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the Welding Parameters on the Structur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uminium and Copper Sheet Joints by Electromagnetic Pulse Welding
1
作者 Irene Kwee Verena Psyk Koen Faes 《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16年第4期538-561,共24页
Aluminium-copper hybrid parts, as a substitution to copper parts, result in weight and cost reduction, and are relevant in applications related to the electronic, heating and cooling sector. However, aluminium to copp... Aluminium-copper hybrid parts, as a substitution to copper parts, result in weight and cost reduction, and are relevant in applications related to the electronic, heating and cooling sector. However, aluminium to copper joined by thermal welding processes presents challenges in terms of achieving good joint quality. This is attributed to their dissimilar 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which result in large stress gradients during heating.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joining of aluminium to copper sheets by electromagnetic pulse welding, which is a solid-state process that uses electromagnetic forces for joining of dissimilar materials. Hybrid sheet welds were obtained for all parameters conditions, selected according to a Taguchi L18 design. The structural and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examined and related to the welding parameters by means of a Pareto analysis and response graphs. The welded zone started with a wavy interface with interfacial layers and defects and evolved to a flat interface without interfacial layers. The maximum transferable force depended on the minimum specimen thickness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hybrid sheet weld. In case of aluminium sheet thickness reduction, the maximum transferable force was linearly correlated with the aluminium sheet thickness. High quality joints were obtained for no aluminium sheet thickness reduction and for a sheet weld strength which was at least as high as that of the base material.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increase the transferable force was to lower the initial gap and to increase the free length, which resulted in no aluminium sheet thickness reduction. Alternatively, the use of a rounded spacer decreased the effect of the aluminium sheet thickness on the transferable force. An increase in weld width was achieved for an increase in capacitor charging energy and gap, whereas an increase in weld length was obtained for a decrease in gap. An increase in weld width did not necessarily result in an increase in the transferable force. In the regarded cases, a hybrid sheet with narrow weld width could therefore have higher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magnetic Pulse sheet Welding Aluminum-to-copper Welds Dissimilar Metal Welds Transferable Force Interfacial Morphology
下载PDF
Micro-spot-welding of copper sheets with an IR vortex beam
2
作者 Chenyang Wang Feng Wang +2 位作者 Yingxiong Qin Fangwei Wang Xiao Yuan 《Chinese Optics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4期44-48,共5页
Copper welding with an infrared(IR)Gaussian laser beam usually shows obvious instability,spatters,and worse surface morphology due to the Gaussian distribution,temperature-dependent IR absorption,and high thermal cond... Copper welding with an infrared(IR)Gaussian laser beam usually shows obvious instability,spatters,and worse surface morphology due to the Gaussian distribution,temperature-dependent IR absorption,and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in cop-per.In this paper,the IR quasi-continuous-wave Gaussian beam was converted into a vortex ring beam with a phase-plate and then applied to the micro-spot-welding of copper sheets.The welding with the vortex beam demonstrated a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elding performance,smoother surface morphology,and higher welding stability.Besides,no spatters appeared in the welding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ussian beam vortex beam micro-spot-welding copper sheets IR fiber laser
原文传递
基于力场原理的有轨电车地面供电模块的故障分析与对策
3
作者 李新 高洪光 +4 位作者 张立臣 武杰文 麦瑞坤 李雪莉 朱丹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07,共7页
针对基于力场原理的有轨电车地面供电模块频繁出现的正极触指烧损的故障,通过对触指工作状态的测试,掌握了其工作瞬间的电气特性。结合触指负载能力的分析,指出容性电流引发的电弧和受电靴电流不均衡是导致触指烧损的直接原因。通过针... 针对基于力场原理的有轨电车地面供电模块频繁出现的正极触指烧损的故障,通过对触指工作状态的测试,掌握了其工作瞬间的电气特性。结合触指负载能力的分析,指出容性电流引发的电弧和受电靴电流不均衡是导致触指烧损的直接原因。通过针对性的措施,实现了故障的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供电模块 正极触指 烧损 容性电流 不均衡受流
下载PDF
不同轧制量对铜钢双金属板材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王祥旺 郑合静 +2 位作者 杨兆方 章然 甄体生 《轻工机械》 CAS 2024年第6期88-92,共5页
为探究铜钢双金属板材在轧制过程中轧制量的大小对板材性能的影响,课题组展开实验研究。共设置了轧制量分别为0.05 mm与0.10 mm的2组铜钢双金属板材轧制试验;并分别进行了金相观察、扫描电镜、布氏硬度(HBW)和摩擦磨损测试。结果表明:... 为探究铜钢双金属板材在轧制过程中轧制量的大小对板材性能的影响,课题组展开实验研究。共设置了轧制量分别为0.05 mm与0.10 mm的2组铜钢双金属板材轧制试验;并分别进行了金相观察、扫描电镜、布氏硬度(HBW)和摩擦磨损测试。结果表明:当轧制量为0.05 mm时,板材硬度较低,内部存在较多孔隙缺陷;而轧制量为0.10 mm时,板材布氏硬度(HBW)提高了5,内部孔隙缺陷明显改善,耐磨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钢双金属板 轧制 孔隙 摩擦磨损
下载PDF
紫铜止水片在水工建筑物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石梅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9期117-119,共3页
紫铜止水片作为一种建筑材料,主要由紫铜(纯铜)或铜合金制成,因材质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耐腐蚀性和密封性能,适合用作止水材料。文章以安徽省某灌区渠下涵为例,在明确紫铜止水片在该渠下涵分缝位置防渗漏的关键作用后,对紫铜片展开性能... 紫铜止水片作为一种建筑材料,主要由紫铜(纯铜)或铜合金制成,因材质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耐腐蚀性和密封性能,适合用作止水材料。文章以安徽省某灌区渠下涵为例,在明确紫铜止水片在该渠下涵分缝位置防渗漏的关键作用后,对紫铜片展开性能试验。立足试验结果,提出紫铜止水片在该水工建筑中的应用设计思路,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铜止水片 水工建筑物 黏接性能
下载PDF
尺寸效应下的紫铜薄板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赛军 龚小龙 +2 位作者 李健强 周驰 袁宁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14,共7页
通过对0.1、0.2、0.4、0.6、0.8和1.0 mm厚的T2紫铜薄板在不同温度(450、650和850℃)下的热处理,获得不同的晶粒尺寸的试样,并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性(DIC)方法对单向拉伸试验中的变形进行了测量,获得了相关力学性能参数(屈服强度、抗拉强... 通过对0.1、0.2、0.4、0.6、0.8和1.0 mm厚的T2紫铜薄板在不同温度(450、650和850℃)下的热处理,获得不同的晶粒尺寸的试样,并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性(DIC)方法对单向拉伸试验中的变形进行了测量,获得了相关力学性能参数(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最大均匀应变和断裂应变)与晶粒尺寸和板料厚度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所考察的退火T2紫铜薄板的力学性能参数均表现出明显的尺寸效应,抗拉强度、最大均匀应变和断裂应变均随材料厚度的减小或晶粒尺寸的增大而减小,且与厚度晶粒尺寸比呈近似指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寸效应 数字图像相关性 力学性能 T2紫铜
下载PDF
铜电解始极片剥片机的设计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希靖 赵晓兵 +1 位作者 朱正泽 刘骁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8-170,共3页
铜电解所用的始极片,是在电解槽中生产出来后再经加工而成的。在生产过程中,钛种板做为阳极,以硫酸铜和硫酸的混合液为电解液,通电后,铜从电解液中向阴极移动,到达阴极后获得电子而在阴极析出纯铜,最终形成始极片。长久以来,铜电解始极... 铜电解所用的始极片,是在电解槽中生产出来后再经加工而成的。在生产过程中,钛种板做为阳极,以硫酸铜和硫酸的混合液为电解液,通电后,铜从电解液中向阴极移动,到达阴极后获得电子而在阴极析出纯铜,最终形成始极片。长久以来,铜电解始极片的生产过程已经实现自动化作业,然而始极片的剥离工序仍为人工作业,工人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非常高,而且人工剥离会使得铜始极片产生弯曲变形以及破损,严重制约着始极片铜质量的提高。为此,利用气动技术,采用真空吸盘,设计了一台铜始极片剥离机,使得铜始极片的剥离能够实现自动化,从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电解始极片 自动化剥离 真空吸盘
下载PDF
铜带冷轧乳化液极压润滑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廖浩明 孙建林 +4 位作者 蔡文通 刘德民 邓斌 段然 秦芳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1-54,共4页
通过四球摩擦实验和轧制实验,研究了硫系和磷系极压剂对铜带冷轧乳化液极压润滑性能的影响。基于表征润滑性能的无卡咬载荷和摩擦因数2种参数,提出了评价乳化液极压润滑性能的新指标——极压润滑系数。基于极压润滑系数,分析了硫系极压... 通过四球摩擦实验和轧制实验,研究了硫系和磷系极压剂对铜带冷轧乳化液极压润滑性能的影响。基于表征润滑性能的无卡咬载荷和摩擦因数2种参数,提出了评价乳化液极压润滑性能的新指标——极压润滑系数。基于极压润滑系数,分析了硫系极压剂和磷系极压剂的配伍关系与铜带冷轧乳化液极压润滑性能的关系,筛选出了最佳配方。通过冷轧实验,比较了筛选出的各乳化液配方的润滑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润滑效果优劣排序与极压润滑系数大小排序基本吻合,表明极压润滑系数对轧制乳化液极压润滑的判定简单且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带 冷轧 正交实验法 极压润滑
下载PDF
异步叠轧(AARB)铜板再结晶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吴承玲 史庆南 +1 位作者 王军丽 张坤华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1-83,共3页
对七道次异步叠轧铜板采用220℃×30 m in和220℃×40 m in两种工艺进行退火,运用背散射电子衍射技术对两种铜板的再结晶程度、织构和晶界特征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220℃×40 m in退火处理后,铜板的再结晶较完全,其... 对七道次异步叠轧铜板采用220℃×30 m in和220℃×40 m in两种工艺进行退火,运用背散射电子衍射技术对两种铜板的再结晶程度、织构和晶界特征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220℃×40 m in退火处理后,铜板的再结晶较完全,其织构为明显的{100}〈001〉立方织构;而经220℃×30 m in退火处理后,铜板内仍存在晶体缺陷,其织构为{123}〈412〉轧制织构及少量的{100}〈001〉立方织构。晶界特征分布图表明晶界都主要分布在Σ1、Σ3、Σ7、Σ9和Σ11位置上,采用220℃×40 m in退火处理后铜板中各主要晶界的含量明显高于采用220℃×30m in退火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叠轧(AARB) 铜板 再结晶 背散射电子衍射技术(EBSD) 重合点阵(CSL)
下载PDF
CO-1冷轧铜带乳化液与轧制润滑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蔡文通 孙建林 +3 位作者 张军 王录 王士庭 王一助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46,共4页
选择合适的基础油、乳化剂、极压剂、抗磨剂、防锈剂等添加剂,研制适用于冷轧铜带所需的CO-1冷轧乳化液,应用于冷轧铜带生产。研究CO-1乳化液在铜带冷轧时,对轧制压力,最小可轧厚度和轧后的铜带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乳化液可... 选择合适的基础油、乳化剂、极压剂、抗磨剂、防锈剂等添加剂,研制适用于冷轧铜带所需的CO-1冷轧乳化液,应用于冷轧铜带生产。研究CO-1乳化液在铜带冷轧时,对轧制压力,最小可轧厚度和轧后的铜带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乳化液可以明显提高压下率并降低轧制压力,并且乳化液在轧制力大的情况下润滑效果更为明显,同时稳定地改善了铜带轧后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乳化液 冷轧 铜带 润滑
下载PDF
异步叠轧制备超细晶铜材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坤华 史庆南 吴承玲 《南方金属》 CAS 2006年第1期4-8,共5页
采用异步叠轧法,在速比为1.08,压下率为50%条件下,确定了铜材的轧制工艺.在测定临界真应变和确定再结晶退火制度后,获得了尺寸在1μ以下的超细晶.
关键词 异步叠轧 铜材 超细晶 工艺
下载PDF
空调换热器用铜表面亲水涂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巧云 张光霞 徐慧娟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3-25,6,共3页
在空调换热器铜表面涂覆亲水层可以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选用丙烯酸乳液作为底层防腐蚀成膜物,硅溶胶、聚丙烯酰胺作为亲水层成膜物,采用两步法在铜管表面形成耐腐蚀亲水涂层,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并对涂层耐蚀、亲... 在空调换热器铜表面涂覆亲水层可以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选用丙烯酸乳液作为底层防腐蚀成膜物,硅溶胶、聚丙烯酰胺作为亲水层成膜物,采用两步法在铜管表面形成耐腐蚀亲水涂层,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并对涂层耐蚀、亲水、耐热等性能及形貌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丙烯酸乳液含量为20%,硅溶胶含量为15%,聚丙烯酰胺含量为0.30%;亲水涂层的初期水接触角为4.72°,空调用冷却液中浸泡72h后失重率为0.056 57%,水接触角变为15.82°,150℃烘烤10 h后水接触角为9.01°,亲水涂层表面干燥后有细小的裂纹,但整体上仍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耐蚀性、耐热性及附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涂层 耐腐蚀 水接触角 空调换热器 铜片
下载PDF
激光焊接铜的组织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峰 黄华 李庭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4期741-743,共3页
对铜板进行激光焊接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焊接电流、脉冲度宽、脉冲频率和焊接速度等工艺参数对接头的最大抗拉强度的影响,并对焊缝的金相组织和显微硬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 激光焊接 铜板 金相组织 显微硬度
下载PDF
超薄紫铜板激光焊接的建模与仿真(英文)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兆军 高洪 郝庆波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5254-5257,共4页
采用激光焊接了超薄紫铜板,在试验基础上确立了激光焊接超薄紫铜板的合理的工艺参数,并对焊接接头做了三维影像分析。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焊接进行了动态模拟。建立了激光焊接的热源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激光焊接超薄紫铜板的温度场梯... 采用激光焊接了超薄紫铜板,在试验基础上确立了激光焊接超薄紫铜板的合理的工艺参数,并对焊接接头做了三维影像分析。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焊接进行了动态模拟。建立了激光焊接的热源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激光焊接超薄紫铜板的温度场梯度大,热影响区小;热源后方的等温线稀疏,温度梯度小;在热源前方的等温线密集,温度梯度大;焊缝正面宽度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焊接 超薄紫铜板 ANSYS 仿真
下载PDF
超薄紫铜激光焊接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金凤 罗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68-169,共2页
针对超薄紫铜片的激光焊接工艺进行研究,分析了激光工艺参数对超薄紫铜片焊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工艺参数下,超薄紫铜片焊缝成形良好,焊接接头基本与母材等强。对于薄板激光焊接,脉冲工作电流和脉冲频率对焊接成形影响很大。
关键词 超薄铜片 激光焊接 工艺参数 焊缝成形
下载PDF
紫铜薄板CMT搭接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3
16
作者 曹睿 冯振 陈剑虹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4-27,共4页
采用冷金属过渡技术(CMT)对T2紫铜薄板进行搭接连接.使用光学金相显微镜(OM)、万能力学试验机和显微硬度仪等设备对焊接接头的显徼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CMT焊的方法下,可以得到成形良好、内部无缺陷的搭接接头;在进... 采用冷金属过渡技术(CMT)对T2紫铜薄板进行搭接连接.使用光学金相显微镜(OM)、万能力学试验机和显微硬度仪等设备对焊接接头的显徼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CMT焊的方法下,可以得到成形良好、内部无缺陷的搭接接头;在进行拉伸试验时,断裂发生在热影响区,接头的拉剪强度为195~204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铜薄板 冷金属过渡技术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影响阳极铜浇铸模使用寿命的因素探讨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枫 沈强华 +2 位作者 马涛 孙安平 陈雯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CAS 2016年第1期5-7,共3页
介绍了阳极铜模失效的基本形式和机理,对影响铜模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阳极铜里杂质的存在、浇铸气孔的产生、模温控制及脱模剂性能的单一是影响铜模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并探讨了提高模具使用寿命的措施。
关键词 铜阳极板 模具寿命 失效 浇铸
下载PDF
无镍枪色锡-钴合金电镀工艺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远凯 唐春保 赖俐超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9-41,1,共3页
为了节约镍资源及降低传统枪色电镀产品的毒性,开发了一种无镍枪色锡-钴合金电镀工艺:采用焦磷酸盐体系并添加光亮剂直接在铜片表面进行锡-钴合金电镀。探讨了镀液组成、温度、pH值及电流密度对镀层外观、镀液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其最... 为了节约镍资源及降低传统枪色电镀产品的毒性,开发了一种无镍枪色锡-钴合金电镀工艺:采用焦磷酸盐体系并添加光亮剂直接在铜片表面进行锡-钴合金电镀。探讨了镀液组成、温度、pH值及电流密度对镀层外观、镀液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其最佳工艺参数:250.0 g/L焦磷酸钾,20.0 g/L硫酸亚锡,15.0 g/L硫酸钴,0.6 g/L光亮剂1,2.0 g/L光亮剂2,3 mL/L 25%氨水,温度45℃,pH值8.5,电流密度0.5 A/dm2,施镀时间3 min。该工艺所得镀层颜色呈枪色,均匀致密,附着力好,且镀液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钴合金电镀 焦磷酸盐 硫酸亚锡 硫酸钴 枪色 工艺参数
下载PDF
铜合金同种和异种板材压印连接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杨慧艳 何晓聪 +1 位作者 丁燕芳 周森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4-36,40,共4页
采用试验方法研究了铜合金同种板材H62-H62、异种板材H62-SPCC和SPCC-H62压印接头的截面结构特征,并通过拉伸-剪切试验测试了三种接头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H62-H62和H62-SPCC两种接头截面颈部厚度和镶嵌量相当,SPCC-H62接头镶嵌量略小... 采用试验方法研究了铜合金同种板材H62-H62、异种板材H62-SPCC和SPCC-H62压印接头的截面结构特征,并通过拉伸-剪切试验测试了三种接头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H62-H62和H62-SPCC两种接头截面颈部厚度和镶嵌量相当,SPCC-H62接头镶嵌量略小。H62-H62和H62-SPCC压印接头拉伸-剪切力约为4000 N,接头失效形式为上板颈部剪断失效;SPCC-H62压印接头强度较低,有上板颈部剪断失效和上板拉脱失效两种失效模式,拉伸位移和能量吸收值最大。H62和SPCC进行压印连接时,应将材料强度较大的H62作为上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合金 压印连接 组合顺序 接头截面 拉伸-剪切试验
下载PDF
铜电解始极片压纹轿平装置的分析及改进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健锋 吴张永 +3 位作者 旷长光 袁锐波 杨平 刘建强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3-374,共2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铜电解始极片的压纹矫平原理及加工装置的改进,使得始极片的应力得到很好的消除,增加了刚性,更好地满足了生产实践需要。
关键词 铜电解 始极片 辊压 矫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