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ation of Core-shell Structured Particles and Their Nucleation in Polyester:I. Preparation of Monodisperse SiO_2/PS Core-shell Composite Particles
1
作者 KeYangchuan WuTianbin WangYi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1期70-76,共7页
To enhance the nuclea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properties of polyester (e.g.,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core-shell structured particles are used to improve these properties by controlling the inorganic di... To enhance the nuclea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properties of polyester (e.g.,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core-shell structured particles are used to improve these properties by controlling the inorganic dispersion properties in the polymers. In the paper, monodisperse particles of silica/polystyrene (PS) are prepared with both dispersion and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techniques. The monodisperse silicon dioxide particles are first prepared with the seed growth method and modified by the coupling agents. Silica is properly modified with KH-570, and its size deviation is 3.0% or so. The modified silica then reacts with the mixture of ethanol, water medium, and monomer of styrene under dispersion polymeriz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persion polymerization technique is more suitable for monodisperse core-shell SiO2/PS particles than that of the emulsion. The morphology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of the core-shell particles a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ified silica particles are successfully encapsulated with polystyrene. The average number of silica particles encapsulated into each polystyrene sphere decreases when the size of silica particles increases from 50 nm to 600 nm, and will approach one when the silica is greater than 380nm in size. The mass ratio for silica/PS particles in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is 4.7/1, lower than that of 6.8/1 for dispersion polymerization, which is the first reported optimized data for preparing the similar monodisperse composite particles. Thus, the PS shell in the former is thinner than that in the lat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ed growth dispersion polymerization core-shell structured particles
下载PDF
Structural response of aluminum core–shell particles in detonation environment 被引量:2
2
作者 Qing-Jie Jiao Qiu-Shi Wang +1 位作者 Jian-Xin Nie Hong-Bo Pei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8期387-392,共6页
Natural aluminum particles have the core-shell structure.The structure response refers to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the aluminum particle structure caused by external influences.The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structural... Natural aluminum particles have the core-shell structure.The structure response refers to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the aluminum particle structure caused by external influences.The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structural response of aluminum core-shell particles before combus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the aluminum powder burning mechanism and its applications.In this paper,an aluminum particle combustion experiment in a detonation environment is conducted and analyzed;the breakage factors of aluminum particles shell in detonation environment are analyzed.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uminum particle burns in a gaseous state and condenses into a sub-micron particle cluster.The calculation and simulation demonstrate that the rupture of aluminum particle shell in the detonation environment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impact of the detonation wave.The detonation wave impacts the aluminum particles,resulting in shell cracking,and due to the shrinkage-expansion of the aluminum core and stripping of the detonation product,the cracked shell is fractured and peeled with the aluminum reacting with the detonation produ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UM core-shell particles structurAL response ALUMINUM COMBUSTION aluminized explosives
下载PDF
TiO_(2)-PDA核壳结构及TiO_(2)-PDA/硅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3
作者 郝冬冬 张宇轩 +2 位作者 丁永红 闫秋羽 周超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29,共4页
将多巴胺单体在纳米TiO_(2)粒子表面聚合,形成TiO_(2)-聚多巴胺(PDA)核壳结构,与硅胶(SR)共混制备了TiO_(2)-PDA/SR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使用多巴胺单体增加了TiO_(2)的分散性与相容性;PDA包覆的TiO_(2)粒子分散性... 将多巴胺单体在纳米TiO_(2)粒子表面聚合,形成TiO_(2)-聚多巴胺(PDA)核壳结构,与硅胶(SR)共混制备了TiO_(2)-PDA/SR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使用多巴胺单体增加了TiO_(2)的分散性与相容性;PDA包覆的TiO_(2)粒子分散性明显提升,形成了较为清晰的核壳结构;PDA稳定且牢固地自聚在纳米TiO_(2)粒子外层,不易脱落;TiO_(2)-PDA/SR复合材料的起始分解温度从450.44℃提升到468.01℃,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呈海-岛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聚多巴胺 核壳结构 硅胶 复合材料
下载PDF
脉冲微孔喷射法制备单分散Al-70%Sn核壳结构粒子及其相分离行为
4
作者 许富民 李安平 +2 位作者 董伟 王晓明 赵阳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9-166,共8页
采用脉冲微孔喷射法(POEM)成功地制备出粒径分布范围小、圆球度高、外观形貌一致的Al-70%Sn(质量分数)核壳结构粒子。探究了粒径大小、过热度及气体氛围对粒子内部形貌的影响,结合电子探针、能谱分析及冷却速率模拟计算,探讨富Al相为核... 采用脉冲微孔喷射法(POEM)成功地制备出粒径分布范围小、圆球度高、外观形貌一致的Al-70%Sn(质量分数)核壳结构粒子。探究了粒径大小、过热度及气体氛围对粒子内部形貌的影响,结合电子探针、能谱分析及冷却速率模拟计算,探讨富Al相为核心和富Sn相为壳层的核壳结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粒径的增大,粒子由非核壳结构向液珠朝核心聚集型、规则核壳型及核心偏离圆心型的核壳结构转变。采用切面修正方法计算了规则核壳结构粒子核的真实体积分数,发现核的真实体积分数随着液相分离过冷度的增大而增大。该方法可用来估算规则核壳结构粒子发生液相分离时过冷度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n合金 脉冲微孔喷射法 核壳结构 单分散粒子 过冷度
下载PDF
Influence of particle size on the breaking of aluminum particle shells
5
作者 Tian-Yi Wang Zheng-Qing Zhou +2 位作者 Jian-Ping Peng Yu-Kun Gao Ying-Hua Zhang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7期454-460,共7页
Rupturing the alumina shell(shell-breaking)is a prerequisite for releasing energy from aluminum powder.Thermal stress overload in a high-temperature environmen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rupture of the alumina she... Rupturing the alumina shell(shell-breaking)is a prerequisite for releasing energy from aluminum powder.Thermal stress overload in a high-temperature environmen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rupture of the alumina shell.COMSOL Multiphysics was used to simulate and analyze the shell-breaking response of micron-scale aluminum 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at 650℃in vacuum.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ermal stability time and shell-breaking response time of 10μm–100μm aluminum particles are 0.15μs–11.44μs and 0.08μs–3.94μs,respectively.They also reveal the direct causes of shell breaking for aluminum 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When the particle size is less than 80μm,the shell-breaking response is a direct result of compressive stress overload.When the particle size is between80μm and 100μm,the shell-breaking response is a direct result of tensile stress overload.This article provides useful guidance for research into the energy release of aluminum pow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um particle shellcore structure thermal stress shell-breaking
下载PDF
聚(丙烯酸酯-硅氧烷)杂化乳胶粒子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继生 米扬 +4 位作者 王艳 赵磊 秦甜甜 孟凡成 刘国军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15-220,共6页
采用半连续-核壳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硬核-软壳且直链型双乙烯基封端的聚硅氧烷(VPS)沿半径方向非均匀分布的聚(丙烯酸酯-硅氧烷)杂化乳胶粒子。通过TEM、粒径分析、DSC、正置金相显微镜、EDS、ATR-FTIR、接触角(CA)等对杂化乳胶粒子及... 采用半连续-核壳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硬核-软壳且直链型双乙烯基封端的聚硅氧烷(VPS)沿半径方向非均匀分布的聚(丙烯酸酯-硅氧烷)杂化乳胶粒子。通过TEM、粒径分析、DSC、正置金相显微镜、EDS、ATR-FTIR、接触角(CA)等对杂化乳胶粒子及其膜的组成、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杂化乳胶粒子呈核壳结构,随壳层VPS含量增加,其平均粒径由119.4 nm增大到138.4 nm;VPS可迁移、富集到乳胶膜表面形成尺寸约1μm的VPS相,VPS含量增加和退火处理可提高杂化乳胶膜表面VPS的富集程度和相畴尺寸;杂化乳胶膜双重玻璃化转变的微相分离结构及VPS相畴的形成使其抗黏连性、柔韧性和硬度均得到提高,水接触角由61°提高到104°,疏水性显著增强,吸水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双乙烯基封端聚硅氧烷 杂化乳胶粒子 核壳结构
下载PDF
水性丙烯酸-聚氨酯微乳液的制备及粒子形态 被引量:31
7
作者 董岸杰 冯士有 +2 位作者 万同 孙多先 安英丽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1-103,共3页
Core/shell type acrylic-polyurethane hybrid microemulsions in which polyurethaneas the shell and acrylic polymer as the core were prepared successfully. Different cross-link-ing structures between core and shell can b... Core/shell type acrylic-polyurethane hybrid microemulsions in which polyurethaneas the shell and acrylic polymer as the core were prepared successfully. Different cross-link-ing structures between core and shell can be formed by introducing hydroethyl acrylate andadipoyl dihydrazine at the ends of the polyurethane chains. The photon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studies revealed that the mean particle size of the emulsions were smaller than 200nm. The particle morphology results revealed the core/shell structure of the uncross-linkingtype microemulsions and interpenetrating networks of the cross-linking type microemul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微乳液粒 制备 核壳结构 水性 丙烯酸
下载PDF
Fe_3O_4/P(NaUA-St-BA)核-壳纳米磁性复合粒子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4
8
作者 周春华 刘威 +2 位作者 张书香 李辉 褚国红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6-610,共5页
以表面包敷有反应型的表面活性剂NaUA(十一烯酸钠)的Fe3O4磁性胶体粒子为种子,运用无皂乳液聚合方法原位制备出Fe3O4P(NaUAStBA)核壳纳米磁性复合粒子.Fe3O4磁性胶体粒子的粒径为10nm左右.IR和TG结果分析表明,苯乙烯、丙烯酸酯和NaUA在F... 以表面包敷有反应型的表面活性剂NaUA(十一烯酸钠)的Fe3O4磁性胶体粒子为种子,运用无皂乳液聚合方法原位制备出Fe3O4P(NaUAStBA)核壳纳米磁性复合粒子.Fe3O4磁性胶体粒子的粒径为10nm左右.IR和TG结果分析表明,苯乙烯、丙烯酸酯和NaUA在Fe3O4粒子的表面发生了聚合反应,形成P(NaUAStBA);TEM和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结果显示,Fe3O4P(NaUAStBA)复合粒子具有核壳结构而且粒子分布均匀、平均粒径60nm;TG测试的结果表明,NaUA在Fe3O4粒子的包覆率为13.83%,P(NaUAStBA)共聚物的包覆率71.85%;振动样品磁强仪(VSM)测试的磁滞回线则表明由无皂乳液聚合得到的Fe3O4P(NaUAStBA)复合粒子具有超顺磁性,可避免磁性微球在磁场中的团聚.另外,合成的磁性胶乳可稳定存放数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Fe3O4胶体粒子 无皂乳液聚合 -壳结构 NauA FE3O4 复合粒子 纳米磁性 合成与表征 激光粒度分析仪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核-壳式纳米Al_2O_3/PS复合粒子改性聚苯乙烯的选区激光烧结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郑海忠 张坚 +1 位作者 鲁世强 徐志锋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3-68,共6页
针对纳米粒子易团聚的特点,利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纳米Al2O3/PS复合粒子。用TEM、FTIR对复合粒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粒子具备以纳米氧化铝为核、以聚苯乙烯为壳的核一壳式结构,而且包覆层厚度大约为10-20nm。用... 针对纳米粒子易团聚的特点,利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纳米Al2O3/PS复合粒子。用TEM、FTIR对复合粒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粒子具备以纳米氧化铝为核、以聚苯乙烯为壳的核一壳式结构,而且包覆层厚度大约为10-20nm。用复合粒子改性选区激光烧结制备聚苯乙烯基纳米复合材料,通过SEM和FE—SEM研究纳米复合材料烧结体的显微结构,发现纳米粒子较好地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且纳米氧化铝与聚合物基体之间的界面相容性和粘结性较好,烧结体结构较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结构 复合粒子 乳液聚合 选区激光烧结(SLS) 结构表征
下载PDF
一种制备核-壳纳米Ni/Al复合粉末的新方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程志鹏 李凤生 +2 位作者 杨毅 杨永林 刘小娣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3-716,共4页
在含氟离子的水溶液中,采用Al粉直接置换还原Ni盐的方法,实现了纳米Ni在Al粉表面上的快速化学沉积,制备出核-壳结构的Ni/Al复合粉末。探讨了反应的过程,利用粒度分析,SEM,XRD,BET,XPS等测试手段对复合粉末进行了微观测试和表征。结果表... 在含氟离子的水溶液中,采用Al粉直接置换还原Ni盐的方法,实现了纳米Ni在Al粉表面上的快速化学沉积,制备出核-壳结构的Ni/Al复合粉末。探讨了反应的过程,利用粒度分析,SEM,XRD,BET,XPS等测试手段对复合粉末进行了微观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平均粒度为7.13μm的铝颗粒表面包覆着一层纳米Ni(其晶粒度为20.4nm),形成了壳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Ni/Al -壳结构 抗氧化性 制备
下载PDF
核-壳型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复合乳液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祥 范晓东 罗焕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3-176,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具有"硬核""软壳"结构的微相复合高分子乳液。透射电镜观察证实了此乳胶粒子的形态特征,表征了共聚物的玻璃...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具有"硬核""软壳"结构的微相复合高分子乳液。透射电镜观察证实了此乳胶粒子的形态特征,表征了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薄膜的拉伸强度和吸水率。结果表明,所合成乳液的乳胶粒子具有预期的核-壳型结构,成膜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6℃,其拉伸强度和耐水性比常规乳液聚合物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乳液聚合 -壳结构 乳胶粒子
下载PDF
核-壳结构的ZnS∶Cu/ZnS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曹立新 孙大可 林映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00-2002,共3页
制备了核-壳结构的ZnS∶Cu/ZnS纳米粒子以及普通的没有壳的Cu2+掺杂的ZnS纳米粒子,研究了ZnS无机壳层对ZnS∶Cu纳米粒子发光性质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的研究表明,后加入的Zn2+离子在已经形成的ZnS核表面生长,形成... 制备了核-壳结构的ZnS∶Cu/ZnS纳米粒子以及普通的没有壳的Cu2+掺杂的ZnS纳米粒子,研究了ZnS无机壳层对ZnS∶Cu纳米粒子发光性质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的研究表明,后加入的Zn2+离子在已经形成的ZnS核表面生长,形成ZnS壳层;而适当厚度的ZnS壳层可以钝化粒子表面,减少无辐射复合中心的数目,抑制表面态对发光的不利影响,提高ZnS∶Cu纳米粒子中Cu2+离子在450 nm左右的发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结构 ZnS:Cu 纳米粒子 发光
下载PDF
乳液聚合制备SiO_2/PMMA-DMEMA亚微米复合微球及其表征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增芳 瞿晓岳 马军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7-130,共4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表面含可聚合官能团的亚微米SiO2粒子,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聚合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EMA)为功能单体,在复合乳化剂SE-10/OP-10的作用下,通过SiO2粒子表面上的乳液聚合成功制备出了表面光滑且具有核壳...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表面含可聚合官能团的亚微米SiO2粒子,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聚合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EMA)为功能单体,在复合乳化剂SE-10/OP-10的作用下,通过SiO2粒子表面上的乳液聚合成功制备出了表面光滑且具有核壳结构的SiO2/PMMA-DMEMA复合粒子,并对得到的复合粒子采用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光电子能谱(XPS)和热失重分析(TGA)进行表征。TEM结果显示,SiO2处于内层,大小约170 nm;外层包覆了厚度约20 nm的聚合物。XPS表明,SiO2被聚合物包覆后,N元素的摩尔分数为2.08%,其表面Si元素的摩尔分数降到2.21%。复合粒子经TGA分析后,聚合物与SiO2质量比(fp)为69.4/100,其中PMMA和PDMEMA含量分别为29.0%和10.1%;复合粒子经甲苯抽提后,聚合物与SiO2的质量比(fp)为60.1/100。聚合物的有效接枝率(fe)约为8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覆 乳液聚合 亚微米复合粒子 核壳结构
下载PDF
结构可控增韧型核-壳结构乳液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心亚 王娟 +2 位作者 黄洪 蓝仁华 陈焕钦 《弹性体》 CAS 2005年第2期58-62,共5页
对结构可控增韧型核-壳结构乳液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增韧机理及应用进行了综述,重点讨论了各种因素对核/壳结构聚合物乳胶粒子形态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了结构可控增韧型核-壳乳液聚合物的最新研究方向。
关键词 乳液聚合物 -壳结构 结构可控 研究进展 乳胶粒子形态 核/壳结构 制备方法 增韧机理 研究方向
下载PDF
核-壳粒子和液体橡胶增韧环氧胶粘剂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绪刚 薛刚 +7 位作者 赵明 王磊 李坚辉 梅格 张斌 孙明明 宋彩雨 李奇力 《粘接》 CAS 2014年第4期40-43,共4页
采用丙烯酸酯核-壳粒子和液体橡胶分别增韧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探讨了2种增韧体系对冲击强度和粘接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核-壳粒子在用量较少的情况下可获得比液体橡胶更优异的冲击强度和粘接强度,剥离强度达到10 kN/m以上。通过SEM观... 采用丙烯酸酯核-壳粒子和液体橡胶分别增韧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探讨了2种增韧体系对冲击强度和粘接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核-壳粒子在用量较少的情况下可获得比液体橡胶更优异的冲击强度和粘接强度,剥离强度达到10 kN/m以上。通过SEM观察改性环氧树脂断裂表面的微观形貌,并通过TEM进一步观察核-壳粒子增韧环氧树脂的分散状态,探讨微观形态与冲击强度和粘接强度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粒子 液体橡胶 剥离强度 胶粘剂
下载PDF
PBA-g-SAN对ASA树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耿丽丽 任亮 +2 位作者 韩业 张明耀 张会轩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33,共5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一系列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接枝聚丙烯酸丁酯(PBA-g-SAN)核壳接枝共聚物,将其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树脂)熔融共混,制得ASA树脂,使用动态力学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了扩径中接枝剂的含量和PBA橡胶粒...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一系列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接枝聚丙烯酸丁酯(PBA-g-SAN)核壳接枝共聚物,将其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树脂)熔融共混,制得ASA树脂,使用动态力学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了扩径中接枝剂的含量和PBA橡胶粒径对ASA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接枝剂含量的增加,PBA-g-SAN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升高,当接枝剂占单体BA的3%时,ASA树脂的冲击强度达到110 J/m。ASA树脂的冲击强度随着橡胶粒径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PBA-g-SAN接枝共聚物中PB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随着接枝剂含量的增加而升高,随着PBA橡胶粒径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当PBA橡胶粒径为92.7 nm时,橡胶粒子发生聚集,其他粒径的PBA橡胶均可较好地分散在基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核壳接枝共聚物 聚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共混物 聚丙烯酸丁酯胶乳 橡胶粒径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接枝剂
下载PDF
sPS/PBA-aPS共混物的力学性能与形态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星星 刘喜军 +2 位作者 娄春华 于野 张学全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89-2093,共5页
以聚丙烯酸丁酯-无规立构聚苯乙烯核壳乳胶粒子(PBA-aPS)增韧改性间规聚苯乙烯(sPS),研究了PBA-aPS用量对sPS/PBA-aPS共混物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的影响。PBA-aPS的引入提高了sPS的韧性,当PBA-aPS含量为25%时,共混物的悬臂梁无缺口冲击强... 以聚丙烯酸丁酯-无规立构聚苯乙烯核壳乳胶粒子(PBA-aPS)增韧改性间规聚苯乙烯(sPS),研究了PBA-aPS用量对sPS/PBA-aPS共混物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的影响。PBA-aPS的引入提高了sPS的韧性,当PBA-aPS含量为25%时,共混物的悬臂梁无缺口冲击强度达到17.8kJ/m^3,较纯sPS提高了一倍以上。实验还采用DSC、TG、DMA和SEM等手段对共混物的热性能和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说明,PBA-aPS的引入导致共混物的结晶度降低,共混物仍为两相结构,随着PBA-aPS用量增加,基体sPS的Tg逐渐移向低温方向;随着PBA-aPS含量增加,共混物的热分解温度略有下降,但最大热分解速率温度逐渐升高;PBA-aPS与sPS相容性良好、分散均匀,PBAaPS增韧改性sPS应该是PBA-aPS的空穴化以及PBA-aPS诱发的sPS多重银纹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同立构聚苯乙烯 核壳乳胶粒子 增韧改性 力学性能 形态结构
下载PDF
热塑性树脂PEK-C与核壳粒子复合增韧EP胶粘剂的研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冯浩 曲春艳 +2 位作者 王德志 李洪峰 宿凯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32,共4页
采用热塑性树脂PEK-C(酚酞基聚芳醚酮)和核壳粒子复合增韧EP(环氧树脂)胶粘剂,并探讨了不同核壳粒子掺量对该EP胶粘剂粘接性能和耐热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w(PEK-C)=45%、w(核壳粒子)=10%(均相对于胶粘剂质量而言)时,EP胶粘剂的韧... 采用热塑性树脂PEK-C(酚酞基聚芳醚酮)和核壳粒子复合增韧EP(环氧树脂)胶粘剂,并探讨了不同核壳粒子掺量对该EP胶粘剂粘接性能和耐热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w(PEK-C)=45%、w(核壳粒子)=10%(均相对于胶粘剂质量而言)时,EP胶粘剂的韧性相对最好,其23℃时的滚筒剥离强度达到99.43(N·mm)/mm;核壳粒子不会明显降低EP胶粘剂的耐热性;两种增韧体系的增韧效果较好,相应EP胶粘剂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耐热性和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胶粘剂 增韧 热塑性树脂 酚酞基聚芳醚酮 核壳粒子
下载PDF
采用二步法合成核-壳型二氧化硅/二氧化铈复合微粒(英文) 被引量:5
19
作者 宋晓岚 江楠 +2 位作者 刘东锋 李宇焜 邱冠周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94-999,共6页
以正硅酸已酯为硅源,以氨水为催化剂,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并经500℃煅烧1h后制备了SiO2微粒,运用激光粒度分析方法研究了各原料配比对SiO2粒子大小和粒径分布的影响;再以硝酸铈为铈源,碳酸铵为沉淀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分... 以正硅酸已酯为硅源,以氨水为催化剂,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并经500℃煅烧1h后制备了SiO2微粒,运用激光粒度分析方法研究了各原料配比对SiO2粒子大小和粒径分布的影响;再以硝酸铈为铈源,碳酸铵为沉淀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分散剂,加入SiO2微粒,用化学沉淀法,通过控制反应和焙烧条件,经300℃煅烧1h后成功合成了核–壳型单分散球状SiO2/CeO2复合微粒。并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等手段以及zeta电位测定对SiO2/CeO2复合微粒的结构、组成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iO2/CeO2复合微粒呈规则球状,粒子分布非常均匀,粒径约300~350 nm;CeO2基本上为膜包覆,伴有少量的CeO2沉积,CeO2包覆层厚度约为30 nm;SiO2包覆CeO2后所得复合微粒的表面电性质发生变化,其等电点对应的pH值从2.2增大至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结构 二氧化硅/二氧化铈复合微粒 溶胶-凝胶法 化学沉淀法 二步法 化学机械抛光磨料 等电点
下载PDF
有机核-无机壳型复合粒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高华 夏正斌 +1 位作者 牛林 孙雪娇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5-79,共5页
有机-无机核壳型复合材料因其优良的性能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简述了制备有机核-无机壳型复合粒子的2种方法:化学法和物理法;重点对壳层为氧化物和金属单质、核为聚合物的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应用进行了讨论;分析了目前有机核-无... 有机-无机核壳型复合材料因其优良的性能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简述了制备有机核-无机壳型复合粒子的2种方法:化学法和物理法;重点对壳层为氧化物和金属单质、核为聚合物的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应用进行了讨论;分析了目前有机核-无机壳型复合粒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 核壳结构 复合粒子 氧化物 金属单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