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oron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Paleozoic brachiopod and coeval coral calcites in Yunnan-Guizhou Plateau, China
1
作者 MA YunQi XIAO YingKai +3 位作者 HE MaoYong XIAO Jun SHEN Quan JIANG ShengXia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12期1912-1925,共14页
Boron isotope values in Paleozoic brachiopods and corals, collected from the Yunnan-Guizhou Plateau, China, can be used to constrain the boron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past oceans. All brachiopod shells and coral sampl... Boron isotope values in Paleozoic brachiopods and corals, collected from the Yunnan-Guizhou Plateau, China, can be used to constrain the boron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past oceans. All brachiopod shells and coral samples were screened for diagenetic recrystallization by cathodoluminescence microscopy, trace element geochemistry of B, Fe, Mn, Sr,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boron isotope ratios for brachiopods in Silurian, Devonian, Carboniferous, and Triassic calcites are in the ranges 8.9‰-14.0‰, 8.8‰-13.8‰, 10.3‰-16.3‰, and 6.7‰-12.4‰, respectively. The boron isotope ratios of coral calcites in the Silurian, Devonian, and Permian are 9.1‰-12.2‰, 6.1‰-13.8‰, and 9.2‰-16.1‰, respectively. The δ11B values for both brachiopods and corals a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for modern biogenic carbonates, indicating that the Paleozoic oceans were depleted of δ11B by up to 10‰. Our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published studies. The boron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corals and brachiopods show the consistent trends. The low δ11B values may be explained by an enhanced riverine flux of boron from the contin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ron isotope coral BRACHIOPOD paleozoic
原文传递
西藏申扎地区古生代地层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程立人 张予杰 张以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18-1022,共5页
2000—2002年间,笔者等在进行1∶25万申扎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发现并测制了一条较完整的(从下奥陶统—上二叠统连续出露)古生代地层剖面,采得大量多门类古生物化石。首次在西藏境内发现了早奥陶世阿雷尼格阶最底部的笔石化石带代表分子Te... 2000—2002年间,笔者等在进行1∶25万申扎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发现并测制了一条较完整的(从下奥陶统—上二叠统连续出露)古生代地层剖面,采得大量多门类古生物化石。首次在西藏境内发现了早奥陶世阿雷尼格阶最底部的笔石化石带代表分子Tetragraptus(Paratetragraptus)approximatus和晚二叠世吴家坪期珊瑚动物群的重要分子Waagenophyllumindicumvar.crassiseptatum,Liangshanophyllumstreploseptatum等。分别建立了下奥陶统扎扛组和上二叠统木纠错组。不仅完善了该区古生代地层序列,也为研究青藏高原古生代时期的构造活动和演化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申扎地区 古生代地层 笔石化石 珊瑚动物群
下载PDF
古生代珊瑚研究与理论古生物学有关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鸿祯 王训练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7-34,共8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理论古生物学的几个主要方面,包括:演化程式方面的种系渐变论、间断平衡论和间断渐变论、宏演化和微演化、新灾变论和均一论;分类学方面的分支系统学、进化系统学和数值分类学;生物古地理学方面的扩散模式和隔离分化... 本文首先介绍了理论古生物学的几个主要方面,包括:演化程式方面的种系渐变论、间断平衡论和间断渐变论、宏演化和微演化、新灾变论和均一论;分类学方面的分支系统学、进化系统学和数值分类学;生物古地理学方面的扩散模式和隔离分化模式;还有生物结晶学和生物矿物学,然后简要回顾了珊瑚的研究历史,讨论了古生代珊瑚骨骼形成的基本形式、骨骼结构的基本单元和组合方式、系统分类与演化阶段及全球生物古地理,最后提出了古生物学研究的两个主要方向:一是理论概念的更新,着重强调构造活动论和地壳发展阶段论在理论古生物研究中的意义,二是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 理论古生物学 古生代 古生物学
下载PDF
黔南紫云地区早二叠世珊瑚层及其对晚古生代冰期的响应
4
作者 李思儒 巩恩普 +2 位作者 张永利 王立芙 杨臻元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4-156,共13页
黔南紫云宗地乡高寨发育早二叠世萨克马尔期中晚期珊瑚层,是该时期中国南方报道较少的生物建造类型,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珊瑚层由单体四射珊瑚提曼珊瑚(Timania)和沟珊瑚(Bothrophyllum)建造而成。珊瑚层内生物种类丰富,包括群体珊瑚An... 黔南紫云宗地乡高寨发育早二叠世萨克马尔期中晚期珊瑚层,是该时期中国南方报道较少的生物建造类型,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珊瑚层由单体四射珊瑚提曼珊瑚(Timania)和沟珊瑚(Bothrophyllum)建造而成。珊瑚层内生物种类丰富,包括群体珊瑚Antheria、棘皮类、有孔虫、钙藻、Tubiphytes、腕足类等。本文对珊瑚层岩石进行微相研究,划分出了珊瑚障积岩、有孔虫生屑泥粒灰岩、钙藻-有孔虫生屑泥粒灰岩、似球粒泥粒灰岩-颗粒灰岩、生屑粒泥灰岩和白云质生屑泥粒灰岩等6种微相类型。晚古生代冰川作用导致的高频率海平面变化控制珊瑚层的形成和消失。珊瑚层发育于早二叠世“冰室地球”到“温室地球”这一转折发生的关键时期,其发现为华南地区对晚古生代冰川作用的响应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克马尔期 珊瑚层 海平面变化 晚古生代冰期 黔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