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7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duction of bio-ethanol by consecutive hydrogenolysis of corn-stalk cellulose 被引量:6
1
作者 Dawang Chu Yingying Xin Chen Zhao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5期844-854,共11页
Current bio-ethanol production entails the enzymatic depolymerization of cellulose,but this process shows low efficiency and poor economy.In this work,we developed a consecutive aqueous hydrogenolysis process for the ... Current bio-ethanol production entails the enzymatic depolymerization of cellulose,but this process shows low efficiency and poor economy.In this work,we developed a consecutive aqueous hydrogenolysis process for the conversion of corn-stalk cellulose to produce a relatively high concentration of bio-ethanol(6.1 wt%)without humin formation.A high yield of cellulose(ca.50 wt%)is extracted from corn stalk using a green solvent(80 wt%1,4-butanediol)without destroy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lignin.The first hydrothermal hydrogenolysis step uses a Ni–WO_(x)/SiO_(2)catalyst to convert the high cumulative concentration of cellulose(30 wt%)into a polyol mixture with a 56.5 C%yield of ethylene glycol(EG).The original polyol mixture is then subjected to subsequent selective aqueous-phase hydrogenolysis of the C–O bond to produce bioethanol(75%conversion,84 C%selectivity)over the modified hydrothermally stable Cu catalysts.The added Ni component favors the good dispersion of Cu nanoparticles,and the incorporated Au3+helps to stabilize the active Cu^(0)-Cu^(+)species.This multi-functional catalytic process provides an economically competitive route for the production of cellulosic ethanol from raw lignocellulo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n-stalk CELLULOSE Aqueous-phase hydrogenolysis BIO-ETHANOL Ni-WO_(x)catalyst Cu^(0)-Cu^(+)species C-C bond cleavage
下载PDF
辽宁省玉米秸秆基质栽培糙皮侧耳菌株筛选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国丽 肖军 +2 位作者 陈珣 马晓颖 龚娜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1,共6页
为筛选出适宜辽宁地区以玉米秸秆为主要栽培基质的优良糙皮侧耳菌株,以19个糙皮侧耳菌株为试验材料,对菌丝长势、满袋时间、污染率、生物学效率及农艺性状等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14号菌株综合指标优于其他供试菌株,其母... 为筛选出适宜辽宁地区以玉米秸秆为主要栽培基质的优良糙皮侧耳菌株,以19个糙皮侧耳菌株为试验材料,对菌丝长势、满袋时间、污染率、生物学效率及农艺性状等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14号菌株综合指标优于其他供试菌株,其母种和栽培种在玉米秸秆基质中菌丝长势均较好,生物学效率较高,为105.8%,子实体菌盖颜色深灰色,菌柄3.1~6.8 cm,朵大韧性好,菇型紧凑,菌盖肥厚,中等大小,光泽好,可作为生产用优良菌株。C10、C2号菌株子实体性状一般,但其母种及栽培种在玉米秸秆基质中菌丝长势强、生物学效率高,利用秸秆能力强,可作为品种选育的备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皮侧耳 菌丝 玉米秸秆 筛选评价
下载PDF
玉米秸秆堆腐还田对黑土区土壤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原韬 安琦 +4 位作者 牛彦波 孟利强 吴皓琼 樊川 曹亚彬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5期47-52,共6页
本研究针对东北地区秋冬季节气候寒冷特点和秸秆堆腐还田的实际操作需求,开展秸秆堆腐还田试验。在秋季玉米收获之后进行田间堆腐试验,期间连续监测环境温度、降水、秸秆堆温度、秸秆失重率等指标。离田玉米秸秆经过腐熟后作为肥料还田... 本研究针对东北地区秋冬季节气候寒冷特点和秸秆堆腐还田的实际操作需求,开展秸秆堆腐还田试验。在秋季玉米收获之后进行田间堆腐试验,期间连续监测环境温度、降水、秸秆堆温度、秸秆失重率等指标。离田玉米秸秆经过腐熟后作为肥料还田,连续施用3年,检测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土壤孔隙度、土壤容重等指标。在基本农田和棚室保护地进行为期2年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120 d秸秆失重率达到31.53%。施用腐熟秸秆3年,土壤有机质提高了4.06~6.31 g/kg、土壤中碱解氮提高了15.08~27.35 mg/kg、速效磷提高了18.11~21.95 mg/kg、速效钾提高63.97~89.93 mg/kg;土壤容重降低了0.10~0.14 g/cm^(3)、土壤田间持水量提高了7.51%~9.24%(V/V)、土壤孔隙度提高了3.69%~5.27%(V/V),且差异显著(P≤0.05)。基本农田和棚室保护地应用试验中,速效养分与有机质有所增长,土壤容重与田间持水量变化显著。逐年施用腐熟秸秆对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养分具有显著作用。同时,施用腐熟秸秆能够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与田间持水量,改善土壤板结问题。腐熟秸秆在改良与保育黑土性质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堆腐 北方寒地 还田 黑土保护 土壤性状
下载PDF
玉米秸秆刨花板压制工艺优化及吸水厚度膨胀率 被引量:1
4
作者 齐华春 蒋雪 刘明利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664-669,共6页
农作物秸秆用作人造板原材料,可减少环境污染,缓解木材供需紧张,秸秆中纤维素与木质素含量可以满足人造板生产要求。以玉米秸秆刨花为原料,在一定热压压力、热压时间、刨花密度、热压温度下,采用不同施胶量无机胶黏剂压制玉米秸秆刨花板... 农作物秸秆用作人造板原材料,可减少环境污染,缓解木材供需紧张,秸秆中纤维素与木质素含量可以满足人造板生产要求。以玉米秸秆刨花为原料,在一定热压压力、热压时间、刨花密度、热压温度下,采用不同施胶量无机胶黏剂压制玉米秸秆刨花板,探索最优工艺参数及玉米秸秆刨花板吸水厚度膨胀率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压制玉米秸秆刨花板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刨花含水率12%、热压压力1.6MPa、热压时间9min、刨花密度1.0g/cm^(3)、施胶量20%、热压温度90℃;影响玉米秸秆刨花板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因素依次为刨花含水率>热压压力>热压时间>刨花密度>施胶量>热压温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吸水厚度膨胀率合格的前提下,玉米秸秆刨花板的内结合强度、弹性模量、静曲强度均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厚度膨胀率 玉米秸秆 刨花板 无机胶黏剂
下载PDF
玉米秸秆中7种游离单糖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5
作者 许丽卫 耿梅梅 +3 位作者 陈闻 王久荣 张秀敏 孙德慧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74-3283,共10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测定玉米秸秆中7种游离单糖[D(+)-葡萄糖、L-鼠李糖、D(+)-木糖、L-阿拉伯糖、D(-)-核糖、D(+)-半乳糖和D(+)-甘露糖]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将玉米秸秆在60℃干燥后粉碎,以水作为提取溶剂,98℃水浴提取1 h,冷却后...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测定玉米秸秆中7种游离单糖[D(+)-葡萄糖、L-鼠李糖、D(+)-木糖、L-阿拉伯糖、D(-)-核糖、D(+)-半乳糖和D(+)-甘露糖]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将玉米秸秆在60℃干燥后粉碎,以水作为提取溶剂,98℃水浴提取1 h,冷却后离心取上清液;利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化处理,上清液过0.22μm滤膜,以Agilent Zorbax SB-C_(18)色谱柱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7种组分在56 min内达到分离。结果表明:D(+)-葡萄糖、L-鼠李糖、D(+)-木糖、L-阿拉伯糖、D(-)-核糖、D(+)-半乳糖和D(+)-甘露糖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日内相对标准偏差均分别小于1.0%和5.0%,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分别小于1.0%和7.5%;线性范围分别为0.31~2 000μg/mL、 0.31~200μg/mL、 0.50~200μg/mL、0.75~200μg/mL、0.31~200μg/mL、0.75~200μg/mL和0.31~200μ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达到0.999以上;检出限为0.10~0.25μg/mL,加标回收率为79.9%~114.8%。由此可见,本研究建立的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还可以对玉米秸秆中的7种游离单糖准确定量,为研究玉米秸秆中糖类物质含量以及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单糖 PMP衍生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大豆皂脚与玉米秸秆厌氧发酵沼渣共热解特性及应用
6
作者 李雪光 左晓宇 +2 位作者 代建军 刘广青 张瑞红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2,共10页
将大豆皂脚与玉米秸秆厌氧发酵沼渣两种固体废弃物以不同比例混合后进行共热解,采用元素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N_2吸附-脱附法(BET)对得到的共热解炭进行表征,并将共热解炭循环应用到玉米秸秆厌氧发酵环境中,考察共热解炭对厌氧... 将大豆皂脚与玉米秸秆厌氧发酵沼渣两种固体废弃物以不同比例混合后进行共热解,采用元素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N_2吸附-脱附法(BET)对得到的共热解炭进行表征,并将共热解炭循环应用到玉米秸秆厌氧发酵环境中,考察共热解炭对厌氧发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共热解炭的产率随着沼渣加入量的增大而增大;沼渣加入量较少时,可以促进共热解气的生成,但对共热解液的产生有较弱的抑制作用;共热解炭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介于两种单一热解炭之间,并且平均孔径随沼渣加入量的增大呈减小趋势;将大豆皂脚与沼渣的质量比为4∶3下制备的共热解炭加入厌氧发酵系统中,发酵30 d时累积产气量达到390.80 mL/g,累积产甲烷量达到213 mL/g,累积产气量达到总产气量80%所需要的时间t_(80)为(14±1) d,比不添加热解炭的空白组提前了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皂脚 玉米秸秆厌氧发酵沼渣 共热解 厌氧发酵
下载PDF
玉米秸秆青贮、玉米秸秆、桑叶青贮三种饲料体外发酵组合效应研究
7
作者 靳光 张元庆 +5 位作者 王栋才 张丹丹 杨振兴 李博 徐芳 程景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91,99,共7页
为了研究玉米秸秆青贮、玉米秸秆与桑叶青贮在体外的组合效应,试验将玉米秸秆青贮、玉米秸秆与桑叶青贮3种饲料以不同比例(分别为100∶0∶0、80∶10∶10、70∶10∶20、70∶20∶10、60∶10∶30、60∶20∶20、60∶30∶10、50∶10∶40、50... 为了研究玉米秸秆青贮、玉米秸秆与桑叶青贮在体外的组合效应,试验将玉米秸秆青贮、玉米秸秆与桑叶青贮3种饲料以不同比例(分别为100∶0∶0、80∶10∶10、70∶10∶20、70∶20∶10、60∶10∶30、60∶20∶20、60∶30∶10、50∶10∶40、50∶20∶30、50∶30∶20、50∶40∶10、0∶100∶0、0∶0∶100)组合进行发酵(每个组合3次重复),检测不同组合的体外产气量、干物质降解率、氨态氮浓度、pH值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并分析不同饲料组合的组合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各组合的产气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发酵第2,4小时,组合12(玉米秸秆比例为100%)产气量最高;发酵第8~72小时,组合13(桑叶青贮比例为100%)产气量最高。发酵第72小时,各组合产气量随着桑叶青贮比例的提高而增加,其中组合8(桑叶青贮比例为40%)产气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合(除组合13外,P<0.05);不同饲料组合对干物质降解率和氨态氮浓度有明显影响,但对pH值影响不明显。当玉米秸秆青贮比例固定时,对应组合干物质降解率随着桑叶青贮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组合13的干物质消化率和氨态氮浓度均最高。各组合pH值在6.72~6.81之间,其中组合1(玉米秸秆青贮比例为100%)的pH值最低,组合11(玉米秸秆和桑叶青贮比例分别为40%和10%)最高;乙酸、丙酸、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随着桑叶青贮比例的减少而降低,除组合13外,组合8的乙酸、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最高,各组合丙酸浓度和乙酸/丙酸差异不显著(P>0.05)。多项综合效应指数评定最优组合是组合8。说明玉米秸秆青贮、玉米秸秆、桑叶青贮的比例为50∶10∶40时,体外发酵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青贮 玉米秸秆 桑叶青贮 体外发酵 组合效应
下载PDF
玉米秸秆复合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对Pb^(2+)的吸附研究
8
作者 胡鹏 贺龙强 +1 位作者 李艳梅 汤思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3-227,232,共6页
以来源丰富的玉米秸秆、高岭土为原料,以丙烯酸、丙烯酰胺为聚合单体,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复合高吸水树脂,并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利用合成的复合高吸水树脂对含Pb^(2+)模拟废水进行了吸附研究... 以来源丰富的玉米秸秆、高岭土为原料,以丙烯酸、丙烯酰胺为聚合单体,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复合高吸水树脂,并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利用合成的复合高吸水树脂对含Pb^(2+)模拟废水进行了吸附研究,考察了复合高吸水树脂用量、Pb^(2+)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和溶液pH及对Pb^(2+)去除率的影响,最优条件下复合高吸水树脂对Pb^(2+)的去除率达88.57%,吸附Pb^(2+)后的复合高吸水树脂经处理后可循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复合高吸水性树脂 吸附 Pb^(2+)
下载PDF
不同菌种对青贮玉米秸秆品质及肉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影响的研究
9
作者 谭舒心 陈立波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7-20,共4页
文章旨在探究不同菌种对青贮玉米秸秆品质及肉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设置5个处理,CK不加菌种,直接青贮发酵,T1、T2、T3和T4组分别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布氏乳杆菌、拟康氏木霉菌和酵母菌,发酵60 d后对其进行感官评定、发酵指标测定和... 文章旨在探究不同菌种对青贮玉米秸秆品质及肉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设置5个处理,CK不加菌种,直接青贮发酵,T1、T2、T3和T4组分别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布氏乳杆菌、拟康氏木霉菌和酵母菌,发酵60 d后对其进行感官评定、发酵指标测定和基础营养成分分析,并研究其对肉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拟康氏木霉菌、布氏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感官评定优于酵母菌。拟康氏木霉菌的pH最低,乳酸含量最高(P <0.05);布氏乳杆菌和拟康氏木霉菌的乙酸含量最高,氨态氮/总氮含量最低,且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 0.05)。与CK相比,不同菌种处理显著提高了干物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P <0.05),显著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含量(P <0.05),拟康氏木霉菌处理组的营养品质最佳。不同菌种处理后的产气量、氨态氮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著上升(P <0.05),其中拟康氏木霉菌处理组的增加幅度最大。综合考虑感官评定、发酵营养品质及体外瘤胃发酵参数变化,拟康氏木霉菌更适合用于青贮玉米秸秆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康氏木霉菌 玉米秸秆 青贮品质 营养品质 瘤胃体外发酵
下载PDF
玉米秸秆饲料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10
作者 刘刚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4年第4期71-73,共3页
玉米秸秆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能够提高其可利用性和营养价值。详细介绍玉米秸秆饲料化常用的物理、化学、生物处理手段,分析玉米秸秆饲料化技术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及经济效益。玉米秸秆饲料化技术的优化和创新,可以推动农业废弃物的... 玉米秸秆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能够提高其可利用性和营养价值。详细介绍玉米秸秆饲料化常用的物理、化学、生物处理手段,分析玉米秸秆饲料化技术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及经济效益。玉米秸秆饲料化技术的优化和创新,可以推动农业废弃物的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饲料化技术 推广 应用
下载PDF
氮气和含氧气氛下玉米秸秆热解气化产气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锡文 周浩东 +2 位作者 齐鹏远 任海芳 许开立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9-385,共7页
为了探究秸秆类生物质在热解和气化过程中的产气规律,以我国东北地区典型的玉米秸秆为原料,基于自行建立的管式炉生物质热解气化实验装置,系统研究了玉米秸秆在氮气气氛下热解和在含氧气氛下气化过程中CO、H_(2)、CO_(2)、CH_(4)和C_(n)... 为了探究秸秆类生物质在热解和气化过程中的产气规律,以我国东北地区典型的玉米秸秆为原料,基于自行建立的管式炉生物质热解气化实验装置,系统研究了玉米秸秆在氮气气氛下热解和在含氧气氛下气化过程中CO、H_(2)、CO_(2)、CH_(4)和C_(n)H_(m)等小分子生物质燃气成分的释放特性,对比分析了不同热解温度和气化温度对不同燃气组分释放规律及其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热解过程中最先释放的小分子气相产物是CO和CO_(2);当温度升高时生物质燃气中逐渐出现CH4和H2,且随着热解温度升高,CO的产率峰值最先出现且峰值出现在升温阶段,而CO_(2)、CH_(4)和H_(2)的产率峰值几乎同时出现在恒温阶段;热解温度升高,玉米秸秆热解产生的CO体积分数几乎没有变化,而CO_(2)的占比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400~500℃之间CH_(4)体积分数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500℃以后,基本稳定在13%。在O_(2)体积分数为8%、N_(2)体积分数为92%的含氧气氛下,随着气化温度的升高,玉米秸秆气化产生CO_(2)气体的体积分数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CO的体积分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说明高温气化条件下更有利于CO的释放,而低温条件下有利于CO_(2)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玉米秸秆 热解 气化 生物质燃气
下载PDF
混合比例和纤维素酶对甘蔗梢、玉米秆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黎梅杰 蒋金娟 +2 位作者 罗富成 尹亚敏 韩博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12-117,共6页
研究旨在充分利用南方热区的甘蔗梢和冬玉米秆资源,以甘蔗梢和冬玉米秆为原料,按不同鲜重比例(10∶0、5∶5、3∶7)进行混合青贮,并分别添加0、300、600、900 mg/kg纤维素酶,60 d后测定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及饲用价值。结果显示:随着玉米... 研究旨在充分利用南方热区的甘蔗梢和冬玉米秆资源,以甘蔗梢和冬玉米秆为原料,按不同鲜重比例(10∶0、5∶5、3∶7)进行混合青贮,并分别添加0、300、600、900 mg/kg纤维素酶,60 d后测定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及饲用价值。结果显示:随着玉米秆添加比例的提高,青贮饲料的pH值、氨态氮/总氮、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丙酸的含量呈递减趋势,在甘蔗梢∶玉米秆比例为3∶7时最低;干物质、乳酸、粗蛋白、可溶性糖、粗脂肪和可溶性糖含量及饲用价值呈递增趋势,混合比例为3∶7时最高。随着纤维素酶添加量的增加,青贮饲料的氨态氮/总氮、丙酸、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粗蛋白、可溶性糖、粗脂肪、乳酸的含量及饲用价值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各指标均在纤维素酶添加量为600 mg/kg时达到最佳。研究表明,甘蔗梢与玉米秆以3∶7的比例混合并添加600 mg/kg纤维素酶时,混合青贮饲料的青贮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梢 玉米秆 混合青贮 纤维素酶 青贮品质
下载PDF
稀硫酸协同乙二醇高效解构玉米秸秆及对酶解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飞 姜华彬 +4 位作者 高中旺 曾磊 聂葭琦 谢君 张爱萍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为提高玉米秸秆的高值化利用效率,需打破其结构的“顽抗性”,对其进行高效拆解。利用稀硫酸协同乙二醇对玉米秸秆进行高效拆解,探究预处理温度、时间、溶剂浓度对解构的影响;同时,研究玉米秸秆结构变化对酶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0.7%... 为提高玉米秸秆的高值化利用效率,需打破其结构的“顽抗性”,对其进行高效拆解。利用稀硫酸协同乙二醇对玉米秸秆进行高效拆解,探究预处理温度、时间、溶剂浓度对解构的影响;同时,研究玉米秸秆结构变化对酶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0.7%硫酸协同50%乙二醇,在180℃、30 min条件下,具有最好的解构效果,可实现82.51%的纤维素保留率、70.15%的半纤维素脱除率和46.62%的木质素脱除率。结构表征表明,解构后的玉米秸秆表面粗糙,比表面积增大,可提高纤维素酶可及性,提升酶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预处理 稀硫酸 酶解
下载PDF
多介质过滤处理农村灰水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申晋榕 李桂兰 +2 位作者 刘建国 冷娟 曹思雨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120,共5页
为寻求多介质过滤技术处理农村灰水的可行性及最佳运行条件,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某村生活灰水为研究对象,选择玉米茎、陶粒、活性炭作为过滤介质构建多介质过滤系统处理农村灰水,研究滤速、介质配比、进水LAS、COD、SS浓度和温度等影响... 为寻求多介质过滤技术处理农村灰水的可行性及最佳运行条件,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某村生活灰水为研究对象,选择玉米茎、陶粒、活性炭作为过滤介质构建多介质过滤系统处理农村灰水,研究滤速、介质配比、进水LAS、COD、SS浓度和温度等影响因素对多介质过滤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多介质过滤处理农村灰水的最佳滤速为0.26 m/h;介质配比玉米茎∶陶粒∶活性炭为1.5∶2∶0.5;多介质过滤系统处理灰水中LAS、COD、SS的浓度限值为30、300、300 mg/L;温度为2℃时,系统出水仍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21)。研究表明,多介质过滤技术对农村灰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降低农村灰水处理设备建设和运行成本,有利于农村污水就地回用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灰水 多介质过滤 影响因素 玉米茎
下载PDF
玉米秸秆-PVA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15
作者 刘爱 李亚茹 +2 位作者 徐文彪 李翔宇 时君友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用溴化锂和聚乙烯醇(PVA)溶液将其溶解,制备玉米秸秆-PVA复合气凝胶。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FT-IR、吸附率等手段对气凝胶的相关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气凝胶的优化制备工艺条件为:固液质量比...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用溴化锂和聚乙烯醇(PVA)溶液将其溶解,制备玉米秸秆-PVA复合气凝胶。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FT-IR、吸附率等手段对气凝胶的相关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气凝胶的优化制备工艺条件为:固液质量比(秸秆∶混合溶液)为1∶100,PVA添加量与秸秆的质量比为100∶15,PVA浓度为5%,溴化锂浓度为66%,溴化锂溶液和PVA的质量比为13.85∶1。该工艺下所制得的复合气凝胶密度低至0.0268 g/cm^(3),比表面积为175.00 m^(2)/g,对废弃机油的最大吸附倍率为35.01 g/g。制备过程中,纤维素的氢键被破坏,PVA与纤维素之间通过氢键连接。复合气凝胶的密度越小,其吸油率越大。复合气凝胶具有全范围内的孔径,且大部分孔径处于介孔范围内,因此有利于对大分子污染物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溴化锂 气凝胶 聚乙烯醇(PVA) 吸附
下载PDF
添加油橄榄果渣对玉米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
16
作者 何玉鹏 叶文斌 +3 位作者 苏满春 陈文东 王让军 王昱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2-769,共8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添加油橄榄(Olea europaea)果渣对玉米(Zea may)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设玉米秸秆(C)、5%油橄榄果渣+95%玉米秸秆(T_(5))、10%油橄榄果渣+90%玉米秸秆(T_(10))、20%油橄榄果渣+80%玉米秸秆(T_(20))、30%油橄榄果渣+70%玉米... 本研究旨在探究添加油橄榄(Olea europaea)果渣对玉米(Zea may)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设玉米秸秆(C)、5%油橄榄果渣+95%玉米秸秆(T_(5))、10%油橄榄果渣+90%玉米秸秆(T_(10))、20%油橄榄果渣+80%玉米秸秆(T_(20))、30%油橄榄果渣+70%玉米秸秆(T_(30))5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300 g。经青贮调制室温避光保存45 d后测定青贮发酵指标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在感官评分上,C、T_(5)和T_(10)的评分等级为优,而T_(20)和T_(30)的评分等级为良。在发酵品质上,T_(30)的pH显著高于其余处理(P<0.05),T_(10)和T_(20)的pH显著高于C和T_(5)(P<0.05)。T_(5)、T_(10)、T_(20)、T_(30)的乳酸含量显著低于C(P<0.05)。C和T_(5)的乳酸꞉乙酸显著(P<0.05)高于T_(10)、T_(20)和T_(30),T_(10)和T_(20)的乳酸꞉乙酸显著高于T_(30)(P<0.05)。T_(20)和T_(30)的氨态氮꞉总氮显著低于C(P<0.05)。在营养价值上,随着油橄榄果渣添加量的提高,混合青贮饲料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合分析感官评分、发酵指标和营养价值,油橄榄果渣与玉米秸秆的混合青贮,油橄榄果渣的最高添加比例为20%,为油橄榄果渣的饲料化利用提供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果渣 玉米秸秆 青贮 感官评分 发酵品质 营养价值 添加比例
下载PDF
添加残次香梨发酵物对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体外发酵的影响
17
作者 郭睿 陈亚飞 +4 位作者 周慧杰 蒋涛 王栋 蒋慧 艾琪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32,共5页
试验通过测定在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残次香梨发酵物72 h动态产气量(GP)、发酵参数、产气参数、干物质降解率(DMD)、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和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等指标,评价添加残次香梨发酵物对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体... 试验通过测定在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残次香梨发酵物72 h动态产气量(GP)、发酵参数、产气参数、干物质降解率(DMD)、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和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等指标,评价添加残次香梨发酵物对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体外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残次香梨发酵物的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体外发酵及其降解率均得到改善,发酵液pH在6.43~6.86。除产气速率(c)差异不显著外,72 h的GP、快速产气部分(a)、慢速产气部分(b)、潜在产气量(a+b)、DMD、NDFD、ADFD随着残次香梨发酵物添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残次香梨发酵物达60%时DMD、NDFD、ADFD不再显著增加。氨态氮(NH 3-N)浓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当残次香梨发酵物达50%时乙酸、丙酸、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达到最高。由此可见,添加残次香梨发酵物对玉米秸秆进行青贮可以改善其体外降解特性,其添加量不超过60%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次香梨发酵物 玉米秸秆 产气特性 发酵参数
下载PDF
4YZJ-2L型玉米茎穗兼收打捆一体机的设计与研制
18
作者 陈度 张旗 +3 位作者 公玉红 杜国庆 贾志明 房庆忠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24年第4期39-43,共5页
针对丘陵山地玉米收获中存在的效率低和资源浪费问题,设计并研制了4YZJ-2L型玉米茎穗兼收打捆一体机。该一体机集成了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和打捆机的复合功能,通过双层割台、并列式打捆机及自动控制系统的集成应用,实现了果穗和秸秆的分类... 针对丘陵山地玉米收获中存在的效率低和资源浪费问题,设计并研制了4YZJ-2L型玉米茎穗兼收打捆一体机。该一体机集成了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和打捆机的复合功能,通过双层割台、并列式打捆机及自动控制系统的集成应用,实现了果穗和秸秆的分类收获及连续打捆,能够灵活适应丘陵山地小地块的局限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一体机在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损失率和提升草捆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丘陵山地玉米收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机械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收获机 丘陵山地 茎穗兼收 连续打捆 自动控制
下载PDF
不同剂量糖蜜和复合菌酶制剂对鲜食玉米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姚美玲 李伟 +7 位作者 林秀蔚 刘文 黄萌 朱元芳 丁得利 李青莹 王艳菲 韩永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87-1996,共10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糖蜜和复合菌酶制剂(植物乳杆菌、双歧杆菌、纤维素酶)对鲜食玉米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以鲜食玉米秸秆为原料,对照组不添加糖蜜和复合菌酶制剂,Ⅰ组添加20 g/kg糖蜜,Ⅱ组添加3 g/kg复合菌酶制剂,Ⅲ组添加20 g/kg糖...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糖蜜和复合菌酶制剂(植物乳杆菌、双歧杆菌、纤维素酶)对鲜食玉米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以鲜食玉米秸秆为原料,对照组不添加糖蜜和复合菌酶制剂,Ⅰ组添加20 g/kg糖蜜,Ⅱ组添加3 g/kg复合菌酶制剂,Ⅲ组添加20 g/kg糖蜜+3 g/kg复合菌酶制剂,Ⅳ组添加40 g/kg糖蜜+3 g/kg复合菌酶制剂。每组设3个重复,分别在第0天(青贮前)、第15天、第30天、第45天、第60天对鲜食玉米秸秆青贮的发酵品质及微生物数量进行测定,第60天时对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1)青贮第60天时,Ⅰ、Ⅱ、Ⅲ、Ⅳ组的粗蛋白质(CP)和粗脂肪(EE)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青贮第60天时,Ⅰ、Ⅱ、Ⅲ、Ⅳ组的pH和丙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Ⅱ、Ⅲ、Ⅳ组的乳酸和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青贮第60天时,Ⅱ、Ⅲ、Ⅳ组的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青贮第30天时,Ⅰ、Ⅱ、Ⅲ、Ⅳ组的好氧性细菌和酵母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添加20 g/kg糖蜜+3 g/kg复合菌酶制剂和添加40 g/kg糖蜜+3 g/kg复合菌酶制剂均可改善鲜食玉米秸秆青贮发酵品质,且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所以从生产实际和节约成本2方面考虑,添加20 g/kg糖蜜+3 g/kg复合菌酶制剂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蜜 复合菌酶制剂 鲜食玉米秸秆 发酵品质 营养成分 微生物数量
下载PDF
“葵花壳+玉米秸秆”加工粉尘对合作猪养分消化率、小肠组织形态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0
作者 许兰 刘祥年 +4 位作者 耿永琪 王鹏飞 闫尊强 马艳萍 滚双宝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51-56,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葵花壳+玉米秸秆”加工粉尘对合作猪养分消化率、小肠组织形态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为(9.88±0.82)kg的合作猪50头,进行7 d预试验,饲喂基础饲粮。预试验结束后选取40头平均体重为(11.94±1...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葵花壳+玉米秸秆”加工粉尘对合作猪养分消化率、小肠组织形态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为(9.88±0.82)kg的合作猪50头,进行7 d预试验,饲喂基础饲粮。预试验结束后选取40头平均体重为(11.94±1.43)kg的合作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饲喂添加5%、10%和15%的“30%葵花壳+70%玉米秸秆”加工粉尘的基础饲粮,正式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①试验Ⅱ组粗蛋白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Ⅲ组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试验Ⅱ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Ⅲ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Ⅱ、Ⅲ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Ⅲ组十二指肠绒隐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十二指肠绒隐比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空肠隐窝深度和绒隐比差异不显著(P>0.05)。③试验Ⅱ、Ⅲ组十二指肠内蛋白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空肠内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试验猪十二指肠内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Ⅱ、Ⅲ组空肠内淀粉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综上可知,饲粮中添加“葵花壳+玉米秸秆”加工粉尘,可提高合作猪的养分消化率、十二指肠和空肠内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能够改善小肠组织形态,添加水平以10%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猪 “葵花壳+玉米秸秆”加工粉尘 养分消化率 小肠组织形态 消化酶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