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络合沉淀法—硫化沉淀法联合处理铜氰贫液试验研究
1
作者 刘强 伍赠玲 +3 位作者 高世康 王弘 韩良 林国钦 《黄金》 CAS 2024年第2期89-92,共4页
针对某黄金生产企业产生的铜氰贫液,采用络合沉淀法—硫化沉淀法联合进行回收处理。在络合沉淀法五水合硫酸铜投加量3.0 g/L、焦亚硫酸钠投加量2.0 g/L,硫化沉淀法九水合硫化钠加药量0.35 g/L条件下,铜氰贫液中总氰化合物、铜和硫氰酸... 针对某黄金生产企业产生的铜氰贫液,采用络合沉淀法—硫化沉淀法联合进行回收处理。在络合沉淀法五水合硫酸铜投加量3.0 g/L、焦亚硫酸钠投加量2.0 g/L,硫化沉淀法九水合硫化钠加药量0.35 g/L条件下,铜氰贫液中总氰化合物、铜和硫氰酸盐质量浓度从150.84 mg/L、121.46 mg/L、252.65 mg/L降至0.44 mg/L、86.17 mg/L、1.23 mg/L,回收金、银、铜的产值为116.62元/m^(3),扣除药剂成本后产生经济效益55.44元/m^(3)。研究结果为类似氰化企业铜氰贫液的净化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氰贫液 络合沉淀 硫化沉淀 联合处理 总氰化合物
下载PDF
SART法和配合沉淀法脱除氰化贫液中铜氰的对比研究
2
作者 刘强 伍赠玲 +3 位作者 高世康 王弘 韩良 林国钦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97-502,共6页
针对某黄金生产企业铜硫分离浮选后硫精矿氰化产生的氰化贫液,分别采用SART法与配合沉淀法净化处理,对比研究了2种方法的铜与氰化物的脱除效果及回收沉渣中铜、金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贫液中铜、金、氰化物和硫氰酸盐质量浓度分别为121... 针对某黄金生产企业铜硫分离浮选后硫精矿氰化产生的氰化贫液,分别采用SART法与配合沉淀法净化处理,对比研究了2种方法的铜与氰化物的脱除效果及回收沉渣中铜、金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贫液中铜、金、氰化物和硫氰酸盐质量浓度分别为121.46、0.12、150.84、252.65 mg/L时,采用SART法时在溶液pH=5、硫铜物质的量比2∶1条件下,滤液中铜、总氰化物质量浓度为1.52、99.72 mg/L,沉渣中铜、金质量分数分别为65.26%、10.56 g/t;采用配合沉淀法时,在铜离子与亚硫酸根物质的量比1.25∶1、铜离子与氰化物与硫氰酸盐之和物质的量比2∶1条件下,滤液中铜、总氰化物质量浓度为22.08、0.77 mg/L,沉渣中铜、金质量分数分别为51.26%、86.53 g/t;相较SART法,配合沉淀法回收有价金属经济效益更高,更适于回收含铜氰化贫液中的铜和氰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贫液 SART法 配合沉淀法 净化 氰化物
下载PDF
络合沉淀法净化处理铜氰贫液
3
作者 刘强 伍赠玲 +3 位作者 高世康 王弘 韩良 林国钦 《矿冶》 CAS 2023年第6期88-95,共8页
针对某黄金生产企业产生的氰化贫液,采用络合沉淀法用复配亚铜溶液对贫液进行净化处理,考察初始pH值、硫酸铜与亚硫酸钠加药量对氰化物和铜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采用BBD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建立贫液中氰化物和铜离子剩余含量的响应面方... 针对某黄金生产企业产生的氰化贫液,采用络合沉淀法用复配亚铜溶液对贫液进行净化处理,考察初始pH值、硫酸铜与亚硫酸钠加药量对氰化物和铜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采用BBD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建立贫液中氰化物和铜离子剩余含量的响应面方程。通过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得知,在硫酸铜和亚硫酸钠投加量分别为3.01 g/L和2 g/L的条件下,处理后贫液中氰化物和铜离子浓度同时达到最低值,分别为0.38 mg/L和61.94 mg/L,响应面法的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所建模型的可信度较高。对处理后的贫液过滤后调节pH值至10,除去剩余的铜离子,铜离子、氰化物和硫氰酸盐浓度分别达到7.26、0.35和1.42 mg/L,达到回用于生产流程的条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氰贫液 络合沉淀 净化处理 响应面法
下载PDF
离子交换法处理氰化贫液中铜的工艺及动力学 被引量:7
4
作者 于先进 张亚莉 +2 位作者 房涛 王青龙 黄文强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1,共4页
用201×7离子交换树脂处理黄金氰化贫液的高含量铜,研究了树脂吸附铜的工艺和动力学,考察了温度、pH、液固比和时间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树脂能有效吸附氰化贫液中的铜。温度和pH对吸附性能影响不大,降低液固比能提高吸附效果;... 用201×7离子交换树脂处理黄金氰化贫液的高含量铜,研究了树脂吸附铜的工艺和动力学,考察了温度、pH、液固比和时间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树脂能有效吸附氰化贫液中的铜。温度和pH对吸附性能影响不大,降低液固比能提高吸附效果;在1.0h后吸附趋于饱和,吸附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贫液 201×7树脂 吸附 动力学
下载PDF
膨润土对氰化贫液中各离子的吸附 被引量:2
5
作者 曹旭 王青龙 +5 位作者 张亚莉 赵景刚 王晓亮 杨宝书 宫本奎 赵萍萍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2-64,共3页
研究膨润土对高浓度氰化贫液中各离子的吸附作用,考察了温度、pH、吸附时间、膨润土用量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膨润土吸附氰化贫液的最适宜的工艺条件为:膨润土投加量10g/L、时间40min、溶液温度25℃、氰化贫液pH=10(即氰化贫... 研究膨润土对高浓度氰化贫液中各离子的吸附作用,考察了温度、pH、吸附时间、膨润土用量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膨润土吸附氰化贫液的最适宜的工艺条件为:膨润土投加量10g/L、时间40min、溶液温度25℃、氰化贫液pH=10(即氰化贫液的初始pH)。氰、铜和锌3种离子的吸附率分别达到56%、55%和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贫液 膨润土 吸附
下载PDF
高铜贫液两步沉淀除杂全循环工业试验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鲁玉春 左玉明 +4 位作者 薛文平 符金武 陈启普 戴希生 李云平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5-49,共5页
为实现含氰污水“零排放” ,达到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针对蓬莱市黄金冶炼厂氰化贫液中含铜质量浓度高的特征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在小型试验的基础上 ,设计并实施了两步沉淀除杂全循环的工业试验 ,回收了大部... 为实现含氰污水“零排放” ,达到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针对蓬莱市黄金冶炼厂氰化贫液中含铜质量浓度高的特征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在小型试验的基础上 ,设计并实施了两步沉淀除杂全循环的工业试验 ,回收了大部分贵金属和有价的重金属 ,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了贫液中的氰化钠。在不降低金的氰化浸出率的情况下 ,使含氰污水全循环 ,实现了“零排放” ,降低了生产运行成本 ,有效地保护了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贫液 沉淀除杂 全循环 黄金冶炼厂
下载PDF
用化学沉淀法处理高铜氰化贫液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淑梅 舒方霞 +1 位作者 丛自范 刘凯华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0-523,共4页
研究了采用硫酸亚铁-硫化钠沉淀工艺处理老挝某矿业有限公司的高铜氰化贫液,考察了硫酸亚铁用量、反应时间、硫化钠用量及沉铜反应时间对氰化贫液中铜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处理500mL氰化贫液,加入20g FeSO_4·7H_2O,室温下... 研究了采用硫酸亚铁-硫化钠沉淀工艺处理老挝某矿业有限公司的高铜氰化贫液,考察了硫酸亚铁用量、反应时间、硫化钠用量及沉铜反应时间对氰化贫液中铜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处理500mL氰化贫液,加入20g FeSO_4·7H_2O,室温下机械搅拌5min,再加入理论量5倍的Na_2S,反应60min,铜去除率达94%以上;沉淀渣中铜质量分数为15%,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沉淀渣中的铜主要以Cu(SCN)和Cu_2S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铜氰化贫液 硫酸亚铁 硫化钠 去除
下载PDF
某金矿氰化贫液净化试验工艺参数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降向正 王莹 +1 位作者 刘强 刘晓红 《黄金》 CAS 2017年第8期66-68,共3页
某金矿氰化提金过程产生的氰化贫液中总氰化合物质量浓度3 303.5 mg/L,硫氰酸盐质量浓度3 855.0 mg/L,铜质量浓度1 527.2 mg/L,试验确定了采用酸化吹脱-碱液吸收法去除影响选矿指标的铜离子并回收氰化物的可行性,优化了酸化吹脱法的工... 某金矿氰化提金过程产生的氰化贫液中总氰化合物质量浓度3 303.5 mg/L,硫氰酸盐质量浓度3 855.0 mg/L,铜质量浓度1 527.2 mg/L,试验确定了采用酸化吹脱-碱液吸收法去除影响选矿指标的铜离子并回收氰化物的可行性,优化了酸化吹脱法的工艺条件。在最佳试验条件下,氰化贫液中总氰化合物去除率达99.06%,铜去除率98.65%,氰化物回收率78.00%,处理后的溶液进行氰化浸出试验,效果较好,即返回液对氰化浸出过程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贫液 酸化吹脱法 总氰化合物 回收率 去除率
下载PDF
电化学法深度处理低浓度贵金属贫液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雷思明 宋永辉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6年第3期100-105,共6页
以自制的煤基材料为电极,采用电化学法深度处理贵金属贫液,研究了电压、时间、p H值及温度等因素对各离子去除率的影响规律,采用扫描电镜及能谱(SEM-EDS)对反应后极板的表面形貌及负载物组成进行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 以自制的煤基材料为电极,采用电化学法深度处理贵金属贫液,研究了电压、时间、p H值及温度等因素对各离子去除率的影响规律,采用扫描电镜及能谱(SEM-EDS)对反应后极板的表面形貌及负载物组成进行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温度的增加,溶液中各离子的去除率逐渐增大,随着电压增大离子去除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1.6 V时达到最佳,而p H值的升高不利于反应进行。选用原液p H值,在电压为1.6 V、溶液温度为50℃、处理时间为6 h的条件下,钯离子去除率为99.32%,铂离子去除率为97.13%,金与钌离子可视为完全去除。研究证实,采用电化学法可以对低浓度贵金属贫液进行深度处理并实现回收贵金属的目的,该电化学反应由电沉积和电吸附两方面共同作用,且前者占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金属 贫液 电沉积 电吸附
下载PDF
离子交换──贫液循环法处理华尖金矿含氰废水试验 被引量:10
10
作者 徐克贤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46-49,共4页
本文对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合氰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既可回收废水中氰化物及重金属,又可使废水循环使用。
关键词 含氰废水 离子交换树脂 贫液循环 金矿 废水
下载PDF
减少湿法炼锌净化系统钴富集的生产实践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菲菲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18年第6期33-35,38,共4页
本文针对湿法炼锌一段净化除铜镉过程中钴损失大造成系统中钴的循环、富集以及贫镉液除钴效果差的弊端,提出了一段除铜镉改为一段两次除铜锅工艺,即一段一次净化除铜、预除镉,一段二次净化进一步除铜镉工艺,从源头上减少了系统中钴的循... 本文针对湿法炼锌一段净化除铜镉过程中钴损失大造成系统中钴的循环、富集以及贫镉液除钴效果差的弊端,提出了一段除铜镉改为一段两次除铜锅工艺,即一段一次净化除铜、预除镉,一段二次净化进一步除铜镉工艺,从源头上减少了系统中钴的循环、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炼锌 净化 除铜镉 贫镉液
下载PDF
某铀矿沉淀母液减排技术优化方案
12
作者 张森永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317-321,共5页
针对某水冶厂的沉淀母液直接外排问题,进行减排技术改造。通过对沉淀母液采用降硫酸根措施,让沉淀母液充分循环利用。沉淀母液减排效果达到98%以上,并从沉淀母液中回收了铀、硫酸盐、硝酸盐。该方案既保护了环境,又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
关键词 沉淀母液 减排 循环利用
下载PDF
含氯浸铀尾液对混合浸铀菌株生长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顺亮 孙占学 +3 位作者 史维浚 李泽兵 陶峰 潘昕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2-36,共5页
以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亚铁钩端螺旋菌及氧化硫硫杆菌三种混合菌种为受试材料,通过试验分析培养基中pH、Eh、Fe^(2+)和总铁的变化情况,研究氯离子浓度胁迫对混合菌活性的影响。利用[Fe^(2+)]/[Fe^(3+)]的比值及菌种对Fe^(2+)的... 以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亚铁钩端螺旋菌及氧化硫硫杆菌三种混合菌种为受试材料,通过试验分析培养基中pH、Eh、Fe^(2+)和总铁的变化情况,研究氯离子浓度胁迫对混合菌活性的影响。利用[Fe^(2+)]/[Fe^(3+)]的比值及菌种对Fe^(2+)的得率系数对不同Cl^-浓度下细菌的比生长率进行拟合来表征不同Cl^-浓度的浸铀尾液对混合菌生长活性的胁迫效应。结果表明,混合菌对含氯浸铀尾液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当尾液培养液中Cl^-≤1.0g/L时,Cl^-对混合菌的生长基本没有影响;当Cl^-浓度在1.0~5.0g/L时,混合菌对Fe^(2+)的氧化转化能力开始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程度随着Cl^-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大;当Cl^-=10.0g/L时,混合菌的生长完全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胁迫 浸铀尾液 铀矿生物浸出 混合菌种 生长动力学
下载PDF
膜过滤技术处理氰化贫液的实践 被引量:4
14
作者 厉彦江 刘淑杰 孙维家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0-41,共2页
介绍了膜过滤技术的特点及处理氰化贫液的实践。
关键词 氰化贫液 腱过滤 脱铜
下载PDF
降低氰化钠消耗的途径 被引量:3
15
作者 陶云杰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1期31-37,共7页
无论是采用氰化法、炭浆法、堆浸法、还是树脂法提取黄金,降低氰化钠消耗是降低成本最关键的措施之一.本文论述了影响氰化钠消耗的因素.介绍了浸出作业严格控制适宜的氰化钠浓度,使用浮选、水洗、碱浸、酸洗等方法预先清除有害杂质,严... 无论是采用氰化法、炭浆法、堆浸法、还是树脂法提取黄金,降低氰化钠消耗是降低成本最关键的措施之一.本文论述了影响氰化钠消耗的因素.介绍了浸出作业严格控制适宜的氰化钠浓度,使用浮选、水洗、碱浸、酸洗等方法预先清除有害杂质,严格控制矿浆浓度、磨矿细度、浸出时间等技术条件,采用贫液返回等措施降低氰化钠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钠 浮选 贪液返回
下载PDF
氰化污水零排放工艺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天贵 赵晓娟 《黄金》 CAS 2001年第5期41-43,共3页
氰化污水零排放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 ,酸化—沉淀—碱中和后废水全循环为氰化工艺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 ,同时可回收有价金属 ,降低氰化物消耗 ,实现含氰废水零排放 。
关键词 氰化贫液 杂质离子 循环 酸化 沉淀 中和 污水处理
下载PDF
贫液除杂与污水零排放的试验研究
17
作者 赵永周 刘万志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1-53,共3页
根据仓上金矿生产实际情况,探讨了贫液除杂质的途径及除杂后对浸出效果的影响,为仓上金矿实现氰化污水零排放提供了基础资料。
关键词 贫液除杂 氰化污水 零排放 金矿 污水处理
下载PDF
某铀矿沉淀母液的回收工艺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龙清 于素芹 +3 位作者 赵伍成 韩伟 张慧 陈双喜 《铀矿冶》 CAS 2014年第1期17-20,共4页
某铀矿碳酸盐浸出液采用离子交换法得到高浓度铀的淋洗合格液。淋洗剂由NaCl和NaHCO3组成。淋洗合格液沉淀黄饼后所产生的沉淀母液中尽管ρ(Na2CO3)可达到80g/L以上,但由于ρ(Cl-)较高,使得沉淀母液难以回收利用。通过对淋洗及沉淀黄饼... 某铀矿碳酸盐浸出液采用离子交换法得到高浓度铀的淋洗合格液。淋洗剂由NaCl和NaHCO3组成。淋洗合格液沉淀黄饼后所产生的沉淀母液中尽管ρ(Na2CO3)可达到80g/L以上,但由于ρ(Cl-)较高,使得沉淀母液难以回收利用。通过对淋洗及沉淀黄饼工艺的优化,将沉淀母液中ρ(Cl-)控制在满足返回利用的要求浓度范围,为沉淀母液返回浸出再利用创造了条件;同时结合实际应用对某铀矿碳酸盐浸出沉淀母液的回收工艺优化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饼 沉淀母液 回收工艺 淋洗
下载PDF
甘肃某金矿含氰贫液处理及再利用试验 被引量:5
19
作者 韩婧 柳耀鹏 张俊芳 《黄金》 CAS 2018年第5期68-70,73,共4页
针对甘肃某金矿含氰贫液特点,分别采用因科法和碱氯法处理,并对试验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因科法去除氰化物效果较好,在含氰贫液p H值11、焦亚硫酸钠用量1 800 mg/L、不充气搅拌1.5 h条件下,处理后贫液中总氰化合物质量浓度由79... 针对甘肃某金矿含氰贫液特点,分别采用因科法和碱氯法处理,并对试验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因科法去除氰化物效果较好,在含氰贫液p H值11、焦亚硫酸钠用量1 800 mg/L、不充气搅拌1.5 h条件下,处理后贫液中总氰化合物质量浓度由79.59 mg/L降至0.47 mg/L,低于国家废水排放标准规定的0.5 mg/L,处理后尾渣毒性浸出指标均达到国家尾矿库处置污染控制要求。含氰贫液循环利用于浸出流程不影响金的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科法 碱氯法 含氰贫液 去除率 毒性浸出
下载PDF
含氰废水处理工艺的新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陶云杰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0期47-51,共5页
本文介绍了二家氰化厂,分别采用酸化、碱氯、空气吹脱、贫液返回、自然暴晒、尾矿库废水返回再用等联合方法处理含氰废水的工艺流程,使最终排放的废水中氰化物和重金属离子的含量均达到国家允许的排放标准,并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含氰废水处理 酸化法 氰化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