点从167.3℃下降至126.9℃,玻璃化转变温度从4... 通过熔融共聚法合成了尼龙6/66和尼龙6/66/510热熔胶,在尼龙510含量(Xm)为0%-20%(mol),考察了尼龙6/66/510的热性质和力学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随着Xm的增大,尼龙6/66/510的熔点从167.3℃下降至126.9℃,玻璃化转变温度从46.7℃下降至24.3℃;(2)尼龙6/66/510的拉伸强度基本上保持恒定,且与尼龙6/66几乎相等,而其断裂伸长率较尼龙6/66有明显提高。运用低表面能涂层铝板对该热熔胶进行了剥离强度实验,结果发现,当Xm=15%(mol)时,尼龙6/66/510热熔胶的剥离强度达到最大值,表明尼龙510含量为15%(mol)的尼龙6/66/510热熔胶更适用于低表面能涂层金属板的黏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66/510 共聚酰胺 剥离强度 热熔胶 低表面能涂层金属板
下载PDF
补强剂和共混工艺对PA/PVC/NBR三元共混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军 钟山 丁家海 《弹性体》 CAS 2002年第6期5-9,共5页
在选择三元共聚尼龙(PA)、聚氯乙烯(PVC)、丁腈橡胶(NBR)为主体材料,制备PA/PVC/NBR(10/30/60)三元共混弹性体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填料品种和用量、共混温度、加料顺序等因素对PA/PVC/NBR三元共混弹性体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PA... 在选择三元共聚尼龙(PA)、聚氯乙烯(PVC)、丁腈橡胶(NBR)为主体材料,制备PA/PVC/NBR(10/30/60)三元共混弹性体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填料品种和用量、共混温度、加料顺序等因素对PA/PVC/NBR三元共混弹性体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PA/PVC/NBR(10/30/60)共混体系中,补强型填料的补强效果优于非补强型的填料,6种填料补强效果依次是:快压出炭黑>半补强炭黑>白炭黑>活性重质CaCO3>陶土>滑石粉,快压出炭黑的适宜用量是20~50份。在制备PA/PVC/NBR三元共混物时,适宜的共混温度是122~140℃,并且采用二段法共混工艺制得的共混物性能优于采用一段法共混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强剂 共混工艺 PA/PVC/NBR 共混弹性体 性能 三元共聚尼龙 聚氯乙烯 丁腈橡胶 填料 补强 共混温度
下载PDF
聚酰胺/聚甲醛/丁腈橡胶三元共混弹性体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军 吴石山 林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31-134,共4页
选择三元共聚尼龙 (PA)、聚甲醛 (POM)、丁腈橡胶 (NBR)为主体材料 ,采用高温机械共混、化学交联工艺制备 PA/ POM/ NBR三元共混弹性体。探讨了主体材料并用比、树脂品种和胶料型号、硫化剂、补强剂、加料顺序等因素对三元共混弹性体性... 选择三元共聚尼龙 (PA)、聚甲醛 (POM)、丁腈橡胶 (NBR)为主体材料 ,采用高温机械共混、化学交联工艺制备 PA/ POM/ NBR三元共混弹性体。探讨了主体材料并用比、树脂品种和胶料型号、硫化剂、补强剂、加料顺序等因素对三元共混弹性体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选择并用比 PA/ POM/ NBR=15 / 15 / 70、半补强炭黑 30~ 45份、过氧化二异丙苯 (DCP) 3份、防老剂 D1份及其它适量助剂 ,采用先在 12 0~ 130℃条件下将 PA与 NBR共混均匀 ,再在 16 5~ 170℃与 POM共混的工艺 ,可制得力学性能、耐油、耐溶剂性能以及加工工艺性能均较好的三元共混弹性体。扫描电镜和动态粘弹谱仪实验结果还证实 PA/ POM/ NBR共混物具有较好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醚 丁腈橡胶 三元共混弹性体 橡胶 聚酰胺
下载PDF
三元共聚尼龙/聚氯乙烯/丁腈橡胶三元共混弹性体研究
5
作者 张军 丁家海 钟山 《弹性体》 CAS 2002年第4期1-6,共6页
选择三元共聚尼龙 (PA)、聚氯乙烯 (PVC)和丁腈橡胶 (NBR)为主体材料 ,采用高温机械共混、化学交联工艺制得了PA/PVC/NBR三元共混弹性体。探讨了PA/NBR、POM/NBR、PVC/NBR、HMW PVC/NBR三元共混体系性能 ,重点讨论了PA/PVC/NBR共混比、... 选择三元共聚尼龙 (PA)、聚氯乙烯 (PVC)和丁腈橡胶 (NBR)为主体材料 ,采用高温机械共混、化学交联工艺制得了PA/PVC/NBR三元共混弹性体。探讨了PA/NBR、POM/NBR、PVC/NBR、HMW PVC/NBR三元共混体系性能 ,重点讨论了PA/PVC/NBR共混比、不同硫化体系、有机过氧物DCP用量等因素对PA/PVC/NBR三元共混弹性体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选择适宜配方制得力学性能和耐油耐溶剂性能较好的PA/PVC/NBR三元共混弹性体。扫描电镜的实验结果证实m(PA)∶m(PVC)∶m(NBR) =1 0∶30∶6 0和m(PA)∶m(PVC)∶m(NBR) =30∶1 0∶6 0两个体系的三元共混弹性体均具有较好的相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共混弹性体 三元共聚尼龙 聚氯乙烯 丁腈橡胶 高温机械共混 相容性 共混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