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ation of Self-crosslinked Fluorocarbon Polymer Emulsion with Core-shell Structure by the Method of Soap-fre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立军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09年第4期631-636,共6页
Using methyl methacrylate (MMA), butyl acrylate(BA) and hexafluorobutyl acrylate(HFBA) as main raw materials, we prepared self-crosslinked fluorocarbon polymer emulsion with core-shell structure via soap-free em... Using methyl methacrylate (MMA), butyl acrylate(BA) and hexafluorobutyl acrylate(HFBA) as main raw materials, we prepared self-crosslinked fluorocarbon polymer emulsion with core-shell structure via soap-fre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when the conception of particle design and polymer morphology was adopted. Moreover, the influence of mole ratio of BA to MAA, pH value on the oligomer was studied. And the effects of the added amount of oligomer, self-crosslinked monomer and HFBA, mass ratio of BA to MMA,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initiator on the polymeriz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duct, were investigated and optimized. The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the fluorocarbon polymer emulsion were characterized and tested with FTIR, TEM, MFT and contact angle and water absorption of the latex fil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preparing fluorocarbon polymer emulsion are as follows: for preparing the oligomer, tool ratio of BA to MAA is equal to 1.0 : 1.60, and pH value is controlled within the range of 8.0 and 9.0; for preparing fluorocarbon polymer emulsion, the added amount of oligmer[P(BA/MANa)] is 6%; mass ratio of BA to MMA is 40 " 60; the added amount of self-crosslinked monomer is 2%, the added amount of HFBA is 15 %; reaction temperature is 80 ℃; the mixture of potassium persulfate and sodium bisulfite is used as the initiator. The film-forming stability of the fluorocarbon polymer emul- sion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atex film, which is prepared with the soap-fre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are better than that pre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ap-fre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core-shell structure self-crosslinkage fluorocarbon polymer emulsion
下载PDF
自交联核壳丙烯酸乳液的构建及对水性油墨的影响
2
作者 段仪豪 郑咏佳 +3 位作者 郑熙熙 徐洪杰 王海花 费贵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45-2054,共10页
以丙烯酸(A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交联单体,采用两步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自交联核壳丙烯酸乳液,以其为连接料制备了... 以丙烯酸(A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交联单体,采用两步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自交联核壳丙烯酸乳液,以其为连接料制备了水性油墨。考察了核壳特性影响油墨耐水性和附着力的因素。利用TEM、FTIR、TG、DSC、光学接触角测量仪、万能试验机对自交联核壳丙烯酸乳液及其胶膜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壳层单体中GMA质量分数对乳液粒径、稳定性和油墨附着力、耐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核层中AA与壳层中AA的质量比(核壳AA比)对油墨附着力影响显著,核层中MMA与BA的质量比与壳层中MMA与BA的质量比之比(核壳软硬比)对油墨耐水性影响显著。自交联核壳丙烯酸乳液最佳配方为:核层混合单体与壳层混合单体的质量比(核壳质量比)2.00∶3.00、核壳软硬比3.00∶0.75、核壳AA比0.50∶2.50、内交联单体EGDMA用量0.75 g。当壳层单体中GMA质量分数为1.5%时,自交联核壳丙烯酸乳液平均粒径为112.2 nm,多分散性指数为0.108,胶膜最大热分解速率在409℃,核层与壳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28.5和51.7℃,乳液分散稳定性最佳,胶膜吸水率为34.55%,油墨附着力为99%,耐水性达50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油墨 核壳结构 丙烯酸酯乳液 耐水性能 交联改性
下载PDF
聚醋酸乙烯酯基光固化核壳乳液的合成及其在水性木器涂料中的应用
3
作者 聂金秋 李欢欢 +1 位作者 范晓慧 李志国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28,共7页
为解决水性木器涂料涂装效率低的问题,首先构建了双键功能化PVAc基核壳乳胶粒,然后通过预乳化将多活性单体(TMPTA)在乳胶粒合成后期加入乳液,制备了PVAc基光固化复合乳液,并对其稳定性、光固化性能和漆膜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 为解决水性木器涂料涂装效率低的问题,首先构建了双键功能化PVAc基核壳乳胶粒,然后通过预乳化将多活性单体(TMPTA)在乳胶粒合成后期加入乳液,制备了PVAc基光固化复合乳液,并对其稳定性、光固化性能和漆膜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VAc基核壳乳胶粒壳层含有活性双键,且粒径远小于紫外光波长,可实现UV固化;通过调控活性单体的加入量,可显著加快PVAc基光固化复合乳液的成膜速度,应用于木器漆涂饰时,最快可在20 s内完成固化;同时乳胶膜性能可调控,在活性单体TMPTA与壳层双键的物质的量比为3∶1时,光固化乳胶膜的力学性能最佳,其拉伸强度为0.91 MPa,断裂伸长率为1.29%,弹性模量为70.54 MPa;此外,木器涂料漆膜硬度、附着力、光泽和粗糙度分别为4H、0级、23.7、1.15μm。所制备的PVAc基光固化复合乳液将在水性木器涂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木器涂料 核壳结构乳液 聚醋酸乙烯酯 不对称双键 紫外光固化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改性核壳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
4
作者 丁帅帅 程相林 +1 位作者 亓子怡 王小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15-1624,共10页
为了解决传统丙烯酸乳液“热黏冷脆”的问题,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为主单体,硅烷偶联剂为改性单体,制备了软核硬壳粒子的核壳结构丙烯酸酯乳液。设计结构,探究交联单体对乳液性能的影响。采用FTIR、TG、DS... 为了解决传统丙烯酸乳液“热黏冷脆”的问题,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为主单体,硅烷偶联剂为改性单体,制备了软核硬壳粒子的核壳结构丙烯酸酯乳液。设计结构,探究交联单体对乳液性能的影响。采用FTIR、TG、DSC对其进行了表征,测试了乳液的粒径。结果表明,当w(St)=15.0%(以核层和壳层所有单体的质量为基准,下同),核层与壳层的理论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分别为–10.0和30.0℃,核层交联单体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和壳层交联单体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174)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0%和2.0%时,乳液的稳定性和成膜性较好。与未加交联单体的均相粒子结构相比,核壳结构聚合物的最大热黏温度提高90℃,吸水率降低10.77%,缓解了水墨涂层的高温回黏问题,提高了涂膜的耐水性和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油墨连接料 丙烯酸酯乳液 硅烷偶联剂 核壳结构 丙烯酸系列化学品
下载PDF
不同引发体系合成有机硅-聚苯乙烯核壳结构微球的研究
5
作者 张镇鹏 刘美意 马凤国 《有机硅材料》 CAS 2024年第4期37-41,共5页
以羟基硅油、苯乙烯为主要原料,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有机硅-聚苯乙烯聚合物乳液,将其进行喷雾干燥制得聚合物粉末,考察了3种不同引发体系对聚合物乳液稳定性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 以羟基硅油、苯乙烯为主要原料,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有机硅-聚苯乙烯聚合物乳液,将其进行喷雾干燥制得聚合物粉末,考察了3种不同引发体系对聚合物乳液稳定性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3种引发体系均成功合成了有机硅-聚苯乙烯共聚物,且制得的聚合物乳液有较明显的核壳结构和较好的稳定性;采用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和过氧化二苯甲酰组成的复合引发体系(APS+NaHSO3+BPO)制备的聚合物乳液单体转化率最高,可达93.24%。对由APS+NaHSO3+BPO复合引发体系制备的聚合物粉末进行了扫描电镜和热失重表征,结果显示,在-50~180℃内有机硅-聚苯乙烯粉末没有明显的失重峰,在500~580℃区间内,粉末热失重达61.91%,表明该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耐高低温性能,可在较宽温度范围内使用并仍旧保持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连续 乳液聚合 引发体系 核壳结构 微球粉末 有机硅 聚苯乙烯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Core-Shell Structured Polyacrylic Modifiers and Effects of the Core-Shell Weight Ratio on Toughening of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6
作者 Nian Fu Yun-yan Yang +3 位作者 Jing Ma 于晓燕 Hui-li Ding 瞿雄伟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91-300,共10页
Core-shell structured polyacrylic(named CSSP) impact modifiers consisting of a rubbery poly(n-butyl acrylate) core and a rigid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shell with a size of about 353 nm were prepared by seed em... Core-shell structured polyacrylic(named CSSP) impact modifiers consisting of a rubbery poly(n-butyl acrylate) core and a rigid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shell with a size of about 353 nm were prepared by seed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The CSSP modifiers with different core-shell weight ratios(90/10, 85/15, 80/20, 75/25, 70/30, 65/35 and 60/40) were used to modify the toughness of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PBT) by melt blending. It was found that the polymerization had a very high instantaneous conversion( 95.7%) and overall conversion(99.7%). The morphology of the core-shell structure was confirmed by means of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morphology of the fractured surfaces.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was used to study the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s of PBT/CSSP blends. The 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es of PBT/CSSP blends showed two merged transition peaks of PBT matrix, with the presence of CSSP core-shell structured modifier, that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PBT toughnes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notch impact strength of PBT/CSSP blends with a core-shell weight ratio of 75/25 was almost 8.64 times greater than that of pure PBT, 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greed well with the SEM obser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PBT) core-shell structured polyacrylic(CSSP)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TOUGHNESS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
原文传递
芒果核壳纤维素纳米纤维的结构表征及其稳定的Pickering乳液性质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梦 柳艳萍 +5 位作者 周伟 李如一 邹颖 陈绵鸿 代亚萍 李积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50-57,共8页
在本研究中,以芒果核壳为原料,经过次氯酸漂白、碱化处理、TEMPO氧化和高压均质处理后,成功制备了丝状的芒果核壳纤维素纳米纤维(CNFs),并考察了pH和离子强度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TEMPO氧化和高压均质法制备的芒果核壳CNFs... 在本研究中,以芒果核壳为原料,经过次氯酸漂白、碱化处理、TEMPO氧化和高压均质处理后,成功制备了丝状的芒果核壳纤维素纳米纤维(CNFs),并考察了pH和离子强度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TEMPO氧化和高压均质法制备的芒果核壳CNFs保持了纤维素的基本结构,部分羟基被氧化成羧基,纤维素晶型为I型纤维素,结晶度降低至57%,对温度更加敏感,但仍保持较高的热稳定性。芒果核壳CNFs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粒径随着pH升高而显著减小,在pH11的条件下粒径最小,为469.5 nm,粒径分布也更均匀,30 d的CI为58.8%,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离子强度对芒果核壳CNFs 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在50~100 mmol/L的离子强度条件下,由于大量带正电的钠离子会聚集在CNFs表面并中和其表面的负电荷,使得液滴间的静电斥力减弱,液滴更易聚集,不利于乳液的稳定。综上,芒果核壳CNFs可以作为优异的固体颗粒应用于Pickering乳液,为芒果核的高价值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核壳 纤维素纳米纤维 结构表征 PICKERING 乳液 环境稳定性
下载PDF
利用乳液静电纺丝法制备具有稳定芯壳结构的PLGA/DEX电纺纤维
8
作者 王倩茜 王凯戎 +1 位作者 龚雨薇 张华林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494-500,共7页
目的 通过乳液静电纺丝法制备具有稳定芯壳结构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葡聚糖(dextran,DEX)电纺纤维并优化相关的工艺参数,为利用乳液静电纺丝法制备载药纤维膜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将PLGA溶液作... 目的 通过乳液静电纺丝法制备具有稳定芯壳结构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葡聚糖(dextran,DEX)电纺纤维并优化相关的工艺参数,为利用乳液静电纺丝法制备载药纤维膜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将PLGA溶液作为油相,DEX溶液作为水相,通过改变油相溶剂的成分、水相溶液的浓度以及水油两相体积比来观察并比较6组电纺液的乳液体系是否稳定;通过乳液静电纺丝法制备PLGA/DEX电纺纤维,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6组纳米纤维是否具有稳定的芯壳结构。结果在PLGA的溶剂中引入一定比例的三氟乙醇能够适当减小水油两相的界面张力,提高两相的相容性。但当水相浓度过大时,仅调整溶剂的成分不足以得到性质稳定的电纺液;适度减小水相浓度,纺丝液黏度也随之降低,两相的相容性提高,乳液越趋于稳定。水油两相的体积比是影响纤维芯壳结构以及形貌尺寸的重要因素,适宜的水油体积比形成的乳液,其性质更稳定,可纺性更好。结论 将浓度为0.15 g·mL^(-1)的PLGA(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和三氯甲烷,体积比为1∶3)作为油相溶液,浓度为0.15 g·mL^(-1)的DEX作为水相溶液,水油体积比为1∶13时配制的乳液静电纺丝液性质最稳定,将该纺丝液在速度为0.2 mm·min^(-1)、接收距离为15 cm、电压为14 kV的条件下进行电纺能够得到具有稳定芯壳结构的电纺纳米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静电纺丝 芯壳结构 电纺纤维 工艺参数
下载PDF
磁性Fe_3O_4-聚吡咯纳米微球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8
9
作者 邓建国 贺传兰 +3 位作者 龙新平 彭宇行 李蓓 陈新滋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3-397,共5页
报道了具有核壳结构的Fe3O4 聚吡咯磁性纳米微球的合成方法和表征结果 .微球同时具有导电性和磁性能 .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 ,可得到饱和磁化强度为 2 3 4emu g ,矫顽力为 45 2Oe的磁性微球 .微球的导电性随着微球中Fe3O4含量的增加而下... 报道了具有核壳结构的Fe3O4 聚吡咯磁性纳米微球的合成方法和表征结果 .微球同时具有导电性和磁性能 .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 ,可得到饱和磁化强度为 2 3 4emu g ,矫顽力为 45 2Oe的磁性微球 .微球的导电性随着微球中Fe3O4含量的增加而下降 .微球的磁性能则随着Fe3O4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Fe3O4磁流体的粒径和磁性聚吡咯微球的粒径均在纳米量级 .纳米Fe3O4粒子能够提高复合物的热性能 .实验表明 ,磁流体和聚吡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 ,正是这种相互作用使磁性聚吡咯纳米微球的热稳定性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Fe3O4 聚吡咯 纳米微球 合成 表征 乳液聚合 核/壳结构 导电高分子 复合材料 磁性高分子材料 四氧化三铁
下载PDF
核壳聚合与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 被引量:22
10
作者 张心亚 瞿金清 +2 位作者 蓝仁华 涂伟萍 陈焕钦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8-61,共4页
对核 /壳乳液聚合机理、方法、工艺以及核 /壳结构聚合物乳液的制备和性能进行了综述 ,重点讨论了各种因素对核 /壳结构聚合物乳胶粒子形态的影响 ,并回顾了核 /壳乳液聚合最新的研究动态。
关键词 乳液聚合 粒子形态 核壳聚合 核壳结构 聚合物乳液
下载PDF
核壳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王平华 伍胜利 +3 位作者 刘春华 黄璐 王文平 尤业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32,共5页
系统介绍了几种不同结构的核壳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合成方法及各自性能,其中包括A/U型、IPN型、A/A-g-U型三种主要的核壳结构形式;讨论了核壳之间化学键交联结构及互穿网络结构的形成对乳液粒径、稳定性及乳液涂膜的耐水、耐... 系统介绍了几种不同结构的核壳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合成方法及各自性能,其中包括A/U型、IPN型、A/A-g-U型三种主要的核壳结构形式;讨论了核壳之间化学键交联结构及互穿网络结构的形成对乳液粒径、稳定性及乳液涂膜的耐水、耐溶剂等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交联
下载PDF
Fe_3O_4/P(NaUA-St-BA)核-壳纳米磁性复合粒子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4
12
作者 周春华 刘威 +2 位作者 张书香 李辉 褚国红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6-610,共5页
以表面包敷有反应型的表面活性剂NaUA(十一烯酸钠)的Fe3O4磁性胶体粒子为种子,运用无皂乳液聚合方法原位制备出Fe3O4P(NaUAStBA)核壳纳米磁性复合粒子.Fe3O4磁性胶体粒子的粒径为10nm左右.IR和TG结果分析表明,苯乙烯、丙烯酸酯和NaUA在F... 以表面包敷有反应型的表面活性剂NaUA(十一烯酸钠)的Fe3O4磁性胶体粒子为种子,运用无皂乳液聚合方法原位制备出Fe3O4P(NaUAStBA)核壳纳米磁性复合粒子.Fe3O4磁性胶体粒子的粒径为10nm左右.IR和TG结果分析表明,苯乙烯、丙烯酸酯和NaUA在Fe3O4粒子的表面发生了聚合反应,形成P(NaUAStBA);TEM和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结果显示,Fe3O4P(NaUAStBA)复合粒子具有核壳结构而且粒子分布均匀、平均粒径60nm;TG测试的结果表明,NaUA在Fe3O4粒子的包覆率为13.83%,P(NaUAStBA)共聚物的包覆率71.85%;振动样品磁强仪(VSM)测试的磁滞回线则表明由无皂乳液聚合得到的Fe3O4P(NaUAStBA)复合粒子具有超顺磁性,可避免磁性微球在磁场中的团聚.另外,合成的磁性胶乳可稳定存放数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Fe3O4胶体粒子 无皂乳液聚合 核-壳结构 NauA FE3O4 复合粒子 纳米磁性 合成与表征 激光粒度分析仪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具有核壳结构的自交联硅丙乳液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5
13
作者 郭天瑛 陈熙 +2 位作者 郝广杰 宋谋道 张邦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1-84,共4页
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以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 t)共聚物为核,甲基丙烯酸甲酯(MM A)-苯乙烯(S t)-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为壳的水性自交联乳液。用旋转黏度仪研究了乳液的流变性能。对所得乳胶膜进行了交联度和力学性能的研究... 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以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 t)共聚物为核,甲基丙烯酸甲酯(MM A)-苯乙烯(S t)-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为壳的水性自交联乳液。用旋转黏度仪研究了乳液的流变性能。对所得乳胶膜进行了交联度和力学性能的研究,结果发现,随着VTES含量的增大,其交联度明显提高;pH值越小,膜的交联越充分,力学强度越高;核-壳组分质量比越小,乳胶膜的拉伸强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乳液聚合 自交联 核-壳结构 硅丙乳液
下载PDF
核壳结构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甘孟瑜 刘娟 杨治国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8,62,共5页
采用预乳化工艺、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乳液的软硬单体配比、引发剂、乳化剂及聚合温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软硬单体比例为1∶1.25~1∶1、引发剂和乳化剂用量分别为0.5%和3%~4%、聚合... 采用预乳化工艺、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乳液的软硬单体配比、引发剂、乳化剂及聚合温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软硬单体比例为1∶1.25~1∶1、引发剂和乳化剂用量分别为0.5%和3%~4%、聚合温度为(80±1)℃时得到的乳液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采用FT-IR、TEM、DSC对聚合物乳液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证实了核壳结构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乳液 核壳结构 性能研究 合成 种子乳液聚合 预乳化工艺 聚合物乳液 单体配比 乳液性能 综合性能 引发剂 乳化剂 半连续 TEM DSC
下载PDF
ACR-g-PVC复合粒子结构与对PVC的增韧效率 被引量:30
15
作者 潘明旺 张留成 +1 位作者 袁金凤 王小梅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7-52,共6页
采用丙烯酸丁酯 (BA)和丙烯酸 2 乙基己酯 (EHA)交联共聚物为核 ,BA与EHA或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苯乙烯 (St)或MMA与丙烯酸乙酯 (EA)交联共聚物为壳 ,合成了 3种聚丙烯酸酯 (ACR) [P(BA EHA)、ACRⅠ、ACRⅡ ]胶乳 .以 3种ACR胶乳为种... 采用丙烯酸丁酯 (BA)和丙烯酸 2 乙基己酯 (EHA)交联共聚物为核 ,BA与EHA或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苯乙烯 (St)或MMA与丙烯酸乙酯 (EA)交联共聚物为壳 ,合成了 3种聚丙烯酸酯 (ACR) [P(BA EHA)、ACRⅠ、ACRⅡ ]胶乳 .以 3种ACR胶乳为种子 ,分别与氯乙烯 (VC)进行乳液接枝共聚 ,制备了相应 3种复合粒子 (ACR g PVC) .借助动态光散射法和透射电镜考察了ACR与复合乳胶粒的粒径与结构 ,表征了所研制材料的形态和冲击韧性 .研究结果表明 ,3种ACR g PVC材料的常温缺口冲击强度随ACR含量增加而显著提高 ,其突跃点的发生具有等橡胶量效应 ,其临界橡胶含量约为 4 % ,并采用脆 韧转变的临界粒子间距模型对其进行了解释 ;P(BA EHA)比核 壳ACRⅠ或ACRⅡ具有更高的增韧效率 ,依据复合粒子的两种理想结构模型对其增韧效率进行了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R 增韧 交联共聚 PVC 丙烯酸2-乙基己酯 缺口冲击强度 乳液接枝 量效 BA 研究结果
下载PDF
核壳型交联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5
16
作者 潘明旺 万林战 +2 位作者 张健 李佐邦 张留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1-64,共4页
采用种子乳液共聚方法合成了以BA、2-EHA为核层共聚单体,St、MMA为壳层共聚单体,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为核壳层交联剂的共聚物(ACR)。借助动态光散射粒径分析仪、DSC、TEM分别考察了乳胶粒的粒径及其分布、共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乳... 采用种子乳液共聚方法合成了以BA、2-EHA为核层共聚单体,St、MMA为壳层共聚单体,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为核壳层交联剂的共聚物(ACR)。借助动态光散射粒径分析仪、DSC、TEM分别考察了乳胶粒的粒径及其分布、共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乳胶粒的微观形态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共聚物具有明显的三个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分别对应ACR的核层、接枝过渡层、壳层的Tg,且ACR乳胶粒呈现规整的核壳结构。当壳层苯乙烯含量大于70%时,所合成的乳胶粒结构表现明显的异常核壳形态(夹心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聚丙烯酸酯共聚物 种子乳液聚合方法 核-壳聚丙烯酸酯 乳胶粒 热塑性树脂 改性剂
下载PDF
阳离子含氟核壳苯丙乳液聚合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13
17
作者 徐桂龙 文秀芳 +3 位作者 皮丕辉 郑大锋 程江 杨卓如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70-675,共6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阳离子核壳含氟苯丙乳液,对影响乳液聚合反应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和优化;通过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共聚物的化学组成、乳胶粒的形貌以及共聚物表面化学元素、并以热重...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阳离子核壳含氟苯丙乳液,对影响乳液聚合反应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和优化;通过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共聚物的化学组成、乳胶粒的形貌以及共聚物表面化学元素、并以热重分析(TGA)和水接触角(WCA)测试乳液涂膜性能。结果表明:采用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与OP-10(辛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质量比1:1的复合乳化剂体系,用量[CTAB+OP-10(1:1)]=1.5%(wt)单体;引发剂AIBA(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用量[I]=0.6%(wt)单体、聚合温度T=70℃、交联单体N-MA(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DAP(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的用量分别为[N-MA]=3.0%(wt)和[DAP]=1.5%(wt)总单体时,可以得到稳定无凝胶的阳离子含氟苯丙乳液。FT-IR测试结果证明氟单体参与共聚,TEM和XPS表征结果证明乳胶粒形成核壳结构,并且氟元素在乳液成膜过程中容易迁移到涂膜表面并富集。当含氟单体用量为8.0%(wt)时,乳液涂膜具有优良的疏水性、耐酸碱性和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乳液 含氟乳液 核壳结构 稳定性
下载PDF
聚苯乙烯/Ag核壳结构纳米微粒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4
18
作者 段春英 周静芳 +1 位作者 吴志申 党鸿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49-1053,共5页
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聚苯乙烯(PS)/Ag复合纳米粒子,进一步利用分步聚合技术实现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在微球表面功能化,分别用TEM、XRD、TG-DTA及FT-IR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实验... 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聚苯乙烯(PS)/Ag复合纳米粒子,进一步利用分步聚合技术实现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在微球表面功能化,分别用TEM、XRD、TG-DTA及FT-IR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实验条件下,合成了以Ag纳米微粒为核,PS、PMMA为壳层的核壳结构复合纳米微球,其中Ag纳米核平均粒径约12nm,复合微球粒径约25nm,颗粒较均匀并且在有机溶剂中有良好的分散性,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AG 核壳结构 纳米微粒 制备 表征 乳液聚合 表面功能化 摩擦学性能 纳米材料
下载PDF
阳离子无皂含氟核壳苯丙乳液的制备及成核机理 被引量:10
19
作者 徐桂龙 梁云 +3 位作者 杨进 皮丕辉 文秀芳 杨卓如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8,共4页
在水溶性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存在下,以乙醇为助溶剂,通过种子半连续核壳乳液聚合法制备阳离子无皂含氟核壳苯丙乳液。考察了水溶性阳离子单体DMC和乙醇用量对乳液聚合过程的影响;用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光... 在水溶性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存在下,以乙醇为助溶剂,通过种子半连续核壳乳液聚合法制备阳离子无皂含氟核壳苯丙乳液。考察了水溶性阳离子单体DMC和乙醇用量对乳液聚合过程的影响;用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聚合物乳液乳胶粒形貌及涂膜化学组成进行表征,并讨论了无皂乳液聚合的成核机理和聚合过程。结果表明,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当DMC的质量分数为6.0%,乙醇的质量分数为7.5%(釜液)时,可以得到稳定的阳离子核壳结构含氟乳液,无皂乳液聚合的成核机理是先以均相成核方式后继续以低聚物成核方式进行,最终形成核壳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 无皂乳液 含氟 核壳结构 成核机理
下载PDF
核/壳型聚硅氧烷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 被引量:54
20
作者 范青华 黄英 +1 位作者 刘香鸾 张逊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2-56,共5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聚硅氧烷丙烯酸酯复合乳液,考察了乳化剂、单体的加入方式及配比对产生乳液粒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在核阶段和壳阶段的单体聚合中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当乳化剂分子在乳液粒子上的...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聚硅氧烷丙烯酸酯复合乳液,考察了乳化剂、单体的加入方式及配比对产生乳液粒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在核阶段和壳阶段的单体聚合中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当乳化剂分子在乳液粒子上的覆盖率低于40%时,可制得较理想的核/壳型复合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氧 丙烯酸酯 核/壳结构 乳液聚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