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油云岩寺飞天藏、平武报恩寺华严藏斗栱营造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冷婕 谢姝婷 饶敏琪 《建筑遗产》 CSSCI 2022年第1期62-71,共10页
四川江油云岩寺飞天藏和平武报恩寺华严藏是现存转轮藏中形制最完备、造型最宏丽的转轮藏,研究价值很高。文章通过对两例转轮藏斗栱做法的对比、转轮藏与同期四川地区大木作斗栱做法的对比发现,转轮藏中斗栱的主要形制特征与同期大木作... 四川江油云岩寺飞天藏和平武报恩寺华严藏是现存转轮藏中形制最完备、造型最宏丽的转轮藏,研究价值很高。文章通过对两例转轮藏斗栱做法的对比、转轮藏与同期四川地区大木作斗栱做法的对比发现,转轮藏中斗栱的主要形制特征与同期大木作斗栱的营造风尚紧密相关,同时,转轮藏斗栱形制的演变趋势与大木作斗栱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鉴于大小木作斗栱尺度及其主要功能的差异,转轮藏斗栱采用了与同期大木作不同的设计策略,且在斗栱外跳的样式创新上比大木作明显超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轮藏 斗栱 形制源流 匠意 创新
下载PDF
营造尺和材分制:应县木塔五层木构表里数据采集与试解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泽辉 李大卫 刘畅 《建筑史学刊》 2022年第1期36-53,共18页
建立在本研究团队既有假说与分析基础上,本文选取应县木塔五层外檐铺作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三维激光扫描和计算机X射线成像(CR-Computed Radiography)技术采集外部设计与内部隐蔽构造数据信息,充分结合实测数据对现有成果进行验证,并对... 建立在本研究团队既有假说与分析基础上,本文选取应县木塔五层外檐铺作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三维激光扫描和计算机X射线成像(CR-Computed Radiography)技术采集外部设计与内部隐蔽构造数据信息,充分结合实测数据对现有成果进行验证,并对应县木塔五层斗栱材分制度、尺度设计和部分内部榫卯设计进一步提出以下推论:一,应县木塔五层斗栱足材广约1.2尺(20分°),单材广约8.4寸(14分°);材厚在5寸至6寸之间,或存在多种设计;二,应县木塔五层大木设计之中丈尺设计与材分设计或同时存在:以丈尺控制开间(朵距)、屋架、栱长整体比例关系,以材分配合栱与斗的精细设计;三,应县木塔五层斗栱的内部榫卯设计同样受到丈尺和材分思想的双重控制。此外,本文还强调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计算机X射线成像技术综合运用在古建筑研究中的深远前景,同时也讨论了现有技术条件的局限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县木塔 五层外檐铺作 三维激光扫描 计算机X射线成像 材分制度 榫卯
下载PDF
宋式带“昂”斗栱节点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程小武 沈博 +1 位作者 刘伟庆 陆伟东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3-142,共10页
古建筑中宋式斗栱节点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带有"下昂"。为研究具有这种特征的斗栱节点的受力性能,制作1∶3.52的缩尺模型试件进行竖向荷载试验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依据宋《营造法式》和实际建筑的"有昂无梁栿&qu... 古建筑中宋式斗栱节点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带有"下昂"。为研究具有这种特征的斗栱节点的受力性能,制作1∶3.52的缩尺模型试件进行竖向荷载试验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依据宋《营造法式》和实际建筑的"有昂无梁栿"和"有昂有梁栿"两种类型的宋式斗栱节点模型,设计并制作了以柱头斗栱节点为对象的试验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栌斗始终作为薄弱构件首先破坏;下昂与梁栿虽打断了斗栱节点分层叠加,但其依旧能保持良好的整体性;水平荷载作用下单个斗栱节点的倒三角形构造易发生转动,但加入梁栿后,节点的转动受到约束而发生滑移,此时斗栱表现良好的耗能效果,由此说明斗栱节点良好的抗震性能并非来自单个斗栱节点,而是由其通过相互约束协同工作而产生;底部暗销有较强的锚固作用,斗栱节点水平承载力主要由底部暗销的锚固力和柱与斗栱节点接触面的摩擦力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斗栱节点 宋式 下昂 梁栿 铺作 暗销 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算法基因:高平资圣寺毗卢殿外檐铺作解读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畅 姜铮 徐扬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2016年第2期147-181,共35页
基于史料搜集整理、手工测绘和三维激光扫描测绘,本文集中对山西高平资圣寺毗卢殿进行了历史原真性判断和几何设计解读,认定该建筑始建营造尺长308毫米,斗栱分。值0.47寸,总出跳62分°,下昂五举。进而,本文得以通过对比本案和高平... 基于史料搜集整理、手工测绘和三维激光扫描测绘,本文集中对山西高平资圣寺毗卢殿进行了历史原真性判断和几何设计解读,认定该建筑始建营造尺长308毫米,斗栱分。值0.47寸,总出跳62分°,下昂五举。进而,本文得以通过对比本案和高平开化寺大雄宝殿外檐铺作的异同,分析出'二例同门'的营造亲缘,并提出在更广阔视角下进行'基因示踪'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圣寺毗卢殿 外檐铺作 算法 解剖构造 样式 三维激光扫描
原文传递
从斗栱形制探析故宫太和殿院落四角崇楼的建筑年代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藏博 徐怡涛 方遒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7-70,343,共15页
本文在明清北京官式建筑斗栱形制分期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档案,对故宫太和殿院落四隅崇楼的斗栱形制年代进行探究。作者利用斗栱的形制年代和文献史料互证,论证了现存太和殿院落东南和东北角崇楼的斗栱形制为明末天启年间,西北... 本文在明清北京官式建筑斗栱形制分期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档案,对故宫太和殿院落四隅崇楼的斗栱形制年代进行探究。作者利用斗栱的形制年代和文献史料互证,论证了现存太和殿院落东南和东北角崇楼的斗栱形制为明末天启年间,西北角崇楼的斗栱形制为清康熙年间,西南角崇楼的斗栱形制属清乾隆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斗栱 建筑考古 故宫 崇楼 建筑年代
原文传递
早期青铜器斗栱之文化含义探讨
6
作者 谢晶(景) 李梦笔 《文物建筑》 2019年第1期29-38,共10页
斗(和栱)的最早实体形态可以追溯到早期青铜器。众所周知,青铜器作为礼器为早期君王贵族所拥有,在祭祀中大都用于装盛食物和酒。青铜器上的图案包罗万象,且服务于一个崇高的终极目的,即实现天、地、人、神(鬼)之间的连接或沟通。由此,... 斗(和栱)的最早实体形态可以追溯到早期青铜器。众所周知,青铜器作为礼器为早期君王贵族所拥有,在祭祀中大都用于装盛食物和酒。青铜器上的图案包罗万象,且服务于一个崇高的终极目的,即实现天、地、人、神(鬼)之间的连接或沟通。由此,青铜器上的斗栱之结构功能大大削弱,而其文化象征意义却大为增强。如果将青铜器视为一文化、艺术和历史的物质载体,那么在早期青铜器功能和文化语境中来探讨其中斗栱的文化含义,可以帮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斗栱在建筑上的应用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斗栱 青铜器 建筑
原文传递
中国建筑遗产再认识 被引量:2
7
作者 杨鸿勋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2年第2期6-11,4,共7页
中国仿生的构架体系建筑,在历史早期就已传播到邻近的东亚国家,从而形成了一个东方建筑体系。18世纪以来,又影响到欧洲,与西方新材料、新技术相结合,使摩天楼得以矗立;中国《老子》的空间学说,引起世界"近代建筑革命";中国的... 中国仿生的构架体系建筑,在历史早期就已传播到邻近的东亚国家,从而形成了一个东方建筑体系。18世纪以来,又影响到欧洲,与西方新材料、新技术相结合,使摩天楼得以矗立;中国《老子》的空间学说,引起世界"近代建筑革命";中国的陶制砌块用植物油处理的原理,促成抗酸、碱的"有、无机相结合"的建材理论,被誉为世界"建材革命"。直至今日,不同于西方"花园"(ga rden)和"林园"(pa r k)的中国人为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园林原理,促成了现代景观学;中国的精神与物质统一功能场效应的风水学说,已经在日、韩、美、德、法等西方国家兴起。作为全人类的财富——中国建筑遗产,将继续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建设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构架体系 模数化 榫卯 斗栱 时空艺术 堪舆 风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