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安徽冬瓜山铜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
12
1
作者
李红阳
杨秋荣
+3 位作者
李英杰
侯增谦
杨竹森
蒙义峰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1-556,共6页
冬瓜山铜矿床发育上部层状矿体和下部浸染状—脉状矿体,地球化学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垂向变化和二元结构性。从下部浸染状—脉状矿化岩石到上部层状块状矿石,CaO、MgO、Fe2O3、FeO、Cu、Au、Zn、Ag、As等含量和δ18O、δ12C值总体逐渐增高,...
冬瓜山铜矿床发育上部层状矿体和下部浸染状—脉状矿体,地球化学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垂向变化和二元结构性。从下部浸染状—脉状矿化岩石到上部层状块状矿石,CaO、MgO、Fe2O3、FeO、Cu、Au、Zn、Ag、As等含量和δ18O、δ12C值总体逐渐增高,SiO2、Al2O3、TiO2、K2O、Na2O、Pb、Hg、Sb、Mo、REE等含量和流体包裹体温度379·3℃→135·0℃及δ34S值总体逐渐降低。硬石膏δ34S值为+14·8‰^+20·5‰,黄铁矿δ34S值为+2·7‰^+7·9‰,含矿硅质岩δ18O为+12·0‰,含铜矿石中菱铁矿δ18O平均值为+13·97‰。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冬瓜山铜矿床为海底热水喷流沉积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床
二元结构
地球化学
安徽冬瓜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徽冬瓜山铜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
12
1
作者
李红阳
杨秋荣
李英杰
侯增谦
杨竹森
蒙义峰
机构
石家庄经济学院勘查技术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出处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1-55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P40272088)
国土资源部科技专项研究项目(编号:B0002_3)联合资助。
文摘
冬瓜山铜矿床发育上部层状矿体和下部浸染状—脉状矿体,地球化学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垂向变化和二元结构性。从下部浸染状—脉状矿化岩石到上部层状块状矿石,CaO、MgO、Fe2O3、FeO、Cu、Au、Zn、Ag、As等含量和δ18O、δ12C值总体逐渐增高,SiO2、Al2O3、TiO2、K2O、Na2O、Pb、Hg、Sb、Mo、REE等含量和流体包裹体温度379·3℃→135·0℃及δ34S值总体逐渐降低。硬石膏δ34S值为+14·8‰^+20·5‰,黄铁矿δ34S值为+2·7‰^+7·9‰,含矿硅质岩δ18O为+12·0‰,含铜矿石中菱铁矿δ18O平均值为+13·97‰。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冬瓜山铜矿床为海底热水喷流沉积成因。
关键词
铜矿床
二元结构
地球化学
安徽冬瓜山
Keywords
copper deposit two-member texture geochemistry dongguashan anhui
分类号
P5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安徽冬瓜山铜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
李红阳
杨秋荣
李英杰
侯增谦
杨竹森
蒙义峰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