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合龙对顶施工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肖宏笛 史晓贞 +1 位作者 黄精 陈仁贵 《建筑技术》 2023年第4期474-476,共3页
由于混凝土收缩徐变及温差效应的影响,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在施工及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下挠,从而引起墩顶的纵向偏位,使墩底产生较大次内力。为了消除这种不利影响,通常在中跨合龙前,对跨中合龙段主梁施加一对对顶力,... 由于混凝土收缩徐变及温差效应的影响,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在施工及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下挠,从而引起墩顶的纵向偏位,使墩底产生较大次内力。为了消除这种不利影响,通常在中跨合龙前,对跨中合龙段主梁施加一对对顶力,来抵消塔墩纵向偏位产生的不利影响。以剑潭东江特大桥为背景,建立该桥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混凝土收缩徐变及温差效应产生的塔墩偏移量。根据计算塔墩偏移量确定顶推力,设计合理顶推装置。监控结果表明,对顶效应实测结果与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对顶合龙达到了抵消收缩徐变及温差效应产生的不利影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斜拉桥 合龙 对顶 收缩徐变 温度效应 施工控制
下载PDF
水垫塘反拱形底板拱端推力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侯庆国 郭东平 《东北水利水电》 2005年第12期55-56,共2页
文章根据试验数据,分析了水垫塘反拱形底板拱端推力的影响因素,拟合出反拱形底板拱端推力的经验公式。
关键词 水垫塘 反拱形底板 拱端推力
下载PDF
西藏阿里地区冈底斯花岗岩体的热年代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莫亚思 王世锋 王超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65-981,共17页
冈底斯花岗岩带是沿雅鲁藏布江北侧近东西向展布的一条长约2 500 km、宽100~300 km的巨型岩浆岩带.在阿里冈底斯山主峰岗仁波齐峰附近,冈底斯花岗岩体受到多期断裂活动的影响,特别受喜马拉雅大反向断裂和喀喇昆仑断裂活动的改造,造成... 冈底斯花岗岩带是沿雅鲁藏布江北侧近东西向展布的一条长约2 500 km、宽100~300 km的巨型岩浆岩带.在阿里冈底斯山主峰岗仁波齐峰附近,冈底斯花岗岩体受到多期断裂活动的影响,特别受喜马拉雅大反向断裂和喀喇昆仑断裂活动的改造,造成断裂和岩体的关系出现很多复杂的情况,一些研究者把在北阿伊拉日居山分布的32~ 25 Ma的花岗岩作为喀喇昆仑断裂活动引起的同构造花岗岩,并把此年龄段归结为断层活动年龄,从而引起了极大的争论.本文的锆石U-Pb年龄指示了岗仁波齐峰地区的冈底斯花岗岩是由110 Ma、60 Ma和50 Ma的3期花岗岩组成,而韧性剪切带内的锆石年龄与附近未变形岩石内的锆石年龄一致,表明锆石的形态并未受到断裂活动的影响.韧性剪切带内云母的氩氩年龄为12 Ma左右,而周围未变形花岗岩的云母氩氩年龄在60~ 50 Ma左右,由此表明喀喇昆仑断裂在岗仁波齐峰地区是12 Ma开始活动的.由于研究区内韧性剪切带中的变形花岗岩并没有记录32~25 Ma这期热事件,由此排除了断裂在狮泉河—门士—线是32~ 25 Ma开始活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花岗岩 喜马拉雅大反向断裂 喀喇昆仑断裂 U-PB年龄 40Ar 39Ar年龄
下载PDF
连续刚构桥对顶合龙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郭建强 戴玮 刘钊 《现代交通技术》 2010年第3期52-54,共3页
阐述了对顶合龙的技术原理,给出了对顶位移量的确定原则和对顶力大小的简化计算公式,探讨了对顶合龙实施中的技术要点,最后通过一项工程实例分析,说明了对顶合龙技术对桥墩变形及受力的改善效果。
关键词 混凝土桥梁 连续刚构桥 合龙 对顶
下载PDF
藏南泽当地区大反向逆冲断层变形研究——以磁组构与EBSD组构分析为例
5
作者 曹新文 孙知明 +4 位作者 黄宝春 曹勇 裴军令 叶小舟 刘思琪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167-3184,共18页
仁布-泽当逆冲断层是喜马拉雅大反向逆冲断层(GCT)在藏南地区的重要延伸部分,也是喜马拉雅造山带北部边界新生代最为活动的构造单元之一。新生代以来特提斯喜马拉雅的构造变形组构特征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碰撞造山带演化与高原隆升具有... 仁布-泽当逆冲断层是喜马拉雅大反向逆冲断层(GCT)在藏南地区的重要延伸部分,也是喜马拉雅造山带北部边界新生代最为活动的构造单元之一。新生代以来特提斯喜马拉雅的构造变形组构特征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碰撞造山带演化与高原隆升具有重要构造意义。本文综合GCT泽当-琼结段断层的宏观与微观变形特征,对断裂带石英脉、围岩中石英和云母矿物的电子背散射(EBSD)组构及断层两侧岩石磁组构(AMS)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AMS主要贡献来自顺磁性云母、绿泥石等,磁化率各向异性椭球体以压扁状为主,磁面理与构造面理(劈理、断层面)基本重合,显示较强的构造变形磁组构特征;磁线理优选方向近南北向,且与观测北向逆冲断层方向一致,揭示剪切作用在变形过程中的持续作用。研究发现泽当地区GCT附近石英微观结构从围岩至断层区,石英至少呈现3种不同类型的微观变形机制:围岩区溶解蠕变、断裂带石英以膨凸重结晶和亚颗粒旋转重结晶作用为主。断裂带石英的c轴EBSD组构指示变形为低温(300~400℃)环境,其中黑云母的结晶学优选(CPO)与磁组构主轴优选方向存在高度的一致性,进一步证实了顺磁性矿物黑云母对AMS的主要贡献。综合研究表明泽当地区GCT的韧性变形是断层处在中上地壳韧性带的活动阶段变形的结果,也代表了特提斯喜马拉雅在碰撞、高原隆升期的变形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反向逆冲断层(GCT) 藏南泽当 磁组构(AMS) EBSD组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