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and Synthetic Scheme of Water Dispersible Graphene Oxide-Coumarin Complex for Ultra-Sensitive Fluorescence Based Detection of Copper (Cu2+) Ion in Aqueous Environment 被引量:1
1
作者 Srijita Basumallick 《Graphene》 2014年第4期45-51,共7页
Copper oxides and its salts are now widely used as pesticides to control fungal and bacterial diseases of field crops. Copper toxicity is often a major contributor of human health problems caused through accumulation ... Copper oxides and its salts are now widely used as pesticides to control fungal and bacterial diseases of field crops. Copper toxicity is often a major contributor of human health problems caused through accumulation of excess copper ions in various organs via drinking water, fruits and vegetables. So, detection and estimation of cupric ions in biological organs, drinking water, fruits and vegetables are extremely important. Recently, a fluorescence based sensor using coumarin dye (high quantum yield) has been proposed to detect micromolar Cu++ ion in biological organs. But major problem with coumarin dye is that it is insoluble in water and undergoes dye-dye aggregation in organic solvents. We proposed here a synthetic scheme of preparation of graphene oxide conjugated coumarin dye derivative which would be water dispersible and expected to be an ideal candidate for Cu2+ ion estimation in biological organs and drinking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per ion Estimation FLUORESCENCE sensor Graphene-Oxide COUMARIN
下载PDF
6-(N,N-Dimethylamino)-2-naphthoylacryl Acid:a Highly Selective and Sensitive Fluorescent Sensor of Copper(Ⅱ)
2
作者 XIAO Xu-zhi CHEN Peng CHEN He-ru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4期609-613,共5页
A novel fluorescent probe,6-(N,N-dimethylamino)-2-naphthoylacryl acid(ACADAN)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as a fluorescent sensor for Cu^2+ in aqueous media.Significant amplification of fluorescence signals with... A novel fluorescent probe,6-(N,N-dimethylamino)-2-naphthoylacryl acid(ACADAN)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as a fluorescent sensor for Cu^2+ in aqueous media.Significant amplification of fluorescence signals without causing any discernible change of maximum fluorescence emission wavelength(λ max) was observed upon the addition of Cu^2+.Importantly,ACADAN is capable of recognizing Cu^2+ selectively in aqueous media in the presence of various biologically relevant metal ions and the prevalent toxic metal ions in the environment with high sensitivity(detection limit was 0.1 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N N-Dimethylamino)-2-naphthoylacryl acid copper(II) Fluorescent sensor ion recognition Fluorescence enhancement
下载PDF
过硫酸铵氧化多孔碳/聚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修饰电极灵敏检测铜离子 被引量:1
3
作者 利健文 黄象金 +1 位作者 韦寿莲 叶慧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6-592,共7页
以壳聚糖为原料,通过高温热解法制备了多孔碳(PC),再用过硫酸铵(APS)氧化后得到APS氧化PC(APS-PC)。经APS氧化后的PC表面含氧官能团增多,既提高了其表面润湿性又增强了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基于APS-PC及聚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p-... 以壳聚糖为原料,通过高温热解法制备了多孔碳(PC),再用过硫酸铵(APS)氧化后得到APS氧化PC(APS-PC)。经APS氧化后的PC表面含氧官能团增多,既提高了其表面润湿性又增强了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基于APS-PC及聚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p-CTAB)的高导电性、大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吸附性能,构建了一种灵敏检测Cu^(2+)的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DPASV)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法(EIS)表征了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并考察了电聚合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圈数、APS-PC的修饰量、缓冲溶液种类、溶液pH、搅拌速率、沉积电位及沉积时间等条件对传感器响应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该传感器对Cu^(2+)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25~25μg·L^(-1),检出限为0.04μg·L^(-1)。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重现性和稳定性,应用于检测实际样品中的Cu^(2+)含量,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测定结果接近,加标回收率为86.0~9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多孔碳 电化学传感器 铜离子
下载PDF
铜离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4
作者 吴嘉欣 况荣星 +3 位作者 邓涵红 张佳芯 符爱苹 黄宝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20-924,共5页
以铜离子为模板,邻苯二酚为功能单体,在玻碳电极表面进行电聚合,成功制备了铜离子印迹聚合物膜,并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对铜离子电化学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铜离子浓度在1.0×10^(-7)~1.0×10^(-4)M时,与峰电流呈良好的... 以铜离子为模板,邻苯二酚为功能单体,在玻碳电极表面进行电聚合,成功制备了铜离子印迹聚合物膜,并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对铜离子电化学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铜离子浓度在1.0×10^(-7)~1.0×10^(-4)M时,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0.2347 x+3.1227,其相关系数为0.9939,检出限为1.0×10^(-8)M。此印迹电极可用于环境水样中的微量铜离子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 离子印迹 电化学传感器 循环伏安法 差分脉冲伏安法
下载PDF
新型铜离子荧光传感器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辉 李兆云 +2 位作者 陈万超 许轲韩 李龙 《广州化学》 CAS 2023年第6期27-30,I0002,共5页
综述了不同类别的铜离子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有萘酰亚胺类、香豆素类、荧光素类、芘类、罗丹明类,其中部分荧光传感器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比较了五种不同类别铜离子荧光传感器的检测限检出限、荧光开启/关闭及应用,其中重点讨论了铜... 综述了不同类别的铜离子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有萘酰亚胺类、香豆素类、荧光素类、芘类、罗丹明类,其中部分荧光传感器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比较了五种不同类别铜离子荧光传感器的检测限检出限、荧光开启/关闭及应用,其中重点讨论了铜离子的荧光化学传感器在生物化学和环境研究中的潜在应用价值。为下一步运用成像技术设计快速监测Cu^(2+)的荧光传感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 萘酰亚胺 罗丹明 香豆素 荧光素 荧光传感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铜离子荧光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松涛 姜云 +3 位作者 程秀萍 张朝花 李阳 高文涛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231-236,共6页
综述了用于检测铜离子的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基于胺/酰胺、杯芳烃和纳米微粒合成的铜离子荧光传感器的结构和设计原理,概述了这些铜离子荧光传感器在检测过程中的优点及其实际应用价值,并展望了这些铜离子荧光传感器的研究... 综述了用于检测铜离子的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基于胺/酰胺、杯芳烃和纳米微粒合成的铜离子荧光传感器的结构和设计原理,概述了这些铜离子荧光传感器在检测过程中的优点及其实际应用价值,并展望了这些铜离子荧光传感器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荧光 铜离子
下载PDF
槲皮素包裹修饰硅包银纳米颗粒作为荧光传感器对铜离子的识别作用(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姜维娜 杨世龙 +9 位作者 卢雯 徐莉 唐颖 薛华玉 高步红 杜丽婷 孙海军 马猛涛 徐海军 曹福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650-2656,共7页
制备了一种基于天然产物槲皮素接枝硅包银核壳结构的纳米荧光传感器(Ag@SiO_2@Qc),对铜离子具有好的选择性和灵敏性。Ag@SiO_2@Qc与Cu^(2+)离子结合后,荧光发射强度发生猝灭,并且可通过荧光滴定光谱得到了荧光滴定曲线:y=-32.864x+587.5... 制备了一种基于天然产物槲皮素接枝硅包银核壳结构的纳米荧光传感器(Ag@SiO_2@Qc),对铜离子具有好的选择性和灵敏性。Ag@SiO_2@Qc与Cu^(2+)离子结合后,荧光发射强度发生猝灭,并且可通过荧光滴定光谱得到了荧光滴定曲线:y=-32.864x+587.59(R^2=0.998),其线性范围分别为:3×10^(-7)~4.8×10^(-6 )mol·L^(-1),最低检测限为1.0×10^(-7 )mol·L^(-1)。并且将Ag@SiO_2@Qc应用于环境中水样的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好,精密度高,而且更加环保、方便、快捷,具有很大发展潜力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天然产物 硅包银核壳纳米粒子 荧光传感器 铜离子
下载PDF
基于铜离子与DNA相互作用的铜离子检测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敏 孔慧芳 郭志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69-1275,共7页
利用铜离子(Cu^(2+))可与DNA分子中的碱基相互作用形成络合物的性质,将Cu^(2+)富集在DNA修饰电极表面,进而采用微分脉冲伏安法(DPV)实现了铜离子的检测.此外,由于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Cu^(2+)具有更强的络合能力,富集于DNA修饰电极表面... 利用铜离子(Cu^(2+))可与DNA分子中的碱基相互作用形成络合物的性质,将Cu^(2+)富集在DNA修饰电极表面,进而采用微分脉冲伏安法(DPV)实现了铜离子的检测.此外,由于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Cu^(2+)具有更强的络合能力,富集于DNA修饰电极表面的Cu^(2+)很容易被洗脱液中的EDTA络合,从而实现修饰电极的再生和重复利用.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Cu^(2+)浓度在2.0×10-6~1.0×10-5mol/L和2.0×10-5~1.0×10-4mol/L范围内与其相对还原峰电流强度(I-I0)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且该传感器简单、稳定,可循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修饰电极 电化学传感器 差分脉冲伏安法 铜离子
下载PDF
铜离子选择电流型薄膜传感器 被引量:2
9
作者 门洪 靳继勇 +2 位作者 王伟广 穆胜伟 王平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26,共4页
以铜离子选择电极为靶材,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在p型单晶硅基底上制备了一种铜离子选择电流型薄膜传感器。该传感器的线性区间为10^-4~10^-6mol/L,标准曲线的斜率为71nA/decade,检出限为3.0×10^-7mol/L,适宜pH范围4~6,响应时间不超... 以铜离子选择电极为靶材,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在p型单晶硅基底上制备了一种铜离子选择电流型薄膜传感器。该传感器的线性区间为10^-4~10^-6mol/L,标准曲线的斜率为71nA/decade,检出限为3.0×10^-7mol/L,适宜pH范围4~6,响应时间不超过2min,在12周内该薄膜传感器显示了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该薄膜传感器采用交流红外调制光源激发,以外电路中电流幅值变化量为铜离子浓度测量依据,基于电流量来表征薄膜传感器线性区斜率,该薄膜传感器的检出限比对应的铜离子选择电压型电极低,灵敏度提高了2.4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传感器 薄膜传感器 硅片 脉冲激光沉积 铜离子
下载PDF
一种制备铜离子传感器的新稀土电极材料LaB_6
10
作者 蒋治良 蒋转荣 +2 位作者 夏绍喜 肖丹 王柯敏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3期52-58,共7页
合成了LaB6和(La0.55Ba0.45)B6两种稀土材料,并用于制备了钢离子敏感电极.与(La0.55Ba0.45)B。铜离子敏感电极相比,LaB6铜离子敏感电极具有更好的选择性和较高的灵敏度.在水和pH=4的邻... 合成了LaB6和(La0.55Ba0.45)B6两种稀土材料,并用于制备了钢离子敏感电极.与(La0.55Ba0.45)B。铜离子敏感电极相比,LaB6铜离子敏感电极具有更好的选择性和较高的灵敏度.在水和pH=4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溶液中,LaB6电极对铜离子的线性响应范围分别为10(-2)~6×10(-6)mol/L和10(-2)~7×10(-6)mol/L,响应斜率和检出限分别为105mV/pC,62mV/pC和2×10(-6)mol/L,4×10(-6)mol/LCu(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材料 铜离子 传感器 硼化镧
下载PDF
铜离子荧光分子探针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娅 马丽娜 《山东化工》 CAS 2016年第21期76-76,78,共2页
铜离子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和环境的金属离子,但其含量过高对生物体和环境是有害的因此对其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对铜离子的检测有很多种方法,而荧光光谱法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响应时间短等优点而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 铜离子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和环境的金属离子,但其含量过高对生物体和环境是有害的因此对其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对铜离子的检测有很多种方法,而荧光光谱法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响应时间短等优点而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铜离子荧光分子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 荧光 分子探针
下载PDF
基于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重金属离子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新星 高健 +3 位作者 刘广茂 朱旭 崔久英 孙琪琪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3-119,共7页
近年来,工业快速发展使得我国水污染现象日趋严重,其中,重金属离子含量超标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原因。因此,发展简便、快速、灵敏的重金属离子检测技术非常重要。电化学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制备成本低、灵敏度高和易于微型化等优点,... 近年来,工业快速发展使得我国水污染现象日趋严重,其中,重金属离子含量超标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原因。因此,发展简便、快速、灵敏的重金属离子检测技术非常重要。电化学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制备成本低、灵敏度高和易于微型化等优点,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基于热还原氧化石墨烯(Tr GNO)-金纳米颗粒(Au NPs)复合材料构筑高性能电化学传感器平台,采用电化学方法实现对铜离子(Cu2+)的简便、快速、灵敏检测。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各种电化学技术对纳米复合材料及其修饰电极进行了形貌表征和电化学测试,并对材料制备和测试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通过Tr GNO与Au NPs的有效复合,所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增大的电极表面积和优异的导电性,有利于提高对Cu^(2+)的电化学检测灵敏度。线性检测范围为1. 0×10^(-6)~5. 0×10^(-4)mol/L,检测限可达8. 5×10^(-7)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还原氧化石墨烯 金纳米颗粒 电化学传感器 重金属离子 铜离子
下载PDF
硫普罗宁修饰纳米金对铜的比色检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小红 李芳清 +2 位作者 马儒超 刘云海 张志宾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433-437,共5页
以纳米金粒子为载体,将硫普罗宁修饰至其表面形成硫普罗宁修饰的纳米金溶液(MPG-Au NPs),实现对铜离子的比色检测。系统研究了p H和时间等因素对比色检测的影响,考察了该比色传感器检测铜的灵敏度与线性范围,探究了环境中常见离子对体... 以纳米金粒子为载体,将硫普罗宁修饰至其表面形成硫普罗宁修饰的纳米金溶液(MPG-Au NPs),实现对铜离子的比色检测。系统研究了p H和时间等因素对比色检测的影响,考察了该比色传感器检测铜的灵敏度与线性范围,探究了环境中常见离子对体系的干扰。结果表明,在p H5.0时,响应时间为30 min时,纳米粒子MPG-Au NPs对Cu2+的检出限0.97μmol·L-1,K+,Na+,Sr2+,Cs+,Hg2+,Co2+,Ni2+等离子的存在对Cu2+的比色检测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色检测 硫普罗宁 纳米金 铜离子
下载PDF
基于苯并噻二唑衍生物的荧光传感器检测铜离子和氟离子(英文)
14
作者 喻艳华 舒婷婷 +4 位作者 胡彪 喻冰洁 罗会秀 张冬冬 陈俊杰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01-107,共7页
报道了一种基于苯并噻二唑衍生物的荧光传感器用于检测金属铜离子和氟离子。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此传感器检测离子的能力。研究表明,在所测试的阴离子中,只有氟离子可以引起此荧光探针的吸收峰蓝移(从390 nm到383 nm),并伴... 报道了一种基于苯并噻二唑衍生物的荧光传感器用于检测金属铜离子和氟离子。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此传感器检测离子的能力。研究表明,在所测试的阴离子中,只有氟离子可以引起此荧光探针的吸收峰蓝移(从390 nm到383 nm),并伴随着一定强度的减弱。同样氟离子可以引起此荧光探针的荧光强度降低并且蓝移(从496 nm到488 nm)。在所测试的阳离子中,铜离子可引起荧光探针的吸收峰红移,荧光强度淬灭90%。此外,当加入铜离子和氟离子的先后顺序不同时,引起的荧光光谱变化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二唑 荧光传感器 氟离子 铜离子 离子检测
下载PDF
基于金纳米材料修饰的Cu^2+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单益江 武国凡 +1 位作者 卢小泉 王志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86-792,共7页
本文在金纳米粒子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通过表面分子自组装和分子印迹电聚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铜离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并利用该印迹传感器对自来水样中的铜离子进行了电化学检测。实验表明,制备的印迹传感器可以用于自来水样中铜离子的... 本文在金纳米粒子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通过表面分子自组装和分子印迹电聚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铜离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并利用该印迹传感器对自来水样中的铜离子进行了电化学检测。实验表明,制备的印迹传感器可以用于自来水样中铜离子的检测,并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在5×10^(-10)~1×10^(-6)mol·L^(-1)浓度范围内峰电流与Cu^(2+)浓度的对数表现出了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_p=-10.24Lg C-199.9(I_p:μA,C:mol·L^(-1)),相关系数为:0.9923,最低检测限为1.67×10^(-10)mol·L^(-1)(S/N=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印迹 金纳米粒子 铜离子 电化学传感器
下载PDF
镉(Ⅱ)-半胱氨酸配合物对CdS量子点的荧光增强作用及其在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秀明 金璐怡 +1 位作者 徐意 王光丽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69-976,共8页
合成了弱配体柠檬酸三钠修饰的Cd S量子点(Cit-Cd S QDs),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表明,Cit-Cd S QDs的粒径分布均匀(4~6 nm),分散性好。研究了金属离子(银(Ⅰ)离子、镉(Ⅱ)离子)、巯基化合物(巯基乙酸、半胱氨酸)以及金属... 合成了弱配体柠檬酸三钠修饰的Cd S量子点(Cit-Cd S QDs),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表明,Cit-Cd S QDs的粒径分布均匀(4~6 nm),分散性好。研究了金属离子(银(Ⅰ)离子、镉(Ⅱ)离子)、巯基化合物(巯基乙酸、半胱氨酸)以及金属离子(银(Ⅰ)离子、镉(Ⅱ)离子)与巯基化合物形成的配合物对Cit-Cd S QDs荧光的影响。发现金属离子(银离子、镉离子)与巯基化合物(巯基乙酸、半胱氨酸)形成的水溶性配合物可以显著增强Cit-Cd S QDs的荧光,配合物对Cit-Cd S QDs的增强程度比单独的金属离子或巯基化合物均要高,而且配合物修饰的Cd S QDs对铜(Ⅱ)离子的响应要高于单独用金属离子或巯基化合物修饰的量子点。建立了铜(Ⅱ)离子高灵敏度荧光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范围宽(1.0×10^-8~1.0×10^-6mol/L),检测限低(1.0×10^-9mol/L)且具有很好的选择性,拓展了配合物作为量子点修饰剂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荧光 铜离子 传感器 配合物
下载PDF
卟啉枝接联吡啶用于高选择性铜离子荧光传感器的研究
17
作者 张卫军 罗红元 张晓兵 《化学传感器》 CAS 2006年第4期48-53,共6页
该文合成了一种金属卟啉化合物,即酰胺键联接的四苯基卟啉锌和联吡啶(ZnTPPBPy),并首次将其用于识别二价铜离子。其中四苯基卟啉锌作为荧光基团,联吡啶作为识别基团。联吡啶与铜络合以后,通过光致电子转移过程,猝灭四苯基卟啉锌的荧光,... 该文合成了一种金属卟啉化合物,即酰胺键联接的四苯基卟啉锌和联吡啶(ZnTPPBPy),并首次将其用于识别二价铜离子。其中四苯基卟啉锌作为荧光基团,联吡啶作为识别基团。联吡啶与铜络合以后,通过光致电子转移过程,猝灭四苯基卟啉锌的荧光,这为铜离子荧光传感器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考察了该铜离子化学传感器的响应特性。铜离子响应的线性范围为3.2×10-7~1.0×10-5mol/L,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为log(ΔF/F)=9.639+1.757log[Cu2+]。实验结果表明,在过渡金属阳离子中,除了汞离子有轻微干扰外,该传感器对铜离子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卟啉 联吡啶 光化学传感器 荧光猝灭 铜离子
下载PDF
铜离子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希玲 郑明花 金京一 《广州化工》 CAS 2010年第4期30-33,共4页
铜离子是生命体系中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对环境可造成污染的重金属离子,如何有效地检测出铜离子是人们一直以来所关注的课题。目前以荧光为输出信号的化学传感器来检测金属离子的手段颇受人们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对铜离子化学荧... 铜离子是生命体系中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对环境可造成污染的重金属离子,如何有效地检测出铜离子是人们一直以来所关注的课题。目前以荧光为输出信号的化学传感器来检测金属离子的手段颇受人们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对铜离子化学荧光传感器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 荧光传感器 检测
下载PDF
CdSe@ZnS量子点荧光传感器在水体铜离子污染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心语 耿宇昊 +1 位作者 田震昊 徐建鸿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42-1148,F0004,共8页
使用微流控技术连续合成CdSe@ZnS核壳型量子点,并使用巯基丙酸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制备出可以被铜离子淬灭的水溶性CdSe@ZnS核壳型量子点。随后以聚乙烯醇(PVA)水凝胶为骨架,将改性后的量子点通过氢键作用力负载于骨架上,得到制备工艺简... 使用微流控技术连续合成CdSe@ZnS核壳型量子点,并使用巯基丙酸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制备出可以被铜离子淬灭的水溶性CdSe@ZnS核壳型量子点。随后以聚乙烯醇(PVA)水凝胶为骨架,将改性后的量子点通过氢键作用力负载于骨架上,得到制备工艺简单、热稳定性高的复合荧光传感器件。该传感器的荧光强度随水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呈线性负相关关系,检测灵敏度可达20μmol/L。其简便的操作和敏感的响应使之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形成优势互补,适用于水体铜离子污染的原位检测。该负载方法具有一定普适性,提供了将任意量子点制成器件应用于某种金属离子检测的新方式,实现了可回收的、环境友好的重金属离子快速检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核壳型量子点 聚合物 铜离子污染 荧光传感器
下载PDF
分子印迹铜离子伏安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丽娟 李锦书 +1 位作者 卢小泉 王志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51-1356,共6页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以铜离子为模板,邻苯二胺为功能单体,在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原位聚合,制备了铜离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差示脉冲伏安法对铜离子在该印迹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铜离子在2.0x10^-3~1.0x10^10^...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以铜离子为模板,邻苯二胺为功能单体,在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原位聚合,制备了铜离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差示脉冲伏安法对铜离子在该印迹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铜离子在2.0x10^-3~1.0x10^10^-15mol·L-1浓度区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p=1.6601gC.1.999(I:la,A,C:p.mol·L-1),相关系数为0.9920,检出限(S/N=3)达1.8x10^-11mol·L-1,该法可用于自来水样中铜离子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 碳纳米管 分子印迹聚合物膜 电化学传感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