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lation between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the Longmenshan orogenic zone and sedimentation of its foreland basin 被引量:2
1
作者 LIAO Tai-ping HU Jing-jing +2 位作者 ZHANG Fu-rong CHEN Hong-kai SUN Hong-quan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09年第6期807-812,共6页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area fo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China’s north Sichuan basin,we have divided the time during which the Longmenshan foreland basin was formed into five periods,based on the sedimentary res...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area fo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China’s north Sichuan basin,we have divided the time during which the Longmenshan foreland basin was formed into five periods,based on the sedimentary response relationship of the foreland basin to structural evolution: 1) a late Triassic Noric period;2) an early-Middle Jurassic period;3) a late Jurassic to early Cretaceous period;4) a late Cretaceous to Paleogene-Neogene period and 5) the Quaternary period. As well,we analyzed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lithologic features of every basin-forming peri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everal favorable source-reservoir-cap assemblages in our study area,making it a major region for future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China’s northern Sichuan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al evolution foreland basin sedimentary response orogenic zone LONGMENSHAN
下载PDF
Sedimentary fill history of the Huicheng Basin in the West Qinling Mountains and associated constraints on Mesozoic intracontinental tectonic evolution 被引量:9
2
作者 LI Wei DONG YunPeng +4 位作者 GUO AnLin LIU XiaoMing LIU YiQun ZHA XianFeng ZHANG KuaiLe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3年第10期1639-1653,共15页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 is divided commonly by the Fengxian-Taibai strike-slip shear zone and the Huicheng Basin into the East and West Qinling mountains, which show significant geological differences after the Indo...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 is divided commonly by the Fengxian-Taibai strike-slip shear zone and the Huicheng Basin into the East and West Qinling mountains, which show significant geological differences after the Indosinian orogeny. The Fengxian-Taibai fault zone and the Meso-Cenozoic Huicheng Basin, situated at the boundary of the East and West Qinling, provide a natural laboratory for tectonic analysis and sedimentological study of intracontinental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Qin- ling Orogenic Belt.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dynamic development of the Huicheng Basin and elucidate its post-orogenic tecton- ic evolution at the junction of the East and West Qinling, we studied the geometry and kinematics of fault zones between the blocks of West Qinling, as well as the sedimentary fill history of the Huicheng Basin. First, we found that after the collisional orogeny in the Late Triassic, post-orogenic extensional collapse occurred in the Early and Middle Jurassic within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 resulting in a series of rift basins. Second, in the Late Jurassic and Early Cretaceous, a NE-SW compressive stress field caused large-scale sinistral strike-slip faults in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 causing intracontinental escape tectonics at the junction of the East and West Qinling, including eastward finite escape of the East Qinling micro-plate and southwest lateral escape of the Bikou Terrane. Meanwhile, the strike-slip-related Early Cretaceous sedimentary basin was formed with a fight-order echelon arrangement in sinistral shear zones along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Huicheng fault. Overall during the Mesozoic, the Huicheng Basin and surrounding areas experienced four tectonic evolutionary stages, including extensional rift basin development in the Early and Middle Jurassic, intense compressive uplift in the Late Jurassic, formation of a strike-slip extensional basin in the Early Cretaceous, and compressive uplift in the Late Cretaceo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 the West Qinling the Huicheng Basin sedimentary filling tectonic evolution escape tectonics
原文传递
Temporal-Spatial Structure of Intraplate Uplift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被引量:22
3
作者 LI Dewe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05-134,共30页
The intraplate uplif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took place on the basis of breakup and assembly of the Precambrian supercontinent, and southward ocean-continent transition of the Proto-, Paleo-, Meso- and Neo-Tethy... The intraplate uplif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took place on the basis of breakup and assembly of the Precambrian supercontinent, and southward ocean-continent transition of the Proto-, Paleo-, Meso- and Neo-Tethys during the Caledonian, Indosinian, Yanshanian and Early Himalayan movements. The intraplat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underwent the early stage of intraplate orogeny characterized by migrational tectonic uplift, horizontal movement and geological processes during 180-7 Ma, and the late stage of isostatic mountain building characterized by pulsative rapid uplift, vertical movement and geographical processes since 3.6 Ma. The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of the intraplate orogeny with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shows a regular transition from the northern part through the central part to the southern part during 180-120 Ma, 65-35 Ma, and 25-7 Ma respectively, with extensive intraplate faulting, folding, block movement, magmatism and metallogenesis. Simultaneous intraplate orogeny and basin formation resulted from crustal rheological stratification and basin-orogen coupling that was induced by lateral viscous flow in the lower crust. This continental dynamic process was controlled by lateral flow of hot and soft materials within the lower crust because of slab dehydration and melted mantle upwelling above the subducted plates during the southward Tethyan ocean-continent transition processes or asthenosphere diapirism. Intraplate orogeny and basin formation were irrelevant to plate collisi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s a whole was actually formed by the isostatic mountain building processes since 3.6 Ma that were characterized by crust-scale vertical movement, and integral rapid uplift of the plateau, accompanied by isostatic subsidence of peripheral basins and depressions, and great changes in topography and environment. A series of pulsative mountain building events, associated with gravity equilibrium and isostatic adjustment of crustal materials, at 3.6 Ma, 2.5 Ma, 1.8-1.2 Ma, 0.9-0.8 Ma and 0.15-0.12 Ma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a composite orogenic belt by unifying the originally relatively independent Himalayas, Gangdise, Tanghla, Longmenshan, Kunlun, Altyn Tagh, and Qilian mountains,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complete Qinghai-Tibet Plateau with a unified mountain root after Miocene uplift of the plateau as a who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plate orogeny isostatic mountain building lower crust flow basin-orogen coupling tectonic evolution Qinghai-Tibet Plateau
下载PDF
大陆岩石圈挠曲背景下盆山耦合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4
作者 程丰 彭景臻 +1 位作者 王林 郭召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927-2938,共12页
盆山耦合研究在大地构造和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地貌负载引起的大陆岩石圈挠曲与沉积盆地沉降是盆山耦合的一种重要体现方式。本论文聚焦于挤压背景下大陆岩石圈挠曲盆地与造山带的耦合过程,系统梳理了单个或者多个地貌负载... 盆山耦合研究在大地构造和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地貌负载引起的大陆岩石圈挠曲与沉积盆地沉降是盆山耦合的一种重要体现方式。本论文聚焦于挤压背景下大陆岩石圈挠曲盆地与造山带的耦合过程,系统梳理了单个或者多个地貌负载的几何形态、挠曲盆地几何形态以及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_(e))三者之间的数学关系。在此基础上,论文介绍了岩石圈挠曲模拟方法在恢复岩石圈刚性程度、造山带演化过程以及盆地沉积沉降方面的具体应用。结合古环境分析与岩石圈挠曲模拟实验,本文提出了一种定量恢复造山带古海拔的新方法。有别于基于温度、压力以及动植物分布与海拔之间关系所建立的传统古高度计,该方法强调在海侵时期地貌负载与沉积盆地间的高度差即为造山带的古海拔。该方法的提出为重建中亚以及其他曾受海侵影响并与岩石圈挠曲相关造山带的古海拔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最后介绍了岩石圈挠曲模拟在定量分析造山带与盆地演化的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在探究沉积盆地基底属性、重建岩石圈挠曲相关造山带古海拔以及有关挠曲模拟软件开发方面的新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山耦合 岩石圈挠曲 岩石圈有效地壳厚度 古海拔重建 青藏高原
下载PDF
西昆仑-塔西南坳陷晚古生代以来的沉积构造演化 被引量:42
5
作者 方爱民 马建英 +2 位作者 王世刚 赵越 胡健民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396-3406,共11页
自柯克亚深层油气勘探取得突破以来,塔西南坳陷一直受到各类地质学家的广泛关注,有关该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历史及其油气资源评价近年来更是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本文在总结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探讨塔西南和西昆仑地区自晚古生代以来所经历... 自柯克亚深层油气勘探取得突破以来,塔西南坳陷一直受到各类地质学家的广泛关注,有关该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历史及其油气资源评价近年来更是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本文在总结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探讨塔西南和西昆仑地区自晚古生代以来所经历的构造及沉积格架的演变过程,对塔西南坳陷性质及其演化阶段划分所存在的争议进行了归纳,分析了塔西南-西昆仑这一盆山体系形成和演化中的构造变形和沉积记录。总体来说,根据现有沉积和构造变形资料,中生代之前西昆仑和塔西南坳陷分别处于同一构造背景下的不同沉积单元;二者之间盆山体系的形成主要自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上新世是造盆造山作用机制发生重大转折的时期,或者说早更新世末的构造运动基本上奠定了西昆仑-塔里木盆地南缘现今的盆-山构造格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地区 塔西南坳陷 晚古生代以来 沉积构造演化 LATE Paleozoic west KUNLUN orogen Tarim BASIN BASIN system KUNLUN orogenic belt tectonic movements structural geology sedimentary strata Early Pleistocene 盆山体系 构造变形 Early Cretaceous 塔里木盆地南缘 LATE Jurassic 油气资源评价 深层油气勘探
下载PDF
中国西部盆山系统的耦合关系及其动力学模式——以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为例 被引量:139
6
作者 刘树根 罗志立 +3 位作者 赵锡奎 徐国盛 王国芝 张成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7-186,共10页
造山带与沉积盆地是形成于统一的地球动力学系统之中的一对孪生体,由此构造了盆山系统。盆山系统是陆块相互作用、岩石圈层圈相互耦合的复杂系统,主要表现为物质的循环系统和能量的交换系统。盘山系统形成演化过程中造山带和沉积盆地之... 造山带与沉积盆地是形成于统一的地球动力学系统之中的一对孪生体,由此构造了盆山系统。盆山系统是陆块相互作用、岩石圈层圈相互耦合的复杂系统,主要表现为物质的循环系统和能量的交换系统。盘山系统形成演化过程中造山带和沉积盆地之间一切相互作用的总和即为盆山间的耦合关系。盆山系统是中国西部中新生代构造的基本格局,并有单侧盆地型盆山系统和双侧盆地型盆山系统两种基本类型。小陆块拼合、多旋回构造运动和陆内构造活动强烈等是中国西部盆山系统形成演化的地质背景。中国西部盆山系统盆山间耦合关系在垂向上表现为造山带隆升与沉积盆地沉降呈镜像关系,在横向上表现为物质流和能量流循环均有两个传递方向,并且盆山系统岩石圈各层圈间有着强烈的相互作用。中国西部盆山系统盆山间耦合关系的动力学模式为C(陆内)-型俯冲,对于单侧盆地型盆山系统其耦合关系的动力学模式为L(龙门山)-型俯冲,而双侧盆地型盆山系统其耦合关系的动力学模式为T(天山)-型俯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山系统 耦合关系 龙门山造山带 中国西部 沉积盆地 动力学模式 C-型俯冲
下载PDF
四川类前陆盆地盆-山耦合系统和沉积学响应 被引量:47
7
作者 郑荣才 李国晖 +2 位作者 戴朝成 李楠 王昌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0-180,共11页
依据四川盆地晚三叠世须家河期至白垩纪盆地构造和沉积演化史的综合分析结果,认为该盆地属于发育在大型周缘前陆盆地基础上的陆内压性叠合盆地,具类前陆盆地性质。盆地形成和演化受周边龙门山、米仓山-大巴山和雪峰山3个造山带多期次非... 依据四川盆地晚三叠世须家河期至白垩纪盆地构造和沉积演化史的综合分析结果,认为该盆地属于发育在大型周缘前陆盆地基础上的陆内压性叠合盆地,具类前陆盆地性质。盆地形成和演化受周边龙门山、米仓山-大巴山和雪峰山3个造山带多期次非同步异方位的逆冲推覆活动控制,可划分为受盆缘造山带逆冲推覆作用控制的川西、川东北和川东南3个盆-山耦合次系统,区域上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三坳围一隆"构造-沉积格局。对应各造山带异方位的交替逆冲推覆活动,盆-山耦合过程又可划分为早期周缘前陆盆地(T3m→T3xt)、中期类前陆盆地(T3x→J3)、晚期萎缩衰亡(K)3个演化阶段。各演化阶段盆-山耦合过程的沉积学响应具有特征的异同性:差异性为对应各造山带逆冲推覆应力方位的变化,各亚阶段沉降-沉积中心位置各异,往复迁移于川西、川东北和川东南3个坳陷带;相似性为各次系统地层分布都呈自前缘坳陷带向前陆斜坡带和前陆隆起带上超减薄变细的楔状体,具有相似的沉积组合、相带展布和油气地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类前陆盆地 造山带 盆-山耦合系统 构造-沉积格局 沉积学响应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晚古生代沉积充填与兴蒙造山带“软碰撞”的耦合 被引量:28
8
作者 陈安清 陈洪德 +2 位作者 徐胜林 林良彪 尚久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53-965,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因大面积富砂成藏而越来越受关注。通过研究沉积充填特征、砂岩碎屑组分、火山沉积物与造山带的关系,认为晚古生代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与兴蒙造山带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盆-山系统。6个超层序的沉积体系展布和层序结...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因大面积富砂成藏而越来越受关注。通过研究沉积充填特征、砂岩碎屑组分、火山沉积物与造山带的关系,认为晚古生代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与兴蒙造山带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盆-山系统。6个超层序的沉积体系展布和层序结构反映了陆表海向陆内坳陷盆地的转化,砂岩组分的Dickinson投点图表明盆地充填物来自北缘再旋回造山带,多期次的火山沉积物暗示盆-山耦合过程中幔/壳圈层间的物质循环与调整。分析表明:晚石炭世—二叠纪初充填的小型河流-三角洲系统是拼合过程中古地体缓冲、间歇性裂谷作用和低幅隆升的结果;二叠纪发育的几期大型浅水河流-三角洲系统与造山带的碰撞加强和旋回性隆升相耦合。兴蒙造山带漫长复杂的俯冲碰撞造山过程充分体现了我国盆-山系统演化过程中小陆块拼合、软弱碰撞、多旋回缝合和陆内构造活动强烈的特点,是鄂尔多斯上古生界克拉通坳陷盆地大型缓坡地貌形成和大面积富砂成藏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充填 盆-山耦合 晚古生代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 兴蒙造山带 油气
下载PDF
滇西三江地区中生代盆—山动力学耦合初论 被引量:8
9
作者 杨鑫 刘燕红 +3 位作者 孙国强 刘兴旺 王保忠 郑建京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6-204,共9页
盆地和相邻造山带在动力学机制上的耦合关系是当前大陆动力学研究的热点,滇西三江地区中—新生代盆山格局是开展这一研究的典型实例。晚三叠世思茅盆地从前陆盆地向裂谷盆地的转换过程,与造山带演化的主碰撞阶段和后碰撞阶段相关,是研... 盆地和相邻造山带在动力学机制上的耦合关系是当前大陆动力学研究的热点,滇西三江地区中—新生代盆山格局是开展这一研究的典型实例。晚三叠世思茅盆地从前陆盆地向裂谷盆地的转换过程,与造山带演化的主碰撞阶段和后碰撞阶段相关,是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分析研究区中—新生代盆—山耦合过程及其沉积响应、地球物理和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来探讨其深部动力学过程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研究表明三江地区中—新生代盆山演化经历了"盆转山"(T1—T2)、"山控盆"(T3—E1)以及盆—山共变(E2—Q)三个阶段;思茅陆相断陷湖盆通过盆地内沉积相迁移、层序建造、基底变形,尤其是沉积旋回来响应深部动力学过程;岩石圈速度结构剖面揭示出思茅盆地的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P波速度增大,莫霍面加深;结合思茅盆地两侧中生代岩浆岩活动期次和地球化学特征,底侵作用、拆沉作用和俯冲板片断离作用可能是盆山动力学耦合的深部作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山动力学 壳幔作用 盆山耦合 沉积响应 特提斯 盆地转换
下载PDF
龙门山造山带与川西前陆盆地耦合关系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被引量:28
10
作者 杨长清 刘树根 +2 位作者 曹波 李书兵 李旻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1-476,共6页
以盆地构造-沉积分析为手段,研究了印支期以来川西前陆盆地与龙门山造山带的耦合关系,探讨了川西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认为龙门山造山带是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多期、多类型推覆叠加而形成的复杂地质... 以盆地构造-沉积分析为手段,研究了印支期以来川西前陆盆地与龙门山造山带的耦合关系,探讨了川西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认为龙门山造山带是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多期、多类型推覆叠加而形成的复杂地质体,因而造成川西前陆盆地经历了前陆、坳陷、再生前陆的沉积充填过程;该区盆山耦合模式主要为剖面上的前展式逆冲双重构造,平面上表现为NE构造带和近EW向的横断层;造山带和盆地的共同演化不仅形成了多套烃源岩,而且控制了油气保存与有效成藏区带。逆掩推覆带和前陆坳陷带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山耦合 构造演化 油气成藏 龙门山造山带 川西前陆盆地
下载PDF
兴蒙造山区及邻区早白垩世盆地岩石地层格架与沉积古地理演化 被引量:21
11
作者 旷红伟 柳永清 +7 位作者 刘燕学 彭楠 许欢 董超 陈军 刘海 徐加林 薛沛霖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63-1084,共22页
在重点梳理兴蒙造山区及其相邻地区早白垩世地层分布与沉积古地理特征的基础上,从地层沉积学角度探讨了研究区早白垩世沉积盆地特征。兴蒙造山区中东部在晚侏罗世巨厚粗碎屑沉积建造之上发育了巨厚的酸性-中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与河流-... 在重点梳理兴蒙造山区及其相邻地区早白垩世地层分布与沉积古地理特征的基础上,从地层沉积学角度探讨了研究区早白垩世沉积盆地特征。兴蒙造山区中东部在晚侏罗世巨厚粗碎屑沉积建造之上发育了巨厚的酸性-中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与河流-湖泊相沉积岩系,构成中国东北部巨型NE向火山岩-沉积岩带。兴蒙造山区中东部早白垩世早中期以断陷(裂谷)盆地为主,古地貌以高地、河流和湖泊共存为特征,气候温湿且炎热,热河生物群萌生;早白垩世中晚期,北东向地壳强烈伸展并进一步向外围地区扩展,沉积盆地及充填建造和热河生物群也相应地向更广泛区域辐射发展。兴安岭-燕山沉积-火山岩带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无关,板内软流圈上涌导致的区域性伸展是其主要的成因动力机制,也是中国东部早白垩世中晚期更大规模区域性伸展作用的序幕。兴蒙东部早白垩世晚期沉积盆地发育和古地理格局受Izanagi板块向亚洲大陆东部俯冲弧后伸展构造机制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蒙造山区 早白垩世 沉积盆地 岩石地层格架 古地理演化
下载PDF
动态“盆山”耦合关系及其层序响应过程:以滇西兰坪—思茅盆地为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鑫 郑建京 +3 位作者 刘兴旺 苏龙 刘玉虎 刘燕红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7-455,共9页
动态的盆山耦合模型是伴随造山带从主碰撞阶段、后碰撞阶段到陆内阶段的演化,与之耦合的盆地会发生从前陆盆地到伸展盆地、走滑构造盆地的转换,滇西三江地区中新生代盆山耦合关系就是该概念模型的典型实例。在认识三江造山带构造演化属... 动态的盆山耦合模型是伴随造山带从主碰撞阶段、后碰撞阶段到陆内阶段的演化,与之耦合的盆地会发生从前陆盆地到伸展盆地、走滑构造盆地的转换,滇西三江地区中新生代盆山耦合关系就是该概念模型的典型实例。在认识三江造山带构造演化属性和盆山转换性质的基础上,综合地层、露头和沉积资料,在各时期构造体制内探讨三江地区中生代以来动态盆山耦合过程的层序响应关系。兰坪—思茅盆地中新生界共划分出3个二级层序和11个三级层序。3个二级层序对应于前陆盆地、伸展盆地和走滑构造盆地演化阶段,代表了单一原型盆地的沉积充填。11个三级层序受非周期性的盆地基底活动控制,包括多次逆冲载荷的挠曲反应、基底幕式断陷和走滑构造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沉积响应 盆山耦合 盆山运动学 后碰撞伸展盆地
下载PDF
造山作用与沉积响应 被引量:40
13
作者 李勇 王成善 曾允孚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9-56,共8页
造山带与沉积盆地是大陆上最基本的两个构造单元 ,具有盆山转换和盆山耦合的地质特征。造山作用主要体现为逆冲作用和走滑作用 ,造山带逆冲推覆作用所产生的构造负荷是前陆盆地生长的构造动力 ,控制前陆盆地的沉降 ,形成可容空间 ,并提... 造山带与沉积盆地是大陆上最基本的两个构造单元 ,具有盆山转换和盆山耦合的地质特征。造山作用主要体现为逆冲作用和走滑作用 ,造山带逆冲推覆作用所产生的构造负荷是前陆盆地生长的构造动力 ,控制前陆盆地的沉降 ,形成可容空间 ,并提供物源 ,导致盆地的沉降和物源在垂直造山带方向的迁移 ;造山带走滑作用不仅控制造山带内走滑挤压盆地的形成 ,而且控制前陆盆地的沉降和物源在平行造山带方向的迁移 ,以及盆地的抬升与侵蚀。沉积盆地地层记录是研究和再造造山带造山作用的窗口 ,本文总结了利用沉积响应再造造山带造山作用的不同尺度的地层标识 ,它们是 :盆地充填地层格架、不整合面、构造层序、粗碎屑楔状体、相及沉降中心的迁移、沉积物特征碎屑组分的变化、沉积物通量和沉积速率的增减、河流梯度、前缘隆起 ,以及放射性测量与裂变径迹年代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山耦合 沉积响应 地层标识 造山作用
下载PDF
盆山耦合与沉积盆地成因 被引量:48
14
作者 王清晨 李忠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4-30,共7页
我国的沉积盆地成因研究主要遵循盆山耦合的研究思路进行 ,关注重点为盆山体系的构造、沉积和深部结构上的耦合现象。构造耦合研究是指盆山结合带的统一变形特征 ,沉积耦合研究是通过沉积响应去重塑盆山耦合过程及相邻造山带的演化过程 ... 我国的沉积盆地成因研究主要遵循盆山耦合的研究思路进行 ,关注重点为盆山体系的构造、沉积和深部结构上的耦合现象。构造耦合研究是指盆山结合带的统一变形特征 ,沉积耦合研究是通过沉积响应去重塑盆山耦合过程及相邻造山带的演化过程 ,深部结构耦合的重点是研究盆山体系在岩石圈尺度的动力学统一性。国际上相应领域的研究重点为岩石圈深部过程与近地表构造过程的耦合。国内外研究既有相同之处 ,又有差异之处。建议在未来的沉积盆地成因研究中更加开阔思路 ,采用天然实验室的工作模式 ,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盆地 盆山耦合 国际岩古圈计划 大地构造学
下载PDF
合肥盆地沉积构造样式与大别造山带的演化历史 被引量:12
15
作者 徐春华 邱连贵 +1 位作者 雷敏 李学田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91-98,共8页
对大别造山带的成生演化已有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和认识 ,但对印支运动期后大别山的构造演化却涉及较少 ,其工作基础是以大别造山带内的地质研究为基础 ;笔者以大别山北缘合肥盆地的沉积构造样式为研究对象 ,重点探讨印支运动期后大别山... 对大别造山带的成生演化已有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和认识 ,但对印支运动期后大别山的构造演化却涉及较少 ,其工作基础是以大别造山带内的地质研究为基础 ;笔者以大别山北缘合肥盆地的沉积构造样式为研究对象 ,重点探讨印支运动期后大别山的成生演化历史。在吸收前人对大别山成果的研究基础上 ,以合肥盆地沉积和构造样式为主线 ,结合大别山北缘和合肥盆地的诸多地质特征 ,对中生代以来 ,大别山至少存在有四次造山运动 :分别发生在印支期、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和喜马拉雅中期。四次造山运动的强弱也明显不同 :以印支期最强烈 ,其次为燕山晚期的挤压推覆 ,而喜马拉雅期的两次隆升运动较弱。四次造山运动的样式也存在明显差异 :印支运动表现为自南而北的大规模挤压推覆运动 ,燕山晚期和喜马拉雅早期则以小规模的挤压运动为主 ,喜马拉雅中期则以整体升降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盆地 构造样式 沉积特征 大别造山带 构造演化
下载PDF
东秦岭沉积盆地演化中的成矿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翟刚毅 徐强 杨志华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2-55,共4页
本文从东秦岭南带构造热事件、沉积盆地演化历史的角度 ,对沉积盆地演化过程中的成矿作用进行探讨 ,试图对不同地质历史阶级和不同地质历史背景下的成矿作用进行总结 ,以便为进一步指导找矿提供有关根据。
关键词 秦岭造山带 成矿作用 沉积盆地 构造热事件 找矿方向 沉积盆地
下载PDF
北天山后峡盆地地质特征及形成演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梁则亮 姜颜良 +4 位作者 冀冬生 吴孔友 王俊 肖立新 赵进雍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2-523,共12页
作为北天山造山带内的中生代小型山间盆地,后峡盆地的构造属性及成因演化反映了天山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历史,是认识天山地区陆块拼合、盆山耦合的重要窗口。文中综合利用野外踏勘、地震解释、平衡剖面恢复等研究手段,对北天山后峡盆地地... 作为北天山造山带内的中生代小型山间盆地,后峡盆地的构造属性及成因演化反映了天山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历史,是认识天山地区陆块拼合、盆山耦合的重要窗口。文中综合利用野外踏勘、地震解释、平衡剖面恢复等研究手段,对北天山后峡盆地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演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天山是后峡盆地侏罗纪的重要物源区,该时期石炭系基底仅为1个水下低突起,并未隆升成山而分隔盆地南、北的侏罗系,现今的后峡残留山间盆地是后期构造运动所致;(2)后峡盆地的形成经历了伸展—挤压的复合应力背景,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早期的弱伸展作用形成断陷盆地,晚侏罗世的强烈挤压作用改造了先前的伸展构造并使盆地定型,喜马拉雅构造期的强烈挤压改造主要表现为地层的抬升剥蚀和构造幅度的变化。该研究成果对明确天山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及指导相邻盆地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特征 构造特征 沉积物源 成因演化 后峡盆地 天山造山带
下载PDF
造山带与沉积盆地的耦合——以青藏高原周边造山带与盆地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德民 李德威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5-21,共7页
通过系统分析青藏高原周边造山带与沉积盆地的结构样式、变形特征及形成演化 ,认为该区中、新生代造山带与盆地之间存在极其明显的耦合关系 ,主要表现在 :(盆 )伸展扩张 - (山 )收缩隆升 ;(盆 )挤压俯冲 - (山 )挤压仰冲 ;(盆 )负荷沉降... 通过系统分析青藏高原周边造山带与沉积盆地的结构样式、变形特征及形成演化 ,认为该区中、新生代造山带与盆地之间存在极其明显的耦合关系 ,主要表现在 :(盆 )伸展扩张 - (山 )收缩隆升 ;(盆 )挤压俯冲 - (山 )挤压仰冲 ;(盆 )负荷沉降- (山 )卸荷隆升 ;(盆 )挤压挠曲、顺层滑脱 - (山 )侧向扩展、逆冲推覆。盆山耦合作用造成造山带具有厚皮构造的厚壳薄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沉积盆地 盆山耦合
下载PDF
中新生代以来华北能源盆地与造山带耦合演化过程及其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琚宜文 王桂粱 +5 位作者 卫明明 谭锋奇 鲍园 王国昌 李清光 Neupane Bhupati 《中国煤炭地质》 2014年第8期15-19,38,共6页
受欧亚、印度—澳大利亚及太平洋三大动力体系的联合和复合作用,自中生代以来,华北能源盆地由周缘开始逐渐向盆内发育了复杂的盆-山耦合演化过程,形成了不同的构造变形和耦合演化特征。自西向东构造变形依次为西部稳定弱变形亚区、中部... 受欧亚、印度—澳大利亚及太平洋三大动力体系的联合和复合作用,自中生代以来,华北能源盆地由周缘开始逐渐向盆内发育了复杂的盆-山耦合演化过程,形成了不同的构造变形和耦合演化特征。自西向东构造变形依次为西部稳定弱变形亚区、中部过渡变形亚区以及东部伸展变形亚区。同时,由西向东,构造变形由弱挤压至伸展,构造活动性由微弱到显著,且华北陆块东西两侧构造演化特征各不相同。华北能源盆地盆-山展布、耦合演化及其盆-山演化的动力学过程直接控制着盆地各种地质作用的发生和盆地类型及其演化,进而总体制约着能源矿产的赋存规律及成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盆地 造山带 耦合演化 中新生代 华北
下载PDF
热水沉积成矿盆地的热状态及热演化分析与研究思路——热水沉积成矿盆地分析与研究之四 被引量:4
20
作者 方维萱 胡瑞忠 +1 位作者 黄转莹 蒋国豪 《西北地质科学》 2000年第1期10-18,共9页
根据对秦岭泥盆纪沉积盆地的构造成盆 -后期构造变形特征研究 ,秦岭造山带泥盆纪热水沉积成矿盆地中构造 -热流体地质事件可初步厘定如下 :1中泥盆世伸展构造成盆 -热水同生沉积成矿事件 (D1)。2晚泥盆世 -石炭纪伸展变形 -深源热流体... 根据对秦岭泥盆纪沉积盆地的构造成盆 -后期构造变形特征研究 ,秦岭造山带泥盆纪热水沉积成矿盆地中构造 -热流体地质事件可初步厘定如下 :1中泥盆世伸展构造成盆 -热水同生沉积成矿事件 (D1)。2晚泥盆世 -石炭纪伸展变形 -深源热流体叠加事件 (D2 )。3印支期挤压收缩变形 -热改造事件 (D3 )。 4燕山期逆冲推覆构造改造 -深源热流体叠加及脆性变形事件 (D4 )。 5喜玛拉雅山期脆性变形 (D5)。从盆地热状态及热演化研究角度看 ,盆地内充填地层体中有机质及矿物可以记录热状态及热演化历史 ,利用盆地内充填地层体中有机质及矿物温度计可以反演盆地内充填地层体形成时盆地热状态和盆地底部热流。认为热水沉积成矿盆地热状态及热演化主要研究方法有主要矿物流体包裹体测温、镜质体反射率 (R0 )法、氧同位素地质温度计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状态 热演化 秦岭造山带 热水沉积成矿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