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1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ltural Crisis in Rural Areas and Its Influence upon Revolutions in China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1
作者 Qiao Xiayang Shi Xiangju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69-273,共5页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accelerates the decline of the rural areas in China pausing malignant changes of the rural culture,such as lack of education and religious chaos and so on.Such cultural crisis in rural are...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accelerates the decline of the rural areas in China pausing malignant changes of the rural culture,such as lack of education and religious chaos and so on.Such cultural crisis in rural areas results in incredibility of the public power.As a social class farmers are marginalized.On the contrary,the decline of the rural culture provide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rooting of the revolutionary ideas.Led and influenc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armers become the principal part of modernization and revolution and the major driving force and hard core of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having great effect upon the direction of China's modern his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农村地区 文化危机 现代化 进程 中国近代史 农村文化 组成部分
下载PDF
An Analysis on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Revolution
2
作者 Nertila Haxhia Ljarja 《Sociology Study》 2011年第6期468-472,共5页
The paper analyses a special moment-a so-called "revolutionar" campaign that was undertaken in all fields: social, cultural and religious ones in the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Albania. And exactly, it analyses the dr... The paper analyses a special moment-a so-called "revolutionar" campaign that was undertaken in all fields: social, cultural and religious ones in the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Albania. And exactly, it analyses the dramatic turn undertaken by the dictatorial communist regime during the years of 1966-1969. As a result, in period of few years, Albanian was transformed into the only atheist country in the world, because since November 13, 1967, the religious activities were banned and this situation lasted until 1976 from the constitutional point of vie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banian cultural revolution religions freedom humans rights Catholic Church atheist museum
下载PDF
The Dilemma and Redemption of Culture: A Way to Interpret the Role of Intellectuals during the May 4th and Yan'an Period*
3
作者 ZHANG Jing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8年第8期1200-1206,共7页
The status and meaning of cultur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odem China's revolution. Terry Eagleton's cultural derivation provides a basis for redefining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revolution. According to t... The status and meaning of cultur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odem China's revolution. Terry Eagleton's cultural derivation provides a basis for redefining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revolution. According to this, the new cultural movement in May 4th and the Chinese Marxism aesthetics in Yan'an have taken on the common issues like national and ideological transformation, whereas they have their own historical phase and thus the historical relativity characteristics. As the main body of culture transfer, the intellectuals implement the effective transformation of identity in the process from elite culture to the popularization of culture, and vigorously promote the idea of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from dilemma to redem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ional revolution culture ELITE POPULARIZATION
下载PDF
“文学革命”中“人的主体性”建构逻辑
4
作者 谷鹏飞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73,共16页
由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推动的中国现代“文学革命”,是一场涵盖了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批评与文学功用等多重要素在内的文学事件。作为一场影响20世纪中国文学至为深刻的文学事件,它以改革甚或弃逐传统文学的形式与内容为手段,以追求... 由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推动的中国现代“文学革命”,是一场涵盖了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批评与文学功用等多重要素在内的文学事件。作为一场影响20世纪中国文学至为深刻的文学事件,它以改革甚或弃逐传统文学的形式与内容为手段,以追求文学表达的“个体-大众-阶级-民族-国家”主体性为主题,以塑造审美的人、道德的人、知识的人为目标,从而形成了一种既区别于西方文学现代性演变中处于与社会现代性对抗关系的“人的主体性”,也区别于中国现代“革命文学”之后文学现代性之于社会现代性遵从关系的“人的主体性”,表现为一种居于二者之间的独异型“人的主体性”。始于文学现代性而终于社会现代性,是这种独异型“人的主体性”的本质特质;勠力于社会现代性与文学现代性的建设,是这种独异型“人的主体性”的根本目标。对“文学革命”中“人的主体性”的不同逻辑划界,不是为了强调其内涵的显著差异,而是要彰显其作用于社会与文学自身的不同方式与不同功能,进而反省其价值与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新文化 现代性 “文学革命” “人的主体性”
下载PDF
论“三个务必”的生成逻辑、理论特质与实践指向
5
作者 侯震 胡超权 《行政与法》 2024年第7期28-38,共11页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三个务必”。“三个务必”的提出既是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顺应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发展趋势。“三个务必”内涵丰富、逻辑严密、彼此呼应,彰显...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三个务必”。“三个务必”的提出既是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顺应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发展趋势。“三个务必”内涵丰富、逻辑严密、彼此呼应,彰显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动力源泉、作风修养、精神面貌的集中统一。“三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的重要体现,凸显了百年大党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坚守、慎终如始的忧患意识和永不懈怠的进取精神。“三个务必”孕育于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之中,形成于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之中,既昭示出中国共产党人勇于自我革命的胆识和魄力,又体现了百年大党常戒常新的优良作风,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重要遵循。“三个务必”映射出百年大党对于执政规律、党的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对于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在成绩面前保持清醒和坚定,在困难面前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务必” “三个务必” 历史自信 自我革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第二个结合”视角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探思
6
作者 何火萍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1-17,共7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思考“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十年来,经历了从理念、到思想、到实践以及不断完善的过程,成为中国特色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思考“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十年来,经历了从理念、到思想、到实践以及不断完善的过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这一思想涵盖相互区别又相互交叉的四层含义:是新时代中国的对外交往政策;是顺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大势的中国智慧;是解决全球问题的“中国方案”;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与中华传统“和合”文化、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类解放的革命精神与“和合”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它强调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命运与共,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同时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革命学说 革命精神 和合文化 和合精神 第二个结合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之源探析
7
作者 吴传毅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1-108,共8页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世界优秀文明成果。马克思主义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世界优秀文明成果。马克思主义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和合思维、天下情怀、责任担当。新民主主义革命炼就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自强品格、斗争精神、统战本领。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拓宽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世界眼光、思维空间、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治国理政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世界优秀文明成果
下载PDF
文化安全主体的现实境遇及其当代变革
8
作者 易华勇 韩璞庚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7-124,共8页
主体逻辑旨在从主体的内在尺度出发把握对象性关系,同时运用过程具有明显的指向性与规范性。因此,主体逻辑能适应国家文化安全体系的规范导向而成为重要的建构原则。准确把握文化安全主体的现实境遇,需要进一步探究文化安全主体的存在形... 主体逻辑旨在从主体的内在尺度出发把握对象性关系,同时运用过程具有明显的指向性与规范性。因此,主体逻辑能适应国家文化安全体系的规范导向而成为重要的建构原则。准确把握文化安全主体的现实境遇,需要进一步探究文化安全主体的存在形式,即在文化层面规定个人安全认同、明确社会安全结构和勘定国家安全边界,此三者共同构成文化安全主体,并协同指向文化扬弃实践和安全机制规范。同时,还需厘清文化安全主体由于历史局限而存在的现实问题,即形而上的怠倦形态与无规则的失序样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指引下,文化安全主体的存在方式需要实现从孤立性伸张到交互性的变革:不同层次的主体由孤立向联结的跃迁能够有效规避历史局限,推动实现文化本身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交互性主体在发展中更符合文化安全体系建构的客观规律,能让文化安全主体在冗杂的场域中回归本真的现实轨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安全 主体 境遇 变革
下载PDF
人本、革命与信仰:马克思宗教批判的内在逻辑与当代价值
9
作者 岳家斌 李银兵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7-54,共8页
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建立在费尔巴哈宗教人本化批判的基础上,遵循宗教人本化、人本革命化、革命信仰化的内在逻辑,其中宗教人本化是马克思宗教批判的逻辑起点,人本革命化是马克思宗教批判的逻辑运演,而革命信仰化是马克思宗教批判的逻辑... 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建立在费尔巴哈宗教人本化批判的基础上,遵循宗教人本化、人本革命化、革命信仰化的内在逻辑,其中宗教人本化是马克思宗教批判的逻辑起点,人本革命化是马克思宗教批判的逻辑运演,而革命信仰化是马克思宗教批判的逻辑归旨,其宗教批判以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为最终目的。马克思指明宗教形态的消亡遵循物质生产的自然规律,但信仰本身会伴随人类历史而长存,其关于宗教本质、宗教功能及宗教未来发展的批判性认知对新时代进一步科学把握宗教信仰与政治国家的伦理关系、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助力科学的宗教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促进宗教中国化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 革命 信仰 人类解放 文化 中国化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开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124,共6页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历史发展问题,既是一个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进程的政治命题,也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理论、实践、价值问题。纵观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发展历程,始终贯穿着历史与现实互契、理论与实践互动、价值与真理互融的内在发展逻...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历史发展问题,既是一个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进程的政治命题,也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理论、实践、价值问题。纵观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发展历程,始终贯穿着历史与现实互契、理论与实践互动、价值与真理互融的内在发展逻辑,表现为解决“两大主要矛盾”、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生成逻辑,贯穿“一个指导思想”、强化“一个精神动力”的理论逻辑,立足“四大社会变革”、实现“三个伟大飞跃”的实践逻辑,执着“四大价值追求”、谨记“三个不能忘记”的价值逻辑,面向“三大历史任务”、把握“三个变与不变”的时代逻辑,系统回答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生成与发展的问题,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历史发展的逻辑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 发展逻辑 文化自信 自我革命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域下红色文化融入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梦媛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6-38,共3页
随着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课程思政得到广泛应用,不仅优化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质人才。红色文化融入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不局限于理论灌输与课堂教学,开展更具特... 随着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课程思政得到广泛应用,不仅优化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质人才。红色文化融入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不局限于理论灌输与课堂教学,开展更具特色的教学实践。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厘清课程思政、红色文化、旅游文化课程之间的关系,明确红色文化融入旅游文化课程的意义,通过构建红色文化资源库、丰富课堂教育形式、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三方面探索红色文化融入旅游文化课程教学的策略,开展更为高效的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为社会发展培养更优质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红色文化 旅游文化 教学实践
下载PDF
西化的保守言说:学衡派关于家庭、文化与国家的思考
12
作者 赵妍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73-86,共14页
新文化人塑造了疏离于传统、强调理性的启蒙式自我认同,并呼唤新的生活方式,向往美国式的一夫一妻小家庭。当新青年奔向恋爱结婚的时代新潮时,也有一些西化的知识分子持相反的论调。以学衡派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批评家庭革命者对西方(特别... 新文化人塑造了疏离于传统、强调理性的启蒙式自我认同,并呼唤新的生活方式,向往美国式的一夫一妻小家庭。当新青年奔向恋爱结婚的时代新潮时,也有一些西化的知识分子持相反的论调。以学衡派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批评家庭革命者对西方(特别是美国)的风俗多有误解和美化的嫌疑,认为传统中国伦理观念对于现代中国的家庭生活仍有意义和价值。他们意识到躁动不安的青年对社会秩序和文化传统的破坏,因而强调伦理道德对于凝聚社会和滋养人心的重要意义,并尝试从文化中寻找民族复兴的基础。虽然他们微弱的声音淹没在家庭革命的洪流中,但是这一群失败的挑战者却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思考的方向。作为一群西化的保守者,他们努力探求现代性与民族性的融合,强调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仍给今人以相当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革命 中国文化 道德 留学生
下载PDF
革命文化生成的三维阐释
13
作者 杨明 《长白学刊》 2024年第3期9-19,共11页
在中华传统文化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转变中,革命文化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革命文化何以生成?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我们应该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理论依据,运用唯物辩证法加以阐释。革命文化的生成有着深厚的理论背景、文化渊源和实践基础... 在中华传统文化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转变中,革命文化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革命文化何以生成?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我们应该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理论依据,运用唯物辩证法加以阐释。革命文化的生成有着深厚的理论背景、文化渊源和实践基础。从理论维度来看,中国近代伊始各种变革社会的理论在经过历史的辨析检验之后,时代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从而奠定了革命文化生成的理论之源,而中国共产党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革命文化的生成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从文化维度来看,革命文化的生成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近代出现的各种文化变革思想的基础上,注入红色元素并加以升华而实现的。从实践维度来看,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变革社会的尝试为新的革命实践和文化思想的产生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对敌斗争为革命文化生成提供了实践基础,而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实践则确保了革命文化发展正确的价值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化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实践 自我革命
下载PDF
文化自信视域下苏铁的文化意蕴及应用刍议
14
作者 庄晓敏 杜波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2期216-218,共3页
植物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分支。本文立足于文化自信视域,以植物界的“活化石”、地球上最原始的裸子植物——苏铁为对象,通过介绍苏铁的形态特征、生态特性、栽培方法,分析其社会属性,深入挖掘苏铁的文化意蕴,全面解读苏铁的文化内... 植物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分支。本文立足于文化自信视域,以植物界的“活化石”、地球上最原始的裸子植物——苏铁为对象,通过介绍苏铁的形态特征、生态特性、栽培方法,分析其社会属性,深入挖掘苏铁的文化意蕴,全面解读苏铁的文化内涵,夯实中华文化,并引导人们在城乡建设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应用苏铁,重识苏铁的价值,以期唤醒人们对苏铁的保护意识,并更好地展示植物的自然美、生态美和文化美,在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同时,进行植物资源的就地保护并构建当代的生态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苏铁 文化 生态文明
下载PDF
红色铁路文化资源融入“大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现状——以西安某高校为例
15
作者 郭超妮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11期103-105,共3页
量化研究分析红色铁路文化资源融入西安某高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状,可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提供思路。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铁路知识有基本了解,但了解程度不深,学校需进一步加强对铁路文化知识的传授及宣传教育,部分... 量化研究分析红色铁路文化资源融入西安某高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状,可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提供思路。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铁路知识有基本了解,但了解程度不深,学校需进一步加强对铁路文化知识的传授及宣传教育,部分教师对我国铁路发展史的认知水平较低。红色铁路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满意度及教师素养满意度、教学目标满意度、教学方法满意度、教学内容满意度、教学氛围满意度、教学效果满意度在师生身份角色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革命精神 奉献精神 列车文化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构建文化主体性的三维审视
16
作者 马应安 罗智凯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5期5-9,共5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构建文化主体性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实践。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复杂环境中孕育和提出文化主体性。从政治主体性视角看,这是为了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权;从文化主体性视角看,这是为了争取新民主主义话语主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构建文化主体性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实践。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复杂环境中孕育和提出文化主体性。从政治主体性视角看,这是为了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权;从文化主体性视角看,这是为了争取新民主主义话语主导权;从教育主体性视角看,这是为了争取新民主主义阶级自主权。就方法动力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生发文化主体性奠定了根基,马克思主义为构建文化主体性指明了方向,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增强文化主体性提供了养料,革命的文艺工作实践是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唯一不竭动力。就根本立场而言,在解决“为什么人服务”的“根本问题”中践行文化主体性,在解决“如何去服务”的“接着问题”中发展文化主体性,在解决文艺界统一战线问题中拓展文化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毛泽东 文化主体性
下载PDF
张之洞兴文理念与近代湖北文教兴革
17
作者 梅伟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2-140,共9页
张之洞从学政到总督,前后近二十年致力于近代湖北的文教兴革。面对内忧外患的时代危局,如何实现救亡图存,张之洞明确人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倡导“通经致用”致力于传统书院的改制,提炼“中体西用”开启新式学堂的践行,文教兴邦成为张之... 张之洞从学政到总督,前后近二十年致力于近代湖北的文教兴革。面对内忧外患的时代危局,如何实现救亡图存,张之洞明确人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倡导“通经致用”致力于传统书院的改制,提炼“中体西用”开启新式学堂的践行,文教兴邦成为张之洞一生的烙印。张之洞以“广雅之度”凝聚士人以储才育林,以“会通中西”开设文化辅助部门以健全新式教育机制,以“匡济时艰”创建书院、学堂以达文教兴邦,尽显政治家型教育家的风范。张之洞湖北文教兴革的当代启示在于其坚守儒家传统诠释了文化自信,兼容西学体现了开放视野,对待西方文化呈现出肯定中有批评、批评中有吸收、吸收中有扬弃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文教兴革 通经致用 中体西用
下载PDF
中国式空间正义的出场逻辑、历史演进与价值意蕴
18
作者 朱国平 朱国华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15,共6页
中国式空间正义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部历程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失败、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构成了中国式空间正义出场的历史背景。以成立新中国、十... 中国式空间正义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部历程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失败、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构成了中国式空间正义出场的历史背景。以成立新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标志,中国式空间正义实现了三次飞跃,展示出人民的、真实的、发展的空间正义之应然和实然。中国式空间正义是中华民族追求正义的主体表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伟力的实践表达,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特色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空间正义 党的领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我革命
下载PDF
打孔家店与“思想界底医生”——新文化运动时期顾颉刚的孔子研究述评
19
作者 朱洪涛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4-32,共9页
新文化运动时期顾颉刚的孔子研究摒弃骂来骂去的浮浅之论,梳理辨析事实,挖掘思想的根脉。顾颉刚打破汉儒对孔子所做的各种附会,着力戳穿汉儒道统说,其打破奴隶思维,解放理性,灌注科学精神的行为,本身就是思想革命的一部分。从大的方面讲... 新文化运动时期顾颉刚的孔子研究摒弃骂来骂去的浮浅之论,梳理辨析事实,挖掘思想的根脉。顾颉刚打破汉儒对孔子所做的各种附会,着力戳穿汉儒道统说,其打破奴隶思维,解放理性,灌注科学精神的行为,本身就是思想革命的一部分。从大的方面讲,顾颉刚打倒了消极的传统,建立了积极而富有时代特质的学问路径。顾颉刚可称之为“思想界底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孔子 孔家店 新文化运动 思想革命
下载PDF
近现代新疆织毯风格演变与动因研究
20
作者 耿其杨 谢玮 《创意设计源》 2024年第3期59-65,共7页
立足于近现代发展背景,以新疆织毯在该时段中逐渐形成的十几类不同面貌为切入点,运用实物分析、工艺分解和文献研读等方式比较了不同阶段新疆织毯风格的异同,重在探究其艺术特征,明确新疆织毯在近现代的演变过程。并通过考察其工艺的发... 立足于近现代发展背景,以新疆织毯在该时段中逐渐形成的十几类不同面貌为切入点,运用实物分析、工艺分解和文献研读等方式比较了不同阶段新疆织毯风格的异同,重在探究其艺术特征,明确新疆织毯在近现代的演变过程。并通过考察其工艺的发展、消费对象的改变、市场的不同等,得出新疆地区织毯生产风格变化不仅归结于社会动荡,关涉边疆与北京、天津及国外的贸易往来,亦与外俄军阀的残迫压榨、外来资本的扩张势力以及大众观念的改变等多重因素有密切联系。基于此,将今新疆织毯的演变问题置于近现代历史政治经济的宏观视野下,厘清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及新疆织毯发展的内涵逻辑,并完成对新疆织毯风格溯源和新构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 新疆织毯 纹样 文化 社会变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