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of sea-ice and its operational monitoring method along the coast of China 被引量:3
1
作者 Gong Jialong National Marine Environment Forecasting Center, SOA, Beijing. China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89年第3期379-390,共12页
Sea-ice is an important operational item for real timely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marine environment of 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 operational method of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to monitor sea- ice using quanti... Sea-ice is an important operational item for real timely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marine environment of 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 operational method of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to monitor sea- ice using quantitative data of NOAA, and its contents include computer processing of AVHRR sounding data of NOAA and its program design, imagery processing of sea-ice imagery from satellite and their thematic analysis. The sea-ice satellite colour imageries processed via this software system are able to interpret sea-ice pattern, characterizing it by thickness, maximum position of ice boundary, floe concentration and dynamic process of ice changing. At the same time, analyses of the ice condition of the Bohai Sea for the two-year period (1986-1988) as monitored by satellite have been summar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of sea-ice and its operational monitoring method along the coast of China
下载PDF
The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Method and Groundwater Model for Water Rights Management in Haihe River basin
2
作者 Lijuan Xue~1,Xinjun Zhu~(1,2),Songqiu Bo~3,Jianxin Li~3,Wei Li~3,Wei Yang~1 1.Tianjin Lonwin Network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Tianjin 300181,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Water Cycle and Related land Surface Processes,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Beijing 100101,China 3.Haihe River Water Conservancy Commission of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Tianjin 300170,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6-26,共1页
Groundwater is an important water resource in Haihe River basin,North China.The number of aquifers that appear to be declining under conditions of groundwater overdraft is increasing.To effectively manage the water re... Groundwater is an important water resource in Haihe River basin,North China.The number of aquifers that appear to be declining under conditions of groundwater overdraft is increasing.To effectively manage the water resources,there is a strong scientific need to analyze the net use of this important water resource and to quantify the water rights allocation for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the future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GROUNDWATER model water RIGHTS net GROUNDWATER use Haihe RIVER BASIN
下载PDF
Monitoring Land Use and Infrastructure Changes in Industrial Complex Using Geo-Informatics Technology in Gujarat State, India
3
作者 Ajay N. Patel Vijay Singh +2 位作者 Bhagirath Kansara Manik H. Kalubarme Bindiya Panch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16年第10期1283-1298,共17页
In the present study, detailed investigations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Petroleum, Chemicals and Petrochemical Investment Region (PCPIR) area in Vygra and Bharuch Talukas in Bharuch district of Gujarat State. Indian Re... In the present study, detailed investigations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Petroleum, Chemicals and Petrochemical Investment Region (PCPIR) area in Vygra and Bharuch Talukas in Bharuch district of Gujarat State. Indian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IRS-P6) LISS-III, LISS-IV and CARTOSAT digital data covering PCPIR area in Bharuch district for the period of January & February of 2011, 2012 and 2013 was analyzed for land use/land cover mapping and monitoring the changes in land use. Various thematic land use/land cover maps were prepared and GIS database for various thematic layers have been generated using satellite and ground based inform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jor land use in the PCPIR area is agriculture with crop lands ranging from 61 to 63 per cent of the total area. Crop land has decreased from 64.7% during 2011 to 62.7% during 2013 in the PCPIR region. Area under plantations in PCPIR area has also decreased from 5.5% during 2011 to 5.2% during 2012. The industrial area has increased from 6.0% to 7.6% of the total area of the PCPIR region. The total built-up area (industries & village area) has increased from 7.1% during 2011 to 8.7% during 2013. Tree plantations in the area of around 42 ha were carried out by GIDC during 2012 and 2013 to increase the green cover in the PCPIR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roleum Chemicals and Petrochemical Investment Region (PCPIR) Indian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IRS) LISS-IV Digital Data CARTOSAT Land Use/Land Cover Mapping GIS Environment Change monitoring
下载PDF
Overview of Land Use/Cover Change Dynamic Monitoring Methods
4
作者 Xue HU Huimin YAN +1 位作者 Haijiang ZHAO Zhiguo LIU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9年第4期140-144,148,共6页
With the emergence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issues,Land Use/Cover Change(LUCC)issues have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Therefore,the dynamic monitoring of LUCC has also become very important.In this paper,preli... With the emergence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issues,Land Use/Cover Change(LUCC)issues have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Therefore,the dynamic monitoring of LUCC has also become very important.In this paper,preliminary exploration was made to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dynamic monitoring technologies for LUCC as well as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and prediction was made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future monitoring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use/cover CHANGE DYNAMIC monitoring Environment remote sensing
下载PDF
棉花病虫害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5
作者 胡连槟 兰玉彬 +6 位作者 于海琳 张帅领 田秉权 王小丽 王泽生 赵静 李永军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4-171,共8页
病虫害严重威胁棉花的产量与质量,阻碍棉花产业的发展,传统人工田间调查病虫害发生状况的方法难以满足大范围病虫害监测预报的需求。遥感监测技术可以无损获取棉花表型信息,能快速、大面积解译病虫害发生程度及空间分布信息,已发展成为... 病虫害严重威胁棉花的产量与质量,阻碍棉花产业的发展,传统人工田间调查病虫害发生状况的方法难以满足大范围病虫害监测预报的需求。遥感监测技术可以无损获取棉花表型信息,能快速、大面积解译病虫害发生程度及空间分布信息,已发展成为棉花病虫害监测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棉花病虫害近地、低空、卫星遥感监测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现有发展面临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棉花病虫害遥感监测研究提供指导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监测 棉花病虫害 光谱响应 识别预测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结合变异系数法和机器学习模型的棉花长势监测
6
作者 杨思佳 王仁军 +4 位作者 郑江华 赵鹏玉 韩万强 毛旭芮 范宏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116,共6页
为了更加准确地获取棉花关键物候期的长势信息,本文首先通过棉花制图指数提取棉花种植区域;然后利用变异系数法将反映棉花长势的株高、SPAD值、叶片湿重、叶片干重与叶面积5种指标构建为一个综合长势指标,即棉花长势指数(FBCGI);最后选... 为了更加准确地获取棉花关键物候期的长势信息,本文首先通过棉花制图指数提取棉花种植区域;然后利用变异系数法将反映棉花长势的株高、SPAD值、叶片湿重、叶片干重与叶面积5种指标构建为一个综合长势指标,即棉花长势指数(FBCGI);最后选取最优特征变量,结合随机森林模型构建棉花长势反演模型。结果表明:①棉花总体分类精度达到81.65%;②与5种单一长势指标相比,构建的FBCGI与植被指数的相关性更高;③基于最优特征变量和随机森林模型构建的棉花长势监测模型,在建模集和验证集中的R 2和RMSE分别为0.74、0.07和0.51、0.10。研究结果可为棉花长势监测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棉花制图指数 综合长势监测 遥感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遥感技术的棉花长势监测研究进展
7
作者 石靖 王家强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4年第1期69-71,共3页
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作物长势监测方法更加简单、便捷、准确,同时还可获得大范围的作物信息,这为实现棉花生长状态的快速、连续监测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综述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棉花长势监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高光谱遥感技术... 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作物长势监测方法更加简单、便捷、准确,同时还可获得大范围的作物信息,这为实现棉花生长状态的快速、连续监测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综述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棉花长势监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棉花长势监测方面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技术 棉花 长势监测 应用
下载PDF
基于D-LinkNet与形态学计算的高分遥感图像车流量监测
8
作者 刘颖 吴凌寻 朱明辉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3-669,共7页
针对城市交通路面车流量监测实时性和准确性高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利用高分遥感图像进行道路网自动提取和车辆自动监测的处理方法。综合利用D-LinkNet和形态学计算实现道路区域的二值化语义分割及连贯性、边缘扩展以及平滑性优化,同时将... 针对城市交通路面车流量监测实时性和准确性高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利用高分遥感图像进行道路网自动提取和车辆自动监测的处理方法。综合利用D-LinkNet和形态学计算实现道路区域的二值化语义分割及连贯性、边缘扩展以及平滑性优化,同时将道路信息作为掩码并外溢后进行车辆目标检测,有效避免非道路区域车辆目标干扰。提出采用热力图的形式改进车流量监测方法,可以更直观显示道路拥挤程度。综合利用现有数据集对所提方法进行评价,车辆检测的平均精度达91.7%,道路提取平均交并比达85.3%,可以实现道路车流量的有效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网提取 车流量监测 车辆检测 高分遥感影像 形态学运算
下载PDF
中国海洋卫星遥感应用进展 被引量:44
9
作者 蒋兴伟 何贤强 +3 位作者 林明森 龚芳 叶小敏 潘德炉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3-124,共12页
我国海洋遥感应用自20世纪70年代起步以来,取得了长足发展,构建了覆盖海洋水色、海洋动力和海洋监视监测的三大系列海洋卫星,并初步形成了具有优势互补的卫星海洋遥感业务化应用体系。本文回顾了我国海洋卫星遥感应用取得的重要进展,重... 我国海洋遥感应用自20世纪70年代起步以来,取得了长足发展,构建了覆盖海洋水色、海洋动力和海洋监视监测的三大系列海洋卫星,并初步形成了具有优势互补的卫星海洋遥感业务化应用体系。本文回顾了我国海洋卫星遥感应用取得的重要进展,重点介绍了卫星遥感在海洋环境与资源监测、海洋灾害监测、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环境预报与安全保障等方面所构建的典型应用示范系统,以及开展的典型业务化监测应用。最后,文章对我国海洋卫星遥感应用下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卫星 遥感应用 业务化监测 应用示范系统
下载PDF
新疆棉花遥感监测识别区域的划分 被引量:16
10
作者 曹卫彬 刘姣娣 马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2-176,共5页
对新疆棉花遥感监测识别区域进行划分,其目的是为新疆棉花监测运行系统中的样点布设、遥感信息获取和处理、遥感最佳时相的选择、作物识别和面积估测等提供科学依据。以遥感监测区划的原则、依据和指标为指导,以新疆遥感图像数据库、地... 对新疆棉花遥感监测识别区域进行划分,其目的是为新疆棉花监测运行系统中的样点布设、遥感信息获取和处理、遥感最佳时相的选择、作物识别和面积估测等提供科学依据。以遥感监测区划的原则、依据和指标为指导,以新疆遥感图像数据库、地理基础与专题图空间数据库、统计数据库为研究资料,结合农作物物候历、地面光谱与实地调查进行分析研究,做出了新疆三大棉区的遥感信息源区的划分、最佳时相区的划分与棉花遥感识别区的划分。区划结果表明:新疆三大棉区均定为陆地资源卫星信息源区;新疆三大棉区除吐鲁番地区6月上、中旬为棉花识别的次佳时相期,8月下旬为最佳时相期外,其他棉区棉花遥感识别最佳时相均为9月,次佳时相也均为6月;并在此基础上,把新疆三大棉区划分为6种棉花遥感识别区,即主棉区、重棉区、次重棉区、次棉区、零星棉区与无棉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遥感 监测 识别区域 划分
下载PDF
基于PLS算法的棉花黄萎病高空间分辨率遥感监测 被引量:27
11
作者 竞霞 黄文江 +1 位作者 琚存勇 徐新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29-235,共7页
棉花黄萎病危害程度大,发生范围广,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棉花主要病害之一。论文基于野外定位调查数据及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利用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准则筛选最优变量,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方法建立棉花黄萎病病情严重度的定量估测... 棉花黄萎病危害程度大,发生范围广,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棉花主要病害之一。论文基于野外定位调查数据及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利用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准则筛选最优变量,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方法建立棉花黄萎病病情严重度的定量估测模型,并利用已建立的估测模型和高分辨率IKONOS影像获取了不同病情严重度的空间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在所分析的13个遥感因子中,增强植被指数(EVI)、再归一化植被指数(RDVI)、全球环境监测指数(GEMI)、差值植被指数(DVI)、修改型土壤调整植被指数(MSAV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为棉花黄萎病病情严重度遥感估测的敏感因子,能够有效估测棉花黄萎病病情严重度,其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间的R2、RMSE和RE分别为0.78、0.45、9.2%。论文利用PLS算法和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实现了棉花黄萎病病情严重的遥感监测,研究结果对实现大范围农作物病虫害的遥感监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监测 偏最小二乘法 高空间分辨率 棉花黄萎病 病情严重度
下载PDF
基于多时相棉花长势遥感的棉田质量诊断 被引量:7
12
作者 柏军华 李少昆 +7 位作者 李静 王克如 谢瑞芝 高世菊 陈兵 王方水 刘国庆 谭海珍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03-1011,共9页
【目的】研究多时相遥感信息对棉田质量进行诊断的技术和方法,为棉花生产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促进棉田均衡增产、增效。【方法】研究分析多时相遥感数据对地物信息的动态分析与评判能力,以及棉花长势指标动态变化与棉田质量的关系... 【目的】研究多时相遥感信息对棉田质量进行诊断的技术和方法,为棉花生产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促进棉田均衡增产、增效。【方法】研究分析多时相遥感数据对地物信息的动态分析与评判能力,以及棉花长势指标动态变化与棉田质量的关系,对棉花生长盛期多时相的LANDSAT-5多时相遥感数据进行融合,将棉田质量状况划分为健康棉田、有障碍棉田和疑似有障碍棉田三类。【结果】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棉花生长盛期(花铃期)单时相的LANDSAT-5反射率数据可以作为棉田生长状况的判断指标,划分健康生长与生长障碍的阈值为0.820;利用多时相遥感数据的棉田质量划分方法,可以将棉田质量分为健康、有障碍和疑似有障碍三类。依据此方法对新疆建设兵团148团约11705.3ha的417块棉田进行分类,得出健康、有障碍和疑似有障碍三类棉田所占比例分别为36.4%、34.1%和29.5%;经过8块条田(426.5ha)的地面同步调查证实了这种方法的准确性,造成该区棉田质量障碍的主要因素为耕地盐渍化、不平整、土壤质地不匀。【结论】研究表明棉田多时相遥感数据进行棉田质量诊断是可行的。利用这种方法,结合不同质量棉田形成机理,能够得到棉田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精细分布的信息,为进一步进行的棉田土壤改良与生产管理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长势 多时相 遥感监测 棉田质量
下载PDF
棉花黄萎病疑似病田的卫星遥感监测——以TM卫星影像为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兵 王克如 +9 位作者 李少昆 肖春华 王方永 苏毅 唐强 陈江鲁 金秀良 吕银亮 刁万英 王楷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9-139,共11页
研究TM卫星影像最佳时相(单一时相)对黄萎病疑似病害棉田诊断和分类的技术与方法,为棉花生产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对促进棉田均衡增产、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试验区多时相卫星影像及准同步地面调查数据,从中优选病... 研究TM卫星影像最佳时相(单一时相)对黄萎病疑似病害棉田诊断和分类的技术与方法,为棉花生产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对促进棉田均衡增产、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试验区多时相卫星影像及准同步地面调查数据,从中优选病害棉田卫星影像诊断的最佳波段和时相,对黄萎病疑似病害棉田分类并地面验证。结果表明,棉花的关键生育期,健康与病害棉田在TM影像上明显不同,由此建立病害棉田解译标志是可行的,TM4波段可作为病害棉田卫星监测的最佳波段,棉花盛铃期(7月下旬至8月中旬)可作为黄萎病卫星监测的最佳时相。基于上述分析,在病害发生的最佳时相,利用平行六面体监督分类方法将示范区黄萎病疑似病害棉田划分为健康、轻病和重病棉田,其中2年病害棉田的面积分别占29%和23%。2年黄萎病疑似病害棉田分类结果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均高于85%。进一步制作的棉花病田专题图也很好地反映了棉田内部的病害情况。因此,可利用多时相遥感数据进行棉花黄萎病疑似病田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多时相 TM卫星 遥感监测
下载PDF
国家级作物长势遥感监测业务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4
14
作者 裴志远 郭琳 汪庆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2-156,I0007,共6页
作物长势监测是农情遥感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建立稳定的作物长势监测业务系统,该文一方面选取NDVI时间序列提取的时空参数从不同侧面描述作物长势,建立作物长势监测的综合性模型,另一方面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主要农区、由200个县组... 作物长势监测是农情遥感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建立稳定的作物长势监测业务系统,该文一方面选取NDVI时间序列提取的时空参数从不同侧面描述作物长势,建立作物长势监测的综合性模型,另一方面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主要农区、由200个县组成的地面调查网络,采集地面实况信息,并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S)和浏览器/服务器(B/S)的混合结构开展系统设计,基于遥感和地面调查两个角度设计实现了国家级作物长势遥感监测业务系统,同时对由于作物种类和监测区域不同引起的长势评价标准不一致、模型定量化和业务系统架构仍需根据应用进一步分解完善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以中国冬小麦主产区为例,进行了作物长势监测试验,取得较好的监测结果。目前该系统已在大尺度作物遥感监测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 遥感 业务系统 系统架构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乡镇级棉花面积提取与长势监测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敏 赵庚星 李百红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3-538,共6页
棉花面积及长势信息是棉花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山东广饶县丁庄镇为研究区,以CBERS01和HJ1B卫星图像为信息源,选取棉花信息较为突出的时相,经几何校正、腌膜、图像增强等预处理,在分析研究区典型地物光谱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决策树... 棉花面积及长势信息是棉花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山东广饶县丁庄镇为研究区,以CBERS01和HJ1B卫星图像为信息源,选取棉花信息较为突出的时相,经几何校正、腌膜、图像增强等预处理,在分析研究区典型地物光谱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提取棉花种植面积。利用2009年棉花生长期4个不同时相的遥感图像,分析棉花生长过程中植被指数的变化规律和棉花长势的时空变化。结果显示,各时相棉花种植面积的提取精度均在90%以上,棉花长势随各生长时期呈现不同时空分布规律,监测结果与调查统计得到的棉花单产分布相符。研究证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对内陆小尺度棉花种植面积及长势信息的适时获取及动态监测,为棉花产量早期预测提供依据,对提高棉花栽培生产与管理水平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面积 长势 遥感 监测
下载PDF
利用MODIS-NDVI数据提取新疆棉花播种面积信息及长势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黄青 王利民 滕飞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3-217,共5页
利用MODIS-NDVI数据,以新疆棉花为例,探讨基于遥感影像全覆盖的大尺度农作物遥感综合自动识别及长势监测的技术方法。通过分析新疆地区棉花作物的种植结构、物候历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和时序NDVI曲线特征,确定棉花信息提取的NDVI阈值,建... 利用MODIS-NDVI数据,以新疆棉花为例,探讨基于遥感影像全覆盖的大尺度农作物遥感综合自动识别及长势监测的技术方法。通过分析新疆地区棉花作物的种植结构、物候历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和时序NDVI曲线特征,确定棉花信息提取的NDVI阈值,建立棉花面积提取模型,并最终获取了2009年中国农情遥感监测中新疆棉花作物长势监测所需的作物空间分布数据。与多年平均统计数据比较,总体精度达到了78%以上。基于提取的棉花面积信息空间分布数据,利用MODIS-NDVI差值模型,对新疆棉花2009年的长势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与近5 a平均状况对比,2009年新疆棉花在其整个生育期内长势基本与常年持平,但时空分布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数据 面积提取 中国农业遥感监测系统 长势监测 新疆 棉花
下载PDF
卫星遥感环境业务化监测应用平台建设 被引量:10
17
作者 厉青 王桥 +1 位作者 吴传庆 申文明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共4页
从中国的卫星遥感技术现状出发,提出了中国的环境遥感应用不能只停留在研究水平,应根据我国环境监测的实际需要,与地面环境监测相结合,建立一套卫星遥感环境业务化监测应用平台,使遥感技术进入环境保护领域的实用化阶段。文章指出卫星... 从中国的卫星遥感技术现状出发,提出了中国的环境遥感应用不能只停留在研究水平,应根据我国环境监测的实际需要,与地面环境监测相结合,建立一套卫星遥感环境业务化监测应用平台,使遥感技术进入环境保护领域的实用化阶段。文章指出卫星遥感环境业务化监测应用平台建设主要包括卫星遥感环境业务化监测指标与监测、运行技术规范体系的建立、卫星遥感环境监测目标的确定、卫星遥感环境业务化监测目标的波谱数据库的建立、卫星遥感环境业务监测应用平台的业务内容、关键技术研究等内容,深化了我国的卫星遥感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 环境业务监测 应用平台建设 地面环境监测
下载PDF
新疆棉花遥感监测系统建立的对策 被引量:19
18
作者 曹卫彬 杨邦杰 +1 位作者 裴志远 宋金鹏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65-168,共4页
阐述了新疆棉花生产发展过程、重要地位及对新疆经济的影响。由于国际棉花市场的严峻形势,有必要建立新疆棉花生产过程的遥感监测系统,以适应国际、国内棉花市场的变化和需要。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监测符合新疆棉花生产的实际需要,就目前... 阐述了新疆棉花生产发展过程、重要地位及对新疆经济的影响。由于国际棉花市场的严峻形势,有必要建立新疆棉花生产过程的遥感监测系统,以适应国际、国内棉花市场的变化和需要。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监测符合新疆棉花生产的实际需要,就目前国内外棉花遥感监测的技术应用与经验也是切实可行的。另外,对新疆棉花遥感监测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结构、主要内容和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棉花生产 遥感监测系统 数据库系统 系统结构 长势监测 产量估测
下载PDF
运行化的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系统 被引量:8
19
作者 蒙继华 吴炳方 +1 位作者 李强子 张磊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4-99,共6页
详细介绍了全国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系统的设计、实现及运行。系统的设计以运行化为目标,即多方法监测、多尺度监测、多指数监测和系统化。系统建成后使用实时处理的气象卫星数据,实现了全国范围不同尺度的作物长势监测,经2005年一年... 详细介绍了全国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系统的设计、实现及运行。系统的设计以运行化为目标,即多方法监测、多尺度监测、多指数监测和系统化。系统建成后使用实时处理的气象卫星数据,实现了全国范围不同尺度的作物长势监测,经2005年一年的运行,达到了运行化的要求,为相关部门提供了及时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长势监测 遥感 运行化系统
下载PDF
北京大气PM_(2.5)遥感监测业务化方法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倩 李令军 +4 位作者 张大伟 赵文慧 姜磊 张立坤 孙瑞雯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17-1425,共9页
为探索卫星遥感监测大气ρ(PM_(2.5))业务化方法,以北京为例,利用2013年MODIS卫星资料和北京35个地面自动监测站(下称自动站)的实时观测数据,以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3种卫星反演大气气溶胶的方法——AOD(气溶胶光学厚度)、Kdrya,0(气... 为探索卫星遥感监测大气ρ(PM_(2.5))业务化方法,以北京为例,利用2013年MODIS卫星资料和北京35个地面自动监测站(下称自动站)的实时观测数据,以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3种卫星反演大气气溶胶的方法——AOD(气溶胶光学厚度)、Kdrya,0(气溶胶干消光系数)和Ra(气溶胶表观反照率)反演地面ρ(PM_(2.5))的方法(分别称为AOD法、Kdrya,0法和Ra法)为基础,结合地面ρ(PM_(2.5))实测数据,建立了气溶胶反演参数与ρ(PM_(2.5))统计关系,进一步测算了全市区域ρ(PM_(2.5))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3种方法都具有较高的反演精度,其获取的全年ρ(PM_(2.5))与地面实测数据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0、0.81和0.85,其中Ra法结果精度最高.从季节来看,Ra法在除夏季外的其他季节与地面监测数据相关系数都在0.70以上,优于其他2种方法.建议在春、秋、冬三季以Ra法,夏季以AOD法或Kdrya,0法为基础进行北京PM_(2.5)业务化遥感监测.基于Ra法探讨了在2013年11月20—23日区域性大气重污染过程中北京PM_(2.5)区域分布特征和变化过程,卫星反演结果相对误差低于20%,直观地反映了区域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显示,三者都可以用来反演北京地区ρ(PM_(2.5)),其中Ra法最简便易行,尤其适用于业务化遥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AOD 卫星遥感 业务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