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cess conditions for preparing methanol from cornstalk gas 被引量:1
1
作者 ZHU Ling-feng DU Lei LI Xin-bao LI Guo-ting ZHANG Ji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5期628-632,共5页
The low-heat-value cornstalk gas produced in the down-flow fixed bed gasifier was tentatively used for methanol synthesis. The cornstalk gas was purified and the technical procedures such as deoxygenation, desulfuriza... The low-heat-value cornstalk gas produced in the down-flow fixed bed gasifier was tentatively used for methanol synthesis. The cornstalk gas was purified and the technical procedures such as deoxygenation, desulfurization, catalytic cracking of tar, purification and hydrogenation were studied. The catalytic experiments of methanol synthesis with cornstalk syngas were carried out in a tubular-flow integral and isothermal reactor. The effect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pressure, catalysttypes, catalyst particle size, syngas flow at entering end and composition of syngas was investigated. The optimum process conditions and yield of methanol from cornstalk syngas were obtain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roper catalyst of the synthetic reaction was C301 and the optimum catalyst size (φ) was 0.833 mm×0.351 mm. The optimum operating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were found to be 235℃ and 5 Mpa, respectively. The suitable syngas flow 0.9-1.10 mol/h at entering end was selected and the best composition of syngas were CO 10.49%, CO2 8.8%, N2 37.32%, CnHm 0.95% and H2 40.49%. The best methanol yield is 0.418 g/g cornstalk. The study provided th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industrial test of methanol production from biomass (cornstalk)g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nstalk syngas fuel gas PURIFICATION CATALYST METHANOL SYNTHESIS
下载PDF
Reductive leaching of low-grade manganese ore with pre-processed cornstalk 被引量:1
2
作者 Ai-fei Yi Meng-ni Wu +2 位作者 Peng-wei Liu Ya-li Feng Hao-ran L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1245-1251,共7页
Cornstalk is usually directly used as a reductant in reduetive leaching manganese. However, low utilization of cornstalk makes low manganese dissolution ratio, In the research, pretreatment for cornstalk was proposed ... Cornstalk is usually directly used as a reductant in reduetive leaching manganese. However, low utilization of cornstalk makes low manganese dissolution ratio, In the research, pretreatment for cornstalk was proposed to improve manganese dissolution ratio. Cornstalk was preprocessed by a heated sulfuric acid solution (1.2 M of sulfuric acid concentration) for 10 min at 80℃. Thereafter, both the pretreated solution and the residue were used as a reductant for manganese leaching. This method not only exhibited superior activity for hydrolyzing cornstalk but also enhanced manganese dissolution. These effects were attributed to an increase in the amount of reductive sugars resulting from lignin hydrolysis. Through acid pretreatment for cornstalk, the manganese dissolution ratio was improved from 50.14% to 83.46%. The present work demonstrate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effective acid pretreatment of cornstalk to provide a cost-effective reductant for manganese leach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ganese ore treatment cornstalk reductants LEACHING
下载PDF
3D anchoring structured for LiFe_(0.5)Mn_(0.5)PO_(4)@cornstalk-C cathode materials
3
作者 Guangliang Zhang Riran Zang +13 位作者 Man Mo Zhijie Fang Yangxian Huang Kunsong Hu Jiali Huang Xinxiang Liu Lingyun Huang Guohui Kang Weijian Li Haiqing Zhan Xianquan Ming Guanhan Huang Guiliang Li Feng Zhan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8期302-305,共4页
The organic carbon source coating LiFe_(x)Mn_(1-x)PO_(4)suffers from the problem of non-uniform carbon cladding.Too thick carbon cladding layer instead hinders the de-embedding of lithium ions.In this paper,we choose ... The organic carbon source coating LiFe_(x)Mn_(1-x)PO_(4)suffers from the problem of non-uniform carbon cladding.Too thick carbon cladding layer instead hinders the de-embedding of lithium ions.In this paper,we choose cornstalk as the carbon source,then LiFe_(0.5)Mn_(0.5)PO_(4)@cornstalk-C(LFMP@C-C)with 3D anchoring structure is prepared by the solvothermal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FMP with cornstalk as the carbon source has better performance compared to the sucrose-coated LFMP material(LFMP@C).The discharge capacity of LFMP@C-C is 116 mAh/g for the first cycle at 1 C and the capacity retention rate is 94.0%after 500 cycles,and the discharge capacity of LFMP@C-C is more than 17.17%higher than that of LFM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_(0.5)Mn_(0.5)PO_(4) cornstalk Solvothermal method 3D anchoring structure Cathode materials
原文传递
Natural Cornstalk Pith as an Effective Energy Absorbing Cellular Material
4
作者 Lilong Zhang Zengqian Liu +4 位作者 Da Jiao Jian Zhang Shaogang Wang Hui Zhang Zhefeng Zhang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1年第3期600-610,共11页
The replacement of synthetic foam materials using natural biological on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aving energy/resources and reduc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s.Here we characterized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 The replacement of synthetic foam materials using natural biological on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aving energy/resources and reduc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s.Here we characterized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atural cornstalk pith,which has a large annual output yet lacks an effective exploitation,and evaluated its feasibility for applications as a substitute for synthetic foam materials.The cornstalk pith was revealed to be a cellular material composed of closed cells elongated along the growth direction of com plant and reinforced by well-aligned vascular bundles penetrating the foam matrix.The compressive behavior is featured by a stable stress plateau which is favorable for energy absorption with its mechanical properties largely dependent on the hydration state and loading configuration.In particular,the initial dimens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rnstalk pith can be effectively recovered after deformation simply by hydration treatment owing to swelling effect caused by the turgor pressure from osmosis.The cornstalk pith demonstrates an outstanding combination of low density and high energy absorption efficiency among various foam materials,specifically with its plateau stress and energy absorption comparable or even superior to those of some typical synthetic foam materials.These along with the huge resources and good biodegradability make it a promising natural energy absorbing cellular material for replacing synthetic counterpar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nstalk pith energy absorption foam HYDRATION SELF-RECOVERY
原文传递
北方主要粗饲料不同组合体外发酵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蕾 栾博宇 +6 位作者 苏洋 张国梁 安鼎杰 张世亨 刘基伟 翟博 李旭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34,共9页
为研究北方主要玉米秸秆、羊草和玉米秸秆青贮不同组合比例体外发酵特性,筛选不同饲料组合应用的最适比例,将羊草和玉米秸秆组合按不同比例进行体外发酵试验,筛选出最佳组合比例,再与玉米秸秆青贮按不同比例进行组合,进一步筛选出粗饲... 为研究北方主要玉米秸秆、羊草和玉米秸秆青贮不同组合比例体外发酵特性,筛选不同饲料组合应用的最适比例,将羊草和玉米秸秆组合按不同比例进行体外发酵试验,筛选出最佳组合比例,再与玉米秸秆青贮按不同比例进行组合,进一步筛选出粗饲料最优组合。试验利用体外发酵测定不同粗饲料组合产气量、干物质消失率(DML)、pH值、微生物蛋白(MCP)、氨态氮(NH_(3)-N)、挥发性脂肪酸(VFA),计算各组合的单项组合效应值和综合组合效应值。结果表明:1)羊草与玉米秸秆按不同比例组合后,产气量各组间均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同一时间点产气量随玉米秸秆比例的增加而减少;DML产量均随玉米秸秆比例的增加而呈现增加的趋势,0∶100比例组合极显著高于其余比例组合(P<0.01);各比例组合间pH值差异不显著(P>0.05);MCP产量均随玉米秸秆比例的增加而呈现减少的趋势,各组合间存在差异极显著(P<0.01);而NH_(3)-N浓度随玉米秸秆的比例的增加而增加;除丁酸外,其他VFA各组均随玉米秸秆添加量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羊草-玉米秸秆:玉米秸秆青贮组合后,产气量各组合间均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在同一时间点的产气量是随玉米秸秆青贮比例的增加而降低;各比例组合间pH值无显著差异(P>0.05);DML、MCP和NH_(3)-N产量均随玉米秸秆青贮比例的增加而呈现减少的趋势,DML各组合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MCP和NH_(3)-N各组合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各比例组合间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丙酸在比例为100∶0和50∶50组合差异极显著(P<0.01),丁酸各比例组合差异不显著(P>0.05)。总之,以综合组合效应评定指数评定各组合效应,羊草:玉米秸秆组合为60∶40时产生最大正组合效应、羊草-玉米秸秆:玉米秸秆青贮组合为50∶50时产生最佳正组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羊草 玉米秸秆青贮 组合效应 体外发酵
下载PDF
100%纯烧玉米秸秆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探讨
6
作者 何明月 赵长兴 +5 位作者 张鸿书 王刚 王瑀 王德华 蔡健 张克廷 《锅炉制造》 2023年第1期22-24,共3页
本文对循环流化床锅炉(CFB)100%纯烧玉米秸秆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了纯烧玉米秸秆燃料的燃料特性引起的沾污、积灰和腐蚀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措施,为100%纯烧玉米秸秆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物质 玉米秸秆 CFB锅炉
下载PDF
玉米秸秆的力学特性测试研究 被引量:148
7
作者 高梦祥 郭康权 +1 位作者 杨中平 李星恕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49,52,共4页
对玉米秸秆的茎叶连接力、叶鞘的抗拉特性和茎秆、叶鞘的抗冲击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这些力学特性是玉米秸秆的固有特性 ,具有统计规律性。茎叶连接力为 0 .7~ 16 N ,叶鞘抗拉力为 3~ 2 1N,叶鞘抗冲击能量为 0 .5~ 3.8J,茎秆... 对玉米秸秆的茎叶连接力、叶鞘的抗拉特性和茎秆、叶鞘的抗冲击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这些力学特性是玉米秸秆的固有特性 ,具有统计规律性。茎叶连接力为 0 .7~ 16 N ,叶鞘抗拉力为 3~ 2 1N,叶鞘抗冲击能量为 0 .5~ 3.8J,茎秆抗冲击能量为 2 .3~ 4 2 .8J。并对影响这些特性的因素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贮藏 力学特性 测试技术 茎叶连接力 叶鞘 抗拉特性 统计规律性
下载PDF
外加碳源对厨余垃圾生物干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4
8
作者 袁京 张地方 +3 位作者 李赟 李国学 李煜 王国英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28-635,共8页
为降低厨余垃圾含水率,选择木本泥炭和玉米秸秆作为辅料,研究其作为外加碳源对厨余垃圾生物干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生物干化过程中最高温度可达70℃以上,添加秸秆和木本泥炭处理可不同程度地缩短进入高温期的时间.经21d生物干化... 为降低厨余垃圾含水率,选择木本泥炭和玉米秸秆作为辅料,研究其作为外加碳源对厨余垃圾生物干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生物干化过程中最高温度可达70℃以上,添加秸秆和木本泥炭处理可不同程度地缩短进入高温期的时间.经21d生物干化后,纯厨余处理和分别添加木本泥炭与秸秆的处理含水率分别降低了15.25%,20.3%和28.0%,有机质分别降解了26.8%,15.1%和19.3%,有机质和含水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尤其添加秸秆处理利用较少的有机质降解实现了最大水分去除.纯厨余生物干化渗滤液产生率分别为0.16kg/kg,添加木本泥炭处理仅为0.04kg/kg,添加秸秆处理未产生渗滤液.纯厨余处理、添加秸秆和木本泥炭处理生物干化过程累积水分去除率分别为0.40,0.54和0.42kg/kg,水分去除率和温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作为主原料的厨余垃圾初始低位热值为266kJ/kg,经生物干化后含水率有所降低,低位热值仅提高到1331kJ/kg.添加木本泥炭处理干化产品热值可达6331kJ/kg,添加秸秆处理热值可增加至8400kJ/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厨余垃圾 生物干化 玉米秸秆 木本泥炭 水分去除率 热值
下载PDF
体外法评价玉米秸秆、谷草和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组合效应研究 被引量:38
9
作者 李妍 韩肖敏 +4 位作者 李建国 李秋凤 高艳霞 曹玉凤 李运起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13-223,共11页
本试验旨在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玉米秸秆(CS)、谷草(MS)与玉米秸秆青贮饲料(CSS)间的组合效应,筛选出不同饲料间的适宜组合比例。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首先将玉米秸秆与谷草进行体外发酵试验,筛选出的最优组合,再与玉米秸秆青贮饲料... 本试验旨在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玉米秸秆(CS)、谷草(MS)与玉米秸秆青贮饲料(CSS)间的组合效应,筛选出不同饲料间的适宜组合比例。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首先将玉米秸秆与谷草进行体外发酵试验,筛选出的最优组合,再与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组合进行试验,以上组合均以100∶0,80∶20,60∶40,50∶50,40∶60,20∶80,0∶100的比例进行,每个组合设3个重复,测定和分析不同粗饲料组合对体外产气量、干物质消失率、pH、微生物蛋白、氨态氮、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计算出各组合的单项组合效应值和综合组合效应值。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饲料组合对产气量和干物质消失率影响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不同饲料组合间pH差异不显著(P>0.05);各饲料组合间微生物蛋白产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玉米秸秆与谷草组合的微生物蛋白产量随玉米秸秆比例的减少而减少,再与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组合随玉米秸秆青贮饲料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不同饲料组合的氨态氮浓度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含量为17.35~24.63mg/dL;各饲料组合间的挥发性脂肪酸产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以多项组合效应指数评定的最优组合为:玉米秸秆和谷草的搭配比例为60∶40,玉米秸秆、谷草、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搭配比例为12∶8∶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谷草 玉米秸秆青贮饲料 组合效应 体外法
下载PDF
玉米秸秆热解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5
10
作者 王明峰 蒋恩臣 周岭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4-207,共4页
该文采用耐驰STA449同步热分析仪,研究了玉米秸秆在升温速率为5、10、15、20、30 K/min,反应终止温度1273K的热分解反应, 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热解过程可分为失水预热解、热解和碳化3个阶段,随着升温速率增加,反应的特征温度和最大失重速... 该文采用耐驰STA449同步热分析仪,研究了玉米秸秆在升温速率为5、10、15、20、30 K/min,反应终止温度1273K的热分解反应, 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热解过程可分为失水预热解、热解和碳化3个阶段,随着升温速率增加,反应的特征温度和最大失重速率增加,差示扫描(DSC) 曲线整体向下倾斜,升温速率过大时,出现失水滞后现象。分别用FWO法、FRL法和Kissinger法对玉米秸秆热解进行了动力学计算,其热解活化能为(161±23)kJ/mol,通过Malek法确定了玉米秸秆热解满足J-M-A方程,反应机理为随机成核随后生长,确定了反应级数n和指前因子对数lgA的范围,并利用Matlab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验证了机理的正确性,并确定了玉米秸秆热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该文结果对工程应用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 动力学 反应机理 玉米秸秆 参数
下载PDF
玉米秸秆作为生态厕所基质处理人粪便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孙胜龙 刘歆瑜 +1 位作者 李雪飞 盛连喜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0-54,共5页
利用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赠送的S15型生态厕所,以玉米秸秆作为反应基质来处理人粪便,旨在研究玉米秸秆能否代替木屑作为生态厕所的反应基质.实验过程中,对粪便和玉米秸秆混合物的减量化情况、物理性状的变化以及温度、湿度、pH值、有... 利用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赠送的S15型生态厕所,以玉米秸秆作为反应基质来处理人粪便,旨在研究玉米秸秆能否代替木屑作为生态厕所的反应基质.实验过程中,对粪便和玉米秸秆混合物的减量化情况、物理性状的变化以及温度、湿度、pH值、有机质、N、P、K等营养元素和碳氮比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能够代替木屑作为生态厕所的反应基质,且能够有效的降解人粪便,整个反应过程中粪便和玉米秸秆混合物的干重减少率为37.3%.最终残余物的pH值和碳氮比分别为8.02和13.7,且含有大量的N、P、K等营养物质,可以作为有机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厕所 玉米秸秆 人粪便 有机肥
下载PDF
玉米秸秆木素的化学结构及热解特性 被引量:28
12
作者 王少光 武书彬 +1 位作者 郭秀强 郭伊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42,共4页
采用木聚糖酶处理与缓和酸水解相结合的分离方法从玉米秸秆皮质部和玉米全秆中分离出木素,所得木素称为EAL木素.用定量核磁共振磷谱(31P-NMR)分析了EAL木素的化学结构,并用热重分析法初步评价了分离木素的热解特性.结果表明:玉米全秆EA... 采用木聚糖酶处理与缓和酸水解相结合的分离方法从玉米秸秆皮质部和玉米全秆中分离出木素,所得木素称为EAL木素.用定量核磁共振磷谱(31P-NMR)分析了EAL木素的化学结构,并用热重分析法初步评价了分离木素的热解特性.结果表明:玉米全秆EAL木素主要由愈疮木基单元(G-unit)和对羟苯基单元(H-unit)两种结构单元组成;玉米秸秆皮质部EAL木素主要由对羟苯基单元组成;皮质部EAL木素和全秆EAL木素的失重曲线基本相同;在800.00℃时,全秆木素未被分解的部分占12.38%,而皮质部的占2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木素 化学结构 核磁共振磷谱 热解特性
下载PDF
玉米秸秆半纤维素的水解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学武 苗芳 +2 位作者 侯建革 张桂 李俊英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47-49,53,共4页
玉米秸秆在我国产量高但利用率低,为利用其含有的大量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主要研究了玉米秸秆中半纤维素的水解性能,确定最佳水解条件:w(盐酸)为2%;120℃;0.1MPa;1h。
关键词 玉米 秸秆 半纤维素 水解
下载PDF
扦插玉米秸秆改良松嫩平原次生光碱斑的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何念鹏 吴泠 +1 位作者 姜世成 周道玮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969-972,共4页
根据野外实验 ,提出了改良松嫩平原次生光碱斑的新方法 ,即通过扦插玉米秸秆截留植物种子 ,在玉米秸秆分解作用下 ,以玉米秸秆本身及其邻近区域 ,为植物提供生长平台 ,使被截留的植物种子得以顺利定居、生长 ;达到低成本、快速地恢复次... 根据野外实验 ,提出了改良松嫩平原次生光碱斑的新方法 ,即通过扦插玉米秸秆截留植物种子 ,在玉米秸秆分解作用下 ,以玉米秸秆本身及其邻近区域 ,为植物提供生长平台 ,使被截留的植物种子得以顺利定居、生长 ;达到低成本、快速地恢复次生光碱斑植被的目的 .结果表明 ,扦插玉米秸秆可显著提高土壤种子库 ,改良区土壤种子数量为 4 0 2 0 0± 1 773 6粒·m-2 ,次生光碱斑土壤种子库为 1 0 0± 31 6粒·m-2 ,被截留的种子为植被恢复提供了种源 .改良区土壤理化特性得到一定改善 ,但仍具有高pH值、高盐分含量和低有机质含量等特征 .虎尾草能在玉米秸秆周围存活 ,每个玉米秸秆周围可生长 3 9± 2 2株 ,产量可达 6 8 6 4± 38 72 g·m-2 .该方法投入少、成本低、技术简单 ,在次生光碱斑呈斑块状、且面积相对较小的区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改良 虎尾草 玉米秸秆 土壤种子库
下载PDF
纤维素诺卡氏菌降解玉米秸秆和玉米芯的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东波 李凤敏 陈珊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0-63,共4页
纤维素诺卡氏菌可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进行固氮生长 ,利用它对天然纤维素材料玉米秸秆和玉米芯进行降解研究 结果表明纤维素诺卡氏菌可利用CF -1 1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 ,同时对玉米秸秆具有很强的降解能力 ,对玉米芯具有较强的降... 纤维素诺卡氏菌可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进行固氮生长 ,利用它对天然纤维素材料玉米秸秆和玉米芯进行降解研究 结果表明纤维素诺卡氏菌可利用CF -1 1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 ,同时对玉米秸秆具有很强的降解能力 ,对玉米芯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 .经 1 0天固体培养 ,纤维素诺卡氏菌对玉米秸秆的降解率达到 54 78% ,高于对照菌株青霉的降解率 ,而对玉米芯的降解率为1 7 5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诺卡氏菌 降解 玉米秸秆 玉米芯 固氮菌 土壤
下载PDF
一株产纤维素酶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酶促反应适宜条件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刘宇 李阳 +5 位作者 尹珺伊 侯美茹 王岩 秦平伟 史同瑞 朱战波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62,共5页
为了分离、筛选产纤维素酶益生菌,确定其酶促反应适宜条件,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等作为筛选培养基,结合刚果红染色法,从玉米青贮饲料样品中筛选产纤维素酶益生菌,并通过形态学和系统进化树方法鉴定分离菌。同时对培养时间、pH和温度等酶... 为了分离、筛选产纤维素酶益生菌,确定其酶促反应适宜条件,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等作为筛选培养基,结合刚果红染色法,从玉米青贮饲料样品中筛选产纤维素酶益生菌,并通过形态学和系统进化树方法鉴定分离菌。同时对培养时间、pH和温度等酶促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1株可降解羧甲基纤维素,并产生清晰透明圈的菌株。经形态学观察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粗酶液中滤纸酶活为1.5U/mL,外切葡聚糖酶活为1.3U/mL,内切葡聚糖酶活为6.4U/mL,β-葡萄糖苷酶活为2.3U/mL。酶促反应的适宜条件为pH 5.5,温度50℃,粗酶液为培养3d后发酵液上清。解淀粉芽孢杆菌分离株具有一定的产纤维素酶能力,在玉米秸秆生物降解与利用方面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纤维素酶 玉米秸秆 分离鉴定 酶促反应条件
下载PDF
聚乙烯醇包覆玉米秸秆纤维对石膏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国忠 刘民荣 +1 位作者 高子栋 王裕银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8-281,286,共5页
利用玉米秸秆纤维增强石膏胶凝材料,并采用聚乙烯醇对玉米秸秆纤维进行表面包覆改性,研究其对玉米秸秆纤维/石膏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样进行了微观分析,探讨了未改性玉米秸秆纤维/石膏复合材料防水性能较差的原因... 利用玉米秸秆纤维增强石膏胶凝材料,并采用聚乙烯醇对玉米秸秆纤维进行表面包覆改性,研究其对玉米秸秆纤维/石膏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样进行了微观分析,探讨了未改性玉米秸秆纤维/石膏复合材料防水性能较差的原因,提出了聚乙烯醇包覆改性秸秆纤维的示意模型.结果表明:掺加未改性玉米秸秆纤维可提高石膏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但防水性能下降幅度较大;玉米秸秆纤维经改性后,改性秸秆纤维/石膏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 玉米秸秆纤维 复合材料 改性
下载PDF
玉米秸秆与土豆混合厌氧发酵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继红 杨世关 +2 位作者 郑正 宋华民 孟卓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08-1312,共5页
为了解土豆作为玉米秸秆混合厌氧发酵底物对秸秆厌氧发酵转化效率的影响,在35℃条件下,采用批量发酵方式对玉米秸秆、土豆以及二者混合原料的厌氧发酵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TS浓度为6%,玉米秸秆和土豆TS比为4:1条件下,混... 为了解土豆作为玉米秸秆混合厌氧发酵底物对秸秆厌氧发酵转化效率的影响,在35℃条件下,采用批量发酵方式对玉米秸秆、土豆以及二者混合原料的厌氧发酵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TS浓度为6%,玉米秸秆和土豆TS比为4:1条件下,混合原料的累积产气量为439mL/gTS,而玉米秸秆的累积产气量为309mL/gTS,混合厌氧发酵使玉米秸秆的产气量比其单一原料厌氧发酵提高了31.4%。因此,将易生物降解的原料作为秸秆混合厌氧发酵的底物可以提高秸秆厌氧发酵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土豆 混合厌氧发酵
下载PDF
玉米秸秆粉碎刀具和刀速对粉碎功耗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张红霞 刘师多 +1 位作者 师清翔 倪长安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4,共4页
应用室内玉米秸秆粉碎装置对影响粉碎功耗和粉碎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 ,试验表明 ,直刀式动刀配切、粉碎定刀在较低转速时就能达到较高的合格率 ,粉碎效果好 ,消耗的功率也相对较高 ;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粉碎刀具 刀速 粉碎功耗 粉碎质量
下载PDF
玉米秸秆热化学法合成甲醇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朱灵峰 张百良 +4 位作者 梁庚白 朱金梭 范彩玲 雒廷亮 刘国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00-405,共6页
采用热化学方法将秸秆类生物质裂解为生物质燃气,并对该燃气进行优化试验,制备出合成气,在等温积分反应器中,采用5MPa压力和国产C301铜基催化剂(粒度为0 833mm×0 351mm),对玉米秸秆合成气进行催化合成甲醇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热化学方法将秸秆类生物质裂解为生物质燃气,并对该燃气进行优化试验,制备出合成气,在等温积分反应器中,采用5MPa压力和国产C301铜基催化剂(粒度为0 833mm×0 351mm),对玉米秸秆合成气进行催化合成甲醇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甲醇的最佳温度和流量分别为230℃,0 98mol·h-1,最大甲醇时空收率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合成气 催化荆 甲醇 玉米秸秆 热化学法 生物质燃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