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厄洛替尼挽救治疗吉非替尼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罗大先 龙建林 +5 位作者 丘金凤 余敏 邹炳文 周麟 卢铀 黄媚娟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997-1999,2002,共4页
目的评价厄洛替尼作为挽救方案治疗吉非替尼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09年11月吉非替尼治疗进展后接受厄洛替尼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观察的主要指标为:客观有效率(RR)、疾病... 目的评价厄洛替尼作为挽救方案治疗吉非替尼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09年11月吉非替尼治疗进展后接受厄洛替尼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观察的主要指标为:客观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及不良反应。结果随访至2010年6月,共有22例患者符合入组条件。22例患者均可接受疗效及生存评价,其中部分缓解(PR)2例,稳定(SD)12例,进展(PD)8例,RR为9.1%,DCR为63.6%,中位为PFS 3.0个月,OS为5.5个月。4例患者检测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2例有突变,2例无突变,全部患者均得到疾病控制。1例男性吸烟腺癌合并颅内转移患者原发无效给予厄洛替尼治疗后颅内病灶达到CR。亚组分析显示:吉非替尼治疗疗效SD者DCR显著提高(90%vs 58.3%,P=0.031),其RR、PFS及OS分别为20%、3.0个月及5.5个月。Ⅲ/Ⅳ度不良反应主要是皮疹1/22(4.5%)、肝功能损害1/22(4.5%)及肺间质纤维化1/22(4.5%)。结论吉非替尼治疗失败后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给予厄洛替尼挽救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获益率,其中吉非替尼治疗疗效SD患者显著提高疾病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厄洛替尼 吉非替尼
下载PDF
植酸对大鼠结直肠癌形成的抑制作用与NK细胞变化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峥 宋扬 兰克涛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8-310,314,共4页
目的:探讨植酸在预防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方法:将4w龄健康Wistar鼠分为对照组(基础饲料喂养,自由饮水),植酸组(基础饲料,自由饮用2 %植酸钠水溶液),每组15只。两组同时皮下注射二甲肼(1,2-dimethylhydrazine,DMH),剂量为20 mg/kg bw,注射... 目的:探讨植酸在预防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方法:将4w龄健康Wistar鼠分为对照组(基础饲料喂养,自由饮水),植酸组(基础饲料,自由饮用2 %植酸钠水溶液),每组15只。两组同时皮下注射二甲肼(1,2-dimethylhydrazine,DMH),剂量为20 mg/kg bw,注射20 w后处死。取出整段大肠观察测量肿瘤的数量、体积大小及形态,同时测量血中NK细胞的活性(LDH释放法)。结果:植酸组大鼠结直肠癌发生率、肿瘤的数量、体积均小于对照组(P<0.05),其血中NK细胞的活性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二甲肼诱发的大鼠结直肠癌中,植酸可通过提高NK细胞活性来抑制结直肠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 大肠癌 NK细胞
下载PDF
肺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肺功能变化对手术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程华 吴仕党 +1 位作者 丁连举 杨光伟 《中国医药》 2011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观察新辅助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肺功能影响及其对手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收治25例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接受新辅助同期放化疗,评价基线肺功能和新辅助治疗后的肺功能,然后接受手术切除。结果新... 目的观察新辅助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肺功能影响及其对手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收治25例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接受新辅助同期放化疗,评价基线肺功能和新辅助治疗后的肺功能,然后接受手术切除。结果新辅助放化疗后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百分比以及肺弥散功能占预计值百分比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只有1例可以手术切除的患者因为肺功能下降而没有接受手术。19例患者接受手术,其中16例患者(84%)完全切除,2例患者(10%)镜下残留,1例患者(5%)出现肉眼残留。没有围术期死亡。结论新辅助同期放化疗可降低肺癌患者的肺功能,但是经过恰当的选择,对手术安全性的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肿瘤辅助疗法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食管癌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邹磊 王荣华 李道堂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88-390,共3页
食管癌癌变的发生发展机制是一个涉及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变异积累及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这个过程可能发生在基因组DNA水平上,也可能在mRNA或蛋白质水平上。近年来对食管癌发生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示,该过程呈多阶段演变,并伴有... 食管癌癌变的发生发展机制是一个涉及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变异积累及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这个过程可能发生在基因组DNA水平上,也可能在mRNA或蛋白质水平上。近年来对食管癌发生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示,该过程呈多阶段演变,并伴有多基因的交互及叠加作用,特别是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是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并进而发生癌变的重要基础。细胞周期调控、信号传导、细胞分化、损伤修复及凋亡等方面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是导致肿瘤发生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对于食管癌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探讨将有助于阐明其癌变机制,确立癌变过程的重要分子靶点,从而为肿瘤的基因诊断和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分子生物学 综述文献
下载PDF
鼻咽癌放射治疗致角膜上皮损伤随访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庆平 谢成熹 +3 位作者 黄光武 黄敏丽 阮林 周卫为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5期600-602,共3页
目的:探索鼻咽癌(NPC)放射治疗的眼部并发症。方法:对114例NPC首程放疗患者进行跟踪观察,最长35个月,最短6个月。于放疗前作视力、裂隙灯、电脑视野及视诱发电位检查。对发生角膜上皮损伤者进行角膜追踪观察。结果:... 目的:探索鼻咽癌(NPC)放射治疗的眼部并发症。方法:对114例NPC首程放疗患者进行跟踪观察,最长35个月,最短6个月。于放疗前作视力、裂隙灯、电脑视野及视诱发电位检查。对发生角膜上皮损伤者进行角膜追踪观察。结果:NPC首程放疗患者114例,发生角膜上皮损伤5例,占4.4%。Ⅰ、Ⅱ期患者3例,Ⅲ、Ⅳ期各1例。5例患者发病时及观察期间均无明显畏光、流泪及疼痛等症状。放疗后10个月,角膜病变基本消退,但知觉仍较对侧眼明显减退。结论:NPC放疗导致角膜上皮损伤,无明显畏光、流泪及疼痛等自觉症状,可能与角膜感觉神经损害有关。放疗导致角膜损伤与NPC临床分期似乎无相关关系,可能与不同个体对辐射敏感性的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疗法 角膜上皮损伤
下载PDF
鼻咽原发癌与其颈淋巴结转移癌细胞核DNA含量的比较
6
作者 郝兴培 宗永生 +1 位作者 何深云 李道铎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1994年第2期103-105,共3页
应用LeitZ─MPV Ⅲ型显微分光光度计测定10例鼻咽原发癌及其颈淋巴结转移癌细胞核DNA含量,结果发现:①转移癌细胞核DI、UDI及超过5C细胞的百分数明显低于原发癌;②转移癌细胞核DNA含量分布形式较原发癌可以... 应用LeitZ─MPV Ⅲ型显微分光光度计测定10例鼻咽原发癌及其颈淋巴结转移癌细胞核DNA含量,结果发现:①转移癌细胞核DI、UDI及超过5C细胞的百分数明显低于原发癌;②转移癌细胞核DNA含量分布形式较原发癌可以出现左移、右移、不变等三种形式,并对鼻咽癌转移的发展方向及其转移机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转移癌 细胞核DNA含量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间质反应的特点与生物学意义关系的研究
7
作者 张国昌 陆天才 +2 位作者 于明信 胡文浩 李洪安 《石河子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138-141,共4页
本文对5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间质进行定量观察,研究间质反应特点与生物学意义的关系,作者认为:①不论恶性度高低,瘤边及癌巢间浸润的淋巴细胞量普遍多,提示其在抗肿瘤反应中起主导作用,且以细胞免疫为主;②间质内网状纤维反应在抗肿瘤过... 本文对5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间质进行定量观察,研究间质反应特点与生物学意义的关系,作者认为:①不论恶性度高低,瘤边及癌巢间浸润的淋巴细胞量普遍多,提示其在抗肿瘤反应中起主导作用,且以细胞免疫为主;②间质内网状纤维反应在抗肿瘤过程中与宿主的免疫反应起着相互协同、相互影响的作用;③癌巢间及肿瘤边胶原纤维分两型,均是宿主对抗肿瘤的防御反应,两型反应越显著、量越多,则揭示宿主的抗肿瘤反应能力越强;④癌实质中出现钙化小球不但能提示癌细胞生长缓慢以及局部有变性坏死,亦可视作为宿主抗肿瘤防御反应能力强的形态学标志,尤以若同时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时可视作为免疫活性细胞攻击杀伤癌细胞能力强的形态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癌 间质 甲状腺肿瘤 生物学
下载PDF
Analysis of Metastatic-Related Gene Expression in Gastric Cancer by Low-Density cDNA Microarrays 被引量:2
8
作者 Baojun Huang Huimian Xu +2 位作者 Yujie Zhao Zhenning Wang Shaocheng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SCD 2006年第2期77-82,共6页
OBJECTIVE To screen metastatic-related genes in human gastric cancer by a low-density cDNA microarray technique. METHODS A total of 18 paired gastric cancer and adjacent normal mu-cosa were examined by a low-density c... OBJECTIVE To screen metastatic-related genes in human gastric cancer by a low-density cDNA microarray technique. METHODS A total of 18 paired gastric cancer and adjacent normal mu-cosa were examined by a low-density cDNA microarray containing 23 genes. RT-PCR was used for further verification. RESULTS The mRNA expression of MMP -7, heparanase, S100A4, hTERT, hRad17 in gastric cancer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upled normal mucosa (P=0.002, 0.00011, 0.000072, 0.002, 0.00016 respectively), whereas nm23H1, and CDH1 were lower (P=0.003, 0.012 respectively). The concordance was verified further by RT-PCR with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774. In gastric primary lesions the mRNA expression of MMP-7, heparanase and S100A4 was higher in the serosa involved compared to non-involved (P=0.003, 0.009, 0.012 respectively), whereas nm23H1, CDH1, KAI1 were lower (P=0.001, 0.001, 0.006 respectively). With respect to the area of serosa involvement, MMP-7 and heparanase expressions were higher in an area of more than 20 cm2 compared to an area of less than 20 cm2 (P=0.001, 0.02 respectively), whereas nm23H1, CDH1 and KAI1 were lower (P=0.030, 0.041, 0.031 respectively). MMP-7 and hTERT expressions were higher in the heavier lymph node metastatic cases (no less than 7) than in the lighter lymph node metastatic cases (no more than 6, P=0.001, 0.005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Expression of MMP -7, S100A4, heparanase, hTERT, KAI1, CDH1 and nm23H1 correlated closely with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in gastric carcinomas. The low-density cDNA microarrays can be used to examine the expression of many genes simultaneously, parallely and quick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陈代谢 基因表达 胃癌 低密度基因
下载PDF
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3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学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梁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44-1546,共3页
目的:探讨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98例肝细胞癌组织标本,以正常肝脏组织标本20例作为对照,应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RUNX3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细胞癌的病理分... 目的:探讨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98例肝细胞癌组织标本,以正常肝脏组织标本20例作为对照,应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RUNX3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细胞癌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RUNX3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肝脏组织(P<0.01);肝细胞癌中RUNX3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有无肝硬化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包膜不完整、出现门静脉癌栓、分化未成熟、临床Ⅲ~Ⅳ期的肝细胞癌组织中RUNX3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有完整包膜、未出现门静脉癌栓、分化较成熟及临床Ⅰ~Ⅱ期的组织(P<0.05)。结论:RUNX3与肝细胞癌的发生、浸润、转移有关,是评价肝细胞癌恶性程度的一个有价值的生物学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病理学 临床 RUNX3
下载PDF
Pre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 for Inflammatory Breast Cancer
10
作者 Hongbo Ren Qi Wang +2 位作者 Yaoxiong Yan Shaolin Li Biyou Huang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SCD 2006年第2期130-133,共4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pre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 for inflammatory breast cancer. METHODS From December 1996 to December 2000, we received and treated 21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reast carcinoma wi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pre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 for inflammatory breast cancer. METHODS From December 1996 to December 2000, we received and treated 21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reast carcinoma with a combined-modality treatment. The chemotherapy protocol consisted of cyclophos-phamide (CTX), pirarubicin (THP-ADM) and 5-fluorouracil (5-FU) or CTX, 5-Fu and methotrexate (MTX). The same infusion scheme was repeated on day 21. After 3-4 cycles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radiotherapy. When the radiation dose reached 40 Gy, the patients who were unable or unwilling to under go an operation received continued radiotherapy. When the radiation dose to the supra clavicular fossa and internal mammary lymph nodes reached 60 Gy and 50 Gy respectively, the radiotherapy was stopped. Chemotherapy was then continued with the original scheme. Patients who had indications for surgery and were willing to under go an operation received no treatment for 2 weeks, after which a total mastectomy was performed.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was resumed with the original scheme after the operations. When the radiation dose reached 50 Gy, radiotherapy was stopped.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up for more than 5 years with a follow-up rate of 100%. The overall 3 and 5-year survival rates of these patients were 42.9%, and 23.8% respectively. For patients in Stage IIIB the 3 and 5-year survival rates were 50.0% and 27.8% respectively, and for patients in Stage IV, the 3 and 5-year survival rates were both 0.0%.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 stage groups (P<0.05, x2=11.60). For patients who received an operation, the 3 and 5-year survival rates were 80.0% and 33.3% respectively, For patients who were not treated with an operation, the 3 and 5 -year survival rates were both 0.0%,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perated and non-operated groups (P<0.05, x2=11.64). CONCLUSION The prognosis of inflammatory breast carcinoma is poor. Before operation, a combined -modality treatment (first chemotherapy, then local therapy, finally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is the best treatment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手术治疗
下载PDF
PTEN和SURVIVIN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11
作者 赵辉 韩剑锋 +4 位作者 乔在成 赵丽颖 汪峰 刘勇智 刘晓玲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0年第9期1025-1028,F0004,共5页
目的观察PTEN和SURVIVIN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与人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关系及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TEN和SURVIVIN的表达,探讨其在不同分期和分化癌组织中的变化及相关性。结果50例喉鳞状细... 目的观察PTEN和SURVIVIN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与人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关系及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TEN和SURVIVIN的表达,探讨其在不同分期和分化癌组织中的变化及相关性。结果5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阳性为24例,阳性率为48%,34例正常喉黏膜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32例,阳性率94.1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Ⅰ~Ⅱ期中PTEN阳性为14例,总阳性率84.47%,低于Ⅲ~Ⅳ期的35.53%(P<0.05);Ⅰ级4例,Ⅱ级13例,Ⅲ级7例,各级之间有差异(P<0.05)。50例病例中,SURVIVIN阳性表达37例,阳性率为74%,正常喉黏膜组织中阳性表达11例,阳性率32.35%,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Ⅰ~Ⅱ期阳性表达为23例,总阳性率45.55%,高于Ⅲ~Ⅳ期(14)例,总阳性率86.43%(P<0.05),Ⅰ级9例,Ⅱ级22例,Ⅲ级6例,各级之间有差异(P<0.05)。结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正常喉黏膜组织,恶性程度越高表达越低;而SURVIVIN则表达较正常喉黏膜组织高,恶性程度越高表达越低,两者在同一标本中表达呈负相关,并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鳞状细胞癌 PTEN SURVIVIN
下载PDF
肺癌Ⅳ号方联合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燕巍 潘战宇 +2 位作者 岳振松 谢广茹 李玲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6-509,共4页
目的观察肺癌Ⅳ号方配合化疗对兼具“热毒”表现的中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70岁以上中晚期NSCLC并兼具“热毒”表现的患者77例,随机分为化疗组39例,化疗+中药... 目的观察肺癌Ⅳ号方配合化疗对兼具“热毒”表现的中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70岁以上中晚期NSCLC并兼具“热毒”表现的患者77例,随机分为化疗组39例,化疗+中药组38例,脱落13例(对照组5例,中药组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化疗的基础上,观察患者加用中药后卡氏评分、有效率、中医主症,及治疗前、后第1、56天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标志物中癌胚抗原(CEA)、烯醇化酶(NSE)、肿瘤相关物质检测(TSGF)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有效率分别为20.0%、2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但加用中药组卡氏评分、中医主症明显改善,分别为36.7%比26.5%和80.0%比58.8%,组间比较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χ2=2.721、6.731,P〈0.05)。hs-CRP、CEA、NSE、TSGF水平在用药前后两组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s-CRP水平两组自身比较皆较治疗前降低,中药组降低更加明显分别为51.47%、23.7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13,P〈0.05)。结论肺癌Ⅳ号方可改善兼具“热毒”症候的老年肺癌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且老年肺癌患者的化疗耐受性可。并发现中医“热毒”症候与患者hs—CRP水平具有相关性,推测其可能为该症候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C反应蛋白质 中草药
原文传递
外周血肝癌多药耐药荧光定量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侍作亮 陈孝平 +3 位作者 李东华 王海 张万广 全晓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19-620,共2页
目的 评价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FQ PCR)检测原发性肝癌外周血有核细胞多药耐药 (MDR1)基因表达与肝癌细胞MDR1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建立原发性肝癌外周血MDR1基因临床检测方法。方法 选择 5 5例原发性肝癌病例 ,术前抽血提取有核细... 目的 评价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FQ PCR)检测原发性肝癌外周血有核细胞多药耐药 (MDR1)基因表达与肝癌细胞MDR1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建立原发性肝癌外周血MDR1基因临床检测方法。方法 选择 5 5例原发性肝癌病例 ,术前抽血提取有核细胞 ,采用FQ PCR方法检测MDR1基因表达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和流式细胞技术 (FCM)检测术后肿瘤标本MDR1mRNA和P 糖蛋白 (P gp)表达。结果  5 5例原发性肝癌病例荧光定量PCR、RT PCR、FCM方法检测MDR1的阳性表达例数分别为 2 5、3 0、3 3 ;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明显相关 (P <0 .0 1)。结论 FQ PCR方法检测外周血MDR1基因表达的结果与肝癌细胞MDR1的表达明显相关 ,可用于原发性肝癌病例多药耐药性的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多药耐药 检测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原发性肝癌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环氧化酶Ⅱ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伟 王文虎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8年第4期550-551,共2页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Ⅱ(COX-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NSCLC发生、发展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5例NSCL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COX-2的表达水平。结果COX-2在NSCLC组织的表达率为64.4%(26/45),明显...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Ⅱ(COX-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NSCLC发生、发展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5例NSCL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COX-2的表达水平。结果COX-2在NSCLC组织的表达率为64.4%(26/45),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31.1%(13/4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及组织分化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0X-2表达在腺癌明显高于鳞癌(P〈0.05),直径〉3cm肿瘤组织明显高于直径≤3cm肿瘤组织(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TNM分期Ⅲ+Ⅳ期者明显高于Ⅰ+Ⅱ期者(P〈0.05)。结论COX-2参与了肺癌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环氧化酶-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