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区域音乐史研究四十年回眸
1
作者 刘益行 李俊 《北方音乐》 2024年第4期43-51,共9页
区域音乐史研究是当今学者们关注的领域,对东北音乐史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吕金藻先生领衔的“东北音乐史专题研究”为系统研究的开端,其专注于“沦陷区音乐”及对解放战争时期东北音乐活动的探索,这些研究至今已走过四十年多的历... 区域音乐史研究是当今学者们关注的领域,对东北音乐史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吕金藻先生领衔的“东北音乐史专题研究”为系统研究的开端,其专注于“沦陷区音乐”及对解放战争时期东北音乐活动的探索,这些研究至今已走过四十年多的历程。文章论述吕金藻先生的研究及这以后出现对东北区域音乐史研究,对互通有无的东北古代音乐史研究、对多民族音乐交融的东北民族音乐研究、对东北亚区域音乐交流史研究、近代中俄音乐文化传播交流,等等。文章论述了东北区域音乐史研究的特征、成就与不足,并展望东北亚“丝绸之路”音乐史,论证东北区域音乐史研究将成为我国区域音乐史研究的学术新高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 区域音乐史 “沦陷区音乐” 东北音乐活动 中俄文化
下载PDF
基于MODIS数据提取华北典型区冬小麦种植面积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佳华 胡小夏 +1 位作者 刘学锋 何贞铭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7-643,共7页
基于2004年和2008年的8 d合成的MODIS多时相地表反射率产品,提取华北冬麦种植典型区面积分布.根据冬小麦生育期内时相变化建立了EVI时序曲线;基于Savitzky-Golay滤波降低云对时序数据的影响重构时序EVI数据,并结合作物物候期、种植结构... 基于2004年和2008年的8 d合成的MODIS多时相地表反射率产品,提取华北冬麦种植典型区面积分布.根据冬小麦生育期内时相变化建立了EVI时序曲线;基于Savitzky-Golay滤波降低云对时序数据的影响重构时序EVI数据,并结合作物物候期、种植结构和图像解译结果,提取华北典型区冬小麦种植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依据MODIS-EVI时序数据提取的研究区冬小麦种植面积空间分布,与统计数据比较其总体精度可达98%.2008年冬小麦的面积与2004年相比有所增加,其中山东省增加15%左右;而北京和天津市这5年里的面积基本持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数据 时序EVI 冬小麦种植面积 华北典型区
下载PDF
南华北地区上古生界油气勘探方向及目标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杜建波 常大宇 +2 位作者 汤金虎 张扬 李秋博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3-27,共5页
南华北地区晚古生代与鄂尔多斯盆地为同一大型克拉通坳陷,发育有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但南华北地区上古生界油气勘探至今尚未取得突破。通过开展南华北地区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的石油地质条件类比研究,明确了制约南华北地区上古... 南华北地区晚古生代与鄂尔多斯盆地为同一大型克拉通坳陷,发育有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但南华北地区上古生界油气勘探至今尚未取得突破。通过开展南华北地区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的石油地质条件类比研究,明确了制约南华北地区上古生界油气勘探突破的关键因素是后期的构造改造,在构造稳定区开展致密砂岩油气藏勘探是下步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洛伊地区上古生界残存完整、厚度大,热演化程度适中,上覆直接盖层三叠系,且处于构造相对稳定区,有利于油气保存;区内已钻探井也于上古生界见良好气显示,综合评价为下步勘探的首选目标区,从而为南华北地区上古生界油气勘探突破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生界 致密砂岩油气 区域类比 稳定区 南华北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华北及周边地区夏季分区客观降水预报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翠光 赵声蓉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8-566,共9页
在降水客观分区的基础上,对华北及周边地区进行夏季降水预报。利用2006—2008年的6—8月T213资料和相应时段的实况资料,通过概率回归降水等级方案建模,对2009年和2010年6—8月进行了试报。结果表明:分区建模的降水预报与单站建模预报相... 在降水客观分区的基础上,对华北及周边地区进行夏季降水预报。利用2006—2008年的6—8月T213资料和相应时段的实况资料,通过概率回归降水等级方案建模,对2009年和2010年6—8月进行了试报。结果表明:分区建模的降水预报与单站建模预报相比,TS评分在不同时效、不同量级上均有提高,并且在空报和漏报上有较大改善,特别是大量级降水预报改善明显。从因子分析上看,分区建模较单站建模所选因子更丰富,利用了模式产品的有用信息,因此做出了更好的预报。分区建模与模式降水预报的对比分析表明:分区建模的降水预报效果好于模式直接降水预报,空报现象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及周边地区 夏季降水预报 客观分区 区域建模
下载PDF
我国北方旱区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刍议 被引量:17
5
作者 林性粹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9-84,共6页
我国北方旱区水资源缺乏。全国有43%的国上面积,年均降水量小于400mm,这些地区都分布在我国北方。采取节水灌溉用水措施,大力推行节水灌溉农业,实行灌区节水改造,将是旱区灌溉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其主要措施:(1)拟定... 我国北方旱区水资源缺乏。全国有43%的国上面积,年均降水量小于400mm,这些地区都分布在我国北方。采取节水灌溉用水措施,大力推行节水灌溉农业,实行灌区节水改造,将是旱区灌溉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其主要措施:(1)拟定节水灌溉农业分区,因地制宜推广灌溉节水措施;(2)对可灌区实施以节水为目标的技术改造;(3)实行节水灌溉设备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4)加强科学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 灌溉设备 灌溉技术 灌溉管理 北方旱区节水灌溉农业分区
下载PDF
华北新构造分区与潜在震源划分问题 被引量:2
6
作者 苏宗正 安卫平 程新源 《山西地震》 1993年第4期29-36,28,共8页
归纳了华北地区的新构造特征,划分了4个基本新构造类型和16个次级类型.给出了在新构造类型划分基础上进行新构造分区的5条原则和华北新构造分区的两级划分方案,共划分11个一级区和37个二级区.从潜在震源的新构造背景、分区边界、分区步... 归纳了华北地区的新构造特征,划分了4个基本新构造类型和16个次级类型.给出了在新构造类型划分基础上进行新构造分区的5条原则和华北新构造分区的两级划分方案,共划分11个一级区和37个二级区.从潜在震源的新构造背景、分区边界、分区步骤等方面讨论了潜在震源与新构造区的关系.提出了在新构造区的基础上直接划分潜在震源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新构造分区 潜在震源区 地震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以来明清华北区域经济史研究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龚关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59-67,共9页
本文对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明清华北区域经济史研究作一综述 ,认为自 80年代中期华北区域经济史研究逐步展开以来 ,研究方兴未艾 ,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研究已形成一定的规模 ,一些领域的研究已相当深入。同时也指出存在着研究较为薄弱、... 本文对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明清华北区域经济史研究作一综述 ,认为自 80年代中期华北区域经济史研究逐步展开以来 ,研究方兴未艾 ,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研究已形成一定的规模 ,一些领域的研究已相当深入。同时也指出存在着研究较为薄弱、不平衡等弱点 ,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出若干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明清时期 区域经济史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下载PDF
近10年来北方干旱区水土流失演变趋势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常书平 张璐 杨爱民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2-65,共4页
以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和山西6个省区为研究区域,在分析区域近10年水土流失和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的基础上,首次建立了水土流失面积计算模型,并研究计算出近10年来研究区域水土流失面积变化。研究表明,截至2008年末,研究区域水... 以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和山西6个省区为研究区域,在分析区域近10年水土流失和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的基础上,首次建立了水土流失面积计算模型,并研究计算出近10年来研究区域水土流失面积变化。研究表明,截至2008年末,研究区域水土流失面积为5 056.63万hm2,与1999年相比,绝对值减少489.29万hm2,相对值减少8.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干旱区 水土流失 动态演变 水土保持 治理面积 计算模型
下载PDF
内蒙古贺兰山地区古元古代晚期的花岗岩浆事件及其地质意义:同位素年代学的证据 被引量:50
9
作者 耿元生 周喜文 +1 位作者 王新社 任留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30-1842,共13页
位于华北克拉通西缘的贺兰山杂岩主要由孔兹岩系和变形花岗岩(正片麻岩)所组成,前者主要由夕线石榴片麻岩、石榴二长片麻岩、变粒岩和少量的大理岩及麻粒岩所组成,后者主要包括黑云斜长片麻岩、石榴子石花岗岩、斑状花岗岩和片麻状变质... 位于华北克拉通西缘的贺兰山杂岩主要由孔兹岩系和变形花岗岩(正片麻岩)所组成,前者主要由夕线石榴片麻岩、石榴二长片麻岩、变粒岩和少量的大理岩及麻粒岩所组成,后者主要包括黑云斜长片麻岩、石榴子石花岗岩、斑状花岗岩和片麻状变质闪长岩。本文报道了该区变形花岗岩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黑云二长片麻岩和石榴子石花岗岩分别形成于2053±58Ma和2047±42Ma,斑状花岗岩和片麻状闪长岩分别在1955Ma和1920Ma侵位。大量的年代学资料表明,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存在一条古元古代晚期的花岗杂岩带,该带中的花岗杂岩主要形成于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于2.0Ga,第二阶段主要出现在2.0~1.87Ga期间,第三阶段的花岗杂岩在1.85~1.80Ga期间侵位。年代学研究还表明,古元古代晚期的花岗岩浆作用常常与变质事件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贺兰山地区 古代晚期 岩浆事件 地质意义 同位素年代学 证据 area north china Craton 变形花岗岩 黑云斜长片麻岩 花岗杂岩 regional metamorphism 华北克拉通北缘 stage 石榴子石 黑云二长片麻岩 zircon SHRIMP 闪长岩 片麻状
下载PDF
粤北山区和东西两冀产业转移承接力的研究分析
10
作者 何转玲 郑少智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1-32,共2页
珠三角地区在经历了30年的发展后,面临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产业结构偏低等问题,珠三角产业结构面临调整,粤北山区和东西两冀成为产业转移承接地之一。本文分析了粤北山区和东西两冀在承接力建设方面存在产业转移园主导产业不清... 珠三角地区在经历了30年的发展后,面临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产业结构偏低等问题,珠三角产业结构面临调整,粤北山区和东西两冀成为产业转移承接地之一。本文分析了粤北山区和东西两冀在承接力建设方面存在产业转移园主导产业不清、硬件配套不足、人才缺乏等问题,并提出了健全产业体系建设、加快硬件体系建设、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几个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角 粤北山区 东西两冀 产业转移 承接力
下载PDF
气候变化情景下华北地区干热风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玲 刘建栋 +2 位作者 邬定荣 许吟隆 姜朝阳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4-27,共4页
干热风是影响华北地区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重大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本文利用区域气候模式PRECIS生成的A2和B2情景下华北地区的逐日气象数据,分析了2011—2050年共40a的干热风日数及分异规律。结果表明,在PRECIS的预测中,高排放A2... 干热风是影响华北地区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重大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本文利用区域气候模式PRECIS生成的A2和B2情景下华北地区的逐日气象数据,分析了2011—2050年共40a的干热风日数及分异规律。结果表明,在PRECIS的预测中,高排放A2情景下的干热风日数为6.5d,呈中西部偏高南北两侧及沿海偏低的趋势。除最南端的个别地方外,大多数区域的干热风日数呈增加趋势,增加最大速度为0.145d/a;中低排放B2情景下干热风日数为6.0d,区域分布趋势与A2情景的类似,也呈中西部偏高南北两侧及沿海偏低的趋势。B2情景下,平原西南一带的干热风呈轻微下降趋势,东北部则呈小幅增加的趋势,但幅度小于A2情景。本研究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干热风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区域未来的防灾减灾工作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风 华北地区 未来气候变化 区域分异 PRECIS
原文传递
南华北块体及邻区地质结构构造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宋佳佳 田晓峰 +3 位作者 王帅军 刘宝峰 宋向辉 马策军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40-952,共13页
本文通过对前人在南华北块体及邻区所做的地质及地球物理勘探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一些构造单元的划分、岩石圈变形机制及应力变化过程等问题存在争议,甚至同一地区不同研究者研究结果相互存在着矛盾和差异性.为此,本文对上述有... 本文通过对前人在南华北块体及邻区所做的地质及地球物理勘探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一些构造单元的划分、岩石圈变形机制及应力变化过程等问题存在争议,甚至同一地区不同研究者研究结果相互存在着矛盾和差异性.为此,本文对上述有差异和争议的研究进行了系统详细的调研,认为在南华北及邻区地块范围内地表地貌整体呈现隆坳相间的形态,深部构造较为复杂,从地表地势到岩石圈构造都经历了不同程度多种方式的变形和多期演化.横向上岩石圈构造在原有基础上变形调整,岩石圈厚度具有南厚北薄、西厚东薄的特点,是受到NW向和NE向两组应力作用的结果,构造主体有序分布,研究区域被两个方向的断裂切割和围陷,进而划分为不同构造单元,构造单元呈长条状间隔分布,次级构造单元内部又可划分为更小的单元,具有分层次变形特征.在演化过程中,研究区域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变形,后期运动继承并改造了先存构造,发育有切穿地壳的深大断裂,这些先存大断裂影响并控制了区域隆坳发育,在浅部分散为多条小断裂,对区域中小地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分析横向及纵向大地构造特点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区域内重要构造单元,分南北两侧调研了区内断裂的发育情况,为后续该区相关地质研究提供借鉴和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华北块体及邻区地质构造 隆坳相间 大地构造特点 区域构造单元 主要断裂
原文传递
华北棉区棉花需水量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遆晋松 杨雨豪 +3 位作者 张力 李文鑫 普亮亮 陈阜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9-40,共12页
为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华北地区棉花需水量和水分生态适宜性时空变化特点,本研究利用华北棉区47个气象站点逐日气象数据,通过SIMETAW模型分析1986—2015年棉花生育期需水量(ETc)、有效降雨量(Pej)和灌溉需水量(ETaw)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为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华北地区棉花需水量和水分生态适宜性时空变化特点,本研究利用华北棉区47个气象站点逐日气象数据,通过SIMETAW模型分析1986—2015年棉花生育期需水量(ETc)、有效降雨量(Pej)和灌溉需水量(ETaw)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30年来,棉花生育期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呈减小趋势,生育期有效降雨量呈增加趋势;6—8月棉花需水量最大,不同站点月均需水量在80~160mm;7月和8月是棉花灌溉需水量最小的月份,华北棉区平均灌溉需水量接近零,灌溉需水量最大的月份是6月,多年平均灌溉需水量为56.50mm;华北棉区地下水超采区与非超采区灌溉需水量分别为144.41和70.41mm,降水量的不同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华北棉区棉花生育期多年平均需水量、有效降雨量和灌溉需水量分别为560.19、467.32和98.75mm,棉花一年一熟制的灌溉需水量小于传统的冬小麦-夏玉米模式,而经济收益大于春玉米一年一熟制,在华北地区超采区适当增加棉花的种植面积,有利于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缺乏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需水量 地下水超采区 华北棉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